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2008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冯俊 主编  页数:372  译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前言

  30年前,真理标准大讨论拉开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帷幕,也吹响了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国的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实现了自身的创新发展。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哲学家·2008》特意刊载了一组回顾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成就的论文。我与作者们有着强烈的共鸣,这就是深切地感受到哲学发展与改革开放实践的相互促进作用,高度认同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显著成就。作为亲身经历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哲学发展进程的人,我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聊表感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愧于改革的思想先导,它对我国改革开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前进、深化的过程中,哲学自身的改革也在披荆斩棘、曲折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时代相呼应,以把握当代世界与中国发展的发展趋势为主要内容,以哲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为重任,带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等特点。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强化或深化了四种取向的哲学思维:一是实践取向的思维,二是规律取向的思维,三是创新取向的思维,四是人本取向的思维。实践观念、规律观念、创新观念和人本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并普遍为人接受。哲学理论对改革开放事业的突出贡献,对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理性指导,主要地体现在这些观念上。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不断发展、屡屡创新的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并呼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又通过植根于实践的土壤、汲取鲜活的实践经验来实现了自身的创新发展。实践的创新与哲学的创新交互作用。在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经验、探究哲学创新规律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改革开放实践本身,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与时俱进品格,三是创新主体的科学态度、创新思维和实践精神。

内容概要

30年来我国哲学发展硕果累累,凝结了广大哲学工作者的辛勤和智慧。《哲学家》如同浩瀚的哲学智慧大海中的一滴水,如同绚丽的哲学思想百花园中的一枝花,为我国哲学事业的发展默默地贡献着。最令人可敬的是,包括《哲学家》众作者在内的广大专家学者,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和浮躁尘世的干扰下,仍能静下心来,徜徉于书海,沉浸于学术,殚心于笔耕。他们不愧为支撑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脊梁。

书籍目录

总序序【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科学发展观 超越民族偏见: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前提和根基 论马克思的神话观及其现实意义 公共性重构的理想形态与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建设——回顾一部哲学教材走过的历程 马克思对德里达的召唤【西方哲学】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贡献 巴门尼德箴言:存在者为存在之二重性展开中的逗留者 弗雷格与语言哲学 “个人知识”与科学理想——波兰尼的后批判认识论评述 西方形而上学研究重心的演进逻辑及其实质圣人不远游?——海德格尔对《道德经》的征引【中国哲学】 中国化与化中国——论中华国学的价值 孔学钩玄 中国哲学:使命与迷局【伦理学】 “仁义内外之辨”的现代伦理意义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与个人义务【美学】 《性自命出》的心性论和乐教美学 恐怖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在西方的兴起【科技哲学】 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文科评价的结构性失衡——评价问题的制度分析【管理哲学】 管理哲学创新的三个重要问题——从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的关联互动看’ “和为贵”:先秦儒家管理价值观的实践形式分析【宗教学】 吴雷川进化神学与基督教中国化 汾阳善昭禅法及其道场考察 东晋“六家七宗”刍议 近现代斯里兰卡佛教僧侣与政治 部分文章英文提要

章节摘录

  实践唯物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  郭湛万林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内容提要:实践唯物主义弘扬人的主体性,是市场经济建设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前提下,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情况,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多元化的理论争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是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各个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关键词:实践唯物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的主体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不仅促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拨乱反正,而且引起了人们对实践问题、人的主体性问题以及价值问题的浓厚兴趣。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哲学家认识和选择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角度,改变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家开始真正像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的那样,从主体出发、从人和人的活动出发观察世界。这一变化的集中表现是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兴起。  一、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实践唯物主义弘扬人的主体性,是市场经济建设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实践唯物主义至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能够为大家所接受的体系,但其基本精神已为中国学术界所认可,它的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1.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兴起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并非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创造。“实践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本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其有别于旧唯物主义的以实践为基础、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称谓,最早出现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实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初步形成,并在《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最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正式提出来。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尤其是从第二国际到斯大林时期,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被忽视了,对实践的阐述仅限于认识论领域,把实践仅仅理解为认识的基础。而首先重新研究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不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20世纪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哲学”,其实践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借助实践的观念才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现实的、革命的、实践的哲学,其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其变革社会的实践功能。与此观点类似的还有柯尔施、施密特等人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在当时的南斯拉夫兴起了“实践派”,他们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发,强调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强调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无论是自然、人类社会还是人本身,只有当其作为实践的客体或主体而存在时才是有意义的。  20世纪60年代,在当时的民主德国,哲学家们展开了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争论。其中,柯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结构、叙述方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职能》两篇文章,尖锐地批评了斯大林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提出要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结构;赛迪尔在《人对于现实的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一文中,批评传统研究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导出历史唯物主义,致使历史唯物主义严重地忽视了实践,而实践原本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  如果说在实践哲学问题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和理论是需要借鉴的,那么东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看法同样是值得关注的。20世纪70年代,日本哲学家芝田进午编译了《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争》一书,将前民主德国的这场争论介绍到了日本,又引发了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在岩崎允胤与宫原将平合著的《科学认识论》(1976)中,他们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他们说,马克思同恩格斯一起,“作为变革现实的世界观而倡导了‘实践唯物主义”’,这种世界观“因为是变革现实的、特别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彻底‘革命’的、‘批判的’精神武器,所以可以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后来,岩崎允胤又主编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方法与视角》一书。  1987年,芝田进午出版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问题》,这是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第一本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专著。芝田进午确立了一个以自然(物质)为始元的实践唯物主义体系,在强调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的同时,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点是自然(物质),而不是实践。广松涉则提出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刻意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但的确有自己的哲学,这就是以实践为核心的“关系本体论”,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不再是第一性的问题,而实践(主体间性)才是第一性的。  以上这些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开始于真理检验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理论成果就是1978年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20世纪70年代末,李泽厚在评述康德哲学时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实践论,亦即实践唯物主义,但这一提法未形成广泛的影响。1984年由北京大学哲学教研室编写组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也有“实践唯物主义”的提法。1987年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收录了题为“实践唯物主义”的条目。  实践唯物主义的系统发展是从1988年开始的,这年1月,在南开大学召开了全国性的“哲学体系改革讨论会”,会议形成共识,即实践唯物主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的方向。同年9月,“全国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就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体系特点,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研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由于这两次会议的与会专家多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权威人物,因此会议提出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改革方向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此后,实践唯物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流思想和主要发展方向。  2.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发展  中国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对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改造上。  在实践唯物主义兴起之前,苏联教科书模式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直是大多数中国学者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这一模式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四大块。唯物论的主要内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辩证法主要介绍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认识论以毛泽东《实践论》中的相关思想为基础,阐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以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唯物史观主要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这一哲学体系在中国的典型的理论形态,是人民出版社1961年出版的由艾思奇主编的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部教科书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做了全面的阐述。但从体系的内容及其条块分割的模式来看,原有教科书体系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和对世界的理解简单化的倾向。如该体系中有大量思想不是源自马克思、恩格斯,而是源自斯大林根据当时的需要所作的发挥;该体系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时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把马克思注重实践及其主体的观点、注重人的价值和需要的观点排除在体系之外;该体系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才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但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更主要的是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社会的考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认为原有教科书体系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并且越来越不能满足新的实践对理论的需要。  针对这种情况,吉林大学高清海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下册分别于1985年、198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试图超越原有教科书体系仅仅将实践的作用限定于人类认识活动的思想,论述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历史观中的地位。  1986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改革”被确立为国家“七五”规划重点课题,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课题的主要成果——中国人民大学萧前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该教科书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而实现这一伟大变革的关键就在于科学的社会实践观点的确立。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体系的核心范畴。”该教科书以实践的观点为中心线索贯穿全书,在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把握其精神实质的同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社会的新发展,也成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理论成果。  伴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改革,实践唯物主义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辛敬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1987),夏甄陶、欧阳康的《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原则》(1988),徐崇温的《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中实践的唯物主义》(1989),黄枬森的《评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一种理解》(1988),李德顺的《“评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一种理解”别议》(1990),邢贲思的《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若干问题》(1990)等。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严华年主编的《实践唯物主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辛敬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实践的唯物主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陆剑杰的《实践唯物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和《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等。  1995年1o月,为纪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150周年,在南京大学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学术讨论会”,全国近60位专家学者对实践唯物主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讨论,从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体系深入到了研究经典文本及其现实运用。1996年,萧前、李淮春、杨耕主编的《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实践唯物主义,并全面阐述了实践范畴和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当时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在此后出版和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文章中,讨论和主张实践唯物主义的比例逐渐加大,实践唯物主义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流。  二、实践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新理解  开放的时代促进了多元化的理论表达。实践唯物主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或权威的理论流派,而是诸多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大的理论前提下,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情况,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多元化的理论争论。因此,实践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就体现在这些争论之中。  1.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理解——关于实践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的争论。  实践唯物主义者都强调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性地位,但在实践是否具有本体论地位这一问题上,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编辑推荐

  《哲学家(2008)》为读者奉献了学者们在哲学诸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李淮春的《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建设》、郭湛、万林艳的《实践唯物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探索的足迹,总结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成果;马俊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科学发展观》提出“价值体系是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和价值运动的一种有机统一”的新见解;张文喜的《超越民族偏见: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前提和根基》试图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置于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下进行阐释。张志伟的《康德对形而上学的贡献》、陆杰荣的《西方形而上学研究重心的演进逻辑及其实质》对西方哲学的传统话题形而上学进行了富有新意的探究。……此外,在中西伦理学、中西美学和宗教学等方面也不乏力作或新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哲学家2008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