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叶辉  页数:8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对应》为诗歌作品集,主要包括对应、出游、在糖果店。其内容具体,易于读者的阅读与欣赏。

书籍目录

第一辑 对应第二辑 出游第三辑 在糖果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对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江苏高淳人叶辉,生于1960年代,第三代诗人,获第19届柔刚诗歌奖,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有所评介。若将其练习诗歌写作的年龄定在25岁,那距今已有二十余年了;若再假设其磨炼诗艺用了十年之功,则其写出成熟的诗作至今也有十余年光景了。(之所以如此假设,是因为他的诗歌完全不标示年代)但就是这样一位写作时间历久的诗人,其诗作数量却少得惊人:2009年底出版的《对应》诗集,仅有五十余首,还包括了相当一部分更早时期的创作;再加上他获得柔刚诗歌奖的《在太空行走》,也还是不足60首。因此,将其定义为一位极其低调、近乎默默无闻的诗人,也可以说是恰如其分。(他是我读过的诗人中,诗歌创作最少的诗人,也就一年五六首)或许可以将此理解为诗人的疏懒,我则愿意相信是诗人诗歌写作态度的认真,乃至苛刻。
      
      诗集《对应》包含了他迄今所结集而成的三部诗集:《对应》、《出游》以及《在糖果店》。《在糖果店》的同名诗中,诗人的诗风已然独具特色,即剔除感情色彩浓烈的词语、摒弃想象。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尽量回避个人情感。众所周知,对个人情感的回避,是现代主义诗歌对浪漫主义的一种反动,但即便艾略特本人也没能完全做到,以书写客观景物的里尔克亦是如此。然而,在叶辉的诗中,则有这样一种纯然客观的观察视角,虽然《在糖果店》一诗的最初便出现了叙事主体“我”——
      
      有一回我在糖果店的柜台上
      
      写下一行诗,但是
      
      我不是在写糖果店
      
      也不是写那称秤的妇人
      
      诗人将一次诗歌写作的过程由此叙写出,也许可以借称为“元诗表达”。这种方式——即纯然客观的视角叙事——让我们觉得,即便将诗中的“我”替换成第三人称的“他”,也不会有什么截然不同的异样来。既然不写“糖果店”和“那称秤的妇人”,那接下来讲写作的视域拓展到其他情境中,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但在诗人的笔下,仍然是近乎零度情感的书写:
      
      我想着其他的事情:一匹马或一个人
      
      在陌生的地方,展开
      
      全部生活的戏剧,告别、相聚
      
      一个泪水和信件的国度
      
      “陌生”、“告别”、“相聚”、“泪水”、“信件”等词,极易成为感情的宣泄口,我们见过许多这样的诗作。不过,在这首诗中,几乎呈现出别的姿态:那是“别的事情”,不应当与我有任何关涉的事情。然而,这必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唯一的处理方式便是,尽量置身事外,让这些成为所有事实的一部分——仅仅以“名”的形式出现——在“我”这里如此,在他人那里也如此,谁也逃脱不了。有意味的是,因为是“想着”其他事情,此处写道:“我躺在想像的暖流中”,可诗人也就此打住对“想像的暖流”的进一步书写,它也只是以“名”的形式出现,近于一个纯然的客观物。在这样的情态下,诗中发出一个声音:“我不想成为我看到的每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是情感易于爆发的载体,而“每个人”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客体,已然成为一种形而上的概念化身,所体现的是不直接表现为情感的客观物。
      
      如同一座小山上长着
      
      本该长在荒凉庭院里的杂草
      
      这是《在糖果店》的结尾,是一个隐喻,展示给读者的是一种错乱的生活状态。前面说到“不想成为看到的任何人”,至此却展现出另一番图景:人都离开了各自原本的位置,已然不是自己,反而成了别人。诗结尾借助隐喻带来的巨大张力,无疑反映出诗人的思考所在,但不露声色。
      
      实际上,叶辉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隐喻,如诗集《在糖果店》中的《老式电话》、《小镇的考古学家》、《胎记》、《一个年轻木匠的故事》、《遗传》等。借着这些隐喻,叶辉一次又一次地探讨着生命在个体中的形态,以及由此聚合成的集体生存状态。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将其从深埋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却又深深地埋藏在冷静、从容、漫不经心的冷峻叙述(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中;他讲着自己的故事,给人的感觉却仿佛是在转述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故事,与自己毫无关涉。这种对转述、对隐喻的痴迷(或曰沉醉),在诗集《出游》中更为突出,甚至可以说,《出游》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与诗人的另两种诗集(《对应》与《在糖果店》)相较,该诗集的名称“出游”并不是集子里的一首诗;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出游”是一首组诗,集子里的诗都是该组诗的一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天气》、《家神》、《陌生的小镇》、《空神》、《奇迹》、《预言》及《萤火虫》。(《出游》最初正是以组诗的形式发表在《星星诗刊》的,诗的数量和内容都有所不同)
      
      与诗集《在糖果店》里借助日常生活进行隐喻不同,在诗集《出游》里,诗人借助了神秘事物——诸如神灵、陌生事物、预言、奇迹、黑暗等,无一例外地都出现在这部诗集的诗题里——,这是最常见而又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诗人说:用日常的手边的事物来唤呼“神灵”,可见,诗人有意将日常生活与神秘事物贯通起来)。诗人对隐喻的青睐可见。然而,越是使用隐喻,越折射出使用者的强烈的表达欲望,只不过被外在或内在地压制(这种压制有时并非贬义,譬如诗人自身对陌生化的追求)。叶辉在《出游》诗集中频频使用隐喻,究竟要表达什么?
      
      仍然是那永不枯竭的话题:生命的存在状态,只是这一次借助了神秘的力量——
      
      (文/陈迟恩;2011.11)
  •     周公度
      
      
      
       世界上有个不存在的国家,诗人叶辉找到了他。
      
      
      
       这个国家宛如一个小镇,人民喜悦、稠密,富产考古学家、植物学家。而且,山山相连,全是秘密水路。从此山到彼山,必须趁月相望日,手持发芽的花梨或榉树树种。
      
      
      
       在这个国家的湖边博物馆内,陈列了历年来考古学家发现的无数云中仙人的影像与遗物,还有各种飞鸟的《飞行轨迹地图》。他通过对这个国家的植物学家笔记《天树的区域分布》的分析,研究出了人间失传已久的隐身术。
      
      
      
       宇宙间的真理都很简单,隐身术也是如此。不过是用85亩当年的上好粮食,辅以练习者出生当年的雨水;然后盛放于松木酒桶,置于地下酒窖。在翌年秋分日的第一个早晨,就会看到酒窖蒸发形成的酡色酒云。登上这片酒云,便可以隐身。
      
      
      
       这个国家的名字译成中文有60000字。任何简称都不能到达。
      
      
      
       2010年9月1日 西安
      
      
      
      
  •   迟恩兄评论写得不错,叶辉的诗也够有趣。
  •   评论写得还是不如诗本身有趣~@me-dos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