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教程真题详解及全真模拟试题/中央国家机关及各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丛书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本书组委会编 编  页数:129  字数:187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在我社2007年出版的《申论常见答题失误详解》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书稿保留了上一版中的“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及“模拟试题”,增加了“基础知识教程”内容,对申论考试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测验题型构成、应试技巧作了概括描述,并根据申论命题的发展趋势调整了模拟试题的内容,增加了关于和谐社会、医疗改革、乡村治理等内容。全书紧跟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形势,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广大考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教程 第一节 申论考试的形式 第二节  历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内容的变化 第三节  申论考试答题技巧解析第二章 历年真题详解 第一节 历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试题及详解    一、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二、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三、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四、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五、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六、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七、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八、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九、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第二节 历年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一、200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二、2005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三、200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四、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五、200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第三章 全真模拟试题 申论全真模拟题(一) 申论全真模拟题(二) 申论全真模拟题(三) 申论全真模拟题(四) 申论全真模拟题(五) 申论全真模拟题(六) 申论全真模拟题(七)申论全真模拟题(八)申论全真模拟题(九)申论全真模拟题(十)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教程  第一节 申论考试的形式  一、申论考试概述  “申论”一词的意思是申述、申辩、论述、论证。公务员考试科目中,申论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录用考试。考试试题的政治导向明确,不容出现偏差。试题的客观性很强,不许随意发挥。文中的观点和内容都有定论,无可非议。题材的多样性和答题的规范性,使得答题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法才能从容应对。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考试主要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材料引申开来,发出议论,阐明事理。因此,题型的设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考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要求在准确把握一定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必要的说明和申述,发表衷肯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同时还要进行论证。  (2)出题角度灵活多样。相对于传统写作考试,申论考试形式显得非常灵活。它由概括部分、方案部分、议论部分三部分组成。就文体而言,概括部分既可能属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中的某一种形式,可能综合了多种文体形式,也可能是公文写作中的应用文写作。方案部分,则纯粹是应用文写作。议论部分就不必说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申论既考查了普通文体的写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写作能力,考试形式非常灵活、方便、实用,能考查出考生的实际能力。  (3)涉及的知识面在逐步拓展。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多方面,一般为社会热点或大众传媒的焦点问题,材料具有普遍性和非专业性,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这一点已为历年申论考题所验证。  二、申论考试的提问形式及解答方法  申论考试试卷结构比较规范,一般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申论要求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注意事项,提示考生答题时限、答题要求,并给予指导性建议。其文字如下:  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该部分内容是在针对应试者的应试作答而提出的指导性建议,考生在拿到试卷后,切记要首先仔细阅读这部分内容,以便按照要求依次作答。需要说明的是,该部分内容在近几年没有什么变化,但并不说明以后也不会有任何变化,因此,在正式考试中一定要仔细阅读这部分内容,以免因一时大意而在具体作答时出错。  第二部分:给定资料,给出1000~3000字的资料(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的材料已经达到4000~5000字),其内容可能涉及社会现象的诸多方面,是带有新闻性质的现实材料,反映的多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大众传媒的焦点问题,具有普遍性和非专业性,不会涉及重大理论问题或专业性极强的问题。  第三部分:申论要求,这是考生需要重点理解和把握的地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分析、整理、归纳、综合,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在200字以内)。  对于这类题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字数限定:1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练、简明扼要,不冗长,不哕唆。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3)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旁征博引或随意发挥。  (4)轻重权衡:反映主要问题,表述主要事实或观念。答题时不要囿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主要问题。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在文中决定或支配着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搭建框架。  (1)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2)将勾画出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  (3)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具体答题方法如下。  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述句+分述句+道理句。  (1)关于总述句的提炼:总述句一句话要高度概括全文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人物的姓名或所涉及的主要单位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2)分述句: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注意:由于《申论》考试的答案一般都是客观的、有一个基本确定的答案,因而以下各种方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但最终答案都应该是相同的,所谓殊途同归是也,考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不然,就会违背答题要求)。  1)环节分析法。对于那些以纵式结构写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阶段为序或逻辑上逐层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这是一篇反映医药行业药价虚高情况的报道。生产厂家自己定价,中间商层层加价,医生或医院为了自身利益给病人开高价药,病人购买高价药品”。这是按医药流通的四个环节来分析的。  2)参与方分析法。一件事情可能有几方参与。在分述句中,我们可以就各方的行为进行分述答题,如“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的10家苹果汁生产企业应对美方反倾销起诉取得成功的案例。成本低廉的中国苹果汁进入美国市场,引起美方不满,美方提出反倾销调查起诉。中方积极应诉,充分发挥有利因素,觅得了诉讼胜利,保护了中方苹果汁生产企业的利益”。据广大考生反映,这种方法最为简便易行。  3)链式分析法。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时就适用链式分析法,如“这是一篇关于我国9家彩电企业结盟限价销售彩电的报道。9家彩电企业深圳结盟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提出了质疑,专家认为价格联盟是变相垄断,消费者对此无动于衷,结盟商家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最终导致彩电限价失败”。  4)类型分析法。对于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事、物,则可以进行分类表述,如“这是一篇关于我国玩具市场的调查报告。调查表明:我国的玩具消费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愿意为孩子买更多的玩具。但调查还表明,我国的成人玩具市场基本是一片空白,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专门生产成人玩具的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商机。玩具的开发和销售面向成人,可使世界玩具有新热点”。  5)关键词分析法。对于给定的材料,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这时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这对于初学者或心理素质差者有较大帮助。  第二方面: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一般在400字以内)。  对于这类题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严格按照字数限定进行答题,弹性限度只能在10 9/6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解题对象:针对给定材料,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在给定材料之内,一般是近涉关系,很少是远涉关系。  (3)适用性。由于招考的公务员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人才,因而,所思所想,都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的方案要就事论事,不能大而空,要切实可行。  对于该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回答。  (1)根据前边所述的方法,勾画出文中反映的主要问题。这是保证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的重要依据。  (2)寻找问题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这是保证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3)根据环境和条件,从不同角度或层面提出解决方案。  具体答题方法如下。  (1)分层法:有些问题,可以从观念、制度、具体行为三个层面来提出解决办法。首先,转变观念,改变现有的……观念,通过……树立”…?观念;然后,建立……制度(体制);最后,加强……管理(实际行动)。  (2)职能分类法:很多模拟试题都与法律有关。因而答这类题时,方案可以是按“企业或单位”、“政府”、“法律”、“个人”四方来分。通常情况都是“企业应当做些什么”,“政府应当做些什么”、“法律有哪些相应的条款”、“个人应当做什么”。  (3)核心元素分析法:抓住核心元素,提出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关于人的解决问题上,一般都需要从观念和行动两个方面来提出解决方案。如针对交通安全问题进行解答的时候,核心元素是“人、车、路”,那么解决方案就是:  1)提高路人的安全意识,监督路人的行动(要列举一些具体办法,如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设置交通路口安全监督岗等)。  2)车主必须尊重路人生命,不能因为法律授权就任意作为,在可能避免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撞人事件发生。  3)路的问题主要靠政府解决,政府要多修路,修好路(也要列举一些具体方法,如拓宽主要街道,在交通要道架设天桥,修地下通道,封闭一些事故多发路口等)。  4)参与方分析法:一个事件的双方或多方,各有什么问题,分别解决什么问题。这种题要忌讳“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这种办法也是考生最易接受的,考生平时可多演练此法。  5)焦点问题分析法:找出矛盾的焦点,解决它。解决问题要从法律、政府、舆论的角度出发,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来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第三方面:就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对于这类题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文体:议论文,就是对事物或道理进行论述的文章。  (2)论述内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申论考试要求考生抓主要问题,因为招考的是国家公务员,将要行使的是国家权力,必须要注意平衡问题。而平衡最重要的就是考虑问题时主次分明,对于轻重利弊能较好地权衡。  (3)中心明确:观点鲜明,肯定或否定,赞扬或贬斥,清楚明了,不含糊其辞。在文中最好使用段旨句,一是方便阅卷教师迅速获知文章主要信息;二是方便考生自己写作时紧紧围绕中心来写,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4)内容充实:要求论述过程中理论与事实要能很好地结合,既要讲道理,又要摆事实。事实与道理紧密相连,互相支持,为中心论点服务。道理上讲,申论考试的一般事例都主要来自于给定资料,理论可以从给定资料中来,也可从中引发。  (5)论述深刻:要求论述时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只看到现象,不能囿于事物的表面,应深入事物的核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对一件事,不只是看到其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更需要从体制、观念、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当然,深刻性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当前实际。  (6)有说服力。这是对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提出的要求。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力,论证要合逻辑,三者就像屋顶、墙壁、结构一样密不可分。  (7)从考试的目的来看,评卷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公正,因而即使是论述题,各位考生在答题时虽然有一定的发挥余地,但总的来说规范性是很强的。因而作文必须从标题、结构、语言、文理等方面表现出规范性来,这样才有利于评卷。  对于这种论述题型,考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回答:  (1)通读全文,抓住主要问题。  (2)思考资料提出的主要问题,提炼出中心论点。注意要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角度,为国家利益着想。  (3)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能证明问题的、恰当的材料,在头脑中酝酿写作提纲,对全文进行谋篇布局。  (4)将头脑中酝酿成熟的文章内容表述出来。注意不要随意修改,不写错别字,保持卷面整洁。  具体答题方法如下:  (1)选择恰当的标题。总体来看,标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陈述式,主要包括标题揭示内容和揭示主旨两种情况。揭示内容的如“关于MBA的思考”,揭示主旨的如“加快针对医院的改革”、“为了中国能有更多的海尔”、“要敢于和洋人打官司”、“三讲教育绝不允许走过场”等。这种标题的好处是让人一看便知论述的内容或主题。另一种是设问式,如“你能承受多大的噪声”,这种标题的好处是能让人产生悬念,引发读者思考。笔者个人认为,既然是公务员考试,那标题多数时候就应当直陈其事,有的事件使用设问句能促人警醒,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再有,标题中一般都有文中涉及的最常见词语。这样,考生就不该随意拔高主题,作鸿篇大论,要贴近材料。  (2)正文的写作一律采用三段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一般都选用资料中提供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能东拉西扯,海阔天空地乱谈。要集中力量论述主要问题,论述时有详有略,重点内容详写,次要内容略写,但要兼顾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既要看到正面情况,又要注意到次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有层次,涉及相关部门时方案要体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互相合作精神。分析问题要按照由此及彼、由表象到本质、由微观到宏观、由特殊到一般的方式进行。  三、申论考试的问题设置及应对策略  在2000年、2001年、2002年的申论考试中,申论要求的三方面是通过三个题目来体现的。2003年、2004年的申论考试则是由两个题目组成的。2005年的申论考试在题目设置上又发生了变动,题目增加为四道。在之后的几年中,申论考试的题目数量2006年设置为三道,2007年题目一共是六道题,其中第一题、第二题是公共题目,所有的考生都必考;第三题、第四题是针对中央级行政执法类以及省市以下的综合管理类考生的题目;第五、第六道题是要求中央综合管理类考生回答的题目;200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继续沿用此种风格,题目在四道之间,而且以四道题目设置为主。需要指出的是,申论考试的题目样式和数量不是固定的,对于测试要考察的内容可能通过两个、三个、四个问题来体现,题目样式可能是概述事件,可能是概括主要问题,也可能在不同层面对怎样解决问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但无论题目样式和题目数量发生怎样的变化,申论考试要考查的都是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分析、整理、概括;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就给定资料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这三方面内容,应试者应灵活对待。  需要指出的是,考生不要把申论要求的三个部分割裂开来分别作答,应当统筹考虑,前后衔接。概括的过程既是熟悉资料的过程,也是分析判断的过程;提出方案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进行思辨的过程。三部分应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彼此印证。  具体作答时,考生应按照阅读材料、概括主题、提出方案、论述问题四个步骤进行,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马虎不得。在阅读材料方面下的工夫不够,就不可能正确地概括出主题,当然也就不可能提出确切的对策方案。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忙着去进行论证,那一定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答非所问,其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外,考生应该注意申论考试的答案具有非标准性。申论考试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唯一的、确切的、固定的标准答案。从给定材料的背景来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的社会问题,有的已有定论,有的则还没有定论,需要考生来自己分析、判断。因此,无论是提出解决方案,还是对方案进行论证,都难以有一个唯一的、确切的、固定的标准答案。如提出解决方案部分,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这些办法必须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但可行性和针对性是相对的,在不同地区以及发展的不同。阶段,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可能完全相同,更何况有些问题目前尚没有一个具体的、合理的可行方案。因此,哪一种方案更为合理、更具有针对性、更为切实可行,需要在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后才能确定。又比如论证表述,抓住什么问题,从哪个角度进行论证,采取什么方法和结构方式,一般是考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因此也不可能存在唯一的判卷标准,这部分的评定,也只能是综合的、全面的、等级式的。  ……

编辑推荐

  《申论?教程、真题详解及全真模拟试题》依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和政府机关对于公务员的素质与能力的基本要求,对历年的考试内容加以分析和总结,对命题的趋势和考题的类型变化作出权威的预测。各分册均详尽地编排各门考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供考生在短期内领会、消化;在此基础上,编辑全套模拟考试试卷或面试考题,供考生考前冲刺使用。  本套丛书注重考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考生考能力的训练,有利于提高考生的解题水平。针对性强,短期复习,考前复习效快、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丛书会助广大考生一臂之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申论教程真题详解及全真模拟试题/中央国家机关及各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丛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还不错,简洁扼要,需要仔细钻研的朋友就不太合适了
  •   材料好像不够新,模拟卷的热点似乎并非全是09年热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