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潜规则

出版时间:2010-01-0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史生荣  页数:43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多年苦读成为大学教师,但生活和事业的重压才刚刚开始,风华正茂的女教师曹小慧沦为房奴后,职称和事业也受到了挫折,是依附他人并按潜规则行事,还是保持清高与独立的人格,曹小慧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也演绎出了一段悲喜交集荡气回肠的婚外恋情。而女研究生朱雪梅,却在潜规则下畅行无阻,不但呼风唤雨,也将官员和男友玩得得心应手。还有像门亮一类在困窘中奋斗挣扎的知识分子,为了他们想要的成功,不得不投靠巴结权贵,而权贵也利用知识分子,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小说描绘了潜规则下中国当代大学知识分子生活奋斗的悲喜剧。

作者简介

  史生荣,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祖籍甘肃武威,生长于内蒙古临河,现在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所谓教授》、《县领导》、《所谓商人》、《所谓大学》等,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媒体热评。其中《所谓教授》被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文学图书,《县领导》在新浪网载出后,点击率达到近亿人次。

章节摘录

  曹小慧说,你一个学生物的,人家机床厂要你干什么,你能给人家干什么。一个男子汉,从来就没有一点志气,没有一点雄心。你怎么不看看你的同学王博,人家一口气读到博士,只工作两年,就是副教授。现在怎么样,房子分到了,副院长也当上了,几十万的科研费也申请到了,私家轿车也买上了。你看看人家过的什么日子,你过的又是什么日子。如果你还是个男人,就发奋争一口气,也拿个博士文凭,也争个一官半职,不说让老婆荣华富贵,即使你让人打了,也有人为你做主,我也高兴死了。  读博士倒真的是一条出路。按规定,博士毕业后满两年就可以直接定副教授,而且不受职称限额的限制。而他工作了十二年了,还一直没凑够副教授的条件。如果也像王博那样前年就定为副教授,去年最后一次分房,他也能搭个末班车。学校分的集资房,每平米不到两千块,不及外面房子一半的价格。但这个年龄再出去读博士,不说读起来费事,经济上也无力承担。曹小慧立即说,谁让你到外面读了,咱们学校就有哲学博士点,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  申明理所在的生科院没有博士授权点,但史哲学院有哲学专业的博士点。一个学生物的,拿一个哲学博士,不伦不类。曹小慧立即说,怎么就不伦不类了,博士就是博士,谁管是什么专业。那么多学理工的人拿了哲学博士,结果怎么样,哪个没享受博士学位的待遇?不仅享受所有的待遇,不少还当上了领导。  道理也是对的。有个博士文凭,面前的路就会宽一些,可以随意调动跳槽,也可以走仕途官场。前年选派高学历人才到地市,学校一下就选派了四名有博士学位的去当市长助理,现在两年不到,已经有两人转成了副市长,另两位虽然还是助理,但有专车秘书司机,每次回学校,前呼后拥,羡慕得人眼睛发疼。

编辑推荐

  在这荒郊野外,一男一女紧紧挨在一起虽然浪漫,但曹小慧还是有点慌乱。慌乱让她心跳如同赛跑,也让所有的宁静变得无影无踪。不行,这样不行。但她无力起身。向四周望望,别说人影,连个活物都没有。既然神不知鬼不觉,干脆就由他一回。但只此一回,下不为例。曹小慧的心一下安静。门亮的手已经试探性地搂住了她的腰,双眼虽然在凝视远方,但她肯定,他的视觉感觉听觉,都在自己身上。她轻微动一下身子,他立即敏感地将目光收回看她。见她再没反应,他突然不自然地说,面对此情此景,不知你有什么感觉。  有人提出要门亮发表一点看法。门亮书读得多,见解往往也独到深刻,而且论述起来有条有理,时不时还有点高深玄妙的东西。门亮清清嗓子坐直,说,大家说了许多,提出的问题也很多,好像一团乱麻,也好像不会有答案,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一句话,大学的根本出路在于私有化。  父亲说,你们说评职称报不报名我不懂,但我觉得你们评职称也和我们种庄稼差不多。我们种庄稼,不管秋后有没有收成,到了该种的时候,就必须要种下去。我想你们评职称也一样,不管能不能评上,到报名的时候就要报名。  朱雪梅娇羞地哧哧笑几声,然后说,你们男人,在两种情况下说的话不算数,一种是喝醉了酒说的话不算数,另一种是把女人搂在怀里说的话不算数。你现在喝了酒,又把女人搂在了怀里,我不知道你现在说的话有几句能算数。  车处长很开心地笑了,这女子,到底是知识分子,说话就是幽默有水平。他兴奋地站起身,说,我什么时候说话都算数,把女人抱在怀里说的话更算数,不但算数,这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潜规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没看,一个单子中一半书的质量有问题
  •   现在那没有潜规则啊
  •   很不错的书,深有启发
  •   内容不错,文笔一般
  •   另类的大学题材
  •   很好的一本书,应该看看
  •   我来凑字数的……&没别的意思!
  •   包装精美,送货速度快,正版图书价格实惠
  •   这本书很有看头,我是这么认为的!!
  •     各位,(推荐/不推荐)书籍《大学潜规则》。(推荐理由:它将给你十年的社会经验,让身为一般人的你找到顺利活下去的方式,“这是你这个平凡人迟早要面对的社会的真相。(不推荐理由:将你残存的理想、信念彻底毁灭,“就这样活下去吧”将会是平凡的你唯一会想的。【此书有风险,开卷须谨慎】
  •      哎呀呀,咋整呀,你说说,这学术能搞好嘛!也是呀,知识分子也是人,也要吃饭呀!也想过好日子呀。真是矛盾!
       不过门亮爱的那么炽热,真让人感动呀!小说末尾,无疑是不断的轮回,理智与情感,显示与理想,纠结!不过生活不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经历着。
  •     这本书读完之后感觉很阴霾,因为五万元,改变了几个人的人生轨迹,原本的裂痕完全破碎,和谐的旋律掺杂了严重的噪音。尽管落入俗套的婚外情情节并不怎么感人,但还是能看到所谓“知识分子”内心的苦苦挣扎,这也许正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在作祟吧。且不能不说我们的潜规则还真是够多的,也许掌握了潜规则,可以所谓的“呼风唤雨”。但是,其背后的辛酸谁人又懂,得到之时,也正是失去之时。
      故事的结局也似乎顺应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幸福在哪里?虽然曾经爱过已经足够,但爱过之后的累累伤痕又如何抚慰?
      呵呵,还是俗话说的好呀,玩火者自焚,即使你掌握了所谓的潜规则。
  •     一对高级知识分子年轻夫妇,当金钱遭遇婚外情外加潜规则,构成了主要内容。本人也把大学老师作为一条出路,虽然已了解大学中的一些阴暗,看完这本书还是觉得很揪心很压抑。。。坚持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底线,不断提升自我,或许能在这儿生活,即使很难很难。。。
  •     感觉作者还是很熟悉高校生活的。
      我考过研,在那个过程中,我对某些教授们有了不好的认识和感受。这本书又令我想起了那些不好好做学问,就会剥削研究生的教授。也想起了高校教职工在住房上的种种不易。
      这本书好些地方还是写得很生活的。
      读后有些压抑。
  •     自己小硕刚毕业,又马上要开始继续攻博;
      看到书中所描写的种种场景真是让人透心凉;
      想在天朝的学术界往上爬,想弄到课题,果然是一件难事;
      科学家也要吃饭!努力吧!
      -----------------------------
      女主和男主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在金钱、生活压力面前不得不选择违背自己本身的价值观念;
      现实残酷,想超脱的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没有物质保障很难;
      33说金钱才能使人维持做人的尊严
      唉,努力赚钱,开源节流!
  •     学校不再是一片净土,可悲!可叹!    在追求高知的同时,他们发现他们自己原来那么渺小,自认的清高和现实比起来,他们犹豫,退缩,也挣扎,在金钱和地位还有虚荣的世界里有人失去了自我,有人玩弄这所有,是呀这个社会本身就没有所谓的公平?人和人生下来就是不平等的,所以才有人为了改变命运在努力或者走向犯罪。    站的高了,看得远了,见得多了,一切就都明白了,有人做什么都很容易,而有些人做什么都很困难,到了还可能想要的都得不到,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所以才有个形形色色的人,才会有人不择手段。    这类书看多了,其实就会很灰心,现实才残酷,太了解了人会恐惧,还是少看几本,黑暗的政治一直都这样
  •     翻完了,才发现原来是又一部蜗居。海清和海藻整合成了曹小慧。
      
      舞台则是一所极端行政化、功利化的大学。
      
      在书中这样的高校里,清高的知识分子是没有出路的。小说中并没有真正潜心学术的人。哪怕是彼时憨厚的申明理,文艺气质的门亮、曹小慧。环境无法为他们提供自由的空气和学术土壤,他们本身也缺乏纯粹的科研志向。虽说书中有些事情看起来几近荒唐,转头想想又觉得本质上并没有脱离现实。
      
      小说里相当大的篇幅在写门亮与曹小慧纠结的感情。人物的心理活动与人物间的对话比较贴近生活,也不乏亲切动人之处。在这样一个功利的环境里,他们感情之真切像是一抹亮色。和海藻一样,其实这样的感情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作者出生在六十年代,故事应该也融合了其自身的经历。书中的时空感比较飘忽,幕布有时似在当下,忽而又像切换到八九十年代的环境里。
      
      有着畅销书叙述的节奏和几分恶俗的章节标题,不晓得这部书会不会火起来。有了红极一时的蜗居,类似物登场时就缺乏那样的冲击力了吧。饭后匆匆翻过,罢了。
  •     开头比较吸引我,我是在网易首页看见读书频道推荐才买的,后来的内容觉得越来越没劲,呵呵。
      封面的设计更是让我觉得是很失败的书。
  •      作则可能确实比较了解大学的一些运行规则。但大多数规则其实是潜移默化运行在社会生活得各个角落,而并不只是大学。这些规则,也并不是大学所独有的。合理的解释是,金钱崇拜在大学里的合理或不合理的反映。
       科研经费上确实是这样,学校里真正在一线做项目的,往往搞不到什么大的科研项目。而一些教授甚至无耻到和一些讲师,助教,刚刚留校的博士争夺1万元的科研经费。而实际上,他们有各种门路去拉项目。
       总之说来,不怎么样的教授很多,但是,默默无闻的做学问的教授有没有?有!否则,国家这些年在很多领域的成就从何而来??
       如作者这般,写的学校,估计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学校,应该还是比较真实的。作品里面太坏的人,除了那个刘进礼,几乎也是没有,其它的人,不过是忍不住冲动,做了点出格的事情,最后又无法挽回而已。
       最后评论一下,作者写大学的状况,基本上还是表达清楚了。但是作者在把握小说情节脉络上,实在是无法忍受。明显的人物性格分裂,明显的情节突兀,明显过分的心理状态变化,明显差劲的文笔。最后还是一个太监贴。。突然,整部小说就那么结束了。
  •   是否因为它真实所以它压抑。
  •   有同感,不过还是值得一读!
  •   大部分人的性格本来就是有两面性的嘛,知识分子患得患失更不足为奇了。文笔不能算差吧,读了比较压抑是实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