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精读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编委会 编  页数:全4册  
Tag标签:无  

前言

《孙子兵法》又称《兵法》、《孙子》、《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著作,也是世界上成书最早的兵书之一。《孙子兵法》历来为军事家必读之书,被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曹操注解《孙子兵法》时曾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子所著深矣。”而唐太宗李世民亦对此书有“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的评价。  据史书记载,《孙子兵法》的作者为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孙武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大约与孔子生活于同一时期,即公元前6世纪末期至公元前5世纪初期。孙武的祖先原系齐国贵族,后因齐国内乱,家族逐渐衰败,孙武毅然去齐奔吴,迁居吴国罗浮山。后经伍子胥推荐,孙武携兵书十三篇(即《孙子兵法》)觐见吴王阖阊,获重用。后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都与孙武的善用兵是分不开的。孙武以兵法和善用兵见闻于世,故被后世誉为“兵圣”。    《孙子兵法》大约有6000字,共13篇,系统地总结了春秋末期及之前的战争经验,论述了有关军事学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命题和用兵原则。在论述战争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即战争的本质的同时,更揭示出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战争规律。《孙子兵法》的13个篇章中每篇都有一个论述主题,篇与篇之间还有密切的联系,书中关于作战方针、作战形式、指导原则等的论述,都是围绕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军事思想展开的。《孙子兵法》成书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从书中孙武对兵法的阐述里,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出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如书中提出了诸如敌我、众寡、利害、攻守等矛盾对立体,并提出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由此可以说,《孙子兵法》既是一部系统全面的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闪耀着唯物论和辩证法光芒的哲学著作。    《三十六计》是中国兵法家对战争计谋的总结,是根据中国古代丰富的军事思想和战争经验总结出的谋略之书。它将深奥难懂的军事理论概括为三十六计,并且每一计策都配以通俗生动的成语作为计名,易懂易记,所以比一般的兵书更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因此为广大群众所熟知。    “三十六计”一语的出现早于成书,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檀道济)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这原是王敬则讽刺东昏侯父子,面对无可挽回的败局,便以逃跑为上策。这里,“三十六”为虚数,就如三百六十行、门客三干一般,数字都概指数量多,“三十六计”表示诡计多端。及至明末清初,有心人附会俗语,采集群书,搜集整理了中国古代的战争计谋、战争经验及军事思想,编撰成《三十六计》一书。然而,究竟是何人于何时编撰了此书,于今已不可考。    《三十六计》中共有六套计策,前三套为处于优势时所用之计,后三套为处于劣势时所用之计,每一套计策包含六计,全书共三十六计。每计中包括总括计策的计名、计名解说以及按语。计名有的来源于历史典故,有的来源于军事术语,有的来源于古代诗歌,有的直接借用成语。计名后的解说依据《周易》中的阴阳变化之说以及古代军事理论中的刚柔、奇正、攻防、虚实、主客等矛盾对立体相互转化的理论编写而成,具有朴素辩证法的影子。根据研究,解说后的按语形成要晚于计名和解说,其文字较浅显,是对解说的解释和补充,其中多引宋以前的战例以及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古代军事家的名言。  虽说《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均为军事理论著作,但它们的思想智慧和应用价值早已超越了兵书的范畴,逐渐渗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日常生活中。这两部书的应用巳不仅仅局限于战场上,而是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政治运筹、商业经营、外交应对、为人处世等。    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我们编写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精读》一书。本书除了对两部兵书的本经进行详细的注释和翻译外,还列举了大量的古代、近现代战例、商战战例和处世智慧,更配以精美图片以飨读者,力求使读者在深入理解的同时,还能享受视觉的愉悦。倘若本书真能对读者有所启迪,那对于编者来说,真是莫大的荣幸!    鉴于编写时间和编者水平的限制,书中难免出现疏漏和讹误之处,还望广大读者见谅!    编者    2012年8月

内容概要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四书五经”是儒家先哲们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即《周易》的经文;以及解释这些卦爻辞的传文,即《十翼》。《老子》与《老子》如双峰并峙于道家典籍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精读》以更加通俗化的注解和案例,将“天下第一兵书”和“天下第一谋略书”中作了详尽阐释。

作者简介

作者:(春秋)孙武 等

书籍目录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
  计篇第一
  国之大事
  经之五事
  因利而制权
  诡道
  少算不胜
  作战篇第二
  用兵之费一
  用兵之害
  因粮于敌
  智将务食于敌
  取敌之利者
  兵贵胜
  知兵之将
  谋攻篇第三
  善之善者
  上兵伐谋
  谋攻之法
  用兵之法
  国之辅
  乱军引胜
  知胜之道
  形篇第四
  胜可知而不可为
  自保而全胜
  修道而保法
  胜兵若以镒称铢
  势篇第五
  治众如治寡
  奇正相生
  善战者势险、节短
  以利动之
  求之于势
  虚实篇第六
  善战者致人
  诱敌以利
  攻其所不守
  战必我所欲
  藏我而形人
  知战之地
  胜可为也
  策之、作之、形之、角之
  形于无穷
  兵之形
  五行无常胜
  军争篇第七
  迂直之计
  军争
  兵以诈立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
  用众之法
  将军可夺心
  穷寇勿追
  九变篇第八
  君命有所不受
  九变之利
  智者之虑
  用兵之法
  将有五危
  行军篇第九
  四军之利
  地之助
  谨察
  兵非益多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地形篇第十
  地之道
  败之道
  兵之助
  战道必胜
  视卒如婴儿
  知兵者
  知彼知己
  九地篇第十一
  依地而变
  合于利而动
  兵之情主速
  兵士甚陷则不惧
  携手若使一人
  将军之事
  为客之道
  霸王之兵
  陷之死地然后生
  巧能成事
  践墨随敌
  火攻篇第十二
  火攻有五
  五火之变
  非利不动
  不合于利而止
  用间篇第十三
  先知者
  用间有五
  无所不用间
  先知其守将
  反间不可不厚
  以上智为间
 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本全 周易
老子 庄子
四书五经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解读 孙子认为,制定战术时,应该首先对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进行分析,然后决定用哪种作战方式。当我方兵力处于优势时,就可以采取主动的方式,或是围歼,或是强攻,或是分而击之,当我方兵力处于劣势时,就要避免主动,应退让、躲避,不能硬拼。一切战略战术的制定,都应该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面对战场上各种复杂的情况,只有及时作出顺应情势的判断和决策才能克敌制胜,同时保存自己的实力。战场上的形式瞬息万变,双方实力对比也并非固定,作战时,要根据作战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应对不同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百战不殆”。 经典案例 李广临危退敌 汉武帝时,匈奴不断兴兵进犯中原。李广时任上郡太守,多次与匈奴交战。因为李广英勇善战,带领着部下来去如风,所以被称为“飞将军”。 一次,皇帝派到上郡(今陕西榆林一带)的宦官外出打猎,被三个匈奴兵袭击,随从死伤殆尽,他自己受伤逃回。 李广听说后,亲率百名骑兵前去追敌。他们策马追出去几十里,终于看到那三个匈奴兵。李广弯弓引箭射杀了其中两人,活捉了剩下的那人,带领手下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向这里赶来。匈奴骑兵也发现了对面的汉军,看见他们只有百余人,感到很奇怪,因为这里已经是匈奴境地,匈奴人怀疑他们是汉军大部队的前锋,便没有贸然进攻,而是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看到手下的骑兵非常恐慌,便沉着地稳住队伍: “弟兄们,我们只有百余骑,这里离我们的大营有几十里。如果我们逃跑,匈奴就会看出来我们是孤军,一定会追杀我们。几十里路,我们无法保证能安然回去。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会疑心我们是大部队的前锋而不敢轻易进攻。”李广带人漫不经心地经过敌人阵前,下令道:“全体下马休息。”士兵们虽然个个胆战心惊,但是依旧听令行事。 匈奴看到这些汉军如此从容,更加怀疑,就派了一名军官去观察形势。李广看到他,立即纵马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他又回到原地下马休息。 匈奴见此情形,更加恐慌,他们料定这些汉军身后一定有伏兵。直到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旧在原地休息。匈奴怕遭到汉军大部队的袭击,于是引兵撤退。 李广这才松了口气,带着百余骑兵上马,安全返回大营。

编辑推荐

《中华经典必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精读》一书整合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中的全部内容,将“天下第一兵书”和“天下第一谋略书”中的奇谋精略作了详尽的阐释,将中华民族先哲们的智慧结晶移植到了现代的商场和战场去解读,扫除了阅读和理解的障碍,使饱含真金的国学经典变得丰腴生动起来。书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战争、谋略艺术,闪耀着的醍醐灌顶式的慧光,穿透了几千年历史风尘泛起的重重迷障,在信息爆炸式出现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精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不错,这几本书小孩挺喜欢看的!
  •   留着。收藏好了。希望孩子能读经典
  •   包装完好,内容丰富,历史书籍,收藏。开卷有益,喜欢
  •   纸质稍差,字体非常小!!!建议视力不好就不买了!
  •   能学到很多东西,感觉实际应用其实不强
  •   一般吧,纸张不是很好
  •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古人如此之智慧,可惜,今天有些人仍然不总结历史的教训,不正视历史,孙子兵法早已有言,但是连道者都做不到。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早已被放入西方的一些教材中,令学生反复琢磨其道理,反观我国的教育,别说懂得,就连读过孙子兵法的又有多少?古人的智慧在现代中国被遗忘,在西方却成为瑰宝,真是讽刺。
  •   这本书的内容写的还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史成。
  •   第一次买的质量这么差的书,做工、纸张都很次
  •   还不错吧,适合中小学学生看的,里面的一些案例有凑字数之嫌,不怎么和主题相关,生搬硬凑
  •   感觉印刷质量挺好的,书本也挺厚,算是物超所值吧。
  •   中华经典必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精读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精度
  •   老婆很喜欢,不错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