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人民日报  作者:赵兴林 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收录的50余篇文章,都是围绕记者成名之作的业务研讨、心得体会文章;其中多篇成名之作获得全国新闻奖项,4位记者获“范长江新闻奖”,10多位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就作品而言,虽说是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但有一共同点,那就是参与重要历史时期、重大事件、重大题材的深度报道,无不体现从选题到采访再到版面安排的系统运营过程。在整体运营过程中,记者深入一线,发掘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亮点,力求抓独家新闻;报社领导精心谋划,在比较中做出决断,以优取胜,精品迭出;而每篇文章幕后的故事,不仅对研究中国新闻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是一部生动的新闻业务参考书。
《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由赵兴林编著。

作者简介

赵兴林,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河北省宁晋县人,1962年应征入伍,1967年1月由部队转业到人民日报工作。本人常以爱因斯坦的“只用你的眼睛看见东西,那是不会发现什么的,还要你的心能思考才行”自勉。当记者37个春秋,“爬格子”有甘苦而更多是收获。其中有作品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多篇作品获人民日报好新闻、北京市好新闻一等奖。著有《京华笔踪》作品集,主编《灿烂的星河-人民日报记者部新闻实践与思考》、《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等。

书籍目录

第一辑 资深记者专论
 党报传统与新闻改革
 研究新闻学从何人手
 少奇同志教我这样做记者
 胡乔木颐园话新闻
 有关报告文学的几个问题
 发挥述评性新闻的威力——兼谈我在上海的采访实践
 谈谈新闻专访
 时代呼唤名记者
 我怎样写经济报道
 要别出心裁——“抓活鱼”浅谈
 论头版头条和头条工程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深度报道
第二辑 探索深度报道
 探索得到了公认——深圳报道回顾
 一个重大的课题——人民日报专栏《奋进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回顾
 “皇冠明珠”的昭示——新世纪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消息作品研读体会
 纵观记者部4次有关国企改革系列报道
 调整思路大张大合——三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灾难,是记者的节日”——2008抗冰采访手记
 在思考中写作——采写深度报道的一些体会
 在报道中升华情愫——方永刚典型系列报道的思索
 点亮新闻报道自身的“风景线”
 人家炒着的热点怎么抓——从((嘉禾高考舞弊案曝光之后》一稿的组、编谈起
 雪域高原的一场舆论遭遇战——西藏拉萨“314”事件
 报道回顾
 注重头条工程选题的新闻性
 汇聚“三响”成“一响”——采写“叫得响”的报道之我见
 别有天地的对话——采访专家学者的几点体会
 有准备的头脑才能创新——《擦鞋者说》采写回眸
 采写重头新闻
第三辑 精品源于精心
 我写一个人的中国故事
 胡杨不相信眼泪——从《胡杨泪》到《胡杨泪尽》
 道是无情却有情——谈批评报道的社会效果和甘苦
 热线热点热忱——天津市老百姓欢迎这样的舆论监督
 用“春秋笔法”写《手语市场》
 集体“创作”倾力为之——《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采写体会
 笔蘸泪水写秀明——采写通讯《用生命播洒阳光》的体会
 记录历史——北京全面抗击“非典”采写记事
 新闻不能含甲醇——“打假”报道要深入再深入
 《“气”贯神州八千里》是怎样写活的
 勿以稿小而不为——从两篇“中国新闻奖”
 获奖稿说开去
 从文学“典型”到新闻“典型”——“赵光腚’的后代,富了”采访和写作的回忆
 出活,更要出彩——“双新”头条专栏编辑体会
 替人民说话必受人民欢迎——我写《银川:出租车新规定
 为何起风波》的体会
 登山方知峰高远——走近永嘉县后九(土夅)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
 新闻资源价值的多重挖掘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报道体会
 泪飞最是感人处——《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采访札记
 面对敏感的舆情保持大报的清醒——洛阳烈士陵园“被毁事件”采访始末
 在追寻中逼近事实真相——《一栋大楼的变身之谜》的采写体会
 在感动中前行
 48小时的携手苦战——《在一起,人民有了主心骨》采写经过
 坚持客观立场正确引导舆论——“重庆出租车停运事件”报道经过与体会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二、专访的选题和立意专访一般事先有比较明确的目的。事先选写什么样的题目至关重要,题选得好不好对于这篇专访是否能够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在选题方面,专访不仅要专,还要有强烈的新闻性,即所采访的人物、事件、问题应当是群众当前所关心的目标,是最近一段时期内对社会、对群众有影响、有关系的人和事。例如,历史变动时期涌现出的风云人物,某一新闻事件中有举足轻重的人物,从外国或外地来访的政治活动家,文学艺术家和其他知名人士,有重大创造发明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先进人物,各条战线上一举成名的新秀,对某一问题有发言权的权威或某一地区最近一个时期需要宣传,群众也感兴趣的地方风物,等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名人、专家、先进人物都可以成为专访对象的,也不是任何事件都能够构成专访内容的。有些人物虽不是著名人士,但因与新闻事件有关系,也可以成为我们采写的对象。这就是说,专访的对象首先应该是新闻人物,写出的专访又是人物的新闻。总之,被采访的必须是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比如,1949年新中国开国前夕,第一次政协会议上,我访问了何香凝,写了《革命老人何香凝》这篇人物专访。在当时,它就具有新闻价值。问题性的采访,是记者带着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共同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去作专门的采访。如记者就某些商品的调价、新婚姻法的公布、招收研究生的制度、毕业生的分配、中年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等问题,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题采访,都可以写成专访的形式发表。例如,1955年有不少青年考不上学校,其中有些青年要去当学徒。针对这个问题,我去访问了学徒出身的革命前辈谭震林,用他的亲身经历写了《学徒生活回忆》的专访。在社会上提倡勤工俭学的时候和提倡青年学生报考师范的时候,我又访问了老教育家徐特立同志,分别写了《徐老谈勤工俭学》和《徐老和青年学生谈报考师范问题》两篇专访。

编辑推荐

《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是人民日报传媒书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3条)

 
 

  •   赵兴林编著的《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是一部新闻采写业务的专著,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教科书,大多是记者在从事新闻采写中的体会。全书共收入50余篇作品,内容包括党报传统与新闻改革、研究新闻学从何人手、少奇同志教我这样做记者、胡乔木颐园话新闻、有关报告文学的几个问题、发挥述评性新闻的威力——兼谈我在上海的采访实践、谈谈新闻专访、时代呼唤名记者、我怎样写经济报道
  •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书含金量普遍很高。大报记者不同凡响。对新闻从业者来说值得学习。
  •   好好学习一下人民日报记者的工作状态和心态
  •   学习写新闻,提升技能
  •   值得购买,一下买了四本和同事一块学习。新闻写作不应有范本,而成功的经验之谈,却是十分可贵。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这本书值得看的。
  •   很有意思的书,看完再去看新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   本人就是新闻工作者,认为这本书还不错
  •   适合搞新闻的人看!
  •   记者的书 好书 真的很不错
  •   要想当一名出彩的记者,这是一本必看的书
  •   记者必备
  •   这本书,不仅适合记者看,也适合许多搞文字工作的人看,以经历告诉你,工作如何少走弯路,做人需要什么样的心态。
  •   希望能对自己有用,人民日报值得信任
  •   开篇写的好。第一篇也写的好。后边没看。
  •   以实例做基础,深入点评,这种编写体例十分有利于读者学习体会。很好!
  •   有些经典的文章可以作为写作的模子 很有借鉴意义
  •   可以,认真学学,补补断,想到写东西就头疼
  •   此书为论文性质的文章,对我这种菜鸟来说暂时用不到,但以后会好好研读~~
  •   看起来很权威,都是一些专业人士的文章。不太适合基础的读者
  •   有党报的大气风范,有学习之处。
  •   还没看,应该还行,但包装过程中严重压痕…感觉很旧,望工作人员以后温柔的对待书本…谢谢!
  •   书比较好,对世界的认识有帮助
  •   书不错正在研读中希望对课题有帮助
  •   正常学习中。。。。
  •   内容很深刻,值得一看
  •   内容很好,值得借鉴和学习
  •   收获多多,内容很好,是我需要。
  •   书收到了,快递很给力,是正版,但是外壳有些脏,有点发黄,可能是因为年头有些长的原因
  •   书还没看,服务很好!
  •   没想到这么厚,值得购买
  •   看完之后受益匪浅,值得一读
  •   还没仔细看,不过停吸引人的。
  •   书很厚,还没看,出版社很好
  •   7岁的孩子很喜欢看
  •   能上报的笔杆子都是NO.1
  •   希望是有用的工具书!
  •   慢慢看吧,书很厚
  •   还没详细看,先保留。
  •   前半部很**,都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后半部很实用
  •   是看报纸上,推荐的这本书 很厚的一大本
  •   专业性较强,稍需用些功夫才能读懂。
  •   前辈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会好好看的呵呵
  •   国内,人民日报记者新闻稿件的质量还是很好的
  •   首先,确实很有内容,没有让我失望,这是本记者心得体会的书,我觉得很有指导意义,可以少走弯路,对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也有了更深地理解,我这次从当当买了五本书,结果其中一本居然整本书弄折了,看起来很不舒服,当然不影响阅读,还有几本书发货速度实在是慢,我从长春寄东西到福建泉州快的话4天就到了,结果当当显示的从北京到福州就用下去三天多时间,实在让我等得着急,不过总体来说,当当网还是可以放心购书的。
  •   人民日报的社论啥的果然是紧跟国家政策
  •   刚看了几篇 感觉还不错 继续学习中
    只是价钱有高
  •   都是经验之谈,很受启发。要是有作品分析、例子说明就更好了。
  •   这本书适合体制内专职码字人员参考,其他人等,没必要打这种腔调
  •   虽然还没看到觉得实用的地方,但总体还是可以的
  •   第一部分意识形态较浓,其余部分对于写作还是有实际帮助的
  •   党报的、企业报的看看可以。
  •   要看就看《华尔街日报是怎样讲故事的》
  •   还没看,不评论。不过速度非常慢,送来的
  •   还好吧,都是些论文,或者叫写作感受
  •   该书完全不成体系,完全的标题党,内容都是七拼八凑的一些记者个人天马行空的想法,对写作新闻没半点益处。强烈不推荐!买错书了!
  •   写新闻必备,可以提高写作技巧,膜拜神作
  •   看了一小部分 感觉还不错 看着不累 很容易理解
  •   还没看完这本书是在是厚
  •   书编写的真的不错,对想有进一步提高的新闻人士来说大有裨益。发票是河南的发票,跟吃饭的那种饭票似的,也没有机打的日期和我需要的我们单位的名称,去单位报销时,财务在网上一查结果发现为非正常发票,不能给报,突然明白为什么全国人民都讨厌河南人的原因了。只能是自己去实体店再买一本凑数了。开篇的序写得真是文采飞扬啊,要么人家是副总编,羡慕嫉妒恨!
  •   对一个新闻从业者而言,此书很有裨益
  •   实用性很强,有指导意义,读后获益匪浅
  •   这本书不错,值得买啊
  •   深入的记录了人民日报记者的心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