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

出版时间:2011-10-1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傅斯年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研院史語所創辦者、臺灣大學校長傅斯年畢生代表作
作為青年學生學習國學知識的一本權威讀物
文學的任務不止於編輯的功夫,
應是要求以講說引人做學問,刺激人分讀專書
《中國古代文學講義》是傅斯年北大任教期間的講稿,雖然未最終完成,但現存部分亦有許多真知灼見。本書按照11個專題,分為11堂課。這11堂課詳細地介紹了敘語、泛論、詩部類說、楚辭餘音、論伏生所傳《書》二十八篇之成分、最早的傳疑文人、賈誼、儒林、五言詩之起源等知識。但傅斯年強調他並非著文學史,而是將一部文學史事之卮言寫下來,作為回想的資料,提供學子們思考,教導學子隨時推端引緒,證實證虛。
然而書中談到的古代文學史是指哪一階段呢?傅斯年在文中提到,文學的時代不能以政治時代來處理,否則不免有支離感。因此我們必求分別文學時代於文學之內,不能出於其外,以這層意思為標準,本書的古代文學宗旨為:以殷商至西漢末年的古代文學為正身,以八代為古代文學之殿軍,而此古代斷代應在唐世。
此外,傅斯年撰本書的目的是以講說引人做學問,不是修書。他直言,作文學史必須注意下列三項工作:1.文學史是史,要用史學的要求,用史料的方法,去考定一書的時代、作者等,不可弄錯,這是最根本的功夫;2.把若干文體的生命看成是有機體,「把發生學引進文學史來」是他們工作中的口號;3.文學不是獨立的東西,而是時代中的政治、思想、藝術和生活等一切事物的印跡,因此文情流變,與時代推移,是了解文學與欣賞文學中之要事。
本書開頭即強調文學史最大的用處在,刺激人們去分讀專書,而非以此代替讀專書,學生研究古文學,應該僅僅細心讀完一部原書,避免著重後來人的述說和批評等。

作者简介

傅斯年
字孟真,為歷史學家、學術領導人、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之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創辦者。曾任國立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國立臺灣大學校長。他所提出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原則影響深遠。
逝世後葬於臺灣大學校園,校內設有希臘式紀念亭傅園及「傅鐘」;其中,傅鐘啟用後成為臺大的象徵,每節上下課會鐘響二十一聲,因傅斯年曾說過:「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著有《戰國子家敘論》、《詩經講義稿》、《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史學方法導論》等書。

书籍目录


第一講 擬目及說明
第二講 敘語
第三講 泛論
第四講 史料論略
第五講 論伏生所傳《書》二十八篇之成分
第六講 詩部類說
第七講 最早的傳疑文人--屈原、宋玉、景差
第八講 楚辭餘音
第九講 賈誼
第十講 儒林
第十一講 五言詩之起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