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 编  页数:365  

内容概要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辑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    本《丛刊》的资料搜集和编辑整理工作,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地区和单位集体进行的。早在解放初期,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各有关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开展民族工作,就曾组织民族研究方面的学者和民族工作者,对当地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情况进行过调查。1956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秉承党中央指示,进一步组织了若干调查组,对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和历史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1958年,在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和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关单位,在编写《少数民族简史》、《少数民族简志》、《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三套丛书的过程中,又做了必要的调查。现将历次调查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资料,由各有关单位分别加以整理,编辑出版,这对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资料 一 全州、灌阳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概况  二、民族  三、生活习俗  四、经济  五、瑶族内部特有的团会活动  六、桂北游击战争片断  七、1933年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八、瑶民起义的经过  九、起义失败后瑶胞更陷于贫困,反动派加紧对瑶胞的统治  十、对瑶民起义的评价与起义失败的原因 二 瑶族人口分布统计 三 桂北地区民族情况  一、桂林地区少数民族资料  二、桂北民族情况  三、灌阳县瑶族调查  四、全县第四区兄弟民族调查  五、全县东山瑶族调查 四 全州、灌阳、兴安三县历史概要资料  一、全州县概要  二、灌阳县概要  三、兴安县概要  四、兴安县华江区之石碑 五 桂北瑶民起义资料  一、1933年瑶民起义资料介绍  二、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文物介绍  三、关于1933年兴安、全州、灌阳三县瑶民起义被国民党反动派镇压的情况调查 六 1933年龙胜、龙脊、庙坪、白水等地瑶民起义情况   一、民族关系   二、反动统治者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手段   三、修理塘房官房,工匠需物料随时采买给价,毋得听任书差问民间派收工价钱文   四、起义前的准备   五、战争过程   六、起义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与掠夺 七 1933年兴安两金地区瑶民起义  一、起义前社会简况  二、起义活动情况  三、起义失败原因  四、起义失败后情况 八 龙胜马堤、水银等地瑶民活动片断   一、19251932年反动统治阶级对瑶民压迫和剥削情况   二、1933年瑶民起义的准备情况   三、起义后战斗情况   四、结束语 九 国民党反动派编写的镇压桂北瑶民起义伪刊资料  一、绥靖兴全灌龙猺变始末  二、兴、全、灌、龙各县猺叛与剿抚经过  三、七十团第一营参与龙胜一隅平猺经过  四、伪政府镇压龙胜瑶民起义军记录  五、兴、全、灌、龙猺乱经过 十 档案材料拾零 十一 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调查补充资料  一、调查、访问资料  二、凤馥山小传 十二 解放后发表的回忆、访问资料  一、李、白、黄镇压兴、全、灌瑶民起义纪实  二、访瑶族革命老人凤馥山 第二部分 各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十三 龙胜各族自治县潘内村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概况  二、经济状况  三、政治斗争  四、文教卫生  五、宗教迷信与节日禁忌  六、生活习俗 十四 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盘胖村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基本情况  二、民族名称与民族来源  三、婚姻与丧葬  四、迷信活动与节日 十五 兴安县两金区瑶族社会调查  一、地理环境及人口分布  二、民族来源传说  三、经济情况  四、生活习俗  五、文教卫生  六、政治简况和民族关系 十六 解放前临桂县宛田区柳厄乡瑶族商品生产情况调查  一、基本情况  二、解放前商品生产的种类及交换情况  三、手工业生产及其特点  四、阶级结构和生产关系  五、对社会发展和商品生产的一些看法 十七 荔浦县清福乡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概况  二、经济  三、政治   四、文化教育和生活习俗 十八 恭城县三江乡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自然形势   二、民族   三、政治   四、经济   五、文教卫生   六、生活习俗   七、宗教迷信 十九 兴安县两金区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概况   二、解放前柳田、新禄乡的经济状况   三、解放前柳田、新禄乡的政治情况   四、几个民间传说   五、生活习俗 二十 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乡同列屯瑶族历史调查   一、民族名称与民族来源   二、节日   三、迷信活动   四、大罗名称的由来 二十一 全州县东山地区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东山地区瑶族社会调查   二、全州县东山成立瑶族自治区的材料   三、关于东山人民今后努力方向问题   四、1957年粮油征购销情况   五、东山新坪瑶族地区的革命活动   六、全州县东山瑶族革命斗争材料后记修订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资料  七 1933年兴安两金地区瑶民起义  一、起义前社会简况  两金是红瑶聚居地区,人口4000多人。统治阶级何时在这个地区建立统治机构来统治瑶族人民,据当地老人说:早在40多年前,统治阶级才在这里设立团练局,委派团总统治瑶族人民。当时任团总的彭大剑,是一名土匪头子,开始征收捐税,劫掠民财,瑶民恨之人骨。  未设立团练局之前,当地的一切大小行政事务,全由各村中推出有威望的老人来负责,瑶族称之为“头人”。一村中有一人的,也有三四人的。“头人”的任期没有年限,群众欢迎的“头人”任期长些,不欢迎的人任期就短些,全由群众集会议定。“头人”主要是负责村内事务,如调解纠纷、处罚盗窃、排解婚姻、管理生产、组织集会等公众事务。在集会时,主持订出村规条约,会议后督促检查村规执行情况,凡有违犯村规条约,由“头人”按条规执行罚款。“头人”犯村规,由群众议决,照样执行。随着阶级分化,这些“头人”多数是剥削阶级,他们往往利用职权剥削敲诈群众血汗。团练局和伪乡村保甲反动组织建立后,这些“头人”又往往勾结团总和伪乡村长统治本族人民,成为统治阶级的爪牙。  40多年以前,据说全境地区是没有什么捐款税收的,团练局设立后,就开始出现有赋税的负担。开始只有一种税收,名为“老鼠粮”,每年只交一次。后来税收逐日增多,群众酿酒自己喝也要缴酒税,杀猪上猪税,杀牛上牛税,还有火烟税等,.名目繁多,不一一列举。据说开始征税时是四五年才总收一次,后来变为一年收一次,起义前后,是一年几次甚至月月都要缴纳税款。  瑶族人民不仅在经济上受到剥削,在政治上也受到压迫,没有一点地位。瑶族下街被人歧视,讥讽说他们是“瑶古佬”、“笨瑶人”等。统治阶级极力侮辱瑶胞,制造民族隔阂,以达到对他们进行统治的目的。1930年,匪首钱志仁率领匪众50多人,盘踞两金地区的财喜界,经常进村抢夺瑶族人民的财产。一次匪首钱志仁和黄家寨汉族地主王金勾结,到矮岭一带勒索银洋3000元,矮岭的瑶民抗缴,钱志仁就带领匪徒到矮岭进行抢劫,拉去耕牛62头、猪10头,钱财首饰劫掠一空,矮岭瑶、汉族人民无一幸免。  二、起义活动情况  1933年正月,灌阳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瑶民起义。兴安的两金和华江的瑶族地区,也响应了这次起义。  1932年12月,金坑从龙胜方面传来一些风声,说灌阳出了“瑶王”。十二月底,两金的柳田、小寨因婚姻问题,闹出人命案,潘公贵等人到兴安县城去打官司。到了兴安县城,看见伪县府贴有布告说,禁止瑶人打醮,灌阳瑶民发生暴动等。潘公贵等人才知道灌阳真正有闹出“瑶王”之事。这样,潘公贵等官司也不打了,赶紧回家。一路上,都听到灌、全那边瑶民都在打醮,准备起义。回到小寨,当地的瑶民早已把灌阳出瑶王的事传遍了,小寨村的潘公满,为了了解具体情况,就亲自到灌阳去走一趟。群众知道他要去灌阳了解情况,都拿钱拿米给他带去,表示拥护,去之前,并带信给龙胜县境龙脊的廖兆祥(僮族)邀约同去。  潘公满和廖兆祥,两人到了灌阳,见到了凤福林、凤有林、凤桂林、梁云台、梁仁甫、康茂生、谭美荣等,凤福林对他们讲:“我们出了瑶王了,某月某日在清水江打醮,你们要来。”两人在那里住了一夜就回来了。  潘公满回到金坑小寨就向群众说:“我们现在出瑶王了,要在清水江打醮,那个愿出钱的,就交给我。”金坑一带的瑶族村寨和龙胜孟山、水银、白面等村,共拿出119吊铜元  (当时一吊钱买一担谷子),交给潘公满,要他代表这几个地区的瑶族群众参加清水江打醮。  在清水江打的是斋醮,打了两天两夜(还准备了很多白猪、白羊、白鸡,打算在开斋后吃的,吃了之后,还要开会)。打醮的地方,是在一个坟边的大草坪上,开会的场所也在这里。会场上到处插满了红旗,面面红旗上都有字样,好像是“兴瑶灭汉,铲草除根”这几个字。凡参加开会的人,每人都发了两寸宽的红布条,扣在衣袖口上,每个地区的头人和联络人,还发了一块四方形的红布符号和一件对襟布衣,呈灰色,袖子上扣有红布条的符号。做衣的灰布,是由集体捐钱买的,听说一共买了99丈。  参加打醮的人很多,金坑一带连潘公满一共去了11人参加。开会时,是由凤福林和一个盘瑶道师主持的。开会前先点人数,接着开会念表文。念毕,锣鼓齐鸣,很多人都发降,跳起来。打醮第二天的黄昏时候,有人来报信,说国民党派反动军队来包围。凤福林吩咐,你们各人回到各个地区,在自己的村寨打醮,用豆腐斋粑就可以打醮,打醮后,汇集义军打到南京去等。散会前,他们把红旗都收藏好,各自走散。潘公满回到小寨之后,就通知整个两金地区的瑶族来到金坑木寨打醮。  潘公满回到小寨之时,附近的村寨中,已有些人发起降来。发降的人都说:“我们这个地方太小了,要到大地方去住。我们先去,找到好地方,再回来接你们(老人、小孩、妇女)去。”“我们要打到南京去,去穿好衣服,住好房子。”过去我们被赶到高山上来,现在我们要回平地“住了。”“我们是天上发下来的,我们是从南京来的,现在要打回南京去。回南京要经过灯草桥、落铁雨,不先打醮是去不得的”等。发降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据群众说,这些发降的人,大多数是平常很老实的,有的甚至连话都少讲,一发降起来,又说又唱又跳。又有的晚上睡觉时也发降起来,有的一唱一和。这些情况几乎村村寨寨都有。  在金坑大寨发降的群众还唱出这样的内容:“从前汉家(指反动派)把我们赶上高山,现在我们要造反,打回平地方去。灌阳出了瑶王,有了九丘田,刀枪摆满在九丘田里”。“我们现在出瑶王了,要杀回青州大巷去”。  1933年正月初,龙胜水银白面村,有个梁八宝(瑶族),来到金坑一带,对群众说:“灌阳出了瑶王了,那里的旗子摆在地上,跪到地上一插,旗子就自己竖起来了。他们现在天天打醮,我们这边也要打醮,才能保住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经过他这样一说,打醮的人更积极了。正月初,各地打醮很普遍了。金坑地区,共有四个地方打醮。金坑一带以大寨的醮打得最大,大寨附近的新寨、下步、田头、岩寨、状界、大茅界、中六、三寨等地的瑶族大部分都集中到大寨来打醮。这时候龙胜县属的梨子根、孟山、水银及兴安县属的旧屋、财喜界、黄家寨、华江、马瓢水等地也相继打起醮来。  据赵兴万(盘瑶)说:“1932年7月灌阳来信说,那里出了瑶王,要我们去保驾帮助。9月凤福林、凤福山来到兴安,同年12月来到华江、马瓢水,在那里打了斋醮。参加打醮的人有冯荣祥、赵德甫、邓华甫、赵有容、冯风山、冯凤万、冯贵千、赵贵才等。金坑也来了很多人参加。在马瓢水打醮的人很多,男男女女都有。打醮的地方,搭起几张桌子,打醮开始,就在高桌上吹起牛角,念经文、开天门、向上奏表,把参加打醮的名单全向苍天上奏。过后,就有些人发起降来,男女都有。打了三天三夜醮,打过醮,后又拜了旗子,红旗上面有‘兴瑶灭汉’四个大字。旗子拜起来之后,由赵子恢元帅(瑶族、兴安人)带领全体打醮的人到清水江继续打醮。到清水江打了两天两夜,就被国民党反动军队包围走散。”  各地打醮都是打斋醮,过了斋戒期,就可以吃猪肉。打斋醮只供豆腐和斋米粑,钱米开支由各地群众捐来。打醮都由师公主持。红瑶地区师公不会打醮,就请盘瑶师公来打。内容和上面所讲一样。  有些地方没有打醮的,就由发降的人,建立供堂。金坑的状界,小寨上、下村都各立了一个供堂。供堂虽然不打醮,同样要供奉斋食米粑之类。发降的人都对群众说:“我们要回去占大地方了,大地方样样有,我们高山什么也没有。到大地方去,什么也不用带。现在米仓也不用关了。钱米衣服都拿到供堂或者分给那些没吃没穿的人。钱米衣裳大家可以随便用、随便吃、随便穿,不分你我了。”各家的首饰拿到供堂后,就挂在房子四边竖起的高竹竿上,米就放在桌子上,还要烧化一些钱纸。金坑一带的供堂,一直设到1933年二月国民党匪军来烧房子时止。发降立供堂后,到处打开仓,随便吃,东西乱放,都无人要。当时有个叫冯文祥的(盘瑶)还叫大家把田地文契拿出来烧掉,以示参加起义的决心。  1933年阴历正月二十九日前的几天,龙胜梨子根李满公带信给潘公满,叫他带兵去打寨纳(信是文字的)。据说龙胜马堤山百冲有两个发降的妇女(瑶族),到寨纳街上去买东西,被驻寨纳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捉绑起来吊打,打死一个。发动去打寨纳,将她救出来。一方面是把寨纳打下之后,直攻龙胜转攻桂林,与兴、全、灌方面义军会合。  接到通知之后,就组织义军出发了。队伍组织以村为单位。每个村子有一面红旗在前面。参加义军的人,都佩戴符号,符号是将一寸宽的红布缝在下衣襟处,也有缝在袖口上的。妇女的符号和男的相同,只有在头巾的角上,另用红色丝线绣上。出发前,领队的头人,都要喝血酒,以表示决心。这次两金地区所属的大寨、小寨、中六、旧屋、印满田、余家寨、翁江、江柳等村寨共出义军500多人,武器很少,除鸟枪、木棍、山刀,甚至用竹削成的竹刀之外,只有10多把好马刀。但士气很高,精神饱满。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资料用书,具有保存的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