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学的100个故事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颜亦真  页数:245  
Tag标签:无  

前言

艺术是什么?公认的解释是: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不过,我们大可不必理会词典上这冷冰冰、毫无生趣的解释,对人类来说,艺术可以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但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情感,没有情感的艺术不能称其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用全部心血和情感做出他们最肆意的喷泄与挥洒,这时候的成果,才叫艺术。艺术是什么?它是至真、至善、至美,它是人类灵魂中的那一点灵犀,它是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最后的救赎。当上帝创造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也用自己的双手和灵魂,创造出了同样伟大的杰作。人类用艺术来表达感情、挥洒热情,艺术家将最真挚的情感投射在艺术品上,渴望得到别人的共鸣。当你欣赏一件艺术品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跳动,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热情如山洪,想要寻找到一个缺口奔腾而出。人之为人,或者就在于这一份感情上的血脉相通。

内容概要

人类用艺术来表达感情、挥洒热情,艺术家将最真挚的情感投射在艺术品上,渴望得到别人的共鸣。当你欣赏一件艺术品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跳动,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热情如山洪,想要寻找到一个缺口奔腾而出。人之为人,或者就在于这一份感情上的血脉相通。    人永远都不可能拒绝艺术,拒绝了艺术,就代表着你拒绝了希望,拒绝了情感,你的人生将从此再无欢愉可言。你能想象这世界上再无艺术吗?如果你的脚步再不能跟着音乐而起舞,你的声音再不能跟着曲调而歌唱,你的目光再不能接触到鲜艳跳动的色彩,你的视线再不能凝视优美圆润的线条,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快拥抱艺术吧。也许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无法成为艺术家,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触碰它、靠近它、了解它。我们也许终其一生都无法了解艺术的奥秘,但我们却可以用一颗最虔诚的心去感受它,让艺术的感动,在我们的心底永久地流动。    今天,笔者战战兢兢写下这本书,书中没有晦涩艰深的理论,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只是想和你分享这些精彩的故事,为你的生活增添些许的浪漫与色彩,让你生命体会多一些的深度与质感。    走近艺术,走近艺术学的100个故事,你将看到别样的人生,你将感受到心灵的完美,你将惊叹生命也可以化作一首诗。相信我,也许这本书,能改变你的一生。

书籍目录

上篇  艺术总论  自然之道——艺术的本质  山洞中的影子——客观精神说  日神的“梦”酒神的“醉”——主观精神说  生活是金条,艺术是钞票——模仿说  音乐赐予的灵魂——客观与主观统一  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个性与共性统一  苏轼画朱竹——创作主体性  “气节之竹”——作品主体性  乌台诗案——欣赏主体性  从“黄金分割”看形式美——审美统一  自然之声的启迪——艺术源于模仿  象棋的传说——艺术起源于游戏  部落里的战争舞——艺术源于表现  山鬼——艺术源于巫术  筑城歌——艺术源于劳动  东坡错续菊花诗——审美认知  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审美教育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审美娱乐  韩娥之歌  伯牙之琴——美育与艺术教育  立体主义和相对论——艺术与科学  有井水处有金庸——艺术与文化  推销员变甲壳虫——艺术与哲学  千载莫高窟——艺术与宗教  纯洁的白茶花——道德与艺术  “刮痧”事件——现实与艺术  物理与绘画的“对撞”——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及区别  电视的发明——现代科技对艺术的影响中篇  艺术种类  包豪斯主张——建筑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东方园林  路易十四的后花园——欧洲园林  美观与实用的转换——工艺  “托蒲赛”的红房子——现代设计  被当了灯座的青花瓷——实用性与审美性  李鸿祥的“石头猫”——表现性与形式美  圣·索菲亚大教堂——民族性与时代性  上帝吻过的声音——音乐  变成天鹅的美人——舞蹈  月光中的《月光曲》——抒情性与表现性  龙山脚下爱化蝶——表演性与形象性  百只骆驼绕山走——中国绘画  画出来的帷幕——西方绘画  罗丹为爱违背誓言——雕塑  阿富汗少女的眼睛——摄影  米芾高价买纸——书法  弄拙成巧“泥人张”——造型性与直观性  巨蛇、父子、拉奥孔——瞬间性与永固性  鼻毛老子——再现性与表现性  杀父娶母的悲剧诠释——西方戏剧  牡丹亭——东方戏曲  火车开出了银幕——电影  李安:以西方表达东方——东西方电影区别  风靡亚洲的电视剧《阿信》——电视  孔尚任的“案头剧本”——文学性与表演性  京剧——综合性与独特性  六月飞雪窦娥冤——情节性与男女主角  木兰从军——诗歌  老人、船、大海——小说  桃花源,理想国——散文  百年兴衰马孔多——间接性与广阔性  “黛玉葬花”——情感性与思想性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结构性下篇  艺术系统  梵高的一生——艺术家  巴金的家和他的《家》——艺术家的社会生活  伤仲永——才能与文化修养  章子怡当过两个月农村丫头——体验  春风又绿江南岸——构思  碧海青天夜夜心——审美意象  草圣张芝“临池学书”——传达  “笑面玉人”婴宁——形象  倒置的绘画——抽象艺术  黄陵庙前哀思长——灵感  长门赋——意识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无意识  “别是一家”李清照——艺术风格  达达是个玩具小马——艺术流派  互不认识的夫妻——荒诞派  狂飙突进运动——艺术思潮  青蛙塘里的波光闪耀——艺术语言  孙悟空的来历——艺术形象  美第奇教堂的雕刻——艺术意蕴  套中人——典型  蛙声十里出山泉——意境  杜甫的“万景皆实”——中国美学  忍辱负重太史公——中国艺术之“心”  六祖慧能创禅宗——中国艺术之“悟”  康士坦茨的美学家——艺术鉴赏  米开朗基罗的石头天使——鉴赏力的培养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鉴赏心理  老太太看川剧——审美注意  蔡邕听琴——感知  垓下之战之“四面楚歌”——联想  断臂维纳斯——想象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情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理解  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图》——审美直觉  琵琶弦外音——审美升华  柳永一曲,金主渡江——审美体验  阿尔弗雷德·凯尔和《三毛钱歌剧》——艺术批评的得与失  吴临之争——批评的艺术性与科学性

章节摘录

插图:上篇艺术总论自然之道——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是艺术学最为根本也是争论最多的话题,确定了艺术的本质,也就确立了由之而生的一系列艺术观。中世纪时有位著名的画家,画艺精湛,很多人纷纷投到他门下学习绘画,而他也来者不拒,尽心竭力地教导他们。时光荏苒,画家年老力衰,知道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将所有的弟子都召来,办了一场离别宴。宴会上,画家郑重其事地说:“我教绘画这么多年,但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告诉过你们,艺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今天,我想给你们上这最后一堂课。”弟子们听到这里,个个凝神屏息,想听老师说些什么。画家喘口气,说:“我先给你们讲个故事吧。有两个忏悔之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鞋匠,他们一起来到圣母面前请求她的宽恕与祝福。圣母展现神谕,要求他们献上自己最真诚的表达,便可得到祝福。音乐家非常自信,他随即演奏了一支动人的乐曲,鞋匠只会制鞋,于是他做了一双小巧精致的鞋子送给圣母。你们猜谁得到祝福了呢?”一个弟子抢先回答说:“一定是音乐家,圣母怎么会在乎物质的东西,所以她肯定是给了音乐家祝福。”画家笑了:“不,他们都获得祝福了,因为鞋匠所做的那双鞋子,也是他真挚感情的表达啊。要知道,区分艺术和工艺的并不在它承载形式的高低贵贱,关键在于他所承载的精神内涵,进而言之,刻意为之的反不是艺术,真正的艺术遵从自然之道。”画家站起身来,吩咐摆上纸笔,执起那伴随他一生的画笔,他不假思索,在纸上画了一片草叶,大笔挥就,一气呵成,生动异常。看着那纸上的草叶,画家感叹说:“这幅画是我留给你们的最后的东西。我遵从了内心的呼唤,此生已心满意足,我一生追求,终于融人了自然之神的怀抱。”这时,弟子们帮明白了,老师以全部心血和精力留下了的这幅画,表达了他毕生的最高追求。那幅画是一片草叶,但那不是一片普通的草叶,那是大地上生物都具有的灵气与精髓,那是自然之道。当我们面对各种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惊叹不已时,当我们被故事或电影感动得热泪盈眶时,当我们怦然心动于一幅书法,一幅绘画时。我们是否会疑虑:这些艺术作品,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能够唤起人类的情感共鸣,艺术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自从人类形成艺术这个学科体系以来,对艺术本质的争论与探索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艺术是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尽管众说纷纭,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不管艺术是什么,它都一定是艺术家全部心血和感情的倾诉与表达,它足一种以真性情来释放内心的表达,真正的艺术家,也必然是得悉自然之道的人。山洞中的影子——客观精神说“客观精神说”以柏拉图和黑格尔为代表,他们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艺术只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在一个古老洞穴之中囚禁着一群人,他们从记事起就待在这里,脖子与双腿皆被锁链牢牢地固定在同一地点。囚徒的正前方是一堵高墙,隔绝着洞穴内外的世界。他们不能移动,不能回头,只能看见眼前的事物。在他们的身后有一团火焰,火焰与囚徒之间是被操纵的木偶。木偶晃动着被火光投射在前面墙上,形成了影子。由于洞穴中的囚徒始终没有也不能行动或回头,因此他们确信这些影子便是他们所能看到的唯一的真实,就是一切。高墙外面的人们偶尔走过,有的在说话,而有的沉默着。当路过的人们谈话时,洞穴里的人们会误认为声音正是从晃动着的影子发出的。面对着空荡的高墙,墙上的影子就是他们的世界,而这个幻象的功能就是使他们不再有认知真实的能力。岁月就这么静静地流逝。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一个囚徒挣脱了桎梏,跑出洞穴看到了一切,强烈的阳光使得他眼睛很受刺激,几乎睁不开眼来,但是,他毕竟看到了真实的世界。这个囚徒很高兴,认为发现了真理,他返回洞穴,告诉其他的囚徒什么是真实的世界和虚假的世界。其他的囚徒看他回来重新适应黑暗时不停地眨眼,于是认为他被光明弄坏了眼睛,嘲笑他的诉说。在一场场争论中,这个囚徒激起了众人的怨恨,他们恨不得杀了他。这个囚徒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打开了他们的锁链,令他们重获自由,他们首先看清的是背后的火焰和木偶,他们中大部分人反而不知所措,而宁愿继续待在原来的状态,有些甚至将自己的迷惑迁怒于那个囚徒。但还有勇敢的少数人逐渐地接受了真相,这些人认识到先前所见的一切不过是木偶的幻象,毅然走出洞穴,奔向自由。过往单一色调的影子所对应的真实世界原来是如此五彩斑斓。刚开始,这些绚丽的色彩令走出洞穴的勇士头晕眼花,他们不敢正视光明的世界,渐渐地,他们接受并肯定了一切,因为他们找到了光明的源头——太阳。这是柏拉图两干多年前的著名洞穴寓言。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其实是一则关于唯心主义的比喻。其中,墙上的木偶影子代表强加的观念和信仰等;木偶代表不理智的心智;洞穴里的火焰代表歪曲的理智之光;人走出洞穴代表解放的开始。柏拉图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认为囚徒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实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他透过上一则寓言说明艺术认知不是对物质世界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他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光明的世界和太阳生来就存在于洞穴中囚徒的灵魂之中,只不过它们存在的方式是潜在的。换句话说,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那么,艺术世界当然更不真实了,艺术只能算作“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和真实隔着三层”。由此得出结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而现实又是对客观理念的摹仿。日神的“梦”酒神的“醉”——主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是由德自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提出的观点,他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后来尼采把这一学说推向了极端。日神与酒神是希腊神话中的两位神祗,他们都是天神宙斯的孩子。日神阿波罗是宙斯和暗夜女神勒托之子,希腊十二大神祗之一。他主掌光明,也掌控医药、文学、诗歌、音乐等。在人们心目中,阿波罗是一个精力充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精明、坚定、安详、端庄和自豪,主管一切造型力量,同时是预言之神。从语源上解释,阿波罗是“发光者”,是光明之神,他也支配着内心幻想世界的美丽外观,他的存在给予了人们神圣的光辉和美丽的梦境,以对抗人生的悲剧性和现实的虚幻,用他的美战胜人生中无可避免的痛苦,并引导对于宇宙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因此,阿波罗代表着希腊文化中纯理智的理性精神。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唯一有凡人血统的正式神祗,希腊神的谱系里面,他是宙斯与凡人塞墨勒的私生子。多情的宙斯总是四处留情,这次,他爱上的是忒拜王的女儿塞墨勒。他迷恋着这位凡人公主,而冷落了自己的妻子,嫉妒的天后赫拉无法忍受丈夫的花心,决定借机除去自己的情敌。她化身成一个普通的女人,劝诱怀了孕的塞墨勒,要求宙斯现出真身,以证明他们爱情的神圣。塞墨勒听信了她的话,恳求宙斯在她面前现出本相,而不要以化身出现,宙斯无法拒绝自己爱人的请求,答应了塞墨勒。结果,当宙斯显露出他雷电之神的真身之后,塞墨勒却无法承受这天神的威力,当场被劈死。宙斯从塞墨勒肚子里取出未足月的胎儿,缝人了自己的大腿。因此宙斯在这段时间里成了瘸腿。儿子足月后出生,被取名为狄奥尼索斯,意即“宙斯瘸腿”。历经千辛万苦,狄奥尼索斯渐渐地长大了。有一次,一个经常和他一起玩耍的朋友死去了,狄奥尼索斯非常地伤心,他每天要到伙伴的墓地去陪伴他,他就那样坐在墓地旁哭泣,眼泪渗入了泥土。有一天,当他再次来到朋友的墓地时,他发现坟地上长出了弯曲盘旋的长藤,藤上结满了一串串红色的果子。这植物多像朋友的头发和脸蛋啊,狄奥尼索斯忍不住吻了吻这果实,嘴唇弄破了果实,他尝到了清甜的汁液,心中的忧伤竟然一扫而光。这果实便是葡萄。从此,狄奥尼索斯开始将葡萄的种子带到四面八方,教导人们种植葡萄,并酿制葡萄酒,而他也就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洒神。

编辑推荐

《关于艺术学的100个故事》:没看过这本书,不知道丰富心灵层次,提升艺术鉴赏力原来这么简单。走近艺术,走近艺术学的100个故事,你将看到别样的人生,你将感受到心灵的完美,你将惊叹生命也可以化作一首诗。相信我,也许这本书,能改变你的一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关于艺术学的100个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阅读艺术学的故事,增长人文知识
  •   还没看,外观不错,书中无插图。
  •   编得有创意,有趣味
  •   普及性艺术学读物,推荐给学生较为合适。
  •   很不错的一本书,普及版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