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安二郎的艺术

出版时间:1989.3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佐藤忠男  译者:仰文渊等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印1000册。

作者简介

日本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学家,曾任日本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自1950年起,在《电影评论》《电影旬报》等杂志发表电影评论。1956年其评论文集《日本的电影》出版,获1957年获电影旬报奖。此后,他以电影为中心,在戏剧、文学、大众文化、教育等广泛的领域,发表了一百部以上的著作。其中《日本电影史》获得了1995年的每日出版文化奖、1996年的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并在2002年获得韩国文化勋章、法国文化勋章等。
现为日本电影学校校长。

书籍目录

丛书版前言
我见到的小津安二郎
小津作品的风格
经历
学艺时期
早期作品
美国电影的影响
实现批判现实主义
“喜八片”的世界
崩溃的感觉
对崩溃的抵抗
战争经历
战后——痛苦的情景
至福的意象
讽刺
老年
逝世和小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小津安二郎的艺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心境书写——小津安二郎的人间关怀
      
       在看完布列松的书之后,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与布列松的电影观有着相同之处的导演便是日本电影艺术大师——小津安二郎。布列松和小津都属于那种克制冷静的导演,他们都将演员限定起来,让他们像木偶一样出现在镜头里,但小津的电影观却是一种东方式的电影观,为了理解小津,我在网上下了几部电影来看,并结合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由日本电影研究者佐藤忠男写的《小津安二郎的艺术》一书进行阅读。而在前段时间我又看过一些佛学,因此在看小津的电影的过程中,隐隐觉得小津的电影里透着一股大隐隐于市的超然和洒脱的禅意,和感召人心平和的佛意。
      
      一、 慈悲为怀
       小津的电影都是一种慈悲为怀的电影,此种慈悲虽不是佛法中观世间有为法的慈悲,却也是一种拥有着从本质上对生灵的敬畏。
      在这点首先表现在形式上,小津的镜头固定,构图稳定,以一种仰视视角拍摄着,仰拍使人物伴着某种神圣的气氛,以近乎仪式的形式行动成功地赋予了普通人物以足以令人仰视的威严(佐藤忠男语)。而固定镜头则将演员固定在特定视野范围内表演,使其在一种抽象化的环境背景之中,各种细微的表情都尽显在观众的视野内,使得其从根本上是作为一个受到尊敬的人,小津使得他们成为自己镜头之中以礼相待的客人的同时,演员们同样以一种拘谨的姿态还之以礼。
      从内容上来看的话,小津的电影一般分两类,一类是戏剧成分相对突出的电影(如《东京暮色》),另一类则是内敛含蓄的电影(例如《东京物语》),但无论是前面的电影还是后面的那类电影,你都能感受到小津的慈悲为怀的精神内核,电影里面的人物,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小津都试图将他们提升到审美的高度,以一种慈悲之心关照着,他们有着自身作为人类的缺陷,也有着作为人之为人的美好善良的一面。比如在《东京物语》中,那对年老的夫妇在失去自身对于子女的价值后,由于子女的自私,被子女嫌弃,最后当母亲死去后,孩子们却也只是在简单的表达自己的哀伤后离去,只剩下原节子扮演的小媳妇陪伴着老人,在影片最后,老人孤独的坐着屋中怅望着屋外。在这部本该是属于批判现实的作品,小津却是以一种宽大平和的态度将之放在合理之内,对影片中中自私的子女报以宽容和理解。正是这种对众生的怜悯,将小津的电影超越于一般的具有说教色彩的庸作。
      
      二、 烦恼即菩提
       烦恼即菩提。此话出自六祖慧能的《六祖坛经》。烦恼之为烦恼乃是由于人起了分别之心,由此生发各种各样的妄念。小津的电影中的角色大抵都也经历着普遍的人间之烦恼,特别是那些心地善良的好人,他们或者经历着婚嫁的烦恼,如《秋刀鱼之味》,或者经历着丧伴之苦,如《东京物语》,或者经历着丧子之痛,如《东京暮色》,但最后却也是以一种拥有尊严的沉默面对,虽然不是真如佛家所说的超然物外,但也是做到以一种平和,以一种“无”的态度对待浮生变化,所谓的“无”即是一种对烦恼不做评判,既非将驱逐烦恼视同是,而持之以恒,亦非将烦恼本身视同否,而极力扭转,只是在沉默中体谅,在岁月变化中顺应变化。这点我想起在有篇文章里提到的一句在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台词“唔”,小津电影中的父亲,大多都平和而沉默,在他倾听别人的说话,只在适当的时候意味深长的“唔”一声,而正是这一声,却是小津想表达的真意所在,树欲静而风不止,此声“唔”正是一声化解人生矛盾,化解不如意之风的一声。
      
       三、 心境书写
       佛家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皆流动,任何事物最总将被无常吞没,世间一切有为法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生命经历生、老、病、死,山河大地经历成、住、坏、空的演变,心念经历生、住、异、灭,气候则是在春、夏、秋、冬间循环往复。小津用电影将人间的无常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将其呈现在我们眼前,他电影中的人物由小到大,由生到死,最后在无常中孑身一人,独自惆怅的面对这个世界,让我们在由导演精心营造的画面和流畅的叙事中体验到的一种感伤的心境。
      此种心境大多是小津在其日记中写下的诗句中表现出的心境:
      春天在晴空下盛放,、
      樱花开得灿烂
      一个人留在这里
      我只感到茫然
      想起秋刀鱼之味
      残落的樱花有如布碎
      清酒带着黄莲的苦味。
       因此小津的电影可以看成一种心境电影,以一种恬淡的调子描写孤独的心境的电影,电影中体现的情感也大抵都是一种强度较低的,但持续时间较长的心境。
      
      
      四、 安之若命
       前面说到的一些电影体现的佛意和禅意,但正如一些影评说到的,小津的电影是一种真正属于人间的电影,电影中的人物在仰拍的镜头中,在地席上或说或笑,而当某个人站立时,摄影机便自然的拉开,人物整个人立于大地,站满一个镜框,而且,从头到脚,“人物似乎都生了根”,这种生根不光是在镜头之中,而更是生根于人间。正如顾城有句诗写的: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你能从电影中找到一种人物在经历世事无常后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安详“安之若命”的智慧,你也可以从中感受到顾城说的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的美,这种智慧和这种美正是我们在看小津的电影过程中所寻觅的,也正是小津安二郎的电影的真正魅力所在。
      
      (作业稿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