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现实经济研究的前沿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编  页数:338  字数:385000  

前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迄今整整五十年。在半个世纪不寻常的岁月中,我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年建院到1968年建制撤销,是草创和早期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从1968年建制撤销到1978年恢复建院,我院科研和建设被迫停滞和中断;第三阶段,从1978年恢复建院至今,是我院持续发展、昌盛繁荣阶段。  我院创设之初,原是研究与教学并重的机构,设有政治法律系、工业经济系、贸易经济系、财政信贷系、会计系、统计系、业余大学和经济研究所,隶属上海市委教育卫生工作部领导。1959年起改为比较纯粹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不再招收本科生。同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并入,并相继设立哲学研究所、政治法律研究所和国际问题研究所,以及学术情报研究室和毛泽东思想研究室。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院的科研工作被迫中断,许多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作人员遭到残酷打击和迫害,科研和建设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至1968年底,全院除部分工作人员调市有关部门工作外,其余人员均到奉贤县“市直五七干校”参加学习、劳动,被编人“市直五七干校六兵团”,我院建制被撤销。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部分科研人员割舍不下对学术研究的独钟情愫,冒着被批判的风险,白天参加运动、劳作,晚上阅读、思索,以萤火爝光探照民族苦难的由来和前去的道路。  1978年,我院恢复建制,和共和国一道步入崭新的历史时期。此后,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我院因时、因地制宜,广纳贤才,复所建所,一方面完成经济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和法学研究所的恢复重建,另一方面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陆续建立部门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情报研究所(1992年更名为信息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宗教研究所、苏联东欧研究所(1992年更名为东欧中西亚研究所,简称欧亚所)、青少年研究所、新闻研究所、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等一批新的研究所。

内容概要

本书辑录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在各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它既是为了纪念上海社会科学院五十周年华诞,也是为了集中展示上海社会科学院过去五十年的科研成就。这套丛书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人员在过去半个世纪所走过的曲折而又辉煌的学术之路,凝结着上海社会科学院全体科研人员在时代风雨洗礼下的智慧和良知。   全书共分“21世纪:谋求新起点的新发展”“90年代:摸着能够过河的石头”“80年代:改革开放的最初探索”3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长三角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深化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改革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上海信息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信息化》《对稳健原则在我国是否适用问题的探讨》等。

书籍目录

序言21世纪:谋求新起点的新发展  长三角创意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策动力  关于上海发展方式的现实反思和理论分析  上海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提升与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  生态足迹视角的上海可持续发展研究  长三角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  中国外贸依存度:变动分析与对策研究  旁地产发展“速(热)度偏爱症”剖析  应用二级CES生产函数对中国制造业R&D投入产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大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模式与政策思考  中国城市化及其政治经济背景分析  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比较研究  美国农场家庭收入:经验、问题与政策  队分工到模块化:经济系统演进的思考  信息规则浮出水面——信息经济学的要点和原理  深化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改革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绩效出现结构性变化90年代:摸着能够过河的石头  中国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1952-1997  上海经济发展五十年的理论思考  论中国转型期的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上海信息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信息化  中国产业升级的特点与问题  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应重视的若干关系  技术进步与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  浦东: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两个飞跃”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消除进入障碍培育企业集团促进有效竞争  中国乡镇企业资金积累及其运行机制探析  对我国宏观、中观、微观税负的初步探讨  沿海中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关于推进上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路80年代:改革开放的最初探索  股份制与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对稳健原则在我国是否适用问题的探讨  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关于上海发展方向的探讨  论个体经济  住房还是商品

章节摘录

  二、分工与模块化的关系  阿林.杨格认为,分工可以理解为三层含义:一是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这种专业化水平随每个人活动范围的缩小而提高;二是间接生产链条的长度,即生产的迂回化问题;三是生产链条中每个环节上产品的种类数。当论及分工产生和深化的问题时,新兴古典经济学家则将其成功地与制度变迁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系统地探讨了分工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以及分工效率与交易效率的关系。说到底,分工是交易效率提高的产物,其结果带来了经济效率的提升。模块化是一个与分工有联系但不完全相同的事物,一般来讲,模块化作为生产原理具有很长的历史。它在制造业里的应用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亚当·斯密关于大头针生产制造系统的故事,既是其关于分工的经典概述,同时也是关于模块化最为原始的例子。比较来看,分工与模块化有以下不同之处。  首先,分工与模块化产生的前提是不同的,模块化是分工的必要条件。  虽然分工与模块化都可以理解为一种行为或者一个动态过程,但两者绝非是一回事。仅就变动的趋势来看,在交易效率允许的前提下,分工就是分解和细化的问题;分得越细,专业化水平就越高,分工程度也就越高。根据前文定义可知,模块化不仅仅是将系统进行分解的行为,它还是一个进行有效整合的过程。如果将分工看成是系统分解的话,那么模块化就是在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各个细分部分按照功能原则重新聚合的过程。由此,我们可知:模块化是分工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存在分工未必会产生模块化,但产生模块化就必然存在分工。两者发生的基本前提是不同的。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分工产生的重要诱因乃在于制度的创新引起交易效率提高的缘故。其实,除了交易效率之外,技术的可行性也是实现分工的一个必要条件。与此不同,模块化要比分工复杂的多、精细的多。在进行模块化之前,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率的制度作为保障,也需要设计者对模块化的对象有充分的认识,不仅要具备进行模块化的可能性,而且也要具备模块化的必要性。所谓模块化的可能性是指设计者可以进行精确的功能划分,并且在技术上是行得通的;模块化的必要性是指进行模块化后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极其简单的产品或经济系统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模块化。  其次,模块化是一种允许浪费和重复建设的经济系统,而分工则是一种专业化效率导向、力图节约的经济系统。  按照模块化理论,模块的研发是一种“允许浪费”的价值创造系统,具有“淘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站在现实经济研究的前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