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市场之间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陈元  页数:309  字数:25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序 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陈元同志的专著《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性金融如何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充分发挥两者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真知灼见,很值得一读。在中国,开发性金融脱胎于政策性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组建以来,为国民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整个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发展历程,其实是我国金融机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的一个缩影,更是这家中长期银行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原理,走的一步极具战略性、挑战性的棋。这步棋走通了,走活了,使国家开发银行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也为完善我国金融生态、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了独特作用。国家开发银行的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即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的根基在于实体经济,金融业只有与实体经济全面地、深入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道路艰难曲折,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中国经济要做到“稳中求进”,就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国家开发银行未来将继续肩负起中长期融资的重任,继续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民生发展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更加高效的金融服务。陈元同志长期从事金融工作,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担任10年副行长,经历和参与了金融领域许多重大改革。1998年到国家开发银行工作后,他为推进开发性金融在中国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一书中,陈元同志对我国开发性金融发展之路作了系统回顾与全面总结,不仅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翔实史料,更作了富有建设性、前瞻性的理论阐述和深度思考。这是我国首部由实践者和亲历者讲述开发性金融的专著,理论性与故事性融为一体,有耳目一新之感,相信对我们的金融实践和理论研究大有裨益。相信金融领域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从各自角度回顾、总结、反思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共同推进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序 二香港证监会原主席 沈联涛在当今中国金融界,陈元董事长是我最敬重的思想领袖和实践领袖之一。初识陈元董事长时,他刚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在此之前,他是北京市政府高级官员,主持的西城金融区规划和设计为今天的金融街勾画了蓝图。在人民银行任职期间,他主管国家CNAPS(自动支付系统)的建设。我当时在世界银行管理该项目,因而有幸参与CNAPS架构的设计工作。这个始于1989年的设计构思,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金融支付系统的总体架构。正是通过这次接触,我开始敬佩陈元董事长的决断力、洞察力,以及他对中国金融体系应如何现代化的深刻理解。20多年后,陈元董事长不仅形成了对中国金融改革的独特见解,更把它们融入到国家开发银行的实际运作中。在陈元董事长的领导下,国开行从一个相对较小的政策性银行发展成为业务遍及世界、享誉全球的金融机构领军者之一。2011年,国开行总资产接近一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银行总资产(3,138亿美元)的3倍左右;在新兴市场发放的贷款总额为1390.9亿美元,而同期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只有430亿美元。我很荣幸成为国开行国际顾问委员会的一员。陈元董事长这本新书,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探究了政策性金融,对这一块鲜少研究的领域作出重要的实践与理论贡献。长期以来,基于任何形式的国家补贴和干预都将扭曲市场价格和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华盛顿共识主张逐步撤出政策性贷款。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假设政府不愿意承担将经济引入国民不了解的全新领域的风险,由私人和企业组成的所谓“市场”是否愿意承担这种未知的开拓风险?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政府的正确角色究竟是什么?是作为“先行者”并承担这种风险吗?那么,一旦市场成熟,政府就可以退出,让市场自由运转。本书针对政府金融机构应该如何正确运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一手经验和深刻见解。在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和外国金融机构未必愿意或没有能力提供某些融资服务的背景下,本书探讨的问题显得格外重要。陈元董事长领导下的国开行与中国整体改革经验都告诉我们,适当条件下的政府干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陈元董事长的《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一书,在发展政策的重要领域提出了开创性的理论洞见,指出了政策性金融对增长、就业和创新的促进作用。我谨此祝贺陈元董事长这一先锋性著作的顺利出版。自序 写在前面的话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出版之际,我的心中有些许感慨。因为,在我看来,这本书有着特殊的分量。说它特殊,不在于篇幅,不在于体裁,而在于它所承载的内容。这是一部全面论述开发性金融在中国探索的著作,饱含着探索路上的艰辛。探索中面对的,不只是一些墨守成规的偏见,更有一些来自市场的挑战。每走一步,都需要有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和巨大勇气。这本书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开发性金融的实践探索,包括开行从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转变,银政合作对市场建设的作用,从芜湖起步的城建融资模式,“规划先行”理念,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经济转型的市场化路径,以及开行支持“三农”、民生、国际合作领域的实践成果,开发性金融的发展前景等。每一部分中,既有我回顾开发性金融在中国探索历程的自述,也包括我这些年在媒体上发表的一些思考文章,以及部分专访稿件。可以说,这是我对十多年来探索开发性金融所感、所思的初步总结。长期以来,由于受父亲陈云同志从事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影响,我对经济金融领域一直怀有浓厚兴趣。从北京西城区到北京市委,到央行,再到开行,这样的工作轨迹,引导我从地方政府转换到金融管理部门,又转换到开发性金融的实践领域。这个轨迹,恰好构成了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具体实践的过程。也正是由于有不同领域工作经验的相互交融和影响,来到开行后,我才能结合中国的国情特点,提出把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开行的融资优势结合起来,以开发性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谈到开发性金融,可能有人觉得高深莫测,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其实开发性金融是非常鲜活的,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十多年来,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以及生机勃勃的中小企业、数百万获得助学贷款的学子、上千万受益于保障房贷款的中低收入群众,这些都受益于开发性金融的支持。因此,开发性金融离每个人都很近,就在你我身边。开发性金融是一种金融形态和金融方法,是中国国情下的产物。它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依托国家信用,通过市场化运作,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制约,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增强经济竞争力。其核心是通过银政合作,主动建设市场,把空白、缺失的市场逐渐培育成熟,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作为开发性金融在中国的探索者、实践者,开行创造性地把这种金融形态和方法运用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融资模式中,运用到与地方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合作中,运用到中小企业等民生领域的发展中,运用到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征程中,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开行得到了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如果说,开发性金融有力地支持了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过来,它也从与各地的合作中不断汲取营养,补充活力。同时,不断借鉴国际金融的先进理念、方法,以及最优实践,在经受市场检验中日趋完善,越来越为中外各界所认可。今天的开行,不但是中国中长期投融资的主力银行,而且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债券银行、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以及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分量越来越重,开发性金融也任重道远。作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金融发展理论,开发性金融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是大有可为的。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开发性金融在中国的实践,同时也希望引发业界对开发性金融原理、作用的深入思考和研究,让开发性金融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广大百姓。这,正是我们探索开发性金融的初衷和目的所在。陈元2012年7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以金融学家、国家开放银行董事长陈元的自述为主,全面记录陈元及国家开发银行创造性地运用开发性金融理论,为民生、国家发展解决问题的实践实录。
  
《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首次披露众多重大投资决策出台的过程,尤其是对彼时国内政策和国际局势的金融解读,角度独特,极具价值。所有事件串联起来就是中国近十几年金融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一本书读懂中国特色的“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开发性金融的实践探索,每个篇章都有决策纪实、理论与访谈三部分构成,全景解读开发性金融的实践过程,让读者重返金融现场。
  
《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分别从银证合作、国家战略、地区规划、国际市场等方面,记录了围绕开发性金融在这些领域运用的背景和重要事件,同时收入作者在重要节点发表的重要文章以及重要访谈,让读者了解了一个理论体系与实践结合不断完善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作者“金融报国”的抱负。

作者简介

  
陈元,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会长。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曾担任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委商业外经外贸部部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1998年执掌国家开发银行以来,他把中国国情和国际先进金融原理相结合,带领国开行实现了从传统政策性银行向国际一流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蜕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的发展新路。2002年被亚太开发性金融机构协会授予“杰出个人奖”,2007年被授予“俄罗斯友谊勋章”,2008年当选“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2009年获“共和国60年影响中国经济60人”称号,2011年获评CCTV中国经济十大年度人物。
  
陈元在经济金融理论领域颇有建树。1987年提出“紧运行”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了富有创新的实证考察和分析论述。著有《陈元集--运行·调控·发展》、《香港金融体制与1997》、《美国银行监管》等。

书籍目录

1 办国际一流的开发性金融机构
2 银政携手缔造市场规则
3 芜湖模式改变中国城市
4 规划先行助力科学发展
5 市场方式服务国家战略
6 国家银行助推经济转型
7 金融创新打通三农瓶颈
8 普惠金融促进社会建设
9 国际合作打造多赢样本
10 开发性金融方兴未艾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大刀阔斧信贷改革 “当年抗美援朝是敌人打到鸭绿江边,我们被迫应战,依靠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军事指挥优势,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打了军事上的胜仗。现在,外国金融机构要进入中国市场,靠的是自己的经济和技术优势。为了能与外国金融机构同台竞争,就需要向对手学习,把他们的长处学过来,并与我们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超过对手的力量。” 信贷风险控制是银行改革的核心内容。从1998年开始,开行先后进行了三次信贷改革。 第一次信贷体制改革,主要是控制贷款增量风险。我们建立了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运行机制,在资金来源上实行市场化发债和派购相结合的方式,在贷款项目上打破“计委挖坑,开行种树”的框框,实现资金来源与项目渠道的多元化。我们提出了“宽入口、快通道,抓住好客户,挡住差项目”的要求,建立择优淘汰的筛选机制和受理机制。1998年,开行主动选择的项目有437个,占全行受理项目总数的30%,为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开了一个好头。 1999年,我们实施了第二次信贷体制改革,千方百计化解存量不良贷款。那一年,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我国先后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4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收购、管理、处置建行、中行、农行、工行和开行所剥离的不良资产。借着那次机会,开行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剥离不良贷款。随着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开行1000亿元不良资产,开行的不良资产率从33%大幅度下降到16%。尽管如此,开行在化解不良贷款方面,仍然不敢有丝毫懈怠。 当年,开行在贷款审查和决策之间增设3个局:市场与产业分析局、财务分析局和贷款审查局(后更名为评审管理局),在评审局对项目提出贷款审查报告后,新设的这三个局分别对项目的市场前景、还款能力和评审的合规性再次进行审查。我们把这三个局叫做“防火墙”,这是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建议,进行贷款流程再造的一个结果。 “防火墙”体制的效果很快显现。实施第一年,开行共评审项目308个,通过“防火墙”审查,对近200个项目提出了完善贷款条件或谢绝贷款意见。其中,帮助32个电力项目规范了借款法人,占当年电力项目的2/3强。

后记

这本书凝聚了我这些年关于开发性金融的思考和实践成果。在本书编辑、出版过程中,很多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让我心存感动。由于我的一些自述文章写作时间跨度较大,发表的署名文章和专访也分散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媒体,开行政策研究室李小涛、杨华、刘进、徐飞等同志帮我搜集和整理文稿,编写相关案例及链接文字,方便读者理解。其中,个别署名文章的标题作了改动,文字作了精简。我的学生马荣宝也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素材和线索。冯启华、张斌等同志对全书图片及说明作了梳理和核校。新势整合传播机构何江涛、京华时报图书出版中心季晟康等同志为这本书的设计和编辑提出了很多好的创意,中信出版社的专业人士为本书的及时出版提供了支持。富子梅、王兆斌、王璐、吴小莉、马洪涛等媒体朋友对我的几篇专访,也被选录书中。在图片方面,得到了中国专题图片库,以及孙荣刚、万飞、卢伟斌等同志的支持。在此,向他们一并致谢。我还要特别感谢所有曾经和正在开行工作的同事们。开行今天所取得的市场业绩,开发性金融所赢得的社会认可,离不开广大开行员工的开拓进取和无私奉献。实践出真知。如果说这本书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那都来自于我在开行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来自于为开发性金融事业奉献的全体开行人。开发性金融大有可为。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事业。

媒体关注与评论

陈元同志是我国金融经济领域的资深专家和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开拓者。该书集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务于一体,全面展现了国开行将国家信用、政府信用成功运用于市场,在政策性与市场化之间寻求平衡,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市场建设、信用建设,推动经济与金融共兴共荣的创新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从事经济工作同志的必读之书。    ——周 强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开发性金融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大潮中最具创造性的探索之一。陈元为这项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开发性金融以推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为己任,一方面,用政府信用来弥补市场信用缺失、体制不完善等“市场失灵”的缺陷;另一方面,依据商业性金融的原则来组织实施政策性金融活动,有效避免了“政府失灵”。    ——李 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陈元董事长最大、最持久的贡献,是将政策性目标和市场化融资两者充分结合,开创了开发性金融的新模式。他还充分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了一套办好银行的成功做法。开行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避免自身以及借款人出现道德风险。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经验无疑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模范。    ——刘遵义 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    陈元新著《政府与市场之间》,记载了他在国家开发银行的14年探索,有深入的理论思考,有鲜活的实践总结,还有珍贵的细节披露。作为中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的掌门人,陈元亲自执笔的这本书兼具权威性和史料性,系过去十多年中国金融变革的重要篇章--开发性金融,于研究者、观察者、实践者,均可读可鉴。    ——胡舒立 财新传媒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推荐

《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编辑推荐:一个中国的标志性官员——国开行董事长陈元讲述“如何修改游戏规则,在政策性和市场化之间找到平衡”的探索与历程。首次披露众多重大投资决策出台的过程,所有事件串联起来就是中国近十几年金融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一本书读懂中国特色的“政府与市场”。

名人推荐

陈元同志是我国金融经济领域的资深专家和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开拓者。该书集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务于一体,全面展现了国开行将国家信用、政府信用成功运用于市场,在政策性与市场化之间寻求平衡,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市场建设、信用建设,推动经济与金融共兴共荣的创新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从事经济工作同志的必读之书。——周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开发性金融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大潮中最具创造性的探索之一。陈元为这项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开发性金融以推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为己任,一方面,用政府信用来弥补市场信用缺失、体制不完善等“市场失灵”的缺陷;另一方面,依据商业性金融的原则来组织实施政策性金融活动,有效避免了“政府失灵”。——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元董事长最大、最持久的贡献,是将政策性目标和市场化融资两者充分结合,开创了开发性金融的新模式。他还充分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了一套办好银行的成功做法。开行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避免自身以及借款人出现道德风险。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经验无疑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模范。——刘遵义,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陈元新著《政府与市场之间》,记载了他在国家开发银行的14年探索,有深入的理论思考,有鲜活的实践总结,还有珍贵的细节披露。作为中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的掌门人,陈元亲自执笔的这本书兼具权威性和史料性,系过去十多年中国金融变革的重要篇章——开发性金融,于研究者、观察者、实践者,均可读可鉴。——胡舒立,财新传媒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政府与市场之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政府与市场之间
  •   读过这本书后,对政府与市场所充当“有形之手”、“无形之手”的认识更加明晰。
  •   看看学者型官员的思想所指是什么,在阅读中!
  •   值得研究和细看,很好的参考价值
  •   满篇的讲话,官话连篇,随手翻了翻
  •   非常满意,阅读中
  •   不知道是怎么情况 看看再说
  •   书的内容写的非常好
  •   速度很快,早上订下午就送到
  •   学习并送客户的一本好书
  •   一直在当当买书,很喜欢当当的服务和便捷、品质。同事看完之后很好,让再给买一本。一如既往的支持当当。
  •   朋友很喜欢。不错。
  •   书名起得真好,内容么,中规中矩,但还是能了解到国开行过去都干了啥
  •   此人,政治觉悟高,有眼见,开行在他手下弄得很好。
  •   有一定的难度,不在其中不能完全明白还没看了这本书,读完了再给意见
  •   听说很好的书,慢慢研究!
  •   官腔较重
  •   国开行的特殊背景取得如今的成绩其实算不上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   都是他以前的论文,没有太多新的东西。做研究的看看不错。
  •   内容空洞,全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   书是平装的,书内图片是黑白的。而精装本是彩图,纸张质量也有所差别。以作者亲身经历讲述开发性金融的发展历程,结合案例,对初学者而言,通俗易懂。是本好书!
  •   做学术的看了,觉得没理论;实务届看了,没案例,粗略介绍,还不如介绍自己简历呢。知识含量太低。
  •   也就是读读而已,个人认为参看价值不大。更像是为某人歌功颂德的书。
  •   自传体书籍,姑妄听之。一小时读本、
  •   :):):)
  •   第一本书吧
  •   不错的 喜欢 书籍是好东西 价格实惠
  •   开发性金融的书
  •   陈元的书,还是不错的
  •   首先书到手包装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