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里海盆地东缘中区块油气成藏特征和勘探实践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者:徐可强 编  页数:302  字数:500000  

内容概要

《滨里海盆地东缘中区块油气成藏特征和勘探实践》由徐可强主编。全书共分七章,主要介绍了:石炭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石炭系油气成藏特征,盐下碳酸盐岩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等内容。
本书的出版,将大大丰富中亚地区油气勘探开发专家们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中亚地区特殊的油气成藏条件和富集规律。

书籍目录

第1章  滨里海盆地区域地质特征
1.1 区域地层和沉积特征
1.1.1 基底特征
1.1.2 下古生界
1.1.3 上古生界
1.1.4 中-新生界
1.2 区域构造与盆地演化
1.2.1 大地构造位置
1.2.2 盆地构造区划
1.2.3 盆地构造演化
1.3 油气地质条件
1.3.1 生油层
1.3.2 储层
1.3.3 盖层
1.3.4 油气成藏特点
第2章 石炭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相
2.1 滨里海东缘石炭系沉积背景
2.1.1 滨里海东缘石炭纪构造演化
2.1.2 滨里海东缘石炭纪古地理背景
2.2 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
2.2.1 钻井层序地层格架
2.2.2 地震层序地层格架
2.2.3 井-震综合层序地层格架与基准面变化旋回
2.3 石炭系主要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2.3.1 相带特征
2.3.2 亚相与微相特征
2.4石 炭系沉积相时空展布
2.4.1 SS1层序沉积相展布
2.4.2 SS2层序沉积相展布
2.4.3 SS3层序沉积相展布
2.4.4 SS4层序沉积相展布
2.4.5 SS5层序沉积相展布
2.4.6 中区块石炭系沉积模式
2.5 特殊地质体属性与分布
2.5.1 SS1层序低位扇
2.5.2 SS1层序高位、SS2层序、SS4层序粒屑滩
2.5.3 SS3层序前积透镜体
第3章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矿物组分
3.1.2 结构组分
3.1.3 岩石类型
3.1.4 KT-Ⅰ油层组白云岩的成因类型分析
3.2 储层物性特征
3.2.1 孔渗分布特征
3.2.2 孔渗相关性分析
3.3 储集空间与成岩作用特征
3.3.1 储集空间类型
3.3.2 孔喉结构特征
3.3.3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与成岩环境
3.3.4 成岩序列与储集空间演化
3.3.5 KT-Ⅰ白云岩储层沉积一成岩模式
3.4 有效储层分布预测
3.4.1 KT-Ⅰ层储层分布预测
3.4.2 KT一Ⅱ层有效储层预测与分布特征
3.5 储层发育影响因素
3.5.1 白云岩储层发育影响因素
3.5.2 石灰岩储层发育影响因素
第4章 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方法
4.1 碳酸盐岩测井识别方法
4.1.1 中子-声波交会法
4.1.2 光电吸收指数Pe值直观判别法
4.1.3 光电吸收指数-密度交会法
4.2 储层划分及储层类型的判别
4.2.1 裂缝测井识别方法
4.2.2 溶蚀孔洞的识别
4.2.3 孔隙结构的识别
4.2.4 储层划分及类型判别
4.3 储层流体类型的判别
4.3.1 油水层或气水层的判别
4.3.2 油气层的判别
4.3.3 差气层或干层的判别
4.3.4 疑难层流体类型的判别
4.4 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的应用
4.4.1 北特鲁瓦构造KT-Ⅰ储层测井识别
4.4.2 中区块其他构造KT-Ⅰ储层测井识别
第5章 石炭系油气成藏特征
5.1 烃源岩特征
5.1.1 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烃源岩特征
5.1.2 滨里海盆地东缘烃源岩特征
5.1.3 中区块烃源岩特征
5.2 滨里海盆地东缘流体特征
5.2.1 北特鲁瓦油藏流体分布特征
5.2.2 典型油田流体特征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5.3 油源对比及典型油藏解剖
5.3.1 油源对比
5.3.2 典型油气藏解剖
5.4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含油气系统划分
5.4.1 烃源岩条件分析
5.4.2 输导体系类型
5.4.3 油气运移分析
5.4.4 盖层条件分析
5.4.5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5.4.6 含油气系统划分
5.5 有利成藏组合与区带预测
5.5.1 有利成藏组合分析
5.5.2 有利区带预测
第6章 盐下碳酸盐岩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6.1 盐下构造识别技术
6.1.1 地震采集和处理技术
6.1.2 盐丘边界精细解释技术
6.1.3 速度模型与时深转换技术
6.1.4 精度校验技术
6.1.5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6.2 盐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
6.2.1 测井储层评价技术
6.2.2 沉积层序与沉积相分析技术
6.2.3 地震相分析技术
6.2.4 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技术
6.3 盐下勘探技术发展方向
6.3.1 盐构造成因机制及其对盐下圈闭发育的影响
6.3.2 盐下构造圈闭识别
6.3.3 储层地震预测的地球物理方法
6.3.4 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
第7章 中区块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实践与启示
7.1 勘探策略与部署
7.1.1 勘探决策
7.1.2 勘探部署
7.2 勘探效果分析
7.2.1 技术进步
7.2.2 勘探效果
7.3 勘探经验与启示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滨里海盆地盐下油气运移的通道主要是不整合面、断层和孔、洞、缝。如上生下储型、下生上储型等生油层与储层连续紧密接触时,油气可通过孔、洞、缝和小型断层渗流到储层中。生油层与储油层为分割型时,油气运移通道多为不整合面和大的断裂。油气运移的距离也有长有短。长者如沿区域不整合面和大断裂远距离运移(如盆地东部古生代油气运移至中生代储层内),短者则为向邻近储集体内的运移。5.4.3.2 中区块油气运移时期区域研究表明,中区块位于盐下古生界隆起区,成为早期油气运移的重要指向。中区块烃源岩埋深大,有利于成熟原油的生成。根据盆地南缘和东缘在晚石炭世的区域性隆起以及此后的构造发展史,结合含盐构造成因和空谷阶含盐层普遍不整合超覆在不同时代沉积之上这一现象,可以推测在盐下层系至少存在三个油气聚集期。第一期包括晚石炭世之前的时期(早二叠世之前的时期),个别地区包括中石炭世之前的时期,油气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东侧陷区。这一阶段在靠近强烈坳陷区(可能的生油气区)的近隆起地段,在泥盆系、下石炭统和个别地区的中石炭统中发生了第一次液态、气态烃类聚集,形成了早期原生性油藏。第二期包括晚石炭世,个别地区还包括中石炭世,还可能有早=叠世(空谷期之前)。在此时期由于东部乌拉尔褶皱带引起的剧烈上升运动,在地表条件的影响下早期的原生油藏发生烃类的重新分布,许多油气藏遭受破坏,同时残余油气藏的物理化学成分也产生了变化。第三期包括空谷期以后的整个中生代漫长时期,油气主要来自于西侧盆地中心坳陷。在这一阶段形成了厚层的含盐盖层,形成一些盐丘和盐槽,其上覆盖着晚二叠世和中生代沉积。此阶段的特点是重新形成新的油气藏,造成现今石油、天然气、凝析油聚集的格局,其中有不少是在钻井可打到的盐下层内发现,如在盆地边缘形成许多带油环凝析油气藏,例如乌里赫套油气藏、阿里别克莫拉油气藏。在第三期聚集时,生油层和储层相互隔离,有大量的烃类聚集,因此可认为此期的油气生成和聚集最活跃。在此阶段,由于生油层显著下沉,创造了有利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并形成了一些适于聚集油气的构造圈闭(包括被盐丘和礁体而复杂化的局部隆起在内)和地层型、岩性型和岩性一地层型圈闭(位于不整合超覆储层带,储层相变和尖灭带内)。构造演化结果表明,中区块石炭系构造在石炭纪末期已具雏形,在早二叠世空谷期之前基本定型,而大量油气生成是在三叠纪以后,因此圈闭与油气即具有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又具有良好的时间配置关系。

编辑推荐

《滨里海盆地东缘中区块油气成藏特征和勘探实践》是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滨里海盆地东缘中区块油气成藏特征和勘探实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大量一手资料,包括岩心照片和薄片资料等;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缺点是深度不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