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望书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朱幼棣  页数:4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几十年来,我们并未对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失误和谬误进行过反思和总结。从未有人对此检讨,承担责任——对一些已被实践证明失败的决策和工程,都没有进行梳理、剖析和总结。以致变得含混洇漶,是非莫辨,以致最后成了湮灭消散的逝事——仿佛我们的城市从来就是高楼林立,千城一面;仿佛中国的河流,从来都是断流干涸,或污黑发臭。
深入思考或许并不是个好习惯,使心有重负,自己也不能轻松快乐地生活。当写作本书最后一章的时候,作者正在参与起草《政府工作报告》,住在北京西边的一个宾馆里,报纸天天送来,满是三峡大坝开始蓄水和爆破清库,千年古城古镇行将湮没的消息,一派欢欣鼓舞……我们个人无足轻重,在重大决策上也无参与和投票表决的机会,但对关系到国家民族发展前途的大事,终究不能冷漠和袖手旁观。

作者简介

朱幼棣,学者、作家。曾为新华社著名记者、国务院研究室司长。现为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研究员。
生于浙江黄岩。曾作过矿山技术员。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编,工业采访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采访室主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2年被评为新华社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获首届《萌芽》创作荣誉奖、首届“地球奖”、中国新闻荣誉奖。国家地矿部曾授予“荣誉地质队员”称号。为国家软科学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朱幼棣在诸多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和思考,被财经作家吴晓波称为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出版过十多部著作,作品多次获奖。《后望书》、《大国医改》、《温州大爆发》等曾产生了广泛影响。

书籍目录

序一 为了前瞻的回顾
序二 绝种·绝迹·绝唱
自序 书成之时墨未浓
一 三门峡:无水的淹没
潼关:天下第一关的毁灭
寻找峡谷与陕州
永远消失的唐中都
在水利学名词的背后
耸立在庄稼地上的现代楼阁
二北京的“脸盘”与根
文津街国家图书馆的启示
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
文化的根:胡同与四合院
城市的大门:老火车站与新建筑
失败的规划与规划的失败
三 欧风美雨荡涤下的中国城镇
追寻中国城市的血脉
城市化的提速与负载
“大手笔”的悲哀
拆!拆!拆!
中国城市“文脉”的断裂
喜新厌旧:难以幸免的“洋房”
故乡古城神韵的消失
孩儿巷98号:一座古宅和一个老人
四 审美:景区与景观
花型街灯风波:不可忽略的“细节”
谁在克隆巴米扬大佛?
武当山遇真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
临汾:用人墙保护古城墙
城市的官府、广场与园林
谁来补上美学这一课?
五 西北:缺水背后的真相
河西走廊的河
  雪山——湿岛
谁废江河万古流?
民勤绿洲的生死存亡之秋
张掖与黑河
疏勒河的挽歌
春风不识玉门关
六 危机:从敦煌到罗布泊
月牙泉与敦煌绿洲
聚焦苏干湖:下一个罗布泊?
绿洲灌溉:古人比我们高明?
消失的阳关海
吐鲁番:快速消亡的坎儿井
大西海水库:终结塔里木河的罪魁
七 迷失的黑河
初闻居延海完全干涸
特大黑沙暴的真正原因
国内最早反映居延海生态恶化的报道
西北科考团之路:谁毁灭了梭梭林?
阿拉善高原:月球般荒凉冷寂
生态移民:消失的绿色家园
达莱呼布:居延绿洲上的美丽小城
从天鹅湖到东西居延海
拯救居延海10年:挽歌与颂歌
消失的城市水系
《水经注》与当代“科学决策”
八 大调水:用什么维系国家与民族的血脉
调水工程:用不上水与用不起水
东线:清水与污水
调水沿线,水价如潮上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与极端干燥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不同,与澳大利亚平坦古老的大陆有异,降雨稀少的中国西北为什么有比较丰富的水资源?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沿海平原的降水气候来推测祁连山、天山等山地的大气降水特征。中国西部尽管地处亚洲腹地,这些干旱地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周围有高大山脉环绕。直插云天的峰峦拦截了高空中的水汽,在山区形成一块块“湿岛”,凝云致雨,四季飘雪。在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降水和冰川哺育了内陆河,在这些河流经过的地方,出现了片片生机盎然的绿洲。冲出祁连山各个谷口的河流多达60条。从东到西,放眼望去,雪浪翻滚、激流汹涌的大河依次是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和党河。河西走廊水资源总量70多亿立方米,内陆河出山口流量66亿立方米,占河西走廊实有水量的90%。这是一种神奇的血脉。世界上的外流河,越到下游,汇集的支流越多,水量就越大,河面越来越宽阔。而西北内流河则不同,中游可能还有一些支流汇集,但到下游,再无补充的水源,流向盆地或沙漠的深处,时断时续,成为季节河,直至完全消失。如同四季更替,如同生命轮回。从这个意义上说,内陆河完全没有弃水和余水问题,它的每一滴水都滋润了土地、养育了绿洲。

媒体关注与评论

深入实地的认真调查,又使该问题上升到了整个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层面。对存在的问题与缺憾,进行科学的观照与文化的思考,是本书的重要特色。对半个世纪来走过的发展与建设道路,作一些回顾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又将是明天的历史。  ——解振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后望书》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人类在智力与情感上的局限。这部记录当代中国人文环保的啼血之作,呈现的绝不仅仅是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宏大叙事。《后望书》的力量来自于历史的深处和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因此而具有思想史的意义。它使我们对苦难恢复了知觉,并相信爱与安全的价值。  ——王军   《城记》作者  朱幼棣是我见过的最有学识和文化气质的知识分子之一,好古敏思,谦谦君子,有名士风。在某种意义上,他生错了时代,因为像他这样的文人实在已经非常罕见了。他讷言害羞,为人厚道,爱好及学识之广博宛若文艺复兴年代的“大百科全书”学派。他的文字之优雅,每每让人惊叹。  ——吴晓波蓝狮子出版人、著名财经作家

编辑推荐

《后望书(全新修订版)》:天下第一关的无水淹没,城市改造让城市丢了魂,终结西北河流和绿洲的水库,黑河水入居延海怎么会是奇迹,谁用得起南水北调的水,倾听千百万水库移民的叹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后望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9条)

 
 

  •   China是中国的英文单词,但有意思的是,网络上常常将中国近年发展过程中的大拆大建戏谑为“拆啦”。那么,现状究竟是什么呢?粉饰太平者称其为发展,批判者称其为破坏,我觉的将这种现状叫做“china”倒是很恰当。小写的chian 不仅指大拆大建,泛指发展过程中一切急功近利,涸泽而渔,对环境资源与文化传统大肆破坏的“GDP原教旨主义”行为。

    今天,对“china”现象的争辩、批判与质疑不绝于耳,有体制层面的,有发展模式层面的,也有文化层面的,而朱幼棣的思考几乎涵盖了所有层面,其中尤以历史与文化见长。他的文章,总是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文化气息浓厚又不失大气磅礴,人文情怀贯穿始终却处处彰显科学与理性。“一个行将‘绝种’的文人官员,记下数段行将湮灭的风景,留下行将绝唱的浩叹”。这是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对朱幼棣和他的《后望书》的评价。然而,这个评价越恰当,却意味着许多宝贵且不可逆的东西将会一去不返,更意味着明天的人们将为今天的狂热与无知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面临“未有之变局”,一般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新旧更替的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结构,还有作为民族血脉的文化。晚清时,李鸿章说“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的本质是传统与现代,是东方与西方的碰撞和交融,结果是二千年的封建专制体制的终结,以及许多陋习的殉葬。但是作为民族血脉的文化,无论是物质形态的,还是非物质形态的,近代以来的一百年内并没有大规模的破坏或毁灭。但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建设中的“赶英超美”、“放卫星”到今天的GDP崇拜和大拆大建,本质都是违背自然与社会规律的“大跃进”,其结果都是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区别仅在于前者是政治运动下的狂热与冒进,后者是政绩工程、腐败与商业利益共同驱动下的无知与破坏。

    发展,是古今中外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放大历史的横断面,无论人与自然之间“服从——改造——敬畏”的历史关系,还是发展的最终归宿——“以人为本”,都证明了保守比激进好。这里的保守,不是墨守成规,不是顽固不化,而是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与社会规律,尊重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真正的以人为本,这些与社会形态无关,而是基本常识。但是,“china”却在无视常识的同时,用“官商文化”大肆破坏历史文化,用人定的游戏规则挑战自然法则。

    城市化本身没有错,但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城市化却是个大问题。中国的城市化,是在没有思想准备和制度设计的情况下,仓促上马的新版“大跃进”。官员和开发商主导之下的城市化,耕地、历史文化遗产,规划设计这些比城市化本身更重要的东西统统让位,什么城墙胡同,名人故居,只要阻挡“发展”的步伐,都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因为,现实的游戏规则是政绩和经济利益才能实现一小部分人先富的改革目标,才是硬道理,文化算个屁,美学算个屁。正如朱幼棣在书中所说“毁灭以改造的名义,破坏以建设的名义,商业开发以保护抢救的名义出现”,结果自然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大同小异的城市着色,城市建筑的趋同化,城市风格和特色的消失”,这些仅仅是文化和美学角度上对城市化的误读。2011年神州大地上接连发生的“水漫京城”“水漫石头城”,则暴露了城市排水设计上的缺陷。今天的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是古人无法奢望的,但古人在城市建设与设计上达到的高度足以令今人汗颜。

    除了痛陈城市化过程中的破坏外,《后望书》用大量篇幅检讨了中国在“水”问题上曾犯下的,并且正在犯甚至会继续犯下去的错误。朱幼棣不是水利专家,但将“水”的问题却看的入木三分。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关注点从多年来的“三农”问题转向了“水利”。事实上,大城市水供应不足,内陆河的干枯,地下水位的下降,水污染等问题的严峻程度已经超乎想象。朱幼棣是从两个维度反思“水”的问题的。一是片面夸大“人定胜天”,导致了治水时的“逆水而为”。筑坝拦水的水利工程虽然可以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治水”,水力发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但是,这仅限于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而整个生态系统不仅仅包括水圈,还包括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更重要的是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循环的大系统。而水库,水坝只是片面的考虑了水圈。因此,依靠人力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很可能破坏了整个大生态系统。更何况,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不相同,因此,水的治理不可能都是千篇一律的修水库那么简单。比如,西北地区疏勒河,黑河上修建的大型水库,不但截留了本属于下游支流的水,而且因为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使得大量存储在水库里的水被白白蒸发掉,结果必然是支流的水干枯断流,地下水因缺乏水源的补充而水位下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治水首先要遵循“水之道”,人可以改造环境,但首先必须要服从自然法则。

    朱幼棣反思的第二个维度是管理上的“九龙治水”。水资源分属于不同的行业、部门和地区。河流等水资源归国土资源部门,地表水归水利部门,水库归农业部门,水力发电归电力部门,城市的水归水务部门,城市给排水归城建部门,水污染归环保部门,同一条河流,主流和支流、上中下游归不同的省市,这种管理的结果就是“九龙治水”,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在有利益时便竞相争夺,在有问题时便互相推诿。比如,上游的省市从本地区经济利益出发,修建水库水力发电,或者上马高污染的重工业,虽然一定时期内实现了本地区利益,但中游、下游的损失却是致命的,从整个国家宏观角度考虑,根本就得不偿失。听听朱幼棣近乎于常识的建议:“统筹考虑黄河水域,乃至中国北方水域;打破行业、部门与地区界限,科学管理、开发、保护和利用,统筹考虑地表与地下、上游与下游、干流与支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工业,推广节水新工艺,新技术”。

    今天,当“五十年不遇”,“百年不遇”,乃至“千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屡屡不期而遇的时候,当“鸟笼”,“鬼城”,各种版本的“天安门”、“白宫”遍布神州大地的时候,不是我们中了头彩,而是我们迷失的太深,失去的太多,有历史文化遗产,有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也有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所幸尚有朱幼棣的后望和反思,虽然,这种人,这种文也即将绝种,但这毕竟是绝望中的一丝希望。

    文化是什么,在“官本位”“金钱万能”者面前,文化一文不值,但是在士大夫心目中,在朱幼棣心中,文化是人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是哺育我们的乳汁,是我们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的根。正因为此,朱幼棣没有发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豪迈,而是说“人类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用其全部,要给水留条活路”;他也没有像经济学家和官员那样喜欢用发展解决一切问题,热衷于用经济效益衡量所有事情,他认为“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不能简单地用利大于弊,弊大于利来衡量,因为受益和造成的损害不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没有可比性”;朱幼棣虽然是新华社记者出身,但他没有像新华社一样天天报道移民们的幸福生活,而是用悲天悯人的士大夫情怀近距离关注那些蝼蚁般的移民的悲与苦。

    这是一个流行以考古名义盗墓的虚伪年代,是一个金钱万能的浮华年代,是一个文化贬值的浅薄年代,以致于谈文化不如改体制时髦,文字没有安全套常用。然而,
  •   人类对自然神韵把握与探索的历史,有明显的几个阶段可循。从诗歌角度看,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中的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只以承载比兴的面貌出现。至《楚辞》,自然界与荡气回肠的个人情感之间开始互动。又经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诗家的推进,使巍巍高山、荡荡流水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融洽。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以它景慰我心;王维的“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是以我心见它景。虽然历经发展,自然界业已成为独立审美对象,但诗中一字一句,无不是将自然看成与我相互并生的存在,有着精神自发回归的性质。

    然而现在,自然与人文气质,却被人们疏离与隔绝、甚至对立。在经济旗帜的引领下,改造、利用,成为凌驾于自然与人文之上的标语。于是,在朱幼棣所著《后望书》上,便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发展其实是进步的另一种表述。但一些人始终没有弄懂发展的本质。

    《后望书》的书名由作者朱幼棣所题。书中附有他的简短个人介绍——做过矿山技术员,记者,官员。现在从商,任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与研究员。同时,还是作家、国家软科学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教授。岗位跨越大,所获奖项多,这本身就是对一个人,个人能力的考验与肯定。个人能力,与经历、经验联系在一起,最终有了这本呕心沥血的《后望书》。

    《后望书》写自然界、写人文、写政治、写态度。有叹息、有侥幸、有欣慰、有无可奈何。但更多的是叩问与鞭打。被毁灭的棱棱林;快速消亡的坎儿井;因为大西海水库被终结的塔里木河;被政府强制拆除的、有着人类过去生活痕迹与文化文明的城镇——这些都成为作者的素材、国人的反面教材。在政府与专家为了利益功绩,大力推行“改革”政策之时,它如同一曲凝结慷慨悲愤的挽歌,为这荒芜的大地与荒凉的人文精神而高唱。

    自然,以及历史留下的陈迹,是否可以与人和平相处——这显然是一个提倡和谐的年代,只是表面歌舞升平,内地波涛暗涌。表面为着无数子孙后代试图开创万年基业,内地却在滥用和毁灭资源;作为生命存在三要素之一的水源,因为水管理机制与水利用的失误而干涸;新的建筑,建筑师不必费丝毫心血,抄袭原有建筑风格,豪华一些,铺张一些,就可以给政府官员或者自己带来权势与金钱的好处。与此同时,政府不断改变设计规则,一个官员在位之时,实行A种,离职后另一个官员来,又实行B种。劳民伤财,取索无度;无数记忆被破坏,如同书中所说,古建筑被摧毁,崇尚速度的人们,没有给自己与后人留下思考与审视的时间;移民政策,并非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流转它乡,原以为政府会实现承诺,五年或十年之内扶持自己,但在迁移之后才发现原来承诺只是空文一纸。所谓的顾全大局,顾全的是粉饰国家与个人的声名,而非民生。

    太多问题需要暴露。虽然这些问题,在萌芽之始,即已有睿智人士指出它将带来的恶劣后果。但显然,政绩、经济、利益的旗帜,也许允许发出反抗的声音,但主持者同样也可以主观屏蔽这呐喊的来源。

    这部书披露了许多人们应当知晓的真相,这也是《后望书》所带给人们的思考: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历史。亡其国,先亡其史。假如历史都不存在,你我都不知晓自己从何而来,那么我们将向何处而去?对于自然界,也并不需要持对峙的态度。从远古到现在,它始终与我们相互依存。我们衣食,具依靠其而来,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它进行分割与侵害?——是时候放慢一下脚步,重温残酷的历史,从中汲取教训,在回望中,在时间的坐标中,找寻今天的定位了。

    人类之于自然与人文,仿佛便是出走离乡、日久年深的旅人,隔着岁月迷雾,始终望不见失落已久的故乡。久而久之,精神一片荒芜。这片乡愁,究竟不知何时才能得以慰籍。在这个虚浮夸耀的国度,或许《后望书》可以成为清凉之风,吹散障雾。

    可是,我真怕知道,到底有几个政府官员,或者专家学者们可以认真研读它,以此来纠正所作所为。
  •   为了更好地前行
    评《后望书》

    曾几何时,我们的一些官员,在GDP的引导下大搞政绩工程,带着狂热的发展主义掀起经济热潮;曾几何时,我们的一些学者已经习惯了高唱赞歌,为官员的管理悄悄抹去不光彩的一面。在国内发生的很多灾难中,很多却被认为是“天灾”而不是“人祸”;即使是在经济大发展、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今天,唯一能安慰国民内心的,只有对曾经的怀念了,当然,唱红歌也仅仅是一种得到官方认可的方式。那么,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回头去看,很多恶性事件可以归因于体制,可以归因于官员的个人素质和执政能力,还可以归因于我们对于发展的理解。只是,我们还不习惯于后望,后望不仅需要坦诚自己不足的勇气,更需要的是在检讨自己的过程中,为更好地前行寻找一条路径出来。《后望书》属于这样的一种反思和检讨,他站在对历史、地理和文化负责的角度来挖掘中国60多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运动中,我们对大自然,对社会和人民,对历史和文化做下的亏欠。对于经济发展和国家进步这个宏大的课题,不能老是停留在学术研究的范畴了;朱幼棣这个曾经的学者、现在的官员,在勇敢地揭开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的同时,是不是也在安慰着受伤的民心?

    水!水!!水!!!在《后望书》里,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水,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而政府关于水的折腾,却让我们缺水的境况每况愈下。永定河干涸了,我们的首都靠着密云水库和南水北调的水维持着尴尬,环境越来越差,我们只能唱起“我爱雾都天安门,天安门上灰蒙蒙”来打发我们的无奈。三门峡水库“无水的淹没和毁灭”,造成了潼关的消失,百万百姓背井离乡。西北曾经多少的绿洲,现今却被沙漠所包围,百姓们不得不一般再搬,距离他们久居的故乡越来越远。林语堂先生说过:有了山,有了水,人便有了灵性。当今天很多地方还有山,但没有了水的时候,那里的人们一定对林语堂先生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几年,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水,还有绿油油的草原、名闻中外的历史文化古迹,最重要的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环境。

    在经济建设、社会化大运动此起彼伏的今天,我们是否需要思考一下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而未来我们还需要如何前行?作者朱幼棣带着很强的“家国天下”的士大夫情节:责任、正义和良心,竟使我不能成眠,如芒刺在背,不能不呼喊。而他在《后望书》的呼喊,无非是想唤醒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为自己也为祖孙后代保留一个美好的家园。“不需要再重复那些艰难的故事了。但愿阴影留在昨天,明天会更好”。是啊,如果我们的政府有后望的勇气,有敢于担当的脊梁,改革才能深入下去;我们的民族有后望的习惯,有深谋远虑的思考,发展才能持续下去。

    我们的领导发言经常是只说有点不说不足,我们的媒体为了维护权威只报喜不报忧,这种掩盖却在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同时,逐渐拉大了政府、媒体和民众之间的关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敏感的社会民生问题也进入了攻坚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政府官员们也能有一种坦诚的态度。在昨晚关于药品销售中存在“回扣”的医改新闻中,发改委的一位副主任说:“对于以药养医问题,不仅仅是销售代表的问题和医院的问题,我们的体制也有问题。政府应该重新考虑一下了……”不再是掩盖事实、推诿责任了,不再是怨天尤人、左右言它了。为了带领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应该有一种“后望”的坦诚和勇敢。
    2011-12-25
  •   发展的经济悲凉的心 评《后望书》
      
      落潇/文
      
      一次与朋友聊天,提到西安的雨天比往年多了,下雨也更频繁了,真所谓风调雨顺,相应的,位于长江下游的他的故乡,儿时的梅雨天气已经只能在回忆中寻找。正如朱幼棣老师在他的新作《后望书》中提到的那样,三峡带来的发电量,似乎标志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然而带来的更多的自然问题,则预示着经济腾飞的代价。
      
      从然间,我在西安的生活十载有余,对唐代历史颇有了解,潼关漫道,关中屏障,然而却从未与其近距离接触过,陕西的旅游册子上,也从未没有显出她曾经的辉煌和值得回味的地方。读《后望书》,我才更深刻的了解到潼关漫道只能存在老一代人的记忆中,隋唐十六国时期的诸多繁华之地,已经在我们今天的地图中黯然消失了,曾经的感情伴随古城的被毁烟消云散,曾经发生的往事更是让后人无从考证。潼关、陕州、蒲州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的人文古迹也已经进入历史,即使今天我们走到让我感动的地方,现代化的建筑也许会让我苦不堪言,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触景生情的那份悲凉,作者只好将仅存的几张老照片让读者去想象曾经的古城,曾经的文化。
      
      古城的消失,让留下的文化斗显苍白。曾经在蒲城边的鹳雀楼上,王之焕还在高兴的作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王之焕知道今天的蒲城已经不存在了,他该是怎样的心情,他能否做出那样著名的诗词呢?如果邓小平当年在深圳的一个圆,成就了中国的经济腾飞,那么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黄河最湍急的地方,领导画出的一个圆,则是毁灭了中国古代最辉煌的历史。漂亮的风陵渡没了,彰显故人智慧的潼关古城没了,陕州没了,浙江定海没了,贵州遵义古城没了,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徐帆的一句话“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恰如其分的形容了无数的后人,和那些曾经持反对意见的真心保持历史的大师们当时的无奈之情。
      
      一座一座的古城伴随现代化的建设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一座一座欧风美雨荡涤下的中国城镇进入我们的生活。本想借着部门活动的机会,到平遥的古城,王家大院,去看看曾经辉煌的古代建筑,转念思想,心已悲凉,不想再对着那仅存的古城叹息和感慨,最终放弃此行。我很佩服朱幼棣老师的勇气,曾任职于国务院的高职,没有为了地位的升迁而发表昧良心的附和,而是真真切切的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察,去认识经济建设的大手笔。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脑海中,已经成为一个标志,但今天的中国,真的需要好好思考我们曾经宝贵的历史,亡羊补牢,依然不晚。
      
      唐太宗曾经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同样的,《后望书》让今天的我们在致力于经济的发展,政绩工程的建设的同时,可以向后望一下身后,是否走出了有价值的一步。
      
      2011-12-4晚
  •   后望书(全新修订版!温家宝总理智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者之一、前国务研院究室司长沥血之作!是正版,数的内容好值得一看
  •   后望书,让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无知、混沌,
    在这繁华的大都市生活久了,越来越觉得生活的幸福是如此的自然,
    哪怕的常常感觉到自然得莫名空虚,
    “南水北调”的高歌欢庆下还曾让我为自己选择生活在北京而自得,而如今
    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南水北调的价值和必要性以及由此而生的移民疾苦被当下漠视,
    突然间感到被深深的刺痛,刺痛我的已分不清是漠视还是其它?

    更从书中找到现代化城市进程中,大广场建设的悲哀,
    才发现,这些都源于我们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知和轻慢,
    是什么让我们西化了而看不清来时的路?
    是什么让我们对自己的祖宗轻视而去追逐西洋人的繁华?

    我想,我们该反醒了,该后望了!


    朱幼棣,一个铮铮铁骨的中国学者,
    后望书,愿是“追求高速经济腾飞”的中国政客们头顶上的一记响雷,
    当它发出的声音能牵绊住追名逐利的政客们“拆建盖超”的脚步,
    朱幼棣的数千日夜的辛劳也算是能有价值。

    朱老师说得好:当知识和权力发生冲突和失衡时,往往是知识屈服于权力!

    我认为此书应该是成为各大小省市官员们的读物,只可惜,看书的领导干部们越来越少。

    支持朱老师,更推荐朱老师的--大国医改


  •   看着这本《后望书》,里面所有讲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发生的对人文、自然环境的彻底改造,偌大的古代潼关,今天已经只有残存的废墟,在废墟上叹息的人估计今天都没几个了。不是作者的提及,我竟然也要将其遗忘了。

    阅读此书,真的你会有种阅读越心痛的感觉,虽然有些地方没去过,但是看着作者拍摄的照片以及语言的描述,就已经感到亲历现场,感到一丝丝灼烧的痛。潼关就是决策的失误就这样远去了,那个曾经的兵家必争之地,是入主中原的关卡,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作者用文人真实的感情来描述他对此事的后望,绝不是想要指责什么,是希望后续的行为能够停止,真的让决策不失偏颇。之后作者写到了像武当山遇真宫的大火,福州三坊七巷的拆迁保卫战,奉节的背影等等。经济建设总不能已破坏文化自然景观为代价吧,这样的建设还是少点为好。朱幼棣做为文人,后又从政,但是书生之气依存,他有机会走访下面,有机会得到更多的信息,因此在书中更加坦诚了自己的怒与呼。有些事情既然已经成了事实,如果后望的时候就是指责,也已经于事无补了,倒是拿出点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态度更为合适,在事实的基础之上,求得补救,求得一些改变,这恐怕是作者和人民最远看到的。
    一直在想:曾经的一代人是有文化没知识,新的一代人是有知识没文化。究竟我们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国已有的体制,如果一直延续下去,还会催生很多类似书中描写的事情。究竟我们是造福社会、造福后代,还是在毁灭文化和传统。书中所描述的一些历史的风景已经在淡漠中远去。但是总有一些风景曾经留在一些人的心中,它们不曾远去,只会到永远。我们在追求高速的发展,我们在经济大潮中高速腾飞,但是静下心来,好好回望一下,我们才意识到这腾飞之余带来的伤痛又有多少。很多伤痛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因此有些人总是怕提及伤疤,其实越是如此,越是容易缺乏公允的信心,缺乏面对现实的决心。作者写此书真的目的不是揭伤疤,而是希望能够“为了前瞻的回顾”。
    社会终将不断发展,但是希望每次发展不要留下伤痛一片,累及我们固有的文化产物,伤及那已经伤不起的文化风景。
  •   以前看过《西藏之水救中国》,对北方缺水的前途有无限的担忧和美好冥想,但是看了《后望书》,才深深觉得做事的始终是人,把一件事做好做坏的都是人。就像朱先生在写到三门峡的时候说的,现在反思追悔惋惜三门峡的无水淹没已经不是最紧要的事,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更重要的,是要反思那个决策过程,才能后人知之而鉴之,而这,才是后望的意义吧。
  •   对作者的了解始于阳光卫视的节目,他谈到了城市改造的大拆大建,深有同感。作为一个从事城市规划工作二十几年的人。今天读到这本书觉得很不错。值得推荐给理工科建筑土木类工程师们阅读。
    刚刚下载读了第一段,三门峡。作者的文笔真不错。有味道。
  •   这是我十年来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作者用一生的积淀、智慧和心血写出历史的真实。在当今这个经济至上的物欲世界,他真实地写出“穷追利益者、误导历史者”不敢说出的话。我认为,这本书应该在大学、甚至是中学里普及阅读。特别是对一个水利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是在大学教材里找不到的知识,也是重塑水利工作者价值观的好教材。
  •   看透作者的良心 用良心写书的人
  •   看了这本书,就如标题所说的,痛,痛,痛!痛彻心扉!
    那么多的错误,造成对自然的破坏,对文物的损毁,对历史的蔑视,是因为的人的无知?人的自以为是?是利益?到底是在背后什么驱动了这些盲目的错误的行为?
    很心痛,很多大错已经铸成。更心痛的是,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些错误。
    除了通心之外,还能做点什么。
    作者很牛掰!致敬!
  •   中国存在有很多现状,我们只是知道这些事,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更不知道这样的够过。政府不会没有原因的做这些事情,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酿成大祸。有些事儿,只有知道了前因后果,才能更明白的看到将来,或者说是过去。
  •   作者底蕴深厚,读来发人深思!要是每个官员都读一读该多好啊!
  •   之前是有看过这本书的,这次看到有修订版的,便立即买了。看到这本书的封面,看到那几个字,总有莫名的宁静感。书我又细细读了一遍,文字依旧是那样温润而沉静的感觉,就好像一位博学大师在你面前缓缓道来,你感动于他知识的丰富和没有一丝炫耀的姿态。这是一种学者风,大家风。历史、地理、散文在这里完美融合,令人欲罢不能。想不到,一年后再回来看这本书,才发觉,我早就已爱上。
  •   书还没有看完,但我已决定要珍藏它。作为一个喜欢旅游的文科生,我简直爱死了它。书里有一种境界,就是我这个文科生这前半辈子所追求的。我以前一直不知道我所执着的是什么,但是现在我的执着有了形状。这样一本好书,这样一种人生,应该被每一个人珍藏。
  •   有骨气的文人,读此书方知改革建设的诟病,官员该反思啊
  •   很多人都在让我们凡事要向前看,但是偶尔往后看,会让我们更好的往前看。读了这本书,让我心情沉重,科学决策能减少很多损失。
  •   作者很用心的写书,就是看的人容易悲观
  •   在现在很多人只是浮夸的文字的比较下,作者好真的写了点东西,不仅仅是愤青,起码有调查
  •   书里头虽然讲的主要是与水利相关的事,却讲到了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思维上的缺陷。求大求全,不做整体考量的思维,却是要引起重视的
  •   作者,用他丰富的阅历写出了这本书.很值得一看
  •   看起来似乎很不错的样子,买书是一种享受
  •   作者文笔可以,见解独到,值得一读。
  •   一本地理散文集,不过有相当篇幅提到了水,看来作者是对水有独爱了。我也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像作者一样,带着自己的思想,游览每一处风景。我完全被作者的视野震撼了。
  •   踏在古潼关城内,心陡然起了波澜.后望
  •   决策者应该好好看看,否则给国家带来后患无穷。
  •   一直想买来的,别人推荐的说是不错
  •   需要好好想读,认真思考品味
  •   非常值得一读!何为心理,此书启发人们的思考,也同样给人们心理学的学识,……,正所谓开卷有益!……
  •   书中的文字句句直观揭露了社会现实,客观而真实。
  •   本来想买 原版的 一直没货 就买了修订版的 会好好看的
  •   给我老公买的,他看的书我看着累。
  •   很少读写历史的书,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个道理有些时候也是有出入的。
  •   很好很强大,绝对是一本好书。
  •   拜读之后,发现来许多以前不清楚的状态,世界是一个谎言,但是我有权知道真相。
  •   不错,就是内容太让人压抑了!
  •   多希望这本书的历史不要照进现实啊
  •   对人文地理有兴趣的,一定要看看。不感兴趣,不适合买,因为你会感到乏味的。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   大家迷茫了可以来看看这本书~
  •   增长见识,通过阅读本书关于水的信息,能够了解更多改革政策
  •   非常难得的一本书,发人深省
  •   帮同事买的,是正版的,很喜欢
  •   好书,非常有警醒教育意义
  •   确实是好书!很不错 值得一看
  •   一本好书。引人深思。
  •   还没有细读,应该不错的。
  •   一言难尽,不如不说了。
  •   好书 读了心情沉重
  •   待看过后再写评论
  •   其意彷徨,一言难尽。
  •   看过之前的版本,很久以前了,当时没有收藏挺遗憾的,这次买本最新版的看看
  •   深刻的描写了当下的很多中国问题
  •   发人深省的一本好书,值得一看
  •   敢直抒胸臆,敢倾吐国殇。
  •   还没看呢,一本一本的来吧
  •   我未必热爱旅行,有时却迫不得已。旅途兜兜转转,江河湖海,名胜古迹,游得不少。三门峡、北京城、杭州城、武当山、河西走廊、敦煌、新疆和奉节县。这些地名,在游人眼中皆为热门的旅游景点,除此之外,貌似没什么内在联系。而在朱幼棣的《后望书》里,却将它们共同的命运重新集结,梳理成一条今日的生命线,岁月在延伸,历史需回望。后望,顾名思义,回头看。回首来时路,奔流的江河湖海,高耸的崇山峻岭,刻满历史痕迹,消亡与破坏是它们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本书作者朱幼棣,他新华社记者的身份是我始料未及。一般地,我们以为喉舌的功能都倾注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创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极少有反思,有异样的声音,且公诸于众,言辞犀利,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朱幼棣是位有理想的新闻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世界有目共瞩。很多老外羡慕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尤其在欧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有位在奔驰中国公司工作的德国朋友,被调回德国的消息困扰许久,原因是德国的热水很贵,他担心负担不起每天洗澡的费用。然而,当在电视中看到希腊人排着长队领取救济面包时,还有考虑到这位德国朋友的痛楚时,我们是否反思过今天中国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我们的心灵是否早已贪婪享乐的人性扭曲得不成样子?

    前几日读报,说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除了,北京文物局却称不知情。我曾去巴黎城中闲逛,感叹于历史保存之完好。每一块石头,每一扇门好像都在代表法兰西民族的古老在说话。巴黎的开发区之现代建筑却令人耳目一新,前卫而且富于创意。我不禁想起北京陆续被拆迁的牌楼、四合院,哪一块砖头都比巴黎城年岁久远。就像朱幼棣在书中所说,北京丢失的是根,我想,或许也包括民族灵魂。我们的城市规划总是以摧毁为代价,“保护” 这个字眼儿就像天外来客。“新”字并不永远都是褒奖。

    读到坎儿井正在快速消亡时,我吃惊不已。吐鲁番,我曾去过两次。“坎儿井”是独一无二的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其精湛实用令人感叹。而消亡的原因是大量的打井机让地下水位越降越低。西部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令内陆河枯竭,沙漠横行无忌。也许有一天,在我们子孙后代的词汇里“坎儿井”只是名称与图片,“缺乏水资源”已经是他们解决不掉的问题。

    朱幼棣以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及其渊博的知识,透彻的分析将那些详尽的事实呈现在我们面前。“生存与发展”是我们向前的目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却应是我们发展的前提。回望不仅仅是为了忏悔。从现在做起,一切都还来得及。

  •   文字美,叙述美,史料丰富,很有趣味,当史书读也很好,当然作者的身份决定,书里更多是凄美和无奈,这也透着中国的悲剧和活该
  •   后望,这个名字起的有点意思,后望已物非人非,一句治水把多少的文化历史给冲没了,一句改革伤了多少水库移民的心,毁了他们精神的寄托,赖以生存的家园。
  •   个人感觉,没有朱老师的《大国医改》精彩
  •   水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有些领域还是禁区。文章足以发人深省。书的印装很精美。属于“可以获得知识并且引起思考”这个层次。
  •   内容就不说了,好。书的质量还行吧,纸张不错,印刷的稍微有些重影,瑕不掩瑜
  •   中信出版的書都很好,裝幀不錯。可是書覺得很沉重,對當代的憂慮又更重了些。我們應當珍惜曆史,保護古跡
  •   以历史为背景很有警醒意义之作,值得一看
  •   看一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这个有异曲同工之秒,人类所谓的进步到底如何来评判?
  •   书中的文字句句直观揭露了社会现实,客观而真实。赞(0) 回复(0)转推
  •   我就是学水利的,书的质量不说了,光说说内容吧~ 写的很实,不愧是新华社的记者出身的人,对一些大坝和水库的描写,一看就知道确实是是地区考察过的,很不错。
  •   值得反思!
  •   东西不错~值得买!!!
  •   听电子书觉得不错再买的
  •   引起后辈警示
  •     文/严杰夫
      
      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自请离京,退居西安和洛阳编撰《通鉴》。由于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后世把这套书称为《资治通鉴》。事实上,以史为鉴,始终都是中国知识分子执守的一个重要传统。这种传统近可追溯到司马光,更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孔子编修《春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在文字的“微言大义”中,给统治者执政给予批评和建议,始终都是传统知识分子最为看重的价值。
      
      在“清议”变成大家眼中的“空谈”,甚至会遭人白眼的今天,要在知识分子中,再去寻见这样的传统,似乎有点困难。不过,仍然还是会有一些人,偏偏就是怀抱一腔“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感,要去质疑当下的问题。在他们身上,我们似乎还能依稀看到士大夫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影子。朱幼棣,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翻开朱幼棣《后望书》的第一页,我们似乎就能闻到他身上那种书卷气的“味道”。在第一章,他的笔锋直接指向了中华文化的心脏地带——河南三门峡。三门峡因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的三门峡大坝而得名,作者的眼光自然是落在这个“黄河第一坝”上。然而,由于三门峡地区是夏商两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可谓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在这个历史沉积丰富的地区,建造如此巨大的水利工程,究竟是“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了”,还是只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形象工程,却使得大片的历史遗迹被遗憾的抹去,才是作者想提出的问题。
      
      就是在这种寻古和“后望”中,作者表达着自己的忧虑。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传统知识分子式的忧虑贯穿了整本《后望书》。这种“忧虑”,是与中国传统历史中的士大夫精神相通的。封建时代,在帝王面前敢于表达自己的忧虑自然需要勇气,因为这往往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在当下,在众人面前表达忧虑仍然需要勇气,面对盲目的大众去发出不同的声音,召来的却常常是不满和愤恨。所以,正是传统遗传下的责任感,给了朱幼棣这种勇气。
      
      朱幼棣继承的这种传统,不仅仅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忧虑中,还体现在对人文的关怀,对民生的叩问中。在《后望书》的十章中,每一个质疑的最终落脚处,似乎都在于人文和民生。无论是在新旧之间的挣扎北京城,还是西北水危机背后凸显的社会对于生态的无知,及至于对南水北调、三峡移民这种战略工程的质疑,作者最为关心的始终是,在国家急速发展中,在现代化的“大跃进”中,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不是还依旧扎实,国人生存的环境是不是在得到改善。这样来看,朱幼棣的这种忧虑,体现的不仅是现代与古代的碰撞,更是理性和启蒙,与盲目和愚昧之间的角逐。
      
      自然,也应看到作者与封建知识分子间的区别。作者关注的早已不是儒家士大夫研究的“帝王之学”,而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真正的民生和谐。所以,这本《后望书》,不再只是如司马光那样,刻意去为帝王编写的教材;也不是学孔子在字里行间“微言大义”地去借古喻今。所以,他能够在纸张间大声地抛出自己的质问,正如他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那样。
      
      作为一个曾经的矿山技术员,作为一个曾经的国家通讯社的记者,也作为一个曾经的高层官方智库中的一员,朱幼棣的身上重合着传统与现代知识分子的两种品质。无论是“清议”也好,亦或是“针砭时弊”,朱幼棣所作的这种“后望”,想必是为完成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诚然,如朋友吴晓波所说的,他“自也逃不过他那一代人的宿命”,但这个时代里有了他的声音,就有着必要的价值。
      
  •     去年,朱幼棣在浦东干部管理学院讲课,因为听课的多是水利部门的干部,朱幼棣就避而不谈水利工程的得与失,只讲河流与文化。有学员质问朱幼棣:“你为什么反对南水北调工程?
      全班一片寂静。
      朱幼棣说:“你是看了《后望书》?书上写得明白,我只是反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那你为什么反对西线工程,调水把西北建成粮仓,有什么不对?”
      “那咱们算算账,看看用从长江调来的水种小麦合不合算。”朱幼棣说,“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静态投资3040亿元——实际上可能大大超出;工程使用寿命45年计算,每年实际耗资67.5亿元。即使四十多年后调水工程仍能使用,维修成本也很高。
      “经济学投资回报通常按银行利率计算,以5%利率计算,1年为150亿元。这两项相加,调水实际费用为217.5亿元。这还没有算调水工程的管理成本,这个管理成本一年也需要5-6亿元。这个费用我们暂且忽略不计。”
      朱幼棣扳着手指继续算下去,“按西线工程按设计,一年调水量为170亿立方米。这样算来,长江水调到黄河,每立方米成本1.28元。黄河水再流到千公里外的宁夏、内蒙、河套引灌区,加上损耗,每立方米水成本要达到1.5元。若加上提水等费用,实际每吨水成本超过2元。
      还有小麦耗水系数,在华北降水多的地方,生产一公斤小麦只要几百公斤的水,而在西北,生产一公斤小麦就需要1立方米的水。
      这样一算,这样高的水价,你种小麦种得起吗?”
      提问的学员一言不发,默默坐下。
      于是讲课继续进行。
  •     后望书:一位忧世的心灵倾诉
      
       文\ 蠹鱼
      
       400页的书就这样,每天被我翻来翻去。因喜爱,因厚重,因打动人心。当提笔写的时候,却是不敢轻易下笔的。在这样一位学识修养,忧国忧民的志士面前,生怕,就是怕无力把他的人格修养与撼动心魄的魅力写得透彻。通读下来,在想,社会为何不再给他更多的职权,使他能够用自己的学识排解他的忧世之心,得以发挥到极致。其实是国家的,民族的!中国需要这样的人才,需要这样的人才来捍卫华夏的文明,使他们那饱经阅历中沉淀下的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得以更好的融合与发扬。
      
      
      
       出书热的时代,也就是书籍泛滥的时代。很多书,到了手里,翻看下来,值得获益的地方不多,也不大。阅读上的挑选,更将浪费读书人的时间。能与一本好书相逢,如是珍宝,相遇的欢喜直指肺腑。朱幼棣的《后望书》,就是这样一本令我欢喜,令我尊重,令我珍惜的书。他的书,不单是可读,还可敬。书中处处洋洒着历史、地理、人文、学术等知识点,可贵的就是那对家国的悲悯忧世之心。为人,令人惊叹!为文,令人惊叹!因他的讷言敏思、博古通今,才写出这样一本值得不同领域的人都来阅读与关注。
      
      
      
       文字的优雅来自美丽的内心,在这样一位视野如此广阔的内心世界里,你会看到他的高度,一种大我的思想。卷帙浩繁,值得常翻常看。作者会带你去思考,带你去纠错,带你去分析时弊,带你去关注祖国的山河、人文的那些悲喜交加的命脉。在历史的变迁与变革下,这些命运,才是真正诱发我们思考的深刻主题。说上这些,我还是以一个外行人来评说自己的一己之言:请虚心静读这本《后望书》。算是在你的知识层面给你做个引导,当你领略作者内心的那份感怀后,你再去走入历史、地理、人文、社科,你会觉得作者的这些忧世的状态是如何的牵动你,牵动着中国!
      
      
      
       他在再版序言中写道:“深入思考或许并不是个好习惯,使心有重负,自己也不能轻松快乐地生活。”由于这份情怀不能释放,使这位既是学者又是官员的他,内心的块垒有种感极而悲,为那些失去的叹惋,苍凉无奈之感是鲜见的悲凉。木已成舟一件件,使人不堪回首!以后的呢,还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吗?这本书能引起大家的认识而被重视吗?这位名重一时的士大夫儒者的忧世之心,能否用他的思想与智慧对症下药,开良方?在历史与现实、在学术与文学,后望与前瞻,能否不在历史的荒诞与硝烟中再次重演,不再见那些残破与荒凉,不再见那些毁灭的不忍睹。
      
      
      
       他的倾诉你可倾听得到?觉醒的人能否就此悔过自新?
      
  •     最初是在聽靜雅思聽的Podcast時聽到這本書的部份內容,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隨即發現這本書在書店裡根本買不到,淘寶上倒是有,一時沒有下手,隨後也就淡忘了。最近才在書店裡偶然看到,當即買入。儘管有着很好的初步印象,真正閱讀的時候,卻發現本書並沒有那麼好。
      
      作者是體制中人,本書涉及卻又是當朝最深重的政治問題、社會問題、生態問題,行文起來,往往欲說還休,時時半途而廢,下筆不敢十分用力,落墨何能三分入木?這自然令欲窮究竟的讀者鬱悶不已。
      
      體制人說體制事,抑不住激憤,又放不下身段,更抵不住權勢,本來就很為難,倒是不必太苛求作者,願意這樣呼喊數聲,也算得是一本良心書了。
      祗是,這良心裡面隱隱還是有些急先鋒的脈動。
  •     每次回家,我都是坐跨海大桥的大巴直达宁波,如果不赶时间,都会去汽车站附近的月湖走走。这两年,宁波月湖老宅遭到大面积的拆迁,最近国内有很多媒体包括《南方周末》的记者陆续探看采访了这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景区。年后宁波回来的车上,我左手拿着手机刷微博,看到朋友转发的消息称刚走过一个世纪的天津盛锡福也将面临拆除,大批市民呼吁并恳请政府考虑保留,切勿重蹈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旧居的覆辙……我的右手,捧着的是朱幼棣《后望书》。那一刻,匪夷所思的诸多巧合让我悲恸不自胜。
      
       守望现实困境
      
       《后望书》整本的笔力显得朴实雄劲,力透纸背而又深情。弥漫全书的是作者心生太息潸然状——这是一种血流不止的心痛。笔端离现实的距离如此之近,心生重负是如此难以言表。这么说不仅是针对书本身的一种情绪性基调,也指向书中毫不避违地表达的严峻现象和危机的劫难,以及倏然不见的所有。所谓“后望书”,大意是向后瞭望既成历史之感所书。回头守望往昔岁月的失败与峥嵘,取刻骨铭心的经验和教训,弃无所顾忌的放任和破坏,当然最重要的是:后望还是为了前瞻的参考、需要。这种精神的核心与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
      
       书中的前部分有四章写到雄峙数百上千年的古建筑、文化街、历史遗迹在新的“文化大革命”——拆迁令——和诸多城市发展规划的责令声中纷纷倒下。与战争炮火被毁相比,这样没有任何硝烟的拆毁无疑更令人痛心疾首,这是屋里人关起门来自为的事,本可以完全避免的。历史同样证明,原本能更好地整合布置出新的空间与家宅居所,所以现在不难看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从上到下都在重建仿修各种楼阁亭台、街道胡同甚至历史文化名城重镇,只是其中猫腻不少,比如书中提到的地方政府换届,都是一纸新规划,日后反而成为其政绩的一张城市名片。政府只要有钱,其余的都交给设计研究施工单位,因此最后翻来覆去,经过刻意地修缮与打扮,即便再如何花枝招展,修复的古建筑街区也多沦为单纯的风景或商业作坊,毫无人事情节的负载:人们联想不到被重修改造后的建筑背后居然有那样的历史故事。这是奇怪的一个现象,值得深思。漫步拥有千百年历史的城市,真正能饕餮一下视觉盛宴已所剩无几,当然有人喜欢看摩天大楼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箴言说得好:“填塞得太满的画幅往往笔断意断,留白的画面反倒让人浮想联翩。”说到底,那样的城市也终究会变得面目狰狞。历史情感的东西不堪建设的负重,殊不知在开放年代的凶潮涌浪中,这些民族的自家的东西才可谓之大国精神的食粮。而这些景区景观建筑等很多都是某种文化的滥觞之地。它们的拆毁与消亡意味着什么,是无数有心人不言自明的。
      
       书的另一个重心在于“水”。西北内陆地区为什么会严重缺水;敦煌罗布泊和内陆水井水库的水为什么会越来越少;调水工程的利弊与成效几何;修建各种水库大坝水电站等的合理性、不合理性及因此造成的大移民问题等等。其中的实例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对比,如写到张掖与黑河一节,当年大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指此地,而河西走廊在清代史地学家的笔下还是塞外江南画面,而近几十年来的各种人为因素对比清政府对黑河分水制定的政策,如此可窥一斑。又如写大调水章节,分析各种得失利弊和要害,在得出水价问题的时候对比香港水价的公益性和日本政府对水价的财政补助支持,以示让百姓和企业自主消费高价用水是制约长期可持续发展的。
      
       今天,水贵如油的地方不再是中东,中国的“火洲”——吐鲁番就有大量坎儿井断流、干涸和废弃的现象,由于加上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轻慢草率。 这座庞大的“地下长城”如今早已成为一种现代水利工程的刀下鬼。而拉萨旧城和八角街大昭寺周边的变化也成为不和谐改造的失败案例。
      
       在追寻诘问的同时,一种坦荡的悲痛与缅怀之情油然而生。作为典型传统知识分子,朱幼棣身上独特罕有的士大夫式的气质和关怀精神,造就他难以出世的宿命,所以,他内心一直是代替着国家政府和良心们在守望着现实困境,哪怕这些现实困境我们也看在眼里,但都不及他的重负与担当。
      
       延承历史文脉
      
       《后望书》虽然写得古意浩荡,不乏诗情、人文主义关怀和精辟的修辞佳句,但体裁上仍是报告文学,而非散文。全书都是在大量事实史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刻思考和分析,再以作家独特的感情与技巧运笔而成。本书各章节在逻辑上并没有任何联系,每个章节都有独立的关注点和切入点,这种以点带面的创作在重心上内敛收缩成一支箭,直指问题核心:如何延承一个国家甚至是人类的历史文脉。这一现实课题的解决在作者——哪怕他曾是政府高官——提出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深刻呈现上,显得尤为尴尬。
      
       古希腊诗人荷马说:“神祗编织不幸,是为了让后代不缺少吟唱的题材。”从文学艺术的私心上来讲,这是写作者一种秘而不宣的创作真理。然而,若这样的慧言妙语被当做拆毁古迹文物的策划案语,那是一个多大的嘲讽和玩笑!历史和文化一样,都需要皈依,需要植根。像新的鹳雀楼,形式上的逼真再现却没有诠释出历史古迹风貌的任何价值内涵。景观在重建后并没有给人历史意境和文化内涵的确切表达,只沦为一种单纯的旅游风景,最终呈现于人的,尽是俱往矣的风烟浮云之象。书中开篇提到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法国建筑师安德勒说:“对付一个古老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它逼到危机的边缘。”国家大剧院全然没有半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嵌入,而是十分超现实主义的气派,一种和中国文化建筑气息格格不入的“标新立异”,背后透露出新时代人文氛围里令人忧虑的气象。
      
       天灾与人祸,前者无法挡,后者犹可避。当权者沉醉在时代的幻梦中难以自拔,他们以为拆拆修修补补,再老的东西终究会变回原来的样子,只要有钱。他们看到自己头顶上永远是亘古如斯的月的阴晴圆缺,而不是脚下这片大地的翻腾悲鸣与燎原火势。其实确切地说,这都是一个国家建设过程中必然面临的困难,可惜在百年的民族苦难史和奋斗史中,先辈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文化精神财富像十五后的月亮,愈来愈小,越来越弱,渐行渐远……崇尚变化的人们在喜新厌旧的年代里,起初遭殃的也许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接着是在现代社会集体迷失的,最后难以幸免的还是我们自己——我们拿不出有价值的东西去兑换由衷的赞赏,拿捏不到回光返照的任何契机,只能让时间和历史再次辛勤耕耘,把当下守得住的换成未来数千年后的文明古迹。当然,这是非常悲哀的一种瞻望方式。人心赖于依存的回忆载体被抽离出时空,不可逆向性和不可再生性不仅让个体无语,也让历史默然。只留脑海中的回忆在个体和集体的代代逝去中留下渐远渐淡的辙印,最后慢慢地模糊掉与辉煌文化历史的链接。
      
       这几十年的翻天覆地,几十年杂草丛生般汹涌而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造成的现实困境,《后望书》都用像手术刀一样深刻冷峻又精准的文字铺展描析下来:只有认清现实,才有可能在未来走出好的一条路。但当下的现实竟不足以让政府得到重视,推诿掩盖,麻木漠视,袖手旁观。若没有充分的自信勇气与十足的坦诚,再怎么样的深谋远虑都是纸上谈兵。欧风美雨荡涤下的中国城镇,鲜有人会追寻中国城市自身所拥有的血脉和灵魂。中国在城市化的高速公路上一路飞奔,能让它停下来是不可能的,唯独是慢,是“瞻前顾后”的气魄格局。
      
       杭州孩儿巷98号古宅和宋墙被救下的曲折命运至少印证了一点:延承一种人类文化精神的共同命脉,更多的还是统治者、管理层的关注和全面思索、组织、规划与落实,这是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坚守无法替代的——回头想想,这也竟是朱幼棣这些有良心的人们书写的必要和精彩。
      
  •     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需要展望的。关于未来,还有过去。
      关于未来的,叫做设想,叫做蓝图。
      关于过去的,叫做察鉴,叫做反思。
      
      汉人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惯,那就是编订前朝历史。
      当然还有另一个习惯,那就是崇尚大一统的思想居然认为卜祝史巫应该独立于世俗皇权之外。
      
      如果说汉末天竺佛学传入中土是第一次文化大传入,那么清末开始的“辛亥百年”则是第二次文化大传入。当然,到今日都未结束的一次文化传入。
      
      
      一
      我们常常会问:这个社会怎么了。
      关于政府关于党派的负面消息层出不穷。
      谣言满天飞,有人信,也有人借着辟谣的名义造谣。或者,借着造谣的手段辟谣。
      
      似乎一夜之间,我们发现整个社会就剩下两种人:动脑子的,和不动脑子的。或者,支持政府的,和骂政府的。
      
      从平头百姓的草根阶层,到政府领导学者商人,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向高大全看齐。我们很难被打动,很难感动。所有可以用来宣传、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理论高度”的事物一律被象征化。而这种象征,却并不能让我们获得真实的内心安宁。
      而世界上恐怕也罕有如此独特的情况: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国家,相距五十年不到的两个政府统治下的国民语言体系居然有着如此大的鸿沟。我们的言语之中充斥着“打倒”“改造”“树立”“建设”“运动”等等一类又一类的词语。而我们的文章段落也几乎感觉不到美感。而相反的,越来越多的则是模棱两可的表述和各种极端的张扬。“最”字已经泛滥,“非常”也不再罕见。“几乎”、“基本”“差不多”已然成了口头禅。“也许可能大概是,然而未必不见得”这么一副有些让人发笑的对联恰恰印证了当下我们话语体系的混乱。
      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想来,这种暴力与混乱,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寒意。
      
      这个以太极为图腾,以中庸为内核的民族,似乎不懂得包容与中立的意思。
      抑或,太懂得包容与中立的意思。
      
      
      二
      历史,从来不只是一篇文字,一筐书。
      学校有历史课,替政治服务。
      学校有地理课,替工业服务。
      孩子们可以熟练的背诵出每一件“历史大事”的精确日期和“历史意义”,可他们却不知道那个时代有过哪些伟大的艺术家与作品。
      孩子们可以精确地说出地壳运动和各大洲的分界线,可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家乡有哪些自然资源。
      
      我们可以嘲笑那些在古玩市场花了数千数万元买回一个印有“Made in China”的“前清御用”瓷器的人。
      我们可以嘲笑那些堂而皇之购买兵马俑、唐三彩并且当做装饰品放在家中的人。
      我们可以尽情的羡慕欧洲数百年的小巷、古堡,传承了数十代的大家族,博物馆里珍藏的千百年前先祖的遗迹。
      
      我们可以羡慕欧洲的现代工业化和厚重的历史积淀。
      我们可以看着“洋大人”不断的讲述他们千万年的历史,告诉世界,告诉他们自己的孩子,甚至告诉我们的孩子:他们是有历史的人,是有根的民族。
      
      我们看着别人家的美好,然后推倒了自己的房子,淹没了自己的故园。
      我们认为自己一无所有。
      
      没有人告诉我们,可以有一个学科,叫做历史地理。
      
      
      三
      古典的中国,任何行业都是有代价的。包括官员。
      除了政府的责罚、舆论的压力,还有内心的道德。因为那是一个有信仰的时代。
      敬天法祖。这是中国人最朴素也最纯粹的信仰。
      
      “妈妈,天上一闪一闪的是什么呀?”
      “是星星。爷爷奶奶他们就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我们不相信基督教的唯一上帝。我们甚至像佛教一样可以称为“无神论”。我们相信的,是天道,是祖宗。
      
      多次外出旅行,在还未城镇化的乡村,还到处可见土地的神龛。在一些古旧的大宅中,还能看见悬挂在厅堂中的先辈画像。
      
      我庆幸,我还能看见汉朝的古墓,魏晋的文章,隋唐的城址,两宋的石刻,明清的宅院。
      我惋惜,无水淹没的陕州蒲州,不复存在的牌楼街巷,被烧毁的书籍,被推倒的庙堂殿宇……
      我害怕。我害怕当我的孩子问我什么是“中流砥柱”,我害怕他问我什么是“蜀道难”,我害怕他问我什么是“二十四桥明月夜”,我害怕……
      
      但是,我会告诉他:不管怎样,要记得:人在做,天在看。
      
      
      
      四
      不要怕,我的孩子。
      不管这个世界变成怎样,你要记得。长辈们都在天上看着我们。他们,和我们在一起。
      不要怕,我的孩子。
      不管世界多么混乱,不管未来多么灰暗。你要记得,我们这个民族,从一无所有中走来。
      不要怕,我的孩子。
      不管别人怎么怀疑你,不信任你。你要记得,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千万年不曾停下不曾改变的血脉。
      
      我相信,汉人更需要的不是对未来的设想,而是对过往的反思。
      因为,中国太大,汉人太多。
      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一个族群,是不可能“规划”的好的。因为人性有无数种可能。
      
      不相信任何党派、政府、主义。
      可我相信时间,相信这个伟大的民族。
      始终不渝的相信,人性有无限之可能。善与爱,长存其中。
      
      当千百年后,我们回望历史。
      希望我们能坦然的回归大地的怀抱。
  •     在看完这本书,始终想着发展和牺牲、速度和质量的矛盾,自己将这本书看成是纪实性文学,作者以前记者的经历给了他人生极大的积淀,对现世黑暗面或者说灰暗面的思考冲击着我们思想的角度和纬度。书中采用的都是记叙性的线索,语言再平实不过。也许在只有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文字面前,才能让我们用平和的思考来面对惨淡的黑、灰现实。
      与其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倒觉得用“大时代”来形容更贴切我的想法:大众的视角偏向于前沿,追求的速度更快,变革来的更突然和迅猛,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宏观。以至于很多跟不上节奏的开始慢慢丢掉了自己,当然也有很多为了追求节奏的丢掉了自己,这个“自己”包括个人、地区、社会、乃至民族和国家。
      文章里面讲了大背景下三峡的修建,城市千篇一律的规划,城市个体文化的湮没,行政手段慢慢集权于个人意志,西北城区、灌区扩大导致缺水,调水的成本、科学性……每一个问题都直戳时代的痛处。
      当然我也不能完全同意文章里面的观点,也对里面很多的科学数据的科学性表示怀疑。讲到西北为了扩建灌区和城市,修建水库导致主干河流截断,下游地下水位下降,干涸。但是这些都是为了保证用水,西北地区只靠雨水完全不能保证作物的生长,水库调灌是必须的;西北人口在向城市集中,城市没有水库的保证民用和工业用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文章说古代河西走廊多么美的景象,到现在残败不堪,归咎于水利管理的失败,我也不能完全赞同。在河西走廊也待过一段时间,就算是没有这些问题,我也不能想象河西走廊以前是那么美丽的景色。我觉得这和地区气候的变化不无关系,全球性的气候短短几年都有明显的变化,更不用说把这个时间拉长到几百年、上千年。季风的变化,海洋洋流的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到地区气候,全球性的循环是一个整体,一个地区的变化就会导致全球的重新洗牌,所以把因素单一化有事偏颇。
      总的来说,欣赏作者本人胜过欣赏书本身。正如吴晓波评价本书作者朱幼棣一样,这是一种“士大夫”精神,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此书命为《后望书》。
      
  •      可以想见朱先生著书时的心痛无助愤慨。。。一切都在发展,一切都是不惜一切代价,独独不在乎人。
      
       对朱先生非常敬仰,本着一个多年职业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去探索发现报道记录,凭着一个炎黄子女的赤子之心。
      
       中国在干什么?!不能慢一些么?不要说大自然在报复人类,是你们把大自然逼得无路可走。
      
       老房子没了,老街道没了,仅有的还打着广告的旗号收费营业,门票不菲外,还间间都是纪念品店小商品店小吃店,多么浮躁啊。想着古人诗词里的那些美好,真不知后人该如何意淫那些辞藻。
      
       水水水!北京天天喊着缺水,嚷着水!可一到冬季,铺天盖地的冰雪项目,人工造雪。不费吗?可发一笑。
      
       建高楼造大桥,一直往前冲冲冲,在2会期间看这本书仿佛显得更回讽刺警醒,且不说造得太快太多,又有多少隐性的坍塌裂缝呢。孩子饭都吃不上,衣都穿不暖,房子还漏风,还遑论什么权利和自由呢。
      
       合上书本,好沉重,又无可奈何,只能珍惜所有及当下,节约能源爱护关心周遭,盼更多的新闻从业者及所谓砖家都能如朱先生一般。
  •     《后望书》大致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回望消失的古城和古建筑,同时摘取了一些颇具现代感的新建筑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现代“审美观”;一是写西北那些消失的古河流,和目前的缺水现状。
      作者有诗人的情怀,因此在他行走在那些古城的遗迹上时,打通了古今的界限,唤醒了读者对那些消失的诗情画意的追忆。作者写黄河沿岸,潼关一线,蒲州、陕州、蒲津渡,思古之情郁郁葱葱,昔日繁华的市街、泛滥的诗情幻化成轻灵的文字跃然纸上。往事是美好的,现实是冷酷的。这些孕育了绚烂文化、生发了美好诗情的宝地,竟然成了一个不完善的水利工程的牺牲品,永远成为了回忆。作者在看见新建的鹳雀楼一节写到:“呜呼,登楼远眺,前不见黄河,后不见古城,更无飞鸟。而山河之伟,云烟之胜,风土之异,不殊于往古矣。”寥寥几笔,写尽了唏嘘,写尽了苍凉。
      当然作者没有陷入纯私人化的个人感伤中,而是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从全局考虑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思考结果和建议。针对拆古城建水电站的经济追求,作者说若将古城开发出来,旅游产生的利益远远要大于发电的利益。针对目前国内出现的一些奇形怪状的建筑,作者说国内简直成了国外某些设计师奇异想法的试验场。同时说当代城市建筑的败笔,多与“虚高的视角和自大有关”,因为传统的亭台楼阁显得过于精致,无法体现某些人想要的气势和威风。
      后望,不止是凭吊和纪念,还是给当代人一个鉴照,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更好的与历史与自然和谐?每个人都需后望。
      
  •      这部书让我这个中文学子汗颜。
       大学时代上公关学的时候,老师曾半眯着眼睛说过,中文系是素质导向的专业,而其他系别则是职业导向的专业。当时只觉得贴心,以为真的大学四年学到了不少“素质”,现如今工作了近四年,只觉得这句话是讽刺的,是悲哀的。中文系远不该如此。
       读后望书,深深觉得这个时代的浮躁,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往后看看,微博里对当代社会现象的评价层出不穷,然而对历史大多沉默不语,这其中可能有其他原因。能够写出当代的历史,并能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并融入深厚的人文关怀的人真的不多,朱老师堪称是一位大家。
       读黄河旁边被拆毁了的古城,胸中无限愤慨,一个决定就能让历史变成灰烬,使人民背井离乡,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拆迁”,其性质何尝有异?作为目睹拆迁的亲历人来说,我看到的听到的大多数是对祖居的不舍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难道说拆迁真的如ZF、电视台宣传的那样,让农村人也能过上好日子吗?折腾,折腾。借用张养浩《潼关怀古》的点睛之句来说,拆,百姓苦,迁,百姓苦。有的村子比较幸运,可以得到原地重盖的楼房,而有的村子则为了“顾全大局”,整村搬迁至异地,村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故地上开发商的高楼平地起。也许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建议大家都读读这本书,80年代的我们即将成为社会中坚,这绝对不是一本消遣的书,如能对我们的思想有一丝影响,恐怕这也是好的吧。
  •     小时候,忘记是几几年了,外婆家附近的河对岸突然造起了2幢当时看来设计相对考究的房子,这在对岸一片良田土地的映衬下看起来略显突兀。问大人,他们也说不清楚。后来才慢慢听说是三峡的移民户,每个镇都分到几户。当时很羡慕他们能住新房子。可是却从来没想到从重庆到浙江,跨越千里,离乡背井,他们留下多少怀念故土的泪水。
      前几天有件事情在新浪微博上很热闹。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被开发商一夜之间夷为平地。建筑人纷纷拍案疾呼,最后北京相关部门对开发商处以50万元的罚款,并责令其恢复原貌。房子被毁了,复建后,还是原来的房子吗?还是原来的建材木料装潢陈设吗?我家的房子重建已经三年了,除了地基还是原地,其他的都变了。可是我每次做梦梦到的那个家,那个房子,还是原来我住了20多年的那个老房子。即使我在新房子里已经住了3年了。假如人死后真的有灵魂,梁林还找得到回家的路吗?朱幼棣先生在《后望书》有提到当年梁思成先生为了北京牌楼与当时的北京副市长发生了激烈的争论(P54)。不知道梁先生生前会不会想到自己的住所会成为名人故居被列为文化遗产,然后在几年后又因为阻碍了发展商前进的步伐而被一夜之间夷为平地。价值50万。话说现在北京城,50万能买到一个卫生间吗?就像当年吴副市长总结的:“在处理中应尊重专家的意见,但专家不能认为自己的意见必须实现。”有多少值得留下的古迹在发展中坍塌瓦解被付之一炬。
      那个外国专家说的:“我们有的你们以后一定也会有,你们现在有的,我们绝对不会有。”破陈出新。那些古老的,富含历史文化精粹的载体,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坍塌在进步,发展这些词的下面。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我从来就不会想到动员全国人民支持的三峡大坝工程,居然烂尾了。虽然身处江南的我也慢慢感觉到截流筑坝后这些年气候的反常,也曾在新闻报纸上模糊地听说某某物种的灭绝,但我总想着,这三峡大坝,一定是福祉了更多的人民,为老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实际好处。却完全没有想到,“几十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了‘黄委会’当年圈出的许多‘淹没区’始终无水,是不能舍弃的良田。于是部分移民开始回流,近年来为了发展经济,又有了不少新的举措。”“三门峡水电站建成后,水位从未到达过离大坝只有几公里的陕州古城,也从未到达过潼关老城,更未到达上游20公里处的蒲州、朝邑县和蒲津渡。”(P35)不知道外婆家附近河对岸的那两户人家,回家了吗? “少年驰走潼关道,风日华山好,壮年奉使叩函崤,寻壑经邱,窈窕逐低高。老来三顾关河杳,九曲黄河绕,秦川渺渺没波涛。万里奔沙,谁与掣蛟鳌!”——《虞美人•三叩潼关》 黄万里
      书中提到很多我未曾知晓的地方,比如北京的“脸盘”与根,城市化进程中那些被改造的旧城,各种地区景观,以及已发生的各种生态灾难。它们没有因为我的无知而继续傲然挺立,也不会因为我的关注而改写命运。
      感谢信息的开放让我们知晓了很多正在发生的事,可是更多的事情却敲敲被我们忽略了。比如离我最近的“孩儿巷98号:一座古宅和一个老人”(P106)。大年初二晚上读到这篇时,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掉落了下来。也许三峡,北京,西北,都离我太远,虽然让人心情沉重,但还能扛住,但读到离我一江之隔(钱塘江)的繁华杭州市区地带有位古稀老人为了保护老房子到处奔走时,我再也忍不住了。看到那堵老墙最终被鉴定为宋墙时,我上悬的心,也慢慢回落至原来的位置。是啊,想推倒它时,好多专家鉴定为否。留住它后,又证明将其开发为陆游故居作为景点收取利益。多么现实的现代化社会啊。
      《后望书》,这不是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也不是所谓的谋士之论,书里一字一句都满含朱先生对祖国大地深沉的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样的地理类人文关怀散文集实属罕见,通过此书又获取了好多知识,开卷有益啊!
      
  •     文/Shirley
      
      我未必热爱旅行,有时却迫不得已。旅途兜兜转转,江河湖海,名胜古迹,游得不少。三门峡、北京城、杭州城、武当山、河西走廊、敦煌、新疆和奉节县。这些地名,在游人眼中皆为热门的旅游景点,除此之外,貌似没什么内在联系。而在朱幼棣的《后望书》里,却将它们共同的命运重新集结,梳理成一条今日的生命线,岁月在延伸,历史需回望。后望,顾名思义,回头看。回首来时路,奔流的江河湖海,高耸的崇山峻岭,刻满历史痕迹,消亡与破坏是它们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本书作者朱幼棣,他新华社记者的身份是我始料未及。一般地,我们以为喉舌的功能都倾注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创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极少有反思,有异样的声音,且公诸于众,言辞犀利,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朱幼棣是位有理想的新闻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世界有目共瞩。很多老外羡慕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尤其在欧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有位在奔驰中国公司工作的德国朋友,他被调回德国的消息困扰许久,原因是德国的热水很贵,他担心负担不起每天洗澡的费用。然而,当在电视中看到希腊人排着长队领取救济面包时,还有考虑到这位德国朋友的痛楚时,我们是否反思过今天中国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我们的心灵是否早已被贪婪享乐的人性扭曲得不成样子?
      
      前几日读报,说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除了,北京文物局却称不知情。我曾去巴黎城中闲逛,感叹于历史保存之完好。每一块石头,每一扇门好像都在代表法兰西民族的古老在说话。巴黎的开发区之现代建筑却令人耳目一新,前卫而且富于创意。我不禁想起北京陆续被拆迁的牌楼、四合院,哪一块砖头都比巴黎城年岁久远。就像朱幼棣在书中所说,北京丢失的是根,我想,或许也包括民族灵魂。我们的城市规划总是以摧毁为代价,“保护” 这个字眼儿就像天外来客。“新”字并不永远都是褒奖。
      
      读到坎儿井正在快速消亡时,我吃惊不已。吐鲁番,我曾去过两次。“坎儿井”是独一无二的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其精湛实用令人感叹。而消亡的原因是大量的打井机让地下水位越降越低。西部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令内陆河枯竭,沙漠横行无忌。也许有一天,在我们子孙后代的词汇里“坎儿井”只是名称与图片,“缺乏水资源”已经是他们解决不掉的问题。
      
      朱幼棣以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及其渊博的知识,透彻的分析将那些详尽的事实呈现在我们面前。“生存与发展”是我们向前的目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却应是我们发展的前提。回望不仅仅是为了忏悔。从现在做起,一切都还来得及。
      
      
      
  •     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艰难的,翻开就是满目历史黄沙滚滚,而这些黄沙至今不息。
      读这本书,注定是要含着热泪去读的,而泪水过后,悲痛之余,是长长的怅怅的叹息,还应该有深深的反思。
      同时,这也是一个恶补常识的过程。我深知自己的常识有多么的匮乏,我不知道原来北京是不缺水的(北京位于海河五大支流永定河的冲积扇上,有永定河和潮白河两大河流,水资源条件十分优越。北京的年降雨量也堪比巴黎和柏林,还有大量的“客水”流过,原本北京并不缺水——仅永定河上游的集水面积就近5万平方公里,约为浙江省的一半),我也不知道原来新疆也是不缺水的,我更不知道是一个老人留住了如今的陆游故居……
      而读的过程中,又总会回想起以后历史教材中的种种说法,荒诞感顿生。
      
      作者在千山万水中行走,用深情的笔墨描绘着曾经繁盛的景象,思索着残败的原因。
      那些熟悉的地名,敦煌,潼关,陕州,蒲州,玉门关,……这些在诗词中在传说里有着动人姿态有着美妙身影的地方,如今只剩无尽荒凉。我们如何寻找归路?
      而为了整齐划一为了方便管理为了面子为了政绩……我们又毁了多少城市建筑?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由德国著名建筑师郝尔曼。费舍尔设计、始建于1908年的济南火车站,却在国内建筑胶“仿欧之风”劲吹的1992年被完全拆除。
      如果这些都还没有戳中你的痛点,没关系,还是请继续翻下去。也许,对文化的无知和对他人的冷漠让一些人永远都是麻木的,他们无感于的文化的流失,无视他人的损失,然而,作者在书中进一步谈到的全人类赖以为生的资源----水资源的逐渐枯竭相信是可以触动每一个人的。若你说不必饮水,那我无话可说。
      
      我不知道何以60年的光阴足以摧毁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我不知道是古人比今天的人聪慧还是今人太愚笨,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人将常识颠倒。大概是权是利吧?若心里缺少了敬畏,做事自然无所畏惧。
      
      感谢朱幼棣先生写了这样一本书,让我有机会看到这些。虽然这并不能改变什么,但一个社会的进步总是需要民智的开启、常识的普及。若我们都懂得那些山河那些泥土的价值,当初的我们还会那样做吗?
      
      以书中的话来结束:“不需要再重复那些艰难的故事了。但愿阴影留在昨天,明天会更好。”
      期待明天会更好,悲剧不再演,山河依旧绿。
      
      另,指出一个错误。印在封底的“宛若文艺复兴年代的‘大百科全书’学派”,“百科全书派”是19世纪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而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
      
  •     喜欢看《中国国家地理》,尤其是单之蔷的文字,在空间上的历练与对人文的思考哲学。他曾写过读书与行路的话,只记得大致的意思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古人的提炼,读书是时间上的研磨,而行路是空间上的修炼,再某种程度上只有经历的两者才可以得到人生的一种境界。”虽然最终选择了理科,却从来没有放弃对于人文地理的热爱。当然,在很多人眼里,地理也属于理科吧?
      人们常常会去怀念逝去的东西,一些消逝的手艺,一些淡忘的学识,一些拆迁的建筑。当然,我们以现在的眼光很难去评判这究竟是好是坏,究竟是摒弃还是在舍弃,或许这种评判只能任凭时光的琢磨和人类认识这个世界的底蕴一起去得到一个定论——然而万物变迁,弱肉强食的法则究竟是好是坏呢?
      在看朱幼棣的《后望书》时,心中总会涌起蠢蠢欲动的悲观情绪。总是在停停放放之间在不断的搜寻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文字算是平和,却有些无奈的情感在其中荡漾。如同你在欣赏一台无声的舞台剧,你看到了其中的悲惨,却听不到演员的哭泣。
      一项工程——大到开山凿河,小到拆瓦筑砾,因为土地空间的有限,我们总是要去抹掉一些什么,改变一些什么,才能够得到一个符合那个“时刻”人们的需求,政治的导向。正如书中的一段话
      “任何一项重大工程的决策,往往都可以追溯到久远。中间反反复复,曲曲折折,难以尽述。但在关键处、转折处,又常显仓促、紧迫与窘迫。这是,各种因素突然的集合,其中某一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天平猛地倾斜了,便急转直下,如同飞机进入了跑道,开始了滑翔加速,势如离弦之箭,想要阻止和停下,已经不可能了。”
      当然,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已经在那里了,我们可能再怎么批判,再怎么懊恼都来不及了。比如那个被很多国外专家控诉的“三峡工程”生态毁坏人文历史销毁,被许多城市规划者厌恶的“大裤衩”、“大巨蛋”的突兀与不和谐。或许有一天会有这么一个人有魄力的去改变他,拆了,让他和谐着,但是现在既然已经存在,或许我们也只能接受。
      正如这个已经存在的东西却无能为力的改变时,我们更多的是从这些自我的悔过之中得到什么,看到什么,能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再发生,而不单单是一种无奈盲目的批判的声音,也需要专业而又实在的总结的字眼——前者很容易做到,而后者并不容易。我想,我之所以能够从那种悲痛的情绪当中走出来,也是因为书中并不是“愤青”的存在吧。
      后望书,看书过程中,一直在想,他的真实含义。后是时间的定义,望是空间的穿越,在发生之后的回望与总结,是人文历史的追溯,是人文历史的总结,虽然对于现在的社会而言,我们是缔造者,而我们却不一定是受惠者和享受者,只有在与自然之下的谦卑以及对于历史之中的尊重,才能真正的收获,去创造。
      
  •      上下五千年、四大文明古国、地大物博,这是读书时常出现在课本中描述中国的形容词。可是随着长大的我们却发现世界开始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先是三峡大坝“后遗症”频出,再是历史古迹破坏严重,更有“南水北调”等举国决策受到明显质疑,不禁我要问,国家怎么了?何以一处处“文化摇篮”糟蹋成“遗迹”,何以现阶段的发展除了GDP就是房地产?今天是明天的历史,我们这代还能留下一个怎么样的中国?
       原本想在春节期间挑些题材轻松的书来阅读,可是当我读完《后望书》的作者自序后,我就知道这是一本有深度,有思考的书。知道作者朱幼棣时,他还是新华社的记者,经常能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他的文章。但是,这种题材的书,对我来说还真是第一次。
       整书基调略显忧伤,仿佛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错误的重复却无能为力:从潼关的毁灭到北京建筑根的动摇,从巴米扬大佛的无厘头克隆到孩儿巷98号的保存风波,从坎儿井的消失到居延海的干涸,一件件一桩桩,历史如此残酷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就如朱先生自序中提到:“社会每前进一步,再回过头来看看历史,总会有新的遗憾、新的理解和新的发现”。看到这些,现在的我们如此遗憾,如此叹惜。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被拆,同时牵连旁边金岳霖故居也被破坏。故居之殇在于今天的北京仍然如此平常,让我们何以奢望那些远在偏远地区的文化古迹呢?建设,肆意的建设,大兴土木,形象工程,多少古城为此地动山摇,黯然神伤?有人问,谁在主导?谁在支持?我想说,总有所谓专家在“指点江山”,总有开发商能启动拆迁的推土机,总有骇人的规划能依法行事。相比梁林的故居,书中的孩儿巷98号是幸运的,一位老人的坚持,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一个学校的扩建,看的我潸然泪下。
       吴晓波先生称朱幼棣是“现代都市硕果仅存的士大夫式的传统知识分子”。按理说,如此儒雅的作者何以会写下如此铿锵的文字?唯一的答案就是现实如此残酷。如果集体意识继续麻木,我国的文明与生命的血脉将继续流失殆尽,“生态难民”将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将来。
      合上书,或许弱小的我们做不了什么,但是心存一个爱护文化、保护历史的理念,落实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相信在很多年以后,如果再有这样一位充满智慧的学者著“后望书”时,或许那时的遗憾和叹惜会比我们现在少一点。
  •     《后望书》是一本让读者含着热泪去读的书。泪水过后,悲痛之余,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反思。站在当下,回望往昔,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壮美山河不再,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辛酸苦楚。往前看,“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历史问题依然摆在我们面前。我没有梁漱溟先生那样达观的人生态度。撇开虚假的报道与浮华的数字,我看不到一丝希望。
      
      作者朱幼棣老先生,50年代初出生,作为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见证了共和国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这几十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不过我觉得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度,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是不值得大书特书的,也没必要每天在新闻联播上向国民一遍又一遍的“炫耀”。每个人都在看成绩,看结果,却没有多少人去静下来思考我取得这样成绩的代价是什么,没有多少人思考取得这样的成绩的同时我们失去了什么。在今天这样一个浮夸的时代,作者能站在江渚之上,面对洪水猛兽般的滔滔时代浪潮,逆势发出“向后看”这样呼喊,是一个有良知学者,敢担当官员的勇气和人文关怀之心的充分体现。
      
      全书共有十章节,图文并茂,饱含深情,七分在写“水”,余下的讲城建。内容涉及臭名昭著的“三门峡”水电站,西北、西南的水文生态,南水北调工程,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等等,在这都不作详述。不管是水利建设还是城市建设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对于这样直接触及老百姓利益的大事,作者不像一些御用文人和没骨气的学者跟风鼓吹。他在思考在发问,关于这些工程决策者们到底做了多少科学的分析,工程过后对于那些做出巨大牺牲的移民们又做了有多少后期安抚工作?
      
      我们知道中国人安土重迁,历史上除非战乱饥荒,没有多少人愿意离开故土家园。可是建国以来,伴随着国家发展建设的号角,政府一声令下,就使成千上万的黎民百姓踏上那不归的迁徙路。舍不得故乡的山山水水,舍不得先人的尸骨遗骸,有怨言,也有反抗。可是在国家发展建设的大潮中,这些反抗统统无济于事。要么选择做顽抗的暴民,遭到政府的“依法”镇压;要么选择沉默,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喜欢顺民。
      
      再看看那些曾经被标榜造福千秋万代的伟大工程,有几个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又有几个真正给我们带来恩惠。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无所不能的人类开山断江,一座座阻碍人类发展进步的大山倍夷为平地,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被一座座大坝规诫的不在张扬。可是又有谁去思考,自然界有她固有的规律,我们这样不计后果的开发建设,将使我们脆弱的自然生态万劫不复。这笔账又由谁来买单?决策者任期一满,带着辉煌的“功绩”拍屁股走人。留下来的是世世代代居住在当地的百姓,他们无辜的成为了生态难民,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回忆他们。
      
      作者在文中动情的写到“走在高耸的历史大山阔岭中,寻找辨认那些血泪之路的走向,在今天的“超常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冲动下,若能多看一眼我们终生贫穷的淳朴的父兄,看一看他们日渐淡去的背影,不是能够多一些清醒与理智,多一些科学与人文关怀吗?”。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在有些时候我们宁愿决策者不作为,也不愿他们瞎折腾。人民群众和自然生态经不起他们这样的折腾啊。
      
  •      在许多年前就曾读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这本书中有一篇比较著名的散文《道士塔》,曾记得这篇散文收录入中学教材,印象中也是在课堂上初次读到这篇优美的散文,余秋雨以具有忧患意识的散文家情怀,讲述王道士是如何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被失窃的敦煌莫高窟文物。尽管这些故事现在有些不同的意见,但无不透露出文物在列强的侵略下,我国的一些绝世之宝都曾遭受不同程度上的破坏,有些已经被盗走,实在盗不走的也就当地破坏。这在当时而已,文化的破坏者是西方侵华的列强者,可以在如今太平盛世的社会里,文物的破坏者不再是其他国家的侵略者,而恰恰是我们自己。
      
       朱幼棣的这本散文集《后望书》和余秋雨的诸多散文有异曲同工的效果,无论在题材和表达意义上,都极为相似,在某种程度上,朱幼棣的散文涉及到的诸多学科的知识比较广泛,特别是地质考察之类,而余秋雨则侧重于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比较重视,两者都以比较具有哲理性的表达对祖国遗产的忧患意识,实际上,朱幼棣表达得更加直白,敢怒敢言,这在官场上极为少见,而余秋雨相对委婉些,还留下了一些自由思考的空间。
      
       就从《后望书》的书名,就可以知道朱幼棣先生想要表达的情怀,他希望通过回顾过去遭受的一切生态破坏去提醒人们,我们对自然界到底做了什么,我们的一些决策为什么总是与违背自然的规律?我们还有与自然共同生存的空间吗?实际上,这样的言论在就早在上世纪初被生态学家呼吁,可是,聪明的人类总以为战胜自然是件乐事,却忽视了自己正深陷了自己挖下的深渊。
      
       《后望书》选择了比较重要的10个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古城演变史或者当今比较热点的新闻事件,从中揭示出我们的家园为什么从繁华中走向了衰落,为什么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遗产葬送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作者深入实地考察,真实反映整个社会是如何从历史的脚步中逐步断裂开来,人类正面临着前所谓的灾难。《后望书》记录了当代中国人文环保事业的艰辛,已经真实写照了人们在认识环保问题的愚蠢行为,甚至这样的行为发生在决策者手上,譬如三峡水电站和三门峡水电站是否有修建的意义,南水北调工程花费巨资,在可行性上是否考虑水价上涨带来的物价上涨的趋势,何况谁人用得起高昂的水费去灌溉庄稼。
      
       当我写作这篇文章时,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故居已经被推倒在推土机下,他一生为保护中国古建筑文物奋斗终生,甚至因为北京城墙问题和当局翻脸,他也许会想到自己的居所总有一天会消失在北京城上,然而似乎这天来的有些早,尽管一年前,这间房子还被文物部门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可这并不能阻止悲剧发生。如此这样的拆迁事件总是出现,近些年旧城改造特别多,大多数具有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都消失在推土机的脚下,只有少数在文物专家、当地居民和政府的支持下得以保留,可是这样的比例实在太少。
      
       回忆长安、汴州、安阳、金陵这些过去的都城,如今还剩下多少文化的遗产。古城的消失,只会让我们的文化变得更加模糊,古城的消失,切断了与历史的链接。我们是失忆中的迷路人,只是忘记了回家的方向,伟大的母亲正在呼喊着我们,是时候该回家看看了!
      
       2011年1月30日
      
       BY:《后望书》 朱幼棣 中信出版社 2011年11月 38:00元
  •     我在北京呆过七年,在临离开的时候,和一个刚当了奥运火炬手的女网友一起去了西安,当是毕业旅游。我深爱着这两座城市。即使如今我被家庭和工作羁绊着,甘心解去了自由的翅膀,每每想着远方,总着有乡愁般感伤。
      
      在去西安之前,我同学叫我一定要去法门寺。但到西安之后,才知道法门寺离西安城还有挺长距离,像我俩这种瞎驴友是hold不住的了。但是我有一个在西安的热心网友,学建筑的,给我拎来了手提电脑,给我看法门寺将要扩建的三维设计效果图。他说,法门寺原址,只占这个扩建后新址的几分之一大(年代隔太久了,没办法记得到底是几分一了。)他是好意,想让我尽管未能身到法门寺,却能看到别人都未能看到的法门寺新貌。但我觉得心里难受,还没有见到,它就已经人是物非。当然扩建不能说是坏事,但那金壁辉煌的现代建筑底下,佛去哪里了呢?那有关中华民族的建筑传统及文化底蕴,可有安生之地?
      
      《后望书》这本书的题名,是相对于“一切向前看”而言,以史为鉴,重新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和文化责任。文字有很强的时空驾驭力,同时能将浑厚的情感融入到文字中。字字如锤,句句溅泪。有读者说,还未能完全看完,但决定要收藏这本书。我的感觉也是如此,它沉重得让我步步惊心,它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它的存在本身就值得我们去供奉。
      
      在北京的七年,对于一个尚未建立起文化自觉的我,一直享受着北京那种博大绵长又张弛有度的文化。但当然知道,确认这种文化存在的一些文化遗失,正在被现代化进程鲸吞蚕食着。昨天听香港新闻,又得知梁思成先生故居被拆剩一面墙了,而那面墙未被拆的原因,只是因为会影响到另一户民宅的安全。到底,历史的车轮注定是这样面无表情地将过往的一切碾压,还是,我们面无表情地跳上了这部车,恣意对历史开炮?我们用自己枪炮毁灭自己,这不就是马克思所表达的现代人的异化么?
      
      朱老师应该是一个儒雅的人。在他的文字里,他只记下了为挽留文化而努力的人。而破坏或无视文化的人,一个都没有提。这或许不是气度使然,但他比我们有更清醒的认识,对文化的忽视和蹂躏不是一两个下指令的人的责任。这个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思考过于沉重,下笔如有千钧。这历史的重担未必是朱老师一个人能扛下的。我希望您不再形单影只。
      
      
  •   严先生,看了你的评论,很感动。我是朱幼棣的妻子,看了后认为这是关于后望书最好的书评之一,因为你读出了《后望书》以一惯之的家国情怀,心忧天下,心系苍生,诚如你所言,这是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传统。我把你的书评读给朱幼棣听,他引你为知已。后望续集《怅望山河》已出版,没有您的地址,希望能给您寄本书。
  •   姐夫的笔触感动了翟老师啊!赞!
  •   這段話後望書裡不是有寫嗎?
  •   同样看一本书,王贤比我理解得透彻多了
  •   见笑了,惭愧惭愧。
  •   有道理的~~
  •   这样的中国真有点可悲
  •   这样的学者值得学习和推荐~现在的人太浮躁,好大喜功
  •   自然界有她固有的规律,我们这样不计后果的开发建设,将使我们脆弱的自然生态万劫不复。这笔账又由谁来买单?
    ----------
    极是!!!
  •   谁人后望而著书?数典忘祖,便会傲娇自大狂妄。小而言之贩夫走卒匹夫婆娘,大而言之国家民族社会都需要有冷静的能力,如若不然,必发癫狂,走火入魔。冷眼看看现实,该降降温了。来一包小柴胡冲了,给这个社会喝下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