观念的街头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浙江摄影  作者:顾铮  页数:143  
Tag标签:无  

前言

  由浙江摄影出版社提议并得到当今摄影观念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物共同推出的“摄影观念丛书”,先期四本由矫健和唐慧敏、马良、王川与本人根据自己的摄影观念完成。通过这几位摄影人的摄影实践以及他们所介绍的各种探索,呈现的是摄影家在什么样的观念主导之下展开自己的摄影探索。  矫健和唐慧敏合著的《图像的游戏方式》,旨在提倡一种开放自由的观看与表现,并且提供了包括他们自己的作品在内的丰富图例,呈现给我们的是他们自己与学生们激进、浪漫而丰富的摄影实践图景。上海艺术家马良先生的《独特的视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想象力丰沛的艺术家如何运用摄影这个媒介来表达自身对于世界的想象,其开阔的视界向我们提示了摄影的无穷可能性。中央美术学院的王川先生编著的《这儿的天空》,通过对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师生作品的介绍与评述,全面展示了可以称为“央美派”(CAFA SCHOOL.)的教学理念与创作成果。因此,此书也是“央美派”摄影观念的总结与宣言。本人的《观念的街头》,记录了个人摄影观念的演变轨迹,虽然具有明显的个人摄影趣味(同时也是极大的趣味局限),但也不失为检验解剖自己的摄影观念变化的标本甚或“罪证”。  人既是感情动物,也是观念动物。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各自对于世界的认知的制约。人在从事自己的社会实践时,无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之后的观念先行,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边实践边检验的观念与创造的并行展开,最终,人的物质与精神产品,必定是自己观念的产物。人的摄影实践同样也是如此,其摄影行为无法与自己的摄影观念剥离。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观念丛书”想要诉诸读者与摄影实践者的,是摄影家们通过开放的摄影实践所展开的对于自身的摄影观念的检验、反思甚至质疑。所以,这里呈现的作品,与其说是创作作品的集中展示,倒不如说是摄影家们对于自己创作轨迹的一种自我解剖式的重审。也因此,“摄影观念”这个说法,在这样的反复审视与思考中,可能会获得比较具体的呈现。而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创作的发展,就是经过这样的反复审视而前进或倒退(有时,倒退并不是一件坏事)。同时,也希望本丛书能够引起读者与摄影实践者一起来思考“摄影观念”为何。希望本丛书读者与摄影实践者不是被动地观看阅读、全盘接受甚至模仿(此话可能令人感觉笔者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书中的实践,而是在阅读中思考,在实践中检验书中的一些“摄影观念”,让自己进入一个开放自由的摄影探索的境界。  感谢浙江摄影出版社相关编辑对于此丛书的积极反应与精心处理,使得看上去比较抽象的“摄影观念”获得了书这样纯粹的、精美的物质形态。

内容概要

顾铮,著名摄影理论家、策展人。     著有《国外后现代摄影》、《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城市表情——20世纪都市影像》、《世界摄影史》、《像你我一样呼吸——一个世纪的摄影传奇》、《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当代视觉文化研究》、《遮挡与穿透——当代中国摄影景观》、《城市表情(增补版)——19世纪到21世纪的都市摄影》等。     顾铮的《观念的街头》记录了作者摄影观念的演变轨迹,可以作为检验摄影观念变化的很好标本。

作者简介

顾铮,1959年生于上海,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研究员。1998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人类文化研究科比较文化研究专业,获学术博士学位。学术兴趣:20世纪现代艺术,当代中国纪实摄影,视觉文化与图像传播研究、摄影史等。著有《国外后现代摄影》(2000)、《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2003)、《城市表情——20世纪都市影像》(2003)、《世界摄影史》(2005)等。策划的主要展览有:第一届亚洲摄影双年展《生活在城市》(中国策展人,2001,汉城)、《记录中国——当代摄影与社会变动》(2004,美国贝茨学院美术馆、华美协进社,2006,史密逊博物馆)、《在现实与记忆之间——摄影中的中国社会生活与记忆》(2004,美国新学院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城市·重视——2005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广东美术馆)等。还担任《视界》丛刊、《艺术家茶座》、《中国摄影》、《欧洲摄影》(柏林)等刊物的编委。

书籍目录

生活在城市——街头摄影的乐趣  闹逛,考察城市的技法  身体  夜的秘密  错谬  视线与视点  物的召唤与诱惑  都市里的女人  城市风景  图像围城  并置的快乐城市剧场  摄影于我  我的《上海》  与影子共舞  从街道到摩天耧——有关中国当代摄影与城市空间之关系的笔记  文化肌理、人性尺度与安全信心  婚纱摄影——一个进行中的计划  惊“怪”纽约  京都的纵深摄影个人史  我怎么喜欢上摄影的  “寻找者”:“在瞬间中寻找永恒”——我的“北河盟”时代  “北河盟”之后  日常与超日常莫妮卡·德玛黛评顾铮  够怪  朱浩/顾铮访谈  另一种观念  吴培锋/顾铮访谈

章节摘录

  我的《上海》  这个城市竟成了这个样子。  一切是那么杂乱无章,一切却又是那么巧妙地微妙地平衡着。对各式各样的需求,它显得很敏感却又无能为力。些许小小的动作,仅仅是为了忘却自己长久的病痛而注射的麻醉剂。自然被坚决地驱逐,绿地就像姑娘嘴上的唇膏,已失去天赋的色泽。  它带来了很多,也使自己和它的居民失去了很多很多最可宝贵的;生活的空气中,冷漠这个元素的比例越来越大;生命的节律被人为地加快;奔波劳碌之余,人们需要沟通就像需要日照,但机会却比每天的日出少得多,偶尔燃起在眼中的温情的火苗越来越弥足珍贵;刻在各自脸上的面谱日益趋于雷同,城市正悄悄地湮没人类的天性和个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观念的街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一本打开摄影思路的好书!
  •   城市生活摄影,眼前一亮。
  •   比如:以闲逛的方式观察城市,我突然意识到这很重要
  •   看到书后觉得非常好,思路得到很好的延伸
  •   慢慢欣赏....
  •   不错的摄影书。。值得一读,打折买进,值。
  •   难道这本书的时候,正是我苦于捉摸一个专题的拍摄,是一个有关城市主题的拍摄,所以说来得很是时候,认真地拿起了就已不用的钢笔,打开笔记本,在阅读的同时,认真地做起了读书笔记。关于顾铮老师的这本书,在这个系列里可以说,分量很重,在阅读过程中,有些东西还是“味同嚼蜡”,不知何意。但我想,在我后面的学习时间过程中,我会慢慢体会,会慢慢懂得的。
  •   如同书名所说,这是一本阐述观念的书。可以看看,有些启发。
  •   作者的强项在评论,而不在其作品。本书中其作品主要是用来配套说明其中心思想的。思想可借鉴。原来是与我很近的人。
  •   文字好于照片
  •   快递有点不给力,不过书很好
  •   翻了一遍,看了没什么收获
  •   很写实的风格,有错的视角。
  •   好书,非常到位
  •   书不错,就送货时间有点长了。
  •   大概看了看,好像对本人没有什么吸引力。就像看散文吧。
  •     第一次完整的看顾铮的书,受益匪浅。
      
      顾铮是当今中国摄影领域的评论大家,虽然他自己不这样认为,但他在过往数些年中取得的认可,在当今摄影界,是无人出其右的,所以今时今日才来拜读学习。
      
      想起了10年前,那时候我和我的老师在北京的一家书店里,他推荐给了我一本书: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然后告诉我:“十年之后你就看懂了”。虽然我现在依然还没有看那本书,但这句话的深意我能完全的理解。
      
      顾铮的书即是这种感觉,虽然读完,但我却不能完全的吸收,希望再过十年之后,再重新理解。他的街头摄影看似貌不惊人,但内里蕴含的深意,纵横交织,隐约感受到一种立体感,不是平面的图像上所看到的那么简单。没有经历过大量时间的投入,也不可能走到那深刻的地步。如若我真的全盘读懂了,那我的水准也和他咫尺之遥。
      
      我还是一步一步继续向前的好。书中有顾铮成长的个人故事,强力推荐,理论吸收不彻底,故事还是很亲切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在过往的历史中,找到一些和他曾经的雷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