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律评论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北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 编  页数:334  

内容概要

  《北大法律评论》创刊于1998年,是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独立组织和编辑的法学学术刊物。《评论》坚持学术自主、自尊和自律的原则,秉承兼容并蓄、思想自由的北大传统人文精神。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书籍目录

编者按语主题研讨 政法经验六十年    刘忠  “从华北走向全国”    ——当代司法制度传承的重新书写  李晟 法制之外的普法    ——从革命文学中的司法叙事切入    王康敏 通过“法盲”的治理    陈柏峰 群众路线三十年(1978—2008)       ——以乡村治安工作为中心论文  陈端洪 人民必得出场    ——卢梭官民矛盾论的哲学图式与人民制宪权理论  翟小波  人民主权原则的规范逻辑与实践技艺    ——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根据    许德风 论利息的法律管制    ——兼议私法中的社会化考量    夫马进 李力  译    讼师秘本的世界评论    陈毅坚 “共谋共同正犯”    ——一个多余的法范畴    马剑银  哈贝马斯的基本权利观    ——商谈论视角的基本权利体系重构    李斯特 传统文化“误用”的政策分析    ——从耐克广告争议案切入    傅郁林  自由裁量管辖权及其行使    ——《美国最高法院受案议程表的形成》导读编后小记    责任与担当

章节摘录

第二,目前看到的都是纸上的条文,而少有践行中的实际运作形态情形。纸面上的文字在司法实践中的执行究竟有多少偏差,需进一步占有材料。第三,在严酷的军事作战年代,中共中央最主要的精力是在军事作战,地方政权的许多举措只是权宜之计,是服务于军事作战的,而且为了与国民党在政治形象上进行较量,根据地实行了许多不同于今天的制度设计。因此,缘起可能如福柯、德勒兹等坚持断裂、碎片化意义的观点所否认的那样是学术自负。缘起考究的意义只在于当下,如皮亚杰通过研究儿童心理,来探求人类认知的起源;文化人类学者通过对残存的初民社会的考察,力求发现现代人类文明的问题。但将两个分处于不同时空情境中的历史片段勾连在一起,是需要想象力的,而驰骋的想象力扭曲历史实在,并不完全是一种简单的认知偏差,在利益诉求多样、权力格局多元的形态下,再造历史的目的有时是一种有意识,或虽无意识但却可能落入利益纷争中的非单纯学术活动。自1993启动《刑事诉讼法》修改就开始的司法体制改革争论,因为涉及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诸机关权力重新调整,已经成为中央核心决策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和学术界都关注的问题。而不断地强化、论争自己部门在国家政制结构中的位置,是确保新一轮的司法改革中扩权,至少是不丢权的重要手段,不但寻求支持于学理,而且借力于域外的成例,更要求诸于传统正当性。对司法体制改革,最高决策层的态度是:“改革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后记

又到了快要交稿的时间了,各位编辑都在为文章作最后的校对。在稿件即将付梓的时候,重新回顾自己负责的论文,每位编辑的心中或许都会有一个声音在叩问自己:我负责的这篇稿件是所有来稿中最优秀的吗?我的学术判断是否真的会对学术思考有所贡献?这是每一个《评论》编辑不能不面对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无法轻易回答的问题。自然,我们可以宣称,《评论》的招新程序(严格的初试、稿件试审、面试)和编辑程序(匿名初审、匿名复审、编辑不获酬劳、在任和离任后两年内不得发文)保证了我们最大限度的客观中立。同时,我们或许也可以将这个问题抛给学术市场,将引证率或作者的学术声誉作为衡量文章水准的重要标准。但是我们明白,真正决定《评论》精神内核的东西并不是这些被包裹为客观中立的外在标准,在每一个需要作出决定和选择的时刻,给予我们最大支撑的仍然是每个人内心的学术操守、学术道德和学术眼光,是苏力先生提到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真诚毫不妥协的追求”(见苏力:“追求不可替代——《北大法律评论》十年感言”,载《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第10卷第2辑)。在法治、程序、制度成为法学界主流话语的今天,这样一种解读多少有些政治不正确的意味,给人一些“人治”和“德治”的感觉。然而,正如现实所显示的那样,纯粹的程序必然无法使得制度有效运转,离开了人和人的精神感召力,程序和制度就可能会走向僵化和它的反面。十多年前,当一群身怀学术理想的青年学子创立《评论》,其动力正是出于对中国法学学术中的官僚体制的不满,出于改变中国法学学术的憧憬和期望。

编辑推荐

《北大法律评论:第11卷·第1辑(2010)》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大法律评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有风度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