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美] 保罗·海恩,[美] 彼得·勃特克,[美] 大卫·普雷契特科  页数:457  译者:马昕,陈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风靡国际的一部另类的经典经济学教科书。与当今流行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不同,本书绕开繁复的公式、函数、运算,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和饶有趣味的图画告诉读者:经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中的各种决策息息相关。正如书名所揭示的,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本书的目的正是引导读者学会经济学推理方式,从而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作为为非经济学专业学生撰写的一部“一学期学会经济学”的教材,本书被认为是经济学教材领域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不仅在英语世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同时被翻译成日文、俄文、保加利亚文、匈牙利文等多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堪称经济学教育领域一部标尺性著作。  ◆ 教材定位  大学非经济学专业的经济学概论和经济学原理课程  商学院基础课程  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入门参考书  ◆教师服务  教辅资源内容: ppt文件,各章习题及答案  申请方法:如果您正在使用,或者即将使用本书作为教材,请填写后面的“教学支持”表格,并把盖有公章的表格传真至我公司,我们将有专人为您提供免费的教学支持服务。  海外院校使用情况:斯坦福大学、西雅图大学、密歇根大学、纽约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北加利福尼亚大学、西安大略大学等数百所大专院校。

作者简介

  保罗·海恩(Paul Heyne,1931-2000),美国芝加哥大学伦理学与社会学博士、华盛顿大学经济系教授。专业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史和经济系统伦理学批评。作为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改革者,海恩终生致力于改变僵化刻板的经济学教学方式,被誉为美国“近25年来最优秀的经济学教育工作者”之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海恩的代表作,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彼得?勃特克(Peter Boettke),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该校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詹姆斯?布坎南政治经济中心副主任,美国市场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著有《计算和调试:社会主义和转型政治经济学》《新思维为何失败:社会主义改造的政治和经济》等。  大卫?普雷契特科(David Prychitko),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北密歇根大学经济学教授。编著有《市场过程理论》(与彼得?勃特克合作)、《为何经济学家不同意:经济学思想流派概论》等。

书籍目录

道格拉斯·C·诺斯序经济学教材的革命张维迎序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梁小民序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前言第一章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1.1 认识秩序1.2 社会协作的重要性1.3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1.4 智力工具——经济学家的技能1.5 通过互相调节进行合作1.6 游戏规则1.7 产权作为游戏规则1.8 经济学理论的偏见:缺点还是优点?1.9 偏见还是结论?1.10 没有理论就是糟糕的理论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二章 效率、交换与比较优势2.1 好东西和坏东西2.2 物质财富之谜2.3 贸易创造财富2.4 值不值?效率与价值2.5 学会权衡:比较生产的机会成本2.6 从专业化和交换中获益2.7 为什么要专业化2.8 从人际贸易到国际贸易,再到人际贸易2.9 交易成本2.10 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中间人2.11 中间人创造信息2.12 市场作为发现过程延伸阅读:经济增长:专业化、交换和法制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三章 无处不在的替代:需求的概念3.1 关于“需要”3.2 边际价值3.3 日常选择就是边际选择3.4 需求曲线3.5 需求法则3.6 需求和需求量3.7 需求自身也会变3.8 所有事物都依赖于其他事物3.9 通货膨胀导致的错误感觉3.10 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3.11 需求价格弹性3.12 对弹性的思考3.13 弹性与总收入3.14 垂直需求之谜3.15 所有稀缺品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分配3.16 只有钱重要吗?货币成本、其他成本和算账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四章 机会成本与商品给4.1 对机会成本的复习4.2 成本和行为相关,而不是和事物相关4.3 我现在该干什么?“沉没成本”的无关性4.4 生产者的成本作为机会成本4.5 边际机会成本4.6 成本和供给4.7 供给曲线4.8 供给自身也会变4.9 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4.10 志愿兵的成本4.11 供给价格弹性4.12 用成本论证正当性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五章 给与需求(上)5.1 市场是竞价的过程5.2 交易成本,又来了5.3 产权和制度5.4 货币价格的协调作用5.5 基本过程5.6 竞争、合作与市场出清5.7 改变市场条件5.8 信贷市场5.9 竞争源于稀缺性5.10 过剩与稀缺性5.11 市场过程和中央计划延伸阅读:时间偏好和利率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六章 给与需求(下)6.1 限价的冲动6.2 价格固定时的竞争6.3 正确的信号与错误的信号6.4 想在城里找房吗?看讣告吧!6.5 烈酒、烈性毒品:犯罪的动机6.6 脱脂牛奶、全脂牛奶和强盗牛奶商6.7 维持物价和过剩6.8 供给、需求和最低工资6.9 谁在纳税?6.10 高价的体育,廉价的诗歌:谁之罪?6.11 成本决定价格吗?6.12 “退出者”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唱片6.13 “山里有金子!”那又怎么样?6.14 甚至连屠户都没这个胆子6.15 为什么换一个便盆这么贵?6.16 多修点吧,反正又不要钱6.17 成本和所有权延伸阅读:正确地表述经济问题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七章 利润与亏损7.1 工资、租金和利息:用合同事先确定的收入7.2 利润:可正可负的收入7.3 计算利润:哪些东西应该计入成本?7.4 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的比较7.5 不确定性:利润的必要条件7.6 企业家7.7 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企业家7.8 责任止于何处?7.9 非营利机构7.10 企业家与市场7.11 仅仅是运气吗?7.12 利润与亏损作为协调的信号:货币计量的作用7.13 形形色色的投机7.14 商业投机的结果7.15 商品投机者和期货市场7.16 预言家和亏损7.17 小心专家7.18 对竞争的限制7.19 其他战线的竞争7.20 关键资源的竞争7.21 竞争与产权延伸阅读:折现与现值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八章 竞争与垄断8.1 什么人能称为垄断者?8.2 其他选择、弹性和市场力量8.3 特权和限制8.4 受价者和觅价者8.5 受价者的市场和资源的“最优”配置8.6 竞争过程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九章 觅价9.1 定价的流行理论9.2 艾德·赛克登场9.3 净收益最大化的基本法则9.4 边际收益的概念9.5 为什么边际收益低于价格9.6 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9.7 那些空座位呢?9.8 岐视价格制定者的困境9.9 学校作为觅价者9.10 一些价格歧视战略9.11 艾德·赛克找到了一个办法9.12 不满情绪及解释9.13 午餐价和晚餐价9.14 重新思考成本加成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十章 竞争与政府政策10.1 竞争的压力10.2 控制竞争10.3 政府政策的双重性10.4 低于成本销售10.5 什么是适当的成本?10.6 “掠夺者”和竞争10.7 价格管制10.8 “反托拉斯”政策10.9 解释和应用10.10 纵向限制:竞争或反竞争10.11 选择范围10.12 对于评估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十一章 收入分配11.1 供给者和需求者11.2 资本和人力资源11.3 人力资本和投资11.4 产权和收入11.5 实际权利、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11.6 预期和投资11.7 人还是机器?11.8 派生的生产性服务需求11.9 谁与谁竞争?11.10 工会和竞争11.11 贫困和不均衡11.12 为什么不均衡增加了?11.13 重新分配收入11.14 改变规则和社会协作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十二章 外部性与权利冲突12.1 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12.2 完美是不可企及的12.3 协商12.4 通过裁定减少外部性12.5 抱怨的房主12.6 先例的重要性12.7 剧变带来的问题12.8 通过立法减少外部性12.9 把成本降到最低12.10 另一种办法:征收排放税12.11 污染许可证?12.12 效率和公平12.13 泡泡法12.14 权利和污染带来的社会问题12.15 交通拥堵是一种外部性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十三章 市场与政府13.1 私人和公共13.2 竞争和个人主义13.3 经济学理论和政府行为13.4 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利13.5 政府是必要的吗?13.6 排除不付钱的人13.7 搭便车问题13.8 正外部性和搭便车13.9 法律和秩序13.10 国防13.11 道路和学校13.12 收入再分配13.13 自愿交易的管理13.14 政府和公共利益13.15 信息和民主政府13.16 当选官员的利益13.17 集中的收益,分散的成本13.18 正外部性和政府政策13.19 人们如何识别公共利益13.20 囚徒困境13.21 政治制度的局限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十四章 经济系统的整体绩效14.1 国内生产总值14.2 GDP还是GNP?14.3 GDP作为国内经济创造的总收入14.4 GDP不是经济中所有购买的衡量标准14.5 GDP作为总的附加价值14.6 附加价值是否总是正的?14.7 零散问题:未出售的存货和二手货14.8 总量波动14.9 通货膨胀14.10 货币计量的难题14.11 1960年以来的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14.12 什么导致总量波动?延伸阅读: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十五章 就业与失业15.1 失业和非就业15.2 就业、没有就业和失业15.3 劳动力市场的决定15.4 失业率和就业率15.5 成本和决策15.6 失业和经济衰退15.7 为什么失业盘踞不去?15.8 菲利普曲线15.9 通过假象降低失业率:通货膨胀和劳动力的误导15.10 劳动力市场政策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十六章 货币供给16.1 香烟作为货币16.2 货币的演变16.3 法定货币的故事16.4 当今货币的性质16.5 市面上有多少货币?16.6 货币的制造16.7 任何可以制造出来的东西都可以被销毁16.8 信用和信任16.9 受管制的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16.10 联储作为监督者和规则实施者16.11 联储的工具16.12 贴现率16.13 公开市场操作16.14 但是谁是真正做主的人呢?延伸阅读:那么黄金呢?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十七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7.1 经济大萧条17.2 奇迹般的日本经济17.3 经济衰退期间会发生些什么?17.4 错误集群17.5 货币的不良管理和错误计算17.6 货币均衡17.7 货币需求17.8 为什么人们持有货币结余?17.9 实际货币结余和期望货币结余17.10 货币需求有多稳定?17.11 实践中的货币政策17.12 货币政策何时生效?17.13 财政政策17.14 适当掌握时机的必要性17.15 联邦预算作为一种政策工具17.16 未尽的事业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十八章 经济绩效与政治经济学18.1 政治环境18.2 任期和系列效果18.3 无限赤字18.4 为什么不是各级政府都如此?18.5 货币政策的政治经济学18.6 自由裁量和规则18.7 谁掌权?18.8 新一轮论战18.9 未来会怎样?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十九章 国家政策与国际贸易19.1 对国际贸易的说明19.2 为什么贷方必须和借方相等19.3 均衡和不均衡19.4 国际不均衡的模糊性19.5 不均衡是一种变相的政策评判19.6 但是,这种情况会永远继续吗?19.7 外汇率和购买力平价19.8 布雷顿森林体系19.9 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19.10 没有人知道19.11 我们已经知道的问题19.12 共同货币19.13 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19.14 捍卫比较优势19.15 全球化及其不满19.16 公众意见的力量19.17 特殊利益的力量19.18 外包的争论:原声重现和分析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二十章 促进经济增长20.1 谁富,谁穷?20.2 历史记录20.3 经济增长的源泉20.4 外国投资20.5 人力资本20.6 石油来自于我们的头脑20.7 经济自由度指数20.8 私有产权的发展力20.9 亚洲记录20.10 亚洲之外延伸阅读:国家间GDP比较的难点简短回顾问题与讨论第二十一章 经济学的局限21.1 经济学家知道些什么21.2 不仅仅是经济学重要词汇译后记 不套公式的经济学出版后记 另一种经典

章节摘录

  道格拉斯?C?诺斯序(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华盛顿大学经济系主任)经济学教材的革命    如果你的运气足够好,你偶尔会遇到这样的人,他的生活和行为与我们所宣称的理想完全一致。我是幸运的,保罗?海恩在1975年进入了我的生活。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切始于他给我的一封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  我会在这个学期末搬到西雅图来,我想在城里找一所大学或学院教经济学。这是两个独立的决定。在经济系求职一事无论成功与否,我都会搬到西雅图来。但是我觉得,教经济学——特别是教经济学导论课是我能做好的事,我会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我从1967年起担任华盛顿大学经济系的系主任,并努力将它办成全国最好的经济系之一。我对于“最好”的定义不仅包括学术声望,那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确立的,而且也包括对这所州立大学中的广大本科生施以有效而亲切的教育。校方对于优秀的教学只表示口头的褒扬,而薪酬制度仍然与专著的出版挂钩,所有同事都在努力发表专著,鲜有例外。担任系主任之后不久,我决定回到导论课的教学岗位上,看看我们做得究竟如何。结果令人沮丧,我发现情况跟我读本科的时候相比没什么变化。教材中充满了经济学理论的术语,解释什么是完全竞争模型,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还有垄断,边际分析,各式图表随处可见。按照传统的讲法,我在第四讲中讲授完全竞争,并用美国农业的情况加以例证。课上到一半,坐在后排的一位同学对我所讲的大声提出异议。我觉得我应该教训他一下,就请他上台来讲他自己的观点。他走上讲台,谈起价格补助、牛奶营销法案、食糖生产补贴等等,遍及农业的各个方面,甚为精彩,且并不限于竞争模型。我逃回办公室,开始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案。当我收到保罗的信时,我已经为此努力了数年。我回信问他,要是他来教,他会怎么做。下面是他回信的一部分:  我希望能在这样的学校里教书:那里的教员愿为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尽心尽力,并心怀热诚;他们会不断反省通识教育的性质和重要性,并把提供良好的通识教育视为己任;他们将会把自己的学科作为基地,大胆进入其他学科,而不是把自己的学科当作一座城堡,在里面享受清静的生活。在我梦想的学校里,所有人都应该达到某些核心要求;因为任何人都能列出一个受过通识教育的人应掌握的特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一所人文学院要想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知识共同体,就必然要求有某些共同的核心知识。对于这些核心知识,首先应该要求教员们掌握。(我常想,如果每位教员都要修本科生所有的必修课,而且同事们也将对他所开设的核心课程加以评估的话,那么全体教员的课程设置讨论就会更有成效了。)  保罗放弃了南美以美大学的终身教授职位,来到华盛顿大学做一名没有终身教职的讲师。到2000年3月保罗去世时,他仍然保留着这个职衔。我不知道我们现在是不是符合保罗心中对理想教员的期待,但我知道,改变了我校经济学教学方式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他改进了本科生的教学计划,彻底修订了导论课程,并定期和研究生助教讨论如何改进教学质量。不仅如此,对于我们这些注重高质量的本科生通识教育的人来说,保罗始终是一种鼓舞和激励。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书体现了保罗处理经济学以及通识教育的方法。同现行的教材相比,本书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本书关注社会问题,更关注经济学推理澄清这些问题的方式,由此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此外,恰如本书标题揭示的,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对这种思维方式的理解曾经是(今后也一直是)经济学对社会科学的革命性贡献,它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周遭世界的理解。  每年秋天,我在给大一新生开的讨论班上都会专辟一节讲讲保罗这个人:他在神学院受的教育,他被授予圣职的仪式,他进入经济学之路,还有,他把严密的经济学和一种对社区以及社会福利的开阔而积极的关切结合起来的方式(毫无疑问,保罗的经济学是严密的)。他信奉个人自由,并认为有必要让有责任心的人担当起这份自由。他和他的妻子朱丽就是按照这一信条生活的。    张维迎序(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  每个人每天都在做决策。普通人的决策如果出现失误,只影响其个人的得失。但公共决策的不当,就不仅影响个人,而且对整个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制定法律和政策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公共决策。2004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该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很明显,这一规定体现了侧重保护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立法意图。就事后补偿受害人而言,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立法者可能没有认识到,任何法律都是一个激励机制,都在诱导人的事前行为。一个好的法律应该诱导所有利益相关者选择合理的行为,而不是只约束一部分人的行为。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事故导致的损害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机动车司机的行为,而且取决于非机动车驾驶人及行人的行为。加重司机的责任固然可以使司机开车更谨慎一些,但会导致其他人行路更加不谨慎。最后的结果可能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交通事故和受害人的损失。  该道路交通法实施后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一些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以获得赔偿,正反映了这一法律在激励机制考虑方面的欠缺。由此引起的反应和结果就是全国人大对该法律的修改。修改后的道路交通法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没有过失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新的规定与原来的规定相比,加大了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的责任,显然更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促进社会和谐。  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于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离原来的道路交通法实施时间相距整整4年。这期间,我们的社会为此支付了不少额外的成本,仅仅全国人大为修改该法律的直接成本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的立法者和普通大众能多一点经济学知识,这样的学费本来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的。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理性决策的科学。它对指导我们做个人决策也许作用不大,但对公共决策的制定很有价值。这是因为,公共决策的制订是一个政治过程,人们对公共政策的不同看法,既可能源于认识水平,也可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就认识而言,不仅取决于立法者和政府官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而且也依赖于普通大众的认识,这在民主化的社会尤其如此。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认识法律和政策的后果,从而避免制订出事与愿违的公共政策;就利益而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也有助于人们看清那些隐藏在“公共利益”背后的私利动机,从而减少公共政策被利益集团俘虏的可能性。  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个人选择需要权衡,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制订也要权衡。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人的行为基本上是理性的。公共政策必须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导致整个社会的损失。计划经济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与个人理性不相容,所以一定失败。  现实中,人们总是喜欢免费午餐,这不是由于他们不理性,而是因为理性的人总是希望让别人为自己支付午餐费,除非制度规则使得他们没有办法这样做。比如说,当一些人希望政府控制价格的时候,他们的真实意图是自己为获得同样的东西少支付一些费用,而不是为了真正的公共利益;类似地,当一些人主张政府应该限制某些行业的准入的时候,他们的真实意图是保护自己的垄断地位,而非维护市场秩序。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一点,不断满足他们的要求,社会就会陷入“囚徒困境”:每个人都选择吃免费午餐,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不得不支付比本来高得多的费用。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摆脱“囚徒困境”的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市场经济。价格,利润,企业家,是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显示了市场经济在创造财富和改进民生方面的威力。但现在,反市场化的舆论很有市场。市场经济确实有不少弊病,其中最大弊病是:当你能享受到它的好处的时候,你可能看到的都是它的缺点;当你没有机会享受它的好处的时候,它也没有办法告诉你它的优点在什么地方。特别是由于政府或者某种强权的不恰当干预,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使市场经济表现为病态市场经济的时候,人们往往以为这是它本身的毛病。学一点经济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清楚我们面临的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保罗?海恩等人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我所读到的写给非经济学专业读者的最好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我相信,如果我们的立法者、政府官员和参与公共政策讨论的普通大众能明白这本书中讲述的经济学常识,学习一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公共政策的制订上就可以少犯一些错误,少一些合法但不合理的游戏规则。故此,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梁小民序(清华大学EMBA教授,西方经济学在中国介绍和普及的第一人)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面对通货膨胀时政府采取的物价干预措施;面对经济学家喋喋不休地争论经济是否过热,人民币汇率该不该上升;面对个人理财中的各种困惑等等,连普通老百姓也感到需要了解一点经济学了。经济学本来就是解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并帮助人们做出理性决策的。像萨缪尔森、斯诺、贝克尔、曼昆这样的大牌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经济中每个公民都要学一点经济学。国外大学各个专业都把经济学作为必修课。而市场上普及经济学的著作车载斗量,甚至连为儿童写的都有。  学习经济学的最好方法就是系统地读一本教科书。市场上的经济学教科书太多了,这些书是为不同层次的人写的,选读哪一本教科书十分重要。作为非专业学习经济学的,就需要一本内容较为全面,又通俗易懂的,而这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就是适于大众阅读的书。  我们说这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原因就在于它介绍经济学时的切入点不同。曼昆认为学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换句话说,对公众而言,学经济学并不是要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我们应该如何掌握这种思维方式?这正是全书内容围绕的中心。  这本书的特点之一在于它不是给你介绍一个又一个概念、一个又一个理论、一个又一个图表、一个又一个数学模型,而是从现实中你熟悉的事情出发,告诉你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的。这样,你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掌握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当然,经济思维本身也离不开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这本书从思维方式入手介绍了各种经济学知识,从个人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从主流的观点到非主流的看法、从历史到现实,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相当全面,但切入点不同,组织与写作的方法也不同,让一般读者读起来更容易,理解起来也更容易。这正是这本书另一个重要的特点。  本书是从堵车的例子开始的。堵车是全世界各个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都存在的情况。老百姓遇到堵车就是一个“烦”字,恨不得天下只有他一人开车;社会学家则是大讲汽车对人类的危害,自己开着车时却想着如何减少汽车的危害;会说的经济学家则说,堵车反映经济繁荣,政府领导有方,就差点高呼“我爱堵车”了。而本书的作者则认为,堵车表面的混乱之下隐藏着一种秩序;正因为有秩序,所以尽管堵车,车仍在行进,由此引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正在于认识社会秩序。市场经济表面看来也是相当乱的,但是其中同样存在秩序。认识这种秩序,了解经济世界的运行规律,正是学会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起点。后面就开始介绍市场上的协作,每个人的行为是如何无意识地相互合作的,合作中的游戏规则是什么,产权如何重要等等,继而展开全部内容。所介绍的内容都是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的事情,但每件事情用经济学的眼光看都与我们平常的感觉有差异,而你读过之后会发现有了新的视角,新的认识,对经济学了解得更多了,认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你也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所用的事例主要是美国的。但中国与美国差异特别大,除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程度之外,主要是经济体制的差异。美国是完全市场经济,中国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而且,中国未来市场经济的模式也不会是美国模式,所以作者针对美国情况所做的分析就不一定都适用于中国。比如,作者与一般美国经济学家一样是反对政府限价的,但在我国市场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政府经济需要限价,如对春运火车票的限价,以及通货膨胀严重情况下的价格干预。这个问题就不仅仅是市场调节,而需要更多地考虑政治与社会因素。我们读这本书,学的是基本内容。如果能结合中国的现实做一点进一步的思考就更有意义,收获也就更大了。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指定读物  经济学教材的革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 选题推荐:熊秉元(台大经济系教授)  ★ 翻译审阅:张维迎(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 中英文序言:道格拉斯?C?诺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梁小民(清华EMBA教授)  ★ 汪丁丁、夏业良 鼎力推荐  ·经典著作——本书是一部国际知名的经典经济学教科书。不仅在英语世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同时被翻译成日文、俄文、保加利亚文、匈牙利文等多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在经济转型国家引起巨大反响,堪称经济学教育领域一部标尺性著作。  ·定位明确——为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做。本书通过实例和实际应用向学生介绍经济学家的技能,既富于探索性,又富于启发性,其在编排上主要是为一学期的经济学概论课设计的,也可以用作份量较轻的经济学原理教材。  ·思路新颖——同现行的曼昆、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主流经济学家所写的教材相比,本书堪称是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它摒弃了传统经济学教材中关于公式、函数、运算的枯燥论述方式,而是从经济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入手,旨在教会读者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从而更加深入理性地认识现实生活。  ·内容独特——兼具精深性与通俗性,作者一方面讨论了基本的微观以及宏观经济分析原理,并将其严格作为工具使用,而不是浅尝辄止。另一方面又将这些原理,并将其严格作为工具使用,而不是浅尝辄止。另一方面又将这些原理与现实相结合,从你熟悉的事情出发,介绍了各种经济学知识,这种独特的切入点和组织与写作的方法,加上轻松活泼的语言,佐以丰富的图片、习题集和精辟的边注,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也有助于帮助读者消化和理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7条)

 
 

  •   关于经济学的书,讲的很全面,推荐
  •   大学堂系列图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感觉不错,适合外行
  •   书很好,活动时买的,非常超值。
  •   经济学入门第一书
  •   这系列的丛书很赞!值得推荐!
  •     工作了要啃下这种大部头的书真不容易。果断把同样大部头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与生活》扔回了深圳。
      该书作者是美国人保罗•海恩,是一本用于非经济学专业学生经济学通识教育的教材,已更新至12版。该书用普通的语言而非外行人看不懂的公式,讲述了经济学中的一些基础概念,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
      全书共分16章。
      
      第1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这章是这本书的前言。他在本章开始便指出人类社会是由人们的协作保证正常运转的,这种协作是令人惊奇的,我们之所以感受不到它的成功,是因为“我们只注意到失败的情形,而把成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一旦我们把某种东西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于那些熟悉的事物,我们就很难看清它的真面目”。这种社会协作的成因是个人在信息及其有限的情况下追逐自身利益的结果。
      本章介绍了一个概念:所有社会现象均源于个体的行为和互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寄予他们期望的额外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这个概念中并不是假设人人都是一心向钱看,而是取决于人们把什么看成收益和成本。
      在经济活动中,产权是游戏规则,因为私有产权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和激励。
      本章结尾提到经济学理论重视个体,因为组织本身不会做决策和选择,做决策和选择的是组织中的个体。
      
      第2章.效率、交换与比较优势
      经济学并不认为只有钱才是财富,财富是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东西。
      贸易创造财富。不单单工人制造、农夫耕作、渔夫捕鱼才创造财富,交易同样也创造财富,因为同一物品在不同人那有着不同的价值,交易使得总价值增加了,所以交易创造财富。
      任何选择都有代价,即机会成本——获得某物必须付出的代价的价值。
      交易成本是对额外财富的生产真实而重要的阻碍。
      
      第3章.无处不在的替代:需求的概念
      本章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边际价值。作者通过对比一杯水和一杯钻石在普通情况下的价值以及在沙漠里的价值,告诉我们“在特定情况下,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比其他东西更有价值,价值依赖于境况。”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是现有条件下的期望额外收益和期望额外成本。“经济决策中,除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
      作者特别指出了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需求是需求量和价格的曲线,需求量是特定价格下人们会购买的量。需求受到6个因素的影响:a消费者数量变化;b消费者口味和偏好的变化;c收入的变化;d替代品的价格变化;e互补品的价格变化;f期望价格的变化。
      大多数物品是稀缺品,而稀缺品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分配。若不以价格分配,便会以其他方式分配,比如权力。按需分配只是一个梦吧。
      
      第4章.成本和选择:供给的概念
      经济学思维方式中没有“客观成本”,“事物”根本没有成本,只有行为才有成本。并且所有成本都是对某人而言的成本。
      本章介绍了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学概念:沉没成本,即过去付出的成本。沉没成本与经济决策无关,因为边际成本都是将来的,而沉没成本是历史。这一概念不仅仅在于经济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某个事物继续投入只是因为已经投入了很多,把这份投入放到其他地方能更有价值,但我们依然没有这么做,这边是沉没成本对我们的影响。当然,没有投入到其他地方并不一定是在意沉没成本,还可能是投入其他地方带来的收益的不确定。
      因此经常要思考问题有:对谁而言的成本?做什么事的成本?沉没成本是否影响了决策?
      
      第5章.供给与需求:协调的过程
      市场并不像新闻报道中那样像是人或东西一样自己可以变好变坏,市场是“买卖双方计划协商的过程”。
      作者在这里批判了价格管制,因为商品价格高是该商品稀缺性的反映,价格管制并不能解决稀缺性,只有增加供给才能解决稀缺性,并且高价格会自然而然地使该商品的供给增加,而价格管制只会让供给维持在原有水平,不能解决稀缺性。当稀缺品不能以价格分配时,会有其他分配方式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或许更不公平。
      
      第6章.无意的后果:供求规律的更多应用
      作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限制灾区物品的价格,设置最低工资值的行为都是不符合经济学的,并且会带来副作用。比如灾区物价上涨,使得利润空间变大,更多灾区需要的物质流向灾区,若是实行价格管制,如第5章中所讲,会抑制供给的增加。
      
      第7章.利润与亏损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是不同的。会计利润=总收入-全部显性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显性+隐性)。比如小丽觉得上班实在太不自由了,决定用自家店面做点小生意。她辞职前年薪是5万元,店面出租给别人的租金是每年2万元,小店开张一年营收是12万元,进货、劳务及销售成本共6万元,那么会计利润=总收入-全部显性成本=12-6=6万元。从会计学角度,小丽一年挣了6万元,比工作还多挣一万呢,小丽激动得都想去买茶叶蛋了。而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显性+隐性)=12-(6+5+2)=-1万元。可以看出,经济学角度,小丽亏损了1万元(当然这里没有考虑自由的价值,不过自己开小店可能比上班还累也说不定)。
      经济利润的概念提醒我们,除了关注付出了什么,还要关注为了得到而放弃了什么。
      作者在这一章中盛赞了企业家,因为“追逐利润的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家是“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进行重组的人”“是社会变迁的动力”,他们使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他们勇敢地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利润(可正可负)的来源,不确定性也可以称之为风险)。
      
      第8章.觅价
      理论上收益最大化的价格: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价格。
      本章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差别定价。因不同消费者对同一商品有不同的价格承受能力,为了使收益最大化,通过制定一些规则,使得同一商品以不同价格卖给不同消费者。比如机票,电影学生票,午餐学生装可以优惠等等。
      成功进行差别定价的三个条件:a区分具有不同价格承受能力的消费者;b阻止低价购买者将商品转卖给高价购买者;c控制不满情绪(即差别定价道德上或情理上要有正当性)。
      
      第9章.竞争与政府政策
      完全竞争的结果是资源最有配置及零利润。当然这是理想情况,现实中不会出现。
      商业管制、行业门槛等政策限制竞争。
      
      第10章.外部性与冲突的权利
      外部性:行为的外部成本,可称为负外部性或溢出成本。负外部性不可能完全消除。限制负外部性造成的问题的第一部是培养公民体谅、礼貌、谦虚和容忍的美德。用于应对外部性带来的问题的方法有:a协商(需要产权足够清晰);b裁定;c立法。
      本章利用很长篇幅讲述了污染税及污染权交易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第11章.市场与政府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过程无法达到某种最优标准。但政府政策也存在政府失灵的可能。
      “即使对整体有利的事,如果不是对个体有利,人们也不会去做。”
      政府的强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确保这种产品的供应。比如警察,每个人需要被保护,但不可能每个人都自己请保安。
      民选代表相对于选民能更好地做决策,因为他们信息更丰富。但民选代表为了政治利益不一定会安装经济上正确的方式行事。
      “民主进程的逻辑是:将受益集中于组织良好、信息完备、获利最多的少数人手中;而将成本分散到没有组织、信息缺乏也得不到什么利益的个人身上。”“因此,成功的政治不一定符合好的经济学。”(想起了《纸牌屋》啊,有木有)
      
      第12章.衡量经济系统的整体绩效
      本章介绍了GDP、GNP、就业率和通货膨胀等概念。
      “当人们说自己“无法找到工作”时,他们的意思是无法找到自己愿意做的工作;而那些称自己“不想工作”的人,指的是他们目前能找到的工作中没有自己想去做的。”
      通货膨胀并不等同于提高生活成本,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价值或者说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使得货币未来的价值无法准确预测,并且扭曲了市场价格带来的经济信号。
      
      第13章.国家的财富:全球化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a法治;b低成本的交通和交流体系。第二点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路边白墙上涂的标语“要想富,先修路”。
      作者指出“技术创新实际上或许是推动经济增长最强大的力量”。
      对于贫穷落后的国家,私人投资比国际机构或国家间援助对于当地的发展更有效,因为私人投资的出现是有利可图,也可以持续发展,使得资源有效配置;而援助项目往往并不是当地最需要的或者不可持续,却使得当地有限的资源大量地投入该项目,投入社会其他方面的资源便少了,并且援助往往附带政治干预。贫穷国家的困境在于没有良好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使得私人投资风险太大,所以经济没有起色,甚至不断倒退。
      作者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例子说明“资源更多地产生于人们的头脑,而不是大地和空气”。
      本章简短分析了全球化产生的不满,并认为全球化的批评者们的观点并不正确。
      文中引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一句话特别引起我的注意:“研究明确表明,在经济上给予人们自由,释放了个人的动力和主动性,把国家带到了经济增长的道路上。接下来,经济的繁荣和独立于政府的自主性又促进了公民的自由和政治自由”。中国不正是走在这样的道路上吗?尽管后种自由还很有限。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字眼是“经济发展倒逼改革”。
      
      第14章.货币
      货币的作用是用来降低交易成本。
      银行放贷创造了货币,而当贷款还上时创造的货币便消失了。银行借出新贷款的速度比老贷款被偿还的速度快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就会增加,反之就会减少。
      美联储一般是通过大额买卖美国政府债券间接影响其他利率的。中国呢?是央行直接规定?
      
      第15章.经济绩效和真实世界中的政治
      经济衰退是预期落空的结果,是商业社会的不确定性的表现,是对前一时期积累的错误的纠正。
      货币管理理想状态是供给刚好等于需求,但不可能能够准确控制,因为难以进行精确计算。货币政策或许能防止通货膨胀,但对抗经济衰退却是无力的,就像“你可以靠拉绳子阻止气球上升,但是你不能靠推绳子让气球上升”。
      民主社会政府财政赤字的无解——“尽管可能大部分选民都希望政府开支有所降低,但是对于总预算中关系到自己的那一小部分,他们也希望这部分开支能增加或至少没有消减。”
      野心控制野心——“詹姆斯•麦迪逊:我们建立的政府机构必须认识到他们的工作既不是管理天使,也不是设想让天使管理政府,因此政府机关的建立应该用野心控制野心。”先将权利授予政府,这样政府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但是之后立刻要限制政府才不会滥用权力。
      
      第16章.辩论的更新:临别的思想赠言
      最后一章作者表达了对政府08年救市行为的不认可。因为这样更改游戏规则做把人治凌驾于了法制之上,使得该承担后果的人没有承担后果,而把成本转嫁给了大众(救市的钱是纳税人的啊)。
      作者认为政府官员无法扮演企业家的角色,因为他们在市场过程中赌的不是他们自己的钱。
      
  •      这本书买的比较早了,今天整书架翻出来,也想到了跟这本书有关的经历。
       缘起刚毕业,在寻找个当时想的所谓“正儿八经”的工作的待业过程中,家里人给介绍去了个三流大专代课的活,见教导主任时人家随意的翻了翻简历,看了看教师证,就给了一张课表,让自己挑。有好几门课任课老师还待定,市场营销、广告学、西方经济学、电子商务什么的,虽然自己学的是营销但实在是没啥经历,除了在学校写过几个案例调查和营销方案设计什么的,想想这些大专学生毕了业,走入社会做销售的几率太大,实在不敢是误人子弟,这还得留给有市场经验的老师来说。当时就选了西方经济学,后来学校没找到合适的老师又给加了个广告学。选西方经济学完全是因为自己对教书这个事心里打鼓,想想学校学这门课时老师教的不咋的大家也没说啥,自己考研时考的这个心里还算有点底,怎么讲也不至于比自己本科那家伙教的差。可接过来翻翻大专的教材,实在是腻歪,书比本科的薄点,可该删减的一样没少,一堆的公式推导,我实在是弄不明白,对于大专层次的学生你让他看这个干嘛,各位老大不知道高考二三百分的学生是什么底子吗?当时也闲,又相当年轻,觉得接了这活,拿了这份钱,怎么也得给学生一些交待,多少有点收获,就直接做了决定,讲课换个方式,教材只做期末考试划答案用,课按自己的想法讲。
       真要甩开大专教材了,可得讲点什么呢,想想自己看过学过考过,老高的,老萨的,斯蒂格利茨的和曼昆的,还是觉得曼昆的亲民,教学大纲就按那个来。要开课了,也想在导言课上装逼镇学生,开基本参考书目,就在网上翻与众不同,也就是在这个时点,找到了这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实话实说,作者保罗海恩完全没听说过,写续的诺斯算是个牛人,虽然新制度经济学看的稀里糊涂,但这位老大确实是个人物。翻了翻内容和序,顿时觉得,这就是我想带给即将遇到的学生们的。三年大专上两年,就要进社会,也要带着会思考的脑袋进社会,少撞点包,能总结点经验教训,经济学的思维相当重要。可以说,我的大半个学期的教学方式,就是按这本书来的,虽然体系还是曼昆版的体系。
       这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最大优点就是,帮我把自己几年经历过的经济学感觉做了整理和描述,让感觉能说的清楚。福利、效率、外部性、博弈,这些我觉得适合学生进社会必然遇到的,说的相当清楚,这门课下来,能形成这些思维方式,对他们来说,值了。
       书里的案例很多,方便理解。但对农村学生来说,还是存在差异,即是东西差异,也是城乡差异,开头高峰期车流的社会协调,描述不好就容易偏向,转成个本土案例便于理解。只要能让学生理解,形成该有的经济学思维就好。
       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基本预设是:所有社会现象均源于个体的行为以及群体的合作,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基于他们预期的额外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这种思维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会关注三个方面:其一,个体的行为;其二,群体的合作;其三,前两种活动的结果,不管这些结果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按照这个预设和我的教学目的,这本书跟着我和两个班的学生一起度过了大半个学期,期末考试前,我自己的“理想工作”需求得到满足,去了家到哪都挂的上号的金融企业,最后一节课按原来的大专教材划了答案,跟大家告了别。也在最后在黑板上写了这本书,告诉学生,这个学期,我们是一起跟着这个叫海恩的来自一所小的教会大学的无名讲师,跟着他传真一线的的经济学思维一起走过的。
       一直还有联系的几个学生,说到两年大专的课程,都会说到,找到工作后,才感觉到在学校学的那么多课,我的课有作用,不管是真是假,我都很开心。这是经济学思维的重要,处处能体现经济学思维,我们的国家就能有进步。
       以此文,纪念我短暂的教书时光。
  •     分立的产权不但是社会财富增加的制度保证,同时是激励个体创造性得以成长与发挥的基础,同时是个人自由的保证。
      中国历史上的问题就是产权界定不明确,这不但褫夺了个体的自由空间,使得个体无法较完全的发展,同时也抑制了商业的发展。
      当然在这里,它引发了一个最严重,也是对于整个民族伤害最大的问题,就是历史总是治乱循环,从开明专制开始,从暴民革命结束。这都是由严重的贫富分化引起的,导致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一些家族集团的手中,社会严重失衡,最后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重新调整资源的配置,社会又恢复到表面的稳定状态,但公有产权一定会导致财富的再次集中,历史又开始轮回。如何摆脱,毛主席说是要人民民主,但他不知道民主的基础是首先要确立个体的独立性,而个体的自由与独立性只能最终由分立的产权来保证,无财富者必然没有独立与自由!
  •     传说中,修炼有三个层次,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这本书看了两章,感觉有的地方似是而非,看着有点费劲。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任何概念和原理都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既然是抽象必定有所精简舍弃,真正一丝不苟的表达出来很难。
      
      书中强调的几个概念。
      保障产权。
      在中国古代最受保障的就是王家私权,但这却阻碍了社会效率。促进社会进步应该是,在一系列公认的规则下,资源能者居之。这就好比,官员能上能下。不仅有保障还有剥夺,例如财产税。
      
      自由交易。
      自由,背后隐藏的是在社会公认的制约。也许这就是孔子所曰,随心所欲不越剧。是否越自由越好,不一定。关键是能否调动人的积极性。秦末章邯带领奴隶打败了相较自由的陈胜吴广,只因做了一个承诺,赦免奴隶。其中的一部分因素来源于,得到的结果与原来预期的差距。即希望越小,激励越大。顾客要的是占便宜,而不是便宜货,苹果就是这么干的。自由只是程度的不同,强调自由不如强调激励明确。抗美援朝也在物资极度困乏的情况下,打败了自称自由民主的美帝。
      
      权衡选择。
      生活中真的每一次购物,都是权衡成本与收益么?那工薪族买奢侈品LV包包那就是疯了。人的需求层次是多方面的,做出的决策绝不是狭义的经济权衡。否则就无法理解利他主义,而这是人类社会稳定的基石。看看家里角落没用的东西,很多都是一冲动就买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权衡的理论不完全正确,后面的推导是否有问题?
      
      
      供给需求曲线。
      消费曲线是价格越高需求越小。但在投资品中,却是价格越高需求越大。新闻所说,量价齐升。这是索罗斯著名的反身理论,预期刺激了价格,价格又强化了预期。所以书本的理论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真要小心。
      
      
      最终,很多讲的道理都臣服于常识。读书不过是系统的理清思路,自己逻辑的一次思辨。更多的时候,谦虚,尊重生活中的常识。承认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于是读不读这本书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另外,缺那样补那样。现在的中国确实缺少保障产权,自由交易。以上所说只是觉得这本书写得似是而非。
  •      自从高考以来读惯了高中政治那一套,我对经济学就再也没有再好好接触。实际上我仍然还没分清楚马克思的经济和自由主义经济的区别在哪里。上大学之后再碰自由主义经济是经济学小说《看不见的心》,讲的是关于自由经济的推崇者,以及他重新审视政府干预和与经济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让我耳目一新。这暑假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了,觉得这本书虽有主观的观点,但逻辑很清晰,也很专业,的确是本不错的书。
      
       记几点启发最大的:
      1、“比较优势法则”。努力变得专业吧少女。
      
      2、“沉没成本”。失去的东西不会回来了,理性分析并作出选择。
      
      3、“机会成本”。成本不仅仅只是金钱,时间、机会、剩余价值等,都是好的成本。另外,也正因为有些选择成本高于收益,所以人宁愿忍受与浪费,也不愿意改变,不是因为自私,是因为那些都没有想过要计算在自己的生活成本里面。(囚徒困境、搭便车)
      
      4、”无意的后果“。特别是”犯罪的激励“,书中分析得很仔细,很有感触。
      
      5、”财富与物质“。不一样的事务。
      
      6、”差别定价“。终于知道原理了。
      
      
      
  •     这本书以前看过,但没有来写评论,对于不记书名的我,以为没看,最近又找出来,但看了一开头就回忆起来了,举的例子都是生活中的,所以印象也比较深刻。
      对于社会现象,规则制定者只需制订好规则,充分放权,独立的个体就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     一遍读完感觉还没吃透,做点笔记留待第二次阅读。
      
      1. 思维技巧可以概括为由下述基本预设导出的一套概念:所有社会现象均源于个体的行为以及群体的合作,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基于他们预期的额外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
      
      2.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会关注三个方面:其一,个体的行为;其二,群体的合作;其三,前述两种活动的结果,不管这些结果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3. 游戏规则,以及它在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特征--明确界定并得到充分保护的产权。
      
      4. 免费品是不用付出代价就能获得的东西;稀缺品则必须以别的东西为代价才能得到。
      
      5. 价值是选择者眼中的价值。
      
      6. 经济增长并不在于生产更多的东西,而在于生产更多的财富。财富≠物质的东西
      
      7. 从任何一方来看,交换都不是平等的,因为双方对价值的判断不一样;而这正是贸易的生产性的根源。交换是生产性的,因为双方的财富都增加了。
      
      8. 经济效率--从决策者的角度比较额外收益和额外成本。如果决策者判定预期的额外收益超过了预期的额外成本,就称这个决策或行动计划是有经济效率的。
      
      9. 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对效率问题的看法。社会上对于某个特定项目的相对效率的争议,往往是对某种东西是相对有价值还是相对没价值的争议。了解这一点并不能解决任何争端。但是,如果连争的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解决争议肯定就会更加困难。问题不在于"哪一个确实效率更高",而是"谁有权做出某个特定的决策"。在游戏规则建立起明晰和有保障的产权的同时,它也暗中决定了用什么样的程序来衡量预期的成本和收益,以达到决策目标。只要她对她所使用的资源有无可争议的支配权,她就是在有效率地使用资源。
      
      10. 专业化使得生产者能通过贸易获得那些若他们自己生产要花费更多的产品,从而扩大其生产可能性,市场经济的规则允许人们用这种方式交换他们的私有产权。这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经济学家把这叫做"比较优势法则"。比较优势解释了专业化的动机,也解释了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
      
      11. 街际贸易、市际贸易、县际贸易、州际贸易、国际贸易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一个简略表述,后面隐含着为数众多的人之间的数量庞大的交易,其中很多人跨越了不同的地区和政治边界,以大型机构的名义进行交换。
      
      12. 交易成本是指在相关各方之间安排(贸易的)合同或契约的成本。
      
      13. 无论你相信与否,纵观人类历史,除了极少数享有特权的人以外,贫穷几乎一直是人类社会的规律,而不是例外。所以,经济学的一大问题就是什么东西使一些人富了起来,而不是问什么东西让人们一直很穷。
      
      14. 财富来自分工引起的产量大幅增加。
      
      15.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机会成本一词常被用来强调一项行为的成本是人们赋予次优机会的价值,人们在选择这一行为时以次优机会为代价。
      
      16. 需求法则: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物品价格上涨,则需求量下降;类似地,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物品价格下跌,则需求量上升。
      
      17. 需求是整条曲线或整个明细表。牢记曲线或明细表总是能跟在需求一词后面。在某种情形下,如果你说"需求",而不能说"需求曲线",你就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你要说的可能不是需求,而是需求量。
      
      18. 收入变化和对"正常"品的需求变化呈正相关。如果人们的收入增加了,但是人们对某种东西的需求反而变小,这样的东西就是低档品。对这一个消费者来说是低档品的东西可能在另一个消费者眼中是正常品,"低档"这一标签和质量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19.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只要弹性系数大于1(忽略符号),即需求量的变化幅度大于价格的变动幅度,就说需求是有弹性的。只要弹性系数小于1,即需求量的变化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动幅度,就说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20. 弹性受三个因素影响:时间;预算中被用于某种东西的比例;需求量总是与价格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21. "事物"根本没有成本,这大概是解除常识的武装的最快办法。只有行为才有成本。行为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本。
      
      22. 沉没成本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它不能代表未来的选择机会。它可能会让你(对微积分老师、书店或你的大学生活)感到遗憾或悔恨,但它在任何意义上都和当下的决策没有关系。它只是一个信息,或是生活中的一个教训而已。
      
      23. 所有机会成本都是边际成本,所有边际成本都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是一回事,只不过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罢了。机会成本关注的是一项行为放弃的机会的价值;边际成本关注的是一项行为会使现在的境况发生怎样的变化。和决策有关的任何成本的全名是边际机会成本。
      
      24. 供给价格弹性等于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25. 切记要时刻提醒自己:"对谁而言的成本?""做什么事的成本?"这样做稀缺性是购买意愿和供应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
      
      26. 理解利息的最佳方式就是把利息看成一种获得资源当下支配权的手续费。它显然不是"钱的价格"。借钱的人需要的是购买力,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人们常说,利率就是借钱的成本,这只是因为钱是人们当下获得财产的通用途径。但是,没有货币的经济社会里也会有利息,因为,从根本上说,它是商品当下价值和未来价值的差异。
      
      27.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28. 东西、地点、组织都不会缴税,只有人缴税。对某种活动征税倾向于减少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机会。
  •     在高中最后一任同桌的推荐下我看了这本书。还是平民化的经济学理论,但是增加了宏观部分难度加大了一些。还是很不错的一本书,起码可以扫盲。
  •     浅显易懂,在反复的事例讲解和沟通中,渗透经济学的思维模式;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暂时放置自己形成的概念和系统知识,跟随作者的思路,会体会到着重思考角度去研究一门学科的特别之处;
      适合非专业人士了解经济学基础概念,进而对生活周遭有更清醒的认识
  •     经济学关注的是选择的理论,关注稀缺资源的生产与交换,恰如婚姻对女人来说,是项重大选择决策,时间与青春都是稀缺资源。撇去轰轰烈烈的真爱不论,和谁结婚是项关乎自身日后几十年切身利益的权衡,这点相亲中尤为显著,洽谈双方没有两小无猜的前戏,坐在饭桌前直奔一纸婚约而去。彼此以工作、家庭、长相这些硬性经济指标相对照,判断与对方交换是否对自己有利,很多人的婚姻毫无浪漫可言,基本只是一项经济活动。
      
      假如把婚姻作为一个自由市场,就既需要将觅偶女性作为交易主体,又需要将他们本身作为商品看待。
      
      加入婚姻市场,就意味着要遵守游戏规则。这个规则的基础在于,市场是由一系列个人选择构成的竞价过程,给你发现交易对象的机会,在市场上个人倾向于做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人们在选择时要考虑机会成本,即你和张三约会势必意味着你不能和李四约会,而约会对象的选择是又因个人境况千差万别而异的边际选择,比如你更重视经济能力而别人更重视外貌,婚姻没有最佳决策只有边际决策。
      
      在进入市场之前,先得看自己这项稀缺资源的稀缺程度:外表、性格、工作、家庭、年龄,这几项指标构成了婚姻市场上你这项产品的弹性曲线。比如就女性而言,婚姻市场上,年轻被视作一项需求旺盛的稀缺品,20岁至25岁的年轻女性为觅价者,在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对于出售价格有充分的定价权,25岁至30岁开始逐渐丧失市场上优势地位,30岁以后则沦为受价者,面临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即要么在一个买方认为合适的价格出卖,给自己涨价就卖不出去。
      
      对自己进行评估后,下一步就是基于对自己婚姻预期净利益来选择交易对象的大致定位。在确定交易对象的决策中,这首先带来了交易信息稀缺性的问题,由此婚介所、征婚广告、节目应运而生。得到信息后下一步即是约会,吃饭、交通,这就是获得婚姻的交易成本。
      
      婚姻市场中,结婚对象拥有很多潜在替代品,即当甲和乙接触时,甲对和乙结婚能给自己带来的边际收益进行预估,假如乙的价格过高,将促使甲寻求丙这一替代品,而与乙接触放弃了其他合适对象将作为甲获得婚姻过程中的沉没成本,而现在的边际成本围绕丙展开。选择对象这一行为的成本永远是一次次放弃次优对象。一个明智的觅偶者的每一次行为都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其选择的约会对象的稀缺程度总是大于其放弃的潜在对象。
      
      由于传统观念,对大龄未婚女性而言,婚姻市场恰如劳动力永远过剩的就业市场。个体倾向于选择较自己更年轻的女性,而这种选择却绝非仅限于个体范畴,个体的选择或多或少影响别人的选择,这种选择产生了非预期的副效应,这种副效应催生出一种心理,众多大致的心理预期形成了主流文化。这种文化变成了大家遵守的游戏规则。也即男人就婚姻进行边际分析时,将年轻作为预期边际收益。所以对于大龄未婚女性,她们的时间成本比年轻女性要高的多。
      
      所以,在一个婚姻市场中,女人需要漂亮、年轻、经济头脑这三项比较优势才能在觅偶市场中获得觅价者地位,成为男人愿意储存的良币。而同时具备这三项优势的女人却有可能因为交易信息稀缺,在短期里找不到合适的买家,从而丧失了年轻这一比较优势,由觅价者沦为受价者。
      
      最后还是想绕到另一个话题:什么是爱情呢?爱情就是不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与谁共度余生。
      
  •     禾刀
      
      提到经济学,许多人立马想到财富。此书告诉读者,“财富不等同于物质。凡是人们向往,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是财富”,“交换增加社会财富”,在交换需求下,我们每个人每天在社会中换取自己所需的一切,“从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商人”。
      
      经济学的思维过程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个体的行为,群体的合作,上述两种活动的结果。这三个方面能否形成有序的社会经济秩序,既在于个人权益的充分保障,同时也在于规则的公信力。如同一条宽阔的马路,如果缺乏交通规则,再宽的道路都不够用,这方面我们有过太多的切身体会。简单点说,经济学的任何研究结论,均离不开“规则”二字,这是阐释经济规律的必然出口。
      
      规则,就是有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形成,必定有助于单位个体的自由选择,有助于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该书并未就规则制订问题独立成篇,而是蕴含于其它章节之中,因为规则本来就无处不在。
      
      经济学是建立在基于理性人的基础之上。好的规则可以进一步激励人的理性,差的规则自然是市场秩序的破坏者。在讲到价格问题时,此书提出,“只有有效的价格上限政策才能造成短缺”。这一点我们有过深切而又痛苦的体会。计划经济时代,看似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不太高,但在各类票制的配套使用下,许多商品其实“有价无市”,无法从市场角度满足消费者在自由优化中合理选择,更别奢谈什么市场效率。所以计划经济市场积重难返,迅速滑向崩溃的边缘,自然也不可能产生出激励向前努力发展的强大内动力。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规则常常会受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所左右。记得有段时间,许多地方动辄搞“封闭式管理”,下发红头文件明令只能销售当地生产的某种或几种产品,对外来产品想方设法地制造壁垒。这种通过行政手段构建地方保护网之举,严重削弱了市场的自由流通,无法体现市场的优化和效率两大特征,结果是消费者买不到更为优质的产品,商家亦无法在激烈竞争中砥砺自强。
      
      国别之间其实存在同样的困惑。近代市场经济肇始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今许多国际市场体系由发达国家牵头制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2001年成功“入世”后,中国终于跻身国际市场大家庭。加入世贸组织第一个十年即2001-201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5%,G D P也从当年的11万亿元,迅速跃升到40万亿元,成绩异常瞩目,市场魅力得到史无前例的彰显。
      
      然而,凭借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实现较快粗放性增长的同时,中国很快便陷入反倾销调查的“包围圈”。截止到2009年11月,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3起,其中反倾销67起,反补贴13起,保障措施16起,特保7起。中国产品不仅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其他廉价劳动力大国甚至产品较为稀缺的发展中国家,一再遭遇反倾销调查。
      
      中国之所以一次次成为他国和地区反倾销调查的“大户”,这既是逐渐适应国际市场的“必修课”,同时也折射出,尽管中国经济规模超越日本紧趋美国之后,但在世贸组织中,中国还是一名“新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机会极其有限。众所周知,缺乏参与的规则,就难以更大限度捍卫自身利益。
      
      今天,我们回看国际经济规则,虽然绝大多数推动了国际商贸发展,但同时又夹杂着太多的政治诉求,比如一些发达国家动辄以政治名义对他国采取的经济贸易制裁,对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予以严厉地限制。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一些国家的意志,但与经济学思维倡导的市场规则并不吻合,如果到处是假以种种理由的壁垒障碍,优化不存,效率自然同样难期。
      
      地方间如此,国家间如此,作为“商人”的单位个体又何不如此?尽管许多市场规则的制定不可能完全做到人尽其美,但假以种种方式为更多人提供参与充分博弈的通道,这是市场趋向更加科学合理的重要路径。实际上,市场规则再如何千变万化,归根结蒂是构建方便每位“商人”最大限度满足各自利益的优化通道。
      
      将看似高深的经济学理论,通过通俗的“翻译”,最终还原于“商人”即我们这样的每一位个体角色,从而让读者明白自己在市场中的角色、地位与作用,这当是本书的精髓所在。
      
      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html/2012-11/07/content_51871.htm?div=-1
  •     禾刀
      
      每一门专业学科理论,都有枯燥的一面,这往往是横亘在“门外汉”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虽然经济学作为一部独立的学科时间并不久远,但其迅速发展演变的复杂理论,同样令“门外汉”们望而生畏。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美国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改革者、被誉为美国“近25年来最优秀的经济学教育工作者”之一的保罗·海恩(Paul Heyne,1931-2000),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博士彼得·勃特克(Peter Boettke)和大卫·普雷契特科(David Prychitko)的合著。作为一部著作,也作为一部通识教育的教材,本书力图回避繁复的公式、函数、运算,通过深入浅出和饶有趣味的图画,将日常生活中纷繁复杂、看似毫无关联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一套富有一致性的思维框架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经济学的想象力”。本书言简意赅,就是为了将那些经济学的“门外汉”引入“内行”。
      
      提到经济学,许多人立马想到财富。本书告诉读者,“财富不等同于物质。凡是人们向往,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是财富”,“交换增加社会财富”,在交换需求下,我们每个人每天在社会中换取自己所需的一切,“从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商人”。
      
      经济学的思维过程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个体的行为,群体的合作,上述两种活动的结果。这三个方面能否形成有序的社会经济秩序,既在于个人权益的充分保障,同时也在于规则的公信力。如同一条宽阔的马路,如果缺乏交通规则,再宽的道路都不够用,这方面我们有过太多的切身体会。简单点说,经济学的任何研究结论,均离不开“规则”二字,这是阐释经济规律的必然出口。
      
      规则,就是有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顺应市场发展规律规则的形成,必定有助于单位个体的自由选择,有助于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本书并未就规则制订问题独立成篇,而是蕴含于其他章节之中,因为规则本来就无处不在。
      
      经济学是建立在基于理性人的基础之上。好的规则可以进一步激励人的理性,差的规则自然是市场秩序的破坏者。在讲到价格问题时,本书提出,“只有有效的价格上限政策才能造成短缺”。这一点我们有过深切而又痛苦的体会。计划经济时代,看似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不太高,但在各类票制的配套使用下,许多商品其实“有价无市”,无法从市场角度满足消费者在自由优化中合理选择,更别奢谈什么市场效率。所以计划经济市场积重难返,迅速滑向崩溃的边缘,自然也不可能产生出激励向前努力发展的强大内动力。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规则常常会受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所左右。记得有段时间,许多地方动辄搞“封闭式管理”,下发红头文件明令只能销售当地生产的某种或几种产品,对外来产品想方设法地制造壁垒。
      
      国别之间其实存在同样的困惑。近代市场经济肇始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今许多国际市场体系由发达国家牵头制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2001年成功“入世”后,中国终于跻身国际市场大家庭。然而,凭借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实现较快粗放性增长的同时,中国很快便陷入反倾销调查的“包围圈”。中国产品不仅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其他廉价劳动力大国甚至产品较为稀缺的发展中国家,一再遭遇反倾销调查。
      
      实际上,就是今天我们回看国际经济规则,虽然绝大多数推动了国际商贸发展,但同时又夹杂着太多的政治诉求,比如一些发达国家动辄以政治名义对他国采取的经济贸易制裁,对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予以严厉地限制。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一些国家的意志,但与经济学思维倡导的市场规则并不吻合,如果到处是假以种种理由的壁垒障碍,优化不存,效率自然同样难期。
      
      地方间如此,国家间如此,作为“商人”的单位个体又何尝不如此?尽管许多市场规则的制定不可能完全做到人尽其美,但假以种种方式为更多人提供参与充分博弈的通道,这是市场趋向更加科学合理的重要路径。实际上,市场规则再如何千变万化,归根结蒂是构建方便每位“商人”最大限度满足各自利益的优化通道。
      
      将看似高深的经济学理论,通过通俗的“翻译”,最终还原于“商人”即我们这样的每一位个体角色,从而让读者明白自己在市场中的角色、地位与作用,这当是本书的精髓所在。
  •     不想对书中的内容作过多的评价,因为关于经济学,书中讲的已经相当精彩了。人之所以知道一个系统的问题出在哪里,是因为他知道这个系统不出问题的时候是如何运作的。正如书中所说,从来都不存在等价交换,我觉得用自己空闲的时间交换书中的知识很超值。
  •     1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基本预设是:所有社会现象均源于个体的行为以及群体的合作,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基于他们预期的额外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这种思维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会关注三个方面:其一,个体的行为;其二,群体的合作;其三,前两种活动的结果,不管这些结果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对个体行为的关注主要是指节约和权衡,或者代价。个体一直在比较预期的额外收益和成本,我们常常称之为节约。节约意味着使用者最大限度的从资源中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
      群体经济合作的核心问题是存在大量互不相同甚至互不兼容的个人计划。人们因为资源稀缺而进行节约,这为他人创造了多种选择机会,他们的行为产生不断变动的净收益,群体间对净收益的持续互相调节又使得合作更加默契。但是,不应忽略,只有个体进行选择,即使以集体名义的选择实际上也是由个体做出,而这些个体在实现各自计划和目标的过程中权衡利弊、节约资源。
       •所有群体合作都预设了某种“游戏规则”。经济体制是人们追逐利益,互相协作的方式和手段,是由“游戏规则”决定的。产权是游戏规则。社会产权是把所有权指派给全社会,私有产权制度把所有权指派给特定的个体,产权可以自由交易。但问题在于,社会自身并不能做选择或决策,只有个体才可以。私有产权能使我们对机会和选择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基础。
      
      Q1:有报纸报道2/3的母亲在外面工作是“为了钱,而不是自愿的选择”。这二者是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吗?不是为了钱,就是自愿的选择吗?
       这两者都是真正意义上的选择,个人的选择就是节约和权衡,自愿的选择就是个人在比较预期的额外收益和成本之后而做的抉择。母亲为了钱而去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不管是因为钱能维持生活,能供养子女,还是为了事业上的满足。相比所有可能的预期收益,工作比不工作能从固定的时间资源里获得更多想要的东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为了钱,为了事业,为了交际,为了学习,这些都是想要的东西,并不做道德上的区分,因此为了钱,是自愿的选择;不为了钱,也不一定是自愿的选择。
      所以,我们不必为了钱而工作耿耿于怀,这就像是你选择热爱音乐,选择旅游一样的,因为音乐和旅行,同样也是我们自愿选择的结果,他们只是听起来更高雅而已。
      
      Q2:当我们说“那只是个巧合,什么也说明不了”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意思?理论是如何使我们能把相关的证据和纯粹的巧合区分开来的?
       通常说这句话时,说明我们并不能证明某一事实是另一事实的原因,例如烈性毒品吸食者往往是从抽大麻开始的,然而很多抽大麻的人从前都喝牛奶,但是我们并不能推论出喝牛奶会导致抽大麻。并不能仅凭事实之间的关联和统计相关性就认为期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 否则就会沦为这种极其平常而又完全错误的推理的牺牲品。
      
      2 机会成本
       获得某物的成本就是获得它必须付出的代价的价值。它常被用来强调一项行为的成本是人们赋予次优机会的价值,人们在选择这一行为时以次优机会为代价。
      
       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就必须要放弃其他不那么想要的东西,即使只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想要。而且想要的这样东西的机会成本,就是自己放弃的东西。
       如果想要在地铁上仔细听法语的发音,那么这一个小时就必须放弃观看大国崛起的纪录片。
      如果想要经营更好的人际关系,那么这个星期你就必须放弃更多自己独处读书上网的时间。
       如果想要仔细研究经济学的一本著作,那么你就必须时间放弃白鹿原的阅读。
       不管是一文不名,还是福布斯榜首,上天很公平的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天24小时的时间。我想要有一份有前途的工作,我想要开始学习法语,我想要让英语更流利一些,我想要研究经济学并学着运用到生活中来,我想要研究历史让自己能更有大局观和更明智, 我想要研究地理和建筑以后走遍中国时能够真正了解它们热爱它们。可是我一天只有24小时。
       那么我愿意为了找到新的工作,现在开始制定一份职业规划,并不断训练相应的技能并积极的去寻找必须的工作经验吗?
       我愿意每天花2小时时间来对着基础法语入门课程跟读那些犹如外星文的法语和了解变位法则吗?
       我可以照着网上找到的教程,每天花半小时阅读并背诵BBC learning English上的文章吗?…
       欲望清单越多,那么进行选择和衡量时就越困难。对于个体的关注主要是节约和平衡,要在比较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之后进行选择。而选择的机会成本背后又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值不值?每天的个人时间只有下班后完整可用的时间只有2小时。每个人对于价值的不一样定义,则让选择千差万别。可能我会认为法语更需要专注而漫长的学习而选择法语,可能有人会认为人际关系会有更实在的运用而去结识并加深友谊。
       考虑好了机会成本,就可以进行选择了。可惜每天只有24小时,庆幸每天只要24小时。
      
      3 沉没成本
       当下的决策无法影响过去的支出:沉没成本与经济决策无关。与决策相关的成本都是未来的事。决策过程中唯一重要的成本是边际成本,即额外的成本,也成边际机会成本。
      
       如果一个歌手发唱片,一旦唱片制作完成,那么过去投入的所有花费,录音棚的租金、刻盘和包装的费用都成了沉没成本。唱片的定价和这些都没有关系,唯一有关系的是唱片的供给和需求。因此现在卖10块钱,哪怕2块钱,也比30块钱卖不出去强。
      我们做任何选择都是一样的,沉没成本和决策无关。
       也许喜欢一个人很久了,现在分开很不开心。可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过去的一切依赖和投入都是沉没成本,和未来的决策无关,因此不必久候,收拾好了就上路。
       也许历经重重考验才找到一份工作,可是看不到前途,学不到东西,只有日复一日的重复,却依然为了安逸的生活而不舍。可是一旦决定做出取舍,那么过去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心情,都是沉没成本,和未来的决策无关因此不必受困于枷锁,面对未来才是重要的。
      也许我花了许多年经营了一段友谊,可是在时光的故事里它渐渐苍白变色,负面的能量和精力的牵扯让人不堪重负。那么舍弃它吧,这些负面的信息都应该变成过去的沉没成本,而不是阻碍新生活的动力。
       我们从来意识不到沉没成本的无关性,以为那是我们的投入,就必须要获得相应的收获,金钱投资,精力投入,感情投入,莫衷一是。可是其实它是可怕的大黑洞,越是舍不得,越是失去的多。太过在乎已逝的沉没成本,便会付出更大的机会成本,因为对我们来说,最不可取代无从获取的是时间。
      
      4 不确定性是生活中的事实。
       不确定性是利润存在的必要条件。利润确实存在,而且会一直存在,不会被竞争降到零。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存在不确定性,人们看到某些行业获利颇丰,但他们未必知道怎样才能进入这个行业。如果没有不确定性,与谋求利润有关的一切事情就会人尽皆知,所有的获利机会就会被用光,所有的地方的利润都会等于零。对于亏损,上述论证同样成立。
       利润是剩余物,是用收益弥补了所有成本之后剩下来的那部分,是由于比别人更好的预测了未来并依此行动的结果。
      
       有时候我们对生活的不确定性甚为不满,认为没有安全感,可是这本来就是生活的常态。
      因为利润的存在,所以市场的竞争处于不确定性之中,不断的有新的竞争者加入分一杯羹,也不停的有参与者退出去谋求更大的机会成本。
       因为进步的存在,所以各种充电学习处于不确定性之中,你不能肯定学习英语能得到最大的收获,也无法肯定专研技术能让你平步青云。
       因为快乐的存在,所以各种有趣的事情处于不确定性之中,想要结识更多有趣的人,也想要努力让自己变的更有趣一些。
      联系前面的机会成本和产权制度,我只拥有我自己,我的思维和学习能力,以及每天24小时的时间。过去所学的已经是沉没成本,决定我的决策是是未来所有的机会成本。
       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只能依据已有的机会成本谨慎的选择,让每一次的选择变得更优化一点,并不断的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5 企业家
       企业家就是把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进行重组的人,他和其他普通的社会参与者的区别是他们要为结果承担责任,同时他们也拥有剩余索取权。
       老板意味着,他要全盘考虑与业务相关的所有事情,要预测未来所有的事,并在盈亏之间建立一种总体的平衡;而且他有权作出决定。
      
       穷国的政府往往有所谓的“大工程情节”:热衷于修路。水坝以及其他的设施,但是又不给予足够的维护。这是因为非盈利性机构中没有人有剩余索取权,有心改变这些状况的人没有权利做出改变。责任无处可止。
       庆幸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人生拥有剩余索取权,所以我们需要可以从非全盘性转向全盘性诉求。认真考虑自己的时间,沉没成本,机会成本,折现价值等,然后做出取舍。
      
      6 觅价
       受价者必须接受市场决定的价格,觅价者能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卖出不同数量的商品,他们必须寻求最有利的价格。觅价者都拥有一定的市场权力,但是其力量的大小是和他们面临的需求弹性负相关的。
      成本加成定价理论的流行在于它是一种有用的觅价技巧。为什么选择25%的加成,而不是50%的加成?为什么不同的公司按照不同的比例加成?为什么卖给同一个买家不同数量的时候也要改变加成比例?我们无法从中得到关于加成规模的任何信息。
       对于觅价者来说,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歧视定价。成功的进行歧视定价的三个条件,销售者必须能够:a区分具有不同需求弹性的购买者,b阻止低价购买者将商品转卖给高价购买者,c控制不满情绪。
      
       为什么对于同一种食品,午餐价和晚餐价不同?为什么超市时常派发特惠券?为什么各种娱乐活动对孩子、学生和老年人提供折扣?因为销售者希望在不对每个人都下调价格的情况下,吸引那些需求弹性较大的人,而且防止他们把商品转让给需求弹性较小的人。因此特惠价格的对象就是对商品需求弹性更大的潜在客户。
       对于作为受价者的我们,接受市场上的价格,同时也要明白觅价者定价的初衷,这样在消费的时候,不仅能看到市场起落的表现,而且也能更好的规避价格过高的情况。
       而除了商品市场上,学习、相处、情感上,“觅价”和“受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学校通过奖学金体系而实施歧视定价,不仅增加了更多的收入,而且让更多无力支付学费的优秀学生能够继续就学。人际交往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相知相交的人和泛泛而交的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歧视定价的一种。因为不同的人对彼此的需求不同,因此投入和反馈也就不同。用心相交,需求就更加紧密,觅价者可以给出更高价格的同时,也总是尽力区分出和普通需求者的差别。通常的表现,也是至真至诚的交往。从这个角度上看,感情的世界里经济理论的贯彻更纯粹。
       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解释感性的事情,总是有点牵强,但这并不妨碍它帮助我们分析事物,因为市场一直是让一切事情归于有序的榜样。区分出感情世界里的需求弹性,给以诚相交者以诚心,给广泛交际者以人际关系。反过来讲,如果自己成为受价者,想要获得真心,就需用真心来换。这样的联系似乎也并不差。但是感情并不总是考虑对方的需求度,从而来衡量自己的付出,更多的因素还在于自己的情感需求,可能会量入为出,更可能会倾心倾力,毕竟知己难求。
  •     不论是从装帧还是内容看,这都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一本经济学入门读物。没有复杂的公式与推理,深入浅出,很值得一读。
       通过阅读本书,确实能让你对经济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一些概念都有很好的阐述,通俗而不庸俗,是一本很好的入门教材。
  •      学了一两年的经济学基础过后,现在的我对以前的那些理论以及思维方式已忘了大半,虽说底子还在,但是经济学的基础已经随着时间的腐蚀而越发脆弱到左右摇晃了,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就挺让我激动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也许正是我学习经济学的初衷,我说不上它会给我带来多少全新的知识,它更像一瓶胶水,能帮我把以前的碎片粘好,思维的碎片借本书说不定能来一次大整容呢。。。
  •     1.书中证明了:中介交易带来幸福感-.-2.写了人们为什么对外国投资抱有敌意:外国投资者愿意回报某些特定的政府官员,换取寡头执政者压制大众的不满甚至向外国投资者授予特权。所以当贫穷国家经济增长的时候,其收益通常只流向拥有特权的少数人,而不是切实地惠及广大民众。(来自书中20.4)
      
  •     "如果说个体经济行为的核心问题是稀缺性,那么群体经济合作的核心问题就是存在大量互不相同甚至互不兼容的个人计划。" - 经济学思维的核心问题
      
      "产权是这一整套规则中的一大部分,具有重要地位。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私有产权,即以法律所有权的形式把权利指派给特定个体。" - 所有权的问题
      
      "也有人批评经济学的思维是错的、误导人的,是因为经济学强调节约行为、算计心和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经济学家假设人们在行事之前,心中先有一个目的,比较所有可行选择的预期收益和成本,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再犯。但是人们真的是这样算计的吗?" - 理性的人,和感性的人
      
      "有些人嘲笑"空想的理论",更愿意依靠常识和日常经验,这些人常常成为极端模糊和笼统的假设的牺牲品。" - 日本房地产的大跌和国内房地产的相推论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要补充其他领域的知识:历史、文化、政治、心理以及塑造人们价值观和行为的社会制度。"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思考思维的办法,单纯地无法解决问题。
      
      "产权是指通过法律来指定稀缺物品的所有权,它是游戏规则的一个关键要素。" - 私有权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财富就是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东西。" - 才华,时间,美貌都有可能是财富
      
      "经济增长并不在于生产更多的东西,而在于生产更多的财富。" - 让我们拥有更多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
      
      "自愿的贸易是互惠互利的;否则,贸易就不会发生。" - 强调的自愿
      
      "交易成本是指在相关各方之间安排(贸易的)合同或契约的成本。" - 中介存在的可能性
      
      "在最宽泛的意义上,财富指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东西。" - 我们追求财富,可是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财富的真正意义。
      
      "人们可以想象得出,降低看病的费用肯定会使其他种类的成本变高,比如排好几个小时的长队或是门诊几分钟就被打发走,等等,因为医生的服务是稀缺品。 " - 媒体的报道,断章取义,公众对于经济学基本概念的不了解,就会导致类似专家提出的意见,被认为是胡说八道,事实上没有人,愿意去好好的理解。
      医生的服务是稀缺性的,在整个体系中,如果只是简单去处理问题,不如看到环节,不了解业务的整体,不了解经济的基本概念,就会好心办了坏事。
      
      "经济分析本质上就是边际分析。" - 边际价值
      
      "需求总是一种关系,把不同的价格和人们在不同的价格下愿意购买的数量联系起来。" - 怎么理解
      
      "而一个日趋老龄化的社区则与之相反,对汽油的需求压力会逐渐变小,但对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则可能会上升。 " - 在日益衰社会,有没有什么未来的商机,比如建立起来一个信息化的家政系统,对于老年人进行服务,欧美有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中国有没有不同的文化?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平均货币价格的上涨。" -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通胀的含义吗?
      
      "在计算成本时,正确的立场不是往后看,因为过去的都是沉没成本,不可恢复的成本。" - 沉没成本
      
      "那么,对于山地车生产者来说,这些工人的机会成本就变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山地车生产者会对他们说"再见,祝你好运",然后用其他机会成本较低的工人取而代之。 " - 呵呵,我们本身的做这个工作的机会成本,是来决定我们待遇的
      
      "征兵制度没有减少维持军队的"成本"。这样做只是把成本从纳税人头上转嫁到服役者的头上。" - 成本的转移
      
      "如果把粮食运到消费者身边的成本高于粮食本身的价值,那就应该让粮食烂在地里,这不是浪费。" - 之前,万恶的资本主义宁愿将牛奶倒在臭水沟也不愿意给穷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本身的操作也是有成本,不能进行忽略
      
      "问题不在于找一个更懂行的人来为经济增长出谋划策,而是要形成更有效的制度和游戏规则来鼓励人们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使他们掌握的有限的知识、信息和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 管理的规则和机制比寄希望给聪明的人要靠谱
      
      "他们的竞争会使总成本增加,除了价格之外,还要加上购买汽油的非货币成本。竞争会使总成本不断增加,直到需求量不再超过供给量。 " - 还是结合目前房地产的情况,由于户籍的限制,使得现在我们可能需要去获得一个购买房子的成本增加到了其他方面。可能不是房价本身,但是会是其他的方面,包括在北京和上海的车牌是一样的情况。
      
      "和对其他真正有害的东西的禁令一样,其无意的结果往往是催生了更猛烈、利润更高的东西,以取代不太猛烈、利润不太高的东西。" - 由于禁止,导致更加大的反弹,这是从禁酒令得到的启示,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解释这个情况?从根本来看,减少需求,增加合理替代品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而且,由于禁止,愿意去做违法的人们,在风险比下,更愿意去做可能是一样被抓到但是利润更好。浓度更高,更方便携带的毒品,这就是一个长久和持续的工作。
      癌症,是否是一样的。
      经济学,还真是残酷~~
      
      "征收重税可能会使税务局收入大幅增加,但是可能起不到什么改善国民健康的作用。" - 让我想起了环保收取塑料袋使用费的事情,不靠谱
      
      "他说:"资源更多地产生于人们的头脑,而不是大地或空气。"" - 石油在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被当做资源!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用需求、机会成本、边际效应、比较优势等概念搞清楚我们身边日常世界的意义。" - 把这些基本的概念弄清楚,去弄清楚身边情况
      
      "造成最大破坏的不是无知,知道比不知道更糟糕。" - 善意的想法,并没有带来好的结果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基本预设是:所有社会现象均源于个体的行为以及群体的合作,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基于他们预期的额外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
      
      "所有机会成本都是边际成本,所有边际成本都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是一回事,只不过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罢了。"
      
      "经济学理论主张把成本概念表述为:所有与决策有关的成本都是机会成本--选择这条路(而不是另一条)放弃的机会的价值。"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关注的是人们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的结果,并要发现在其背后起作用的原理,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和物理学有某种相似之处。"
      
      "。他们认为,生产成本决定价格高低。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需求--人们的支付意愿"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txt)
  •     by史晨
      
      
      
      人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次,我在脑海回放和922号这段谈话时,都不自觉地剪接一下。虽然这段记忆尚未被时间吞没,但我只有能力以“剧本”这种不真实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对白简单、旁白冗长,还请诸位看官耐心。
      
      Take01
      
       922:你翻译了一本讲经济的书?
      
      我:对,叫《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正在帮我母亲做足底按摩的922号——这家大型连锁店的员工都以三位数编号,突然抬起头来,插了一句话。看眼神,她比我妈对这本书更感兴趣。聊了一会儿,我对922号有了大概的印象,二十四五岁,湖南人却带着东北口音,经常上当当网(微博)买书。她提出了一连串好问题,我很希望帮她讲明白。经济学不一定能帮她发财,但却可以帮助她在社会变革中,对自己的境遇多一层理解。
      
      Take02
      
       922:我们平时不常和客人聊天,但我真的想学习怎么理财,钱放在那儿,感觉越来越薄。
      
      我:你有没有想过物价为什么会涨?客人在你儿这消费的价格,和你去买东西的价格同样在涨。
      
      922:当然不一样,贵了你们可以少来,但我们要不是包吃包住,在北京根本留不下。
      
      922号咬字清晰地给出了一个词——通货膨胀——上次给我理发的小哥,只喜欢听股票或是黄金(1628.30,8.70,0.54%)。其实,通货膨胀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不同。现在,人们时兴像谈论温度和天气一样,谈论通货膨胀等各种数据,其实太多时候只是一些人假装说些什么,另一些人假装听得明白。严肃的经济学,不太相信没有微观基础的宏观分析,离开了人的境遇,预测结论其实相当可疑。
      
      Take03
      
       922:原来还可以借钱先消费,集钱去投资。
      
      我:你把钱存银行,其实是在补贴富人,说不定还包括你老板。你可以等领到工资后,先集笔钱去买理财产品,到期前的这段时间先刷银行的钱消费。
      
      她懂我的意思。由于没有劳动合同,老板会压她们半个月到一个月工资,我给她出了这个点子。
      
      我问了她几年来的存款、每月几号发工资、消费结构和节奏。我知道,她们每个月的薪水大都是领现金,然后去柜员机上存活期。虽然有金额的门槛,但我还是建议她去买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我还发现,她没有信用卡,而且同事姐妹中,也没有听说谁办过。
      
      理财产品长得什么样,如何开通网上银行进行购买,在回答她这些问题时,我印证了自己脑中的一个判断: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正在过去,随着工资的上涨,更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财产性收入和经济自由。而诸如利率市场化这类的重要改革,在银行、企业、监管各方利益诉求博弈下,似乎总在不紧不慢地讨论中;但不要忘了一点,在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水平上,这还是让更广大劳动者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时髦的大词诸如“再平衡”等等,归根结底落实到人的微观决策,就包括922面临的问题。
      
      Take04
      
       我:你这么关注理财,有自己的计划?
      
      922:不知道别人怎么样,但我有个打算——赚足钱之后,我要回老家开个自己的服装店。谁没个梦想,但我好不容易挣些钱,不敢试,要不以后生活都没着落。
      
      只要受过经济学的训练,自然会对人行为背后的期望、所面临的约束非常敏感。
      
      其实赚钱不外乎四种途径,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工资是劳动力的报酬,租金是资本品的报酬,而利息是货币的报酬。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看来,前三种其实都是一类,是可以由合约事先确定的报酬;而利润却与不确定性紧密相连,需要的是“企业家精神”。
      
      这四个方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经济境遇,922号在每个方面都有问题:薪水提成是业内“行规”给定的,还不能集体谈判;有存款,但利差大都进了银行的利润;在老家的土地,不能真正取得财产性收入;最大的问题是,在我们现在的语境中,似乎很少会有人认为“企业家精神”这个词可以和922号有什么关系。
      
      Take05
      
       我:你是什么时候出来打工的,想过留北京吗?将来如果能让孩子在城里受教育,他的命运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922:从来不去想这些东西,我们又没有户口。其实我们工作收入还可以,就是不稳定,没有保障。
      
      何止没有户口,连社会保险也没有。在北京,她生病还没去过医院,感冒发烧连药都不吃。工作两周休息一天,没有时间去消费,缺乏社会联系。微博、iPhone、热门电影,这些东西她都知道,但没有变成她的选择。
      
      她告诉我的月收入如果准确,已经超过我们部门应届本科生的薪酬了。但好的经济学,要求在表面数字之外,深入了解人的行为,这样才能发现结构性问题:公平从来都和效率相关。没有公平覆盖的社会福利和劳动保障,就不会有充分的消费和私人投资,钱大都只能存在银行里,其中不少会贷给那些长期看效率十分可疑的项目,比如借老百姓的钱去建老百姓买不起的房子。
      
      Take06
      
       我:你从哪儿知道这些的?
      
      922:看电视,央视的财经频道,但现在好多专家不敢信。我知道微博、论坛什么的,但我不上,雷人的东西太多了。
      
      幸亏你不上。我听过太多官员和学者谈论经济学,读过某某大部头多少遍云云,所谈基本不外乎“供给和需求”。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篇幅,这些人只能算“前半本经济学家”。经济学是讲优化的,每个人都会优化,不是每个人都追求同样的目标,赚钱少不代表尊严低;经济学是讲效率,但不同人有不同的效率,某个行业账面利润很好,不代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有效率。他们可能会批评你“只会劳动而不懂交换”,而不会告诉你,真正能创造财富的“交换”,本质上都源于遵循各自比较优势的“劳动”。因为这些内容出现得较晚,是为了克服自由放任市场在20世纪的诸多问题,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所以在编书的时候,“博弈”、“规制”、“信息”经济学的这些内容,往往也在经济学教材的“后半本”里面才会出现。
      
      我花三年时间,正本清源地校译这本书,是因为中国现今的媒体讨论中的倾向——时髦的经济学概念被误为话语权,有意无意地让卑微者认命。
      
      Take07
      
      我:你怎么看贫富差距?政府在哪些地方可以帮到你们?
      
      922:像我们这样的,只想过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从来没有想过要靠政府的政策。
      
      在智库的工作中,我经常接触到学术界或政府机构的研究课题和报告。从研究到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概念划分和统计口径的原因,把很多活生生的人给隔绝开来。比如地方教育和医疗规划,在决定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时,大都是按照“户籍人口”来进行,汇报成绩、展望未来云云。这就如同给所有“流动人口”一个922的编号,然后装作他们并不存在,或者仅仅存在于抽象的宏观言辞里。
      
      我和922号对话的尾声,我问了愚蠢的问题。她的回答让我吃惊,当时我哑口无言。现在我想对她说,922号,你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是不对的。经济学应该更加“公共化”,更多地为公共政策服务。
      
      
      
      本文刊于经济观察报-书评版 2012年6月4日号
      官网地址:http://www.eeo.com.cn/bookreview/
      小站地址:http://site.douban.com/106727/
      经济观察报-书评 微博:http://weibo.com/u/2526630955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一本不同于主流经济学教材的另类经典,这源于作者保罗•海恩对经济学通识教育的重视。他拒绝在教材中塞满理论术语和各种模型,或是在经济学的城堡里享受清静的生活;他改进了本科生的教学计划,彻底修订了经济学导论课程,并定期和研究生助教讨论如何改进教学质量;他关注社会问题,更关注经济学推理澄清这些问题的方式,由此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他将各种社会现象、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与经济学的思维框架结合起来,教会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进而有效地参与经济生活。其成果即是本书。
      
      自1973年第1版出版,本书三十多年来不断更新(海恩2000年去世后,乔治•梅森大学的彼得•勃特克和北密歇根大学的大卫•普雷契特科接过了他未竟的事业),第12版是最新的版本。该书已先后被翻译成日文、俄文、匈牙利文、捷克文和保加利亚文等多种语言,享誉全世界。
      
      后浪出版公司2008年5月引进出版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中文第11版,由马昕和陈宇翻译,在大学院校和热爱经济学的读者中引起了相当的反响。同年冬,公司委托史晨先生开始第12版的翻译工作(关于其中故事,史晨先生在译后记中有介绍)。三年后,修订第12版于2012年3月面世,受到了更多读者的关注和欢迎。
      
      已经有两个中文版,为什么还要出版影印版呢?首先,从第11版到修订第12版,翻译质量有很大提升,在此基础上将原文提供给读者,便于读者参考阅读。其次,对于英文基础较高的读者来说,他们更愿意从原著中理解作者的第一手表述;阅读原著对于读者来说始终是最佳的学习方式。第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作为经济学导论课程的教材,其语言生动而通俗易懂,读者通过阅读本书,掌握了经济学的术语和表述方式,以后阅读更深的经济学英文著作时也会更加容易。
      
      在处理这本影印版时,我们采用了与中文修订第12版一样大小的开本,版式则完全与英文原书一致,只是在页眉、章节标题处添加了中文,方便读者对照。另外,原书的目录较为简单,只有“章”标题而无“节”标题,所以影印版添加了中英文“节”标题,并重新排版,以便读者查找定位。史晨先生在翻译修订第12版的过程中发现了原书的几处文字错误,经作者确认之后,影印版进行了修正。需要说明的是,影印版保留了索引部分,能够满足专业读者将本书用作参考文献的需要。
      
      应培生教育出版集团要求,道格拉斯•诺斯的序言和前言使用了中文翻译,我们一并加上中文版的序言,使读者在阅读正文之前对本书有一个总体认识。
      
      读者在阅读影印版时如果有不明之处,可以参考中文版,相信对学习英文和理解原文会有所帮助。希望本书能够满足广大读者学习经济学基础知识的需要。
      
  •     又是到了关键时刻就犯病,拖了两天才看完。当然跟组织的要求相比,这个根本不值一提,因为已经拖得太久了。
      正如这书名所述,这本入门级的经济学教科书并没有带来很多图表和公式,而是着重于展示经济学的学术概念和思维方式。这样的做法也许在汗牛充栋的经济学教材中多少会显得另类,但是它恰恰抓住了思维方式这个入门的关键。经济学在公共生活领域方面的特性决定了发生在这里的各种议题绝对不会嫌少。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浏览网页,扑面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机构预测,形形色色的经济运行数据,还有五花八门甚至互相冲突的评论。于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本书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规范的切入点来发现这些信息的真面目。换句话说,它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我们这些外行人进行一次经济学的扫盲,特别是在宏观方面。
      当然鉴于大众对经济学知识的强烈渴求,相关的知识介绍多如牛毛,但是这只能提供一套空洞的经济学术语体系。而这本书就从思维方式这一点上进行根本性的突破,真正的向大众进行一次经济学的通识教育。同时也展现出了经济学的无穷魅力。(小心上瘾)
      
  •     断断续续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扫读。扫完前十章都记不起来翻过,到了十五章的时候有了点感觉,二十章翻完对模模糊糊的有些印象。
      对于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挺好的入门读物。第二遍准备精读,对章节后面的问题也会思考一下,早日拥有理解社会各现象的必备思维模式。
  •     It is a sad fact. Economists are overrated.
      
      The book along with its Chinese prologues treat its readers as brain damaged idiots as opposed to the elitist economists wh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
      
      Indeed its jargon-free texts deserve the notable clarity and lucidity, which has been largely remarked in the reviews selected by the publisher.
      
      The style of the articulation, however, cannot deceive the book's logic flaw, especially its unscrutinized fixation on market fundamentalism. The world is way more complex and subjective than what the economists think it deserves to be. Not to mention how economics study is as scientifically flawed as human mind could be.
      
      Its a sorry fact that an "economistic-biased" book like this can get its way to be advertised as a book of ultimate truth or with pure scientific objectivity.
  •   你确实适合当老师···
  •   这本书不错,可以作为学生以及上班族想提高经济学方面知识的一本辅材。曾经在闲暇时间翻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经典与现实案例的碰撞,认知与自我反思的启发。
  •   经济学对普通人来说,会思考思考就可以了。
  •   期待接下来的更新。。。
  •   谢谢,我还在看。
  •   对于觅价者来说,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歧视定价。
  •   反对最后一段
    不依赖政府,正是922追求个人独立和财政负责的体现;
    政府从不创造财富,只把钱从一部分人手里抢走,自己留下一部分,要是还能剩下,再分给选民(如果没有的话,就是对稳定执政地位有好处的人);
    依赖所谓的公共政策帮助低收入的一部分人,是通往奴役的第一步
  •   如果能知道922名词,更好
    对一个普通的人关怀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