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車法則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大l.波R 著  页数:30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 我希望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能讀這本書,把「垃圾車法則」推廣到校園,改善青少年的人際互動方式。
  
  ——教育部長 吳清基
  
  ◎ 多體會對方,就可以消化自己的負面情緒。
  
  ——終身義工 孫越
  
  ◎ 如果人人都能設身處地、反躬自省,人人就可以過得更輕鬆愉悅。
  
  ——建國中學校長 蔡炳坤
  
  ◎ 遇到不如意的事,揮揮手,微笑著,送它過去。幸福與不幸福之間的關鍵,就是垃圾車法則!
  
  ——富邦基金會董事 陳藹玲
  
  ◎ 我讀過最好的書之一……你會希望你關心的每個人都來讀《垃圾車法則》。
  
  ——史默諾夫(Yakov Smirnoff)(演員、密蘇里州立大學教授)
  
  ◎ 大衛是出色的雅虎人。這本書將告訴你如何和他一樣成功快樂。
  
  ——桑德(Tim Sanders)(曾任Yahoo!高級主管)
  
  ◎ 「向垃圾車說不!」宣言已經譯成四十八種語言,有一百多國的人熱烈響應,道理很簡單:因為它讓我們過更好的生活!
  
  ——摩根(Nick Morgan)(Public Words總裁)
  
  ◎ 你如何與世界互動,是可以選擇的。你可以選擇當垃圾車,或者,你可以選擇享受生活。
  
  ——史考特(David Meerman Scott)(暢銷書《網住你的顧客》作者)
  
  ◎ 我推薦我認識的每個人看《垃圾車法則》。
  
  ——杜爾斯(Scott Dols)(Trucks.com執行長)
  
  ◎ 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專心做正確的事,以改善我們的生活和人際關係。
  
  ——巴威爾斯基(James O. Pawelski)(賓州大學正向心理學中心主任)
  
  ◎ 《垃圾車法則》是企業領導人必讀的好書。我已經把書發送給團隊夥伴。
  
  ——隋(Frank Sui)(美國勤業顧問公司合夥人)
  
  ◎ 用心研讀《垃圾車法則》的讀者,會發現他們的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更加豐富。
  
  ——佛勒(Raymond D. Fowler)(美國心理學會前會長)

作者简介

  大衛.波萊(David J. Pollay)  「垃圾車法則」發起人(The Law of the Garbage Truck一詞已登記註冊、發起串聯運動),專研「垃圾車法則」二十年,並到世界各地演講推廣、撰寫專欄、拍攝電視短片,引起熱烈迴響。  波萊擁有賓州大學應用正向心理學碩士學位(MAPP)和耶魯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擔任動量專案公司(The Momentum Project, LLC)總裁;該公司為多家跨國企業,如雅虎、萬事達卡、Global Payments與AIESEC等企業組織提供經理人「正面思考」的教育訓練。  波萊的訪談報導散見於NPR、Sirius Satellite Radio、ABC電視台、Univision、Crain’s New York Business、BusinessWeek Small Biz,以及世界各地的報章雜誌。  波萊目前和妻子及兩個女兒定居美國佛羅里達州。

书籍目录

第一個承諾:讓身旁的垃圾車開走(不要收別人的垃圾)1 垃圾車法則2 光是「放下」還不夠3 越想對抗垃圾車,越容易被打敗4 讓垃圾車開走,機會就來5 你敢不敢不還手? 第二個承諾:讓你自己的垃圾車開走(別往自己身上倒垃圾)6 讓承載過往記憶的垃圾車開走7 讓未來的垃圾車開走8 受苦的人,沒有製造垃圾的權利第三個承諾:避免成為別人的垃圾車(別往他人身上倒垃圾)9 放過別人,放過自己10 即時原諒11 沒有人想幫垃圾車的忙12 不要輕易把別人當成垃圾車13 別釣人上鉤第四個承諾:幫助身忙的垃圾車(幫助別人停止倒垃圾)14 垃圾車溝通準則15 和垃圾車談一談垃圾車法則小測驗:你接收多少垃圾?倒出多少垃圾?第五個承諾:「向垃圾車說不!」不是口號,而是行動16「向垃圾車說不!」:我的個人經驗17 立下你自己的「向垃圾車說不!」宣言18 在工作上實踐「向垃圾車說不!」宣言19 在家庭實踐「向垃圾車說不!」宣言第六個承諾:加入感恩循環,遠離垃圾循環20 垃圾循環21 感恩循環第七個承諾:在日常生活力行「向垃圾車說不!」22 要進步,不要完美23 宣告你個人的「向垃圾車說不!」空間24 傾吐有幫助,倒垃圾很傷25 你家的「向垃圾車說不!」空間26 面對人生中最嚴酷的考驗27 琴的故事28 真誠,並不是任性29 你,可以讓自己更快樂第八個承諾:打造「向垃圾車說不!」的工作環境30 在職場力行「向垃圾車說不!」31 領導人如何「向垃圾車說不!」32 在組織推動「向垃圾車說不!」33 堅持不輟的勇氣34 讓自己徹底改變35 你的力量,我們的共同期許附錄把學校打造成「向垃圾車說不!」空間感謝真正的垃圾車司機感謝計程車司機

章节摘录

  10 即時原諒  這一天,我起了個大早,就為了趕搭上午七點整的飛機。前一晚熬夜,準備隔天一連串的會議,真是把我累壞了。  那時我在雅虎工作。我們剛買下另一家公司,我準備飛到聖地牙哥,評估它的營運狀況。我心浮氣躁,因為我知道裁員勢在必行。  到了機場和兩個同事會合,各買了一杯咖啡。登機後,我先放下咖啡,再將公事包塞進頭頂的置物箱。  飛行途中有點顛簸,但是沒有什麼不尋常,大部分時間,我和同事都在檢討當天的計畫。飛機滑向空橋,旅客紛紛佔好位置準備下機,就像每一班飛機都會看到的情形那樣。這時,有個人開始大喊大叫。「誰幹的好事?到底是哪個×××幹的?」我回過頭,見到一個大塊頭的男人站在走道上。其他人紛紛走避。  他氣急敗壞地破口大罵,「哪個×××把咖啡灑得我整件外套都是?」突然,一股電流竄過我全身。我慌亂地四處張望。我的咖啡呢?找不到。我看看後頭。那個傢伙仍在大聲吼叫,手裡拿著外套和一個空杯子。就在這時,我知道那是我的咖啡杯。當我把公事包放到頭頂的置物箱時,一定是把咖啡隨手一擱,忘了拿下來。然後,咖啡在飛行途中傾倒,潑灑到那個人的外套。我愣住了,而且很窘;我害怕極了,卻知道必須坦白認錯。  「先生,對不起,」我站了起來。「我剛剛才想起來那是我的。」我頓了頓。「非常對不起。」  那個人滿臉脹紅,走向我,一副要揍人似的模樣。「你真@!©#是個白癡!」他大吼,手上仍然拎著外套,那件深藍色西裝外套被潑濕了。  我連忙說道:「我來付乾洗的錢。等一下我就去問看看,能不能立刻在機場或附近把它洗乾淨。」我伸手掏出皮夾,又補了一句:「多少錢都沒關係。如果需要的話,我賠你一件新外套。都是我的錯。」  但是那個人什麼都聽不進去。我必須接受懲罰。其他乘客開始下飛機。看得出來,他們因為能夠離開這個盛怒中的男人而鬆了一口氣──而且很高興他們不是我。  「給我你的名片!」他要求。  「沒問題,」我從皮夾抽出一張名片遞給他。  「我要跟你的執行長舉報你,還要向你們公司的董事會舉報你。等著瞧。」  他一把推開我,又罵了一句三字經,然後才走出飛機。  且讓我把整件事的是非曲直講清楚。我確實有錯。那個人有理由大發雷霆。他很可能正準備去開會,想不到西裝外套卻被弄髒了。我是他生活中的一輛垃圾車。我犯了錯,心裡很歉疚,可是我也提出辦法,努力彌補錯誤,我這麼做是對的。另一方面,他的反應不是我所能掌握的,那是他的決定。  另一個故事  有一天,我開車上亞特蘭大八十五號公路,正要去上班。車速很慢,但我不急。這是美好的一天,我正享受著開新車的樂趣。  說時遲哪時快,我發現有一隻動物(看起來像是浣熊)躺在我左前方的車道上。隔壁線道上的駕駛人正看著遠方,就快要輾過那隻動物了。我擔心他的車子可能在最後一刻為了閃避而偏離車道,所以趕緊踩下油門,讓兩車之間拉開更大的空間。  問題來了。所有的車子正好都在同一時間停了下來,前面一排車子擋著我。我猛踩煞車,車子向右打滑,撞上另一輛車子的車尾。  情況越演越烈。兩車的撞擊導致前車又撞上更前面的一輛。慘了!  三輛車子開到路邊,駕駛們紛紛下車。我馬上看了看前車的駕駛。她還好。由於車速慢了下來,我們開得都不是很快。我們檢查了她的車子,發現保險桿上有一道小刮傷。另一輛車的駕駛也過來了。他人也沒事,車子的保險桿只有很輕微的一小道刮痕。他自我介紹是個警官,但目前並非執勤時間──大大不妙。他問我到底怎麼回事,我解釋了剛剛我做的事,並且對他說,錯在我身上。  警官點了點頭,轉向那名女駕駛。  「你也有錯,你開得太近了。」  然後警官笑了起來,搖搖頭,看著我們兩人。「我們人都好好的,」他說。「就當作沒這回事吧。」接著他拍拍我的背說:「下次多小心一點。」再對那位女士說:「下次不要跟那麼緊嘍。」  警官離開後,我看看那位女駕駛,她鬆了一口氣。  「耶,」我說。「真酷的一個人。」  「沒錯,」她說。  「你也是。謝謝了,」我說。「我真的很抱歉。」  「沒關係,」她說。「小心一點。」  接著她也上車離去了。  選擇你的反應  第二個故事中,我的運氣很好。那位女士和警官本來可以有很不一樣的反應。不管我的藉口是什麼,我還是造成了小車禍──我成了他們兩人生活中的一輛垃圾車。他們的確有理由發脾氣,也有權利抨擊我,但他們沒有那麼做。他們選擇原諒我,而且在他們離開的那一刻,氣氛比剛下車的時候還要好。  這兩次,我都犯了錯。雖然此後我不曾撞過另一輛車,或者把咖啡灑在別人的外套上,但我還是常有小錯。每一次我犯了錯,對方還是會有所反應。至於他們要如何反應,則是他們的選擇。  我也曾經是別人犯錯時受害的一方。大部分的情況,錯誤都不是我能控制的。我只能控制自己的反應。我要如何反應?我打算怎麼處理眼前的情況?我該如何離開那段經驗?我想嚴厲批評對方,要他們付出代價,或者願意表示諒解,放過他們?

编辑推荐

   李欣頻(作家)   李偉文(親子教養作家)   吳清基(教育部長)   孫  越(終身志工)   胡志強(台中直轄市長)   張碧娟(北一女中校長)   陳藹玲(富邦基金會董事)   楊淑君(跆拳道金牌國手)   黑幼龍(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   蔡炳坤(建國中學校長)   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戴晨志(作家)   共同推薦   我希望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能讀這本書,把「垃圾車法則」推廣到校園,改善青少年的人際互動方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垃圾車法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从书中学了些对付生活中不良情绪的方法,很管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