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国友谊  作者:白寿德  页数:298  
Tag标签:无  

前言

《白寿彝史学20讲》是一套科学普及中国史学知识的丛书,共11册。本书为丛书的第9册,即“中古时代·清时期”册。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皇朝。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到宣统三年(1911年)溥仪退位,清朝统治全国长达268年。加上其在关外的兴起阶段,共有300多年。本册论述的是自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583年起兵到1840年这200多年的历史。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50年来,清史研究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通史方面,约有6部;典制方面,约有7部;军事方面,约有4部;经济方面,约有14部;民族方面,约有7部;外事方面,约有2部;学术文化方面,约有7部;人物方面,约有12部;论文集方面,约有14部(种),以上共约73部。如加上未被统计和近10年来新出版的著作,当不下200部左右。历史学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其发展不能脱离它的根基,并从它以往成果中汲取营养,以对已有成果的超越。    在《白寿彝史学20讲》的系列丛书“中古时代·清时期”册中,同样也只能讲20个专题,所以也只能讲述白先生在这个历史时代所涉及的一些史学研究的部分内容,当然还要兼顾广大读者们感兴趣的一些史学问题,这也就不可能对中国中古时代·清时期的相关史学研究做出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了。在这册书中,我们力争突出科学性、普及性、趣味性,靠近大众,尽力让广大的读者了解白寿彝的史学观点之精髓,史学研究之深广,并有助于使广大的读者在学习中国史学时有所帮助,也为不同层次的读者们的需要,提供一些参考,方便阅读,从中不断获得更多的史学知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触摸史学,就可以感悟到历史的真谛,努力做到彰往而知来。    《白寿彝史学20讲》,因为是普及史学科学的读物,所以我们对于材料的来源都没有注明。虽然这些材料的来源没有注明,但是这些材料也都出自白寿彝先生生前审阅过、修改过并其后亲自定稿的内容,同样如此作法也延续了白先生的一贯所为,也就依旧如同《白寿彝史学20讲》1—8册一样,全部都渗透着他老人家的笔墨与汗水。我们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在书中采用了楷体字,这是白寿彝讲史学的文字部分;一般宋体字,却是编者插入的辅助文字部分,这主要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白寿彝所讲的史学内容,并使全书内容顺畅一致,方便读者的阅读,就此也请读者阅读时加以注意。    《白寿彝史学20讲》系列丛书的出版,应该感谢我的父亲白寿彝赋予我的力量与勇气,以及他的挚友、同仁、学子和弟子们的热情、广泛而全面的支持和帮助。当然,还应该特别感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领导和编辑们,因为他们为出版这套丛书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热忱,甚至于不辞辛苦。我的小孙女白知灵,对于我的写作,依然是亲力所助。    如今,我们已经跨入了崭新的21世纪,中华民族奋进的步伐,越迈越大,越迈越快,这个崭新的21世纪是属于我们的。让我们用力去触摸史学,就可以深刻地感悟到历史的真谛。我们只有重视历史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加强历史教育,弘扬和培育我们自己的民族精神,才能最终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白至德    2011年2月18日

内容概要

  清时期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老时期清代的历史。清朝传九代,十帝,268年,约当于公元1644至1912年。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

作者简介

白寿彝,中国著名史学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专家。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在河南中州大学和上海文治大学读书。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1932年毕业。30年代主要从事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和中国交通史的研究。1939-1949年,先后在云南大学、中央大学执教。1949年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史学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主任,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主席团成员、北京历史学会会长、中国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代表作有《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纲要》、《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回族人物志》等。

书籍目录

前言
中古时代?清时期
第一讲 清史编写之旨趣
 1.中古和近代的分界
 2.历史的主流
 3.衰老还含有一定的生命力
 4.资本主义只是停留在萌芽状态
 5.科学和艺术是受到相当重视的
 6.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7.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第二讲 清时期史学领域的变化
 1.清时期的史学特点
 2.清初的史学和经世致用
 3.清代学术和乾嘉考据
 
第三讲 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和乾嘉考据史学
 1.明清时期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2.钱大昕、崔述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史学
 
第四讲 章学诚著《文史通义》
 1.史学经世思想的发展
 2.重视“别识心裁”
 3.“史义”与“史德”
 
第五讲 龚自珍的史学
 1.提出“尊史”说
 2.纵论历史变迁
 3.复兴经世之学
 
第六讲 清皇朝的强化统治
 1.一统全国,加强治理
 2.学术文化加强控制
 3.文学领域的代表
 4.学术领域,考据兴起
 
第七讲 英明君主康熙帝
 1.天聪好学,少年励志
 2.少年天子智除鳌拜,集权于已
 3.铲除三藩,收并台湾
 4.反击沙俄,力图和平
 5.亲征出塞,维护大统
 6.开创盛世,万民景仰
 
第八讲 一代天骄雍正帝
 1.储位纷争,终继皇位
 2.兴利除弊,实心实政
 3.财政民政,整体改革
 4.尊崇儒家,奴化行为
 5.改土归流,建制边疆
 
第九讲 全盛初衰乾隆帝
 1.乾隆初政,拨正反乱
 2.百务俱兴,建设制度
 3.控制西北,巩固统一
 4.管辖西藏,安定政局
 5.西南地区,结束争乱
 6.访求遗书,编纂四库
 7.挥霍浪费,败坏成风
 
第十讲 反清起义与清皇朝的衰落
 1.朱一贵、王伦的起义
 2.甘肃回民新派的奋起
 3.林爽文的台湾天地会
 4.贵州苗民首领石柳邓
 5.白莲教徒的多方起义
 6.曹顺组织先天教起义
 7.乾隆皇朝晚期的衰落
 
第十一讲 从嘉庆帝到宣统帝
 1.嘉庆帝将和坤一党一网打尽
 2.道光帝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咸丰帝与英法俄《北京条约》
 4.同治帝19岁崩于皇宫养心殿
 5.光绪帝的不幸与“百日维新”
 6.宣统帝即位四年后结束帝制
 7.慈禧太后在清末的特殊身份
 
第十二讲 郑成功抗清及收复宝岛台湾
 1.隆武赐姓,海上起兵
 2.立足、金厦,畅通贸易
 3.和征无效,清廷失招
 4.北伐金陵,进军台湾
 5.收复台湾,英雄永垂
 6.二百年间,开发台湾
 
第十三讲 少数民族的不同作为
 1.蒙古族并入清后全面发展
 2.西藏实行政教分开的政策
 3.彝族奴隶制及其多彩活动
 4.战斗而具高度智慧的回族
 5.维吾尔的反抗与边疆建设
 6.索伦部神奇地生活在山林
 
第十四讲 学校制度更为周密
 1.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2.地方官学,规制严密
 3.社会办校,作用重要
 
第十五讲 科举的恢复与最终废除
 1.童试中者,名日秀才
 2.乡试中者,名日举人
 3.会试殿试,中者进士
 4.八旗宗室,参者另定
 5.科考制度,还有武科
 6.科目之外,还有制科
 
第十六讲 礼俗之大样样观
 1.岁时节日风俗之畅行
 2.木兰秋称(围场猎杀)
 
第十七讲 地理学之双传
 1.传统地理学进展
 2.古代文献的考释
 3.边疆与域外地理
 4.水系的专门研究
 5.方志学的大发展
 6.旅行家及其游记
 7.走在世界的前列
 
第十八讲 交通及其概况
 1.交通与海运
 2.河渠与道路
 3.邮驿之发达
 4.中外之交通
 5.都会之重要
 6.交通之工具
 
第十九讲 衰老与资本主义萌芽
 1.垦田水稻烟草等影响
 2.农产品的加工较发达
 3.名品青花瓷和五彩瓷
 4.造纸印刷业也有发展
 5.大规模的制盐冶铁业
 6.海船的制造特别突现
 ……
第二十讲 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

章节摘录

林萃书屋    1.清时期的史学特点    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老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封建社会固有的各种社会矛盾都呈现激化的趋势,农民和地主阶级内部各种集团的冲突空前加强。生产力在继续发展,而生产关系却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新生产力的发展还不能突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    清统治者在文化学术方面,采取专制政策。……对学术文化采取各种办法进行控制。第一,继续提倡八股文、尊崇孔子和程朱,以限制人民的思想。第二,查禁对于清朝不利的书籍。第三,兴文字狱。第四,寓禁书于修书。雍正、乾隆时,先后官修了《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两部大书。在编修《四库全书》的过程中,通过普遍征书而进行对书籍的销毁,通过对书籍的收录而进行删削窜改,主要目的就是寓禁于修。    这种时代特点与背景反映在史学上,一方面是因循保守气息的充斥,另一方面是反映时代抗议精神的优秀作品不断地问世。    自明代初年到清代乾嘉年代的史学,受时代的影响,呈现波浪式的变化.大致可分明代、明末清初、清代三个阶段。最后,有龚自珍的史学。    2.清初的史学和经世致用    嘉靖、万历以后,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和尖锐,思想领域也显得活跃起来。这在东南地区要更显著一些。明清之际,是学术思想特别活跃的年代,当时出现一些著名的学者和大师,讲求经世致用,有不少名著问世,在学术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从嘉靖、万历年间的“六经皆史”到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这是明清时期史学的第二阶段。“六经皆史”,是要抹去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的灵光。“经世致用”,是要消除封建君主专制的淫威。这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穷则思变”的要求。但这时新生力量究竟还微弱、还没有能冲破封建桎梏的能力。在封建的文化高压政策之下,到了乾嘉年代,史学的大量工作便向历史文献学和考据史学的方面转化,明清时期的史学从而进入第三个阶段。……总之,明清史学的纷繁现象,是社会变革的矛盾运动在史学领域里的反映,有的反映得明显,有的反映得曲折,有的为封建桎梏所紧紧掌握,有的是要挣脱封建桎梏而又苦于力量的不足。    3.清代学术和乾嘉考据    清代学术,包括的范围很广,其中乾嘉考据颇为突出。    章炳麟在其所著《检论》卷四《清儒》篇中,对清代学术有比较全面的论述。他指出,清代学术有经学,有浙东史学,有所谓“桐城义法”,有常州学派。他所谓“经学”,是乾嘉考据所开始经营的范围.后来范围扩大了。章氏说:“清世,理学之言竭而无余华。多忌,故歌诗文史枯。愚民,故经世先生之志衰。家有智慧,大凑于说经,亦以纾死,而其术近工眇踔善矣。”这是说清代学术,于理学、文史和经世之学均已衰落,才智之士为了避免迫害,大致走入说经之一途。章氏又说:“始.故明职方郎昆山顾炎武为《唐韵正》、《易》、《诗本音》,古韵始明,其后言声音训诂者禀焉。太原阎若璩撰《古文尚书疏证》,定东晋晚书为作伪,学者宗之。济阳张尔歧始明《仪礼》;而德清胡渭审地望,系之《禹贡》。皆为硕儒。”他认为这些人“草创未精博,时糅杂元明谰言”。实际上,顾炎武、阎若璩、胡渭等人的音韵、训诂、辨伪、经解,只能是乾嘉考据的先行者,他们的考据之学在清初学术上并没有多大地位。顾炎武的考据只是经世之学的手段,跟乾嘉考据有很大的区别。乾嘉考据只是继承顾炎武学术之技术性的一面,而舍弃了他的精髓。    关于乾嘉考据,章炳麟认为:“一自吴,一自皖南。吴始惠栋,其学好博而尊闻。皖南始江永、戴震,综形名,任裁断。此其所异也。”    所谓吴学,章炳麟说:“先栋时有何焯、陈景云、沈德潜,皆尚洽通,杂治经史文辞。至栋,承其父士奇学,揖志经术,撰《九经古义》、《周易述》、《明堂大道录》、《古文尚书考》、《左传补注》,始精眇,不惑于谩闻,然亦泛滥百家,尝注《后汉书》及王士稹诗,其余笔语尤众。栋弟子有江声、余萧客。声为《尚书集注音疏》,萧客为《古经解钩沉》,大共笃于尊信,缀次古义,鲜下己见。而王鸣盛、钱大昕亦被其风,稍益发舒。教于扬州,则汪中、刘台拱、李悖、贾田祖以次兴起。萧客子弟甘泉江藩,复缵续《周易述》。皆陈义《尔雅》,渊乎古训是则者也。”    所谓皖学,章炳麟说:“震生休宁,受学婺源江永,治小学、礼经、算术、舆地,皆深通。其乡里同学有金榜、程瑶田,后有凌廷堪、三胡。三胡者,匡衷、承珙、培翠也。皆善治《礼》。而瑶田并通水地、声律、工艺、谷食之学。震又教于京师,任大椿、卢文招、孔广森皆从问业。弟子最知名者,金坛段玉裁、高邮王念孙。玉裁为《六书音韵表》以解《说文》,《说文》明。念孙疏《广雅》,以经传、诸子转相证明,诸古书文义诘诎者皆理解。授子引之,为《经传释词》,明三古辞气,汉儒所不能理绎。其小学训诂,自魏以来,未尝有也。近世德清俞樾,瑞安孙诒让,皆承念孙之学。樾为《古书疑义举例》,辨古人称名抵牿者,各从条列,使人无从疑眩,尤微至。世多以段、王、俞、孙为经儒,卒最精者乃在小学,往往得名家支流,非汉世《凡将》、《急就》之侪也。凡戴学数家,分析条理,皆参密严琛,上溯古义,而断以己之律令,与苏州诸学殊矣。”    这些话说出了乾嘉考据之概貌,而考据的范围包括了音韵、训诂、算术、舆地、声律、工艺、谷食之学,于经传之外,旁及子史。这些学者确实下了工夫,在古籍整理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使一向难以通解的书得以通解,一向真伪难辨的书得以正确的理解,沉没已久的古音古义得以复现。但所有这些成绩,仅限于很小的天地内,对于明清之际以经世致用为目标的史学来说,是无从比拟的。作为皖派领袖的戴震,本来既是考据学家,又是哲学家。但他在哲学方面的学术表现不只为其考据学上的成就所掩,而且为其后学者所讳言。风习的移人,于此更可值得注意。P8-10

编辑推荐

大家的观点,通俗的阐释,一部精要的中国通史,一部精略的中国史学史。    《白寿彝史学20讲》是一套科学普及中国史学知识的丛书,共11册。本书为丛书的第9册,即《中古时代(清时期)》册,由白至德编著。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皇朝。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到宣统三年(1911年)溥仪退位,清朝统治全国长达268年。加上其在关外的兴起阶段,共有300多年。本册论述的是自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583年起兵到1840年这200多年的历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应该是正版的,因为与实体店的一样,速度也很快,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