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城镇史

出版时间:2009-1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国灿  页数:447  字数:5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人类文化演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都在其内部生成众多的元素、层次与类型,由此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国文化的历久弥新,取决于其变迁过程中各种元素、层次、类型在内容和结构上通过碰撞、解构、融合而产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动力。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内容概要

  《南宋城镇史》的讨论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城镇发展总况与特点,包括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和现实环境、城市的发展、市镇的兴盛、城镇发展的区域格局、城镇形态与类型等;二是城镇经济形态,包括产业状况、市场体系等;三是城镇社会状况,包括城镇人口及其流动、居民社会结构、市民阶层的变化等;四是城镇建设与管理,包括街区格局、市政建设、社会管理与保障等;五是城镇文化与生活,包括教育事业、都市文化、居民收入与消费、宗教活动、社会风气和习俗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力求较完整地展示南宋时期城镇发展演变的全貌和从中所呈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尾章部分则简要分析城镇与南宋社会的关系。

作者简介

陈国灿,1966年生,浙江绍兴人。历史学博士后。1988年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后赴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杭州大学)、四川大学进修和学习。现为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教授

书籍目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以杭州(临安)为例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代序)序言绪言  一、“城镇”的简要解释  二、南宋在中国古代城镇发展史上的地位  三、学术史的回顾  四、几点说明第一章 历史基础和现实环境  第一节 城镇发展演变的历史回溯   一、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二、镇的演变   三、草市的兴起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变化    一、宋政府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调整    二、南方地域环境的新特点第二章 城镇发展和分区状况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与受阻   一、从动乱到恢复   二、走向繁荣   三、停滞与衰退 第二节 市镇的兴盛   一、数量增加和地域分布网络的形成   二、工商业的空前活跃 第三节 分区状况    一、东南地区    二、长江中上游地区    三、北部沿边地区    四、广南地区第三章 城镇形态和类型  第一节 发展形态与等级体系   一、发展形态的进一步转变   二、等级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类型的分化   一、城市类型及其特点   二、市镇类型及其特点第四章 城镇产业和市场体系 第一节 工商业    一、商业    二、服务业    三、手工业 ……第五章 城镇人口及其流动第六章 城镇社会结构第七章 城镇街区结构和市政建设第八章 城镇管理和社会保障第九章 城镇文化和社会生活第十章 城镇与南宋社会后记编后语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历史基础和现实环境第一节 城镇发展演变的历史回溯一、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是不断延续的,后代的发展离不开前代所奠定的基础。因此,对南宋时期城市的讨论,有必要首先就此前城市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作一番简单的回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城市的国家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就已出现了具有一定政治、军事和宗教职能的原始城池和城堡。如发现于山东章丘的城子崖古城和临淄的教场铺古城,均系龙山文化晚期遗址,总面积分别有17万平方米和40万平方米。在湖北天门发现的石家河古城规模更是惊人,仅发掘整理出来的遗址面积就达100万平方米。距今4 000多年前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全城由土墙围圈,呈正方形,在城南门还发现左右两侧各有门卫房,可见已有较严格的城门出入管理。位于江苏连云港市境内的藤花落古城,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重,各有颇为完整的建筑布局和道路网络,隐约呈观出后世中国传统城市的基本结构。这些原始城池和城堡的进一步发展,便出现了更具城市雏形的都城和城邑。如在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夏朝都城,空问结构复杂,建筑规模宏大,为我们展示了上古早期都城的气势。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商中后期都城遗址殷墟,面积有3平方公里,已有较为明确的功能区域布局,估计其居民数量超过了10万人。西周初修筑的洛阳王城周围有15里,其整体结构和格局已接近后世都城。至于城邑,主要是由一般居民区发展形成的。清代学者金锷在《求古录·礼说·邑考》中说:“邑者,民之所聚也……邑为民居所聚,民居有多少,故邑有大小。”城邑虽在规模上一般不能与都城相比,空间结构与布局也不如都城完整,但却是后来诸多中小城市兴起的基础。

后记

本书是应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的邀约而撰写的。回顾研究和撰写过程,从构思框架,议定提纲,到网罗文献,辨别材料,滤清史实,分析问题,又征求意见,斟酌修订,历经数年,才完成此稿。其间实颇多艰辛,诚让人感慨。撰写城镇史之难,不仅在于史料分散,需仔细探寻,犹如于浩瀚海中觅针,聚散沙以成壁;而且内容涉及广泛,与社会各方面蛛丝相连。要准确描述历史原貌,说明纷杂现象,概括其中特点,揭示内在本质,显非易事。近年来,我一直以很大的精力从事宋代城镇史研究,也陆续出版和发表了一些成果,但在接受《南宋城镇史》撰写任务时,仍不免诚惶诚恐,忐忑不安。虽努力徜徉史籍,浏览众书,集思广益,虚心求教于方家,仍自感书稿尚有所缺憾。考虑到本书系对南宋城镇的断代史研究,故尽量采用平实笔法,避免过多的专题考证与分析,力求做到于寓论于史。同时,在综述南宋城镇发展演变概况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对城镇经济和社会不同侧面情况的清理与说明,以勾画出其基本发展形态和内在结构。这种思路是否得当,尚有待学界前辈和同仁赐教。本书既是我近年来有关研究的总结和深化,也凝聚了许多良师益友的心血。原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朱瑞熙教授和现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刘复生教授,曾先后指导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宋代江浙城市研究》和博士后研究报告《古代江南城市化研究》。

编辑推荐

《南宋城镇史》:南宋史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南宋城镇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买个朋友的= =。他看得不亦说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