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王彩霞 编  页数:322  

前言

  本教材由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基层医生培训临床医学专科学历教育项目(China Medi-cal Board #08-893 Program)支持下编辑出版。共有6本,包括《急诊医学》、《中医学基础》、《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农村预防保健与卫生管理》和《临床技能》。该系列教材是对人民卫生出版社已经出版的成人教育临床医学专科教材的补充,更是在强调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应具备综合职业素质的国际大背景下,对旨在培养综合职业素质的教材需求的提供与充实。  《中医学基础》是全国成人医学高等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的系列教材之一,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使用。  本教材立足于医学专业,力求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知识。本教材的编写坚持“基础知识系统、理论联系临床、重点在于应用、突出成教特色”,根据成人医学高等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要求进行组织编写。  中国医药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检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也正为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发挥重要作用。在医学高等院校中开设《中医学基础》课程,正是为了满足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基层实用性人才的需要。  本教材的编写,参考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0)、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内科学》(2003)、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课程教材《中医学》第5版(2001)以及来自各地出版的中医基础与临床的教材。在此,谨向这些教材的编写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本教材吸取了近年来西医院校对中医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力求在介绍古朴的中医文化的同时,反映时代特征,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  本教材的内容包括导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气血精津液、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防治原则、方药基础、常见病的辨证治疗和针灸治疗基础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涵盖了中医学的众多学科领域。

内容概要

  本教材立足于医学专业,力求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知识。本教材的编写坚持“基础知识系统、理论联系临床、重点在于应用、突出成教特色”,根据成人医学高等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要求进行组织编写。  中国医药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检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也正为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发挥重要作用。在医学高等院校中开设《中医学基础》课程,正是为了满足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基层实用性人才的需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一、中国医药学的起源  二、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国医药学临床各科的发展  四、中药方剂学形成与发展  五、针灸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三、恒动观念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  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状  二、中医药学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中西医结合展望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和特征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含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五脏  一、心(附:心包络)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附:命门) 第二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三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女子胞(附:精室)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的关系第四章 气血精津液 第一节 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功能  四、气的运动  五、气的分类 第二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功能  四、血的循行 第三节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功能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节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一、气和血的关系  二、气与精的关系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四、血与精的关系  五、血和津液的关系第五章 病因病机第六章 诊法第七章 辨证第八章 防治原则第九章 方药基础第十章 常见病的辩证治疗第十一章 针灸治疗基础

章节摘录

  三、中国医药学临床各科的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中医临床各科不断的发展,细化成各个专科。《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宫廷医生只分为食医(相当于营养师),疾医(相当于内科),疡医(相当于外伤科)和兽医。可以说周代各科雏形已经形成。到明代,太医院设十三科,即大方脉(相当于内科)、伤寒(即热病)、妇人、小方脉(相当于儿科)、口齿、咽喉、眼、疮疡、接骨(或正骨)、金创、针灸、按摩、祝由。以后各种专著逐渐增多并不断完善,形成临床各科。  (一)内科学  我国隋唐时期,医药学有了全面的发展。在脉学、病因、证候、临床治疗学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专著。如晋代著名医学家王叔和著《脉学》十卷,进一步使脉学理论与方法系统化。对于病源的探讨和证候的描述,到隋代已取得相当成就。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总结了魏晋以来的医疗成就,对多种内科疾病的病因、证候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最早的中医病因病理学著作。书中记述绦虫病,认为是吃不熟的肉类所致,患漆疮与人体的过敏体质有关,患某些传染病是外界有害物质所致等,反映了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进一步提高。唐代《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两本书,内科的治疗方法更加丰富多彩。《外台秘要》首次记载了消渴病的证候和治法,成为后世医家治疗该病的宝贵经验。  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学派蜂起,中医药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医学家创立新理论,寻找新方法,采用新方药,涌现出了以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为代表的四大医家,世称“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倡导“火热论”提出“降火益水说”,用药多属寒凉,故后人称之为“寒凉派”。张子和提出“邪去正安说”,在治疗上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尤其注重下法,故后人称之为“攻下派”。李东垣提出‘‘胃气为本说”,发明了“补中益气”法。即补脾益胃的治疗方法,故后人称之为“补土派”。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在治疗上注重滋阴,人们称之为“滋阴派”。四大家不仅发展了中医理论,繁荣了中医药学术,而且也丰富了辨证治疗的方法。  明清两代是温病学说蓬勃发展的时期。明末清初,吴又可著《瘟疫论》阐述瘟疫发生的原因是“戾气”,并指出戾气从口、鼻侵人人体。这是中医对病因学说的突破。清代的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的温病学家,总结了几百年来治疗热性病的经验。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与张仲景的伤寒六经辨证相辅相成,成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两大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内科学发展较快,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古医籍整理以及临床专著与教材的编写,使中医内科学术达到了新的水平。目前对许多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已日益明确和深化,在诊断、辨证规范和防治方法研究上也有了更新发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学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中医学基础: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才不至于盲目学习;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又具科学性,值得收藏的好书。
  •   没得问题 很好 内容丰富 对我有帮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