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1出版)  作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编  页数:616  

前言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2003年发起创办,至今已是第七届。年会的宗旨为:聚焦经典学术,展现学人风采,促进学科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营造公正、开放、活跃、民主的学术氛围,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构筑高层次、权威性、品牌化的学术文化公共平台。学术年会秉承一贯宗旨,充分发挥大型学术论坛参与广泛、学术规范、形式多样的特色和优势,在繁荣发展上海城市文化、促进社会科学界的交流融合以及服务专家学者的理论研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确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中国60年:现代化道路与中国特色”。新中国60年来的发展变化,让约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焕然一新,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的发展赢得世界的瞩目和尊重,并深刻地影响和推进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新中国60年的成就,凝聚着100多年来中国人的梦想与追求,展示着无比美好的发展前景,极大地鼓舞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新中国60年是中华民族的一部现代创业史,是一场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进程,是世界现代化史上的发展奇迹;它续写了曾经的文明辉煌,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还将创造更多的辉煌。

内容概要

  《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是“2009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之《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政治法律与社会》,书中具体收录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60年创新发展及其意义》、《执政党党内民主与党际合作民主的关系》、《60年来上海法学专业教育和理论研究观察》、《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等文章。

书籍目录

前言优秀论文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实现形式的历史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成就的三个方面“中国模式”的实质、普适性及未来挑战浅析我国民主政治中协商能力的构建:结构、规范与价值中国政党制度的成长——新中国政党制度60年发展脉络中国特色政党制度60年创新发展及其意义新中国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政党类型学和功能主义路径的分析新中国反腐倡廉机制的回顾与展望论新中国60年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历史演进制度、文化与政党权威:理论上的关联执政党党内民主与党际合作民主的关系解读:上海市民对于重大政治会议信息的获取渠道和认知——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6次舆情调查数据综合分析试论突发事件中的政府与媒体关系——行政传播学视角从实体法治到程序法治:我国依法治国的新进程论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若干问题新中国60年:罪刑法定原则的演进与内涵精神新中国60年健康保险法制建设述评60年来上海法学专业教育和理论研究观察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治建设——新中国60周年之际的回顾与展望上海社会阶层结构现状和认识——2008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抽样调查30年中国社会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回顾与反思概念、理论、模式:当前社区治理研究问题与前瞻福利和保障制度60年:理想模式、现实抉择和发展趋势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基于性别统计数据的上海社会性别公平性研究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南为例我国残疾人福利绩效评估及经济适应性实证研究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民间手工技艺的建构——对一个乡村60年来手工业变迁的考察流亡者的“想象共同体——改革开放30年流亡电影的中产阶层意识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可持续消费的社会学视角入选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时代创新中国式民主的基本理念现代国家建设及中国政治——经济转型的逻辑:自1978年以来市场、政府、道德: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三个维度民主政治视角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的历程与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军队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巨大贡献民主政治的中国表达形式探索(1949—2009):以人民政协制度成长变迁为例论邓小平改革开放思维创新特征及其当代启示试论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行政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新趋向与新要求路径依赖理论与信访制度变迁中国公务员培训模式探新领导干部申报家庭财产等信息的制度设计试论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警惕国家俘获——对一种新型腐败的分析我国信访制度功能的合理定位及制度创新突发公共事件和传媒的应对维权过程中工人的自我组织与守法策略——对上海SNS企业的个案研究推进浦东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对策思考民族区域自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应用论当代中国制宪理念的演进论我国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和发展新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历程与经验回顾——以权利与权力良性互动为视角中国人权发展60年的轨迹与趋势——以30年为研究单位的整体分析同时遇难的死亡时间推定问题研究民法典的命运——新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一个侧面当代中国法律权利意识的解读——从法文化学入手的思考未来十年,要增强法律的有效性我国刑事司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冲突与协调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发展与思考论高风险金融交易的法律规制晚清时期世博会法律规章历史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解决“三农”问题——新中国60年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略论时代性与社会学——中国社会学60年考察当代中国城乡结构转型的一个分析框架党在基层有效执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于布迪厄“参与性对象化”的分析心理疏导在社会稳定工作中的运用及思考防御机制、社会替代性补偿与压力应对:来自旅游的证据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的问题探究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农村进城老年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研究网络公共论坛:虚拟空间中的协商民主实践“网络民声”本体研究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之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过去与未来:政策效应、改革取向与步骤选择社会整合视野下上海社会60年的发展与变迁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展望上海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实况及反思社会流动:新上海人中的两性差异与群体分化转型时期:上海郊区和谐社会建设基层政府和志愿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五里桥街道爱心志愿者协会为个案社会转型期城市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S区为例上海新闽商的群体构成与社会生活中国国民文化特性的分析模式家庭结构、代际关系与老年人赡养——以皖北薛村为个案的考察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社会学解读

章节摘录

插图:1949年到1966年是法团主义时期。法团主义是指数量有限的、代表各种职业利益的垄断组织与国家机构就公共政策的制定进行讨价还价的政治社会过程。①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执政党主导和规制公民社会的发展。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中国共产党在每个社会领域中都支持某一类带有半官方性质的公民社团的发展,如工人运动领域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妇女运动领域的全国妇联等。通过对这些半官方公民社团的主导,执政党得以对社会进行控制和影响。(2)一些传统的“封建组织”或“反动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根据新的法律而加以取缔,其中包括会党和反动政治团体,也包括一些传统色彩浓厚的互助组织、慈善组织和宗教组织。1950年9月制定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规定了社会团体的分级登记原则和双重管理原则。这一办法规定,任何民间组织的登记注册,都必须挂靠一个国家核定编制的正式党政机关作为它的主管部门,作为主管机关的党政部门必须对该民间组织负政治领导责任。通过这一严格的制度规约,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对公民社会的全面掌控和主导1966年到1976年是双重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政党和公民社会都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和干扰。“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都受到冲击。这一时期,各级革命委员会取代各级党委会成为最有权力的政治组织在群众运动中形成的一些“文斗”或者“武斗”群众组织成为混乱社会状态下的主要社会组织。群众运动使得民主党派和半官方群众社团都受到严重的破坏。总之,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和公民社会都处于失序状态1976年到2000年是渐进开放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执政党逐渐给予公民社会更大的活动空间。一方面,执政党将直接掌控公民社团的权力逐渐交给政府1988年民政部成立了社团管理司,并启动了相关社团管理的一系列立法工作。另一方面,执政党给予人民团体更大的自治性并鼓励草根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草根民间组织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公民社会的新兴空间。譬如,在环境保护领域,诸如“自然之友”、“地球村”和“绿色家园”等一些草根的公民组织兴起。较为自主的商会组织和行业协会组织如温州商会此时也大量成立。执政党对公民社会空间的释放更为明显地体现在国际公民组织如香港乐施会、救世军和救助儿童会等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的案例中2000年至今是秩序合作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执政党对公民社会的重新主导和掌控。引发执政党政策变化的是法轮功事件。法轮功事件使得执政党认识到缺乏领导的公民社会可能对政治秩序具有颠覆性作用,因此,在法轮功事件之后,执政党对非法民间社团进行了一轮整顿清理工作。同时,执政党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对公民社会重新主导的政策,主要包括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和发展党组织等。

编辑推荐

《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政治、法律与社会:(第25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7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科学卷》:东方学术文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