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课程开发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邓志伟、 夏志芳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07出版)  作者:邓志伟,夏志芳 著  页数:317  

前言

“文化视界·课程开发”研究丛书(6种)从文化的视角论及课程的开发、设计与研制,触及到课程开发的实质。课程是文化的,文化又是多维的,因此,本书以文化视界为主旨来研究课程开发,实乃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卦·象传》)。就是说,文化是关乎天文与人文的多维的促进天下进步的要素。文化是人类实践积淀的成果,而文化的传承,很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和课程达成的。因此,课程必然要回到对人类文化的关照上来,即课程按照文化的逻辑——人类活动的逻辑来开发、设计和实施。课程按照文化的逻辑开发,既不是学科的逻辑,也不是某一个体的“生存”逻辑,而是人类最普遍的共同生活、生存与发展的逻辑。课程的文化视界包括传统的历史的视界、地域的视界、当下时尚的视界、全球化的多元文化的视界等。课程按照文化的逻辑一一人类活动的逻辑开发,就意味着师生都可以扩大自己的认知的、交往的、对话的以及实践的视界,大大丰富自己的课程图景,完成自我本质力量、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与提升。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与历史传统、与地域、与当代、与全球、与他人互动的开放平台。在文化视界的课程中,师生成为共同进行文化探究的合作者和对话者,学习成为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探究、建构、交往与反思的过程。课程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传承人类文化、发展人类文化和培养创造新文化的人。因此,文化视界的课程开发,致力于成为指导学生与多维世界相互作用的和谐园地,通过与文化课程的对话,产生丰富的感受和体验,认识和掌握世界原初的真、善、美及其相互关系,产生多元的思维;致力于成为师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进行探究,对人类不同语汇、话语、行为、活动和文化解读的文化载体;致力于成为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有效途径;致力于成为在传承文化基础上发展文化,培养创造新文化的人的必由之路。

内容概要

  《网络文化·课程开发》理论联系实际,对课程的网络文化现象加以透视,并阐述了深刻见解:教育工作者要形成善于利用和共享网络资源的习惯,有效整合“媒介素养”教育于课程,以“娱教技术”丰富和创新学校课程和教育实践,建立合作团队和网络社区,蓄积优质网络教育资源,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  当然,课程以外的各种文化对课程开发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交错的、结合的。因此我们在开发课程中要注意多维地汲取各种文化营养,既要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又要吸收时尚文化元素,既要挖掘学校文化资源又要开发地域文化素材,同时还要借助网络文化信息更多地去浏览与理解多元文化现象,从而让学生享受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课程,不仅获得知识、技能,而且发展多元智能与提升文化品位。  基于文化视界的课程开发,是一个理论学习与提高的过程。文化内涵如何体现在课程之中,需要各种先进理论的支撑,而在这方面的理论探索还很不够。基于文化视界的课程开发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设计某一类文化的课程,例如多元文化课程、地域文化课程、学校文化课程等,像上海敬业中学的“敬业校园史”、常州觅度桥小学的“瞿秋白精神”等课程都是利用学校文化资源开发的校本课程;二是在现有的课程中将文化元素糅合进去,凸显出来,例如在语文课中有机插入当地方言、谚语、民间文学、地方戏曲等内容,在通用技术课中适当介绍本地具有地域特色的生产工具、传统技术与著名特产,等等。针对这两类任务,设计的策略、结合的策略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范式作指导。

作者简介

邓志伟,男,1965年9月生,江西省泰和县人,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小说与教育电影研究等。在《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世界教育大系·中等教育》、《个性化教学论》、《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等专著。夏志芳,男,1950年生,江苏武进人。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学科教育研究。出版《现代家庭大全》、《亲子教育》、《天才儿童的培养与训练》、《地理学习论》等著作20多部,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教育部教育科研课题多项。

书籍目录

引论:网络时代呼唤教育范式转型第一节 网络时代的来临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第三节 网络文化与中国网民第四节 网络文化带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第一章 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开发理论基础第一节 知识管理理论与网络文化建设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网络文化课程开发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与网络文化下的课程开发第二章 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开发概述第一节 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开发内涵与要素第二节 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开发目标第三节 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开发特征第四节 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开发原则第三章 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开发的模式第一节 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的课程开发模式第二节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的课程开发模式第三节 基于网络文化的人际互动课程开发模式第四章 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技术第一节 网络课程信息资源的分类第二节 课程的网络信息资源搜索第三节 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信息资源的下载和处理第四节 有效合理利用技术把握网络文化精髓第五章 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开发案例(上) 第一节 “英语猫”:基于网络文化的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第二节 开先河: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策略探究第三节 “科技坊”——科学与技术综合性课程设计第六章 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开发案例(下) 第一节 校园网:营造学校教育的信息化环境第二节 好帮手:网络为学校课程管理服务第三节 搭平台: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研修第七章 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实施的道德思考第一节 网络文化的伦理道德忧思第二节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德挑战第三节 基于网络文化的学校课程实施的道德关注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开发理论基础第一节 知识管理理论与网络文化建设一、知识管理的发展背景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已经从农业、制造业转进服务业,并且从区域经济转型为国家经济,再蜕变成为全球经济,由此,可以发觉人类的经济版图正朝向全球化发展。在全球化经济中,知识成为最大的竞争优势,知识于是变成全球化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全球化经济的影响之下,唯有妥善管理、累积、储存知识,使成员都能快速地撷取其所欲知,竞争力方能持续维持。由此可见,知识是最关键的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本。知识在速度、复杂性、历史感、文字叙述、判断以及弹性等方面的能力,正是高度竞争的全球经济体系所急需的要素。成员的智慧是否有被充分利用与重视,更是组织能否永续经营的关键。21世纪将是以“脑力竞争”取代“体力竞争”的新时代。信息科技的发达,加速了知识管理的发展,计算机与网络低成本的特性为知识创造了潜在的交流管道,并为知识管理开启了新契机。计算机网络在沟通、储存、撷取知识上的能力,远远超过人们以集中的方式吸收、分析信息的能力,这使得计算机成为知识工作的利器。电子邮件、群组软件、因特网、企业内部网络、桌上视讯会议与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等,都促使知识管理的运作更为便利。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科技仅是知识的交流管道与储存系统,并不能创造知识。只有组织中乐于分享知识、创造知识的组织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管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报告书中,强调终身学习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习与人相处;学会追求知识;学会做事与学会发展……这为终身学习的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

后记

2O06年初,我与夏志芳教授着手策划一套名为“文化与课程”的丛书,当时大致从地域文化、多元文化、网络文化、传统文化、时尚文化等角度来思考。后来,安徽教育出版社来洽谈时,最后定下了现在的框架,增加了学校文化的角度。《网络文化·课程开发》一书最初确定的主要撰稿人是刘琪老师,因为他是这方面的专家。由于2007年刘琪老师特别的忙碌,因此,年底我们彼此商量后采取共同撰写的方式,由我负责统稿,借此而不辜负安徽教育出版社的深情厚望。本书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由邓志伟撰写;引论由邓志伟、刘琪共同撰写;第四章由刘琪撰写;第五章、第六章由夏志芳撰写;第七章由邓恢祯撰写。全书由邓志伟、邓恢祯统稿,邓志伟审核定稿。本书从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视角,探讨课程开发议题。一方面,从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开发目标与特征、开发模式与开发技术等宏观与直观层面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基于网络文化开发的课程案例,包括学科化的课程案例和跨学科的案例。最后,本书从伦理道德的视角探讨了基于网络的课程实施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道德关注的网络素养培养等问题。总的来说,本书的特色一是系统梳理了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目标、模式、技术和案例等等;特色之二是应用性强,尤其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读上一遍,定有裨益的。感谢国内外网络课程研究领域的学者们。他们的研究成果成为本书宝贵的参考文献,有的以注释的方式标明了成果归属,也有没有直接引用而参考的情况,这里再表谢意。感谢安徽教育出版社张利编辑。由于水平有限和时间仓促,本书还有不少缺点错误,在此,敬请国内外同仁提出批评与指正。

编辑推荐

《网络文化·课程开发》的特色一是系统梳理了基于网络文化的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目标、模式、技术和案例等等;特色之二是应用性强,尤其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读上一遍,定有裨益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网络文化·课程开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