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龍應台,安德烈  
Tag标签:无  

前言

龍應台序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龍應台我離開歐洲的時候,安德烈十四歲。當我結束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時間過日子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駕照,可以進出酒吧,是高校學生了。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沈,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手裡拿著紅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點「冷」地看著你。我極不適應──我可愛的安安,哪裡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裡去了?我走近他,他退後;我要跟他談天,他說,談什麼?我企求地追問,他說,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我想和他說話,但是一開口,發現,即使他願意,我也不知說什麼好,因為,十八歲的兒子,已經是一個我不認識的人。他在想什麼?他怎麼看事情?他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他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他為什麼這樣做那樣做,什麼使他尷尬什麼使他狂熱,我的價值觀和他的價值觀距離有多遠……我一無所知。他在德國,我在香港。電話上的對話,只能這樣:你好嗎?好啊。學校如何?沒問題。………假期中會面時,他願意將所有的時間給他的朋友,和我對坐於晚餐桌時,卻默默無語,眼睛,盯著手機,手指,忙著傳訊。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於是我問他,願不願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條件是,一旦答應,就絕不能半途而廢。他答應了。我還不敢相信,多次追問,真的嗎?你知道不是鬧著玩的,截稿期到了,天打雷劈都得寫的。我沒想到出書,也沒想到有沒有讀者,我只有一個念頭:透過這個方式,我或許可以進入一個十八歲的人的世界。因此,當讀者的信從世界各地湧入的時候,我確實嚇了一跳。有一天,在台北一家書店排隊付帳的時候,一個中年男人走過來跟我握手,用低沈的聲音說,「如果不是你的文章,我和我兒子會形同陌路,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和對方說話。」他的神情嚴肅,眼中有忍住的淚光。很多父母和他一樣,把文章影印給兒女讀,然後在晚餐桌上一家人打開話題。美國和加拿大的父母們來信,希望取得我們通信的英文版,以便他們在英語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們能與他們分享。那作兒女的,往往自己已是三四十歲的人了,跟父母無法溝通;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沈默裡,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這麼多的信件,來自不同的年齡層,我才知道,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相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我們的通信,彷彿黑夜海上的旗語,被其他漂流不安、尋找港灣的船隻看見了。寫作的過程,非常辛苦。安德烈和我說漢語,但是他不識中文。所以我們每一篇文章都要經過這幾道程序:一,安德烈以英文寫信給我。他最好的文字是德文,我最好的文字是中文,於是我們往前各跨一步,半途相會──用英文。二,我將之譯成中文。在翻譯的過程中,必須和他透過越洋電話討論—我們溝通的語言是漢語: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為何用這個詞而不用那個詞?這個詞的德文是哪個?如果第二段放在最後,是不是主題更清楚?我有沒有誤會你的意思?中文的讀者可能無法理解你這一個論點,可否更細地解釋?三,我用英文寫回信,傳給安德烈看,以便他作答。四,我將我的英文信重新用中文寫一遍──只能重寫,不能翻譯,翻譯便壞。四道程序裡,我們有很多的討論和辯論。我常批評他文風草率,「不夠具體」,他常不耐我吹毛求疵,太重細節。在寫作的過程裡,我們人生哲學的差異被凸顯了:他把寫作當「玩」,我把寫作當「事」。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也出現對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認真;我有八分的認真,二分的知性懷疑。他對我嘲笑有加,我對他認真研究。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專欄寫了足足三年,中間有多次的拖稿,但總算堅持到有始有終。寫信給他的年輕讀者有時會問他:「你怎麼可能跟自己的母親這樣溝通?怎麼可能?」安德烈就四兩撥千金地回信,「老兄,因為要賺稿費。」我至今不知他當初為何會答應,心中也著實覺得不可思議他竟然真的寫了三年。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蕩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日後的人生旅程,當然還是要漂萍離散──人生哪有恆長的廝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麼呢。安德烈序Connected to You親愛的MM:我們的書要出版了──不可思議吧? 那個老是往你床上爬的小孩,愛聽鬼故事又怕鬼、怕閃電又不肯睡覺的小孩,一轉眼變成一個可以理性思考、可以和你溝通對話的成人,儘管我們寫的東西也許有意思,也許沒有意思。你記得是怎麼開始的嗎?三年前,我是那個自我感覺特別好的十八歲青年,自以為很有見解,自以為這個世界可以被我的見解改變。三年前,你是那個跟孩子分開了幾年而愈來愈焦慮的母親。孩子一直長大,年齡、文化和兩地分隔的距離,使你強烈地感覺到「不認識」自己進入成年的兒子。我們共同找出來的解決問題方法,就是透過寫信,而這些信,雖說是為了要處理你的焦慮的,一旦開始,也就好像「猛獸出閘」,我們之間的異議和情緒,也都被釋放出來,浮上了表面。這三年對話,過程真的好辛苦:一次又一次的越洋電話、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很多個深夜凌晨的線上對談、無數次的討論和爭辯──整個結果,現在呈現在讀者眼前。你老是囉唆我的文字風格不夠講究,老是念念念「截稿期到了」,老是要求我一次又一次地「能不能再補充一點細節」。其實,有時候我覺得我寫得比你好!現在三年回頭,我有一個發現。寫了三年以後,你的目的還是和開始時完全一樣──為了瞭解你的成人兒子,但是我,隨著時間,卻變了。我是逐漸、逐漸才明白你為什麼要和我寫這些信的,而且,寫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自己其實還蠻樂在其中的,雖然我絕對不動聲色。開始的時候,只是覺得自己有很多想法,既然你給我一個「麥克風」,我就把想法大聲說出來罷了。到後期,我才忽然察覺到,這件事有一個更重大的意義:我跟我的母親,有了連結,而我同時意識到,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會得到的份,我卻有了。我在想:假使我們三年前沒開始做這件事,我們大概就會和絕大多數的人一樣只是繼續過日子,繼續重複那每天不痛不養的問候:吃了嗎──嗯,功課做了嗎──嗯,沒和弟弟吵架吧──沒,不缺錢用吧──嗯……三年,真的不短。回頭看,我還真的同意你說的,這些通信,雖然是給讀者的,但是它其實是我們最私己、最親密、最真實的手印,記下了刻下了我們的三年生活歲月──我們此生永遠不會忘記的生活歲月。在這裡,因此我最想說的是,謝謝你,謝謝你給了我這個「份」──不是出書,而是,和你有了連結的「份」。愛你的安德烈,2007-09-26

内容概要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MM「你為什麼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路、我的世界呢?你為什麼不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打扮」這件事,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你為什麼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還是說,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安德烈36封21世紀的家書  代與代之間最好的禮物千言萬語一扇門,等待開啟眼看著兒子從少年變成人,龍應台發現她完全不了解兒子的內心世界,新時代,新世界,新人類。在封閉的兩代關係中,青年兒女的煩惱和中年父母的挫折,有沒有一個可以打破沉默、開始溝通的窗口?一本跨世代、跨文化的兩代交鋒對話即將登場。你從來沒有想過,兩代人是可以這樣面對面的。藉著《親愛的安德烈》的書寫,龍應台和21歲的安德烈共同找到一個透著天光的窗口。透過36封電子家書,兩代人開始──打開天窗說亮話。透過《親愛的安德烈》的天窗與天光,親愛的青年子女,或許你可以帶著這本書去敲敲爸爸媽媽的門。親愛的天下父母,也許這本書就是你晚餐桌上的讀書會,從此開始進入兒女的心靈世界。

作者简介

龍應台33歲寫《野火集》,34歲第一次做母親,從此開始上「人生」課,至今未畢業,且成績不佳。安德烈1985年12月生於台灣,8個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國。2006年秋進入香港大學經濟系,認為經濟學很「好玩」。

书籍目录

龍應台序 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序 Connected to You1. 十八歲那年2. 為誰加油?3. 逃避國家4. 年輕卻不輕狂5. 對玫瑰花的反抗6. 一切都是小小的7. 有沒有時間革命?8. 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9. 兩種道德10. 煩惱十九11. 陽光照亮你的路12. 讓豪宅裡起戰爭13. 向左走,向右走14. 祕密的、私己的美學15. 菩提本非樹16. 藏在心中的小鎮17. 你是哪國人?18. 哪裡是香格里拉?19. 問題意識20. 在一個沒有咖啡館的城市裡21. 沒逗留哪來文化?22. 誰說香港沒文化?23. 大學生哪裡去了?24. 溫和抗暴25. 裝馬鈴薯的麻布袋26. 孩子,你喝哪瓶奶?27. 二十一歲的世界觀28. 給河馬的世界觀29. 第二顆眼淚30. KITSCH31. 兩隻老虎跑得慢、跑得慢32. 政府的手可以伸多長?33. 人生詰問34. 你知道什麼叫二十一歲嗎?35. 獨立宣言36. 偉大的鮑伯.迪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親愛的安德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中世纪时,如果你要害死一个你恨的人,你就在他喝的啤酒里下毒。很
      多人是这样被毒死的。所以就开始流行碰杯,厚厚的啤酒杯用力一碰,啤酒花溅到别人杯里,要死就大伙一起死。一起喝啤酒,碰杯,醉倒,表示你信任坐在你身边的人,渐渐地就变成社会习俗了。
  •     安德烈的分析是一个欧洲18岁独立少年的成熟思考,摇滚乐 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自由自在,对未知的不可探索,对人际关系的不断加深;药 可以是酒精,也可以是能够让你尽情投入、尽情燃烧释放的事情,比如足球……在中国,你很难从一个18岁的少年口中得到这样的解释,我们的生活就是学校学习课本知识,永远是在一个狭小的教室里,限制了我们对于社会对于生活的思考和体验。大部分的中国少年都被告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庞大的学习压力绝大部分来自于我们的父母,中国的传统就是 唯有读书高。读数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是100%确认的。但是,行行出状元,我们似乎把读数看得太重要,大过了本该在青少年时期体验与探索的其他东西,比如 独立的思维、社会的探索感悟、未知的其他世界。中国人禁锢太久了,或许,从现在政策的改善以及政策舆论不断偏向于自由的年代,一切有可能会发生改变。在十年时候,中国的少年或许不会是现在的压抑的样子,他们拥有广阔的视野,充足的社会经验,独立的思考能力。 自由对于我们现在而言,就是放学后的自我调配时间,学生确实还算是“自由的”,我们只需要管好一件事,那就是读好书,其他总会有其他去帮我们解决。但是,一旦到了社会,所有的都需要我们自己去面对。一个本科室友告诉我,工作了一年,他仍然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他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是他不能辞职或者跳槽,因为他不知道辞职或者跳槽后自己能够干什么。兴趣,到了23/4岁的我们而言,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了。 我总以为,毕业后找到一技之长就OK了,其实这算是理想的状态,这一“技”是否是自己值得可以依赖一生的工作,是否自己感兴趣,是否可以坚持下去。 至少而言,我还缺乏思考,对未来的生活依然充满了问号。 我有过一些称之为 幻想 的东西,但总在第一步难以继续。 读一读这本书,看看安德烈的思想世界。
  •     看这书的过程中,我感慨万千。心中莫名羡慕安德烈有这样的家庭,有如此良好的成长环境。不到15岁就走遍了半个地球。我23岁还走不到半个中国。正如村上所说,他的妻子怎么吃都不会胖,而他为了控制体重每天要去长跑。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东西,有些人却无须努力便唾手可得。我便是这样的屌丝心态。我心心念念想去更大的世界看看,却在中国某个狭小的角落里默默为了生存挣扎。     安德烈说未来自己也许会很平庸,我甚至邪恶地想,财富和爱你都有了,你还要什么?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既没有钱又没有爱,没有健康,没有梦想。就像读者回信里的那个女孩,人与人比,总是难堪。后来,我宽慰自己,我只与昨天的自己比,我有没有虚度时光?有没有对得起身边的人和自己?有没有献出一份善意?有没有好好工作?有没有及时关灯减少用水?    我告诉自己,我希望我以后能传承给孩子的,除了可多可少的财富,我更希望教会他,如何自律自尊自爱自强,在这个世界上阳光积极快乐健康地活着。在这之前,我要先把自己活成想象中的样子。努力,杨。
  •     21岁,还在上大四,还有两年多的读研时光。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和妈妈的交流越来越少。以前最惬意的事情就是懒洋洋的躺在床上,阳光晒得暖洋洋的,和老妈谈天说地,无所顾忌的海侃。而最大的乐趣在于,我们在谈论许多话题后,猛然想起我们最初的话题,不约而同地惊异我们怎么扯了这么远,然后又回过头来,抽丝剥茧般的重温我们是怎么谈到现在的话题的。每当完成这个步骤,我们就会感觉像夏洛克一样,笑声便会回荡在那间卧室。有时候我们也会开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记得有一次我像鳄鱼一样张大嘴卧在那里,妈妈便开始调侃我,并挑逗说要把一团卫生纸,还是用过的,塞到我嘴里。我自恃有妈妈对我的宠爱,料定他一定不会这么做,于是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然后我就尝到了原木的滋味。接着我就尝到了过油肉的滋味,那是在我的无理取闹下妈妈对我的补偿。
      这些大概都是对中学时代的记忆了。就连大一的时候也会这么做,这么想。可是这几年,每每放假回到家,妈妈还是原来的妈妈,我却对这些没了什么兴趣。其实还是很怀念那种交流,但不知怎么的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经常是妈妈一边说着生活琐事,我一边玩着手机,看着pad,偶尔应付一两句“嗯”“哦”“是吗”“然后呢”。最怕的就是她提到我小时候和爸爸老家人的那些不愉快,虽然我也为这些往事难过,但我不想永远带着这些负能量生活。有时候真的想和她交流一下,想把自己的生活倾诉一下,却发现往往不象和朋友聊天那么轻松,有时是怕她担心,有时怕她不理解自己,有时是怕她听不懂还要解释。于是现在回家的模式就是我像一尊佛一样被好吃好喝供起来,什么都由我,待几天然后我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看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该开始改变了,我需要和爸爸妈妈从多角度沟通了。
      开始几章看到安德烈和我几乎一样的年轻叛逆的想法,我为之一动,感觉原来全世界的青年都一样。但是读到后来几章关于母爱和东西方亲子关系的讨论甚至争吵时,我对安德烈愈发不满,才发现骨子里我是个典型的中国人。我认为与亲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为了对彼此更加理解,让爱更深。而安德烈尽管和母亲通信多年,仍不愿意和母亲一起旅游,不接受甚至诋毁母亲所钟爱的《音乐之声》,甚至把母爱评为kitsch,这在任何一个母亲看来都是伤心的,但凡是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都不会干出这些事情来。即使已经成年,但是能够享受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爱护,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和幸福。我实在是无法接受安德烈对于中国式母爱的观念。如果我有这么个儿子,我宁可早早让他死在卫生纸上。
      另外看了某些章节,我在想我真的被我党洗脑了嘛?一直以来,虽然看过各种对我党的负面报道和揭秘,读到许多对我党的批评,但总感觉我党的总体方向是对的,高层的领导们也是英明有远见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年代还是蛮幸福的。但是在提到《反分裂国家法》的时候,竟然把它和希特勒时代的立法相比拟,这是让我无法容忍和理解的。《反》的制定是在正义的、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前提下制定的,和纳粹毫无可比性。原谅我是个五毛。此外,关于我党的左右之分也令我颇为迷惑。看来政治素养还待提高。也许还是意识形态不同吧,生活在中国大陆,我感觉自己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美国在我眼里还有一箩筐的缺点呢!
  •      生命里承载着父亲母亲的爱,是我一生最幸运的事。只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意识地太晚罢了。生命中的过客成千上万,偶尔几人驻足,但是只有父亲和母亲卑微地爱着,长大了的孩子和父母之间就像是刺猬一般,近了会扎。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却给了我足够的人生高度。回想过去,自己曾经做过很多错事和傻事(当然不是原则和方向性的,否则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了)他们并没有指责过我,甚至没有指正过。我想到的不是他们的疏于管理,因为我能从每一通电话,每一句叮嘱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我想,他们只是想让我自己慢慢体会。
       我也是个性格倔强的人,极强的自尊心,在所有人眼里,我是个强势逼人的人。抵触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在亲人面前。因为我一直试图在向父母证明自己,我有能力保护自己,也有能力保护你们,而且我会做的很好。长大了,知道了对与错,也逐渐明白了父母当年没有点破的事,错了就错了,从没有怪过我。如此,谁知道他们当年有多少欲言又止,面对如此倔强的我,他们知道,直接告诉我对错,或者直接把道理讲给我听,我是不会服气的,而且,会跟他们唱反调。
       直到现在,父亲永远话只说一半,我总是慢半拍地在若干年以后才能琢磨出一点味道来,如若不是和父亲吵架,父亲是决计不会说的,当然,说出来确实伤人。就是这样一个平时说话耿直但因为害怕伤到我而小心翼翼的父亲。
       这么多年,我始终不了解他们,因为他们对自己的那种浓重的爱,只是不想儿女收到伤害。也许再过若干年,我也是一样地慢半拍地了解他们。
      
  •      片片家书。写书的人倾心吐意,看书来的人全心全意。
       刚刚开始是被安德烈的侧脸给吸引住的,可是到后面,书的内容总算是夺回正位。
       读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不愧是作家,不愧是作家的儿子,不愧是长在一个批判性文化下的人。
       文章中很多带入对于文化,阶级,政府,批判的思考。
       自己作为一个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看见太多的家庭在孩子第二次自我意思飞跃的时候出现的家庭矛盾,这个时候的孩子们想要独立,想要自己安排生活,可是中国血液中遗传的关心在个自有多数为一个对象的家庭中,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到了要如何让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接受自己的爱。所以MM说的一句特别有含义“因为爱,所以的正常沟通彷佛可以不必要了”。
       我是高中加入父母皆祸害小组的,看见帖子中的父母,我感谢他们还可以给我这么多的自由。
       可是我发现了现在很多家庭的一个问题是,学习西方的教养文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国外的父母是从幼儿时期就给孩子一个独立的房间,等宝宝哭了再去喂奶之类的,可是我问中国的父母,你们舍得吗?你们舍得他们的爷爷奶奶舍得吗?所以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很矛盾的,他们既需要独立又不能离开父母,他们是可怜的,可是这也是美好的阶段。
       文化深入了潜意识中,在中国的大部分学校,我们需要孩子是听话的,认真学习的,但是作为父母的又好像发现了国外的孩子很棒,又想要让孩子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可是往往一面授权一面又要抓住。
       做一个智慧的父母,好的给出建议,因为他们是一个成人,生命的道路总是需要自己面对的,就好好的看着他们的背影吧。
  •     写这些是为了测试客户端,没办法啊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没办法
  •      好几次在图书馆看到《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都没有兴致拿起,以为这又是一本讲育儿经的故事。当育儿成为一种时尚,书本也铺天盖地而来,如果这还是一本妈妈该如何教育孩子,那看着着实有点疲劳。幸好有这么一次,也不知咋了,突然就翻起了这本书,而一翻不可收拾,呆在图书馆看了2小时,若不是到吃饭时间,我一定会一口气读完。
       也许很多还没看的人会与我有一样的认识:这就是一本育儿经。其实不然,说育儿,妈妈更像是站在“挨训”的地位。这是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是中西文化的交流,是成年人之间的对话。这不单是一本书信集,更像是一部文学作品。喜欢安德烈的语言,生活又不失幽默,也喜欢龙应台的文风,简朴而不乏深刻。他们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讨论,都突显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偶而有让人啼笑皆非的地方,更多的是让人深省。比如安德烈说自己愿意去怀旧酒吧,去看雕刻展,去听60年代的歌,而反问母亲为什么你们不能进入我们的网络我们的世界,试着去了解,还是因为你老了不想去改变?也许这是每位母亲应该反思的。作为一个与安德烈年龄相仿的人,很多地方都能引起共鸣,但也能理解母亲的担忧。
       什么是平庸?没有出色的事业,没有傲人的才能,没有另人羡慕的资本,这一切都是平庸?当安德烈对着母亲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为平庸的儿子。当一位母亲听到儿子这么说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我不知道。太多人都平庸了吧,如果以个人成就来衡量。社会竞争压力,多少人不是为了谋生而工作?我相信龙应台“为河马刷牙”那封信一定感动了无数人,也激励着无数人。母亲在乎的不是儿子的成就,而是他们是否快乐。人生重要的是找到心灵的安适。不与别人比名比利,又何来平庸?为了一份好的工作,我们努力学习;为了过好一点的生活,我们努力工作,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早就忘记了还有选择的权利。是的,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无论做什么,都不平庸,为生活而奋斗的人,怎会平庸呢?
      
      
  •      初读此书,首先被吸引的是书名。像是在对爱人低喃,也像是对知己轻语,更像是对一个尊重又敬爱的人试探着靠近般的称呼。
       这是一本母亲与儿子之间无所不谈的交流,也是一场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碰撞。本书以书信来往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努力想要走进儿子内心深处的母亲,也诠释了爱与真诚可以走过岁月与沟壑的真谛。母爱是伟大的!它总是无处不在又放佛无所遁形,它好像细腻的缠绵于每一个细节,又好像利落的消失在每一个黑夜。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火山爆发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家庭中,这样一种看似细小却又至关重要的情感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多数的母亲。而本书中的龙应台女士正是以一个温和、智慧的女性角色,一点一滴的渗透进儿子安德烈的思想情感中。
      书中不乏类似“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这样的智语,龙应台女士以一个经历者的语气在耐心的教育自己的儿子。
      而儿子安德烈所回馈的也是平时不曾对母亲所敞开的心扉,一老一小在来往的书信交流中互相得到成长与体会,对彼此的依赖与爱意也不断加深。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与《傅雷家书》一样,均为饱满爱意所浇灌而成。
      
  •     一个知性母亲的渴望了解儿子的迫切心情,一个成熟男孩对世界认知的独特见解,成全了这本书。
      
      说是母亲渴望了解儿子,其实儿子的信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母亲了解的期盼,或者说好奇,好奇这个把自己当孩子的女人眼里的价值观跟自己的差别在哪,好奇她对事物的充满智慧的见解。
      
      很喜欢有一封信谈及平庸。龙先生坦然自己是乡下长大的,甚至很多地位极高之人亦是如此。龙先生说,城乡差别对自己影响之深,平庸并不在与他人比较,而在内心是否自在。
      
      每个独自去大城市的孩子,都会面对城里人有意无意的嘲讽,每次受伤后,只能独自舔舐伤口,伤痛过后,还不得不移植一块新皮以掩盖曾经受过的伤。其实并不是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慰藉,而是,世上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自尊这东西不允许自己去接受别人无法理解下的安慰。我们能给自己最大的回报,则是内心的坚强,和灵魂的刚毅,我们经历的是你们无法理解的通往强大的路。龙先生教会我最深刻的道理,是失败后最大的认知在于,最重要的不是努力成为“成功区”的一位,而是去质疑“成功”的定义。
  •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母爱是世间最为温暖最为无私的情感。作为子女的我们常常不理解母亲的所为,有时甚至视之为一种累赘。然而,无论我们如何叛逆,甚至做出令母亲伤心的事情,她都能够包容你。也正如龙应台所说的一样:"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的挥手。"
  •     书里的安德烈吸引我的地方有两个,一个,他在德国的原因。另一个,因为他是男的。
      嗯,这么直接的原因。
      我小时候也和父母写信,写小纸条,扔门缝里头,传来传去的,纸条内容,是,我考不好了,不好意思。我作业没做完被留校了,我不是故意的。我又买笔买本子了,我喜欢啊。。。。
      好多好多内容,老爸至今也还保存着我的笔记,我的纸条,父母的回信,大多都是,鼓励,宽容,然后就是,你表现的好,麻麻或者爸爸就给你blah blah的。。
      固然是和十八岁写的有很大区别,但是我要说的是,这种沟通,一直到今天,我遇到事情,我有自己的想法了,我会和父母沟通。
      我没有安德雷那么犀利,那么深度,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但是里头的很多观点很多想法,我有浅浅的想过,可惜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想的是不是太不靠谱了啊我,才几岁就思考这等大事,中国小孩十八岁还是应考冲刺的年龄,极少素的小盆友会有如此深入的思考。
      我要不是大一,我也没空没心思想那么多,看似天马行空的东西。
      总之,书给我的启发很大~
  •     透过安德烈的眼睛看香港、亚洲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感受一种不同思维和视角。
      羡慕在民主、自由氛围下成长的孩子
      
      
      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可以在如安德烈的氛围下成长
      
      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再被培养成一个成年巨婴或考试机器
      
      
  •     第一次写评论!好紧张。。。
      
      很久以前在网上有人推荐过龙应台的书给我,记得当时就看了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感觉还不错,但是没有多搜寻“他”的书了。2013年一天中午吃饱了没事干(真的如此。。。)就到学校附近一家大书店里头逛啊逛。果然,和一本好书的邂逅总是让人庆幸并且回味无穷的。。哈哈,你错了。当时我在那里看完的是《孩子你慢慢来》。那时候才知道原来是个刚强的女性啊!一直以为是个老先生,还以为是过世的了那种。那本书看了两遍,很不错我觉得。亲爱的安德烈在mp4里躺了那么久,总算被我拾起来看了。一直以为是一本外国的现代小说,有点难懂的那类,像等待戈多啊~就是去年,高二上学期,有空就看有空就看,有时是晚上在被窝里看到很晚,很快看完了,后来又有重温一些内容。
      
      这是一本“亲子”书,但是太特殊了。首先妈妈特殊。她不是一般的妈妈,她那样刚烈尖锐,从野火集就可以知道,她有足够的勇气,她是值得尊敬的女性,有一定的成就,不论文学还是政治上。儿子呢,也特殊,他是中德混血儿,在德国长大,但是后来又去香港生活。龙应台有深刻的见解,成熟的思想,包容的胸怀,愿意沟通的心态,安德烈有自己的见解,虽然是不那么成熟,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有自己的判断力,他是聪明的,在同龄人里他应该算是深刻一些的,并且有外国小孩的那种独立性,有时还显出爱耍酷的性格。
      
      我总是觉得,一个开明的母亲,或者父亲,和他的孩子沟通起来会很容易。我的父母知识水平不高,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可是,龙应台却碰了一鼻子灰!因为她面对的是一个在德国长大的孩子,不是中国的孩子。我不知道安德烈具有代表性或否,也许不具有,因为在《孩子你慢慢来》的跋里,他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别人总是说安德烈在同龄人里显得成熟。”(差不多这个意思)所以安德烈在外国小孩里还是比较有思想的一类吧。这样的两个人沟通起来却有问题,让我挺震撼的。龙应台是个挺好的妈妈了,她愿意去认真听听rap这一点就看出她的努力。也许中国的孩子比较温和,所以容易沟通一些。总之让我很讶异……
      
      关于与父母的沟通之类的,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不大。更多的就是自己的思考,三观都有点动摇……(价值观的冲击我不知道怎么表达,刚才写了一大段但是删除了,很乱,需要时间来疏理吧。)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他们的沟通不只是很浅的感情上的事情,还有关于国家,关于文化。关注周围的世界并且进行思考是让人深刻不少的吧,因此很为自己对政治的漠不关心惭愧。
      
  •     那些你没有深交,但是很喜欢的人。你还没有机会去告诉他们你对他们的好感,以后,他们将从你的人生完全地消失。
      
      那些晨昏相处,相濡以沫的好朋友们,安德烈,从此各奔四方,岁月的尘沙。滚滚扑面,再重逢时,也已不再是原来的少年了。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济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是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也觉得寂寞无比。
  •     父母,大概是这个世界和我们关系最亲近的人了。因为,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然后,我们在妈妈的身体里孕育直到出生。出生后,又是他们不计得失,每日拖着倦容却不厌其烦的为我们喂奶喂饭、添衣盖被。小时候,没有安全感,总是要妈妈陪,要妈妈陪吃饭、要妈妈陪睡觉,要妈妈陪玩甚至去幼儿园,一天见不到妈妈就要闹情绪,喜欢在妈妈的怀里嘻嘻哈哈或者趴在她的耳边分享自己的小秘密。
      渐渐地,我们长大了,好像,开始变得不那么依赖父母,我们有了同学和自己的小伙伴,我们更喜欢和他们呆在一起,因为,我们年纪相仿,我们听类似的音乐,我们看相同的电影或电视,我们知道班里同学的秘密,我们有了更多的话题。我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慢慢开始觉得父母唠叨,或者是管太多了,慢慢觉得许多话不愿意和他们说了,好像他们不懂我们了。父母失望的看着曾经腻在自己怀里的小婴儿变成了如今这个每天甚至都不愿和自己说一句话的男孩或女孩。
      可不管我们变成什么样子,父母总是一如既往的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在他们心里,我们是他们永远的牵挂和骄傲,而我们,尽管觉得有那么多好朋友甚至知己可以分享我们的心情,却仍会在最疲惫、最落魄的时候想到父母,想回到家,因为只有他们,让我们心安。这样的关系,很近又很远,有时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
      初读《亲爱的安德烈》的时候,我的阅读体验并不好,不过也难怪,因为是写专栏,有很多的读者要看,所以,每封信都修饰的过多,想着要突出主题,想着哪些话可以说而哪些话不能讲,是不是要刻意拔高立意,完全没有家书亲切而随意的样子。可读了几封之后我便慢慢想通了,母亲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的孩子之间的隔阂,不是知道他吃好没穿暖了没,而是他究竟每天都在想些什么,彼此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对事情怎么看是两代人之间最大的隔阂,是阻碍两代人之间沟通的障碍。所以,他们在信里讨论了许多诸如:自己的十八岁是什么样子、对政治问题怎么看,立场是左还是右、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喜欢出人头地还是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他们对香港文化的看法等等,通过这些探讨,才让他们看清彼此之所以是现在这样的根本所在。
      尽管这样,可两代人之间,实实在在还是有许多无法言说的东西,所以,从来都是这样,很近也很远。
      
  •     两代人,能轻松聊天纯属不易——光是和8岁的小孩聊天,得知8岁小孩作弊的秘密、他们班男生喜欢看的是《查理九世》这些,就让我惊讶不已;想得出,和已经成年的孩子聊天,更加需要智慧。不过反过来讲,文字的往来是否反而有助于这一聊天过程的轻松实现呢?
      
      再拓展开来想,不仅是父母和子女之间这样的书信往来有益,分隔两地的朋友如果能这样书信往来,也定是史上一段佳话~ (问题是,你有多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呢?^_^)
      
      
  •     作为女性作家或学者其实角度选择还是可以比较独特的,谈谈生活,亲情也是暖人心的。
      可惜,龙应台偏偏要和儿子谈政治和文化。我只能说,她看见了现象,却不追寻本质,单线条的思维武断的结论。
      李敖认为龙应台读书太少,我觉得这可能只是一方面的原因。龙出生在台湾使得她与祖国文化缺少亲近感,在国外生活了二十多年使她自己迷失了,连她自己都不能认清自己的归属(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台湾人”)。似乎国外的民主就应当褒,国内的文化更需抑。
      在不了解现象背景下谈移民,民主,“左”“右”,逗留文化,相当的肤浅。龙应台确实有过不错的文章,《野火集》就曾让人耳目一新,但是发现问题还要有能力解决问题。让一个对中华文化都不能有清晰认识的人做文化部长,不知道会将台湾人民的文化引向何方?
      
  •     读完这本书首先给我的感觉是震撼,十八岁的年纪对世界对自己有这么多的思考,想想自己十八岁时每天就是上课做题,偶尔会想想大学自由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最多在心里的最私密处想想自己是不是暗恋隔壁班的某位女生!对世界和人性的其它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而我们那时的教育就是在告诉你,你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这就是你们该想的事情,原来我们教育的眼界是那么的狭隘,我们的目光是那么的狭窄;我们的教育只交给我们很浅显的知识,而没有引导我们去思考更加深层次的东西。我现在偶尔也会想想以后要是自己为人父了我该怎么去和我的小孩沟通,我会以何种方式去作为他的启蒙教育,我是一路接受传统教育的方式过来的,很多东西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了,很多的观念已经形成了。我会不会也在无意识中沿用了这样的教育方式,我很担心会这样子。
  •     最近,我特别爱看关于情感的温馨作品。《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孩子,你慢慢来》,包括现在正迷着的《亲爱的安德烈》。
      大学曾在二层的新书阅览室随手拿起这本书,正如用意不过是随手,所以仅限于看了封面和标题,随手又丢下,一面之缘。后来,我曾多次看到这本书,总以为太过家庭琐碎,与偶像剧一样没有营养。
      可是,当我去读这一类的作品后,我渐渐发现我是喜爱的,或者说是迷恋的。政治哲学类的书籍,毕竟太过深奥、晦涩,太缺少情感的交流。当然,我从不放弃深度阅读,因为理性的思维需要持久的深度的阅读,才能不断的深化,这我不想放弃。
      不愿放弃理性的阅读,不代表不爱感性的作品。大学时候,我喜爱阅读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理智与情感》、《双城记》、《围城》、《倾城之恋》、《挪威的森林》、《失乐园》、《穆斯林的葬礼》等等。这些世界级的名著多是关于爱情,后来,我渐渐读的少了。
      大学毕业后,好长时间我无暇读书,教学的任务太重,我又太高标准,所以总是忙于备课上课。加之,环境的改变,再也没有了书的海洋,诸多不便吧。
      幸好,一年后读研的暑假,好朋友推荐我买了电子阅读器,我真的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读这一类不需要深度思考却感觉很好的书籍,我能做到每天坚持阅读,感觉好充实。当然,如果是专业书籍或是很好的作品,我也会买回来细读,今后也可以收藏在自己的书房,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儿。
      话说回来,想想自己为何现在会越来越喜欢亲子或是家庭教育类的书籍,我想是时候到了吧。身边的姐妹们一个个脱离单身,渐渐步入婚姻的殿堂,接下类顺理成章地该做妈妈了。如果说,25岁之前,我的阅读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品味;那么今后我的阅读,却不仅是为增加个人的内涵,而是相夫教子,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成长,让夫妻在和谐的关系中,白头到老。
      希望,我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中,坚持这份对阅读的执着,坚持让平凡的人生中增添不一样的风采。
  •     
      From the readers ‘letters, lots of parents complained that it was so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children. Look at professor Lung Yingtai’s way to get on with her son. Across the generation gap and culture gap, Lung Yingtai did her best to make friends with her son again, hard but successfully.
      I would love to divide my reading report into two parts, for one thing, I want to talk about some highlights of the way that Lung Yingtai treated her Andreas; for another, I will share some inspirations from the two most impressive letters that touched me deeply.
      Depending on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 and character types, the relationship models are various form family to family. As for Lung Yingtai and Andreas’ model, I think it is likely to be featured by three points.
      First and foremost, they communicated at the same position. When the mother and son talked about politics, music, society phenomena, I am so glad to see that there is no command but interchange. For example, when Andreas fell in love, he wondered if he should confess his true feelings to that girl. Lung Yingtai did not tell him what should be done clearly, but shared her thoughts of love with him and let him make his own choice.
      Besides, Lung Yingtai tries to know more about Andreas off her own bat. Though the hip-hop is not Lung Yingtai’s cup of tea, she still listened to the songs and learnt the meaning of lyrics. This behavior results in a thorough and meaningful discussion between them, and it drew Andreas closer to Lung Yingtai.
      In my daily life, I aware that even I want to chat with my parents, we still cannot understand each other horribly well. We read different books, touch with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 in other words, it’s seem like we just live on different planets. So the best way to break down the barrier of understanding is to contact with the information of the other side.
      Last but not least, Lung Yingtai gave Andreas an easy environment to live. Andreas told Lung Yingtai that he might be an ordinary people without splendid achievements. He traveled, drunk, hanged out with friends. Of course, Lung Yingtai hoped Andreas to be successful, but sh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her son’ happiness and freedom. She did not forbid Andreas to kill time with friends, because she knew the pure friendship is worthy of having during adolescence. I felt her courage is a bit of gamble, but on second thoughts I guess she just do not give too much pressure to Andres on the basis of his self-awareness and self-discipline rather than hands-off management.
      These points do help to give birth to the opportunity of two generation’s communication. Next, l will turn to the eighth and the ninth letter to see what they talked about.
      The two letters gave me a deep impressment, because I confronted the same challenge and confusion as Andreas. Luckily, that such a wise mother, he has; that their communications, I meet.
      In the eighth letter, Andreas said he knew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that worth being defeated and being rebuilt in our society, such as social equality, wealth gap and so on. The morality and ethics inside told him that he should see them clearly, think about them carefully, and do something effectively and deservedly so. Surprisingly, he became as horribly hesitated as a coward.
      I suppose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or Andreas‘s unseemly behavior. On the one hand, Andreas were born in a family of middle class that gives him much creature comfort, and he could hardly resist it. On the other hand, he hadn’t found what could be done by himself.
      The second reason is the point: as a common college student, if I want to make a difference, what can I do?
      Nowadays, the mass media conveys ten and thousand information to us. Undoubtedbly, it’s very conductive to constructing muti-cultural society, but it makes people confused and disordered, too. People may find it’s really hard to judge which one is right, or which one is wrong. I often find I am in the dilemma of reality and aspiration.
      Entering the university, I found the “world” where I lived before was an ivory-clean, pure, and bright. There, I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 social status, enormous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poor, the tricks that politician played, the conception of a country or a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that is so close to me. In contrast to the ivory, the true world destroyed all my beautiful images.
      What made me sad is that I was not capable to deal with the cruel reality. Even worse, I dared not to face them just like Andreas. The only thing I have is awareness and a conviction that the world can be a little different.
      So, I become depressed, for there is nothing can be changed by a weak teen.
      Whereas, professor Lung Yingtai told me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can be done. She gave me an idea that morality can exist in different levels; the negative morality is the lower rank, and positive morality is the higher rank.
      Negative moral exists everywhere in our life, such as turning off the lights in time, collecting rain to water flowers, taking bus to workplace rather than driving private cars etc. If you want, you can do it easily. Though they seemed trivial, they can produce a profound impact on our life.
      Positive morality, which means you stand for one part clearly and support materials to them. If you are a member of parliament, you can vote for the policy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mass, or which is loyal to the morality. If you have money, you can donate them to animal protection foundation. These all can be positive morality. Maybe it’s a little hard than negative morality, because it requires your more motivation and capacity. Apparently, it can lead to a more effective and powerful effect than negative morality.
      This compromising way reminds me that I should know which level I belongs to and do according things. I believe, it will be easy to succeed.
      I had discussed my confusion with my parents before I read this book. They told me not to worry such things that so far from me, but to paid more attention to now. I knew they were right, but their less persuaded word didn’t do work as Lung Yingtai’s word.
      Actually, a few parents as wise and profound as Lung Yingtai, who can gave a wide horizon in the ninth letter and made her child so admired, but it does not means we cannot possess a harmoniou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hree points, I believe creating a pleasant relationship models is not impossible. The key is we should accept such a sad fact: the child belongs to himself, so the gap generation will exist forever. Parents are just watchmen, who can help but cannot control.
      On one hand, one cannot wipe out the distance with others. Fo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most invaluable and most difficult thing is to understand. Even we cannot understand, knowing is ok. Knowing can create tolerance that can reduce the gap.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just an ordinary relationship. Jean-Jacques Rousseau wrote in the Social Contract:” Once the child grown up, the relation between him and his parent was over.”
      Many Europe and American countries put emphasis on the big “I”, on the contrary, China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which stresses the family authority. For some Chinese parents, they want to take rein on their children, and make their children do what they want. No equal respect, no equal position; unfortunately, this kind of control disobeys the human nature and widens the generation gap.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