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功勋人物的奇迹背后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作者:刘世英 编  页数:164  

前言

新中国成立6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之年:金融危机影响未卜、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金融改革暗礁横生、国企垄断痼疾难改、分配矛盾日益尖锐、中国的微笑可能被外人误读……所以,改革者们更需以史为鉴,以前人为师,摸着石头继续前行。开拓道路中常常是因人成事。例如,经济领域的董辅初在改革开放初期,勇敢地提出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政企分离”,“政社分开”的政策性建议;吴敬琏几乎从文革时开始就树立起了市场的观念并矢志不渝地为市场奔走呼号。科学领域的钱学森、钱三强、赵九章、邓稼先,这些一代科技先驱响应祖国的召唤,放弃功名利禄,回到新中国。教育领域的马寅初,广为人知的是他的《新人口论》。企业界的人物更是比比皆是:第一个在中国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创办“中国改革首个试验田”蛇口工业区的袁庚;还有一把剪刀剪开了中国企业机制改革帷幕的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等等。当然,他们的出现固然有时代背景,对他们的评价可能至今仍有各种各样的争论,但如果不是他们的冒险和探索,那个年代的改革进程可能会慢一些;如果不是他们对财富的无序追求,体制的缺陷和规则的不完善可能一时还难以改变。他们的沉浮,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前进。这些人物本身,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后人在改革“过河”时一个又一个可以触摸的“石头”,成为新中国60年中国经济改革史不可切割的一部分。

内容概要

在新中国60周年华诞之际,我们不能忘记。有一些人为中国的强大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心血、汗水,甚至生命。他们没有持枪上阵杀敌,却用智慧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导弹、原子弹、氢弹、卫星、粮食、数学……他们用一腔报国的心。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庇佑着中华民族千千万万儿女,为我们带来幸福和繁荣。袁隆平、钱学森、陈景润、钱三强、赵九章……一个个质朴的名字,他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最闪亮的星。

作者简介

刘世英,广天响石企划机构董事长。财经畅销图书出版策划人,财经传记作家,北京大学国际MBA。曾任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赢在中国》推广策划顾问,亚洲资本论坛副秘书长,长期致力于财经人物和企业案例研究,采访过包括阿里巴巴、分众传媒、IDGVC、尚德电力、汇源、伊利、蒙牛、皇明太阳能、华西集团等数十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和企业的领导人。著有《分众的蓝海》《马云创业思维》《谁认识马云》《汇源内幕》《赢在华西》等,其中《谁认识马云》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书籍目录

总序(一)总序(二)前言第一章 王选——当代毕昇 家学渊源,少年王选早成器 三年红旗营,永远的科技兵 学会在骂声中成长 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第二章 大地之子——李四光 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艰难回国路,满腔报国情 甩掉“贫油国”的帽子 未了的遗愿:关注地热、地震问题第三章 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动荡年代,痴心少年怀揣数学梦 厦门大学里的“爱因斯坦” 中科院的小字辈 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起第四章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动荡流离的童年 两次重大的选择 安江农校来了一位大学生 禾下乘凉梦成真第五章 两弹元勋——邓稼先 少年立伟志 西南联大物理系 娃娃博士 青春热血挥洒戈壁 最后生命里的灿烂华章第六章 竺可桢——中国气象事业的开拓者第七章 中国申奥的见证人——何振梁第八章 中国核事业的缔造者——钱三强第十章 赵九章——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上海衡山路964弄15号,昏暗狭窄的石库门里有一栋陈旧的二层小洋楼,1937年2月,王选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王选的曾祖父是同治进士,现在北京国子监石碑上还刻有他的名字。他的父亲王守其从小喜爱读书,高中毕业时立志报考上海的南洋公学,为此专门到上海来读寄宿学校,后来做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陆定一和他是同一宿舍的同学。192,3年,二人一起考上了南洋大学,就读上海的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铁路管理专业。毕业后,王守其在上海新通工程贸易公司谋到一份会计的工作,一直做到总会计师。王守其为人诚恳正直,做事一向认真负责,甚至到了写信要用复写纸留底的程度,别人的来信他也总是按时间顺序整理妥当。父亲的严谨的行事作风,深深地影响着年幼的王选,以至他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也是出了名的一丝不苟。王选的母亲周邈清,1901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外祖父是中国第一代留学日本的学生,回国后在清朝学堂任理工科教员。周邈清进过贝满女中教会学校,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较早接受进步思潮,是一个进步开明的知识女性。1920年婉约、知性的周邈清嫁给了王守其,以后的几年他们共育有五个子女,王选排行老五,家中最小。在王选的记忆中,母亲非常能干,总是把孩子们照料得十分周到,把家里家外收拾得井井有条。父母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殷实的家庭环境,为王选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4岁时,他就进入上海南洋模范学校附属幼稚园,5岁开始读小学,此后直到1954年高中毕业,一直都在父母为他选择的上海南洋模范学校读书。这所名校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当时,陈有端任教导主任,他亲自带学生参观明代科学先驱徐光启的墓地,将这个最早引入和翻译西方科学著作的伟人介绍给学生;还带领学生参观徐家汇天文台和佘山天文台,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年少的王选在这种良好的学校环境中,如一棵小树,栉风沐雨,茁壮成长。王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但是父母从不强迫孩子们做事情,家庭气氛总是温馨而轻松。每天王选放学回家,一个多小时便可以完成学校作业,剩余时间可以随意踢毽子、拍皮球、打乒乓球。有时家里晚上开京戏演唱会,兄妹几人加上父母同台演出,其乐融融,而王选喜欢唱的是花脸。王选特别喜欢猫,学习之余总是与猫玩,有时候还同猫一起睡,猫甚至将刚生的小猫往他的被窝里叼。一直到后来,他还爱猫,散步时会特地转个弯看看邻居家的猫。父亲小时候数理化学得不扎实,见王选数学成绩不是很突出,就对儿子抓得特别紧,循循善诱,要求儿子一定学好数理化。王选对国文产生了很大兴趣,父亲对此也不干涉,任他看四大名著,看课外书籍,看一些进步书刊。这些知识对王选的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王选回忆这段往事时,曾说:“语文、历史等文科知识对我后来的科研与教学大有好处,所以我们提倡理工科学生要增加人文科学知识,而文科学生也应具有更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都说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王选的父母可谓是老师中的好老师。由于祖父去世早,到了王选的父亲王守其这一代,家境已大不如从前。抗战前,贸易公司的生意较为红火,王守其的收人不错,一家人日子过得倒也殷实富足。抗战爆发后,公司把一部分业务转移到重庆,上海的生意则日渐清淡,王守其的收入也随之下降,尤其到了抗战后期,由于五个子女都在上学,生活上承受的压力随之增加。好在王守其和妻子都是对金钱很淡泊的人,好日子能过,苦日子照样也过得有滋有味。由于工作性质要求王守其外出时要穿戴整齐,但平日在家里则随随便便,只穿那些破旧的汗衫。所以家中几个子女穿衣从不追求华丽,朴素整洁就好。这也直接影响了王选后来淡泊名利观的形成。虽然日子过得俭朴,但是对别人,王守其夫妇却从不节俭,见别人有困难,他们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经济困窘的亲戚乡邻儿女求学碰到学费问题,他们总是毫不吝啬地拿出自己节俭下来的积蓄助学,甚至帮助他们出国求学。因此那些受到他们资助的学子,无论获得什么成就或喜讯总是第一个报告给王选的父母。在王选父母眼里,做个好人是成为有成就的人的先决条件之一。如果一个人连人都做不好,更无法奢谈成就、事业、家庭。因此他们一辈子为人正直诚实,待人宽厚,温良恭俭。在王选的记忆深处,从小父亲就要求他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要忍让,要和他们友好相处,懂得与别人分享快乐、分担忧伤、与人为善。1947年王选10岁,在南洋模范学校读小学五年级,这一年王选获得了品德优秀生奖,也是他这一生中第一次获奖。老师说这次评奖名额只有一个,不仅要成绩好还要品德好,当时在评选获奖人员时,班中有好几个同学得到提名,但最后获奖的只有王选。因为在同学当中他是最谦让礼貌的人,因此人缘极好,大家一致投票评上了他是理所当然的。虽然仅仅是一次班级的评奖,但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使他认识到做个好人的重要性,还让他终身朝这方面努力着。小学毕业升入初中,他除了是班级的学习委员,还负责出墙报。组稿、写稿、审稿、誊写、美工……样样他都细心斟酌,一丝不苟,虽然牺牲了很多玩的时间,王选却乐此不疲,觉得“是为班里做着一件极有意义的事”。认真负责的王选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学习上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1951年初中毕业前夕,刚满14岁的他被批准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升入高中以后,他成了班里唯一的团员。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并没有让他对班级工作和社会活动望而却步,他每晚都要接近11点才回家,即使假期他也闲不住。“记得一次暑假,一天开了好几个会,晚上还要参加学习班,一直开到半夜,我就在地板上睡了一宿,第二天接着开会,中午才回家。当时也没想到打电话告诉家里,家里人很着急,以为我在电影院看电影。母亲和姐姐就跑到电影院,做了一个牌子举着,上面写着寻找王选,在黑乎乎的电影院里转。那次家里人真急坏了。”升人北大数学系后,学习虽然紧张,他却在上大学不久就被选为班里的团支部书记。新中国的首都,最著名的学府,清新的政治环境,自由的学术氛围,这一切都让这个青春男孩热血沸腾。为了参加中山公园的游园会,他特意去学了集体舞。王选大学中“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参加天安门国庆游行,那天他穿着自己最好的白衬衫,在天安门广场和同学们跳到凌晨一点多。从小学5年级被选为班长直到大学毕业,王选当了12年学生干

编辑推荐

《10位功勋人物的奇迹背后》:他们既不是政治家也不是企业家,他们却有着心忧天下的抱负和情怀,他们的创造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他们用心血创造了中国的繁荣富强。当代“毕昇”王选如何使中国汉字告别铅与火,并创造市场神话的?“地质力学之父”李四光心系祖国,他如何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贫油断言?有着曲折多变命运的陈景润,如何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身为一介农夫的袁隆平如何让在稻谷下乘凉的美梦成真?“娃娃博士”邓稼先如何白手起家,设计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蓝图?一片空白的中国气象事业,竺可桢如何一步步建设出中国气象“大厦”?“能抵五个师”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如何成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领导者?举国欢庆的2008年奥运会背后,何振梁付出了怎样的艰辛?留学法国、功成名就的钱三强,如何成为中国原子事业的缔造者?身为气象学家的赵九章,为中国第一颗卫星上天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10位功勋人物的奇迹背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其实买这本书之前是想买邓稼先传,因为是儿子点明要的,我就在当当上搜了一下,结果就搜出这本书,反正想里面也有邓稼先的,就买了,还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