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新论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锡伟  页数:225  

内容概要

本书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剖哲学中的真理理论,并结合西方的契约理论,建构契约真理论。具体内容分为五部分:一、反思符合论、融贯论和实用论三种主要传统真理论的利弊,总结出三特征:第一,传统真理论主要是一种“发现论的真理观”;第二,与知识联系紧密;第三,忽视主体间性。二、走向契约真理。物质和实践都不是真理的逻辑出发点,人才是契约真理的逻辑起点。因为物质问题是本体论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科学问题,真理问题主要还是人的认识问题;而实践本身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它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作为真理的出发点。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因为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等特点。人为了生活,首先需要从事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结成劳动(实践)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中,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往活动,所有认识上的不确定都变得相对稳定。当人们就某种认识达成契约时,这种认识就是真理,即:X是真理,当且仅当C;或X不是真理,当且仅当C,简称“约定C”。“约定C”有四个特点,并与“约定T”有重要差别。三、契约真理的存在根据。契约真理的存在有客观的、心理的和语言的根据。在契约真理看来,认知对象随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呈现不同的特色,表现出结构性、秩序性和规律性。主体认知结构的形成不仅依赖物理环境、遗传和社会环境,还须依赖三者间的协调:平衡化。自动调节是平衡化的本质。在自动调节的作用下,人的认识经过感知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最终形成INRC群。认知结构有助于主体确立认识对象,制约着主体对各种信息的加工、整合和解释等。语言对契约真理具有三方面作用:规范和约束主体客体间的信息变换;是认识主体间表达和交流认识成果的基本手段;保存人类认识成果。四、契约真理本质论。契约真理在实践中逐渐展开它的本质。在社会交往中,语言与行为交织在一起,形成言语行为,而契约真理的真实性就体现在其中。契约真理具有约定性,这种约定性既反映了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为认识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契约真理是个整体,具有一种完美性,反映了人们克服主体客体间、主体间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而达到的和谐。当然,契约真理的价值和有效性还表现在它所产生的结果,这就是说,它还具有一种工具性特征。五、契约真理价值论。一切真理都内在包含真善美的统一,契约真理所拥有的价值不容忽视:第一,契约真理以正确的认识、方法和逻辑指导并推动人类知识的进步和发展;第二,当契约真理形成时,人们彼此间建立了一种正当的人际关系,他们接受和分享着人类共同创造的知识,并真诚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意图、情感和愿望;第三,人类文明中包含着种种约定性的真理或契约真理,正是对真理的追求推动着道德的进步、法律的规范、习俗的淳化和社会的和谐。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导论  一、真理问题的争论    二、研究真理问题的意义  三、契约真理论纲要  第一章 对几种主要真理观的反思  一、真理符合论    1.真理符合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2.真理符合论的局限和难题  二、真理融贯论    1.真理融贯论的主要代表和主要特征    2.对真理融贯论的反思与批判  三、真理实用论    1.重新审视实用主义的若干理由    2.实用主义真理论的基本特征  四、对传统真理论的批判总结    1.传统真理理论总的特征是一种“发现论的真理观”    2.传统真理理论与知识联系紧密    3.传统真理理论忽视主体问关系第二章 走向契约真理    一、契约真理的逻辑出发点    1.物质和宴践不是真理的逻辑出发点    2.人是契约真理的逻辑起点  二、真理共同体    1.实践共同体的决定性作用    2.真理共同体的形成  三、契约真理的形成      1.契约真理的形成条件    2.契约真理的内涵    3.契约真理形成的意义第三章 契约真理的存在根据  一、契约真理的客观根据      1.认知对象的客观性    2.认知对象的结构性、秩序性和规律性  二、契约真理的心理根据      1.主体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主体认知结构的作用  三、契约真理的语言根据      1.语言的基本功能    2.语盲与契约真理的形成第四章契约真理本质论  一、契约真理的真实性    1.契约真理的真实性由实践决定    2.契约真理真实性的体现  二、契约真理的约定性  ……第五章 契约真理价值论结语:现代西方真理论的最新进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对几种主要真理观的反思一、真理符合论1.真理符合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亚里士多德是真理符合论的主要代表,他对符合论最古老的定义至今仍在影响一些哲学家。他说:“在对立的陈述之间不允许有任何居间者,而对于一事物必须要么肯定要么否定其某一方面。这对定义什么是真和假的人来说十分清楚。因为一方面,说存在者不存在或不存在者存在的人为假;另一方面,说存在者存在和不存在者不存在的人则为真。因而说事物存在或不存在的人,就是以其为真实或者以其为虚假。”①显然,这里涉及到客观情况,谈到了与客观情况相符还是不相符,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符合论思想。真理符合论的基本特质可以归结为:“1.真理的‘处所’是命题(判断)。2.真理的本质在于判断同它的对象相‘符合’。3.亚里士多德这位逻辑之父既把判断认作是真理的源始处所,又率先把真理定义为‘符合’。”②如果进一步对“符合”的内涵加以勘定,那还有一个物与知孰先孰后的问题,究竟是物与知的符合,还是知与物的符合呢?按照海德格尔在《论真理的本质》中的理解,所谓符合,“一方面是事情与关于事情的先行意谓的符合;另一方面则是陈述的意思与事情的符合”。③这两重含义都可以归属于传统真理理论,前者是一种“命题真理”,后者则是一种“事情真理”,前者建构在后者的基础上才得以可能。但无论何种类型,都先行区分开了主体与客体、命题与对象。

后记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其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真理。不同时代,人类生活的内容不同,科学研究的水平不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也不同。因此,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所研究的真理内容也不同。大致说来,在20世纪以前,人们都将真理当做现存物去寻找,并将真理与诸多事物(内容)相等同。古希腊时期流行符合论,认为人的认识只有与存在相符合才是真的,也才是真理;中世纪,人们把真理等同于上帝,寻找真理就是寻找上帝,研究真理,就是研究上帝。而在文艺复兴以后,知识论随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崛起而逐渐发展起来,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达到顶点。知识就是力量,因为知识就是真理。而真理既不在经验主义者手里,也不在理性主义者那里。人们认识到,除了存在于知识领域,真理还广泛存在于其他领域(如伦理学、美学)之中。人们渐渐明白,当我们去寻找真理之光时,真理就在我们手中。我们手中的真理之光原是我们亲手点燃,是我们创造了它。真理是我们的创造物,并非天外来物,也并非早存在那里的古董。我们的历史有多长,真理的历史就有多长。我们的历史怎样,我们的真理就怎样。

编辑推荐

《真理新论》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剖哲学中的真理理论,并结合西方契约理论,建构契约真理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真理新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