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耀评传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燎原  页数:490  
Tag标签:无  

前言

  2007年3月,在昌耀逝世7周年之际,我收到了燎原历时近3年而写就的《昌耀评传》。  捧着这一摞厚厚的书稿,我的心瞬间沉重起来。睹文思人,引起我对故去的友人的伤感和怀念,同时也深感这部心血之作沉甸甸的分量。  我想起7年前的大年初三,我和小雪去西宁专程探望昌耀,与其诀别的情景,那不愿让对方看到的忍不住的泪水,心的疼痛和他去世后的哀思。我也想起了在昌耀逝世之后,全国数十家报刊自发地刊发文章和专版,对这位经历了太多的冷寂、孤独和苦难,灵魂中却充满爱和良知的诗人予以纪念的日子,甚至直到今天,对他的怀念和研究仍绵延不绝。这种自发性的、带有民间意味的敬重与缅怀,在中国现当代作家和诗人中,可谓绝无仅有。这位谦卑且内心清澈的诗人,他的在天之灵该得到告慰了。  在西宁看望昌耀的那几天,我便得知在生命将尽的关头,他以超常的毅力和坚忍选定并最终修改罢《昌耀诗文总集》的所有作品,交给了责任编辑班果,并郑重地将这部《总集》序言的写作,亲自指定为他的忘年交燎原。正在写《海子评传》的燎原,诚挚而又凝重地接受了这一嘱托,并告之昌耀,他还要写一部《昌耀评传》。这部书,便是燎原继《总集》一万八千字的序言之后,履行自己承诺的又一成果。面对这数十万字,我被燎原这满面胡须的西北汉子的一诺千金,和对诗的真知灼见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深深感动,并肃然起敬,因为在欲望烧红了人们眼睛的今天,这样值得敬重的人已越来越少了。  诚然,喜爱昌耀诗的人颇多,有识见的对诗有透析能力的人也为数不少,但真正理解昌耀、熟悉其人及其生境、并与昌耀有共同地域生存体验、被昌耀信赖,又同时具备前者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燎原,鉴于此,《昌耀评传》也只有他才能写好。  我是在繁杂的工作之余断断续续读完这部书稿的。掩卷之后,发现我原本熟悉的昌耀木讷、孤苦、衰弱的影子突然活了起来,幻化成不同时期十来个昌耀先后向我走来。他们年龄不同,面目相近,身份与情绪相异,却都血肉丰满、性格孤僻、倔犟,心灵敏感、细微、清澈、无羁且自由,然而,对艺术的赤诚,对诗精微的理解与创造,命运、苦难、爱与精神的丰富,又把他们聚合为一个人。尽管他们曾分别为空城堡中胆怯尿床的幼主,朝鲜战场伤残的文艺兵,河北荣军学校的诗坛新秀,青海省文联的诗歌编辑,以诗罹祸的右派,因饥谨而恍惚的大山的囚徒,北国天骄的义子,土伯特女人的丈夫,峥嵘亮相的归来者,头戴便帽造访城市的诗人,首届中国诗人奖的获得者……诚然,诗人这些不同的身份和经历我大略知晓,但大都只是个空洞的概念,以及凭借诗句中的描述与感受去想象。可诗大抵无法还原成具体的生活状态,这再造的世界纵然离不开生活的实感,但和现实毕竟是两回事。是这部书弥补了我的缺憾,生动展现了诗人全部生存的命运遭际,来龙去脉、细枝末节,以及情感波澜,地域风俗史与诗人的心灵史。我知道,在不容虚构的评传作品中,这样厚重的作品将付出多少耐力与艰辛,需占有多少信息,继而提炼与选择,才能写出恰到好处的文字来。  作为评传,与传记有别,对诗的剖析与透彻理解,从作品中抽象出诗特有的精神元素,高屋建瓴般地把握诗之总体,在中外诗歌的对比中为诗人定位,由表及里,见微知著,需要批评家的慧眼,需要识见,需要广博的眼界和雄厚的理论准备,正如惠特曼所言:“惟其存在着伟大的读者,伟大的诗歌才有产生的可能。”而中国的批评家,多为小说批评家,遇到诗时大都说不出话来,因而,真正能对诗有独立见解,说出奥妙者少之又少,能被诗人认可并钦佩者则更少了,我认为,燎原应当是其中的一个。  燎原告诉我们,从佃户的女儿曹娥儿教昌耀的乡间儿歌俚曲,到王家坪私塾他所学的《幼学琼林》、“四书”、“五经”,以及其父王其桂桃源县城的书楼,其母梳妆台上木版的《梁祝》唱词,这些早期的文学启蒙,对古今中外作品的心领神会,为他的写作打下了牢固的根基。继而,燎原还从中发现了昌耀家族对命名的兴致、对文墨的热衷,与诗人的写作形成的隐秘的血缘关系。而在朝鲜战场,与写下《祖国,我回来了》、《把枪给我吧》这些名篇的诗人未央同处一室,朝夕相处,无疑对昌耀的写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激励。而在诗人最初写作的《人桥》中,燎原也洞悉了其避热觅冷、避同求奇,“铤而走险”所露出的最初端倪,成为昌耀独有的写作方式长期延伸的起点。  在河北荣军学校,昌耀亢奋而贪婪地进入对诗歌经典的第二次大规模吸纳、阅读。莱蒙托夫、希克梅特、聂鲁达、勃洛克……对此,燎原指出:“这一时期的大规模诗歌阅读,从两个基点上确立了昌耀一生的诗歌创作基座。其一是显性的,它为昌耀延伸出一条与世界现代诗歌写作现场相连接的路径,并初步昭示了其腹地的纵深景观。这样,从诗歌理念,物像取譬,构词方式等艺术形态上,都将使他的诗歌获得一种陌生,新鲜元素的注入,由此而与同时代的诗歌写作者仅只从古典文学中建立传统,或者根本没有传统,只从同时代流行作品中仿制的那种写作,显示出了区别。其二则是隐性的,上述诗人的作品,从人民性、大地情感、自然热爱、社会平等自由等内涵上,为昌耀确立了一种诗人的共产主义乌托邦情结。这是昌耀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支点,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我们就无法理解昌耀此后诸如《哈拉库图人与钢铁》、《划呀,划呀,父亲们!》、《毛泽东》、《一天》等等社会意识形态上的诗歌思想踪迹,就无法理解他在《一个中国诗人在俄罗斯》中,那种几乎是用了一生的跋涉,终于回到‘精神故乡’的大欢畅、大欣悦。”应当说,燎原对景耀的理解是深刻的,眼光是犀利的。很多人喜欢昌耀的古奥、典雅、稚气和天真,喜爱诗人作品的诗性意义、雄奇、高邈、博大和精微,却鲜有人能看透诗人的灵魂。  对于景耀之诗的本质把握,燎原强调了与置身异地、寄情山水的灵光一闪的即兴写作不同的“方向性写作”,并强调这是诗人积累自己,强化风格,凸现个性的必由之路,并终而成为其区别于其他诗歌民众的标志。而这种方向性写作,是以诗人特殊资质禀赋的直觉、特殊的敏感,亦即对于大地的原生形态之美、本相和品格的追溯与还原为出发点的。当然,这不是外在的描摹,而是以对于事物特殊的命名能力去发现原始的真涵,使其成为具有创生品格的诗人的重要标志之一。浓郁的本土地理元素,诗歌的“民俗学”气质,被燎原称之为昌耀写作手段中的“绝杀”。但这一切,人文地理、语族源流,是一种光源和能量,是打通时空屏障后,大地、古今、物我在大时空中的同怀和化合。  对于昌耀此类重要作品的写作,燎原的剖析和揭示是层层深入的。在对其“流放四部曲”尤其是《慈航》的解读中,燎原写道:“这种民俗学意义上的土著经验元素和物象,是昌耀本人的诗歌标记,也是他对于中国诗歌语言物象库廪的特殊奉献。”“对于昌耀的诗歌,生命与哲学角度上的体认固然重要,但若忽略了这一元素,那么他与同时代诗人间的差异会因之大大缩小。”同时,燎原还认为,除土著经验元素外,昌耀在艺术造型上严谨的分寸感和非凡的腕力,是他诗歌世界的另一个标记,它既是一种基本功,更是一位大诗人的重要标志。其作品的恢宏气象,皆赖于每一笔触所渗透的“雕虫”般的汗血与心力。“这里体现的,是一种宗教性的艺术情感。它代表着艺术家在艺术之途上朝圣般的诚勇和苦行,也因而使他们的作品获得了那种真金足赤的艺术含量,并进而具备了‘典’的性质。”难怪这首长诗受到那么多诗人的尊崇,诗评家叶橹先生则称“《慈航》是二十世纪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幕《神曲》”。  对于昌耀作品中的语言特色,旁逸而出的不同写作方式,几种不同的笔墨,对民歌的营养吸收,以及对西部诗的理解,《昌耀评传》都有着独特的感悟和精辟的见解,以及恰到好处的阐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果说《昌耀评传》“评”的部分切近本质,精当、深刻,独具慧眼,言人所未言,而占本书大部分篇幅的“传”的部分亦写得本色、翔实、鲜活、生动,摇曳多姿,不少段落尤为精彩。其中对地域习俗的展示,特有场景和人的生境的描绘,没有长久的生存体验者写不出来。书中对人物性格的把握、揭示,细节的捕捉,令人入脑入心,意味十足。更为难得的是充盈的感性与理性的融会,“评”与“传”的浑然一体,让这部书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既色彩斑斓而又深入诗的内部与人的内心。  例如这样的书写——  “这里是一个拒绝容留生命的世界。此时的天空如果突然闯入一只飞鸟,我想它定然会在转瞬之间被高空气旋所吸没……”  “阴历四月下旬,刚刚起身的麦苗在轻风的吹拂下,从川口一路连绵波动着涌向川谷尽头。依旧是梨花覆盖下的村庄和院落,梨花之下,则是几枝探出农家宅院低矮土墙的红杏,为这个空旷的世界平添了一份寂寞而灼红的热烈……”  “草原上的云雀不仅能从地面啼鸣着直冲云霄或垂直下落,而且能微微扇动翅翼,悬置云空达数十分钟之久。那似乎是一次拼尽一生气力的绝技表演,在这样的高空悬置中,它们枉自长啼,歌声颤颤,直到力竭。就像俯偎大荒中喉头泣血的诗人……”  这些西部场景与生命的描述,饱含诗情的散文笔调,细腻、生动,看似闲笔,却与诗人的生存命运凝于一体,与一些散文佳作相比也不逊色。  燎原还用节省的笔墨,勾勒出昌耀偏执、倔犟,精细,蔫、闷、嘎,外在拘谨内心放纵的性格。一些生活细节,也只有昌耀和他的士伯特妻子才能做出来。昌耀给孩子买了一台小电视,怕孩子乱扭乱拧弄坏,出差时便把电视搬回书房,给机子贴上盖着自己印章的封条,然后再把书房暗锁一道、明锁一道地锁上。每个月买粮油时,怕妻子算不清账,就事先在一张纸条上米、面、油逐一写好价钱,然后一分不差地交给她,让她将纸条和钱交给粮站售货员。如此三番五次,连售货员都禁不住地笑道: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刚刚把家搬到西宁的时候,昌耀教妻子一个外出回家的方法——每行走20多米时,弯下腰来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记号,再走20多米,再画上一次……如此持续重复。回来时,一边在地上寻找记号,一边抬头同周围的建筑物对照……这样的细节,也确是这位大诗人和其不识字的土伯特女人独有的行为方式。他们的日子清苦,却不寒酸,昌耀一直以家庭开支上的精打细算,保持着一个家庭,也保持着自己作为一个诗人的自尊。当我们读到这样的文字,再联想到诗人那坎坷的命运、苦难、孤独,倍感心酸,也为这苦寒之地竟孕育出一位当代的大诗人而庆幸,也慨叹,伟大的创造往往存在于孤苦和艰难之中。  认识昌耀,似乎有个渐进的过程。一些颇具创造力的年轻和并不年轻的诗人对他尤为推重,一大批诗爱者都喜欢他的诗。对于中国新诗而言,他是一座卓然独立的高峰,他的诗也以其自在的方式进入了新诗经典。因而,对于他的研究,这部《昌耀评传》颇为难得,它将与昌耀的作品一起留诸后世。  燎原在书的后记中说:“这是我对昌耀的还愿。他曾经用谦卑而清澈的光束照耀了我,现在,我要将这一光束返还回去,使他从幽暗中豁亮现身。”而我同样作为昌耀知心的朋友,能为这部即将出版的书写序言,是我的荣幸,能为昌耀的“现身”再做一点事儿,也是我的渴望和心愿。

内容概要

一切都是这样的寂寞啊,果真有过被火焰烤红的天空?果真有过为钢铁而鏖战的不眠之夜?果真有过如花的喜娘?果真有过哈拉库图之鹰?果真有过流寓边关的诗人?是这样的寂寞啊寂寞啊寂寞啊……

作者简介

燎原(1956--)祖籍陕西,出生于青海。中国作协会员。威海职业学院教授。主要作品有:中国西部诗歌专论《西部大荒中的盛典》、诗集《高大陆》、评论随笔集《地图与背景》、诗人评传《海子评传》与《海子评传·修订本》等。

书籍目录

在谦卑而清澈的光亮中现身(代序)一“从小就闯入社会的孩子” 一、空城堡中的幼主  二、宗祠私塾的读书郎  三、从县立中学到投笔从戎二 朝鲜战场 一、战火中的少年  二、《人桥》与最初的写作三河北荣军学校 一、背景:王氏家族的衰败 二、从桃源到北京的家族迁徙 三、崭露头角的诗坛新秀  四、到远方去四初到青海 一、“寂壁乡山” 二、那时节,“我的诗运是亨通的” 三、进入青海省文联  四、第一部书:《花儿与少年》  五、《最初的歌》与初到青海的歌五 头戴荆冠 一、以诗罹祸 二、家书中的“问题少年”  三、栽入“右派”罗网六 流寓边关的诗人 一、日月山下的放逐 二、炼钢炉前无产者诗人的梦幻七 大山的囚徒 一、藏龙卧虎的八宝农场 二、新垦地上的磨镰人 三、“那些日子我们因饥馑而恍惚”  四、“这样寒冷的夜”  五、天籁萦回的风景写生小品八 申诉之路 一、落魄青海的精英者群  二、投向北京求助的信鸽九 走出祁连山 一、土伯特的女儿们  二、八宝农场焚书的大火十 流徙新哲农场 一、沙尘暴统治的荒原  二、北国天骄的义子  三、“冰河与红灯谨守着北方庭除”  四、西羌雪域的五口之家  五、告别荒原十一 否极泰来的1979 一、“归来者”峥嵘亮相 二、寒春中裹着冰甲的红梅  三、被(昌耀)改写的旧作  四、“流放四部曲”十二“负荷着孩子的哭声赶路” 一、清寒之家的苦乐  二、赞美:在新的风景线十三西部大时空的史记 一、所思:在西部高原  二、西部,“更是一种文学气质” 三、“亚当型巨匠”的金字塔建造十四 荒诞生存中的百年焦虑 一、“你的一页电报摊开。早被强意奸淫” 二、诗集出版反复受挫 三、“昴哀窕岛冈桑”十五 来自外省的致意 一、“读你的诗,总有神交已久的感觉”  二、各地青年诗人们的造访 三、“太阳城”投来的光束十六 听候召唤:赶路 一、“一个挑战的旅行者行走在上帝的沙盘”  二、落日中矗立的《哈拉库图》十七 婚变:日暮天际的火烧云 一、夫妻关系中的裂纹 二、头戴便帽从城市到城市的造访  三、日暮天际的火烧云十八 无家可归的大街看守 一、解除婚约  二、“篁:我从来不曾这么爱”  三、西岭雪山诗会上的风景  四、入赘穆斯林平民院落十九 地底如歌如哦三圣者 一、鲁迅《野草》的投影  二、底层世界的超凡众生二十 一个中国诗人在俄罗斯 一、世纪末涛声中驶向深海  二、在俄罗斯,灵魂与肉体的浸礼二十一 生命中最后的日子 一、音乐路  二、身患绝症与《昌耀诗文总集》  三、在桂冠与情义的潮水中  四、“太阳说:来,朝前走”后记

章节摘录

  一 “从小就闯入社会的孩子”  一、空城堡中的幼主  昌耀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一再谈到命运对人的捉弄。我想这其中极具捉弄意味的事情之一,就是与他度过了生命中黄金年华的流放营地相对应,他的故乡,竟然是以人间仙境桃花源而得名的湖南省桃源县——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关于美好生活范式的最高想像模型。如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为“避秦时乱”而进入这一“世外桃源”的部族,就是当年秦国的民众,那么,事情就显得更加幽默:西北的秦人为避战乱而“躲进”了桃源的洞天福地,身为桃源人的昌耀却缘着对于边地异域风情的诗意憧憬,却双脚陷入了西北的流放营地。这一方位和命运的大对转,可真合了那句以感慨系之的声调说出的小品台词:缘分哪!  并且,事情还远远不至于此,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诗人中,当昌耀事实上就是苦难、坎坷、清寒、孤独等等的代名词时,他身后遥远的童年,却是一幅豪门盛宴的图景。  昌耀于1936年6月27日,出生于湖南常德城关大西门内育婴街十七号,而其家族的老宅,则在常德下辖的桃源县三阳镇王家坪村(现为红岩垱村)。此时,昌耀的祖父王明皆作为三阳地区有名的地主,整个的王家坪村几乎就是王氏家族的产业之一。  关于这个家族,我们能够上溯的尽头,是昌耀的曾祖父王成九恍惚的身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昌耀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一切都是这样的寂寞啊,果真有过被火焰烤红的天空?果真有过为钢铁鏖战的不眠之夜?果真有过如花的喜娘?果真有过哈拉库图之鹰?果真有过流寓边关的诗人?是这样的寂寞啊寂寞啊寂寞啊……
  •   昌耀是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被当代诗界和学术界誉为“中国新诗运动中的大诗人”,“诗人中的诗人”。2000年1月获得由中国诗歌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国诗人奖”,同年3月在病痛折磨中跳楼身亡。

    他出生于湖南乡下一个豪门大户,13岁投笔从戎,继而成为朝鲜战场上的一名文艺兵。负伤后进入河北荣军学校学习,1955年毕业奔赴青海。1957年成为右派,在青海祁连山等地流放21年,其间与一藏族女子结婚生子。1979年复出,以一个边缘诗人的身份,在当代诗坛堆垒起一座“青藏高原”。



    燎原与昌耀是忘年交,在昌耀临终前燎原告诉他,要为他写一部传记,最终历时三年而写就《昌耀评传》。他同时也是《海子评传》的作者,这两部书堪称经典,足以堪称后人研究海子和昌耀的专著。

    如果您也对诗有兴趣,不妨一读,相信定不会失望。
  •   不是那种学究气十足的评传,而是活生生的、文采飞扬的、内容翔实的,读来感觉诗人昌耀如在眼前,对昌耀的诗的理解也更深入了一层。
  •   好书!昌耀是我喜欢和推崇的当代诗人,他博大而深刻的悲剧写作把当代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和她的诗篇是当代文学中卓尔不群的存在。这本书是诗人写诗人,以诗人的情怀,笔触,理解再现了昌耀诗人的一生,既有纪实性,又有文学性。
  •   目前为止,写昌耀的最全最深入的评论,独一无二,对了解伟大诗人很有帮助,值得收藏。
  •   人的一生是一种成就。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一生成就自己。结出生命的果实,成色各异。昌耀用苦难、思考和歌吟,成就了自己,他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本。他的一生正如他的一首诗——《慈航》。在诗的路上,昌耀是我的教父,导师。接引菩提。燎原作为我的师长,朋友,以淋漓深情的笔触,评述了他的诗歌人生,精神成就的历程。白垩
  •   喜欢昌耀!评价他的书看看会加深对这个诗人的了解。
  •   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吧昌耀呼唤道青海,是这块高地成就了他的才华,
  •   此书写得极好,喜欢昌耀的人一定要读
  •   燎原先生之前的《海子评传》已是叫人看了十分欣慰,这次《昌耀评传》同样是很有分量
  •   不错,对于了解昌耀,这本书很全面,
  •   实在,知人,识诗。
  •      每一个杰出的艺术家,都会有一个终身与之相伴的主题,和一个让他赋予灵魂的意象。高原之于昌耀,就如同拜占庭之于叶芝,如同麦地之于海子。的确是这样,自从1956年青年昌耀怀着青春的热血与梦想踏入高原的土地,数十年间,命运的翻云覆雨手将昌耀拍打的如雨后的小草,曾经轻狂的理想难再续,曾经挺直的腰板不再有。昌耀老了,慨叹着“孩子笑我下颏已生出几枝棘手的白刺”(《巨灵》),然而不论怎样他都不曾离开高原,这将一生赋予的多情土地。可以这样说,在生活中,高原是昌耀脚下的土地;而在诗歌中,高原就是昌耀的精神根柢。昌耀曾经说:“青海既哺育了我,也造就了我” 。这是发自内心的自白。
       梁淑敏先生曾经将人类面临的问题分为了三个层次,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要解决的是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关系 。而在诗歌中,诗人与高原也有过三个层次的关系。换句话说,对待高原,诗人曾有过三种姿态,而这种姿态是随着主观境遇和处境的改变而改变的。也有论者将“高原”的形象分为作为自然的,作为生命的和作为灵魂的三个层次 。1956年,昌耀从河北荣军学校进入青海工作,即开始接触青海的高原及民俗。高原坚韧、粗犷与雄壮的外表与青藏异族的同胞都成为昌耀笔下艺术形象的源泉。结合者“开发大西北”的国家号召,在随后的数年中华,昌耀以高原为母体抒发自己的青年理想与革命热情。诗人写出了《高原散诗》、《鲁沙尔灯节速写》等组诗及《边城》等富有洛尔加谣曲风格的民谣短制 ,成为最早时期的代表作。年轻的诗人在这时期还没有来得及体味这苍茫的草原带个他真正的意义,而陶醉于与内地迥异的风貌与民俗,“没有深入了解底层劳动者们生活的艰辛苦涩” ,故而多写作优美、纯净的高原风情写生作品。高原之于诗人,仅仅是一个对象,从这个对象中获得艺术的灵感。这一阶段,诗人与高原的关系,可以看作“人”与“自然”。1957年之后,诗人的生活发生重大变故,被发配到祁连山腹地劳教,劳改。从此之后,一直到1978年昌耀平反,回归到“人间”,成为大山的囚徒。经历反抗、死亡、绝望。而在这过程中,“渐渐”不单单成为“高原”,而成为一种力量的象征。自称左派而为认定“右派”,年轻不更世是单纯的理想主义在残酷的现实中,逐渐湮灭。面对大山,昌耀渐渐不懂得说话。“当原先他所热衷的那些诗歌题旨路径,被他自己逐渐关闭,很难有什么再能对他形成内心上的召唤,而他又必须在写作中寻求呼唤时,其精神机制才会本能性地朝向大自然,集合出这唯一的心灵方向” 。燎原的这一段话,完整的演绎了在这一段很长的时期内,昌耀将“高原”作为心灵依托的缘由。任何人,没有心灵的支撑,都形同槁木。正是高原,维持着昌耀“人”的精神。信仰的空洞与关闭,让诗人觉出来自内心的焦渴,“我渴,给我入水的丝竹之颤动”(《给我如水的丝竹》),而目光本能性的转移到他所唯一能够依托的力量之源——高原。这时候的“高原”早已不像年轻时期那般轻松与壮美,而更多的承担了一种支撑心灵的力量。在同命运的搏斗中,高原成为昌耀的“利剑”,挥舞着支撑与前进。
      我喜欢望山。望着山的顶巅,
      我为说不确切的缘由而长久激动。
      而无所措。
       ——《断章》
      我不走了。
      这里,有无垠的处女地。
       ——《荒甸》
      这块土地
      被造化所雕刻……
      我们被这土地所雕刻。
      是背部古老森林的义子。
       ——《家族》
       这一时期,“高原”几乎成为昌耀唯一的讴歌对象,成为塑造“自我精神”的神笔,成为反抗力量的唯一源泉。这一时期两者的关系,可以表达为“人”与“人”之间。因为,“高原”作为一个意志念力,成为昌耀支撑精神获得力量的源泉,而与之对抗的命运苦厄,又未尝不是“人祸”而非“天灾”呢。
       经过“失声”的十年动乱,昌耀于1978年平反成为公民。而十余年的压抑,一旦除却了枷锁,创作进去了“井喷期”。严格的讲,从复出之后开始,昌耀的诗歌文本本身就呈现这浓郁的“高原”色彩,譬如他的“流放四部曲”,从主体骨架上支撑起这些诗歌的,就是“高原的山川风物”与“独特历史”物象。而《所思:在西部高原》是诗人诗歌创作的一个临界点,这标志着诗人脱离拒绝回忆与遭遇而向未来看去。从此之后,昌耀开始塑造他“大时空的高原”形体。在这一时期,高原成为一个近乎宗教的象征。那是一个包含了时间与空间,包含了人类的起始与灭亡的永恒存在,而对于大时空的表述与认知,成为昌耀体认“大生命力”的核心。此时,昌耀笔下的“西部写作”(如果可以这样称呼),已经是一种圣化的书写,由此为通道进入哲学的层面,诗人去弥合生与死的距离。这一时期,诗人与高原的关系,就如同梁先生所说“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而“自己内心”最大的困惑,即是生与死,有限与无限。而诗人这一时期大时空的塑造,近乎于将高原视作宗教,从中寻找人生的谜底。
       天才诗人海子在他的论文《一份诗学提纲》中,将艺术家的创造性人格分为三类:母性诗的、王子式的和父性式的。在他看来,木星代表着大地,具有幽暗、敏感。深刻、复杂,有着死亡的天然趋向。譬如卡夫卡、尼采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父性则代表着“原始生命力与大地合二为一的主体力量” ,彰显着人类生命的“上升趋向” 。父性人格的建立,是对于沉溺性人格的挣脱,对于大地束缚力的反驳,直观地讲,就是崛起于大地而指向天空。如果昌耀能够当得上“父性人格”的艺术家,我想,其重要原因也是高原给了他以雄性的强劲力量,给了他以史诗般的雄伟人格。由此,昌耀将自己一生的追寻与支撑交付于“高原”,并完成了互相塑造的过程。可以说,是“高原”给予了昌耀以诗人的桂冠,也是昌耀,使高原成为 “精神的家园”。
       在1987年写就的《艰难之思》一文中,记写道:
       我是如此偏执地信仰:作家之存在、之造就,其秘诀惟在生活磨练或命运之困扰。
       果真如此。
      
      1昌耀,《答记者张晓颖问》,《昌耀诗文总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80页。
      2梁漱溟口述:《后记•这个世界会好吗》,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页。
      3张文刚:《高原:昌耀诗魂》,《求索》,2002年第3期,第125页。
      4昌耀早期受到洛尔加诗歌的影响,这是其创作的一条思路。
      5丁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6 燎原,《昌耀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7燎原:《海子评传》,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8同上。
      9昌耀,《艰难之思》,《昌耀诗文总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0页。
  •     一个人,是不是活到了他(她)精神体验的极致,我认为还是很重要的。也很残忍。
      就理论而言,落地的才能称做人。人的肉体,就是贴地而终的命。贫富无非都以八九十年告一段落。本质上没什么差异。差异在意识层面。
      昌耀。2001年8月,我在青海西宁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极厚的书,《昌耀的诗》,想也没想,看也没看,直接跑到邮局寄回了长沙。此后,往格尔木,在可可西里呆了一个月。那时,我不知道昌耀是谁,不知道这个人在2000年已跳楼,不知道他的家乡也是我的家乡,湖南。在当当上买《昌耀评传》,因为作者是燎原。燎原,2001年5月吧?我在福州晓风书店(?)买了他写的《海子评传》,返长的硬座火车上,20多个小时,几乎一动不动地翻完。那种感觉是什么?不必说。
      看《昌耀评传》的感觉我也不想说。对于他的诗,更无意评价。
      “万物把手撒开。”这是书里引的一句诗,也不是昌耀的。我认为这一句里有瞬间的钝痛和持久的隐痛,有死地,或最后一丝侥幸,幻相。再言说不尽的一生,也有句号。书中反复宣称昌耀的“大”,因为被挤压(被社会、人心、自身连环挤压)的贴地之命(所以有过那么多可笑,可叹,可怜和缺陷),事实上,最后当得起“大”这个词,他的理由(我也这么认为)是其精神体验所抵达的一种极致,极限,且通过才华进行了表达(我往往会认为这点都不重要)。竭尽所能,在贴地的命运里,活到了自己的顶点。并非人人都具备这种纯洁的勇气。
      所以,此书没有读后感,一切用词都多余。只给五星。
      
  •     作者:白垩
      
      人的一生是一种成就。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一生成就自己。结出生命的果实,成色各异。昌耀用苦难、思考和歌吟,成就了自己,他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本。
      
      他的一生正如他的一首诗——《慈航》。在诗的路上,昌耀是我的教父,导师。接引菩提。
      
      燎原作为我的师长,朋友,以淋漓深情的笔触,评述了他的诗歌人生,精神成就的历程。
      
      
      燎原——阿难陀。
      
      生死之交和最后的托付。如同阿难完成佛涅盘后的第一次佛经的集结。《海子评传》和《昌耀评传》,是一次怀念和精神的集结。和酿蜜。
      
      燎原和昌耀,和以高原湖泊——海子(子轻声》命名的海子一样,同是青海高原的一架高车,他们的承载,让我想起一句话——派什么人去受难。基督说,跟我来的,背上你的十字架。
      
      燎原作为昌耀生命最后时刻的托付者。一个大胡子雄性,他习惯斜睨的眼神,有诡异的透视力,他是佛陀身边的智者阿难陀。
      
      蜜蜂是花朵的最好阐释者。燎原是一只土蜂,一只能蜇煞一头牛的马蜂,他的蜜在精神,思想和深情的蜂巢里。
      
      每一位品尝和采蜜者都是一场屏住呼吸的历险的采割。
      
      http://comm.dangdang.com/member/4020319557227/reviewdetail/1569866/
      
  •     远人的江湖早就无家可归
      
       ——写给昌耀,或者燎原,和我自己
      
      
      一。
      
      无奈笔下生涩。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写不出,就如拉不出。那不是一般的难受。
      
      
      
      多少文章来写昌耀了,老来福的他晚年实在是不缺乏人追捧,我也不必再来添砖加瓦为人垒高墙了。然而昌耀对于我,却真又影响甚大。不算这本《昌耀评传》。燎原心思是细腻的,然而文笔是乏味的。实话实说,所以说阅读堪称“遭罪”。文笔乏善可陈乏善可陈,然而内容却不可多得。资料详实的不一般,果然是以死相托的人物啊。
      
      “远人的江湖早就无家可归”,出自昌耀《江湖远人》。我想昌耀这一辈子基本上没有尝过什么叫顺境。早年(十四岁吧)离家远走跟着大人们干革命,跨国鸭绿江当了志愿军,不久右派下青海,转战非人农场。改革春风吹满地,右派帽子丢出门。昌耀的好日子算是来了,这也是仅有的“较好”的日子了。有过几分荣誉,有过几段恋情。做过土伯特人的赘婿,走过回回女子的床褥,见识过江南女子的薄情,写下一十一朵玫瑰花。
      
      我总觉的生活太幸福,即成就不了诗人。读着昌耀的诗就会不断地意淫,自己也在农场过着欢天喜地每天劳动二十五个小时的日子,然而勇气这个东西啊,是真难找。别说去农场看看,就连去支教一番,也犹犹豫豫不得所终。
      
      我羡慕昌耀。
      
      我羡慕昌耀,能被命运裹挟着走入不复之地。这能说是他个人的悲剧,但怎么又不是整个人类的喜剧呢?我宁愿他损毁整个的肉体和百年的生活,换取一册薄薄的诗集。更何况《昌耀诗文总集》页码逾千。让我来遭受着苦难吧,我必当死以报。
      
      尼采狗日的曾经说过:我爱这样的人:他创造了比自己更伟大的东西,并因此而毁灭。我不熟悉尼采呀,但是他一个手指点中了我心里已经不隐秘的悲剧情节。如果可能,我要用命换创造。然而问题在于,我有没有这个能力。
      
      前些天看从豆豆处借的的翁彪君囤积居奇冯志译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第一封信里里尔克就扇了我一巴掌:“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诶呀,老实说我回答不出我是不是必须写,这让人感到惶恐。先不说我有没有能力成为一个诗人,先说我有没有资格成为。如果不是必须呢?我就是一个爱慕虚荣影影灼灼闪烁其词遮遮掩掩的以诗标榜的人。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心生畏惧的事实啊,我是不是这样呢?
      
      我是怎样目前我还想不明白。然而昌耀却不是,你看得明白他的诗是命运修筑,在巨石上凿刻一刀一刀带血而出的生命。仿佛每一刻生活中罪孽的种子都会在他的笔下成为改换了面目的遒劲大树。早年的昌耀(就说是六几年吧),下放农场,入赘藏家。生活或悲或喜然而诗歌都不曾断却,你看得出有一种生命力在这些或短或长的诗篇中。随便抓来一首当做例子:
      
      是的,在善恶的角力中
      爱的繁衍与生殖
      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
      
       更永无百倍。
      
      
      
      我就是这样一部行动的情书。
      
      
      
      上面是来自,可以说是在八十年代让昌耀高调复出的惊世第一弹《慈航》中的开篇。如果觉得这个已经被引用太多,我在摘一首:
      
      
      
      放逐的诗人啊
      这良宵是属于你的吗?
      这新嫁忍受的柔情蜜意的夜是属于你的吗?
      不,今夜没有月光,没有花朵,也没有天鹅,
      我的手指染着细雨和青草气息,
      但即使是这样的雨夜也完全是属于你的吗?
      是的,全部属于我。
      但不要以为我的爱情已生满菌斑,
      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
      我的须髭如同箭毛,
      而我的爱情却如夜色一样羞涩。
      啊,你自夜中与我对语的朋友
      请递给我十指纤纤的你的素手。
      
      
      
      此首名曰《良宵》。(这里我插一句,我写这篇小东西实在是自不量力的事情,尤其是干引用若干。因为已经有了燎原的前车之鉴:随便谁的文章跟昌耀的放在一起基本上可利用率已经低于垃圾的价值了。此前还有一个例证:当秦阿眠君看过卢文丽几年昌耀的文章后说里面的字不论谁的都比她自己的好,而她主要引用的就是昌耀的。所以我已经做好了遭受打击的准备。)
      
      虽然这首《良宵》是首爱情诗,算是吧,在早期昌耀作品中不多见,然而一贯的那种生命感依然存在,只不过是从那种刚性的变成了这种“柔情蜜意”的低诉了。
      
      下面这三句比较符合昌耀风格:
      
      在我之前不远有一匹跛行的瘦马。
      听他一步步落下的蹄足
      沉重有如恋人之咯血
      
      
      
      这是来自《踏着蚀洞斑驳的苔原》,62年产出。
      
      在我看完昌耀评传之后,再翻来看这些诗作,感觉起了变化,从欣赏文法的奇绝和表述上的特质以外,会不自觉的想窥探昌耀当时的想法。譬如说上面那首《良宵》。我在05年第一次看到这首诗,而有欲望亲近昌耀。在当时看来,这果真是一首文辞别致的情事,尤其是一句“请递给我十指纤纤的你的素手”,甚至我在课堂朗诵过这首情诗而不觉肉麻。但是现在再看来,我就会知道,原来这诗歌是写谁,哦,原来是这个女人…是不是类似八卦和邪恶的求知欲?
      
      也是这首诗让我从诗歌的外在面貌上觉得昌耀这个人有些特别,你目力所及有谁能写出这样的东西?且看看“诗坛”中的人们已经从脑袋里进入了复制黏贴时代,就好像当年朦胧诗末期,也好像政治抒情诗末期一般缺乏生命力,然而在昌耀这里,他有意规避了公共的语言资源,非常聪明的把自己深处的藏回汉犬牙交错的文化与语言当做自己的资源来运用。譬如一个“土波特”让我知道了原来语言上的陌生化效果如此明显。庞德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像一种生活(恕我再次引用)。问题在昌耀这里变成了:我有一种生活然后创造一种语言。无疑,这是创举。因为作为“归来者”,同辈诗人要么在沉默中沉默,要么在沉默中成为教材上的诗人。昌耀却是个例外,他没成为教材上的诗人(煞有介事,提了一提),他却成为最有生命力的诗人,再次成为诗人。根基当然是他注入异质资源的语言。是不是因为这点,让他自信到甚至在任何当代所谓流派中看不到他的身影,然后就秘密的从任何人的和书本的语言中消失了。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尴尬的笑话,评论家都去请客吃饭座谈会了,昌耀呆呆地站在这里无人问津。
      
      我的语言特别无力,所以只能再引里尔克:艺术品都是源于无穷的寂寞,没有比批评更难望其边际的了。他说出这句话的前提是劝人“少读审美批评的文字”了。
      
      
      
      二。
      
      哎,羡慕归羡慕。读诗中的一种共鸣也让人激动不已。当年读《平凡的世界》,把人看的稀里哗啦,厚如字典的一本,愣是让我一周看完。昌耀的诗虽没让我稀里哗啦然而心中多的是好几份庄重和精神的神合。当我最终得知,俄罗斯之于昌耀也如她之于我时,这种秘密的冲动就好像是两个孩子在后院某处藏下宝贵的玩具一般的神秘和令人欣喜。当然,这欣喜是我的,也是我的臆想,谁知道昌耀会怎么想,更何况在去过俄国之后留下的诗歌让我沮丧,会不会果如箴言,俄罗斯本也就是“莫斯科”。
      
      在零六年一个月份,我写过一首诗,《是夜,我独坐灯前》。那晚上,我真个独坐灯前,手中拿的是昌耀的诗集。我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白色的灯光如夜色中不被打搅的月光
      放肆地把我年轻的脸庞勾画出
      手中昌耀的诗集我已然不再想馈赠友人
      然而年轻时的诺言也如岩石般不能动摇
      
      十四年前,昌耀端坐祁连山写下了在今天
      让我心潮不静的诗篇
      我打开弟弟的文具盒,用彩色的铅笔写下自己
      沉默的诗
      
      沉睡让夜晚总会安详,有如
      北方广阔而寂静的草原,也在夜晚
      放下了威严的拳,静谧主宰了大地和
      星如密语的天盖
      
      四十年间的情怀会因为几行歪歪扭扭的汉字得以联系
      以至于若有少女前来向问:
      为什么总如此忧伤的吟唱北方的山河
      定有此复
      可愿与我一同,在
      青海沉甸甸的草场,放牧天上的羊群?
       2006.1.30
      
      
      
      看来这种一厢情愿的神交从那时候就已经有了,距离昌耀过世五年十个月。又有一个小兄弟从在无数个小兄弟之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你的敬仰,希望你不会我说咱俩有神交而晚上来找我。我会十分的不安。
      
      
      
      这可如何说起呢,似乎昌耀的命运也暗合了我的一丝心思。昌耀生命悲苦,而流露出尴尬和寒碜也似乎已经成为习惯,在他以五十载之身躯狂热的追求着远在杭州的卢文丽,并且在信中夹着一百块大钞(公元一九九二年,其时昌耀工资三百七。),并附下说明,让女同志“买几瓶‘雪碧’消渴”的时候,我可真是可笑可悲啊,这该怎么形容呢,想来想去,我只能想到一个词“寒碜”。寒碜不是昌耀的好习惯,而也拜生活所赐。给你个数据你参考下,昌耀去世的时候存款四万三千人民币,四万留给儿女,三千善后。四万三千是昌耀从七十年代末复出到新世纪第一年去世二十多年的积蓄。对一个生活在杭州,且有借昌耀之名“上位”,再且日后事业也有所成的女士来说,可真是小菜一碟啊。因为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过上了可以闲来无事马泰游得安逸生活了,而此时的昌耀,基本上还不知手机为何物。(哦,这可真是跨时代的恋情啊!)
      
      在了解到此背景之时,我不能不说昌耀的确有打肿脸充胖子之嫌。寒碜,太寒碜了。更寒碜的是,这一百大元被原封不动退了回来。一个寒碜者的自尊心又一次被打击到了。
      
      不掩饰得说,虽不至那么严重,但是他的寒碜击中了我的寒碜。于是,我动容了。
      
      昌耀的悲苦和寒碜隐藏在他不停的失败当中,八零前,昌耀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八零后,昌耀的失败亦是不难发现的。譬如说诗集的屡次流产,婚姻生活不幸福,甚至被正处叛逆期的大儿子殴打而斯文扫地尊严无存,再譬如经济上的落魄甚至说过“”的话,情感经历上的屡次受挫让他无所依靠。应该说昌耀经济上的捉襟见肘让他成为一个寒碜的人,也正是这样的捉襟见肘,让他成了只能睡在文联办公室的诗人昌耀,成了西宁的“大街看守”。也正是经济上的捉襟见肘让昌耀只能成为诗人昌耀而无法改变,正如在《我们无可回归》中那两句箴言的诗句:
      
      
      是的,那火焰之裸舞固然异常美妙魅人。
      而我们无忧归去的路。
      
      
      
      那真是悲怆啊。昌耀让我觉得任何失败的人都可能是英雄,只要他能在失败中发现美丽。
      
      我想,这正是对我一贯的“偏见”恢复名誉的时候了。我曾说,我常隐秘的希望失败,意见不曾努力或急于努力的事,在无可挽回的时候失败而亡。这大概是因为,在昌耀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平衡:但凡一种失败,一定会有一种成功赶来补救。这法则是永恒不变的,于每人而言,补救的成功当然各有所不同,然而成功是一定会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促成一种失败,然而发现,这失败的价值。
      
      晚年的昌耀,内心焦虑而终日惶惶,为了躲避无聊和焦虑开始习字“我的生活并不如意。……我中日都难摆脱焦虑,处于自我保护的本能需要,我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练习写大楷…..”
      
      当人们看到,昌耀穿着自己永恒的一身夹克站在书法家画家当中写下几个大字的时候,绝不会想到,正是一种痛苦才催生出了他另一颗艺术种子。谁能否认呢,失败和痛苦一定会有一种宣泄,我大约会以诗为利器。
      
      所以嘛,我说,余华来了浙江拿工资,基本上也就和“杰作”二字说拜拜了。更何况他的“杰作”又怎么能和昌耀的诗相提并论呢。
      
      
      
      三
      
      半个月时间,拖拖拉拉读完了《昌耀评传》;四年时间,我习惯把昌耀的诗作为厕所书;六十年的时间,昌耀习惯用诗挣扎,把自己变成一块石板,上面写着“故显考王公昌耀大人之墓”。我隐约觉得,心中有走上“不归路”的冲动,然而简单说出“为现实所累”是妥协责任的做法。每当我看到昌耀,就看到一丝希望,或是命运的巨力,或是人生的小喜大悲,再或是艺术的静花总在岩石罅隙默默钻出。每当我看到昌耀,我就觉得自己不是孤独的,我的终日惶惶焦虑不安早在那么多年前,就有人尝试过了,且在这境遇中,他成为苦难的圣咏者。多想耶稣啊,难怪有人要把他与宗教扯在一起。
      
      我曾经说过:写不出,就如拉不出。即便内容关乎昌耀,感受发之于心,一番不能避免。烂笔头一阵翻腾,匆忙作完一文。不知是写给昌耀,还是写给燎原和评传,再或是写给自己。大概都有吧。于是副题题为“写给昌耀,或者燎原,和我自己”。
      
      
      
      果真是一厢情愿。一厢情愿。
      
      
       不悔 于望月小屋 2009.4.29
  •   梁淑敏先生曾经将人类面临的问题分为了三个层次,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要解决的是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关系 。
    我是如此偏执地信仰:作家之存在、之造就,其秘诀惟在生活磨练或命运之困扰。
       果真如此。
  •   廖亦武:昌耀默默开辟了一条从世俗生活通往上乘诗境的曲折小径
  •   现实无法实现无遮世界的传说,虚无落地生根。
  •   昌耀是值得解读的,可以像唐诗宋词那样当做经典去解读。
    《昌耀评传》可以帮助理解昌耀诗中的很多意象,以前读他的诗的时候这些意象是模糊的。
  •   正在读这本书。。。
  •   刚看完短评,写的多得是昌耀,间或掺杂现实中的自己。
    用你简评中,
    是的,那火焰之裸舞固然异常美妙魅人。
    而我们无忧归去的路。
    我们之中无人可在去经历
    不是懦弱,怯弱;而是终其无可回归。
    不知道往哪回归,无可回归。
    现实的篱笆,孩童般的无邪
    每一个生冷温情的故事
    都显得那么重要,因为无可回归。
    这迷茫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不会据理力争,只会寻词觅句力竭穷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