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

出版时间:200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罗志田  页数:35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讨论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这一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五四” 前夕的士人心态与政治的关联,到“五四”后各种思想观念、行为取向和政治势力之间的竞争,以及这些因素在竞争中的互动,并从区域、文武、新旧等文化因素与政治斗争的纠结考察北伐前数年军政格局的演变。全书所再现的“历史现象”与既存认知有相当距离,或更贴近这一时段中国思想、政治领域那种异常丰富、曲折而活跃的动态场景。

作者简介

罗志田,1952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77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历任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1995)、《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1998)、《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1999)、《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2001)、《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2001)、《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2003)、《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文化与学术》(2003)、《近代中国史学十论》(2003)等。

书籍目录

自序  引论 希望与失望的转折:五四运动前一年    1.公理战胜的乐观    2.新纪元和新潮流    3.对文治的憧憬    4.对共和体制的失望    5.余论:局势和情绪的逆转上编:“五四”后的士人与政治  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认识    1.倒放电影的争论起因    2.因相近而区分    3.胡适的思路及他人最初的因应    4.整体改造和点滴改革    5.外来主义与中国国情的关系    6.余论:走向“行动的时代”  “五四”到北伐期间胡适与中共的关系    1.“好政府主义”    2.胡适与中共的观念歧异(对内)    3.胡适与中共的观念歧异(对外)    4.中共的“联合战线”与胡适    5.胡适与中共“舌战”莫斯科下编:北伐前的军政格局  北伐前南北军政格局的演变/1924—1926    1.北洋军阀的新陈代谢    2.边缘挑战中央的地理态势    3.反赤旗帜下北方军政的整合尝试    4.“教而后战”:北伐前夕的南方军事整合    5.“有道伐无道”的形成:南方的军事整合及南北攻守势易  国际竞争与地方意识:中山舰事件前后广东政局的新陈代谢    1.引言:从狭义到广义的土客矛盾    2.1925年广东军事的新陈代谢    3.中山舰事件前的广州政治权势竞争    4.中山舰事件后的广州政局    5.结语外编:条约体系的演进  帝国主义在中国:条约体系的文化认知    1.帝国主义间接控制:条约体系的文化解读    2.华盛顿会议后中国内争与外力的纠结互动  李锦纶使美与中美双方促进南北合作谈判修约的尝试,1927—1928    1.引言    2.李锦纶使美    3.国民党内争与中美关系    4.余论:人物及相关因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7条)

 
 

  •   据说学界有“南桑北罗”之称。不愧是有北美研究背景的人。罗志田的书,能看到的,基本都买了。这本书关于五四的论述很有意思。打破了很多传统的观念。但罗先生的论述很繁琐,看得很累。
  •   让这段历史更丰富
  •   大家之作,值得特别推荐.解读一段复杂的历史,非高手莫能为之.
  •   罗志田的书,行家都晓得,有思想,独特,有四川人的风范;包装等都很新,赞
  •   这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啊啊啊啊
  •   自从在历史研究上看了罗先生的文章以后,就四处找他的书了,感觉罗先生文字功夫高,比一般学哲学文学的人更厚重,另外,逻辑思维强,看着丝丝入扣,让人不得不折服。另外,自然就是治学严谨了,做历史研究需要这样的学者,大家风范啊,非常仰慕。在当当订购了他的好几本书,还在期刊网上找了他的所有文章来看,值得好好品味!赞一个!
  •   还没学历史的时候,就读过,过了几年,终于囤了一本
  •   罗先生的著作,都充满了犀利的理辨色彩,读了之后定会为作者的机智为之感叹!
  •   虽然不是很快 但还好
  •   需要极大的耐心才能读下来,不过写的真的挺好,可以学习学术规范
  •   罗志田先生作品,值得品读
  •   罗大师的书不可不读
  •   南桑北罗,果然不假,罗老师的文字很漂亮,功力很深厚。
  •   罗先生的文章读一遍不一定很懂,非的读三四遍才知道个中高妙之处。其实本人最欣赏的是罗先生的文笔和对史料的解读功夫。好书值得推荐!
  •   罗大师的作品,不用说什么了吧。
  •   张鸣老师推荐的,一定不错
  •   思想性比较强
  •   大师之作,值得收藏,顶之
  •   内容还没细看,版本和装帧都不错,配送速度也很快
  •   罗大师的著作啊
  •   内容不错,但是作者以前发表文章的合集,希望以后出类似书时出版社和卓越提示下
  •   罗志田老师的风格是从思想史中治政治史,本书可视为代表
  •   罗老师的书受益良多
  •   本书并非我预想中的全面系统叙述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这段历史的专著,而只是7篇论文的结集,尽管作者说"各文……之间并无清晰的边界,也少见明显的断裂,反呈现出相当密切的关联",好吧,他无敌了!
  •   这是罗老师的一本论文集
  •   现代史研究
  •   罗老师的书 深奥 逻辑性强 需要细细品读
  •   重温历史,反思历史
  •   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
  •   新的角度解读这段历史
  •     如果我们的传统观念适应生产力发展,能够良好处理生产关系,那我们就不必转变观念了,中国人自己坐庄,让别人跟我们接轨好了。
        
      一八四零年的炮火已经证明了,不是,我们的观念强奸不了缪斯女神。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可怜兮兮啊,刚开了个靠谱的头,一不留神又被政治利用了,本来就是一个夭折的思想启蒙,却被政治别有用心地赋予一个与其实际价值极不相称的名份,这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封建文化的思维惯性。哪怕你是反封建的,但到最后给你一个极具封建意味的评价。人家说你牛逼,你总不好意思跟人家翻脸吧?
        
      所以,对反封建的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过高,也是一种封建性。五四新文化运动被政治利用,文化运动变成政治运动,格调低到裤裆下面去了,而且此后再也不见成气候的文化运动。
      
      本来中国几千年的忠孝文化,臭气弥漫的小农思想,就非几次新文化运动能开悟的,何况连动都不动。半个多世纪前,除了台湾人民还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地皮都解放了,可是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思想还是那种思想。我们成天躲在屋里唱,我们的大中国,多辛酸呐。
        
      我一看见中国的傻逼们过西洋节日我就想,文化上缺失不是几句爱国的空口号就能弥补的。中国在五十多年世界两大阵营的对峙中,赢得了政治,却输掉了文化。
        
      从近十多年中国人对西洋节日的狂热中,我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和中国文化因先天的属性而不能更好的对生产力进步发挥促进作用。
  •     
      
      坦白地说,翻开罗志田这本《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起初有点失望,因其并非我预想中的全面系统叙述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这段历史的专著,而只是7篇论文的结集,尽管作者说"各文……之间并无清晰的边界,也少见明显的断裂,反呈现出相当密切的关联",仍不免于心耿耿。待到读完这些文字,收获的喜悦早已冲淡起初的遗憾,以至要与也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分享了。
      
      梁漱溟之父梁济(巨川)自杀是民国史上的著名事件。通常认为梁济是殉清而死,因此其人身上未免散发着遗老的气味,所谓"头脑太旧、眼界不高、奴性太深、不知世界大势"云云。实际上,梁济的自杀既是殉清又不只是殉清,否则何以解释殉节之事迟至清亡后数年?
      
      正如梁济自己所说,当初(指1911年)若死,"纯然为清朝亡国,目的太小",他不能"糊糊涂涂牺牲此身",而要在"观察明白国民是何景象"之后才有所行动。梁济认为,"中华改为民主共和,系由清廷禅授而来",假如"因禅让而得民安,"似乎也可以不必殉节;倘若"徒禅让而民不安",则"清朝即亡于权奸乱民之手",就不能不殉了。不幸"南北因争战而大局分崩,民生因负担而困穷憔悴,民德因倡导而堕落卑污,全与逊让之本心相反",梁济只有以身作则,"以诚实之心对已往之国",望世人亦"以诚实之心对方来之国".因此梁济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据说梁济用了数年时间来计划和安排自杀,亦可谓志士了。(见《希望与失望的转折:五四运动前一年》)
      
      "问题与主义之争"也是一段有名的公案,一般将其解读为所谓"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争论",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两条社会道路的原则争论",这样的说法实在过于武断和粗糙,还是随着罗志田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看个究竟吧。胡适为什么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这并非出于其实验主义哲学观的抽象导引,而是想对当时各家各派大谈甚至空谈主义来一次反动。盖彼时中国成了西方各种主义的战场,新式名词漫天飞,却不见有人冷静下来想想中国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主义或者学理来自西方,必然有其一时一地的特殊性,哪里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救世良方呢?如果连自己的问题都没弄清,光谈主义又有何用?"也许正是当时'根本解决'(梁启超所谓"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的风气太盛,出现流于空谈的倾向,掩盖了对许多具体问题的关注,所以胡适才觉得有必要站出来'反戈一击',提倡从'抽象的名词'转向具体的'问题'."(《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认识》)这让我想起秦晖先生的名言:问题出自本土,主义不妨拿来。外来主义只有用来解决本土问题才是有意义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展开"问题与主义"论战的两大对手胡适和李大钊之间是非常友好的,而且以"我们"(代表"道统")的称谓归为同一阵营,一起划清与"政统"及其相关者的界限。另外,一般以提倡主义的形象为人所知的李大钊也是谈了不少具体问题的。
      
        谈完两个具体问题之后,再来谈谈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这段时期的一个"大趋势",一言以蔽之,这是个走向行动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走向行动也是"问题与主义"之争深化的必然结果。彼时的张申府从哲学角度提出,"把杜威、罗素、柏格森三家之说合在一炉",其实也就是"切实试行"这四个字。"一个主张,一个方法,不行,怎能知其可行不可行?"只有"越切实的试行,才越觉着有活趣".故"不知则已,知则必行!不思则已,思则必行!不主张则已,主张则必行!"胡适在一首诗中写道:"他们的武器;炸弹!炸弹!他们的精神:干!干!干!"他还提出"大家合起来,赶掉这群狼,推翻这鸟政府;起一个新革命,造一个好政府".更有意味的是,胡适曾有意组建一个"自由党",实实在在地去干政治。连胡适这样的"保守派"都大喊"干!干!干!","务实"的时代风气也就可以想见。
      
        当然,行动本身又是多种多样的,并非特指共产革命一家,至于后来的结果那是当初谁都难以想到的。另外,行动的凸显把思想冲到边缘,这似乎也可以视为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某种命运的提示。
      
      ——李海华 《南方都市报》
  •   中国的“文艺复兴”被政治生生截断,启蒙运动这一课中国人迟早要补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1919年本应该是中国的启蒙运动,但很可惜被转化为国共两党的政治运作,中国的启蒙运动截断了,中国走上了以孙文大炮带领的党国体制独裁道路,直到现在启蒙运动还是中断,很多人照样搞不清楚本族奴隶主和国家民族之间的区别
  •   救亡图存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启蒙”启蒙有多少罪恶假汝名而行。
  •   这一段历史其实也是读书人从“坐而言到起而行”的过程。打着主义旗号的行动型人物战胜了坐而言的思想性人物,将历史带入了一个新的歧途!
  •   之后的历史何来歧途之说!
    坐而言之人不过是空谈家而已,空谈自然无过,充其量只是驰骋沙龙称雄客厅,愉悦二三知己,取媚几个贵妇;外界的生灵涂炭,民族的救亡图存只不过是他们的谈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