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代理问题与绩效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柳建华  页数:141  

前言

  投资者保护与会计是近年来会计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该领域研究在国内的兴起,与我国会计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的亲自倡导密不可分。记得早在2002年,郭教授就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评议组会议上呼吁设立会计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到了2003年,他明确提出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控制研究,撰写了研究大纲,并组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湖南大学的会计教授在中山大学进行专题研讨,进一步完善了该领域的研究思路和内容。年底,他正式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提交了“产权保护导向会计控制研究”重点项目的建议书。在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评议组的会议上,郭教授的建议得到了评议组成员和学部领导的支持,正式列入2005年的重点项目指南。2005年,多家大学申报该重点项目,我与刘峰、谭劲松等教授联合财政部会计司的刘玉廷司长也组织填报了一份申请书。最后,评议组和学部批准由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承担该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改革一是用市场价格机制代替了中央的计划指令;二是在国有企业自身进行产权改革的同时,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之外成长起来(盛洪,2002)。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之后,产权保护成为国家制定政策、企业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值得进一步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以私有产权为基础,产权界定清晰,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与之相比,我国的产权关系要复杂得多。首先,我国的产权关系还处于不断明晰与调整变化的过程之中。“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这十六个字本身就表明,我国的产权归属不清晰、相关各方的权责不明确、对产权的保护不严格。其次,我国的产权关系由多种形式的公有产权和非公有产权所构成。《决定》提出:国家将不断提供新的机制,使非公有经济能更多地参与到国有经济的改革当中,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强化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第三,国有产权的有效行使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尽管国有产权在概念上可以是明确的,但一个有效的产权还要能在现实中有效行使。

内容概要

作者意图通过对投资者保护与会计关系的研究,达到:    以信息权利概念为核心,以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优势转换为主线,完善产权保护导向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创新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理论;    以我国复杂产权关系为主要的制度背景,围绕会计的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提供一系列有关会计信息与产权交易、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内部会计控制与产权保护相关性的经验证据,形成系统化的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方法;    对利用会计信息侵占投资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查,总结经验教训,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规划、设计出一套具有政策建议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我国产权保护导向会计的相关制度。

作者简介

  魏明海,获美国杜兰(Tulane)大学MBA和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卡内基梅隆(Carnegie Mellon)大学做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先后担任中山大学会计学系主任、管理学院副院长和院长。现任中山大学校长助理,兼任财政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证券市场与投资者保护、财务与投资、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和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和财政部重点项目11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9部,获教育部第三、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结构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和贡献第二章  非效率投资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与非效率投资  第二节  代理问题与非效率投资:文献回顾  第三节  影响企业投资绩效的代理问题: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分析第三章  企业投资、代理问题与企业绩效  第一节  文献评述与理论分析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四章  企业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代理理论视角的原因考察  第一节  基于代理理论视角的投资低效的实证检验  第二节  代理问题与企业投资选择第五章  更新改造性投资、代理问题与企业绩效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基于代理理论视角的更新改造性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原因考察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六章  多元化投资、代理问题与企业绩效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基于制度背景的讨论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基于代理理论视角的多元化投资折价的原因考察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七章  关联投资、代理问题与企业绩效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说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八章  研究总结  第一节  主要的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实现所谓的“超英赶美”,但是当时要素禀赋特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及其短缺,显然这是违背经济比较优势的战略,因此,国家人为扭曲价格体系、建立相应的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计划体制、剥夺企业的经营自主以配合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由于改革前推行的是资金密集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投资很多,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少。但政府对城市居民的就业负有责任,为了满足新增就业的需要,经常将一个工作岗位分给多个职工来就业,由于当时推行的统收统支制度,工人的工资直接由财政拨款来支付,对企业来说冗员多并不是一个负担。同时,当时实行的是低工资政策,工资只够职工当前的消费,职工退休后的养老、医疗费和其他需求同样由政府以财政拨款的方式通过企业来支付,对企业也非额外的负担。但是“战略性政策负担”和“社会性政策负担”这两种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内生物随着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使企业缺乏自生能力,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不适合市场的需求,同时工人的工资和退休职工的退休金的支付,成为企业自己的责任。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在社会保障制度未完善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淘汰冗员存在很大的障碍,国有企业建立的时间越长,退休职工就越多,退休金和社会福利支出负担也就越重,企业的隐性亏损变为显性亏损。因此,政府不得不为了这些企业的生存进行事前的保护和事后的补贴。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越重,对政府实现公共治理目标的影响越大,这类企业发生亏损时政府的扶持力度更大,企业管理层的预算软约束预期更大(林毅夫和李志贽,2004)。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大致经历了财政补贴、银行贷款和股市融资的过程。由于财政补贴对政府的约束最硬,分权化改革之后因地方政府的事权未随财权上收而同比例上收,所以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尤其在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因此政府将目光转向国有银行,通过干预银行的贷款发放来将企业亏损而给政府带来的压力转化到全社会。随着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和银行的权力集中,政府干预银行的能力下降,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硬化。

编辑推荐

  投资者保护与会计是近年来会计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现代会计产生时的受托责任天然地将会计实践定位为服务于产权保护。由于产权的核心内容是契约权利和剩余权利,因此产权保护的一个关键是利用会计信息确立、有效实现与产权有关的契约权利和剩余权利。其中,借助会计的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通过充分界定产权主体各方的信息权利和相应的信息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产权保护的功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企业投资、代理问题与绩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