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认识论原理

出版时间:1981-9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瑞士]皮亚杰  页数:113  译者:王宪钿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是皮亚杰在1970年出版的一本理论性著作,较集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于认识论的观点。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是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对生物学、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都有精湛的研究。他自1921年开始,就从事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由此探讨认识论问题。1955年后,任日内瓦“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以他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数十年来积累了大量有关儿童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资料,先后出版了不少专著和论文,对西方现代儿童心理学有相当广泛的影响;重复验证和著文介绍、讨论他的工作的心理学工作者颇多,看法却不尽相同。近年来,苏联心理学界对他的工作也十分注意,也有一些评论。  他指出:“发生认识论的特有问题是认识的成长问题”(见《发生认识论原理》引言),而研究认识的发生发展是认识论不可缺少的一个部份;并指出发生认识论的第一个特点是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第二个特点是:“它的跨专业性质”(见《发生认识论原理》引言)。《发生认识论原理》共包括三章。第一章根据对心理的发生发展的分析,讨论认识的发展和形成。皮亚杰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只顾到高级水平的认识,换言之,只顾到认识的某些最后结果”(见《发生认识论原理》引言),看不到认识本身的建构过程;他自己则是从其心理的发生发展来分析认识。在第二章,分析了获得认识的生物学前提,也就是认识在机体方面的起源和机制问题。最后,在第三章则对一些古典认识论问题作了考查,他认为各门科学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论,但认识总是一种继续不断的建构。

作者简介

Jean Piaget,让·皮亚杰(1896—1980)    
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对生物学、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都有精湛的研究。他自1921年开始,就从事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由此探讨认识论问题。1955年后,任日内瓦“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以他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数十年来积累了大量有关儿童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资料,先后出版了不少专著和论文,对西方现代儿童心理学有相当广泛的影响;重复验证和著文介绍、讨论他的工作的心理学工作者颇多,看法却不尽相同。
皮亚杰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土,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书籍目录

英译者序英译本序言引言第一章 认识的形成(认识的心理发生)一、感知运动水平二、前运演思维阶段的第一水平三、前运演阶段的第一水平四、具体运演阶段的第一水平五、具体运演阶段的第二水平六、形式运演第二章 原初的有机体条件(认识的生物发生)一、拉马克的经验主义二、天赋论三、从本能到智力四、自我调节系统第三章 古典认识论问题的重新考虑一、逻辑的认识论二、数学的认识论三、物理学的认识论四、建构主义与新特点的创造参考文献(《发生认识论研究报告》卷目)汉英词汇对照表汉英人名对照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发生认识论原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5条)

 
 

  •     0.
      许多年之后,面对手持移液枪的小外甥,我将会想起他母亲也就是我表姐和我一起看Discovery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那一期讲的是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综合症(也就是俗称的“疯牛病”),其中提到该病的一个典型症状是运动感知功能受损,一位患者伸手做出拿杯子的动作,但没拿到杯子就接着做出了喝水的动作。这个现象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困惑激发了:关于“我”的自我意识是怎样诞生的?为什么“我”只能从“我”的身体里去感知外部?为什么“我”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动作以及这种动作的准确性?但是这些问题对于二年级的我来说即使想清楚地表达都成问题,于是只能费力地挤出这样一个疑问句:“‘我’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在表姐看来与电视节目是完全不相关的,但是作为未来的高中生物老师,她误解了我的问题,并以欣慰的语气开始为我讲解“精子”、“卵子”、“受精卵”、“胚胎”等概念。当时我并不知道她的答案和我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却天真地认为二者确实有关联,而我不能理解只是因为还“太小”的缘故。
      这件事的长远影响之一就是使我成了一名生物系学生,等我迷途知返最终下定决心投奔心理学,动机已经不如当初那么纯粹了。但生物学没有抹杀我对人类意识产生这一谜团的好奇,而且是理所当然地增强了,正像皮亚杰声称自己的研究并非纯粹心理学的。“我们的研究本质上是认识论的”,他在书中这样说。
      1.
      《发生认识论原理》远不止是一本心理学小册子,这一点皮亚杰说得很清楚,但奇怪的是人们似乎对他那很有些过时的儿童发展理论更加津津乐道,却很少谈及他对过往哲学的认识论的批判。他的许多实验(因为采用不恰当的报告方式)实际上是低估了儿童认知的发展水平,今天的科学家们使用许多更为严谨的方法得出了与他不尽相同的结论,而且人们现在有演化心理学作为理解个体发育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更好角度(比如“视觉能力来自遗传,但必须适量的视觉刺激才能引导视觉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要远比“起视觉认识中介作用的最初不是视觉知觉而是视觉活动本身”来得简洁明了)。相比之下,发生认识论这一哲学议题要有意思得多,因为他的建构主义观点同时带有两种色彩:一种是我十分青睐的黑格尔的实践认识论,另一种是我十分反感的康德的先验认识论。当然,皮老爷爷的认识论和过去的任何哲学流派都有很大不同,他强调对客体的认识起始于活动,因而又先验地受限于主体。这一主张不仅限于儿童认知发展,还被他试图推广到科学思维领域,比如他举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转变为例试图说明“客观性”的前提在于主体解除自我中心化和逐步接近客体,又用“物理学的发展落后于数学”的例子试图进一步说明只有先建立了内部的数理逻辑才能进而去认识客观性。简而言之,即使在科学领域,“客体首先只是通过主体的活动才被认识的,因此客体本身一定是被主体建构成的”,因而他接受一种将认识的极限放在主体内部而非客体之上的先验论,而“客体代表着一个其本身永远不会被达到的极限”。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他与康德十分相似,只是更改了一下措辞而已,用皮老爷爷的术语来说,物自体不是由主体建构的当然也就谈不上认识,而客体既然被建构出来了当然就被认识了,认识=(起始于活动)建构出一个客体。
      2.
      显然,在认识论方面皮亚杰想要建构一个远远超出心理学范畴的grand theory,正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以及格式塔学派那样,试图用自己并不十分复杂的发现来解释复杂的认识现象。但这种尝试往往难以成功,他的论述也不是很能令人信服。
      他在第三章批判了还原论以及与还原论相反的那些企图,认为不同水平的结构之间不能单向的还原,只能“是有互反的同化”。但我认为这是含糊不清的措辞,混淆了“理解”和“解释”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人的认识水平和观察到事物的现象水平可以是“有互反的同化”,这是理解的问题;将一个水平的现象解释性地还原为另一个水平的现象,这是解释的问题。理解由解释构成,解释受限于理解的框架;一个具体的解释很容易被反驳,但一种宽泛的理解却很难驳斥。无论是托勒密天体观还是哥白尼天体观都是一种理解,不论选择哪一种理解都与我们所观察到的天体运动现象相符合,更进一步说,从相对时空观来看两种理解都没有错。但是托勒密天体观不具有动力学意义:我们无法在地心说的理解框架内解释太阳何以会绕着地球旋转。人们因此在日心说的理解框架下推导出力学法则,并用来解释天体的运动。这种解释的产生是出于理解的改变,但解释本身仍然是单向的还原。
      像斯金纳将操作条件反射法则的概念过度泛化一样,皮亚杰也将认识的发生过程过度泛化了。比如“尽管将数学家比作儿童很不礼貌”,但他还是将数学推导过程中的种种方法手段也视作与儿童认识发生过程类似的“活动”,而完全无视这种“活动”不像儿童发展一样伴随机体发育的过程。这种泛化的理解,比单向的还原更糟糕,恰恰是一种没有互反的同化,它不会因为解释的改变而改变,失去了可证伪性。再者,如果我们把“认识”本身作为认识的客体,那么在皮亚杰理论的语境下“认识”也即是我们作为主体建构出来的客体。另一方面,物自体或者说“作为极限的客体”也是冗余的概念,因为当一个物自体所有需要被了解的方面(能引发“现象”的方面)都被了解时,物自体和客体并无区别。
      3.
      此外我还有一个困惑,对于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人是否只有在内部建构一套数理逻辑用于运演才能算得上“认识”呢?
      首先,现实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人们确实通过“活动”来产生某种认识,但这似乎不是因为人们不会复杂的运算方法,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找不到简单的算法来减轻认知负荷。分形几何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Mandelbrot发现分形的简单法则之前,几何学家们是将那些“非常规图形”丢在传统之外的,但实际上用传统几何学也是有办法以十分复杂的方式描述那些图形的。此外,使用复杂系统范式对内隐学习进行研究,发现仅仅通过练习就可以使被试提高操纵系统的能力,尽管他们无助于外显测验成绩的提高(Berry & Broadbent, 1984)。
      其次,皮亚杰似乎也没有具体说明“建构”的本质是什么。我想到的是@Edwardy描述他所理解的“直觉”时提到的“降维处理”。当人们依靠“顿悟”在一系列关系错综复杂的事物中发现某种“结构”时,这种建构似乎不是一步一步的添砖加瓦,而是一下子去除掉许多多余的东西。在认知发育中有许多现象似乎遵循着这种简化的规律,比如大脑发育过程的突触减少以及母语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音位丢失(Kulh, 2000)。简而言之,建构在很多时候似乎更像石雕(除去多余材料)而不是沙雕(添加必要的材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儿童和数学家是绝对不同的:儿童的认识发生,伴随着认知负荷上限增加的过程;数学家的“认识发生”,伴随着将认识对象所占用的认知负荷减少到可接受水平的过程。
      之前看方舟子写的科学史公案系列,里面提到莱布尼茨和牛顿的微积分发明权之争:“后人通过研究莱布尼茨的手稿还发现,莱布尼茨和牛顿是从不同的思路创建微积分的:牛顿是为解决运动问题,先有导数概念,后有积分概念;莱布尼茨则反过来,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先有积分概念,后有导数概念。牛顿仅仅是把微积分当做物理研究的数学工具,而莱布尼茨则意识到了微积分将会给数学带来一场革命。”不知道建构主义者会怎么解读这种不同呢?
      
      (就写到这里吧,其实还想聊聊复演论……但鉴于想法更多来自《原始文化》,还是等着写在《原始文化》里吧)
  •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无限心智”的作用下,此位面一切可解决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而这种解决是处于进化在此阶段的人类能胜任的。在此之前我惊讶于现今已有的人类的一切成就,而理解心智的认知有助于理解这些成就的来源、这种来源所对应的更深层次的有关上方世界的讯息——这能解释我们是种什么,以及我们的界限——穷尽这世界的一切可能性,同时,获悉这种本质将有助于消除个体间存在的差异,进而消除人类间因智力高低这一差异导致的不公;除此之外,我自身有部分经验需要得到解释,这些经验是有关二元论下一个更高一级现实的内容,涉及心智本质——在这些经验下我似乎能开始理解心智运作的原理——这是否是一片处女地?于此我必须确认我的经验与判断的正确性合理性,为自己的理解找出些支持的依据。出于这些理由我被此书的书名所吸引,至少从标题上看它涉及到了我所需要的那部分知识。那么我们姑且翻阅。(而按标题,我以为它可能会通向这个问题:人类的一切知识的来源依赖于认识,理解了认识的发生将可以理解一切知识的获取。)
      ————————————
      第一章
      
      简言之,如果眼前有一台连线的线控小车,这辆车察觉到自身的转向,前进,后退等等动作的完成与自身的马达,逻辑电路,轮胎,背后拖着的长长的线,遥控器,及身上的每一个零件都相关,那么所有这些相关之物便构成了这辆小车的自我主体,小车通过自身的运动——前进、转向、后退——辨认出了所有须用到的部分——也就是所有属于自我的主体的部分。【但是为什么这辆车能【察觉】到自身的运动,书里是只字未提的。】当这辆车推动眼前的一个方块时,它将意识到方块的存在,同时意识到自身与这个方块处于一种时空性的因果性的联系,此时它便能(至于为什么能是不给出解释的)将自身与方块类比起来从而转换视角将认识到自身也具有客体性。这便是消除自我中心化的开端。现定义这种智力为“感知运动智力”。
      
      儿童是种起步阶段的心智因而还没有掌握抽象概念(至于为什么,书里是不解释的),但可以完成前一段所描述的那种小车的“思维”,换言之,儿童的心智或许弱于一只苍蝇的心智,但当一只苍蝇对着玻璃窗猛撞时,它所表现的心智应该和一个儿童的心智没什么不同,不用怀疑:因为我们有充分信心相信苍蝇也会怕死,所以一头苍蝇也是拥有自我的,那么它的心智与一辆小车的心智(如果有的话)至少是同级的,而我们通常总认为儿童的心智应该是不亚于一辆小车的。
      
      接下去的章节里皮亚杰要向我们揭示这种卑微的心智是如何一点点过渡到我们在使用的这个成年人的心智的级别的,每一个步骤之真实使得这些步骤如果被应用到任何一头动物身上也理应成立。
      
      第一步是抽象思维的形成,这种形成的原理是“内化”,换言之也就是“心智自然而然地可以使用抽象思维,当这个心智达到一定年纪时”。当一个心智把它所经历的“感知运动智力”“内化”,比如从A地运动到B地,这段经历“内化”,就应该产生“路程”这一概念,或者讲由A地运动到B地且认识得了路程这一概念便是“内化”起了效果。(也就是说这里完全没解释“内化”发生的机制。)这里开始,皮亚杰定义抽象用了一种他发明的新词:“群”,这个“群”和数学上的群其实完全是不相干的,这里的“群”只是指抽象概念,好比马克思口中的“类存在”,但皮亚杰认为一种新的称谓就是种新的事物,所以他认为他发现了心智的本质:“群结构”(“抽象思维”)。
      
      在肯定了“感知运动智力”之后接下来要谈到“前运演的表象性认识时期”,也就是心智开始把“感知运动智力”中的主客体用概念来替换,用概念模拟出“感知运动”(这种替换的原理是“思维有中介作用”,下一段会讨论到这种中介的过程)。于是心智开始向前迈了一步,其中主体的内部将产生逻辑思维(但主体的内部从何而来,就是那辆小车为什么会有心智,这个是不解释的),而主体借助对外界的观看则认出了因果联系。这样一来心智就可以开始作出推理等复杂的思维。也就是比如说一只猫开始把看见的东西“内化”成概念,不久之后它的心智就能开始作出推理等复杂的思维。
      
      让我们来谈谈内化:首先内化很缓慢,然后,内化也就是把概念“同化”,具体的,因为B具有性质a,C也具有性质a,所以B和C可按性质a而归为一类,这种分类也就是“同化”(这种“同化”只是种定义,只是涉及种“概念的操作”,完全没有解释客体成为概念这一步)(为什么心智会进行分类,仍然是不解释的)。
      
      无论如何,心智向前迈步,【必将】由前运演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这种过渡称作协调(至于“协调”是如何进行的,是不得解释的),据说在这个阶段,思维缺乏一种“可逆性”,也就是说如果此“儿童”意识得到3=1+2,那么他必然意识不到2=3-1,据说有实验证据证明了此事。同时,据说,如果第一根木棍长度小于第二根,而第二根木棍长度小于第三根,儿童(或一只猫)将无法得知第一根木棍长度小于第三根。(另外一个实验,如何将两个杯子中的水互换,因为只要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那么两个杯子的水可以直接互换,也就是实验本身说明的是儿童对液体性质理解的缺失以及儿童无法迅速将条件扩充(用到第三个杯子),但皮亚杰却硬性将此理解为儿童思维——用他的术语——“缺乏可逆性”,并且对此结论相当满意。)(他的其他实验的解释也完全错误,例如,物体的动量守恒涉及到两个碰撞物体的动能守恒,而他不理解这一常识,因而认为物体间存在一种“冲击力”,一个小质量物体撞击一个大质量物体,大质量物体会因冲击力而飞出去,小质量物体则会停留于原地,他认为事物的运动遵循这一原则,于是也便认为意识不到这一原则的尤其是儿童正处于一种——用他的术语——思维“缺乏传递概念”的状态下,正如同这些儿童据说理解不了三根木棍大小之间的关系。)但是就如同【必将】一样,这个阶段必将过渡到下一个阶段,至于如何过渡,是不得解释的。这里有些未被定义的新名词:反身抽象(他想说的是归类);“平衡”(因为能认识到数量被增减后不变,也叫自我调节。)
      
      (关于“可逆性”,如果意识到A在B的上面,由于缺乏“可逆性”,儿童会意识不到B在A的下边。所以被试家里有一个兄弟,被试意识不到他的兄弟也有一个兄弟。或者我还想到了一道智力题,具体我一下子想不起来。)
      
      接下去就要讲到抽象思维是如何工作的了,这项工作被看成是:把客体组合起来,或是把客体拆分开来。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皮亚杰只是提出“抽象”,随后将抽象设定为“将客体组合”与“将客体拆分”,认为这种提出与设定所表达的那层含义就代表了心智前进的步骤(至于其中的原理是不解释的),并把这一步骤命名为“前运演”“具体运演”后强加于“儿童”——“5-6岁的儿童”,“7-8岁的儿童”——从而完成了他对“认识”的全部归纳。另外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皮亚杰不明白不需要运用群概念也能完成加减法,群(数学上的)概念的提出已处于人类历史相当晚的一个时期,这足以表明其不会影响到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而皮亚杰则认为“7-8岁的儿童”掌握了加减法,是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里生成了群结构;同时的,就力学,皮亚杰认为那反映了他对抽象思维分类中的对外部的观看(被他称作“因果联系思维”),那么在伽利略之前的人都认为轻的物体比重的物体下落得慢,那么伽利略之前的人的思维都处于“7-8岁儿童”的智力水平。至于“10-11岁儿童”,由于“交换群”是在“群”概念基础上提出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在7-8岁的儿童基础上成长起来的10-11岁儿童开始有了交换群的概念。同理的,伽利略之前的人都不超过10-11岁儿童的心智。
      
      最后我必须说明,逻辑结构只是思维-心智功能的极小的乃至最简单的一块,其简易到可以在非生物——计算机上得以实现,不能解释自由意志,情感,联想;不同心智间的差异;心智的前台后台的发生;低级错高级错误;意愿;理性……而在第一章里,一方面只是解释逻辑的演进,有把逻辑代表整个心智的倾向,另一方面即便如此对于逻辑的发生与认识他也是完全错的,除此之外更始终没解释认识的发生与学习的发生(也就是那辆小车为什么会有自我)。
      
      第二章
      
      他发现了一个新的概念——自我调节,然后认为自我调节就是学习与认识的机制。(生物体,例如一个单细胞的细菌,为存活进行着一系列的新陈代谢,他认为这种新陈代谢就是学习能力认识能力的起点)(一台电脑,其硬盘和cpu不停地“自我调节”以储存读取数据,所以这台电脑“学习”了这些数据。)而且很不可理喻的,这里采纳的是拉马克的进化观点,认为环境将直接作用改变遗传,如此来解释本能的产生。
      
      第三章
      
      在第一章时我们就预见到了这种把逻辑看成是“心智的全部”的倾向。非常的无谓。
      
      把不同的“事物”称作不同的“结构”,把对概念的运用称作“反身抽象”。在此我的心智无法获得关于数学的本质,但我认为他对数学的一系列的理解都是肤浅的,他似乎以数学“具备结构”从而数学是种结构来看待数学,但不给予结构以定义,又因为极有可能他所想表达的那套东西是错误的、观看的前提是须获得他的整一套主观的错误的思路,所以我始终理不出他要说什么:比如他想说结构是递进的,那么怎么个递进法按经验他有自己的一套胡乱的解释,至于结构是种什么由于他没有给出,所以这里就没有定义能让我们去直接去获得此物的性质。例句:“根据结构的迭代所引起的那些闭合作用以保证结构的必然性。”你能从这句句子中读出结构是种什么吗?它能迭代(通常我们只认为代数能被迭代),被迭代后有闭合作用(怎么个闭合作用,对什么闭合?),结构的必然性?其实他似乎想说因为一个群中的所有元素运算是封闭的,所以这个群有必然性——但这么解释,因果联系又完全是错的——运算封闭怎么导出个“必然性”?对什么的“必然性”?所以其实他可能是想说,因为群中的运算是封闭的,所以群的存在就是先验的,很明显,这样的因果联系还是不成立的,但他可能就是认为这样的因果联系是成立的,所以通篇读着很顿,如果我无法直接理解他的第一句便也无法通过阅读更多的相关的句子来理解第一句,而这往往是因为他的前一句所用的因果联系就是不成立的,后面的句子的因果联系则是奇异的。再有,比如,他用一种神秘的概念:“反身抽象”(其实他想说的是对形式化概念的操作)来解释他的“结构递进”,具体的解释是这样的:通过反身抽象,儿童形成了概念和运演,(怎么个反身抽象法需要读者通过自身的脑补来理解。)再例如他不停地用到结构这一词,数学是种结构,集合的特性被抽象出来构建出结构,怎么个结构法,没有定义,只能由读者通过自身的脑补来理解。其实他想说的是数学具备“结构”,心智具备数学上的“结构”,心智的这些数学上的结构是心智完成逻辑运算的基础,这一结构是循序渐进产生的——非常地无谓,既没有给结构以定义又没有解释那辆小车为什么有自我能认识事物。
      
      而“物理学的认识论”部分,他认为概念有抗变性和不抗变性,但我们考察比如大地是平的这一例子,发生这样的认识就一定导致造成这一认识的结构容易被破坏吗?按皮亚杰的观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日趋复杂日趋正确,那么这些日趋复杂的认识由于其正确性便日趋抗变,便反而是种更根深蒂固的东西,更直接能获得的东西。(——这不和现实状况完全反吗?)他解释对事物因果联系的认识是这样的:“它们在知觉上被直接理解的那一瞬间它们就已被无数的关系所结构化。”而他认为物理就是种对事物因果联系的认识。所以由于这里的核心:“结构化”仍然不给予解释,所以他仍然没有对认识作出解释。只是认为心智能在处理逻辑的基础上因为已经“有了结构”便能处理物理问题。
      
      (最后部分)就理解上,不同的事物都是单独的,只要把它们纳入时空性下,它们的存在才相互联系起来,而就发现的难易来确定它们的高低级是非常无谓的,因为所谓复杂,只不过多添了一些条件而已,所以电磁学完全不比力学高级,生物学也完全不比物理学高级,否则讨论人行为的心理学就成了最高级的学科,而最低级的学科则非最死板,初始条件最简单的数学莫属,然而皮亚杰却认识不到这一点,认为认识“高级事物”(按刚才的那种分类)用到更复杂的“结构”,而且可以反作用于“低级事物”从而丰富“低级事物”。至于这种“互反同化”的原理,则又是那个神秘的“反身抽象”。
      ————————
      于是全书出奇的晦涩且只有错误、奇异观点,没什么实质性有帮助的东西。
  •     在长途大巴的摇晃中,终于很费劲地把这本书读完了。
      
      总以为我是第二次读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和看第一遍的感觉大不相同,似乎要费力一点。好不容易看完以后,打开第一次看书的笔记,发现确实不太对得上,仔细看了一下,才发现,我原来看的那本叫发生认识论。。。。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和发生认识论是一样的,只不过由于发生认识论是属于演讲稿,所以比这个清楚简单一些,这本书的论证性更强一些,各有各的需要吧。
      
      其实就我看来,书里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这么一点:逻辑关系的产生,不是来自先验的主观存在,也不是物体中蕴藏的客观存在,而是主客体交互过程中演变产生的(这个很符合我的需要)。
      
      在演变的过程中,由直观的感觉到纯粹的思维关系,
      例如:由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是空间弯曲引起的场效应
      
      自然数-->整数-->实数-->复数。
      
      在这里,我很惊讶于人类心智的变化,是如何从客观物体的感觉中进而演变成纯粹主体思维的,进而产生今天这样成就,这个关键点是如何跨越的,确实是很神奇的事情。
  •      这本书的序和引言还基本上能够读懂,所以对于书中大概讲什么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章节中的内容很深奥(可能翻译的质量也有待改进),给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看着看着还是看不明白,只好作罢。
       但是还是想力荐这本书,因为书中论述的是认识论方面的知识,个人觉得即使只读序言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     国内对皮亚杰的介绍多少有些滑稽:我们知道他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但常常连他说法语还是德语都不知道(从名字上猜是法语)。我们有那本《发生认识论原理》的小册子,却没有作为小册子实验背景的研究报告(没有中译,想找到一份英文版也是极难)。我们把他的心理学理论概括出来,把认知能力的几个发展阶段背得极熟,却“没发现”仅仅《发生认识论原理》就讨论了从柏拉图到乔姆斯基的一系列重要理论。
       先介绍一下其学术背景,以下译自维基百科“Piaget”词条:
      
       Jean Piaget ( 1896,8, 9 ——1980, 9, 16) 瑞士哲学家, 自然科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以其对儿童的研究和认知发展的理论知名。
       早年生活:
       皮亚杰出生在瑞士法语区的Neuchâtel,他的父亲Arthur Piaget是Neuchâtel大学的中世纪文学教授。皮亚杰是个早熟的孩子,对生物学和自然世界,特别是软体动物产生了兴趣,甚至在高中毕业前就发表了若干论文。实际上,他的长长的科学研究生涯开始于11岁,1917年发表的一篇关于白化病麻雀的论文。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皮亚杰写了60本以上的著作和数百篇论文。
       皮亚杰获得了Neuchâtel大学自然科学Ph.D,并暂时的在Zürich大学学习(这期间曾师从荣格和 Eugen Bleuler——大英百科全书),在这一时期,他发表了两篇反映他这一段思考方向的哲学论文,但之后他认为是不成熟的作品而放弃了。他对精神分析的兴趣,在那时萌芽的对心理学的思索,也发生在这一时期(His interest in psychoanalysis, a strain of psychological thought burgeoning at that time, can also be dated to this period)。
       之后,他离开瑞士前往法国Grange-aux-Belles。在那里他在Alfred Binet(比奈智力量表的创立者)创办的一所男校教学。在此时皮亚杰发现了这一智力测验中一些实例,他发现,幼儿总在一些特定的问题上给出特定的错误答案。皮亚杰不是特别关注幼儿答案的错误,而是关注幼儿均给出相同的错误,而这种错误是较大的孩子和成人不会犯的。这使他得到幼儿想法或认知过程天然的的与成人不同的理论。(最终,他提出了一整套发展阶段理论,个体在每个发展阶段表现出特定的认知模式)1921年,皮亚杰作为日内瓦Rousseau学会主任(director of the Rousseau Institute in Geneva)回到瑞士。
       1923年, 他与Valentine Châtenay结婚; 这对夫妇有三个孩子, 皮亚杰对他们自儿时起就进行了研究。
      
       在此对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内容不在赘述,因为要谈其学术背景和成就的关系。首先,他的生物学基础而不是心理学基础,确实对他日后的研究有一定影响:他最初的被试是他自己的三个孩子,在实验中没有大规模采用的统计方法,在对发生认识论的讨论中,拉马克的理论是一个重要参照系。但更为重要的,是皮亚杰的理论应该被视作欧洲大陆学术传统中的一部分。
       国内的《发生认识论原理》译自英译本,英语译者在前言中曾特别提到这一理论与盎格鲁-撒克逊学术的不同。我们作为受美式科学训练的学生,对于心理学,关注的是实验设计,统计检验。但在皮亚杰这里,实验部分不是重点,至少不是他学术抱负的终点。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皮亚杰批判的理论流派从行为主义到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视角不限于心理学,不仅在在发展心理学的实验上、神经生理基础上批评前人,还涉及了拉马克的生物学发生学、布尔代数等等。在哲学上则是针对从柏拉图到结构主义,以心理学角度进行审视(在此没有提到康德,虽然经常有人都把它对认识论的重视和康德相提并论)。
       由此,皮亚杰的理论远不是一种发展心理学理论(如目前我们所处理的),而是一整套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在此基础上,先天还是后天、认识能力的限度这些认识论的基本问题都以心理学的(严格的说是跨学科的)角度予以回答。发生认识论所要解决的不是幼儿的成长,而是认识论这一哲学的中心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视角上,皮亚杰要解决逻辑学、生物学、物理学上关于认识论的不同看法,以建构主义统合之。而这种思辨而非实证的,以结构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才更接近皮亚杰学术成就的实质。
       也许在比奈学校的经历启发了他关于认识能力发生学的思想,也许他的理论没有解决认识论问题,倒是对幼儿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极好的帮助。但皮亚杰的学术不是一个盎格鲁-萨克逊实验家的学术,而是一个欧洲大陆传统哲学家的学术。
  •   这本想看,你送我吧
  •   等有了再看,不急
  •   感觉很厉害的样子,期待
  •   终于看完了。
    皮亚杰,呵呵,可以借鉴他分类能力,确实能给个总体的感觉。
    但由于当时其基础理论的匮乏,导致他只能弄出些已成系统的东西。
    总之,他很强
  •   同时的,就力学,皮亚杰认为那反映了他对抽象思维分类中的对外部的观看(被他称作“因果联系思维”),那么在伽利略之前的人都认为轻的物体比重的物体下落得慢,那么伽利略之前的人的思维都处于“7-8岁儿童”的智力水平。
    ——————————————
    这显然不是皮亚杰的意思(虽然我赞成你的某些看法。就先指这一条),“当然,解除自身中心化,这不仅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所特有的现象:天文学的整个历史就是从连续不断的自身中心化中连续不断地获得解放的历史,从天体被认为是追随人类的活动的时代(指引三个先知探寻耶稣诞生的星星)起,到仍然相信我们的时钟和量杆可以普遍应用于一切现象的哥白尼和牛顿的时代为止,都是如此。这还只是一个例子。”P92-93,1981年
  •   没记错的话他好像是认为某个年龄段开始人的心智“有了某一结构”,在这一结构的基础上人得以认识能够认识的内容,那么我们不妨认为如果人不能认识这些内容那么只因为其心智尚未生成这些“结构”。
    除非他解释认识是如何完成的——是有了结构必定完成还是要经历些什么?这些经历又是什么。(按他的意思就是直接从“结构”跳到“认识了”。)
    总之他根本没能指出什么是心灵。
  •    除非他解释认识是如何完成的——是有了结构必定完成还是要经历些什么?这些经历又是什么。(按他的意思就是直接从“结构”跳到“认识了”。)
    ————————
    在他那里好像并没有说“完成”,只是说无限的接近客体。
    大致就是一直的内化外化,从处理客体的运演到假设的运演,“就是这个对运演进行运演的能力使得认识超越了现实,并且借助于一个组合系统而使认识可以达到一个范围无限的可能性”。P52-53
    至于这一段从结构到认识之间的“经历”如果是说“认识的生物发生”的话,皮氏可能没有说清楚的就是一种“行为主义”或者叫“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前提,就是他也提到并改进了的公式S↔R。
  •   完成换成发生。
    认识是如何发生的。
    怎么个内化,怎么个外化,一辆车子动起来了,它能把自身运动内化吗,可它连心智都没有呀。
    内化就是认识,认识就是内化,这不是循环论证吗。
  •   前面也说到了,发生就是这种改进的行为主义的S↔R(之前的S--R是单向的,即一个刺激可以引起一个特定的反应)。如此,在他那里,认识并不是循环,而是不断地接近客体~都要经过内化,但经过组合系统调节之后,再进行的内化就是更进一层次了。。
  •   那么内化是什么呢。消化个食物,同化,还需要个分解,肠道吸收。
    内化是怎么个实现的呢。
  •   他不是用了一个“operation”么,不是有前运演阶段两个水平和具体运演两个水平~这不是第一章么。
  •   于是你就认为他的解释是成立了?我记得他是完全解释不出来的。
  •   他只没有区分客体。。。比如精神客体,但如果按照那种图式与认识的相互作用的话,也是可以解释的。
    但问题是,这种发生到底仅能是逻辑。如何操作?比如解释你说的心智运作。而且还只是一小部分。
  •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去苛责——他不能解释心智的运作。
    他是在行为主义那里前进了一步~
  •   差不多是这样,主体为什么能成为主体他是完全解释不了的。
  •   第二章提拉马克我也觉得非常不可理解……我本能地觉得一本1970年出版的书不可能认为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可遗传的,但他似乎偏又是这个意思,还反复强调“表现型是染色体受环境影响才产生的”来证明,可是环境和遗传的交互作用与“双向作用”根本不是一码事啊……
  •   我本能地觉得一本1970年出版的书不可能认为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可遗传的
    ——————————————————————
    那你读狄尔泰的话还会发现他已经在等着皮亚杰了,当然,不是在“拉马克”这里
  •   那你读狄尔泰的话还会发现他已经在等着皮亚杰了,当然,不是在“拉马克”这里
    -----------------------------------------------------
    主要是1970年的时候遗传学早就进入分子层面十多年了,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毫无可比性,而皮亚杰本人又是学生物出生的,不该有这种奇怪论调才对
  •   主要是1970年的时候遗传学早就进入分子层面十多年了,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毫无可比性,而皮亚杰本人又是学生物出生的,不该有这种奇怪论调才对
    ——————————————————————
    那你是对他的“系统”的说法很奇怪么?
  •   个人感觉绝对应该在熟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其他人对发展心理学做出的解释后再读这本书。因为皮亚杰是用一堆逻辑学的东西来阐释他的观点的(他的发展理论本来就以思维的逻辑性为主线),在不了解其理论的情况下读懂似乎有点困难。
  •   嗯,同意楼主的看法~~~
  •   有点像金元浦翻译的《接受美学与接收原理》,也是原文晦涩,也是翻译佶屈聱牙,今晚强读50页,明天重新读。
  •   外国人是在研究学术,中国人只懂照搬应用。呵呵~~无奈捏~~
  •   感觉不少关于Piaget的书翻译的都很奇怪。。。
  •   还是不懂。
  •   真悲惨,就两条书评……
  •   http://psychology.about.com/od/profilesofmajorthinkers/p/piaget.htm
  •   各个心理教材对他的介绍太局限了
    对维果茨基也是
  •   我看到说这书对儿童心理学有杰出贡献,就开始郁闷了
  •   在此没有提到康德,虽然经常有人都把它对认识论的重视和康德相提并论
    ===========
    有提到,在这本书里他说自己接受的是一种把认识的极限放在主体内部而非客体上的先验论,而康德的先验论的形式“是过于包罗万象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