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伦理教育研究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蔡连玉  页数:254  

内容概要

  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滋生了诸多信息伦理问题,传统道德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了挑战。信息伦理教育的旨归在于培养学生基于公民生活的信息伦理智慧;信息伦理教育不只要传授信息伦理规范,而且要引入媒介教育提高学生对媒介的认识;信息伦理教育应从“目的论”视角强化“道德灌输”,从“方法论”视角批判“道德灌输”;信息伦理教育需要克服“信息代沟”所造成的教育困境;信息伦理既是道德义务又是道德权利,所以信息伦理教育中的性别针对性是实现信息正义的必需;网络匿名性凸显了信息伦理自律的价值,信息伦理自律需要儒家伦理的“慎独”精神。

作者简介

  蔡连玉(1976-),男,安徽宿松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管理、教育管理、教育基本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已在《电化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书籍目录

内容摘要
导 论 问题与方法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其论证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问题明确与论域限定
第二节 马克斯.韦伯“理想型”方法及其改造运用
一、韦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及“理想型”方法的解读
二、韦伯“理想型”方法的改造与运用
 第三节 思路框架
第一章 信息伦理教育: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伦理与信息伦理
一、信息、伦理与道德:词源学分析
二、信息伦理:概念与品性
第二节 信息伦理问题
一、信息伦理问题的分类
二、信息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三节 信息伦理教育内涵及其与德育的关系
一、信息伦理教育:概念界定
二、信息伦理教育:德育新课题
第四节 信息伦理教育的价值:社会信息化管理的视角
一、信息化:概念与发展“三段论”
二、社会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内涵
三、信息伦理教育是社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 信息伦理教育:调查与比较
第一节 我国信息伦理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问卷的内容
二、信度与效度的分析与处理
三、问卷的分析
第二节 中外信息伦理教育比较研究
一、比较之说明
二、信息伦理教育的地位与目标的比较
三、信息伦理教育的内容比较
四、信息伦理教育的实施比较
第三章 信息伦理教育“理想型”构建(上)
 第一节 命题一:信息伦理教育的旨归在于培养学生基于公民生活的信息伦理智慧
一、信息伦理教育需要目的吗
二、信息伦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智慧
三、信息伦理教育是一种公民教育
 第二节 命题二:信息伦理教育不只要传授信息伦理规范,而且要引入媒介教育提高学生对媒介的认识
一、信息伦理规范及其必要与不充分性
二、引入媒介教育:一种信息技术知识传授的途径
三、个案研究:黑客与黑客伦理
 第三节 命题三:信息伦理教育应从“目的论”视角强化“道德灌输”,从“方法论”视角批判“道德灌输”
一、“灌输”与“道德灌输”的概念内涵
二、信息伦理教育“道德灌输”的必要性:“目的论”的视角
三、信息伦理教育“道德灌输’,的批判:“方法论”的视角
第四章 信息伦理教育“理想型”构建(下)
第一节 命题四:信息伦理教育需要克服“信息代沟”所造成的教育困境
一、权威的丧失与沟通的困难
二、教育者的权威与“信息伦理相对主义”
三、信息伦理教育中的“信息代沟”及其克服
第二节
命题五:信息伦理既是道德义务又是道德权利,所以信息伦理教育中的性别针对性是实现信息正义的必需
一、信息伦理既是一种道德义务,又是一种道德权利
二、有效的信息伦理教育是一种实现信息正义的公器
三、信息正义原则的理论基础:罗尔斯、诺齐克与女性主义
四、信息伦理教育中的性别针对性
第三节 命题六:网络匿名性凸显了信息伦理自律的重要性,信息伦理自律需要儒家伦理的“慎独”精神
一、信息伦理评价与网络匿名性
二、道德自律与信息伦理自律
三、作为境界和方法的儒家伦理“慎独”
附录1:“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研究”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2:“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研究”调查问卷(高中生版)
附录3:“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研究”调查问卷(大学生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信息伦理教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