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人面狮身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约翰·狄克森·卡尔  页数:273  译者:易萃雯  
Tag标签:无  

前言

推理之趣任何一本小说中,都会有一个或者若干个“谜”:那对情侣是不是最后能走到一起,那个青年能不能报了杀父之仇,或者未来究竟发展成怎样一个世界,等等。人类都有好奇心。因此,一个个谜团也就吸引着读者继续读下去,直到翻开最后一页。侦探小说可以说是将谜团最大化的一种类型小说,整本书就是一个大谜团——解开谁是凶手之谜。而在此过程中,又包含着各式各样的小谜团:没有留下凶手脚印的沙滩、不可能进出的密闭空间、牢不可破的不在场证明。待到最后一章名侦探娓娓道来事件的真相,读者才恍然大悟,感叹世间竟然有如此巧思。自1841年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发表《莫格街谋杀案》以来,侦探小说经历了160余年的发展。这期间不仅出现了阿瑟·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达谢尔·哈米特、雷蒙德·钱德勒等享誉世界的大师级人物,还衍生出了许多流派和子类型,比如解谜推理、硬汉侦探、法庭推理等等。其中解谜推理是爱伦·坡时代便诞生的,历经一辈辈大师潜心雕琢,称得上是侦探小说中的正统,也被称作“本格派”(日文说法,即正宗、正统)。解谜推理在1920年代掀起高潮,成就了侦探小说史上的“黄金时代”。在那个“名探满街走,名作天天有”的时代里有三个名字最为耀眼,即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和约翰·狄克森·卡尔。他们笔下的作品代表了解谜推理的最高峰,时至今日还广受追捧。这时期作品的特色是崇尚推理和谜团,要给予读者公平的线索,让他们和虚构的侦探拥有同等解开案件真相的机会。诗人W.H.奥登就分析说:“(黄金时代)侦探小说的最奇妙之处在于它恰好最能吸引那种其他形式的‘白日梦’文学无法影响的人。医生、牧师、科学家或艺术家这些事业上相当成功的职业人士是典型的侦探小说迷;他们喜欢思考,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饱学之士,因此绝对无法忍受《周六晚报》、《真实的告解》、电影画报或连环漫画等读物。”读者靠侦探小说来获得智力游戏的快感。一旦能先侦探一步解开谜团,便像获得了无尚的荣誉般兴奋。大不可能那时,解谜成为侦探小说最重要的元素,作为“谜”载体的谜团和诡计更是发展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作家们努力拓展各种可能性,不管是杀人手法、灭迹手段、隐藏方式,还是作家自己的故布迷阵,设置误导的“红鲱鱼”。发生在大家族里的谋杀、相对封闭的环境、有限的嫌疑犯、不同的动机、隐藏的秘密……这些构成了最典型的谋杀背景。诸如暴风雪山庄、密室杀人、不在场证明等诡计在黄金时代大行其道。其中,有一种谜团让作家们又爱又恨。它是每一个创作侦探小说的作家都想挑战的选题;甚至有种说法,如果没有在作品中运用它一次,就谈不上是真正的侦探作家。那就是密室杀人(LockedRoomMystery)。什么是密室杀人呢?回到侦探小说的原点《莫格街谋杀案》,它就是一篇密室小说。在上锁的屋子里发生了杀人案件,但是凶手不仅顺利得手,还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密闭的房间。密室小说就是这么不可思议。从表面上看它不合理——一个人不可能在上锁的房间中被杀。但是一旦解开谜团,读者便会发现不合理背后的合理性:或是巧妙的机械手法,或是被忽视的心理盲区。并不满足在小屋子里折腾的作家们,挖空心思又想出了各式不可能的谜团:躺在沙滩中央的受害者身边只有自己的脚印,却明显被人杀害;奔驰在铁轨上的火车却像空气般消失在两站之间;众目睽睽下发生不可思议的杀人事件……这些描述超常事件的小说形成了侦探文学的一个子类型——不可能犯罪。这类作品有着鲜明的特点:幻想性的谜团、超自然的气氛、巧妙的手法、合理的解答。对于读者来说,这类作品是解谜推理的极致,要想破解谜团,需要更活跃的思维、更缜密的推理以及更敏锐的洞察力。解开这些难题,也能获得超乎寻常的快感。根据密室和不可能犯罪研究权威罗伯特·艾迪统计,古往今来欧美不可能犯罪长短篇作品大约3000多部(篇)。另外,日本作家创作了1000多部(篇)作品。这个数字相对浩瀚如海的侦探文学简直是九牛一毛。然而,就有那么一小部分作家倾其一生的精力创作不可能犯罪作品,像美国作家约翰·狄克森·卡尔、克莱顿·劳森、约瑟芬·康明斯等等。当然,成就最高的便是卡尔。密室之王约翰·狄克森·卡尔(JohnDicksonCarr),1906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联合镇。他父亲伍德·尼古拉斯·卡尔曾当选众议院议员。卡尔青少年时期就展露写作的天分,11岁便撰写法庭审判和谋杀案一类的新闻报道,后来还在本地一家报纸做过拳击专栏主笔。1925年卡尔进入哈维佛学院。第二年他的小说和诗歌就刊登在学校的文学杂志《哈维佛人》上,此后还当上了杂志编辑。1928年从哈维佛学院毕业后,他去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学习。但是留学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为《哈维佛人》杂志撰写连载小说,这部作品经过修改扩充后出版,成为他的长篇处女作《夜行》(1930)。小说的主角是先前曾在短篇作品中出现的法国警探亨利·贝克林。1932年,卡尔娶英国女子克拉丽斯·克里夫斯为妻,两人婚后便在英国定居。卡尔变得很英国化,以至于许多读者认为他是英国作家。1933年,卡尔出版基甸·菲尔博士系列首部作品《女巫角》。第二年他以笔名卡特·狄克森创作的《布拉格宅邸谋杀案》中,亨利·梅尔维尔爵士登场。此后,卡尔交替撰写菲尔系列和梅尔维尔系列,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的作品风格很具特色,情节布局复杂,谋杀手法奇特,充满喜剧和超自然气氛。更重要的是,他专注于密室和不可能犯罪。可惜由于吸烟,他晚年健康情况恶化,于1977年2月27目因肺癌去世。卡尔笔下的密室第一神探基甸·菲尔博士是根据他所崇拜的英国侦探作家G.K.切斯特顿塑造的。菲尔是一个胖胖的字典编纂家,装扮很滑稽,穿着披风,抽着海泡石烟斗,留着强盗式的胡子。但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分析罪犯的心理,破的案子也相当复杂;卡尔创作的菲尔博士探案作品,是创造力、气氛、意外性和叙事技巧几近完美的结合。包含两桩不可能犯罪以及著名的“密室讲义”的《三口棺材》(1935)在历次密室票选中都名列第一。其他名作还有《阿拉伯之夜谋杀案》(1936)、《歪曲的枢纽》(1938)、《绿胶囊之谜》(1939)、《连续自杀事件》(1941)等。亨利·梅尔维尔爵士有些像温斯顿·丘吉尔。他甚至比菲尔还要古怪——大大的秃脑袋,奇怪的表达加上不修边幅的外表。梅尔维尔的职业是律师兼医生,但最有兴趣的还是那些不可能案件。登场作品《布拉格宅邸谋杀案》发生在伦敦的一所盛传有鬼的老房子里,案子从一场降灵会开始,一位巫师在会上被枪杀于密室之中。这个系列的名著包括《独角兽谋杀案》(1935)、《犹大之窗》(1938)、《女郎她死了》(1943)等等。他破解的密室案件一点也不逊色于菲尔,只因没有发表密室讲义显得稍逊一筹。卡尔的作品集欧美浪漫本格之大成,侦探小说家埃德蒙·克里斯宾总结他的成就说道:“论手法之精妙高微和气氛营造的技巧,他确可跻身英语系国家继爱伦·坡之后三、四位最伟大的侦探小说家之列。”不可能的谜团需要同样不可能的气氛来烘托,营造出一种亦幻亦真的效果。卡尔借助于古老传说、哥特化的场景,自然地烘托出超自然的恐怖感觉。在《女巫角》中,传说身为女巫绞刑场查特罕监狱典狱长并拥有此处大批地产的史塔伯斯家族继承人注定要断颈而亡,果然在众人的监视之下,史塔伯斯家长子坠楼身亡。梅尔维尔系列的《红寡妇谋杀案》(1935)则是多人监视着的上锁的房间,被害人不仅被毒死,而且有人还扮成被害者回应屋外的喊声。卡尔也是黄金时代最早提出公平竞争的作家之一。他完全利用公平的线索、合理的解答,让小说最终走上逻辑的道路。英国评论家朱利安·西蒙斯说:“今日的小说在诡计上没有哪个能与克里斯蒂和卡尔的相媲美。”在他超过80本长短篇侦探小说里,几乎将所有能想到和想不到的不可能犯罪谜团写了个遍,设计了超过50种的密室,构思之巧就连克里斯蒂也自叹弗如。读者更无需怀疑小说中的手法是否能实现,因为卡尔都亲手加以实验,确保诡计的可行性。如果有这样的疑问,只能归咎于自己的脑袋太笨。《沉睡的人面狮身》是卡尔1947年的作品。虽然创作时间算是中后期,作品水准依然很高。作品具有中前期一贯的特色,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神秘莫测,转折惊人,当然还有卡尔特有的不可能犯罪。但同时,卡尔在作品中开始关注犯罪的心理、动机等特殊因素,关注战争对人的影响,关注爱情。这些要素使得这部作品成为卡尔战后魄力十足的作品之一,细腻而不乏刚健,复杂却不失真实。战争结束后,唐纳·何顿回到熟悉的伦敦,谣传昔日恋人希莉雅因不相信姐姐玛歌死于单纯的脑溢血而发疯。但当初负责验尸的医师并不认同希莉雅的看法,甚至暗示希莉雅应该求助心理医师。此时,菲尔博士受好友海德雷督察长所托,前来此地一探究竟……菲尔博士听取两造说法后宣布:“两边都说谎,但两边都诚实,而且都不是杀害玛歌的凶手。”菲尔博士顾不得解释,连忙赶赴墓地做一项重要的检验。墓室是石造的,入口的门锁当年被贴上盖有人面狮身像的封印——未被破坏的封印显示这座墓室确实无人能够进出。但一踏进墓室,映入眼帘的竟是让人无法相信的景象:四具各重达八百磅的棺木,像被巨人力士抬起推落般一片混乱,地上一层均匀且不留脚印的细沙,记录着不可能有人踏进墓室一步……这难道是玛歌的怨灵作祟,还是谁别有企图?谁才是真正的凶手?爱情卡尔的作品,特别是菲尔博士系列的作品中,常会出现一对年轻的恋人。他们或者是欢喜冤家,或者是情投意合的初识者,仿佛大森林里飞进来一双欢快的百灵乌,给阴森、恐怖、诡异而黑暗的大森林带来快乐、自由的光彩。卡尔在前往欧洲求学期间,结识了后来成为自己妻子的女孩。他自身的浪漫和冒险精神,使得他将这种经历一而再再而三地搬上自己的作品。一对年轻男女,快乐而俏皮的对话,夸张性的经历,彼此的关怀和鼓起勇气的表白,都为作品增色不少。而菲尔博士这个巨象般身躯的老字典编纂家,却时常变成和蔼可亲的月老。爱情故事中的主角们也同样可爱。《连续自杀事件》中的欢喜冤家两个坎贝尔,从头到尾闹出了不少笑话;而《女巫角》中年轻的男主角,也是傻傻的天真却勇敢善良的男孩,被菲尔博士吓得神色大变,令人忍俊不禁。卡尔的作品风格非常多变。但不管是诙谐幽默的风格还是魄力十足的风格,阴森诡谲的风格还是恐怖悬疑的风格,只要出现这样的爱情,出现这样的两个人,我们便不会寂寞。这就是爱情的魔力!战争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对于每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一种伤痛,一种灾难。战争迫使人们躲避,迫使人们崇拜英雄,忘记闲情逸志的茶会游戏,迫使人们变得坚强。1943年左右,由于战争的影响,许多作品都出现了战争的内容和画面,许多作家的风格也随着改变,形成了一场推理小说的剧变,并最终导致黄金时代的终结。卡尔在许多作品中都表现了战争的影响。1940年的《九因谋杀成十》生动再现了当时大西洋航运的灯火管制状况。1946年的《耳语之人》也同样将战后的疮痍展现出来。战争是永恒的主题,推理小说当然也不例外。作家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希望注入作品,把游戏般的设计、想象力,与具有责任感的思考相结合,以唤起读者的共鸣和理解。日本同样有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知的作家,最典型的当属岛田庄司。他在《异想天开》中认真思考和阐述了自己对于二战和强征劳工的理解和态度,甚至还专门撰写了自己对于战争理解的著作。推理小说不是世外桃源,推理小说根源于生活,也必将反映生活。战争是人类的浩劫,战争之后,人类需要团结,也需要反思。传统的解谜推理虽然是浪漫的,但依然因为作家心灵的影响,而变得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影响力,具有催人感动、共鸣和震撼的力量。动机20世纪40年代是黄金时代的终点。之前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忽然间变了一副模样。美国侦探小说大师埃勒里·奎因,由1942年《凶镇》进入哲人侦探时代;赛耶斯、布彻、劳森最后的黄金时代风格作品,都写在这个时间段附近:1944年黑克·塔博特发表谜一样的经典《地狱之缘》后,就惨遭退稿,从此不再创作不可能犯罪类型的小说。身在不可逆转的巨大浪潮中,卡尔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卡尔前期的作品黄金时代味道十足,讲究诡计的原创性、推理的精妙以及整体情节的构造和逆转。作品很少去关注心理层面,很少在意动机,很少深入内心、理解人的感情,包括喜爱、痛苦、焦虑等等。如果说卡尔1946年的菲尔博士作品《耳语之人》依然算是正统的黄金时代解谜风格,那么一年之后的这部《沉睡的人面狮身》,可以算得上是卡尔的分水岭。这一次小说的焦点不在命案发生的方式,而在于围绕命案的各种事件上:几名主要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神秘毒药的时隐时现,以及圣诞聚会上十分值得玩味的“面具扮演杀人游戏”,和这一切背后凶手的动机。从这些动机出发,作者更深层次讨论的,则是造成这些动机的原因——人的心理、欲望以及人性本身。作者的目的,已经从单纯写一部精彩的黄金时代游戏性小说,变成写一部关怀人性的小说。小说的最后一个片段,就表达了作者的根本想法:菲尔博士拔开酒罐的盖子,往玻璃杯倒入猛烈的威士忌,加上微量的水。那声包容的讽刺、他眼里遥远的闪光,在他举杯时全从他身上发散出来。“我敬人性,”他说。密室、推理、恐怖气氛、情节逆转、红鲱鱼,这些都是卡尔在黄金时代所拥有的要素;而同时,又加入了战争、爱情以及对于人性的思考,使得这部作品宛如暖玉般,既光滑无比,又反射着柔和的光。这就是这部作品——矛盾而又充满魅力。

内容概要

战争结束后,唐纳.何顿回到熟悉的伦敦,谣传昔日恋人希莉雅.德沃何发失心疯,只因希莉雅不相信姐姐玛歌死于单纯的脑溢血──她认为有个冷血凶手夺走玛歌的性命,那个人就是她的亲姊夫索雷.马许。但当初负责验尸的医师并不认同希莉雅的看法,甚至暗示希莉雅应该求助心理医师。此时,菲尔博士受好友海德雷督察长所托,绕来此地一探究竟……  菲尔博士听取两造说法后宣布:“两边都说谎,但两边都诚实,而且都不是杀害玛歌的凶手。”菲尔博士顾不得解释,连忙赶赴墓地做一项重要的检验。墓室是石造的,入口的门锁当年被贴上盖有人面狮身像的封印──未被破坏的封印显示这座墓室确实被人面狮身守护着,无人能够进出。但一踏进墓室,映入眼帘的竟是让人无法相信的景象:四具各重达八百磅的棺木,像被巨人力士抬起推落般一片混乱,地上一层均匀且不留脚印的细沙,记录着不可能有人踏进墓室一步……这难道是玛歌的怨灵作祟,还是谁别有企图?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作者简介

约翰.狄克森.卡尔 John Dickson Carr,美国宾州联合镇人,父亲是位律师,从高中时代起就为当地报纸写些运动故事,也尝试创作侦探小说和历史冒险小说。1920年代末赴法国巴黎求学,第一本小说《夜行者》在1929年出版。1931年他与一位英国女子结婚定居英国。在英国期间,卡尔除

章节摘录

第一章这条路因为长而不看来显窄,左边是摄政公园厚实的绿丛,右边则是围住圣凯瑟琳教学所属周边空地的高铁栏,再过去,圣凯瑟琳教堂旁边,你可以看到一排树隔开马路,遮住一排耸立在黄昏里微白的高大豪宅。格罗却斯特城门街1号。他现在可以看到门牌了。天正向晚:天色是模糊的蓝与白,公园的方向传来鸟儿的喧闹声,白天的热气仍然在这条位于伦敦市中心却又不减乡村风光的大道上徘徊,唐纳•何顿止住他的缓步移行,一手环紧团校的一根铁杆。恐慌吗?类似的情绪吧,至少。在他想像过的所有返乡场景里——这可多得不得了——从来没有出现目前的光景。7年里,世事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希望不要面目全非,但变化是免不了的。他原本以为那天下午自己已经全面感受到那消息带来的冲击,他错了,他现在才开始感受到。唐纳•何顿爵士少校——已故的(理论上)葛来郡第四代贵族——打从那天下午以后便像似已经穿越永恒,他现在看到的不是竖立着摄政期圆柱的白屋,里头有可能还在等着他的希莉雅。他看到的是战事处的307号房,渥伦德坐在书桌后头。“你是说”何顿听到自己重复道,“大家以为我已经死了一年多?”渥伦德没有耸肩,这个动作会显得过于夸张,不过他下唇一扯,表过出同样的效果。

编辑推荐

《沉睡的人面狮身》中,年轻姑娘希莉雅相信,有个冷血凶手夺走了她姐姐玛歌的性命,这个人就是她的姐夫索雷•马许。菲尔博士受好友海德雷督察长所托,来此地一探究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沉睡的人面狮身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据介绍,约翰.狄克森.卡尔被称为“密室之王”,在推理小说界与阿茄莎.克里斯蒂、艾勒里.奎因齐名,可见其成就之大和地位之高,他创作的数十部小说迷倒了众多推理小说迷。从这部小说《沉睡的狮身人面》中,就可窥见他的风格和功力。阅读推理小说的乐趣,就是读者从头至尾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做谁是凶手的猜谜游戏,可最后能猜中谜底的却寥寥无几。而本书作者从一开始就设置了大量假象,误导和转移读者视线,而将真正的凶手掩藏起来。同时又巧妙布局,为最后的揭盅埋下许多伏笔。最绝的是在墓室门紧闭的情况下墓内四具棺材移动和毒药瓶摆放的情节,似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实,先是让读者如坠五里雾中,百思不得其解;而最后揭开的答案,却是既简单又合理,让读者大喊过瘾。《沉睡的狮身人面》是我阅读的第一部卡尔作品,我不知它是不是卡尔的代表作,但已紧紧地抓住了我,一气呵成读完全书。我迫不及待要看卡尔的下一部作品。
  •   这本书我认为是读过的卡尔系列中写的不错的,故事情节与案件推理结合的很好,故事情节吸引人,推理合情合理,不像有的作家作品,完全脱离实际,推理建筑在空中,卡尔大部分作品都是游戏的
  •   相隔这么多年,这些经典的小说我们还有机会再看到,我们是该感到荣幸。也要感谢那些真正的本格大师们。感谢他们创作了这么多的精彩的小说。
  •   故事精彩,有趣,让人一口气看完了。真的密室之王
  •   虽然我被世人称为“福尔摩斯二世”但我这一次确实失算了,我竟没想到是他...
  •   老祖母妈妈咪说过,家族有精神病的遗传,但没有指出她所担心的是两个孙女中的哪一个。依我看,希莉雅像是精神有问题的。这本书不算特别好看。
  •   和卡尔的其他作品相比,只能说比较一般。感觉不能从头到尾一直抓住我的视觉。但结局的确又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   买给别人 的,据说不错
  •   作为卡尔系列,总体而言算是中等吧,
  •   收到书,我是从一摞书中最先选择它的,但是,我却是坚持看完这本书的,不可否认情节,剧情是无可挑剔的,之所以让我无法忍受的是翻译真是太糟糕了,如果用现在的语法或许会更好!
  •   外国人写的书,记人名很吃力,然后就是这个表达方式。
  •   情节还比较流畅,但是诡计真谈得上强大吗?个人以为不过尔尔,尤其是那个不可能谜题,从常识推断,作者所推理的现象应该不可能会发生!限于涉底,不能详细分析细节上漏洞.但总的来说,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翻译和印刷都还能接受.
  •   不是卡尔最好的作品,不过也还是在水准之上.
  •   书中的诡计也不错,涉及自然知识..但是,最喜欢的还是其中的爱情~“我爱你,并且此爱不渝,但是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
  •   现在都忘记说什么了,结局也没点印象,说明没有让我喜欢上
  •   刚看完觉得还ok
  •   卡尔的作品无疑是我最喜欢的(在黄金三大家中),终于有见识的出版社出版了,我感谢你们,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出更多的好作品.顶!大家发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