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中国社科  作者:佟玉华//马继东//徐琦  页数:346  

前言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知识。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的两大类。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主要研究对象,是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的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是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科学的这两大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展生产力和经济,主要靠自然科学;管理国家和社会更多地是靠哲学社会科学。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有有作为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统治者无不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并将它作为立国治国之道的理论依据。例如,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学派——儒家学说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学说是由孔子创立的,主要思想家是孔(子)、孟(子)、荀(子),后来汉代大儒董仲舒、宋代大儒朱熹又将其发展和完善。北宋大臣赵普曾说:我生平所托都在《论语》书中,过去以半部《论语》定天下,今后以另半部治天下。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统治阶级都是以《论语》和儒家学说治天下的。再如,17、18世纪,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出现的一批启蒙学者,他们著书立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为尚未诞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大喊大叫做理论论证,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至今仍是西方国家的治国经典。再如,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在东方的兴起,也是和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它作为治党治国的根本,并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分不开的。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

内容概要

  政治发展是人类始终面临的问题。在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些人就开始反思和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积极探讨如何走出个人崇拜和高度集权的政治困境,谋求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之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文化大革命”之后,邓小平痛定思痛,深感建立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78年,邓小平就把这个重大问题提了出来: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1979年又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邓小平对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和作用,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地位和作用最精辟、最准确的概括,也是邓小平政治发展理论的核心。所以,21世纪初中国在进行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时,应充分重视和挖掘邓小平的政治发展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国际上的政治发展理论本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荐到中国的。早期的研究以译介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为主,9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学者转向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政治发展为对象,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试图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架构,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作者简介

佟玉华,1962年生,满族,辽宁省凤城县人。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硕士。现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研究领域政治学,出版《中国社会发展启示录》、《开创人类文明的伟大实验——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与人合著)两部专著,主编《政治学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等教材5部,发表论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与瞻、望》、《冷静面对世纪之交社会发展难题》、《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50余篇文章。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政治发展与政治民主:理想与现实一 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与政治发展的使命二 政治发展的规律范式与启示借鉴三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悖论与问题求解四 政治发展目标指向与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五 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重点难点与路径分析第二章 转型期社会分层与政治参与:博弈与共赢一 转型期社会分层与利益冲突二 转型期公民政治参与诉求与作用机理三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课题四 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和条件保障五 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健全参与制度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宪政民主建设:探索与路径一 宪政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二 中国走向宪政民主的必然与意义三 对宪政民主认识上的曲解与误读四 中国宪政建设的得与失五 我国宪政建设的原则与路径第四章 社会转型期政治权力制约机制:构建与运作一 政治权力制约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二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分权制衡模式探析三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权力制约模式与主要问题四 当代中国政治腐败的主要特点与产生的根源五 建立与完善中国特色的政治权力制约机制第五章 社会转型期政党建设:规律与路径一 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 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演进趋势及其原因三 世界政党政治经验教训对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四 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五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第六章 社会转型期政府职能:转型与重构一 现代政治运作范式与政府权力空间二 政府职能错位与公信力缺失三 政府体制改革的历程与困境四 政府体制改革的战略地位和政府重构的战略目标五 政府体制改革难点与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第七章 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与政治文化:构建与培育一 现代政治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二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与特点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渐变与趋向四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因素与挑战五 培育和构建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路径与原则第八章 社会转型期公民的塑造:主体与权利一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民主政治架构的新变化二 人民主权与公民政治权利三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四 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公民政治素质的新要求五 提高公民政治素质的基本途径第九章 社会转型期政治权威:流失与重塑一 政治权威的形态和存在的基础二 中国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政治权威三 中国社会转型期政治权威形态的变化和挑战四 民主基础上的法理型政治权威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五 转型期重塑中国政治权威的路径探讨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政治发展与政治民主:理想与现实我国现在正处在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的关键时期和改革攻坚在此一举的关键时期,在这关键时期,矛盾、冲突、错节、失衡也相随而生。作为承担社会整合、配置、协调、调控角色的政治系统能否迎接挑战,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完成改革攻坚,能否实现现代化,走向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关键。也就是说,一个高效、廉洁公平、强力的统一的政治系统是中国在21世纪,有效整合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历史前提,是中国顺利启动和推进现代化的前提。这是由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难点和中国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一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与政治发展的使命(一)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背负着沉重历史传统的中国,在外部早发型现代化国家强烈挑战下,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痛苦的反复,在20世纪70年代末终于真正意义上启动了现代化。中华民族正在圆百余年来的富民强国梦。从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党的中心工作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至今,我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这30年,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是百年来中国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得最快的时期,是国际地位最高的时期。

后记

本书是我们在从事党校教学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分工合作写成的,第一章:佟玉华、马继东;第二章:佟玉华;第三章:马继东、佟玉华;第四章:徐琦;第五章:徐琦;第六章:佟玉华;第七章:马继东;第八章:徐琦;第九章:佟玉华、马继东。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政治发展问题是一巨大的系统工程,由于作者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所限,在一些问题的探讨中,难免求之不深,析之不透,阐之不全,逻辑欠缜密,论证未充分,甚至有纰漏之处,在此敬请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的读者批评指正,以助作者提高。同时对我们完成这部书给予帮助、支持、关心和提出宝贵意见的辽宁省行政学院副院长邓泉国教授、辽宁省委党校校委会和人事处的同志表示深切的谢意!本书经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决定、由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学科建设基金资助出版。

编辑推荐

《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