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都市彷徨

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作者:安藤忠雄  页数:159  译者:谢宗哲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一书,主要汇集1965年至1992年於世界游历中思考的轨迹与心路历程的反省,藉由旅游,造就了建筑师的深度与成长,一如科比意藉旅行中的速写记录其感动与创作灵感来源,安藤亦从世界各大小通路、街道、城市中透过身体实地经验空间的过程,感受建筑的每一向度,并於体验中与思绪中自省,藉自省检视过程作品的适切性。  在建筑的世界中,除了可看见构筑的实体外,就是创造层面的重点亦即对本质的探索与呈现,而本质又与空间所欲展现之空间精神共荣共存。  安藤的理念亦即在此,对「本性」的要求与莱特东方观点相似外,「本性」最重要的还是材料在还原後的单纯化,并认为唯有舍弃与质简所造就愈纯静的空间,才能愈呈现事物的深度,亦才能震憾直至人的心灵,及一种人类至高情操的反映。这亦是其执着於简朴的混凝土形象世界之意念与理想。我认为这重点亦是建筑空间於看不见的层次中建筑生命力与完美的呈现。

书籍目录

Preface 前言/野性的证明1.Hue 顺化/亚细亚的水、人类的味道2.Paris 巴黎/建筑之光的追求3.Barcelona 巴塞罗那/风土对人的孕育4.Milan&Boston 米兰&波士顿/迈向形态的极限5.Hague 海牙/谓之二十世纪的这个时代6.Barcelona 2 巴塞罗那2 /持续奔驰的野性7.Paris 2 巴黎2 /作为宣传政治意图的都市8.NewYork 纽约/迈向摩天楼、恶魔的引导9.Paris 3 巴黎3 /生生流转、水的漫游10.NewYork 2 纽约2 /倾听黑暗的呐喊11.Seville&Granada 塞维利亚&格拉纳达/拮抗之地12.Ahmedabad 艾哈迈达巴德/深层之中的永恒13.Rome 罗马/旅行的精神14.Architecture Guide l 建筑指南l/即将完工的建筑14.Architecture Guide 2 建筑指南2/迈向废墟的建筑15.Kyoto 京都/都市复苏术16.Berlin 柏林/墙壁所包围的城市17.Athens 雅典/纯粹理性的宇宙18.Los Angeles 洛杉矶/过程建筑19.Cappadoela 卡帕多西亚/迈向表现之途美沃斯堡的恶意20.Tokyo 东京/虚与实的狭缝之间21.Basel 巴塞尔/静与动的对决22.Gibraltar 直布罗陀/位于大地的尽头23.Vienna 维也纳/曲线的诱惑24.Vellice 威尼斯/在水面上的徘徊25.Istanlbul 伊斯坦布尔/现代建筑的墓碑26.Russia 俄罗斯/红色安魂曲、永远的前卫27.Marseilles 马赛/极致的木与石28.Kastlmir 克什米尔/依然见不到的乐园Postscrint 译后记/旅行,还在持续Biograptw 简历/安藤忠雄

章节摘录

  旅行,造就了人。  我仍旧探访着世界各地的都市,穿梭漫游在大大小小街道之中,行走或驻足于绵延不绝的巷弄里。紧张与不安中,一个人迷失在不知名的地方,因为孤独而感到严苛、迷惘,甚至不知所措。但是总能从中找到一条出路,顺利地全身而退,并继续迈向下一个旅程。  这么说来,我的人生也可算是一段旅程吧。没有接受过专门教育却矢志建筑,这就如同独自一人在紧张与不安中迷失在一个陌生地方一样。当然在那段日子里,我也遇到了成百上千的人们,有时会得到他们的帮助,但有时却只能擦身而过。快乐的时候当然也是有的。然而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倒以为,正是因为那段艰苦岁月中的体验,自己才得以生存到现在。而往往在孤独与不安,一个人在都市里彷徨的时候,那样的感觉便更明显而具体地流露出来。  旅行是孤独的,而且总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料的事。人生似乎也是一样的吧。旅行,也造就了建筑师。  所谓的建筑,如果仅从图纸、照片或语汇这些二维的角度上进行描述,是无法了解它的全部的。随时间的改变而移动的光影,吹过的风所携带的味道,建筑中人们的交谈声,在周边漂浮的空气给肌肤带来的触感……除非亲自前往现场,使用人的手足乃至全身的感官与灵性来体验和感悟,似乎并没有其他的办法。所以,建筑师就是要旅行的吧。  此外,所谓旅行并不意味着单单只是为了观看那个建筑的实体而做的身体移动而已。在心里临摹曾在旅行中反复行走所留下的轨迹,再三玩味旅途中和他人相遇时种种天马行空的对话,进一步深化探索在漫步时曾思考过的一切,旅行便能一直不断地持续进行下去。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成为一个建筑师。要解答这个问题的确很不容易,甚至究竟是从什么时候立下这个志向连自己也搞不清楚了。但是,至少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一对我而言,建筑是为了了解人类而存在的一种装置。因此身为一个人、身为地球上的一份子,为参与社会使用这种语言是必要的。而我即是使用着“建筑”这个语言,想对社会呈现并传达我的想法。因此现在将关于过去旅行中的种种拼凑书写成文章,在记忆中重游那些曾经造访过的城市,再一次漫游于自己的思绪中,乃是重新确认并修正在旅行中曾思索的表达语汇,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询问与对话的工作方式。直到现在,旅行仍从未在我的内心世界中结束。

编辑推荐

  《安藤忠雄都市彷徨》是一本述说旅行的见闻录,同时也记载了安藤先生年轻时自我追寻的心路历程。安藤忠雄通过旅行邂逅了真正的建筑,而在体会建筑时从中见到了人生最大的梦想。希望这本安藤的经典旅行札记能使大陆的建筑同好与朋友们对安藤、对建筑、对旅行甚至对于人生的梦,都能有更深刻的体会与感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安藤忠雄都市彷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0条)

 
 

  •      安藤曾经多次说过,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其他任何职业,二十几岁的年龄,是左右一生的重要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年轻人正在探索和塑造“自己”,而这种自我意识的形成对以后的人生,能否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工作、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此佐证的是,赖特设计的帝国饭店让年轻的安藤(高二)树立了“一辈子搞建筑”的想法,而旅行则为他打开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建筑世界。
      
       安藤忠雄出生于1941年。六十年代的世界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当时在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法国爆发了青年人对抗旧体制的“巴黎五月风暴”;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和伯克利,大学完全被学生占领;在日本,东京大学的安田讲堂大楼成为一座象征性的城堡,众多学生与警察发生冲突。安藤在巴黎旅行时正好遇上五月革命,在日本也目击着以日本大学和东京大学为代表的学生运动,所有这些狂热的生活经历,让安藤意识到个人意识的觉醒和市民社会的强有力的存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段时期所印刻在身上的否定意识、批判意识和由此产生的迈向创造的意志,现在仍然深深地烙印在他心中。而那种追究事物本源的激进主义的态度,也浸入他的身心。
      
       如果说上述事件促进了安藤自我意识的形成,那与当时的一些艺术家们的交往,则进一步滋润着年轻的他;和辻哲郎和西田几多郎的哲学思考,尤其是前者——和辻哲郎对以西方近代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体系的有限性和有效性、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否能够被分割开来认识以及个人和群体存在方式等问题的思考——对于正在探索现代建筑与风土关系的安藤来说,是非常需要的。
      
       安藤一再强调,旅行是他惟一的、最重要的“老师”。真正要理解建筑,不是通过媒体,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五官来体验建筑空间,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旅行”不只是身体的移动,重要的是畅想、思考。在安藤的建筑观中,所谓“旅行”,就是离开日常的惰性生活,进行有深度的思考过程,是与自己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在旅行中,多余的、不需要的东西被甩掉,面对轻装的自己,反反复复进行思考。
      
       环游日本让安藤第一次体验到了建筑的现代主义风格,丹下健三的广岛和平中心震撼着十八九岁的安藤。而欧洲之行中对欧洲建筑的近距离接触,却让安藤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欧洲建筑与日本的不同,尽管拜见柯布西埃的念头最终没有实现,但安藤开始探索日本建筑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日本建筑先驱们的种种努力。在欧洲旅行之后,在印度圣地贝拿勒斯,对人生存意义的思考和顿悟,使安藤确立了这样的职业价值观——“将自己的职业作为武器,去抗争,去争取自由,要相信自己,负己之责,凭借自己的力量去与社会进行斗争。”
      
       和许多设计师一样,安藤从新开的设计事务所出发,从不断挑战设计竞赛出发,他没有新陈代谢派们那样华丽的出场,而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前进着。
      
       20世纪70年代到八九十年代,建筑界处于一种高科技形态、晚期现代主义、乡土主义、结构主义等并存的纷乱的局面。安藤一边旁视,一边坚持以“游击战式”的建筑活动探索着自己的建筑道路。他认为建筑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在建筑与风土(或理念与现实)的反差上思考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和表现地域主义作品的研究和对比,通过对1976年的“住吉的长屋”、1981年小筱住宅的设计,安藤开始摸索到了自己的方向:建筑形式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在一座建筑中,根置于风土以及生活文化的、用人的五官感觉到的东西,都一定要强烈地铭刻在人们的脑海。它包括从地理文化到历史脉络,从精神风土的宏观要素到个人的生活体验,甚至不引人注目的一草一木给人的印象和记忆等微小要素。换句话说,就是要将眼睛看不到的“精神”而非形体继承下来,即将属于地域的、个人的特殊性、具体性的东西继承下来。
      
       伴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国际主义建筑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建筑舞台。“标准化”建筑思维无视建筑物所在地的特殊性,使方盒子建筑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蔓延,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千篇一律、单调乏味。许多建筑师对这种社会均质化现象进行了批评和抵抗,安藤也运用简洁的形态和具有普遍性的材料作为武器,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对这个阶段的安藤的建筑手法进行总结就是,运用现代建筑的材料和语言,以及几何学构成原理,使建筑同时具有时代精神和普遍性,将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引入建筑,最终达到创造出既根植于建筑场所的气候风土,又表现出其固有文化传统的建筑。
      
       在信息化的浪潮下,数字化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人们使用被选择过的世界来代替现实,安藤对此也表示了担忧,他认为地域性、场所性永远不应该被忽略,过渡地偏重信息会丧失自己对现实的感觉,会看不清更重要的东西。
      
       在几十年的建筑师生涯中,安藤经历了许多次因设想和现实条件有出入而带来的面壁,设计竞赛也多以失败告终,至于他向城市方面的提案,几乎没人要听。但是,也正是在这种连战连败的状态中,安藤形成了建筑即战斗的理念——建筑师在战斗中必须持续保持紧张状态和对事物穷追不舍的态度,才能使问题明朗化,从而创作出能够突破羁绊的建筑作品。路易 康生前留下的一句话:“……创造,正是源于逆境。”或许,我们可以用安藤最喜欢的这个句子为本文作结。
      
  •     这是《财经》杂志《视觉》副刊的主编法满向我推荐的书。然后我便对恒河充满了敬畏,对生命,也对死亡。
      后来我认识了一个日本设计师,她居然曾是安藤忠雄的学生。
      我从来就是一个城市的拥趸,如果没有人类或是其它生灵在天地间留下高尚也卑劣的痕迹,这世界哪里还是世界,不过是一片混沌消散后剩下的清晰固态罢了。恐怕会清晰得刺伤了上帝的眼睛。
      不过在这些痕迹旁,我早就彷徨得不知所从了。不只是我,睿智如那些建筑大师,不过也是在重复着自己的过去而已。愚昧的哥特后期建筑,攀比着谁的塔尖能离上帝更近,可怜的意大利,徘徊在旧区的保留与发展的两难间。
      或者人生而彷徨,不断地行走也修正着,或是越修越歪也说不定。如恒河的水,生命在这里,死亡在这里,你走不出去,所以只能彷徨。
  •     首先,如果同志们还找不到的话,,可以去后海或者798这种地方找,,我就是在798找到的。
      书里面写了些安腾的对于建筑的深入思考的东西,值得人好好读上几遍,,同时,这本书可以当成一个钥匙围绕书里提及的人、理论、建筑去深入学习,,还可以当做旅游指南,,还可以当成文学著作来读。
      读起来是一种很享受的感觉,就像他的建筑很沉静一样,读他的书也能让人很安静。总之,我找了那么长时间没有白找。
  •     没有相应的配图是这本书的致命伤,尤其是翻译又不够火候,也不晓得原文怎样,总之作为随笔不够流畅,作为技术性文章又太软了,两头不搭界。但一个成功建筑师凛冽的自信、狂热野心仍随处可见。只有百来页的书,纸张厚得不行,看到中间几乎要翻不开了,感觉很糟。正文都集中在页面的上半部分,且页边距极小,手指和字就打架了。所有这些就是所谓将功能性降到最低?没有认同感啊。
      开篇从顺化王宫写到北京故宫,“虽然人们常说日本的文化大部分来自于中国,但我总觉得这座位于北京的庞然大物,和日本的建筑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以及后面日本建筑与北京建筑的具体分析,不禁怀疑他到中国只去了北京紫禁城。唐朝和清朝,长安和北京是两回事好不好。说到顺化的王宫,“反而是这个缩小版的那份小巧,使身为日本人的我更能有所共鸣而感到亲切吧”,日本人什么都喜欢小,kawai,连建筑也不例外啊。
      看完书最去体验的是印度艾哈迈达巴德的地下水井。
  •     建築旅行書.這幾年很流行.但寫得好的.卻很少....這本書是我認為同類型書中.最出色的....安藤忠雄雖然做過木工.也僅是高中畢業.且非建築科班出身.但是他的建築設計卻擁有大師級的水準.....從他的文字.更可理解.他也是位充滿生命力與人文涵養的人物.....你很難不去肯定與尊崇他.
  •      在旅行的过程中,因为隔离了不必要的杂质而得以和自己坦诚相见。就在这一来一往不断的反复过程中,一个人才得以成长,变得更为坚强。
      
       恩,寻找自己的loney planet!
  •     看了一遍,没想看第二遍了,讲到了安藤忠雄的求学历程,出国出国+拜访拜访+自立自立。。。。像个游记一样。。。
  •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随着只追求明朗、痛快的现代化都市,舍弃像威尼斯那样如迷宫般的羊肠小径,整个社会也跟着排除复杂与灰暗的部分,现在那份真正能够赋予人类生命深度所必要的矛盾与徘徊正在不断的流失。这么一来,人类的文化与精神得以寄居的缝隙空间,究竟要何去何从呢?在布满着运河水路的威尼斯小巷道中徘徊着的我,突然陷入这样的思考中。135
      
      如果说青春即是抱着希望持续朝着未来迈进的状态的话,那么他的人生到老年都还可以算是青春期。锡南在九十八岁才离开这人世,在这样充满生命力与能量的前提下,我倒也想效仿他,永远的在青春的热情中不断地奔跑。137
      
      将“个人的呐喊”一味的压抑、抹杀的,就是“现代”这个东西。“现代”将每个人的个性加以分散、舍弃、切除,朝着一体化的方向迈进。101
      
      大概所谓的创造性就是类似这样的东西吧。不仅限于建筑、文学、音乐、美术等领域,所有创造性的刺激融入作者的血液的同时,会突如其来的激发出新的生命。那些刺激的来源若仅局限于知识的话,是不会有生命栖息其中的。
      我想只有在紧张与不安中不断与自己斗争的躯体,才有特权去孕育新的生命,感受胚胎中生命的鼓动吧。75
      
      就因为在这样异种共存的状态中,新的东西反而更能萌生出新芽来,如果在事物完全吻合而没有抗拒与挣扎的地方,怎么可能长出什么东西来呢?因为没有必要啊。在安逸平和的状态下,绝不可能存在着什么创造性吧。70
      
      就如同有光的照射便会造成阴影一样,就算再怎么光辉灿烂的都市,它的另一面其实也在寻求着黑暗。换句话说,都市的生机其实也是潜藏并寄居在恶劣的场所与环境中的吧。也正是因为贫富差距、人种问题以及犯罪等等这些黑暗边缘地带的存在,纽约这个都市才相对更为真实的呼吸、衍生下去的吧。64
      
  •      读这本书,要放轻松就将它归到游记类,和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切的《摩托车日记》放在同一排,翻译的文字用力过度,有些晦涩之味,却又符合了安藤灌注给人们的印象:凛然的个人意志、执拗、冷静,带着冽冽之风,那就是一把日本刀。
       这本书的魂魄,在于表达生命热力持续燃放的状态。安藤的年轻时光与偎研吾真是两个人,看《十宅论》,就知二十多岁的偎研吾是另外一种理想主义者,同样野心勃勃,妄图解开世界之迷与社会之结,而偎研吾当时是个绝对理性化的年轻人,表情该是严肃、谨慎的。安藤却是个且行且歌者,那醉酒般的欧洲建筑之旅,在他生命中刻下如此之深的烙印,以使得年老之后他仍然向往通过苦行僧般的艰难旅行,一次次重蹈昔日心灵体验,那是诗人才能做到的,类似飞蛾扑火,在那一瞬间的绽放极限的美丽。
       年轻的安藤在路上的求索,渴望、愤怒、呐喊,这是何等狂烈的意志力,真是年轻人都应该来看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对于建筑学有价值的层面,它能让人体会怎样与时空对话。安藤无疑是认真地将自己视为历史见证者的,他领悟到建筑其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于是他融化自己,将自己抛入那个交汇点的旋涡中,在建筑符号、在造型结构的后面,他勉力尝试抚摸彼时文明的脸庞。于是,这场建筑的寻访脱离开了专业命题思辨层面,在欧洲,他在通往罗马的大路上追逐的是“人要如何生存”的终极问题,在此中尽情消磨。
       这样的建筑师,其真正的野心在于,通过强烈自我意志来重新塑造人类价值观,建筑,对他只是一种手段,他们是隐形的政治家。
       我真心地喜欢安藤,但我要说,假如安藤是个政治家,他会赐予我们带来灾难。
       安藤,是一个有圣徒精神的人,他所做的建筑往往藏匿宗教意识,并且喜欢将生活高度意识形态化,他喜欢筑造与神接近的场所,他在寻访中流露出对多个修道院的亲近之情,在美学倾向,他所选择的绝对主义、极简主义艺术,都在证明安藤渴求精神的极度提纯。(也许那是日本人的根性,日本人始终流着自我净化的血液,那是由民族历史造成的。)
       他所未达、及将要追求的,乃是要将这种高度提纯的艺术精神与世俗生活来融合,这是他在该书中透露出来的理想。很显然,这种理想在法西斯美丽的纳粹仪式、乌托邦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中比比皆是。现在,真的有很多人愿意一生住在安藤设计的场域里吗?还是为了大师之名不便搬出去?这倒会是一个有趣的调查。说到这一点,偎研吾对混凝土有自己独到的洞察力:时至今日,这种有固定形状的物体渐渐地竟成了人们厌恶的对象。因为人们正在追求一种能自由地享受自由、变化地享受变化的生活态度。
       安藤是一名好建筑师。
      
  •     正在看这本书,才发现之前对先生的看法是多么的狭隘阿。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也是因为他又如此强硬,有如此柔和的建筑语言吧。虽然,不是说书中所有的说法我都可以接受,但是出于先生的文化背景,我想,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毕竟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面。这是一本不论学什么都值得一读的书吧,包括先生对人生的理解,与周游的态度,对我的启迪,都是深刻的。而,这也应该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不论第几次翻阅,都会找到新的灵感,有了新的思考。也许,这也是先生的作品,唯美的地方吧。
      PS 个人认为书页下半部分的空白,可以拿来写读书的感想
  •     
      书的第一句话是:“旅行,造就了人。”因此这本《都市彷徨》,不只是安藤忠雄的一本游记,他的主体性太强大了,眼前的风物与建筑,迅速被理解与消化,成为“安藤”的一部分,以至于所有的城市,所有的建筑,——都依然还只是配角,读这本书,读到的是一个鲜明的,强大的人,他的思想,他的观念。
        
        “所谓建筑,如果仅从图纸,照片或语汇这些二维的角度上进行描述,是无法了解它的全部的。随时间的改变而移动的光影,吹过的风所携带的味道,建筑中人们的交流声。在周边漂浮的空气给肌肤带来的触感……除非亲自前往现场,使用人的手足乃至全身的感官与灵性来体悟与感悟,似乎并没有其他的办法。”而到了现场,建筑也依然不是全部。安藤忠雄花在写具体建筑上的笔墨实在不多,更完全没有专业上的分析。他青年时立志成为一个建筑师后,在世界各地游历,真正成形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与审美观,视野与思路。——安藤鲜明的自我与立场,给了所有的旅行一个隐在的目的地:他是一个建筑师,一个日本建筑师。这个隐藏的目的地,使得旅行不至于带上虚无主义的漂浮色彩,并且更富于成效一些。他是一个生命如此强悍的人,“紧张与不安中,一个人迷失在不知名的地方,因为孤独而感到严苛,迷惘,甚至不知所措。但是总能从中找到一条出路,顺利地全身而退,并继续迈向下一个旅程。”
        
        在安藤忠雄的文章里,能见到他对“生活”——一种本初的,质朴的,混乱的生活场景的喜爱。比如越南顺化:“人们沿着河岸聚集,在河里沐浴,淘米,洗涤,甚至排泄,简直就像是和河成为一体般地生活着。这条河缓缓地流着,最深的地方也不过一点五米,看起来仿佛是静止的模样。那和同样称之为水都的威尼斯的水是不同的。”而在威尼斯的狭小巷道中行走时,他也想着:“随着只追求明朗,痛快的现代化都市,舍弃像威尼斯那样如迷宫的羊肠小径,整个社会也跟着排除复杂与灰暗的部分,现在那份真正能够赋予人类生命深度所必要的矛盾与徘徊正在不断地流失。这么一来,人类的文化与精神得以寄居的缝隙空间,究竟要何去何从呢?”
        
        但如果对照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与美学风格,却会觉得他虽然理解着顺化与威尼斯之美,痛惜着那个“复杂与灰暗”的世界在慢慢消失,但他自身,却还是何等的简净,这种简净,除了来自日本的文化传统,又何尝不是现代主义风格的渗透?在《迈向形态的极限》中,他写到方塔纳的绘画与震教教派,“以极限的状态在摸索创作着的人们最终形成的一种极致造型”,这样的东西,才与他自身的性情更接近,“在不安与紧张中摸索创造”出,一种蒙德里安式的均衡与美感。
        
        安藤忠雄的现代性,常常被他的民族气质掩盖了。但这个在欧洲看过许许多建筑,算是读了一部在场的建筑史而慢慢形成自己的建筑师,还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能带来让人惊叹与沉迷的光和影的变化,但“复杂与灰暗”,不是一座建筑能带来的,它们是时间的产物。而一座好建筑,也许能够与时间,相看两不厌。
      
  •     巧妙运用自然与光的对话,而达到对神性的顶礼膜拜,安藤恐怕是当今建筑界唯一仅有的一个。光与神,原是一体,再没有比“用光束去表达神性”更为准确的借用了。
      作为日本国宝级建筑大师的安藤忠雄,自小家境贫寒,成长于战败后的日本,从未读过大学,年轻时为了参见各国建筑、四处游历,而不得不选择职业拳师的工作,好借着出国打比赛的机会游历海外。
      他的作品,调动的是人与自然、材料与环境、光与影等朴素手段,来达到人与自然、与心灵的非凡对话。墙壁、混凝土、石头……这些最简单的建筑材料和元素,全部都可以在他的建筑中得到呼吸并听到呐喊。他可以用混凝土去表达什么是细若游丝。用木头去表达什么是芳香。用光束去表达什么是纯洁……
      安藤所有的建筑,光看是不行的,你必须还要去亲身感受,亲身经历才行。
      因为他事先已经预埋了你的感受和呼应在建筑里,在木头的纹理里,在光影的明暗里……每一步台阶,每一个转角,都是设计师在不经意中和你的对白。
      就像是一个令人遐想的局。
      含有禅意。
      
      之所以知道这个人,是因为先听到有人读了他的诗——
      
      当过初现
      我穿过轻盈的黑暗
      来到你面前
      
      就这。
      我当时听了却像是五雷轰顶一般,要知道,已经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所以才好生意外(没辙,有时候感觉一伸出触角,我也解释不了)。
      首先,在此之前我已经知道人家不是诗人。而且他干的事还绝对和诗歌不搭界。
      再有,我对他这短短句子中的几处用词大为惊艳,以致于珍惜到在黑暗中赶紧翻出本子盲写下来,生怕自己日后忘了的地步。
      比如,为什么不是当光“出现”而“初现”,为什么是“初”不是“出”?
      又及:为什么要是轻盈的黑暗而不是别的什么黑暗?比如浓重的华丽的肃穆的黑暗呢?为什么一定要是“轻盈”?也许相较于前者而言,后面那些词更适于对黑暗的注解和诠释。
      但不。这个安藤,就是用这样简简单单的词句和语汇,带着闪电和雷声向我走来——
      当四周一片寂静漆黑,悄悄的,没有人声,没有光,有人触摸到人生鼎沸,但也仅仅停留于一种感觉和知觉,因为谁都无法看到,这是一个没有光的世界,人们都在黑暗中悄然等待,至于光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只有天晓得。
      人群与人群低压压的说话,人与兽,兽与草虫,都只用腹语交流,密密的,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所有生灵都陷在不停倾诉和不停分辩的网里,就像白蚕嘴里分泌出的黏液,一层又一层,将黑暗裹了又裹。
      这时,一道光乍然出现——与此同时一种美好,也借着这光速一齐降临——有人看到一双印着金如意的手,有人看到眼睛,有人看到微笑,也有人,听到了来自天上的歌声……
      是什么?在光一微启、乍然出现的时候,就微笑着穿越过轻盈的黑暗,来到我们面前呢?
      是什么,可以与光同在?与光同步?与光同热?
      是神,是一种未知力量,是悲悯,是信仰。
      于是,我直觉中认定,这个安藤,一定是有大信仰的人。
      之后再找了他的东西来看,果真如此。
      这就是身为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的安藤忠雄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设计出的位于日本大阪的《光之教堂》,之前还有《风之教堂》和《水之教堂》的系列完成。
      我辗转了又辗转,最终还是决定把他“推”来这里——
      正如茶说,好多东西、好多影片、好多音乐……如果不是日本的,该有多好。
      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放声赞颂之。
      但是不行,每当欲要赞颂的时候,总是会有一根刺如鲠在喉。
      这个安藤,游历世界各国建筑,但在他的《都市彷徨》一书中,却不难看出他对中国以及美国的复杂情绪、如鲠在喉。不难看出,他对美国以及中国的隐隐排斥。
      毕竟,安藤也不是圣人。
      所以才会带了他那个国度的眼镜和眼睛去管窥芳邻……
      这不禁让我想起日韩两国的国民们对中国所表现出的轻慢与轻视,天知道中国人们伤他们哪了?
      比如安藤大师对于北京紫禁城和四合院之建筑风格就有老多老多的牢骚话,大意是画地为牢,不与自然相合谐的意思,然后又指出世人误以为日本的建筑精髓来自中国,实则不然。并列举出都有哪里不然等等……
      我看了这节之后,是老大不愿意的。
      当然我的不愿意也算狭隘,因为我是中国人嘛,见不得别人对我的国家指手画脚、吃醋拈酸。
      至于安藤其人及他的作品,网上资料多了去了,不必在这里一一赘述。
      总之这个人的思想及观点,还是很值得一看的,所以暂且把私人恩怨放一放,隆重推荐下。
      
      
      
      
  •     安藤所有为他带来声望的作品的所有元素,手法和思想,都来自康。但是,在谈到影响自己的人物时,安藤对康说的少。说柯布多。
      
      今天去书店看了他的屡败屡战前言,有这么一段:说是费城有个路易康100周年的纪念活动 ,然后组委会邀请丫去演讲,丫在书里写道,离得那么遥远,又没啥关系,为啥叫我去涅? 完全想不通啥的,后来说是想通了,“大概是因为我的工作风格和康比较接近 ”然后,“另外路易康也是我崇敬的设计师 ,也是我的榜样”,于是,“毅然”接受了邀请。
      
      总共就这7,8行
      其余就是康的生平了。
      
      恩,“工作风格”这四个字还真讲究。
      
  •     用了一天时间把《安藤忠雄都市彷徨》看完了。并不是一本很厚的书,再加上内页设计故意只用半页,留半页空白。这种“留白”的方式被很多人骂,说是黑心书商赚钱不要脸。我却觉得不错,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含量,用安藤最喜欢的形容来说,是充满“压倒性的力量”,如果不留白,翻页之间就太沉重了。其实,这并不是一本晦涩的书,它记录了建筑师年轻时游历世界各个城市,考察建筑,风土的见闻和所感。虽然早已经为安藤的作品折服了,读罢本书,再为他细致深远的洞察力折服一次。
      
      彷徨是一个很暧昧的词,但它不是漫无目的的游荡。对于安藤来说,他的旅行总是会有一个初始的目的或者地标,但是在旅行的过程中,因着某件艺术品的吸引,或者阴差阳错的偶然事件,或者只是等待船期,他被引导到一个完全在路线之外的城市,人群,艺术环境。这是一种半发散性的旅行,他也会把一些未能成行的地点作为下次的目的地。安藤是一个从未受过专业教育的建筑师,他的教育几乎全部来自旅行。他怀着对建筑,对人类,对空间的浓厚兴趣,前往世界各地的城市乡间,去寻找和体验来自历史,人文,环境的激情和生命力。他的记录文字并不只是关于建筑,事实上他一直提到的并不是体块,规划,造型,而是城市的生活状态。“随时间改变而移动的光影,吹过的风所携带的味道,建筑中人们的交谈声,在周边漂浮的空气给皮肤带来的触感。。”
      
      他两次记录纽约,却几乎没有细细描述纽约的摩天楼森林和建筑形态,第一次他写了一个日本朋友的美国梦,还有波洛克画作中的肆意挥洒和强烈的“毁灭”意象。为了体验孕育出波洛克这一疯癫灵魂的城市,他向往纽约,“半夜醒来,巴士正好临近布鲁克林大桥,窗外是以前曾在照片上看到过的摩天大楼。它们的绚烂光彩如同波洛克画一般的美,强有力地映入我的眼帘”。这是全篇最后一句,结束在他终于抵达纽约之时,整个城市的大画卷,戛然而止。第二次记录纽约,却是深入到城市最深处,破落街区一个地下室的爵士乐酒吧,黑暗中两三米远的地方突然响起小喇叭的声音,Miles Davis的演奏,微光中浮现的背影,那种忘我的,无视周围的演奏,颤动之美。安藤着迷于那个即兴的瞬间,生命力的交会,由此想到建筑的即兴演出。
      
      “年轻时代的旅行具有深远的意义。”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的这句话,促使安藤启程。彷徨中,他寻找,体验,记录着城市的生命,力量,与激情。其实,那也是建筑创作的根本所在。
      
      
      
      
  •     安藤忠雄的逃城
      安藤忠雄到台湾,书市上掀起了他的建筑书热。台湾文化人李清志感叹,就算作为一般对建筑一窍不通的普通人,面对安藤的建筑,却都会有感动无比的体验,这是为什么呢?
      他的观察是,极有可能正是因为人们活在复杂与压抑的现代大都市中,生活生命中没有出口可逃,而安藤的建筑某个方面来说为人类寻找心灵的休憩所打开了了一扇门。套用哲学家的话来说,人类自从离开伊甸花园天堂之后,就只好开始在世界中寻找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不过这个尝试建立地上乐园的努力,终究无法成功,人们只能在地上建造暂时的避难所/逃城。安藤的建筑可以说就是这种建造这种“逃城”的努力之一。
      李清志举例说,安藤的名作“住吉的长屋”,可以看见安藤忠雄塑造都市中“逃城”的企图心,住吉的长屋位于混乱的老旧市区里,安藤运用清水混凝土墙围塑出一座方盒子,将周边吵杂喧闹全部隔绝在墙外,并且在内部自己开创出一方内庭,种植一棵绿树,独自享受内庭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以及植物的四时成长,营造出一座属于个人的都市“逃城”。
      当然,安藤也不仅是只有这种与自然区隔开来的建筑作品,更多是向自然开放的作品,“从京都TIMES建筑对高濑川的亲近身段,以及兵库县立美术馆对海岸的大片眺望阶梯,都可以看出安藤忠雄的手法。对于安藤先生而言,大自然还是人类最好的‘逃城’,人类只有回到上帝创造的大自然花园中,才可以得到身心真正的休息与安慰,位于濑户内海中的直岛,正是安藤先生创造的大型‘逃城’,到过直岛、并且夜宿直岛的人都会感受到一种逃离尘世喧嚣的遗世孤独,在那座孤岛逃城中,人们可以真正有机会让自己跟自己,自己和上天有最诚实的面对面。”
      饶有趣味的,Carloe在《京都留学记》中写道:“我们公司在京都市北边安藤忠雄造的一个楼里面。有流线形的优雅的楼梯和明亮的落地窗。可是不知为什么他没给我们造停放自行车的地方。这样,大家每天都把自己的车子扛到3楼上去。还有一点不知道该不该讲……这个房子漏雨。如果下大雨,我办公桌的右角上就得放个玻璃碗。(笑)”,这种设计,是不是安藤的故意,让人更多与大自然更加亲密的接触的缘故?Carloe说,上面的那些小小不便没有影响到她对安藤大师的尊敬。
      
  •     越来越不喜欢安藤的东西,有些自负与幼稚,我不否认他的成就与天才,但他不是一个好的写手,他的建筑发人深省,他的这本书不敢恭维
  •     能将一本建筑的书写得如此好看,确实是一件难得的事。
      作为一名得奖无数,喜欢用清水混凝土和单纯几何形状创造出强烈建筑风格的建筑大师,这本结合了1965年—1992年间旅行随笔的书,在作者不断的行走中,将自己的建筑理念与他所景仰的大师作品相互映衬,或对立,或融合,让阅读者在无形中渐次发现,建筑其实可以用很多种观念去面对。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不只是一本讲建筑的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很多时候,通过建筑这一桥梁,去对照世界,反省内心的行为。就像他在写威尼斯时,面对如迷宫般曲折的行程,再对比现在「只追求明朗、痛快」,「排除复杂与灰暗部分」的社会,他陷入了思考:「现在那份真正能够赋予人类生命深度所必要的矛盾与徘徊正在不断流失。这么一来,人类的文化与精神得以寄居的缝隙空间。究竟要何去何从呢?」
      
      
  •     第一次看他的书
      也没有可以比较的
      所以只有一些印象
      此书插图极为失败,也许是考虑到读者看的时候会有感触,就留下了很多空白,不过我看来更多的是为了增加篇幅
      
      从楼上的评价来看,这个版本翻译得也不好,但我还是从中读出了安藤忠雄的生命里的那一种冲之欲出的力量
      而且安藤忠雄居然能用文字把这种力量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
  •     最近刚看完 安藤忠雄都市彷徨,翻译牺牲了一部分原作的意思,最可恨出版社,奇怪的大片留白的排版,模糊不清的小插图,一个字,烂;两个字:骗钱。以后买书还是要认定出版社的,后悔ing, 哭。这种忿忿的受欺骗的感觉让人回头讲起原作者时都不免带着怨气。
      
      会看他的书是因为莫奈,很久以前无意在某处获知此人也是喜欢莫奈的,而接触到他的第一个作品也并非其成名作“住吉的长屋”,而“水御堂”,有水,有荷塘,又是佛的地方,也是生死轮回的宁静的地方。因为这点缘由,我总以为他应该是理性又温柔的人呢;话说回来,莫奈的东西很多到是受了日本浮世会的影响,这样仿佛又是我本末倒置了。
      
      看完书的结论是对自己的否定,这个人血液里的生命力是那种不能加以约束的、喷薄而出的力量,追求的是极致纯粹的东西。让人敬佩又害怕的。
      
      从前,我是多么向往纯粹、极致,甚至认为自己为什么会沉迷于漫画,部分也是因为它的世界简单纯粹,爱就是死了都要爱,认定了一件事情就是生活的全部。
      
      但是,也许是这本书的影响吧,让我对纯粹产生了从前没有过的认识,那就是冷峻、严酷、引诱着你不断靠近却又让人无法承受。一直以为纯粹是温柔无害的,现在才知道它也是那么具有破坏力的。所以现实的世界才会有这么多模糊的界限,暧昧不清的颜色吧,为了让受苦的人们能快乐一点的生活。
      
      很想去看看塞南克修道院,那极致的石,是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     一般而言 建筑类的书 国内出得较好得就那么几个出版社
      只看出版社 我对这么书期望就不大了
      虽然他有ando这么热得名字
      宁波出版社还有一本跟ando有关的书
  •     在城市画报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了,却没有注意到出版社的名字。拿到手之后,发现书的实际装帧远没有想象中的大气,排版的方式也有待改进。每页莫名地空出很多无用的留白不说,最重要的建筑物照片都超小,没有让读者仔细欣赏的设计诚意。
      至于翻译,在网上查了下,好像这本书的简体和繁体中文都是同一个译者。他在开篇的序里态度谦虚,实际的功底也如他所言,距离原汁原味还有很大距离,仍旧有明显的翻译痕迹。可惜了这本经典的作品。
      想起手边另一本三联书店出版的河童素描本,每次读都会被译者用心贴切的可爱翻译触动到,常常看着看着就笑出声。
      如果引进版的翻译没有足够自信和能力的话,还是让它用本来的语言展示于人吧。
  •   2013年的修订本已经出了,内容上有所增加,欢迎购读。
  •   新版有了
  •   呵呵,要时刻思索啊
  •   附加一篇有意思的报导:这很显然在暗示建筑师成为政治博弈的工具。
    《黑川纪章与安藤忠雄的战争》
    上几星期刚刚公报下一届奥运由巴西里约热奈卢夺得主办权,而东京亦是其中的一个参赛城市,虽然声望方面未能如其他城市般浩大,但是背后包含了一场很特别关于建筑师的战争。
    在2007年,东京市长的选举是由当时的现任市长石原慎太郎和共生新党的黑川纪章竞逐。黑川纪章除了是一名政治家之外,亦是一名相当有名的建筑师,他是毕业于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等著名学院,在东京大学时更是跟从日本建筑教父─丹下建三学习,正所谓出身建筑界的名门望族。他亦是少有的日本建筑师能在世界各地都有他的设计,他的作品包括在法国新凯旋门的一座办公室,荷兰的凡高博物馆,他在建筑界名气相当巨大。
    在他的竞选政纲包括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建议─日本迁都,虽然这并不是一个新的议题,他的老师─丹下建三亦有提出类似的建议。迁都的情况就好像美国的华盛顿和纽约一样,一个是政治中心,一个是经济中心。目的是令过度挤迫,过多人口的东京,变得较为低密度一点。再加上东京公共交通网络亦超出了它的戴客量的上限多时,市民每天经常要用2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往返住所,因此黑川纪章认为迁都是有效地将东京的密度分流的做法。
    表面上这建议是只为民生方面的问题,但是其实是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如果将中央政府的主要机构迁离东京,亦即是将政治相关的核心部分迁至新的地方。这便有如将很多政治和商业网络有一个重大的调整,甚至重新再调配。因为日本政界收取了商界和工业界的大量政治献金,而政客会在各区兴建大量基建,又或者在政策上对某企业进行倾斜性的调整。例如:日本现在向环保汽车进行了大规模的税务优惠,并且只针对性对某几型号提出大型优惠,因此丰田的其中一个型号的环保车便随即大卖。另外,我们在日本经常可以看到有很多公路和展览馆都使用率其低,这是因为很多都是政治报答的工程。
    至于东京竞逐2016奥运会在表面上的建议看似很简单,但其实是石原慎太郎的一个很重大的政治动作。因为他的竞选政纲是建议将全国的力量集中发展在东京,务求进一步有效地管治建筑国家,而举世办奥运不单可以向世界宣传东京,亦可以对东京各地方进行翻新,打造一个全新的东京。
    不过,全国人民都知道石原慎太郎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将全国的力量集中在他的手上,因为他是一个相当好权的人,而且举办奥运可以是他在政绩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各种大型基建工程中收取丰厚的政治献金。
    为了达到目的,他还邀请日本建筑界大师安藤忠雄负责为东京奥运进行规划,此举令黑川纪章很不是味儿,因为他是出身传统建筑名校的高材生,而安藤忠雄就根本未曾读过大学,让东京交给安藤忠雄这样的人来设计,对黑川纪章来说是很大的震撼,因此东京都知事选举便间接成为两名建筑大师的战争。
    黑川纪章和安藤忠雄当年都不断地在电视、电台演讲,在不同的网站都刊登他们的构想,他们甚至参与一些清谈节目,来增加自己在公众的声望和支持度。因为无论那一方成功都极可能把自己在历史上留名,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日本的命运,所以双方都全力以赴。这件事当然在网上亦引发不少评论,有人认为黑川纪章的建议是多此一举,劳民伤财。亦有人认为安藤忠雄不能规划东京奥运,因为他的大型建筑多数都是比较混乱,总体规划一直是安藤忠雄的弱项。相信双方政党都派出网上打手来攻击对方,虽然此事已成过去,但这些讨论亦在网上流传。
    这场战争相当有趣,因为一个建筑师的建议是将东京的地位降低,令密度减少,而另一方是将东京的地位提升,并大兴土木地进行翻新工程。这场选举当年在日本社会上有不少回响,因为东京市长一职长期由自民党的人担任,而自民党控制了日本经济的一个要塞,很多经济政策和网络都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在自民党手中,因此如果石原慎太郎落败,便可能打散了不少自民党的网络,政治影响力都会随之而减少。
    在2007年2月,石原慎太郎成功连任,黑川纪章以大比数落败。石原慎太郎豪气地在电视上说:「建筑家不能成为政治家。」,而2016年东京奥运竞逐工程亦随之而展开,黑川纪章不单在竞选中惨败而回,他亦在2007年10月过身,迁都的建议亦开始被人遗忘。
    虽然东京最后有参与2016年奥运申办权,但是日本各界都知道这只是石原慎太郎为自己而做的面子工程,而且亦希望在退休前借奥运这机会来发一次大财。因此,日本市民对东京奥运的支持度只有45-50%,所以自然申请失败,不过不少网民都深信石原慎太郎都在这过程中收了一些油水,总算不会是空手而回。
    虽然可能有很多人忘记这一场的战争,但是绝对发人深醒。
  •   已经过去的作者用文学写作,当下品读的作者用思想撰文,或许角度不同,是时间最好的佐证
  •   个人认为书页下半部分的空白,可以拿来写读书的感想
    good idea~
    我将这本书当散文读~~
  •   哈哈,我马上要出的书里,有篇关于安藤的建筑。
  •   安藤在中国的建筑作品大多糟糕,不知是否故意
  •   如果是真的,我想应该是故意的。
    因为从他的书里,我已经感觉到这种来自他思想深处的故意。
    安藤出生在战后,眼睛里有偏执和燥狂的因子,没办法。
    而且狭碍的民族性,很多大师都难以逾越,不妨原谅他。
    反正中国自有中国的国运……
    谢谢你告诉我他在中国也有作品,我现在就要上网找来看下。
  •   中国长沙有他的阳光100。上海最近也有他的一个高层。前者买得很差,后者造型剧丑。我宁可相信是安藤不善于处理住宅和高层,并不觉得他是故意的。
  •   不好说,安藤身上绝对有军国主义的因素,他的人性,要看对哪个种族,很多日本人根本不把中国人当作人去看,这有多悲哀。我们偏偏却拿他们当人。
    也可以是我偏激吧,昨天刚看完张纯如的《南京浩劫》……什么话都不想再说,估计要有一阵子才能缓过劲来……一定要争气啊,所有的中国人,这才是我最想说的话。
  •   感觉你在写软文啊,呵呵。
  •   给一个日本人写软文?
    楼上想什么了?
    请仔细看回复,我对安藤并无好感,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他的排华以及满脸军国主义作风,和他的所谓呼唤天人合一的作品简直南辕北辙。但他们并不检讨,因为在大多数日本人眼中,中国人也许连人都算不上,所以根本不值得用人的标准去对待……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到的,真的是要争口气。
    你光说爱国没有用,要在各个方面争气,不给任何予别人以口实的机会。
    本来就该有一个国难日的,小孩子读书后的第一堂课,就应该先由老师以幻灯的方式带他们去了解日本、了解南京大屠杀、了解九一八,让孩子们把“只有国富才能民强”的概念深深根植在心里。家仇国恨,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必须要去上的一堂课。只有懂得了恨,才能深刻地体会爱。
    宽容并不意味着遗忘。
  •   宽容并不意味着遗忘。
    认同,你说得很好。
  •   2013年的修订本已经出了,版式、文字内容和插图有所增加,欢迎购读。
  •   难得看到一个没有计较排版留白的,这点蛮赞同的
    我也不介意排版留白 我当做是一个自我消化自我记录的空间
  •   读安藤的文字,很震撼,很感动。需要留白,来进行梳理、沉淀。
  •   片面。
  •   虽然对日本的确是情感不怎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日本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以及日本的文化和风光总是怀有崇敬之情。
    或许是民族顽强性的产物吧。
    上海美术学院马先生也有关于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非常棒的作品。于是我很感动。毕竟我们自己也能写出好的了。
  •   lynn:
    日本人很喜欢将内心的力量转化在现实中,并致力将其精致化,这样精细的雕琢,使得他们的作品虽然微小,却带着强大的力量。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很多设计者正抛弃各自内心的声音,跟随流行的潮流设计同样的款式,于是出现了“大制作,大规模”为主要潮流的观点一统设计的不良状态。其实,设计和文艺一样,不也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啊!
    希望有机会去读读你推荐的马先生的作品。我也很期待看到中国人写的很棒作品喔!
  •   to kivo
    看到您如此深刻的评价真让我获益匪浅。现今中国走上国际的著名人物,导演们追求大制作,设计师门设计的作品不是腾龙就是牡丹。想要弘扬中国传统文明固然是好事请,但是已经给国外许多人造成我国还处在旧社会这种现象。
    于是看到去年巴黎的“无用”的发布。我欣喜若狂。
    但愿我国的艺术生生不息,有所擅长。
  •   Dear lynn:
    我也很感谢你如此真诚的回复,这或许也代表了一个人对人的尊贵,以及在其行为背后所产生的尊贵光彩!^_^
    最近我刚读完贾樟柯的《贾想》,里面也讨论到了现在电影圈里的一些怪相。中国的很多艺术家,其实已经陷入不中不西的怪圈里,一面想以中国特色讨好外国人,一面又想以西方流行显示自己在中国里与其他人的不同。这样的怪圈,越演越烈,也使艺术变得越来越诡异。我真希望看到中国的艺术是从骨子里像中国,而非表层啊!
    希望中国真正让世人感动的中国精髓能早日光大!
  •   不懂建筑的你,是如此肤浅。
  •   我确实不懂建筑,也从来不否认自己的肤浅。
    并且,这些文字也算不上是对建筑的评论。
    只不过,除了结论之外,我希望了解更多过程,比如关于建筑的你的想法。
  •   这本书的排版倒是我一直很欣赏的,从某种状态上倒是配合了安藤的风格。
    留白常常成了我的笔记的位置,有些想法甚至是随手画的草图都会再读的时候随手记下,其实很有意思的,尤其是一段时间过后再翻开来看的时候。
    唯一让我不舒服的是纸张太硬了,我一直是打开90度的状态读,试着用拳头砸成180度,几秒钟后又回弹回来~~~
    虽然关于建筑理论的书很少读,但是安藤的这本书我却觉得,用心灵最深处的声音去解释了一些不局限在建筑范畴的东西。
    虽然是译本但是,还是可以看出安藤其实是用最浅白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很多的想法。只不过译者有些文字搞了些弯弯绕,害我不得不读完以后再自己用白话在脑子里过一遍。
    这是一本很值得多读几遍的书,现在它就放在我的床头,每晚睡前读一段。书里一直夹着一只笔,读的时候会因为一些话而有所感悟而作一些笔记。
  •   这个定价,能骗多少钱啊。唉,
  •   如果你手上有一本的话 我想看
  •   开篇序的作者并非译者
  •   譯者是台灣人。風格很台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