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郡年记

出版时间:1999-08-0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李奥帕德  页数:325  字数:187000  译者:吴美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阿尔多·李奥帕德(ALDO LEOPODL),1887年生于美国爱荷华州。耶鲁大学毕业后不久,他进入美国林务署,担任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纳州的助理林务官,从此投身自然保育工作,并成为美国保育运动先驱。1943年,就在《沙郡年记》手稿完成后不到一个月,李奥帕德不幸在协助扑灭邻居农场的大火时丧生,本书送成为他对自然保育工作的最后宣言。
本书涵盖了生态学、哲学、文学、历史等多方面知识,既严肃深邃又清新流畅,是美文也是经典,是值得读者反复阅读的不朽名著。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 本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部 沙郡岁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第二部 地景的特质  威斯康辛州  伊利诺州和爱荷华州  亚利桑纳州和新墨西哥州  奇瓦瓦和索诺拉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  曼尼托巴省第三部 乡野的情趣  乡野  人的空闲与嗜好  环河  大自然的历史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观鹿  雁的音乐第四部  消失的野地  土地伦理  野地与文明  保育美学    动植物名称索引第四部 消失的野地

编辑推荐

  「休息!带头的锯木者大喊,于是我们停下来喘一口气。」,这是有「美国生态保育之父」美誉的ALDO LEOPODL晚年的著作 "A Sand County Almanac",的新近中文版本的一句译文。主要是描述一个年轮所透露出来 的美国沧桑史,同时并深刻地流露出他个人精湛的生态知识与人文关怀。细细地品读他的最新译本「沙郡年记」,心中的感动不禁油然再起!这种感动不只来自Aldo Leopold的哲思以及生动的译笔,更是有感于我国生态环保运动的发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沙郡年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4条)

 
 

  •   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的《沙乡年鉴》(Sand County Almanac)──一 一本薄薄的在1949年出版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在书架上与19世纪最著名的美国自然主义著作的经典作品──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本书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一开始是对一个荒弃了的沙乡农场上一年12个月不同景象的系列追述,利奥波德和他的一家人曾在这个农场里亲手进行着恢复生态完整性的探索;接下来,进一步就资源保护主义方面的问题陈述了利奥波德在美国其他地方的某些经历;最后则以几篇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美学和伦理学思考的文章结束全书。《土地伦理》是他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它通过把土地看成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只是共同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和公民──的想像力,把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各种问题串到了一起。本书被誉为“绿色圣经”。文章的寓意是极其深刻的。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命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系统发生着世界性恶化的时代,利奥波德试图说明普通老百姓可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文章不是祈求强有力的政府干预的答辩书,也不是通过渲染人们对生存危机的恐惧去进行动员而宣扬世界末日的宗教小册子。他力图在阐释土地的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去强化人们对土地的了解,从而激发人们对土地共同体的热爱和尊敬。他认为,通过了解和热爱,就会产生一种在行为上的道德责任感,从而便能维护这个共同体健全的功能。它也表达了一种几乎是不朽的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其伦理观。
  •   如果你是一位自然主义者,除了瓦尔登湖外您一定要亲自阅读这本沙郡年记,也称沙郡岁月,它不愧是自然散文的扛鼎之作,文字清新自然,优美流畅,很具有美感,是生活中阅读的佳作。
  •   在大千世界里,人该居于哪个位置?我们在山林里看到狼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地想要打死它,虽然它并没有向你扑来.在这种想法中是不是有着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一种居高临下的无知的傲慢?一种从个人利益出发的浅薄?这本书能引导我们静下心,反思自我,反思人类的所作所为,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此书不仅能引导你思考,促你深刻,还能让你在阅读过程中领略自然的博大与深邃!
  •   在报纸上看到推荐所以才买的,是我去年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自然舒服流畅美好。前些天去上琴课,看到院子里松树长出的“烛台”想起作者的描述,觉得如此美妙!
  •   非常喜欢这本书!吴美真的译笔清丽温婉,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说蹩脚。
  •   我读的是三联版的译本,吴美真翻的中文蹩脚,我实在读不下去.
  •   这本书好难找啊……………………多谢楼主啦啦!!!!
  •   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
  •   书的内容与质量都不错。
  •   这是我最喜欢的版本,除了文字还有精美的插图。
  •   买这本书前,在网上看过节选,第一感觉就是原来自然文学也可以如此优美,有一种在文字中沉静下来的感觉。
    可惜这本书的装潢不太好。
  •   自然主义者的所爱,嗯,好书。
  •   最初读的时候还很有趣,里面描述的动物也很丰富,但有些语言却有些做作,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作者的文学功底还是不足啊
  •   还是过去的书便宜
  •   有一本边缘小有磨损,其它都好。
  •   字迹模糊、肤浅,如同复印的效果。请问当当:是否盗版?中文翻译拗口。可怜我那么爱这类题材内容的书!
  •   同学拜托的买的,也不知道怎么样
  •   内容确实不错,只是书的纸张及印刷质量太一般了,感觉象D版的书!!!
  •      “我想,我们在此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自然资源保护教育所必须建立的,就是一根支撑土地伦理学的理论支柱,以及大众对土地机制的好奇心。然后,我们便可以着手进行资源保护工作。”
       前两部分大都是描述性的,有很多火花但我一直期待更深入的思考和表达,然后这就来了。他借经济系统也有无利可图的伦理基础,来说明人与土地关系中正是缺少了这样一种伦理基础。这个结论太同意了,只是这两者应该不是一个事,经济系统的伦理是要矫正前进方向,而土地伦理某种角度来说是要放慢脚步。从这里开始,他开始铺陈开他的体系。很多关键词“教育”“土地伦理”“大众”“自然资源保护”都在这里出现了。
      
       “我的论点是:我们可以从野生事物获得乐趣,而自然史的研究是一项消遣和科学的结合。”
       在野地中进行自然研究的业余爱好
      
       “我们永远无法和土地和谐共处,就像我们永远无法获得绝对的公义和自由一样。在追求这些较崇高的目标时,重要的不是完成,而是奋斗。”
       这奋斗来自内部力量
       “因此,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当人们已遗忘了土地的存在时,或者当教育和文化几乎已经和土地脱节时,我们如何让人们努力和土地和谐共处。这是‘自然资源保护教育’的问题。”
       我们不会为陌生人的死去哭泣,正是问题所在。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这些生于城市的孩子对野地的兴趣有增无减,当然也不尽然,大多数人大概并不这样觉得。要增进公众对保护的参与就必须唤醒他们对野地的喜爱。而这也存在于本能中。
      
       野地的文化价值 器械对此的破坏 把对野生动植物的研究作为户外休闲 野地的乐趣存于探寻之中
      
       “结论:我有一种对于狩猎的天生狂热,还有三个儿子,小时候,他们整天和我的鸟媒玩,而且拿着木枪在空地上东奔西跑。我希望他们拥有良好的健康和教育,如果可能,我甚至希望他们拥有一种能力。然而以后他们或许将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些健康、教育和能力,因为那时山丘上可能不再有鹿,树丛里可能不再有鹌鹑,草原上可能不在有鹬的叫声;当黑暗笼罩沼泽时,他们或许再也听不见葡萄胸鸭的尖啼,以及鸭的嘎喳声;当晨星在东方天空逐渐隐去时,他们或许再也看不见迅速挥动的翅膀在空中飕飕作响;当黎明的风在古老的北美白杨树林吹动,而灰白的阳光从古老河流上的山丘缓缓流泻,温柔地划过宽广、棕色的沙丘时,如果不再有雁的音乐,他们该怎么办?”
      
       将社会的伦理规范扩大到土地 扩展群集的界限 但伦理规范并非由某人决定,生态学者只能起一些促进的作用
       "完全以经济目的作为基础的自然保护系统有一个基本弱点,那就是土地群集的成员大半没有经济价值。"
       “土地伦理规范,或是能将更多的责任交托给私有土地拥有者的其他力量。”“让私有土地拥有者负起土地伦理责任”
      
       人们对土地的喜爱和尊重是土地伦理的基础,而教育经济系统正使人们远离土地意识。除了经济角度,也应考虑伦理和美学。
      
      
       “在那,没有名字的人沿着没有名字的河流流浪,
       孤独而神秘地在神秘的山谷死亡。”
      
       对野地的追求往往毁掉野地,而且带着现代人的陈腐气息。在诸种休闲方式中(比如打猎和观看),选择不取的方式是因为更多的人可以享受这种美感。
       野地在土地科学研究的价值
       “毫无疑问地,人们大量追求孤独感反而会减少享受孤独的机会。”
       “增进感知是休闲工程学唯一真正具有创造性的部分。”
      “休闲娱乐并不是指野外,而是指我们对野外的反应。”
      
       一直以来,我本能地觉得自然保护必须从大众着手,也许制止浪费比增产粮食更有效。也因为,“希望在人民身上”,所以看到土地伦理万分激动。为什么必须加上伦理?如何培养土地伦理?荒野究竟有没有价值?我想未来我会长久思考这些问题,带着《沙乡年鉴》给的启示。
  •     
        读一本新书之前,习惯先看看作者小传。往往,作者笔下的作品,是渗透了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生命历程的。好的文字,不是伪饰,那是一个人的身心完全打开的时候,由情感、偏好、姿态、对事物的忠诚慷慨以及对世界的广阔认知等等,综合散发出的一种气息。那些能带给我们新思维新事物的作品,无一不渗透了良好的生活修养与某方面独特的眼光。
        《沙郡年记》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现代环保者的生命宣言。阿尔多·李奥帕德是个彻彻底底的环保主义者,作为美国环境保持运动的先驱,被誉为“现代环保之父”。他不仅有着良好的哲学修养,热爱大地上的一切事物,为了践行环保理念,他还在沙郡买下一座荒弃的农场,每个周末假日带着他的家人和学生前来精心耕作,打理喂养。不仅如此,他们还以主人的身份邀请到众多雁群、鹿子们前往——“在我们的农场里,判断春天是否迷人的标准通常有两个:一是我们种了多少松树,另外一个便是客居于此的大雁的数目。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一日,我们美丽的家园荣幸地请到了642只大雁,这算是一规模盛大的盛会。”
        若是先想象一番盛大丰收的景象那就错了。要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农场呀,想想看,野蜜蜂在任何一株橡树上安家,松鸡山雀鹿子因为有着丰盛的食物而常来出没,就连远方的大雁都成群结队前来安家落户,那该什么样的“繁荣”景象?因为农场的位置荒僻,更因为主人热爱客居农场的每个生命,动物植物们都争着来作伴了。待到河水高涨的时候,农场困在水中成了孤岛,连唯一回城的路都淹没在洪水中。每每这样的时候,主人就更加心安理得与孤岛中的客人们为伍了。
        沙郡的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那么地迷人。一月雪融,臭鼬悄悄在雪地行走。三月看见雁群归来,是春汛涌动的气息。四月的夜晚某个特定的时刻,观察丘鶔们在空中的曼妙舞蹈,夕阳下的金辉胜过任何一场剧场里的通明灯火。十二月里,还有沙洲白杨五叶松静静成长。对了,还有比景色更加迷人的,是阿尔多·李奥帕德作为这个农场的主人,而他似乎并非以“人”的姿态和眼光在观察沙郡世界,他是一株橡树、一只山雀、一条河流,匍匐生长于大地之上,他的内心涌动着万事万物蓬勃生长的气息,那么地相通自如,而平等。
        读这样的一本书,阿尔多·李奥帕德那迷人温情的自然哲学观,微微逆转着我对自然的认知。只有如此贴近地气的一个人,才与大地相融,阅读他笔下的自然物语,生动的不只是沙郡农场,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目光关注这个世界。
        《沙郡年记》是一本很挑读者的书。当长风吹过大地,如果你还会想念远方的原野、金秋的落叶,那么,它就是适合的。千万不要痴想下一章会发生惊心动魄的情节,它只是随风吹过的一片朴素大地,在风中缓慢孕育,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生命的欣喜。而对于这样一本大自然的圣经,理性平淡的叙述,宽厚节制的情感,这些已经足够。
      
  •     
        读一本新书之前,习惯先看看作者小传。往往,作者笔下的作品,是渗透了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生命历程的。好的文字,不是伪饰,那是一个人的身心完全打开的时候,由情感、偏好、姿态、对事物的忠诚慷慨以及对世界的广阔认知等等,综合散发出的一种气息。那些能带给我们新思维新事物的作品,无一不渗透了良好的生活修养与某方面独特的眼光。
        《沙郡年记》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现代环保者的生命宣言。阿尔多·李奥帕德是个彻彻底底的环保主义者,作为美国环境保持运动的先驱,被誉为“现代环保之父”。他不仅有着良好的哲学修养,热爱大地上的一切事物,为了践行环保理念,他还在沙郡买下一座荒弃的农场,每个周末假日带着他的家人和学生前来精心耕作,打理喂养。不仅如此,他们还以主人的身份邀请到众多雁群、鹿子们前往——“在我们的农场里,判断春天是否迷人的标准通常有两个:一是我们种了多少松树,另外一个便是客居于此的大雁的数目。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一日,我们美丽的家园荣幸地请到了642只大雁,这算是一规模盛大的盛会。”
        若是先想象一番盛大丰收的景象那就错了。要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农场呀,想想看,野蜜蜂在任何一株橡树上安家,松鸡山雀鹿子因为有着丰盛的食物而常来出没,就连远方的大雁都成群结队前来安家落户,那该什么样的“繁荣”景象?因为农场的位置荒僻,更因为主人热爱客居农场的每个生命,动物植物们都争着来作伴了。待到河水高涨的时候,农场困在水中成了孤岛,连唯一回城的路都淹没在洪水中。每每这样的时候,主人就更加心安理得与孤岛中的客人们为伍了。
        沙郡的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那么地迷人。一月雪融,臭鼬悄悄在雪地行走。三月看见雁群归来,是春汛涌动的气息。四月的夜晚某个特定的时刻,观察丘鶔们在空中的曼妙舞蹈,夕阳下的金辉胜过任何一场剧场里的通明灯火。十二月里,还有沙洲白杨五叶松静静成长。对了,还有比景色更加迷人的,是阿尔多·李奥帕德作为这个农场的主人,而他似乎并非以“人”的姿态和眼光在观察沙郡世界,他是一株橡树、一只山雀、一条河流,匍匐生长于大地之上,他的内心涌动着万事万物蓬勃生长的气息,那么地相通自如,而平等。
        读这样的一本书,阿尔多·李奥帕德那迷人温情的自然哲学观,微微逆转着我对自然的认知。只有如此贴近地气的一个人,才与大地相融,阅读他笔下的自然物语,生动的不只是沙郡农场,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目光关注这个世界。
        《沙郡年记》是一本很挑剔读者的书。当长风吹过大地,如果你还会想念远方的原野、金秋的落叶,那么,它就是适合的。千万不要痴想下一章会发生惊心动魄的情节,它只是随风吹过的一片朴素大地,在风中缓慢孕育,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生命的欣喜。而对于这样一本大自然的圣经,理性平淡的叙述,宽厚节制的情感,这些已经足够。
      
  •     原作写的好,译本翻译的也好。
      1.在某个被遗忘的四月里,那位种下这棵紫丁香的人,一定曾经想过在以后所有的四月里鲜花怒放时的喜悦。
      2.我错过的正合时宜,因为当一棵巨大的橡树长在我的花园时,我就希望会有一只公鹿在它的落叶上做床,猎人们将会追踪寻迹,会错过它,而且怀疑着是谁筑起了这座花园的高墙。----有鹿是好,就算没有,只有长着橡树的花园也好,可我觉得这得是个广袤的花园才行。
      3.永远不去重访一个荒野有它聪明的一面。因为百合花上的金色越多,就越能肯定那是有人给镀上去的。重游故地不仅会破坏一次旅行,而且会使记忆也失去光彩。
      4.问题并不在于现在已经没有旅鸽了,而是在于,在巴比特时代以前的千百年中,它一直是存在的。鸽子热爱它的土地:它生活着,充满着对成串的葡萄和果仁饱满的山毛榉坚果的强烈渴求,以及对遥远的里程和变换的季度的藐视。
      5.风并不是一件怎么讨厌的事,但对黑头山雀来说,冬天的风就是不能进入的世界的边界,如果黑头山雀有一个办公室,它的办公桌后面的座右铭将会是:保持平静。
      6.这时雪掩埋了所有不相干的情节,自然力的惆怅的静谧深沉地笼罩在每个活着的东西之上。然而我的松树,每一棵都带着雪站的笔直,在这黄昏时分,从远处看去,我总觉得,那里站立着千百棵树。在这样一种时刻,我感到一种少有的勇气。
      7.春潮会从上游带来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块旧木板的自传,是一种在大学校园里还未曾讲到的文献,而任何一个河边的农场,都是一个锤子或锯子可以随意阅读的图书馆。春潮来了,总会有新书增添进来。
      8,锯子只是按照历史的顺序工作着,而且必须一年年通过。锯齿每年都要从中锯出一些零碎的事实来,它们积成一个被伐木者称做木屑的小堆,被历史学家们收集起来。
      9.人们在不拥有一个农场的情况下,会有两种可能的错觉,一个是以为早饭来自杂货铺,另一个则认为热量来自火炉。----相当于现在的超市和暖气吧。实际上他想说一说橡木,火中燃烧的或是平原上生长着的橡树。
      10.臭鼬的足迹继续向前....是什么使它离开了它的洞穴?难道是这个肥胖的家伙有着一种罗曼蒂克的情趣,致使它拖着自己的大肚皮穿过了雪泥?-----感觉作者也有着罗曼蒂克的情趣啊,写的很有意思。田鼠在为了雪融而伤感,兔子因为春天即将到来而兴奋。
  •     “野生的东西在开始被摈弃之前,一直和风吹日落一样,是极其平常而自然的。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无束的东西为代价。对我们少数人来说,能有机会看到大雁比看电视更为重要,能有机会看到一朵白头翁花就如同言论自由一样,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
      
      每天行走在大都市的路上,我的心里就在流泪,我们是否在繁华的沙漠中生活与麻木了很久,与土地脱离太远了?这样一部自然主义保护者的书,优美而宁静,书中所述的森林、寒冬、松鼠、大雁、鹿、小动物、春天、嫩芽与风是理想主义者最美好归宿。与当下时代是多么的不同,而倍显珍贵啊。
  •     (这是学校布置的随笔啦,完全按自己思想写的,估计偏离作者思路了,勿抽)
      
       提到环保,你想到的第一件事物是什么?整齐的行道树?限用的塑料袋?亦或是近几年来兴起的垃圾分类?我想到的,是一本被称为环保界圣经的书,它叫作《沙乡的沉思》。
       然而决定我有此想法的,恰恰是它的本质早已超越了环保。
       人类文明之路的开端,或许也是自然毁灭之路的开端。“我们的锯子正沿着它走过的路,一下又一下,十年又十年地,锯入一个终生年表中,这个年表是用这棵好橡树的具有同一圆心的年轮所组成的。”第二章以史书编年体的写法,步步倒退,通过好橡树之“口”,道出一片土地绵延三十多年的沧桑变迁。其中包含了灾难“一场大旱灾使得大片松林枯死”,也伴随着希望“这是威斯康星为麦子而狂欢的十年”。这表面是描写自然破坏的过程,实则却是历史的诞生。
      就这样,“几年之内,我的指南花还将枉费心机地试图在割草机上生长,然后就会死掉。随他死去的将是那草原的时代。”第七章,题目是富有生气的“大草原的生日”可它要体现的却是在社会进步下自然与人的冲突。就如作者所写,象征草原的指南花不停的生长,却一次次被人类和其他生物摧毁。于是,作者悲观的感叹:“当最后一颗指南花跟随着他到那人烟稀少的茂盛的草原的时候,也几乎无人悲伤。”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人认为自己和自然只能存留一个。
       是否只有当自然真的不可挽回,人才会知道自己其实没有胜利?
       所幸,“我们常常靠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只是要看看这些贪吃的小鸟把蚂蚁卵一扫而光。这使我们的劳动得到一种感受;它们也和我们一样,从新劈开的橡树发出的浓郁的芳香中得到了帮助和舒适。”第十一篇,小部分的人意识到了问题,开始与自然和谐的相处,这或许也是全人类对自然态度改变的先兆。是啊,“如果没有疾病和害虫,在这些树中可能就没有吃的,这样,在冬天,就没有黑头山雀为我们的树林增添欢乐。经过了长期的进步和探索,人终于意识到,自然和自己是可以共存的。不依赖土地而去毁坏它,我们也不会有未来。
       通过《沙乡的沉思》,我看见的不单单是空洞的环保呼吁,更多的是对人类发展历程的思考。还记得上学期最后的地理课,我们学的就是人地关系的改善:我们起初依赖自然,当文明启程,我们渴望征服自然。最终,我们发现,毁灭它的结果只能是与其同归于尽。
       《沙乡》在很多方面都和那本神圣的典籍相似。但在我看来,它影射的界面绝非如此简单。
       或许,自然与人真的就是一个共同体。或许,透过它,我们就将看见自己族群的全部。
      
  •     我们现代人常常问一个关于教育(educate)的问题:如何开发或者实现一个人的全部潜能?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为我们做了自然观察的典范,还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一切感官的巨大潜能,虽然有很多已经丧失了或者正在丧失。
      
      但是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被开发和引导。教育这个词:e-duc-cate就是要将全部的潜能引发出来;教育本身即是目的。当我们为生活的贫瘠而感到内心不安或者焦虑时,提醒自己,一颗什么样的心,看到的就是什么样的世界。去发现自己周围的无边无际的丰富吧。Marcia Bliss说,不要仅仅用望远镜对准远方,而要将它倒过来,看你的脚边的草丛,你将会发现令人惊讶的生物多样性。梭罗进一步说,为什么要环游世界?你要将这束光射向自己的内心,从中挖掘出生命中最丰盈的泉眼。
      
      一株罗盘草上的叶片就在向我们倾吐这片大草原的世世代代枯荣的历史;一只臭鼬在初融的雪地上留下的神秘痕迹也讲述着它生命历程中秘密的故事。没有哪件事情不能引起利奥波德的好奇心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一颗向着无限宇宙敞开的心灵,它的世界有无限大。在这个有限的时空里,我只想做一个充满好奇心的无名之辈,在无限的精神世界中自由地驰骋,如此我的心便充满了欢愉。
  •     一
      
       “起初,只有冰原的统一,然后是三月冰雪解冻的统一,以及世界各地雁群集体北遁的统一。自从更新世以来,每年三月,从中国海到西伯利亚大草原,从林肯郡到斯匹兹卑尔根,从萨克拉门托到育空地区,雁群便处处歌颂着团结统一。”——《三月·春雁之鸣》
      
       “当蒲公英在威斯康辛的牧场上为五月做下记号时,我们应该倾听是否有那为春日做最后见证的声音。坐在草丛上,对着天空竖起耳朵,不要理会草原鹨和白眉歌鸫的喧嚣,然后,很快你就会听到:甫自阿根廷归来的高原鹬,正唱着飞翔之歌。”——《五月·自阿根廷归来》
      
       “当雁群在远方天空变模糊时,我听到最后的鸣叫,那是夏天的熄灯号。现在,在浮木后面是温暖的,因为风已随雁群远去,而我也愿意随雁群远去——但愿我是那风。”——《十一月·如果我是那风》
      
       雪融了,平静的大地上开始有生命在悄悄萌动。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生灵加入这大自然的复苏序曲。气势磅礴的雁群用翅膀遮蔽天空时,春天便无可争议地成为大地的统治者。四月,融雪汇成滔滔洪水,鸟类和鹿栖在树梢和山丘上,平静地看着上游冲下来的旧木板。五月,高原鹬回来了,准确无误地降落在它们一直熟识的土地。盛夏的黎明晨星尚未褪去,原野雀、旅鸫、黄鹂、鹪鹩以及所有其他的鸟雀精致优雅地在大合唱中唱好自己的声部,直到太阳升起。八月的清澈河流用波浪和淤泥把岸边的朴素沙地绘成青草和鲜花的美妙图画。九月的薄薄雾霭中传来群鸟稀稀拉拉的歌声,她们躲藏得如此巧妙,以至于人们以为是矮树林在歌唱。林间的浣熊和臭鼬在享受一年中最后的温暖阳光,咕咕叫的松鸡躲避着狗和猎枪,经过的鹿嗅着它们失落的羽毛。雁群飞走了,深秋的风吹拂着落叶林,那里是春夏的生灵们安心沉睡的地方。小巧玲珑的山雀们躲避着十二月的寒风,飞向它们树林深处的安乐窝。
      
       沙乡的年鉴,从臭鼬印在雪地上的小小脚印开始。灌木中的小花颤栗着,鳟鱼绕着水中的灌木枝干打着水花,飞鸟扇动着翅膀从金色的天空降落。年鉴就这样由它们年复一年地书写着。不信,你可以去看老树的年轮,每一道苍老虬劲的大圆弧,都凭着古老的智慧,记录着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的诗谣与歌唱,以及无数个、罕为人类的书籍和电缆所知的故事。
      
       沙乡的年鉴,从葶苈漫不经心地点缀于沙地的精致白色开始。科罗拉多河在自由而浪漫的旅途中采集的每一个泻湖的翡翠光泽,秋天来临时悬钩子与美加落叶松为表敬意换上的深红与暗金色,北方狼群眼中燃烧着的火焰般荧荧绿色——其中还灼灼闪动着夜空深邃的蓝色……年鉴是厚重古老的故事,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画册。像极光与海洋一样,土地的调色板是无人能控的。
      
       完全不理解这年鉴的人,把土地变成自己的图纸,让古老的年轮暴露、风干。对年鉴略知皮毛的人偶尔会从大城市来此,用全然陌生的目光打量一切,最后发出一声声无知导致的盲目赞叹。
      
       而利奥波德,一个懂得用心灵“感知”这年鉴的人,哪怕他作为一个人类并不能对其完全理解。他会在凌晨走出家门去听群鸟的合唱,从黄昏开始彻夜观赏鹬的舞蹈,用小巧的脚环关注山雀的命运,全力拯救最后的裂叶翅果菊。当雁群宣告着春天,降临盘旋在家乡的上空时,他本能地希望自己是一只巨稻鼠,能够把眼睛以下的部位全隐藏在沼泽里。这是自然的朝圣者的姿势。
      
       二
      
       “一块老木板的自传,是一种学校未教过的文学;但是河岸上的任何一座农场,都是一座图书馆,在这儿,拿铁锤的人或拿锯子的人,可以随兴阅读。河水高涨时,河岸上总是多了几部新书。”——《四月·空中之舞》
      
       “这些鹤活着,存在着,但不是局促的现在,而是在较广阔的进化时间范畴里。它们每年一次的归来,是地质时钟发出的滴答声;他们赋予所回归的地方一种殊荣。……或许我们之所以在某些沼泽里感到一种明显的悲伤气氛,是因为这些沼泽不再有栖息的鹤。现在,它们的地位贬抑了,在历史中随波逐流。”——《威斯康辛州·沼泽挽歌》
      
       “我们正与所有活鸟中最狂野者,一起分享我们的野地。我们都在时间和空间最偏远的僻静处,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家;我们都回到了更新世。如果可能,我们也将发出鸣叫,回应他们的招呼,许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看见他们在天空盘旋。”——《奇瓦瓦和索诺拉·绿色泻湖》
      
       驻足一座破败的庙宇时我们会想象它当年香火的繁盛,登上一段斑驳的城墙时我们会追忆它刚刚建成时的雄伟,宫殿呢,更是会让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类六千年的文明已经足以让每个参观者油然产生一种历史感。而看到南飞的候鸟群时,你是否想象过,它们的祖祖辈辈早在人类诞生前,就年复一年地飞过天空,从茫茫雪野飞向棕榈林?看到一株枝叶凋零的老树,你是否想象过,它掩藏在土壤深处的根系在过去的多少年中,是怎样顽强地探向四面八方,像孩子的手一般紧紧握住大地母亲的胸膛?看到山峦每年褪去白雪,让郁郁葱葱的树林在身上铺陈开去,看到河流在广袤大地上蜿蜒,一路狂歌着奔向海洋,看到雨点和雪花从几千米的高空落下,驾着风飞向所有的方向……你是否想象过,这一切存在了多久,又将怎样亘古不息地存在下去?
      
       拂面而来的一个原子,其旅程可能从史前开始,从更新世开始,从世界诞生的时代开始,游荡于变幻莫测的海洋与地层,在中生代的植物体内呼吸阳光和水分,被进化图谱中一代代的动物吞噬又因它们化作尘土而得以重见天日。利奥波德说,这是奥德赛式的奇遇。
      
       拥有一种历史感,是热爱、尊重,乃至敬畏的前提。土地是最好的历史书,古老的地质时钟的滴答声是最鲜活的生命律动,存活在野外的生命实质上是一座座活生生的纪念碑。要拥有对自然的历史感。而真正的历史感自然会带给人对历史的敬畏。这是利奥波德上给我的第一课。
      
       三
      
       “每当听到有人说他不怕打雷时,我心里仍然会想:他不曾在七月骑马于白山之上。爆裂声已经够可怕的了,更可怕的是当闪电打入悬崖时,冒烟的石头碎片呼啸着掠过耳边。而最可怕的是,闪电击裂一棵松树后,那些飞起来的木片。我记得一片闪闪发光的白色木片,长度约有十五尺,它深深地戳入我脚旁的泥土里,然后立在那儿哼叫着,就像一把音叉。免于恐惧的生活,必然是贫瘠的生活。”——《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山顶》
      
       “但是我怀疑,既没有科学也没有人文学的,比我们都了解历史它们那混沌、原始的头脑对于谁赢得哈斯汀之战一无所知,但似乎更明白谁赢得时间之战。倘使人类和的族类一样地古老,或许我们更能理解它们的呼唤。想想看,几个自觉的世代已带给我们如此多的传统、骄傲、鄙视和智慧;那么,人类出现之前几十亿年就已存在的,对于自己在时间中如此延绵不绝,又会感到如何骄傲?”——《曼尼托巴省·克兰布依》
      
       “我曾听过关于一个被教养成无神论者的男孩的故事。这名男孩后来变成一个信仰上帝的人,因为他看到一百多种刺嘴莺亚科的鸟,每一种都装扮得像彩虹那般绚丽,而且年年展开数千里的迁徙之旅。……数百万年中随意运作的大自然力量的偶然汇合,无法解释为什么刺嘴莺亚科的鸟如此之美,机械学理论也无法解释深蓝色林莺的颜色、黄褐森鸫的晚祷、天鹅之歌,或者雁的音乐。”——《雁的音乐·如果雁的音乐不再》
      
       我想,在人类内部,爱与信仰乃是最美好的两种力量。人类的绝大多数道德情感皆需后天的教化濡养,唯有爱与信仰拜自然所赐,与生俱来。人类生于自然,衣食亦取用与自然,所以人类对自然的感情,正像孩子对母亲的眷恋一样,是一种源自本能的赤子情怀。而自然不知源头的生命与不知边际的力量,可以说是人类每一宗教所信奉神灵的可观化身,是人类智慧、思考、想象的赋予者,也是虔诚与敬畏感的源头。坐在土地上,眺望江河、山川、海洋、天空以及栖息其间的大千生命,人类的姿态,既是一个满怀深爱的赤子,又是一个心生敬畏的朝圣者。
      
       那些叫嚣着“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狂妄之辈,其浅薄与鲁莽已经给人类和自然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浩劫。把“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当做口号挂在嘴边的人,若不能对自然抱有赤子和朝圣者式的的情怀,他们的审美也只能停留在城市草坪、人工湖和次生林,或许还有零星的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上,他们不可能认识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是何许模样,也不可能把被破坏过的地方还成原本的样子。
      四
      
       “我们是否已对自由者的土地以及勇者的家园,唱出我们的爱,表达我们的义务?是的,但是我们所爱者为何?当然不是土壤,因为我们让泥土狼狈地往下流去;当然不是河、湖或海,因为我们认为,除了转动涡轮、让船浮动、带走污物之外,它们是没有用处的;当然不是植物,因为我们已神色自若地灭绝了整个植物部落;当然也不是动物,因为我们已扑灭了许多种最大、最美丽的动物。土地伦理规范当然不能阻止这些‘资源’的改变、管理和使用,但是它确实肯定了这些资源 继续存在的权利 ,而且至少在某些地区,它也肯定了这些资源 继续存在于自然状态中的权利 。”——《土地伦理·群体概念》
      
       “如果以生态学的角度来诠释历史,我们就会明白,人类事实上只是一个生物群的一员。目前为止,我们只以人类的进取精神来解释许多历史事件,然而,这些事件其实是 人和土地之间一种生物性的互动 。土地的特质和居住于土地上的人类的特质,对于事实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土地伦理·群体概念》
      
       “和土地和谐共存就好像和朋友和谐共处一样;你不能砍去他的左手,只珍惜他的右手。换句话说,你不能憎恶掠食者,只喜爱猎物;不能蹂躏山脉,只保存水域;不能破坏农地,只建造森林。土地是一个有机体,其余的各个部分和我们一样,彼此竞争,也彼此合作。”——《环河》
      
       利奥波德因其对土地伦理学的贡献,注定跻身人类当代最伟大思想家之列。人类在经历了开山、毁林、垦荒、杀戮、污染的数千年岁月后,终于有人意识到,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并非是统治的主人,人与其他生命并非主人与奴仆的关系,人类在漫长奋斗中总结的普世精神与人文关怀,适用的对象不只是人类社会的成员。正像人类的“天赋人权”一样,大地之上的一切,不管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更有一直存在下去的权利;也正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样,人类没有资格随意破坏大自然固有的规律运转,没有资格随意破坏海洋、空气和土地的一切,更没有资格去决定其他兄弟物种的生存与否。大自然像环河一样生生不息地流动,逆流而上、堵塞河流、改造河道都是有悖生态伦理的。
      
       就像利奥波德指出的,土地的伦理规范反映出生态良知的存在。人类反省自身、保护和恢复自然,动机不应局限于利己,目的不只是为了防止自身生存的危机,更不是为了满足单独的经济需求。这只有当每个人从灵魂深处对大自然产生一种赤子般的爱恋与朝圣者般的敬畏时,人类对自然和兄弟物种的良知才会真正苏醒,土地的伦理才能被全人类真诚地接受,努力地力行。
      
       五
      
       “完全以经济目的作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保护系统有一个基本弱点,那就是土地群体的成员大半没有经济价值。……然而,这些动植物是生物群落的成员,如果如我所相信的,生物群落的稳定有赖于其完整性,那么这些动植物便有权继续存在。……一种只建立在经济上之利己主义的自然资源保护系统,是不平衡的、没有希望的。这种系统常常会忽略——最终则会消灭——土地群体中许多没有商业价值,但对于其健全运作不可或缺的组成分子。”——《土地伦理的替代品》
      
       “旅游广告告诉人们除了最近才被蹂躏的地方之外,何处尚有新的幽静处、新的风景、新的猎场,以及新的垂钓处……有些人只想在森林和山中寻找旅游和高尔夫球可以提供的事物……休闲娱乐变成一种空手而归的自我毁灭过程,一种机械化社会的主要挫折。”——《环保美学·户外活动之动机》
      
       “对土地和土地上的生物借以获得其独特形式,或借以维持生存的自然过程的‘感知’……‘感知’的一个醒目特征是,它不会消耗任何资源,也不会稀释任何资源的价值。……增进感知是休闲工程学唯一真正具有创造性的部分。”——《环保美学·孤独感》
      
       在人类文明的当代阶段,物质利益在多数情况下仍然被人们——尤其是决策者——放在考虑的首位。在过去,为方便灌溉发电,蜿蜒的河流可以被改成直道,可以被任意建坝;为开拓更广阔的农业用地,沼泽可以被排干开垦,森林可以被夷平做牧场;为保护自己的家畜与作物,食肉的狼群与熊,以及成群的鸟类和所谓“害虫”都可以被赶尽杀绝。利奥波德指出,这种只顾经济利己破坏自然伦理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然而即使是在保护环境已成基本共识的当代,物质第一的原则仍然无所不在,其对生态的持续破坏甚至仍然没有被大多数人意识到。旅游业便是利奥波德所举的很好的例子。以自然为主题的旅行总是诱人的,有人痴迷于狩猎,有人青睐观光,还有更高雅些的,是要培育情操,抑或利奥波德所说的“孤独感”。然而大批蜂拥而入的、素质良莠不齐的旅游者对自然来说是可怕的打击,旅游团队每到一处即宣告那片野地的终结。
      
       因此利奥波德提出了他的“感知”。他本人并非坚决反对肉食的素食主义者,他的一大爱好就是狩猎。然而利奥波德可以容忍的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狩猎,在他看来,机械化的介入是隔阂人与自然的重要原因。个人的弓箭与猎枪尚不能破坏自然的和谐,而用大网炸药火炮成群地猎杀旅鸽并用火车把它们运走,驾着游艇、携着最新式猎钓用具的大批富人在酒足饭饱的条件下仍去进行非自然的屠戮,各地的观光客坐着豪华汽车驶进刚刚被辟出道路、几乎未被人类涉足的处女地……这些机械化行为既对自然造成巨大破坏,也违反了人类回归自然的初衷。而真正有益于人类自身同时又无害于自然的方式,唯有“感知”,像诗人一样去阅读,像艺术家一样去观察,像圣徒一样去领悟。
      六
      
       “倘使我们的孙子不曾看过野地的河流,那么,或许他们就不会怀念在歌唱的河流上划独木舟的机会。”——《威斯康辛州·弗朗波》
      
       “和对歌剧和油画的品味一样,人们对乡野的品味展现个人不同的审美能力。有些人愿意和一群人像牛群般地被赶着去参观‘风景区’;当看到山上有瀑布、峭壁和湖泊,他们便认为这些山十分雄伟壮丽。……他们认为历史生长在校园里;他们注视着低低的地平线,但是无法像德·瓦加那样,从犎牛的肚皮底下看着地平线。”——《乡野·对乡野的品味》
      
       “受过教育的公民是否明白,他只是一个生态机制中的一个钝齿?是否明白如果他和这个机制合作,那么他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将无限地扩大?是否明白如果他不愿和这个机制合作,后者终将把他碾成灰尘?如果教育不能教导我们这些,那么教育的功用是什么?” ——《大自然的历史·实验室VS活生生的世界》
      
       我不禁想象我们远古的先祖们,族群的长者们是怎样把对自然的爱与惧,用怎样简单而又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方式,传授给年轻的一代们?这样的传授,已经和许多人类的其他美德,一起被遗失在进步的大道上了。
      
       让土地的伦理观在人类心中像森林一样扎根壮大,最重要的方式莫过于教育。让每个孩子眼神中泉水般的澄澈,在未被荧光和铜臭污染以前,就盈满花木、飞鸟和微风的颜色,告诉他们真正的自然是什么样子。让他们从小就明白大雁是怎样从远方而来、植物是如何抽芽开花,以及脚下这片土地的面貌有多么古老;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大自然不只是用来提供猎奇式的观光,动植物的存在不只是供给餐桌和公园,保护环境的目的不只是对人类的造福;让他们从小就相信,他们自己和自然万物有一个古老的约定,他们被赋予的身份是神圣的,但是同样平凡;让他们从小就铭记, 当他们还享用着自然的生命时,他们应该去想什么,做什么,热爱什么,珍惜什么,敬畏什么。
      
       通常的教育内容是怎样用人类的机械力改造自然,“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即使是“环境友好”,最主要的受益对象也是人类自己。当涉及到认识自然的时候,也如利奥波德所说,把孩子局限在实验室中,面对着冰冷的标本,那不能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真实的热度 。“乡野和人一样,朴素的外观下常常掩藏着隐秘的珍宝,倘使你想发掘这些珍宝,你必须在乡野一起生活,并且和乡野一起生活。” 孩子们需要的,是绿山墙,是秘密花园,是沙乡农场,是瓦尔登湖畔……教育政策的制定者,需要同时对自然和孩子负责任。说到底,这也是他们的最悠久的使命。
      
       七
      
       “许多个三月,它将看到雁群飞过,看到它们向河流描述冻原上更清澈、更冰冷、更寂寞的水域。许多个四月,它将看着紫荆绽放又凋谢。许多个五月,它将看到在一千座山丘上闪耀的栎树花。寻寻觅觅的林鸳鸯将在这些椴树中寻找中空的枝干;金黄色的蓝翅黄森莺将摇落河柳的金黄色花粉;白鹭将于八月在泥沼上摆姿态;鸻将从九月的天空发出鸣叫。山核桃坚果将‘噗哧’一声掉入十月的落叶里,而冰雹将在十一月的树林里嘎嘎作响。但是,没有旅鸽会飞过这儿,因为除了这只在岩石上不会飞的青铜雕旅鸽之外,已经没有其他旅鸽了……”——《威斯康辛州·旅鸽纪念碑》
      
       “我们来到老狼那儿时,还可以看见它眼睛里凶狠的绿光渐渐熄灭。自那时起,我明白了,那只眼睛里有某种我前所未见的东西——某种只有狼和山知道的东西。”——《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像山一样思考》
      
       “水獭在它的水潭和涟漪之中捉迷藏,将虹鳟从多苔藓的河岸之下赶出来。它不曾想到,有一天大水会将河岸冲出太平洋,也没有想到,有一天钓客会和它争夺鳟鱼的享有权。像科学家一样,它没有怀疑自己的生存计划。它以为加弗兰河会永远为它歌唱。”——《奇瓦瓦和索诺拉·加弗兰之歌》
      
       土地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并且会这样一直存在下去,直到世界的下一次更替。阳光仍会一如既往地普照世间。山丘自它们许久以前从海洋中升起后就一直屹立,不管它们表面的植被发生了什么变化。是的,植被是会变化的。微风在山谷和平原上空轻轻游弋,为干涸的河流、死亡的沼泽、消失的森林,还有千千万万一去不返的生灵唱着挽歌。
      
       人类须为它们赎罪,并且和自然一起去面对那个没有渡渡鸟、旅鸽和大海雀的未来。像一个极端叛逆的孩子,在对家人做出无数伤害后,回到家人的身边,道歉、赎罪、承担,与家人同在。人类源于自然,终极归宿也必将是融于自然。人类的历史也曾像汩汩清流般涌出山间,也曾像瀑布一样精彩壮美,也曾像洪流一样浑浊咆哮,然而最后终将归于平静,充满着成熟的智慧,像朝圣者一般,缓缓流向生命的永恒海洋。
      
  •      大自然这个进化的生态系统,在其从古至今的进化过程中,创造了成千上万的物种,滋养着生长在其中的无数生命。这其中包括我们人类。大自然不是为人类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不是因为人的判断才有了价值,相反,它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着并且创造了人类,人类历史只是自然历史的很小一部分,只是大自然进化过程中一个产物。
       我们不能只利用大自然为我们服务,把大自然的价值当作它对于人类的义务而忽略、损害其固有的、客观的权利,特别是其健康、有序、自然运转、循环、进化发展的权利。一旦大自然丧失了这种权利,人类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存权、各种经济政治权利等将随之丧失,将变得毫无意义。而让我们痛心的是,现阶段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措施,通过放弃或改变现有那些错误的发展方式拯救地球家园,人类遭到的报应将不堪设想。
  •      大自然这个进化的生态系统,在其从古至今的进化过程中,创造了成千上万的物种,滋养着生长在其中的无数生命。这其中包括我们人类。大自然不是为人类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不是因为人的判断才有了价值,相反,它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着并且创造了人类,人类历史只是自然历史的很小一部分,只是大自然进化过程中一个产物。我们不能只利用大自然为我们服务,把大自然的价值当作它对于人类的义务而忽略、损害其固有的、客观的权利,特别是其健康、有序、自然运转、循环、进化发展的权利。一旦大自然丧失了这种权利,人类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存权、各种经济政治权利等将随之丧失,将变得毫无意义。而让我们痛心的是,现阶段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措施,通过放弃或改变现有那些错误的发展方式拯救地球家园,人类遭到的报应将不堪设想。
  •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看完《沙乡的沉思》,不知怎地,脑海中总是出现蕾切尔·卡森的这本环保学名作。寂静的春天,一个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的形容,在上世纪90年代,年幼的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还难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在山清水秀的西南小城里长大的姑娘,春天上山采杜鹃花回家给妈妈,夏天下池塘捉蝌蚪摸螃蟹,秋天去田里翻土豆用麦秆烧着吃,冬天懒在床上一睁眼对面就是满山的翠绿,电线杆上各色不知名的漂亮小鸟叽叽喳喳叫着……年幼的我以为,全世界都是这么美好的,且会一直美好下去。
      
      现在的我生活在所谓的大城市里,天天呼吸着汽车的尾气,看这原本是旅游胜地的城市,在PX项目的毒气笼罩下,胆战心惊的生活着。犹记得7月的那个午夜,被异常怪异难闻的气味熏醒,翌日方才得知是大连港油罐爆炸起火,大片海域被污染……这个秋天,不再敢享用肥美的蟹子,至今脑海中还有一幅图像,在一片黑色油污吞噬的海天之间,一只全身被油污糊上的小螃蟹,还执着地将一只螯举起,指向天空,这个画面,长久定格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释怀。
      
      前段时间,我的心情曾异常低落,一位网友因为看到我们关爱流浪猫狗的活动而特意在我们论坛发帖,他的一位朋友,40多岁的女士,凭一己之力收养了几十只流浪的猫猫狗狗,已经10余年了,为了给小生灵们一个自由活动的场地,她离开城市,在旅顺的农村里租了房子,屋后就是大山,小动物们好不容易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但是她的行为一直得不到邻居的理解,邻居们经常去各个部门告发她。后来这个地方要拆迁,房主收了钱,限她几日之内搬走,几日之后就要把房子拆了,几处求告无门之后,只好由这位朋友代为发帖,寻求转圜余地。
      
      这篇书评写到这里已经跑题了,我有点失控,我还记得那段时间我的签名改成了“我以我生而为人为耻。”我们想要的,我们强占的实在太多,我们只让自己活,不让别人活,别说其他的生物,就连自己的同类——人类之间不还自相残杀么?连人都不去怜悯,又怎么会有人去怜悯这自然界的生物,包括这我们日夜栖息于此的环境?
      
      在与那位阿姨几次联络的过程中,我们的感情都不平静,她打电话找了一切可能联络的人,尽皆冷遇,我联络我的媒体朋友,包括圈内朋友,大家都同情我,但是不理解我,觉得这些不关我们的事,总该有人去管的,但是不该是我们去管。在这段时间,我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就像很多年前,我养的小狗救不活的时候,我有的那种感觉,“让我做点什么吧,让我做的事情,能稍稍改变一下这个世界,可不可以?”
      
      最后,经过阿姨和我的努力,电视台的几个栏目都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记得阿姨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哽咽的不成声,她这十几年,遇到了多少的冷遇、冷眼、不理解,都没让她哭过,但是一些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温暖,却让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她也从来不需要好心人们的钱财,她自己有能力养活这些小动物们,她需要的,只是这偌大的世界上,能给他们一个小小的容身之所,怎么,就那么难呢?
      
      历史是如此残酷,七八十年前,利奥波德以他诗样的语言已经控诉了人类对土地和环境的贪婪索求,树木在倒下,动物在绝种,他见证了多少次“最后一只XX在威斯康星被发现”,他在控诉,他在唤醒,但是当本书成为经典之后,人类掠夺和破坏的步伐没有减缓,五十年前,寂静的春天来临,因为滥用农药和杀虫剂,这里的春天静悄悄……没有了虫鸣鸟叫,人类成了这世间最强大,也是最孤独,最可怕的物种……
      
      在《沙乡的沉思》和《寂静的春天》之后,环境保护终于被多国所重视,但是……我们现在,似乎还在重复昨天美国的故事。甚至更为严重,藏羚羊、冬虫夏草、内蒙古草原的沙化……我们能做什么?请不要让我们觉得无能为力……
      
      “洋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PS 插图很给力,是我喜欢的调调。
  •     说到环保题材,无论是书籍、影像或演讲,经常蕴含一种显而易见的“伦理”色彩,它们暗示人类的一举一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所负有的责任。与之不同的是,美国“新环境理论”创始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生态美学”的概念,他在《沙乡的沉思》中首先论述人在与土地关系上长期存在的征服者-被征服者形态,正是导致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的根源。在经历与天斗、与地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丛林阶段之后,大工业背景下的人类又将资源按其经济利用价值,粗暴地分为“有用”和“无用”,并推导出有用者存之、无用者去之的简单利用模式。利奥波德在批判上述实用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生态美学,认为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同体”之外,同样也存在着一个人与土地(包含其附着物:土壤、水、动植物等等)相互协调、竞争共存的“共同体”,诸多看似“无用”的物事,与人类一道在这个“共同体”内起着功能不一而又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他为这个“共同体”所作的描述,俨然一派伊甸园景象:一棵橡树代表了一段自洪荒年代以来的历史,一条鳟鱼装满的并非鱼篓,而是“我的记忆”,群鸟歌会、空中舞蹈、河水绘出诗意的画面,则是值得通宵守候的享受。即使是一爿荒野,人寓于其中,亦自有一种中国水墨画天人合一的意境。
      
      与生态伦理学唤起人们的罪责感不同,生态美学试图营造一种相对宽松而不是剑拔弩张的人与土地的关系。然而,这种把环境当成美学享受对象的思维,势必会遭遇种种瓶颈。因为在一个以发展经济为首要职责的社会中,环境太容易沦为“消费主义”的盘中餐了。环保政策经常需要与企业和政府讨价还价,游说必得要说明环保一定有利可图,仿佛一个人即将遭遇灭顶之灾,还要向其承诺得救的种种好处。当然,商家之外,急于享受“文明”成果的大众,也乐得将其变为所费不赀、买进卖出的商品,多数时候还打着“保护”的旗帜——到处可见的模仿自然的人工景观,作了一个再有力不过的注脚。在环境问题上一直持激进态度的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蕾德•耶利内克对此讥评说,“可持续发展”只是某些政府或者企业对资源竭泽而渔式开发的借口罢了。听来似不无道理。
      
      问题还在于,美学享受是一种极为私人的体验,地图上一块鲜为人知的“空白点”,不啻对“民主”意识的挑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烧荒,修路,掘土,大干快上,和尚来得,阿Q也来得。美学感知既然是“既不可能用学位,也不可能用美金去取得”,其获致是如此神秘,因此很难想象,一个专注于把自己武装到牙齿只为猎取一只松鸡并将其做成一道美馔的人,会有什么仰天而叹、垂地沉思的兴致。想来,利奥波德不相信教育的审美功能,有其常年边进行科研教学边走入荒野、河流、丛林深处的深刻体验。然而今天,人迹罕至的陆上野生环境正日复一日地淡出人们的视线。
      
      也许是一种预见,利奥波德提出一个妥协方案:在城市或农村的闲置地上种养植物,从而在最低限度上维持人-土地“共同体”的正常循环。不过,随着城乡快速发展,土地价格也在一路飙涨,从人与人争地,到人与国家争地,于目下通通不是什么稀罕事。况且,即使有了一席生存之地,在贫瘠地上耐得住旱涝虫灾的植物,是否也能扛得住汽车尾气的熏陶?碰上通胀严重、物价冲高,居民剔掉植被在公共绿化带上种植瓜果蔬菜,那么毫无疑问,在百姓活口和生态保护之间,又有一笔剪不断理还乱的经济和环境账要算……
      
      利奥波德的《沙乡的沉思》(一译《沙郡年记》)出版已有六十一年,其土地美学理论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的同时,也遭遇越来越多作者未及碰到的问题。看来,这个理论还有一段很长的求索之路要走。
      
  •     老子曾经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自然,包括人类在内都是有这“三”所生。万物本一家,可见万物皆平等之观也不是佛家的泛泛而谈。可悲的是,人类却要以渺小之姿凌驾于自然之上,自拟于造物之神,让自然归统与人类的麾下。无论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皆以对人类是否有利用价值而划分为三六九等、有益无益。自然也被其比作自家的后花园,可肆意挥毫其中的资源。人类就像一个喜新厌旧的孩子,抛弃着不喜爱的玩具。当过去曾滋滋养育自己的土地不能生产时,便又弃之不顾。
      
      道法自然,掌控着自然奥秘的不是别的正是着茫茫宇宙中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说成是相生相克,可以说成是弱肉强食,这种规律主导了自然的繁荣枯萎。就像鸿雁南飞、草木枯荣,都是既定的的自然生存法则。人类却举着人定胜天的旗号去改造规律,随意将外地物种的引进、对稀有物种的大量捕杀等等。那些人认为,什么物种灭绝、地球毁灭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事。这样一个自私的种群如何得以发展。
      连羊群尚懂得牧草分区而食,以备后代之需,自称拥有最高智慧的我们又做了什么呢?
      庄子说过:“是以圣人,性善救物而无弃物。”他已经超脱到人类这个种群之外来俯瞰这苍茫大地。他已经意识到,人类只是地球上一泓尘埃罢了。一荣则荣,一损俱损。他了解,万物灭则人灭的道理。在地球上亿年的历史里,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真的是轻如鸿毛。曾经又有多少个如人类一样强势的物种走上了灭亡的深渊,不都是因为掠夺么?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后果必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或许一种鸟类的消失无法说明自然的衰败,但是自然界环环相扣,一条链断了意味着全盘皆输。我们后知后觉的原因只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断到我们这一层就是人类灭亡的时候。从客观来看,这样相当于地球的重生,我们只相当一个渺小物种被淘汰而已,只是因为我们的私自干涉使这种淘汰加快了他的脚步。但是同样是作为,为什么不做使这个时期延后的工作反而一定要自取灭亡呢?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以其大小、复杂程度、起源以及对人的重要性来衡量。所有物种都是独特生存价值的代表。想要真正达到生物的平衡,就要顺应它们的各自的本性,遵循它们各自的天性,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这个道理。
      
      一定要记住,现在我们所消耗的资源都是从后代那里借来的,所谓有借有还,这也是规律所在。
  •     这本书看了近一周,断断续续的看完了。其实在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就非常喜欢了。
      
      这是一本作者集自己多年与自然相处的经验而成的书,文笔如诗般优美,融哲理,文学,美学于一体。在这本书里,作者以一种对植物和动物平等相处的视角,或者怀着一种友善的视角来观察,因而就对自然景观或者动物行为的描述带着一种非同寻常的趣味。你在阅读的时候,深深感叹于作者对于自然的细致的观察,和这种观察后的思考。
      
      在此作者对学院派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作者更看重野外的研究而非实验室,而非书纸文字。作者的忧虑是,野生的知识应该被普及而不是被垄断。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对自然尤其是野地消失的忧虑,和土地伦理理念,即土地的伦理规范只是扩展了群集的界限,使其纳入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我们可以将这此东西统称为土地。使智人从一群集的征服者变成群集的一般成员和公民。这暗示着,他以这个群集内其他成员的尊重。主要讲述了与经济发展(农人)的相悖。作者认为,不能单从经济的角度来考量土地伦理,而是要从哲学美学(猎人,大众审美) 的角度来综合考量。从而提出了保育美学和与现代野地有关的五个要素。
      
      这的确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从开首的第一章节,有一种《自然与人》的节奏。我仿佛真的能感到有人在朗诵,于是我不由自主的跟着朗诵了出来。好的语言,好的文笔,就有这样的效果,让你不由自主的想去朗诵它。在朗诵中获得一种愉悦。例如作者对河流:关一河流的这种拖沓不前,请容我下一个结语,你应该和一条不愿在大海中失去自由的河流一起旅行。
      
      而语言的清新活泼,却又让人兴味盎然。
      
      "所有的猎物都不可思议地肥腴,每只鹿都储存了许多油脂,如果它容许的话,我们可以将一小桶水倒入它脊背上的凹处。”
      
      对于这样的书,学习就好了。
      
      尤其是看到作者在手稿完成的次年,在救助邻居大火的时候丧生。除了唏嘘和赞叹外,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难得的是这本译本,除了行文的流畅诗意外,更在末尾处将植物和动物的学名清单中英文列了出来,却又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字典。
      
      
  •     自然辩证法布置的读书作业,顺手传上来吧
      
      Part 1 从地球公民说起
      
      在读《沙乡年鉴》之前,我恰好看了一个叫做《地球公民》(<Earthlings>)的片子,它描述了人类是如何为利用动物而制定出工业化的标准,去饲养、屠杀这些于我们同为“地球公民”的生物们,以及用它们去做科学实验。片子里面充斥了血腥和悲惨的场景,动物们狭小的生存环境、濒死的哀号、被烧焦的皮肤……这部片子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其残忍,因为残忍在影像世界里并不少见,而是我自己对于这些事情的无知:我对于餐桌上肉的来源,只能够追溯到它在超市里的形态。还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在乡下见到猪的惊奇和兴奋;至于杀猪,就只有大学时在安徽的村落里写生的时候,远远听到过它的哀号——死亡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媒体上的符号。我们和自己的食物是如此之遥远,乃至于我几乎认为肉和会动的生物是两种意义上的东西,之间只被某种“传说中”的联系牵在一起。
      《沙乡年鉴》中写道:“人们在不拥有一个农场的情况下,会有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个是因为早饭来自杂货铺,另一个则认为热量来自火炉。”
      我毫无疑问已经深陷于危险之中,如今的危险甚至已经不是来自杂货铺和火炉,因为这两件事物也不多见了。食物来自餐桌和食堂,热量则源于空调和暖气。“我们迷恋工业供给我们的需求,却忘记了是什么在供给工业。”
      可是工业给我们带来的舒适,是否让人的生活更加愉快?这种只知盘中餐的生活,这种和自然充分隔绝的生活,是不是比另一种森林里与野兽作伴的生活更为幸福?
      我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沙乡年鉴》所描绘的世界,和《地球公民》中的那一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的第一和第二部分里,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和优美的笔触,来描写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在这些文字中,字字句句都充溢着宁静与快乐。这些快乐又是如此轻而易举地沁人心脾,让我产生共鸣。这种快乐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只是在一旁静静观察,而正是因为这种无知,快乐才会更为特别和巨大。而当观察带来知识和规律的时候,当知识从无到有、由内而外从天而降的时候,它又远比那些不得不记住的知识美好。
      然而一个奇怪的事实是:我们并没有在这条更为幸福的路上行进。人的心中似乎同时住着天使和魔鬼,在爱自然的同时,更乐于去征服它。随着征服和满足到来的是更大的空虚,人在实现自己所有梦想的时候,恰恰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没有什么值得憧憬了。——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尽管我们并不知道这条总在“向上”的世界会走向何方,依然坚定不移地超越着自己。
      
      Part 2工业化的自然,工业化的人
      
      在读《沙乡年鉴》的时候,常常有一种无力的感觉。作者的智慧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像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极端的动物保护主义者那样,以一个彻底的保护者视角去看世界的发展,做出尖刻和极端的评价;而是很冷静地对未来作出了判断与分析。“如果我们把户外狩猎看做是一个战场,即一个在巨大的、生气勃勃的机械化过程与一个整个来说是出于静态的传统观之间进行格斗的战场,那么,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前景确实是黯淡的。”
      正是这种冷静加强了我心中的悲伤。作者已经看到了这条道路的必然失败,他在某一个边缘挣扎着,他一遍又一遍地探寻着该如何给这些美好的东西一线生机,试图以一种更为合理的方式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模式。但是,“合理”以及“真理”往往不被大众所接受,或者被滥用,成为与其本意相悖的东西。最为可悲的是,作者甚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声音是微弱的,他曾经对工业化的思路深信不疑,但是当他发现这件事情的错误,却不知道该怎样让别人也明白这件事情。“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两种变化正在逼近。一个是在地球上,更多的适于居住的地区的荒野正在消失。另一个是由现代交通和工业化而产生的世界性的文化上的混杂。这两种变化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可能被防止,而且大概也是不应当被防止的。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即通过某种轻微的对所濒临的变化的改善,是否可以使将要丧失的一定的价值观保留下来。”
      但是从今天的结果开看,这种抗争是徒劳的。工业化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彻底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自然则彻彻底底沦为一种遥远的、可消费的、新奇的事物,是需要人们排着队去“围观”的。作者早已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休闲的价值并不是一个阿拉伯数字问题。休闲在价值上,是与其经验的程度及其不同于和与工作生活相反的程度成正比的。”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消费着自然,把自然的一切归结到“现代”生活的体系之中——即便这种生活并不一定让我们更加幸福。
      在《地球公民》的世界里,奶牛终其一生被关在和它们身体大小几乎相同的笼子里,每天从早到晚被机器挤奶,一头母牛的生命可以达到二十年,但是奶牛通常在四年内死去。奶牛的命运听起来似乎很遥远,但这不也是工业化时代人类生存的写照么?我们生活的生活被拘禁在一个小格子里,从早到晚面对电脑绞尽脑汁,只不过我们还有医疗来确保寿命罢了。
      科学总源于怀疑,但其结果却是绝对化的。建立在科学之上的现代工业与商业,是一种绝对化的单一思维,即便它的多样性也会在更微小的层面上保持其绝对性质。这种“现代主义”带有强烈的扩张能力,会以压倒一切的态势把其他东西吞噬,动物也好,植物也罢,即便是人自己,也逃不过这种绝对的吞噬。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我深知“现代主义”对于建筑以及城市的吞噬能力,它从一开始便是大张旗鼓地打着真理的名号展开,张开血盆大口,毫不客气地把一切不论美丑的历史吞掉,在消化的过程中,又慢慢消亡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直到把所有的物质和思维都统一成某一种标准化、可量产并且经济的模式之中。“土地,就如同俄底修斯的女奴一样,只是一种财富。任何土地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人们只需要特权,而无需尽任何义务。”在工业化的模式之下,成为女奴的不只是自然的土地,城市的土地也是一样的;甚至它可以包含这种模式之中的一切弱者,最终的结果是:上位者只需要特权,而无需尽任何义务。
      
      Part 3少数派的真理
      
      真理总是在少数人手中。
      书的结论部分,作者做出这样的总结:“简言之,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
      我深信很多人在读到真理之后,都会对其表示同意,点点头,心满意足地把书合上,之后就该干嘛干嘛去了。当工业化的进程已经到了这一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难逃脱其桎梏。有多少人能够有利奥波德那样的经历?又有多少人能够放弃城市里的舒适,住到乡间的木屋里去?有多少人能够放弃超市里的肉,去狩猎自然里平等的食物?
      至少我做不到。
      我没办法放弃科学和现代化带给我的舒适,即便我知道作者说的是对的:“科学绝不,或不应该,只是为获取更舒适生活的杠杆。科学的发现是对我们好奇心的满足,是一种比更肥的牛排或更大的澡盆重要得多的事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肥的牛排和更大的澡盆似乎更多地关系到自己的利益,是更为直接的诱惑。在面对这种诱惑的时候,我把自然抛诸脑后。反过来讲,我生于城市,我只知道如何在城市中生存,把我放到荒野之中,就好像把动物园里的老虎放回野外一样——是需要从头训练的。而且我只会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会一面说小汽车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麻烦,一面琢磨该买哪款车。
      在这个巨大的洪流之中,弱者只有被吞噬,强者只有继续吞噬。
      大概相比于利奥波德,我是个更加悲观的人吧。
      
  •     这本书的伟大在于它出现的年代。而利奥波德也是因此被称为美国的先知。如果这本书出现在今天,肯定被当作陈词滥调无人关注了。可见只要是谈及环境保护,那么什么时候谈都不晚,都是先知!
  •     一、关于自然文学
      
      终于读完了《沙郡岁月》。这离我初次接触自然文学已快十年,十年后我依然对此情有独钟,倒是甚感欣慰。
      
      初次接触自然文学,是高中时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的《大自然的日历》(Nature's Diary),作者是苏联散文家米·普里什文(Михаил Пришвин,Mikhail Prishvin)。很喜欢这样的作品,完全是因为它单纯以自然万物为主题,正合了当时痴迷于生物学的我的胃口。不用什么宏文大义,也不用春葩丽藻去赞美,自然万物恰恰是最纯真的风景,也是文学创作中取之不尽的题材。它还为我开创了一片天地,或说一种方法论,即生物学知识,不应该仅仅从书本里学习,而是应走进大自然中去获取,我当时似乎跃跃欲试了。
      
      而后上大学后,在学校图书馆里翻阅了一些自然文学著作,其中美国学者阿尔多·李奥帕德(Aldo Leopold)的《沙郡岁月》(A Sand County Almanac)和英国人吉尔伯特·怀特(Gilbert White)的《塞耳彭自然史》(The Natural History of Selborne)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前者是因为作者超前的环保意识,后者则是因为作品与我曾经尝试过的大自然观测日记式的写作十分相近。于是,分别于2004、2005年购买了这两本书,以及另外一本自然文学名著梭罗(H. D. Thoreau)的《瓦尔登湖》(Walden)。可偏偏由于琐事缠身,竟然四五年时间里我都无法找一个时间来细心读完这些本不算太厚的书。
      
      去年,购阅了一本美国人亨利·贝斯顿(Henry Beston)写的《遥远的房屋》(The Outermost House),从而获知该书译者程虹教授是国内对英美自然文学颇有研究的学者,出版过一本介绍这类文学的专著《寻归荒野》,于是买了一本学习。 通过这本著作才了解到英美自然文学史上更多的不朽作品,比如惠特曼(Walt Whitman)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约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的《醒来的森林》(Wake-Robin)、约翰·缪尔(John Muir)的《山间夏日》(My First Summer in the Sierra)、奥斯汀 (Mary Hunter Austin)的《少雨的土地》(The Land of Little Rain)等。这都是一首首土地的赞歌,是一支支山野的恋曲。有的我购买过,甚至买过英文原版,还有的从图书馆借阅过,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逐一读完。
      
      大学时购买的《沙郡岁月》、《塞耳彭自然史》、《瓦尔登湖》在2006年毕业时被我放在一大箱书里头,一齐寄回了浙江老家。今年清明回家时,又把《沙郡岁月》、《瓦尔登湖》带来了上海,设想能够抽时间读完。在上个月底去西安的飞机上,我终于开始细读《沙郡岁月》。
      
      
      
      二、关于《沙郡岁月》
      
      
      《沙郡岁月》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沙郡年记》,记录了作者及其家人在一个被荒弃了的农场上度过的一年时光。该部分分为12节,分别记述这一年里的12个月份。里面皆是些光阴的片段,或者是他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精心遴选出来的美妙瞬间,比如树木年轮中记载的沙郡自然史,比如在溪流中钓鳟鱼的乐趣,比如在湿地中栖息的鸟类的歌声。整个第一部分好比一首赞美诗,是最为典型的自然题材的美文。第二部分名为《地景的特质》,是把视野放得更远,记录了作者考察过的美国、加拿大部分地区的地景。当飞机越过秦岭,降落在咸阳机场时,我差不多刚刚读完这前两部分,思维却一下子从北美的荒野,来到了壮阔的关中平原。
      
      全书后两部分是《乡野的情趣》和《消失的野地》,收集了作者不同时期的评论式文章。7月初,我每天下班后在灯下阅读这两部分,体会着早期环保思想对人类行为的拷问,并感受着它所带给我的深深的触动。这两部分中,作者全面阐释了全书的中心思想——土地伦理。这也是本书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由于我还只通读了一次《沙郡岁月》,我并不确定我是否有资格去提炼这个主题,即土地伦理。所谓土地伦理,正如作者于第四部分的《土地伦理》一文中所讲述的,是一种能规范人与土地之间关系的道德伦理体系。伦理,就是道德准则,但一般仅指人与人之间的伦理。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如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已日益清晰,有些规范获得普世认同,有的甚至写入了法律,最终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认为,就像人与人间的伦理有一个从走原始向文明的过程一样,人与土地间的伦理也会逐渐进步。奥德赛因为怀疑女奴有不轨行为而绞死了她,是因为当时他与女奴间不存在伦理关系,她只是他可支配的财产。最终,这种人与人间的财产关系已被现代文明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所替代。远在成书的20世纪40年代,作者就提出了人与土地之间需要这样一种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而不仅仅是经济关系、生产关系。
      
      在当时已是非常超前的这样一种土地伦理思想,即使在今日,仍会有许多重商主义者,或物质主义者对此表示难以理解。习惯了商品社会的我们,早已把土地和土地上所生长的一切当成财富,并想当然地把人类自己视为这些财富的主人。然而,或许这并非造物主的本意(如果你是神创论者),并非大自然演化的本意(如果你是无神论者)。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其作用是约束个人,造福整体,从而实现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如果违背伦理,虽然个人能偶然得利,但如若任由伦理规范体系崩溃,必然使整个人类社会陷入无序。人与土地之间,亦然如此。如果人类将土地视为财产而挥霍无度,那么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人类必将因人与土地的关系陷入无序而遭受无情的惩罚。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文明与技术进步。很遗憾,60多年前李奥帕德的呼喊,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践行,甚至都没能理解,所谓的土地伦理依然虚无缥缈,我们依然在一意孤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我们会逐渐忘记曾经是土地而不是机器为我们生产衣食,会逐渐忘记曾经是月光而不是霓虹照亮夜归的路,会逐渐忘记曾经是绿树而不是摩天楼充斥我们的窗口,会逐渐忘记曾经人类是大自然的成员而不是主人,会逐渐忘记,曾经是那片纯净的蓝天……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沙郡,愿那里永远是纯净的蓝天。
      
      2009-7
  •     
       “修筑一条道路比思考此地真正的需要简单多了。对于那些帝国的建造者而言,一个没有排水的沼泽是没有价值的;同样的,对于各类的自然资源保护论者而言,一个没有道路的沼泽也是没有价值的。孤寂是这些人尚未拥有的一个自然资源,到目前为止,惟有鸟类学者和鹤认知孤寂的价值。”
       ——阿尔多·李奥帕德/著 《沙郡年记》
      
      
       在每晚睡前短暂又寂静的一段时间里,我贪婪的、逐字逐句的咀嚼着这本带给我无限遐想的小书。由寒冬至炎夏,仅仅看过130几页,可我仍无法把它丢下去争取一个安眠的夜晚。我需要它在夜里带给我一丝向往文字的喘息,让微弱的灵感冲动从大脑传到心脏,在血液中流动一遭,然后混混睡去,迎来又一个困倦的清晨。
       工作后,极少有时间用完整的三五天去读完一本3、500页的小书,只有在疲惫的夜晚强撑着看上2、3页当作精神的“夜宵”。身体每天都规律的进食,而精神极度饥饿,当我无法在短时间里从思绪中掏出一段工整的文字来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的贫乏,这样的情况连续出现,恐惧便随之而来。灵感的匮乏对于一些人来说不亚于食物的匮乏,精神的空白让他们看上去更像是一具行走的尸体。我不停的翻看报纸和杂志,从里面获得一些零碎的小食品,但它们无法阻止我一步步接近精神的干枯和病态。我早已忽略了,是为了什么而生存,循规蹈矩和压抑的心情不知何时已将我团团围住。
       每月赚一把票子比思考我们真正的需要简单多了。对于那些资本的掌控者而言,一个没有盈利的项目是没有价值的;同样的,对于各类在商业社会中觅食的猎手而言,一个不能带来利益的人也是没有价值的。孤寂,到目前为止,仍是人类无法利用的价值。
       一个人的创作总是有阶段性的,如果没有时间来整理这填充了各种杂食的杂物的大脑,那始终不会有所创造,只是在交换而已。这本300余页的《沙丘年记》汇入了作者生命,当读过三分之一的篇幅后,我感到了我是和一个人在对话,是在他的身后仰视他夕阳中的背影。
       从“一月”到“九月”我读到了快乐,在作者描述的沙地里游走,听夜鸫从无法看穿的阴暗处倾泻出清亮如铃的和音,听高飞的鹤,在一朵云后发出小号般的鸣叫声。从“九月”到“十一月”我读到了投入,留恋在十一月的玉米田里,“在十一月的玉米田里制造音乐的风是匆忙的。玉米秆哼唱着,松散的玉米苞叶以半嬉戏式的漩涡朝天空急速飞去,风继续赶路。”
       人总是在不知足的追求,天才们在自由的天空里飞翔,庸人们在困沌的世界里周旋。我渴望着在某个孤寂的时刻,走进一片从无来人窥知的世界。
      
      2003年5月22日
  •     今年的研究生考试竟然出自这里面,我还在想作者到底是什么年代的,还在讨论没有经济价值鸟类值不值得保护而不是讨论全球变暖,果不其然是上上世纪的家伙,如果李奥帕德知道半个世纪以后,中国北方甚至整个东亚季节性地活在对沙尘暴的恐慌和诅咒之中,他大可不必为写诗赛不过一只黄脚鹬而沮丧。
      呜呼,It tends to ignore, and thus eventually to eliminate, many elements in the land community that lack commercial value, but that are essential to its healthy functioning.这种观点很可能会忽视,因而最终会消除土地群落里的很多重要因素,虽然这些要素缺乏商业价值,但对土地的健康机制而言,他们却至关重要。,太生涩了。
  •     
      陌生的大自然
      
      
       “曾经有一段时间,绅士和淑女们喜爱在田野上漫游,他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形成的,而是为了要搜集一些午茶时间的话题。这是一个将所有的鸟都称作‘小鸟儿’的时代,一个以拙劣的诗文表达植物学的时代,一个所有当代人都只会叫嚷着‘自然不是很壮丽吗?’的时代。”
      
       20世纪40年代是个极其喧嚣的年代,《沙郡年记》的作者,李奥帕德(Aldo Leopold),此时正独守在威斯康辛州沙郡的一个农场内,像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他买下了一座废弃的农场,携全家入住,亲自进行自然保育的研究和工作。他知道,真正的生态学不在学校,而在野地。在与大自然共舞的时光中,他将他极具诗人特质的文字和深邃的哲学性思考熔为一炉,铸成了这本《沙郡年记》。在书中,他用满怀深情的笔触记录下了沙郡12个月的景致。那些栎树,北美乔松,雁群,鹬,鳟鱼,松鸡的故事,在他眼中是那么亲切熟悉,但在我们这些早以被城市驯化了的智人的眼中,却是那么陌生。我承认,我的动植物学知识十分贫乏,学了那么多年的生物,恍然发现学来的只不过是一堆废物,我甚至叫不出那些常见的花鸟虫鱼的名字,更别说葶苈,高原鹬,犎牛,蓝翅黄森莺这些闻所未闻的名字了。前些日子,我一个朋友准备买本植物学的图解,我这才发现我们从来就没有认识过大自然。如果一个人对大自然如此陌生,如果他并未真正深入大自然,那么那些生态保护的名目,物种灭绝的情况,在他眼中就不过是一堆枯燥单调的数据和概念。如此一来,生态保育的未来就不得不让人担忧了。李奥帕德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他热爱他的那片土地,但他也看到了人们对土地的冷漠,他看到了所谓的“进步”对野地的侵蚀,于是他写下了这本书,埋下了他最后的希望。书成不久,李奥帕德在协助扑灭邻居农场大火时丧生。然而60年过去了,他的遗志大多数人依然没有听到。
      
      “
       在十一月的玉米田里制造音乐的风是匆忙的。
       雁群从低垂的云朵间出现,
       随风上下移动,聚集又分开。
       当雁群在远方天空变模糊时,
       我听到最后的鸣叫,那是夏天的熄灯号。
      
       ......
      
       现在,在浮木后面是温暖的,
       因为风已随雁群远去,
       而我也愿意随雁群远去——但愿我是那风。
      ”
      
      
      
      像山一样思考
      
      
       “我们都在努力追求安全,繁荣,舒适,长寿,以及单调的生活。鹿用它柔软的腿追求,牧牛人用陷阱和毒药,政治家用笔,而大多数人则用机器,选票和钱。但是,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件事:这个时代的和平。在这方面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是很好的,而且或许是客观思考的必要条件。然而,就长远来看,太多的安全似乎只会带来危险。当梭罗说‘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时,或许他正暗示着这一点。或许这就是狼的嚎叫所隐藏的意义;山早就明白了这个意义,只是大多数人仍不明白。”
      
       野外的生活是我们所无法了解的,如果我们不能学会李奥帕德所说的“Thinking like a Mountain”的话。大多数人似乎没有体会到大自然的令人称奇之处,所以各州都为了狩猎的发展而扑灭当地的狼群,最终带来的是干旱尘暴区以及依旧不可避免的鹿的死亡。在生态系统复杂精妙的运作面前,人类的智识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书中说到一个无神论者因此而信仰了上帝,足以见大自然让人震撼之处。只是,还有太多的人不懂得那些土地的丰饶。即便是在学校学生物学的学生,有多少人关心过大自然的历史?李奥帕德对教育制度在这方面的功用做出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我要问,了解活生生的动物,以及它们如何在阳光下坚守阵地不是同样重要吗?很不幸的,当前的动物学教育系统实际上已删除活动物的研究。例如在我自己的大学里,我们并没有研究鸟类学或哺乳动物学的课程......自然而然地,实验室生物学很快就被视为较优越的科学形式。当这种科学继续发展下去时,自然历史便被挤出教育制度了。”
      
       当人们越来越以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学习生物的目标时,人对自然的理解就越加肤浅了。当然,诸如生物工程这类的学科是必要的,但我们万万不可顾此失彼,有些东西是我们不能舍弃的,我们承受不起这个代价。土地的词典中从来就没有金钱和利益,它只是一种亘古不变的循环,维持这我们这个脆弱的世界。
      躲在城市,我们可以享受安全舒适的生活,终于我们就这样与自然隔绝,我们不再有打猎的那种原始野性,不再有奔跑的能力,出门便是车,抬头便是楼,我们就这样在无所事事的忙碌里终老。
      
       “免于恐惧的生活,必然是贫瘠的生活。”
      
       所幸的是还有那么一群业余爱好者,一位工业化学家利用空闲时间搜集了大量往日的资料,重建了已经绝迹的旅鸽的历史;而俄亥俄州的一位家庭主妇则在后院对歌带鹀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致各国鸟类学家都来向她请教。他们出了名,但他们在与自然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的那份满足是远远重于偶然带来的名气的。无论如何,土地孕育了我们,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去倾听狼的嚎叫,并像山一样思考。
      
       “重要的是,受过教育的公民是否明白,他只是一个生态机制中的一个钝齿?是否明白如果他和这个机制合作,那么他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将无限地扩大?是否明白如果他不愿和这个机制合作,后者终将把他碾成灰尘?如果教育不能教导我们这些,那么教育的功用是什么?”
      
      
      
      渐行渐远
      
      
       “教授为科学服务,而科学为进步服务,科学为进步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当它急着将进步扩展到所有的落后地区时,许多较复杂的乐器便在进步的过程中遭践踏,破坏了,所以,管弦乐团的乐器便一个接一个地失去,再也无法演奏优美的乐曲。倘使教授能够在每一项乐器破碎之前为它分类,那么,他就心满意足了。”
      
       在描写沙郡二月景观的章节中,李奥帕德以“年轮泄露的秘密”为题,借锯断栎木的锯齿的深入而展开了对80年自然史的回顾。
      
       “在一个清爽的冬日,以一把刚刚挫好的锯子,朝它形同堡垒的底部锯下,芬芳的历史碎片从锯子切入的地方飞溅出来,堆积在两个跪着的锯木者之前的雪地上,我们感觉这两堆锯屑不只是木头:它们是一个世纪完整的横切面;我们的锯子来来又回回,十年又十年地,切入以好栎树各个同心圆年轮写成的生涯年代记中。”
      
       在这八十年中,有国家森林法的订立,猎物保护区的设立,植树节的成立;也有在威斯康辛州一车车鸽肉馅饼的背后鸽子的离去,州内最后一只旅鸽被子弹射中,最后一只貂和美洲狮的死亡以及汲干沼泽地的蒸汽挖土机的出没。
      
       自工业时代以来,科学技术就在不断得进步,并且让人们一次次欢呼,可是这嘈杂的欢呼声也让人们渐渐遗忘了自然,遗忘了曾经在青山绿水旁的生活。现代生态学的历史有一百多年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是否给我们的土地和自然带来了足够多的保护?我记得中学的生物书中也有生态环保的知识,但我很怀疑就这么看看枯燥的教科书对我们会有多大影响?很多人只是用它来考试,然后继续在城市里读大学工作,混得好的可以吃着奇珍异兽,开着名贵跑车潇洒过活,混得不怎么样的也能整天开着空调,尽享现代科学给人带来的舒适生活。林地被毁,生物灭绝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件遥远的事。是啊,因为他们自出生以来就从未去过真正的野地,如果不能真正走进原始的自然,去感受其野性,再多的生态教育也是徒劳。在科技日新月异的道路上,我们与土地就这样渐行渐远。
      
       当修路人员把裂叶翅果菊当作杂草除去的时候,李奥帕德为其哀泣:
      
       “如果我对附近教堂的牧师说,修路人员正以除杂草为名,燃烧他墓地里的历史书,那么他一定会很诧异,而且摸不着头脑,杂草怎么可能是书?......这是本地植物群葬礼的一个小插曲,也是世界植物群葬礼的一个插曲。机械化的人们遗忘了植物群,对于他们在清理这片人们无论如何必须终老其上的地景系统的进步,感到十分骄傲。如果明智的话,或许我们应立即停止教导一切真正的植物学和历史,免得未来的公民在知悉他们的好生活是以付出多少植物的代价换来时,会感到良心不安......当最后一头犎牛离开威斯康辛州时,很少人为它伤心;当最后一株裂叶翅果菊随它前往梦幻之国青翠繁茂的大草原时,同样很少人会为它哀泣。”
      
       为了牛的安全,政府派出捕兽员杀死了艾斯卡迪拉山上的灰熊。
      
       “我们这些默许灭熊行动的林务官,知道当地一个牧场主人曾经用犁翻出一把匕首,匕首上刻着一个科罗纳多军队指挥官的名字。我们严厉叱责西班牙人,因为他们在狂热地追求黄金和改变信仰者之时,滥杀印第安原住民。但我们却没有想到,自己也是指挥着一次过于自以为是的侵略行动的指挥官。艾斯卡迪拉山依旧矗立在地平线上,但是看着它时,你不会再想起熊。现在,他不过是一座山而已。”
      
       “每一世代的人都会问:白色的大灰熊在哪里?如果我们回答它在自然资源保护论者没有注意时就消失了,那么,这真是一个令人不胜唏嘘的答案。”
      
       威斯康辛州失去了旅鸽,鸟类学会竖起了一座旅鸽纪念碑。
      
       “我们立起一座纪念碑,以纪念一种鸟的葬礼。这座纪念碑象征我们的悲伤;而我们之所以悲伤,是因为没有人可以再见到那些凯旋之鸟成群疾飞的方阵,它们辟出一条穿越三月天空的春之路径,将溃败的冬天逐出所有威斯康辛州的森林和草原......我们的祖父辈不像我们住得这般舒适,不像我们吃得这么饱,也不像我们穿的这么好。他们为改善生活所做的努力,就是是我们失去鸽子的凶手。或许我们现在之所以悲伤,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们不确定这项交换究竟带来了什么好处。较之鸽子,工业的各种小玩意带给我们更多的舒适,但是它们可否如鸽子那般,为春天增添如许的光彩?”
      
       ......
      
       还有多少毁灭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在这人与自然日渐疏离的日子?
      
       渐行渐远。
      
      
       “有一天,我的沼泽会被筑上堤防,抽出水,然后躺在小麦底下被人遗忘,就像‘今日’和‘明日’躺在悠悠岁月之下被人遗忘那样。在最后一条沼泽荫鱼在最后一个池塘里最后一次摆动身体之前,燕鸥会尖叫着向克兰布依道再会,天鹅则会带着它们雪白的高贵神情向天空旋飞而去,而鹤会吹起它们告别的喇叭。”
      
      
      
      土地伦理
      
      
       “当人们已遗忘了土地的存在时,或者当教育和文化几乎已经和土地脱节时,我们如何让人们努力和土地和谐相处?”
      
       《沙郡年记》全书的高潮乃李奥帕德提出的土地伦理(Land Ethic)与对其的诠释。他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即生态学的角度描述了伦理规范的递演,这是一种处理人和土地,以及处理人和土地上动植物的关系的伦理规范。
       李奥帕德笔下的土地,包括了土壤,水和所有动植物,自然也包括人类本身。此一套伦理之必要,就在于李奥帕德敏锐地看出人和土地的关系完全是经济性的,土地只是人的一种财产。
      
       “简言之,土地的伦理规范使‘智人’从土地-群集的征服者,变成土地-群集的一般成员和公民;这暗示着,他对这个群集内其他成员,以及对这个群集的尊重。”
      
       如今许多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其目的还是为了经济的长远发展,如若一项物种毫无利用价值,人们便不会费力气去保护它,甚至为了某种利益而消灭它。这种完全由经济上的利己主义所主导的伦理规范使得真正的生态保育工作举步维艰。
       大多数人过于注意可持续的发展,而没有意识到生态系统本身就无法容忍物种的意外灭亡。真正的生态保护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正如书中所说:“就生存权利而言,鸟类应该继续生存下去,不管我们是否有经济利益可图......掠食性动物是群集的成员,没有人有权为了某种真实或想象出来的好处而消灭它们。”
      
       “想要促进伦理规范的发展过程,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停止将正当的土地使用视为纯粹的经济问题。除了从经济利害关系的角度来考量外,我们也应该从伦理和美学的角度,来考虑每个问题。当一件事倾向于保存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感时,这便是一件适当的事情,反之则是不适当的。”
      
       李奥帕德希望更多的土地私有者能担负起土地伦理的责任。而这一切的出发点则是李奥帕德对土地的那份毫无保留的爱。
      
       “就我而言,倘使人们对于土地没有怀着喜爱,尊敬和赞赏之情,或者不重视土地的价值,那么,人和土地之间的伦理关系是不可能存在的。我所说的价值,当然是某种比纯粹的经济价值更为广义的东西;我指的是哲学上的价值。”
      
       毫无疑问,土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
      
       “我们永远无法和土地和谐共处,就像我们永远无法获得绝对的公义和自由一样。在追求这些较崇高的目标时,重要的不是完成,而是奋斗。”
      
      
      
      野地的挽歌
      
      
       “人们总是毁了自己所爱的事物,所以,我们这些拓荒者毁了我们的野地。有人说,我们不得不这么做。尽管如此,我很高兴能够在野地度过年轻的日子。要是地图上看不见任何空白处,就算有四十大自由,又有什么用?”
      
       也许,最让李奥帕德痛心的,是野地的逐渐消失。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野地范围的缩小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保存了最原始的景观和物种的野地如若消失,那将是一个大灾难。
       野地是生态保育计划的重点,也是每个地区土地状况的标本,如果在当地出现了土地失调,那么这些野地对土地症状的诊断来说就是最宝贵的资料。另外,野地还是一系列原始的野外旅行艺术的庇护所。
       然而,野地正受到不能理解它的人的侵蚀。对林木的砍伐,对掠食动物的控制,旅馆和观光道路的兴建总是在不停地增多,打扰了万古以来就在这定居的公民。
      
       在野地,你还可以真切感受到那种置身于大自然的孤独。城市中的人们也想体验这种孤独,却又没有足够的耐心,于是吉普车和汽艇开进了野地,使得本就稀少的野地更加缩减。他们并非真的热爱这片土地,而开发商们却又在这群人中看到了商机。
       广告,促销,缆车,道路,飞机和汽车,这些现代文明的产物让意欲阻止野地消失的人备感无力。
      
       野地是一种只会缩小,不会扩大的资源。
      
       李奥帕德为野地唱出的这一曲挽歌会是给人类自己的吗?
      
       “不再根植于土地的肤浅的现代人,以为已经发现了重要的东西;这些人喋喋不休地空谈着可以持续千年的政治或经济帝国。只有学者明白,历史是由连续从同一个起点展开的旅程积累而成的,人类不断回到同一个出发点,为再次出发寻找另一套永恒的价值观做准备。只有学者了解,为什么原始的荒野赋予人类开创力的定义和意义。”
      
      
      
      诗人何为
      
      
       “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何为?” ——荷尔德林
      
       倘若土地是诗人,那么这句诗对当今的状况的描绘则是再贴切不过的了。人们如此贫困,以至于诗人成了多余,而一旦诗人死去,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义呢?
      
       人类在一出出自然悲剧的面前,似乎依旧缺少某种危机感。
      
       “许多自然资源保护的处理方式显然只是触及皮毛而已。控制洪水的水坝和造成洪水的原因无关;拦砂坝和梯田没有触及土壤侵蚀的真正原因;维持猎物和鱼类供应的保护区和孵卵场,没有解释为什么会发生供应不足的现象。”
      
       人们只是热衷于治疗土地,却不愿研究土地健康的科学。归根结底还是人们缺少倾听诗歌的耳朵,缺少对诗真正的欣赏。而这些诗,如果你不去聆听,或许就再也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如果有迫切的需要,有人可能会写另一部《伊利亚特》,或画另一幅‘奉告祈祷钟’,但是,谁能够制造一只雁?只有上帝:‘我,耶和华,将应允他们。这是主的手所做,以色列的至圣者所创造。’”
      
       李奥帕德为自己所热爱的生态保育工作奉献了一生,最终也死在了他所深爱的沙郡土地上。他看到了那么多毁灭,却依旧描摹出他心中的自然之美,因为这是他一生的信仰。上帝将他提前带走,或许是不忍心打破他内心依旧存有的希望吧。然而他的灵魂却还在天空徘徊,因为土地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他不肯安心去那没有任何烦扰的天堂。
      
       也许,李奥帕德在为大地而默默垂泪,世俗的人们却还依旧不理解这一串串苍穹中晶莹的泪珠背后的悲伤。
      
       “或许以后他们将不知如何处理这些健康,教育和能力,因为那时山丘上可能不再有鹿,树丛里可能不再有鹌鹑,草原上可能不再有鹬的鸣叫;当黑暗笼罩着沼泽时,他们或许再也听不见葡萄胸鸭的尖啼,以及鸭的嘎喳声;当晨星在东方天空逐渐隐去时,他们或许再也看不见迅速挥动的翅膀在空中飕飕作响;当黎明的风在古老的北美白杨树林吹动,而灰白的阳光从古老河流上的山丘缓缓流泻,温柔地划过宽广,棕色的沙洲时,如果不再有雁的音乐,他们该怎么办?”
      
      
      
  •     作者是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但这本书却同时也显露出他在人文以及哲学方面的造诣,非常难得!
      
      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段是第二部份地景的特质开头一段:
      
      “有一天,我俯伏着,
      我的眼睛正吸收着沼泽的知识。
      一只弗吉尼亚秧鸡几乎触着我的鼻子,
      一只鹈鹕的影子从水塘上方掠过,
      一只黄脚鹬则以颤声鸣啭着,降落在池塘上。
      我想我绞尽脑汁才能“写出”一首诗,
      而黄脚鹬只需提起它的脚,
      就能“走出”一首更优美的诗。”
      
      在作者眼里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应当受到保护的!
  •      在城市生活时间长了,会把与自然的接触作为一种奢侈的享受,会以为生活应该追求繁荣、舒适、充裕。可是为什么每个身边的人都有拥有一块自己的地的愿望呢?在这块地上播种、耕耘、收获,在这块地上挥洒汗水、看日出日落。这种愿望应该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来自土地,渴望亲近土地,了解土地。
       感谢这样的一本书,提起了很多我们遗忘的东西。我们应该和身边的狗和马亲近,而不是总是远离他们而且还告诉孩子他们是危险的动物。我们应该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这个季节应该吃黄瓜或者是萝卜而不是把这些名词停留在超市的价格变动上,我们应该在路过身边的道路时知道那些美丽的花和草的名字和习性,而不是觉得是物业整理绿化时的疏漏。
       我们肯定是忘了什么!
  •     ——当梭罗说“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时,或许他正暗示着这一点。或许这就是狼的嗥叫所隐藏的意义;山早就明白了这个意义,只是大多数人仍然不明白。
      
      庄子、梭罗和他,是我心目中三个最伟大的自然哲学作者...
  •     所有的野地保护都是与目标背道而驰的,因为,为了珍惜野地,我们必须观看野地、爱抚野地,等到我们看够了,爱抚过了,我们也失去了可以珍爱的野地了。P133
      或许每个年轻人都必须偶尔进行一次野地之旅,以便明白这种自由的意义。P147
      倘使我们的孙子不曾看过野地的河流,那么,或许他们就不会怀念在歌唱的河流上划独木舟的机会。P151
      每个有生命的生物都在歌唱、啁啾、或萌芽。P163
      免于恐惧的生活,必然是贫瘠的生活。P164
      我同意他们的话,但心里持着一些远方的保留。P167
      像山一样思考:我们来到老儿狼那儿时,还可以看见它眼睛里凶狠的绿火渐渐熄灭。自那时起,我明白了,那只眼睛里有某种我前所未见的东西——某种只有狼和山知道的东西。
      
      
  •     本科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沙乡年鉴》,时隔不长,印象却模糊...只记得老师是从“动物福利”的立场出发,呼唤物种间的相对平等。
      后来,选修了一门关于自然资源的课程,授课的老师刚刚从Yale回来,对于美国的资源管理与开发颇感深触,她呼吁人类应当更加公平的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仅是自然之友,更是自然之子...
      
      这时,我才回想起有一本文笔优美的自然主义散文,来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迫不及待的从第三极书店购得此书,简单翻阅,才发现作者并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保护主义者,更像是一个美学家,他不仅酷爱自然,热爱一个美丽而又和平的世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个包容的心,不会去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周围发生的点点滴滴,他追求的是一种美,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和谐”...一切的一切,都能让人暂时的摆脱这个污浊的环境,想到我们曾经有过那样一个美好的伊甸园。
      有意思的的是,不仅人——一个物种,是乐于享受这种完美环境的,就是自然要素,哪怕一座远山,也在追求着美,追求着和谐,从这点上来讲,人与山的爱好没有什么区别。
      
      远方的山是沉寂的,那是因为人类听不到他的呼唤...
  •   额,果然是笔记,,,就是笔记,,,,,,,,,,,
    另外,“希望在人民身上”,让我想到1984中 ,"希望在无产者身上",,
    喜欢楼主的头像,所以点进来,请问这头像来自哪里?
  •   所谓希望在人民身上,我觉得在我脑子里大约就是来自1984
    这几个字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之前写的。我也挺喜欢你的头像,寒假的时候第一次看寒食诗帖直接哭了
  •   原来见过弘一法师的“无上清凉”,温润禅定,和这幅字的风格不大一样。
    “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这幅字太沉重了,原来有个东坡的书法集,后来为了这幅字又专门买了该帖。
  •   好感性啊
  •   在网上搜关于这本书的评论,搜到了这里,顶一下!
  •   搜个书评 发现好多校友 《自然辩证法》折磨了太多人
  •   ……我是伪校友……外校旁听要学分的~~~
  •   晕~~建议下次还是选点其他的课旁听吧~~中文系有的课还是不错地
  •   自然辩证法是必修啊………………还有更可怕的科学社会主义……
  •   写的很好,最后得了多少分啊?
  •   17~
  •   哈哈哈,我也是。。。
  •   ....《自然辩证法》....
  •   都是辩证法的作业啊。。
  •   这学期轮到我们了。。。
  •   我们要交的是自然科学教授讲坛的中期论文。。。
  •   额,2010,2011,2012 这学期到我们了。。。
  •   环境伦理学作业
  •   我们的自然辩证法也要读
  •   17是什么情况……总分不是40分么…………
  •   为了一丝向往文字的喘息,回帖先!!嗷 勇锅
  •   盆友 有没有新出炉的。。。
  •   没有,7年才读到一本“真正好,真正美”的好书。
  •   那世界灭亡之前给每个闺密买一本作礼物吧 如何
  •   過了這麼多年,再讀這篇評,還是那麼好
  •   最后一句竟然梦想成真了,果然找到了那个世界。
  •   你赢了,这么长
  •   @ 搁浅的水母
    才12kb
  •   1/10的小说了
  •   heihei
  •   写的很好,生态保护,从我做起
  •   它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最富有的
  •   没看过
    想看看
  •   细致入微,以小见大。
  •     是啊,李奥帕德死于大火真的可惜了...
      他留下来的那些资料完全能支持他再写出这样的作品,可惜了...
      诗性的智慧之人...
      和他比起来,我看《寂静的春天》简直味同嚼蜡...
      上帝啊,亏得我还是个环境工程师...
  •   那些资料呢?
  •   结集出版了.
    不过质量显然比不上这本.
  •   噢,是这样啊
  •   他不是死于大火,是在前去救邻居农场火的途中心脏病发作了。
  •   梭罗说,最好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政府...
  •   话说我咋觉得咱一个老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