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荣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05出版)  作者:荣真  页数:336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共67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简称“贸大远程”)是在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于2002年3月正式成立的。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习惯、获取新知的途径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在网络时代打造学习型社会,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是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为此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在网络教育的具体实践中,贸大远程始终坚持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和特色,坚持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与职业、行业的市场需求的统一,坚持开展面向广大在职人员的现代远程教育,逐步形成了独具我校特色的“7+1”学习模式(即网络课堂、网上答疑、课程光盘、教材资料、适量面授、网上串讲、成绩检测,以及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2003年起,贸大远程连续三年蝉联新浪网、择校网、搜狐网和《中国电脑教育报》联合评出的全国“十佳网络教育学院(机构)”称号。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荣获国家级奖项,“商务英语”等七门课程荣获北京市优秀教材一等奖和精品课程称号,另有十余门课程在全国性的远程教育课程展示会上获得大奖。几年来丰富的现代远程教育实践和教学经验积累,为我们出版成龙配套的贸大远程系列教材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内容概要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纂述范围,上起原始社会,下限则大致划在1840年,即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史的终结点。以总共八章的篇幅,对中国历代的王权和皇权的发生发展、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军队和军事制度、法律与监察制度以及官吏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  政治制度一般是指国家政权的组成方式,即政体。一定的政体总是以一定的形式出现的。因此,《中国政治制度史》所阐释的基本对象即是中国历史上各类政权的结构形式、运转方式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本质特征、作用等等。《中国政治制度史》秉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针,对历史上的制度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叙述,将其发展过程尽可能全面地准确地予以揭示,以帮助读者对我国历史上各类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总体把握。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诞生第一节 原始社会组织第二节 国家的诞生同步测练第二章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社会第二节 王权的建设与发展第三节 中央行政机构第四节 地方行政体制第五节 法律与军事制度同步测练第三章 春秋战国政治制度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第二节 国君与行政机构第三节 法律制度第四节 军事制度第五节 官吏管理制度同步测练第四章 秦汉政治制度第一节 秦汉帝国的建立与巩固第二节 皇帝制度的创立与发展第三节 秦汉中央行政体制第四节 地方行政制度与职掌第五节 法律和监察制度第六节 秦汉军事制度第七节 秦汉官吏管理制度同步测练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第二节 君权和中央行政体制的变迁第三节 地方行政体制第四节 军事制度的变化第五节 官吏管理制度同步测练第六章 隋唐五代政治制度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第二节 皇帝制度的发展第三节 中央行政体制的发展第四节 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第五节 法律与监察制度第六节 军事制度第七节 官吏管理制度同步测练第七章 宋辽金元政治制度第一节 宋辽金元时期的社会第二节 各具特色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三节 地方政治体制第四节 法律与监察制度第五节 军队与军事制度第六节 官吏管理制度同步测练第八章 明清政治制度第一节 明清社会及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向第二节 皇帝制度的新发展第三节 中央行政体制第四节 地方行政体制第五节 法律与监察制度第六节 军事制度第七节 职官管理制度同步测练综合测练与解析综合测练与解析(一)综合测练与解析(二)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使“主卖官爵,臣卖智力”,从此国君可以随时任免各级官吏。其次,战国时建立了公文使用符玺的制度。官吏任免以玺为凭,任职时发给,免职时收回。给予将帅的命令,以符为凭,譬如虎符用于军队的征调,只有两爿虎符合榫,将军方可带兵出征。秦国规定用兵在50人以上者,必须会合王符。还有“节”,原以竹节制成,上刻铭文。战国时以青铜铸之,以若干“节”合成竹节之状,作为通行证。符玺等遂成为君主权力的象征。再次,废除了世卿世禄之制,建立了官吏的选任制度。第四,确立了考核官吏的方法。最后,建立了巡视地方和和监察官员的制度。官僚制度的形成还关乎到士阶层的问题。士在宗法分封制中处于底层,是最下级的贵族。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平时一般以学为事。士的种类,在古代典籍的记载中多达几十种,大致可分为武士和文士。最初武士较多,有统驭平民的权利,同时也有手执兵戈保卫社稷的义务②。自学术下移,私学兴起之后,文士渐增。春秋时期的诸侯和卿大夫们为了捍卫和扩大自己在各方面的利益,日益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很多诸侯、卿大夫争相招贤纳士,广揽人才,以图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像介之推、狐偃、赵衰、贾佗、管仲、鲍叔等人在当时的政坛上都有很大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所在诸侯国家的运祚修短。还有一些士,虽然没有什么政声,在文化上却作出了极大的成就,诸如孔门师生等。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加剧,社会各等级也随之加速分化,一些中高层贵族在破落后降为士,也有一些平民因各种际会改变身份上升为士。士的流动性比较大,相当多的一部分士游走于列国之间,以出卖自己的勇力和智慧建功立业,他们成为新兴的官僚队伍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活动对于当时的政局,远较春秋之时来得大。前文所述秦国所用“客卿”均为士,为秦政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像吴起、公孙鞅、庞涓、孙膑、宁越、苏秦、杜赫、张仪、乐毅、范雎,楼缓,蔡泽、蔺相如、廉颇、李牧、王翦、李斯等士,在列国中担任各类重要的文武官职,名传天下。一些贵族和显宦诸如战国四公子和吕不韦等人,皆以养士著称,士成为官僚队伍的最稳固的智力因素,蕴含着十分雄厚的后备力量。因此,士阶层的活动也成为官僚制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综上,官僚制度的构成要素是:君主成为真正的政治核心,他要通过使用符玺下达各类命令,这是专制者强力推行自己意志的常用方式。君主不再分封臣下,而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通过由自己选任的官员层层递下,对全国城乡进行管理。这些官员当然没有封地,最多只有“食邑”,皆为流官。官员必须接受来自国君的或听命于国君的专门机构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以及多种形式的监察。如此,官员必须服从君主,否则随时都会受到处分,包括免职和戕杀。所以,官僚制度是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行政权力体系,其最大特点是只对上级负责。

编辑推荐

《中国政治制度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政治制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