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史金納的箱子

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作者:蘿倫‧史蕾特,Lauren Slater  译者:鄭雅方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們無法逃避人心自有神秘陰暗之處,我們只能帶這些的不可知成份前行,尋找答案,遍尋各種可能。
──蘿倫.史雷特
心理學家在超過一世紀的時間裡,極盡所能讓自身的訓練及紀律得到科學界的認同,一如生物學、化學、物理學般。在錯綜複雜的自然科學領域,數量可觀的介入方式需要翔實的結果,大量的資源被不受歡迎的外力或生物化學反應篩出雜質。心理學要做到如此,在初設立實驗時,就需要一些人為的干預手段。但在實驗室外,我們能從這些人的行為表現上獲得什麼洞察力?對一個現代人而言,「自然的」環境(nature environment)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們想用的實驗方法十足具毀滅性、是我們所不欲用在人類身上的,那麼我們又從那些同我們一樣的哺乳類動物身上學到什麼?
作者以其犀利、機智的文筆,觀照上個世紀中人類科學心靈的演進,以傳說史金納把一個孩子養在箱裡為首,到史坦利‧米爾漢(Stanley Milgram)的順服權威,主題從趣味而傷腦筋的娛樂實驗,到質疑精神診斷的效力等。作者認為書中描述的實驗不應該只是研究報導而已,也應該是遠近馳名的故事。畢竟生命除了數據點、定義、模式之外,也是由許多故事改寫、重製、集合而成。於是我們在書中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數據及資訊,卻彷彿身歷傳奇的情境,與作者及當事人共處一室,傾聽其生命敘事。
即使是最專業的實驗,最終所關注的重點,其實是與道德、存在相關的「哲學」問題,而非心理學界向來強調的價值中立的「科學」。
作者從自身觀點重新詮釋二十世紀心理學探索人類心靈的非凡成就,以十個設計精巧的天才實驗為例,透過故事體裁呈現豐富情節、智慧與主題。讓後世讀者宛如身歷傳奇的情境,更能掌握箇中要義,體會心理實驗背後的深刻意涵。

作者简介

羅倫‧史蕾特 Lauren Slater
心理學家,亦從事寫作,其著述曾獲選收錄於「全美最佳論文」、「全美最佳科學著作」、「全美最佳雜誌論文」等論文選集。另著有《歡迎來到我的國度》(Welcome to My Country)、《謊言:回憶的隱喻》(Lying: A metaphorical Memoir)、《百憂解日記》(Prozac Diary),以及《痙孿》(Spasm: A Memoir with Lies)。現居麻塞諸塞州莎瑪維爾市(Somerville)。

书籍目录

序文:打開實驗心理學的箱子 / 台灣大學心理系 胡志偉教授
導論
第一章 打開史金納的箱子:老鼠的瘋狂世界
第二章 心靈暗室:米爾格蘭與服從威權
第三章 精神病房裡的正常人:精神診斷的實驗
第四章 別說你不會遇到! :達利與拉丹助人行為五階段
第五章 平息眾聲喧譁:費斯汀格的實驗
第六章 猿猴之愛:哈洛的靈長類動物
第七章 老鼠樂園:顛覆成見的成癮實驗
第八章 記憶幻境:虛假記憶的實驗
第九章 記憶製藥公司:肯德爾的海蝸牛實驗
第十章 心靈的缺口:二十世紀最前衛的心理治療
結論
附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打開史金納的箱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看了推荐序之后,本来有些期待的心情立刻凉了大半。对历史的误读,对访谈记录的杜撰,甚至,最让人无法忍受的,居然恣意捏造实验事实和结果。这种弄虚作假,以吸引读者眼球的做法,完全违背了科学务实、求真的精神。
      不过还好,经过验证,主体实验的事实并不是伪造的。在无法分清真与假的情况下,我决定只看主体实验,对牵扯到作者任何事实都全部跳过,以免留下错误的印象。
      回到这些实验上来。书里总共介绍了10个实验,或许是9个更合适一些,最后一个应该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实验。这些实验中,电机实验、旁观者心态我是听说过的。我很清楚的记得,当时看完之后,情不自禁的升起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今天一口气把这10个看完,我才发现,重口味的还在后面。
      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这些科学家们肯定是天才,不然无法想到如此匪夷所思的实验方式;但这些科学家们肯定也是疯子,不然怎么能想到把自己尚是婴儿的女儿关在笼子里进行行为训练,又怎么能够让自己和朋友接受精神病行为训练。但不论怎么说,这些最终归结为他们天马行空的思维和兢兢业业的实践,也才有了影响人类社会的实验结果。
      推荐一读,但不具备收藏价值。
  •     一些电影爱好者看到这本书可能会很激动,本书提及的十个心理学实验基本每一个都能改变成一个好电影,不仅有心理片,更有伦理片、科幻片、b级cult片。而本书最大的两点实是在于对这些实验的社会性、哲学性的思考。
      
      1、达利与拉丹:群体冷漠
      此次试验的结论是发现了人类社会存在群体冷漠的现象,即若一个人见到老太太跌倒,有90%的可能性会上前搀扶;但若是十个人,上前搀扶的可能性就降到了20%。这存在一种“责任均摊”的原理。
      可以说,一个社会,其成员的集体意识越强,责任均摊的效果越强。这是一种社会暗示。
      美国曾发生过一起珍诺维斯命案(感兴趣者请百度),这起案子所表现出来的群体冷漠更甚于悚于中国的小月月事件,在美国社会也引起了对人性的怀疑,最终还是这个实验的结果解释了这一切。
      是的,群体冷漠是一种人类社会正常的心理反应,我们应予以理解和尝试避免。对于小月月事件,如果能用心理学的视角去思考,也不会引发那么多的谩骂不解吧。
      
      2、斯金纳:黑箱子
      斯金纳可以说是个臭名远扬的角色,时至今日,有些心理学或社会学背景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把女儿养在实验箱的变态。但我在这里思考的却是媒体、舆论的偏倒。
      大多数人看来,斯金纳是个阴暗没有人性的“科学怪人”。最初他受巴甫洛夫启发,开始用实验箱和动物做实验;后来动物都无法满足他,他转向了人类,甚至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关进小小的实验箱“养育”。
      因为这一有悖伦理的实验,斯金纳开始被世人谴责痛骂;连他之前以动物为被试的实验也被述说得残酷无情。极有价值的实验结果除了专业人员也无人再提。据说后来被养在实验箱的女儿长大后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将斯金纳告上法庭,最终开枪自杀。
      可事实是什么呢?有人拜访过斯金纳的另一个女儿,她暗示那个实验室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实验结果其实很成功,女儿成长的健康而聪明,跟父亲的关系也很好。只是为了躲避社会舆论,如今在某个国家隐姓埋名,是一位小提琴艺术家。
      那是二十世纪,媒体传媒没有当今发达,却已经足够抹掉一个人所有光辉,彻底毁掉他。试想若是今日,一个不善言辞只醉心自己研究,又有强烈的牺牲精神的学者,遇到这样的非议,无论这非议是否真的有价值。
      他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3、米尔格兰姆:权威服从
      米尔格兰姆的实验逼迫我们思考,如果服从权威也是人类本能的心理活动,是否该原谅纳粹中因服从权威而犯下大罪的士兵?如果你也参与到实验被试中去,体会那种不知自己在做什么的紧张茫然直至麻木,是否就可以在见到实验数据时不那么惊讶而不可思议?
      心理学总是会逼迫我们去改变长期固化的思维,逼迫我们去试着理解、原谅、去换位思考。当我们真的接受了新的思维,才能开始试着客服、改变,让悲剧不再发生。
      
      4、罗森汉:精神诊断的质疑
      心理学是一项在我看来最能联结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科,其复杂性、玄奥性都极高,特别是在精神诊断方面。这就导致了质疑不断。很多人都将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当作故弄玄虚的骗子、术士、知心姐姐,殊不知这一行业的高危与艰辛。
      
      5、费斯汀格: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有三种类型:信仰破灭型、奖赏不足型、诱导服从型
      利用人类心理小小的虚荣,认知失调理论可以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行之有效的作用,甚至包括让一个人死心塌地地追随你,终身忠诚。这在革命战争时期简直太有意义了。
      当今和平年代,虽然认知失调会更多的带来如同基奇世界末日、奥黛丽之类的像科幻电影一般奇怪又可笑的事件,但我觉得,认知失调更是人类保持信仰的关键。没有信仰,人类即成了贪婪的野兽,世界也将成了了无意义的地狱。
      
      6、哈洛:猿猴实验
      有人说,这个实验比起斯金纳的实验箱更为残忍冷酷,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在大致了解了哈洛的生平性格之后,又会隐隐感觉他在实验之前并没想到有那么严重的后果(缺乏母爱的猴子长大后冷漠、抑郁症、自残、不趋性事、不理孩童)。可也是这一实验,让人们发现了猴类与人类的极其的相似,都需要母爱的保护;更让人愈发去珍视母爱这一珍贵的宝物。
      除此,这次实验促进了动物保护主义的发展。正是这场实验披露向公众之后,国际上发起了动物保护活动,抗议用动物做大量甚至无谓的实验。动物保护运动拓展到更多区域,这应该是那个时代极有远见且造福后世的活动了。
      所以,每一项有价值的活动,无论被世人怎样褒贬,总是在意想不到的领域推动者历史战车的前进的。
      
      7、亚历山大:成瘾实验
      要说我自己,就是一个易成瘾体质。尼古丁成瘾,咖啡因成瘾,还好没有与那些更为恐怖的东西有过接触。
      但我有时也会想,我的这些瘾究竟是心理依赖还是生理依赖呢?
      亚历山大的实验就探讨了这一问题。
      据调查数据显示,人对那些成瘾物质的依赖程度并不高,大部分都能自主在不需要的时候戒除,尤其是在多年之前,成瘾物质市场并没也被严令禁止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时候。反而在关闭之后,成瘾物质与一些其他犯罪势力纠结到了一起,变成了更加难以控制的东西。除此,有真正需要去服用成瘾物质的人因为宣传的信息形成潜意识,可能更容易产生心理依赖,难以戒除。
      在这里大胆地设想,开放成瘾物质市场是不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呢?
      
      8、洛夫斯特:记忆的可依赖性
      这个问题的提出来自多年前美国的一个案件:一位女性在成年后突然起诉其父亲,称他在自己年幼时期曾对自己进行性侵。这段记忆在几十年后突然回到了自己的记忆。
      洛夫斯特作为心理学家,最终通过实验证明了人的记忆并不是百分百可以信任的,它极易收到暗示的影响。就此他质疑了弗洛伊德的压抑记忆理论,给视弗洛伊德理论为不可改变的真理的心理学界搅起了轩然大波。
      不禁会想:若自己的记忆都不能信任了,未来又无法预知,那我们的世界又剩下什么呢?
      
      9、斯考勒夫:记忆制药
      这个实验可以与上一个结合来看。
      在斯考勒夫、米尔纳、坎德尔等多人多年的研究实验后,人们发现了海马回对记忆的重要作用,又发现了记忆神经元,甚至发现了一种物质,命名为creb,是一种能促进记忆神经元相互联结的物质。
      因此有只要公司考虑,将这种物质提取制成药物,让人服下之后,就可以记得所有的事,可以回忆起过去所有的事,包括所有细节。
      这种药品对于患老年痴呆的患者应该大有益处,考生们也应拍手称赞。
      可这种药品至今不见上市,原因是什么?
      试想,人把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忘记,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保护机能。若失去这种能力,一生都被自己的黑历史所困扰,也是痛不欲生。又或是没有那样的悲惨遭遇,但你眼睛掠过桌面,不能忽略细节的物品;听了一声窗外汽车鸣笛,那声音就一直徘徊在你耳际。这一生近百年会发生多少的事啊,你却一分一秒都记在心里,大脑迟早会崩溃的吧。
      那么记忆与遗忘,应该像是中国的太极两仪,互相依存才能共存。
      
      10、莫尼斯:前脑叶蛋白
      世界上第一个做了前脑叶蛋白切除手术的人,如今若没死,也是仍旧没有情感没有记忆,痴痴呆呆地生活、不、生存吧。
      时至今日,手术方法治疗精神病症仍是风险很大;但成功的话疗效确是快速显著不反复的。
      心理学本就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文理医交杂,谁也说不清精神疗法、药物疗法、手术治疗谁更可取。由此也激励着每一个热心心理学的人去进一步探索与发展。
  •     “我们既是工匠,也是雕刻品;既是艺术家,也是艺术品;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其实都是自己所致”——劳伦·斯莱特《20世界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10个实验的结论让人增长了知识,比如说“即使是微乎其微的暗示,也会影响记忆的真实性”,再比如说“偏见与情境是左右人们感知现实的关键”。更打动人的是,那些实验者大都没有因为这些伟大的实验或富或贵,但他们追求真理的真诚和面对科学与论理纠葛的真实,留下了他们不可磨灭的身影。作者自己对于这些实验的人文思考和为了求证而付出的努力:吸食吗啡验证毒瘾是否存在,寻找Skinner的女儿,假装幻听验证精神病学的生理学基础,为这样美好的精神作了最好的注脚。
      
  •      一我水平太低了,二最近看的都是枯燥的理论。所以,虽然很多豆友评价该书不够严谨科学和学术,但我看的津津有味啊有味....哎,掩个面先。
       窥到好多八卦故事,呵呵呵,大师们有血有肉,形象饱满,谁不愿意看大师的轶事怪癖呢,哈哈。像斯金纳就是个科学怪人,心理学界的”谢耳朵“嘛。还有,哈洛好惨,缺乏母爱,婚姻也坎坷,缺爱啊一辈子,所以苦苦追寻the nature of love,结果还是痛苦,又变成了个酒鬼.....
       实验本身写的并不多,实验的逻辑控制啊都没有怎么具体呈列。大师们的生平倒是很画面感的表现出来了,作者笔触飘逸思辨,大部分实验结果都从伦理和哲学上进行讨论,并且十分充满感情,略知音体,甚至一度让我心潮澎湃~
       知识性不强,但串起来也能看出来上世纪的心理学发展,有趣的读物。评价了好几个大师是不是好父亲或者好丈夫什么的,哎,我是多爱看花边故事.....
      
      
  •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一书,是我和一位老师首次聊天后由她借给我看的。我想在看过此书并归还时大概要和她探讨几句内容,于是就打算细细地看。事实上,这个打算并未影响我的阅读速度,因为对于这类我感兴趣的书籍,我向来都看得快又不过于囫囵;不过,它倒是催生了这篇书评。
      如果要把文章内容从前到后按章节复述一通,一定已有其他评论者做过,且我相信自己不会比他们总结得都好。因此,我决定写点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同时可能也在无意中另辟了一条蹊径吧。那么,我要写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傲慢与偏见。
      傲慢,是基于阅读以前的经历。虽然并非心理学专业毕业,但我一直对心理学很好奇,不但读过许多书、选过若干门心理学课,还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做工作助理,有时会和咨询师们探讨一些话题,老师们也乐于传授我一些东西。因此,我个人更希望读到出于学术应用层面考虑而作成的内容;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更像是在讲故事聊八卦。不过,封二提到这本书被誉为“沟通学术与大众最重要的作品”。或许虽然不满足我这种既非“学界人士”又非“正常大众”的奇葩读者的要求,但一般大众会觉得本书令人爱不释手吧?毕竟,此书面向的大多读者应是没有任何心理学背景的。
      如果说以上的傲慢可以通过抬升自己(我不是一般大众)的方法搞定,那么接下来的偏见可谓是真的很难克服。因为,这里的偏见是基于我的阅读本身而产生的。
      翻开书,首先看过的内容是胡志伟教授的推荐序《瑕不掩瑜》。尽管其名为“瑕不掩瑜”,但我越读下去却越对作者及其行文质疑,虽然事实上我这时还没开始看作者写的文字。
      推荐序里是这么写的:对斯莱特(即作者)的批评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是文字上的疏漏,比如斯金纳博士是一位负责的、温暖的父亲,但书中所写的他的所作所为更像一名冷血的、用女儿来做数年实验的疯狂科学家。第二是错误记录或过度推论访谈对象的话,比如她写到斯皮策对罗森汉的悲惨遭遇不为所动,还说了一些有幸灾乐祸嫌疑的话,导致斯皮策向出版商提出抗议表示自己从未这样说过,斯莱特最后也向斯皮策致歉并在再版中对相关内容作了更正。第三是书中可能叙述了一些她“没有做过”的研究,比如对于她写到的自己做过的类似于罗森汉所做研究并取得了类似结果的实验,她无法提供任何详情。虽然推荐者认为这些问题只能算是白璧微瑕,但我却因此对本书产生了偏见,并认为推荐者身为一名学者,提出这些问题以后却认为它们并不重要是十分奇怪且不负责任的。在后来看到作者提及自己早年的心理障碍经历时(如第3章“我的精神病史却相当吓人。我虽然现在一切正常,但数年前却好几次住院治疗”),我的这种偏见又得到了强化,以至于书中很多具有神秘色彩的描写都让我感到真伪莫辨(如第1章的作者咬了一口斯金纳多年前咬过的现已布满灰尘的巧克力、第5章的作者将访谈对象家中耶稣雕像上的油抹到腿上的割伤处即立刻痊愈等),甚至我开始怀疑作者写下的拜访各处的经历是否都是真实的……毕竟她书中的内容已经有一些不够真实了,不是吗?
      不过,我想像我这样的想法应该已经带有偏见的成分了。我们不能只依靠一个人的过往就将其现在一棒子打死,况且读者首先会关注的也会使书中所列实验的内容、社会背景和有关的八卦情节,而不是从细节去质疑作者。从这一点上来说,作者把该交待的东西都交待到了,所选择的实验涵盖了心理学的几个最重要分支,并且有一些自我的有趣尝试(比如作者在第7章中写到的尝试服用毒品),因此尽到了一个作者(而非学者)的写作职责。只是我还是觉得,一定不会只有我一个人认为作者的行文破坏了科普书籍应有的严谨性。
      总之,这本书的特点太过鲜明,引人入胜的优点和使人怀疑的缺点都太突出,因此很难评价。若是非要我打一个分的话,我会打三星半。周围的普通大众可能会爱上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情节架设,而受过科学训练的读者更可能认为神圣的科学会因这本书不够真实严谨的叙事方式而些许蒙羞。对于前者,享受阅读就好;对于后者,如果仍然要翻开并通读这本书,我也只好祝他们享受情节、八卦和阅读本身:面对这本书,相比于更容易满足的大众,太认真你就输了。
  •     1、斯金纳:行为主义实验,一切人类的行为都是可训练的,奖赏有时比惩罚更有训练意义
      
      2、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在没有威权的情况下,被试也会按下电击按钮。情景对人的影响很大。
      
      3、罗森汉:假精神病人实验,精神病诊断确实还有待规范和完善。实验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医生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一种思考
      
      4、达利与拉丹:群总心理,一个被当众凌辱居然所有人都漠不关心。有时候人越多,责任感就会被平均。
      
      5、费斯汀格:世界末日没有来临,信徒们却依然坚定。个体有时会改变信念,使其符合行为。这就好比我们做了错事,却始终在为这件事情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6、哈洛:猴子的依赖实验。小猴和母亲分离后会对假猴十分依恋。实验暗示母爱其实也是可以被替代的。
      
      7、亚历山大:吸毒成瘾可能本身不是药物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因为我们在现实中找不到更好的东西来舒缓这种情景。如果人人都在伊甸园中,那么再多毒品也不能让人上瘾。
      
      8、洛夫特斯:记忆是可以被暗示的。比如你看一个东西,一会儿我暗示你某些细节,你可能就会认为确实如此,并认为这是你的记忆。
      
      9、坎德尔:偏向于神经生物学,发现了CREB这种与记忆相关的生理物质,并且假设了记忆真正的生物存在形式。
      
      10、莫尼斯:前脑叶白质切除术。通过脑部手术治愈精神病。人类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大脑作用的情况,部分切除术其实是存在生理风险和道德合理性的。
      
  •     对于不以心理学为专业研究,但又想了解这门学科的人,觉得这是一本好书。
      它选择的故事和叙事的手法,会让你有兴趣、愿意读下去。虽然有的地方描述的个人情感文字太多了,可以跳过去。
      总之,对于所有让自己对一个领域发生兴趣的书,都抱有敬意!并同时保持谨慎!
  •     一、斯金纳的的行为主义
      1. 生物的行为可受到各种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影响和暗示,人的自由意志可能只是浮云,只是强化物控制的结果。
      2. 奖励不固定的强化(或间歇性强化)更能让老鼠上瘾。消除这种既有行为需要的时间也更长。间歇性强化带来的强迫作用也很好地解释了人类的侥幸心理:为什么人嗜赌、股票让人着迷、或很多人总对不良恋爱关系执迷不悟。
      3. 通过强化控制人类行为,人是否能够超越身体极限,掌握惊人的技能。
      4. 神经学上,人脑的两大学习系统包括基底神经节和前额叶大脑皮层。前者掌握习惯形成,后者掌握思考和情绪。但只有部分认知能力受前额叶皮层控制,而部分受习惯驱使,是潜意识的
      5. 斯金纳主张通过正强化来引导人们表现好的一面,用负强化消除负面行为。
      6. 人类行为绝不可能逃脱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二、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
      1. 人在权威的指使下,不论本身怎样温和、理智,都可能服从权威的暗示而做出残忍的事。
      2. 行为缺乏跨情境一致性。
      3. 不论实验的结论有怎样的争议,该实验都有无形的教化力量,激发了被试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反省了自己对权威与责任的态度。
      
      三、罗森汉的精神病诊断实验
      1. 质疑精神病诊断。
      2. 医生也受暗示。
      
      四、珍诺维丝之死
      1. 等待越久,会让人越麻痹无能。
      2. 责任扩散:越多人目睹一起事件,个别目击者会自觉责任越少,因为有越多人分担责任。
      3. 实验表明,哪怕已经有明显的危险信号,如果周围没有行动,人也会倾向于迟疑地观望周围人的行动而不愿意立刻对危机反应。而单个人在该情境下就会立马采取行动。
      4. 社会暗示作用、旁观者效应、人众无知,模仿是人的本能。如果乞丐在装钱的碗里事先放几张钱,就可能得到更多。
      5. 动物与生俱来就会受特定社会暗示的影响。我们的世界充斥无数复杂的信号,涵盖细胞、化学、文化等各个层面,不论是个体的,还是外来的。大量信号稍纵即逝,根本没时间逐一检视证据,更没时间经过意识的思考再反应,否则我们的大脑早就烧了。
      6. 维特效应,人类连自杀都有模仿倾向。
      
      五、认知不协调理论
      1. “个体如果同时持有相互抵触的观念(即认知结果),那么思想对立的最终结果就是衍生出一股力量,进而改变个体的行为或态度。个体有时未必如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改变行为以符合信念,反而可能改变信念,使其能合理地解释行为。”
      2.费斯丁格认为人类并不理性,只是懂得寻找合理解释。这种思想接近存在主义。卡莫斯认为人类毕生都在说服自己的存在并不荒谬。
      3. 费斯丁格说:“调和一致,是人类追求的境界。所以我们往往只注意到符合自己信仰的信息,习惯与认同我们信仰的人往来,当遇到矛盾冲突的信息时,如果它可能危及现有信仰体系的稳定,我们就会忽略它。”
      4. 面对矛盾,有的人设法寻找解释,有的人则修正调整信念。
      
      六、依恋关系
      1. 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
      2. 哈洛将假母猴设为伤害源,幼猴依旧不停地试图投入其怀抱。一旦我们将自己托付给对方,对方就能致我们于死地。
      3. 三个变量与爱有关,接触、动作、游玩。
      
      七、颠覆性成瘾实验
      1. 生活环境影响成瘾。
      2. 人口密度越高,自杀、谋杀、疾病的问题就越多。置身窄小空间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
      
      八、虚假记忆实验
      1. 人的长期记忆可能受暗示而扭曲或自我编造。
      
      九、海蜗牛实验
      1. 切除海马回后,散失短期记忆能力(记忆碎片?),但仍有正常生活能力,如骑车、回家等。
      2.短期记忆存于海马回(内存),长期记忆存于大脑皮层(硬盘)。
      3. 反应结合蛋白的发现,长期记忆的原理。若无法形成CREB,记忆只能短期保存。
      4. 记忆是部庞大喧嚣的机器,既让我们深陷过去,也让我们忧心未来。我们忙于回忆过去,幻想未来。事实上,预想未来也是种记忆,不管我们投射何种期望,都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因此我们很少活在当下。
      
      十、切割大脑
      1. 我们一方面痛恨疾病折磨,一方面又相信受苦让我们具有人性。
      2. 前脑也白纸切除术虽减轻了病痛,但也削弱了人性?
      
      尾声:
       据说作者自己的很多经历和实验都是编造的,其实读的时候也有假的感觉。美中不足吧。总体来说值得一读。
  •     内容还是可以的,通过实验案例,来说明了人类的一些共有心理特征,能够发人深省,能说明一些问题。社会心理学中应该包括了其内容,可做课外读物。
      外国人写东西果然数着稿费写,太长,有营养的就那么几页,读到一半没耐心了。
      些许坑爹。
  •     1 斯金纳
      “奖赏”与“强化”
      人是否真的存在自由意志
      间歇强化 轻微奖励 弱化奖励
      2米尔格兰姆
      服从权威 服从情景
      4达利与拉丹
      助人行为
      5贾斯汀格
      认知失调
      若有两相抵触观念,是衍生出新观念还是改变个体行为或态度
      改变信念,解释行为
      7成瘾实验
      原因 环境与文化
      
  •   楼主说的是《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么?
  •   对的,不好意思,记错了
  •   正在读楼主推荐的书,真是受益匪浅,好高兴,谢谢。
  •   想请问一下楼主,这两本书中的实验有重叠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