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太虚大师,圆瑛大师,清净居士  页数:266  字数:277000  译者:释心 注解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观心(金刚经心释)》乃佛门高僧太虚大师、圆瑛大师和清净居士凭借深厚的佛学底蕴和慈悲普世的情怀,娓娓阐述《金刚经》中的义理精神。他们不仅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经文的大义,在此基础上,还根据自身在长期的修持中感悟到的佛理真谛,讲述自己对《金刚经》的理解与领悟。《观心(金刚经心释)》使一部原本艰涩枯燥的经书,变得简明生动,易于理解。即使是初读佛经的入门人,也能从太虚大师的讲述中获得人生启迪,达到释解人生困惑、平静心灵的目的。

书籍目录

第一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脉
第二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录
第三卷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释
第四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第五卷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了义疏浅解

章节摘录

  一、明佛法大义  现在讲这部经,先明佛法大意。所谓佛法,可用三句句义来说明他的大概。第一句、因缘生义;第二句、般若义;第三句、大悲心义。  第一句、因缘生义--也就是诸法因缘生义。这是佛法中最普遍广及的,差不多全部佛法都是说明这个意思,只是说的有详略浅深不同罢了。诸法,就是宇宙万事万物。但是万事万物怎样生起的呢?就是由个别的“因”,互相的“缘”,因缘具足才得“生”起的,所以说“诸法因缘生”。若明了这个意思,就可以扑灭种种妄执:在普通一般人的周遍计度,执宇宙是从天神造物主而生,或于虚空中无因而生,或由物质结合而生,或由“神我”与“万物未形前理性,和合而生。这种种妄计,遍于古今,通于中外,这都是由不明因缘生义而有的过失。  第二句、般若义--也就是诸法空相义。“般若’僦是明二空的般若,二空就是我法二空。若有智慧能明“诸法空相”,就叫般若;般若所明的,就是诸法空相。这诸法空相,可分两部分说:(a)诸法、就是指的周遍计度种种妄执的法。这一切所执法本无而妄执为有,以为此妄执所执的万事万物都各有实体的实我实法。若有般若慧,就能知这一切妄执所执法本来是空而妄计为实有,不是消灭其本有而说是空的。如空中本无华,但是病眼见着有华,而实在空中并没华。又如说龟毛、兔角,在立名的人,并不计度龟毛有多少长,兔角有多少大。但不知道的人,就在这假名言上,妄分别计度。所以诸法也是本来是空,而妄计为有的。(b)诸法空相,就是说的由了达诸法皆空所显的真实相。众生妄计我法是实有,所以不能显诸法空相,若能了达我法是如实空,于是真实相就能显现。  第三句、大悲心--也就是大悲菩提心意。大悲心,简单的说,就是救世救人救苦救难的心。大悲心,怎么又名大悲菩提心呢?因为要到达大悲心救世救人的目的,非取得大乘无上菩提不可。因为大悲心的起心用事,都是为救度众生离苦得乐,为众生谋幸福乃至得究竟安乐的。由这种大悲心,才需要得到无上菩提;得到无上菩提,才可以实现大悲心的救世救人,所以又叫作大悲菩提心。 这三句义,可摄尽佛说的世出世间善法。世出世善法,分析的说,可分为五乘:人乘、天乘、是世间善法,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是出世间善法。“诸法因缘生义”这一句,通于五乘,差不多五乘都以这句为纲宗,但所明的有粗细就是了。怎么知道五乘都不离这一句呢?如人天善法是五戒、十善、四禅、八定,要造这种善因,当来才能感得人天的果。出世善法,先要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灭烦恼业的因,然后才能得到灭苦的出世果。由这种因缘果报的理,可见五乘都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义上。“般若义’,这一句,通于出世三乘。在明诸法空相义中,又有浅深的不同:若只明人我空,就是二乘法;若明人我空并且也明法空,乃至明二空所显的真实义,这就是大乘法。“大悲心义”这一句,依佛法中的意义说,这是专在佛菩萨乘的大乘法。由大悲心求得的无上菩提,就是普于世界救度一切众生,解脱众苦,成大威德,有大业用的。要能发这种大心,作大事业,这就是发大乘心,修菩萨行,这才能成就无上菩提。在二乘利根虽也有般若,并且不必要听佛说法,自己能由因缘生法,了达诸法空相证空所显的涅粲解脱;然由不发大悲心,所以也不求无上菩提,但以自了为满足。在日本真言宗中,就判他是缺少大悲的独觉乘。所以大小乘的区别,就在大悲心。  以上所说三句义,不可单偏于一句,必须三句具足,才能名为圆满大乘的佛法。要有所偏,就发生种种的过患出来了。要是只偏于‘‘大悲心”,能救世救人救苦救难,看见人家的苦就如自己的苦~样,总是想为大家谋幸福谋安乐,这就是宗教所谓的博爱心。像这种为人的心虽然都可名为大悲心,但是大悲心要是离了“因缘生义”同“般若”智慧所显我法空义,就能生起种种妄执:或计世界万物都是上帝所造的,因为得罪了上帝所以才到这世上来受苦,要是能信仰上帝就能生到天国去了;或计世间一切万法都是从物质原质所生,要是根据唯物论改造物质,就能救世救人了。他们这种大悲心,不但不能救世,反成害世。以大悲心虽是善心,羼入了这种种的妄计,都成了有漏善心,邪执善心。如一碗饭里放了毒药,虽然吃了这饭也能饱腹,但是当吃这碗饭时连毒药也一齐吃了,于是反能受害。在佛法中所说的大悲心,是不离诸法因缘生义同我法空义的,要不然就成为爱见悲了。所以金刚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要说明诸法空相,本不离诸法“因缘生义”。若只偏于诸法空相,就可成恶取空,或名豁达空。要知道虽无作者、无受者,但因果不亡。若不说因缘生义,于是就拨无因果、拨无一切,无善无恶、无苦无乐,就成虚无见了,不肯起大悲心救世救人了。并且,以为做罪大恶极的事也没有果报的,这是最大的错误!这就是不善用诸法空相义。若明我法空义,又明因缘所生诸法,因果不昧,于是能善用空义而起大悲救世救人了。  若只偏明诸法因缘生,不与其余二义相应,就成为无记心行。也不能弃舍妄执烦恼而得解脱,也不肯作善,就成为以理智游戏的人,成为一般的哲学家:这就是不善用诸法因缘生义。若明诸法因缘生而有大悲,能救世救人,又明诸法空相不执实有,这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萨。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个心里充满慈悲和道德的人,即使他身上只有一件粗布外衣,也不会减轻别人对他的尊敬;因为内在的美,如山谷的幽兰,洋溢着阵阵芳香,使人心情怡悦。  --星云法师    平日处事待人接物,都要用清净、平等、慈悲的心。慈悲要有理性、觉而不迷,不是感情用事;清净心是随缘不攀缘,凡事顺其自然。心地清净,不管环境再复杂,也能看得清楚明白;心不清净,想看也会看错。所以清净心能生智慧,这是自性的本能,我们现在失去本能,是因为妄念很多、心散乱,如果心清净,有定力,六根能力自然就恢复。  --净空大师    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南怀瑾

编辑推荐

  品读禅宗经典,圆你现世安稳。  聆听般若宝藏,修成岁月静好。  佛门宝卷,通往无上智慧的方便之门。  深入浅出阐释金刚大义,醍醐灌顶体悟自在人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观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这个商品不错,是体会金刚经的首选。。
  •   文言文,看不懂
  •   买个我家那位的。。嘿嘿。。他很喜欢。。
  •   纸质很好,颜色也很正,挺好的。
  •   智慧的源泉,值得反复细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