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管理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谢大京  页数:374  字数:507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再版序言关于现代表演艺术行业管理和演艺团体运作的研究,是一门科学。这门科学目前在中国刚刚开始建构,还非常年轻。从研究对象看,中国现代表演艺术行业的发展,经历了独特的历史进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表演艺术业的管理体制是在公有制的计划经济框架内建立起来的。经过30多年的运行实践,这个体制的内在弱点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以公民社会重构和市场化为目标的改革成为中国表演艺术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事实上,中国表演艺术业的改革乃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伟大的改革工程目前仍在进行当中。从研究手段看,现代艺术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必须具备本学科特有的概念系统,足以把握本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中国表演艺术业的改革是在一个特殊的制度语境中起步的,它的目标则是要汇入到制度现代化的人类文明主流中。研究对象的这样一个特点决定了中国的艺术管理学必须拥有自己的学术关注点,建构足以把握中国问题特殊性的概念体系。国际经验、特别是那些反映制度现代化普遍要求和艺术管理一般规律的经验对我们来说当然是重要的,但仅仅停留于对此类经验的介绍、概括又是不够的。我们的任务是找到一条可以有效地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在一起的中国表演艺术管理学学科建构之路。这部教材就是本着上述原则编写的。07年我们是以《演艺业管理与运作》为书名,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以时至今日已有五年,国内外的表演艺术行业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我们中国表演艺术业正在发生深刻地变革,有许许多多鲜活案例涌现,也出现了不少需要深层次去考量的问题。此外,原先那本书前年就断挡了,出版社和一些学校老师多次希望我们再版。经认真思考,这次再版我们以《艺术管理》为书名。本教材新版上下篇共十五章,上篇以艺术管理的宏观制度构架的研究为主,介绍了发达国家各具特点的艺术管理模式,我国文化体制的形成与演变历程,并对近些年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梳理,重点阐述了产权变革。下篇从第七章开始,以艺术管理的运行研究为主,有演艺团体的领导者、演艺团体和剧场产业化运作、舞台管理、旅游演出、音乐剧运营、观众拓展、演艺业投融资、艺术基金会、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活动产业化运作等,但这些内容也都置于宏观制度改革的框架内来进行。我们以为,中国演艺业的发展,宏观制度框架的改革是关键。这部教材的编排体例即体现了这样的意图。我们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对中国表演艺术行业发展的整体现状和深层次症结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在本书中,我们还尝试建立一套适合中国艺术管理问题研究的概念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关于艺术生产的双重属性(公民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分析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读者如果沿着这个思路深入进去,必能增进对许多看似矛盾的中国表演艺术业种种现象的认识。改编后每个章节的《案例介绍》或《案例分析》大部分都进行了更新,而且全部是第一手的鲜活资料。本教材这次在下篇的每一章还增加了《拓展训练》,如设计制作演出的节目单;实地调研、书写调研报告;组织专场音乐会或戏剧、剧曲、舞蹈展演;专业评论的书写训练;涉外演出的项目申报;观众拓展方案的制定;小型演艺活动的筹资与运营;艺术基金的申请;课堂讲演比赛等。各单位或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几项,以达到提高自身或学生的团队协作、领导、实际操作与运营的能力。本教材可供高等院校艺术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课堂使用,也可供文化部门的政府官员、艺术团体、剧场的管理者和所有关心这个话题的读者朋友们阅读。原著作《演艺业管理与运作》是由我和一丁共同撰写完成的。这次本书1-5章、第7、8章由我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更新了一些数据和内容,但大体风格和思想依旧。第6、9章、及第11-15章,都是近些年我和我的研究生共同研究的结果。如今这些研究生都已经工作了。这些章节的具体分工如下:南京艺术学院柏静老师撰写了第6章;国家大剧院舞台执行监督李根实撰写了第9章;中国音乐学院邢亚楠、彭双印老师撰写了第10、15章;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赵骞老师撰写了第11章;星海音乐学院许珩哲老师撰写了第12章;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刘婵君老师撰写了第13章;清华大学文化艺术中心杨淼撰写了第14章。全书最后由我统审、修订。本书出版特别值得一提的有国家大剧院的陈平院长、邓一江副院长,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总裁张宇先生,天创集团总经理曹晓宁先生,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先生、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林宏呜先生等,以及许许多多艺术团体的领导,他们的丰富实践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调研资料,在此对这些院长、团长和总经理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参与调研的我的朋友们,如台湾学者谢嘉哲博士、我的好朋友潘勇先生、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王小燕,中央歌剧院靳靓、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大型活动部杨文婷、深圳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罗晏、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康婷、中国音乐学院的苏隽、殷悦、刘导、莫晓静、尤婧娴、任紫薇、王思颖等表示感谢,由于她们第一手的鲜活案例,给这本教材增加了不少色彩!既然艺术管理在中国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本书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或不成熟。我期待着来自各方的批评、指正。谢大京2012年8月11日

内容概要

  本书新版上下篇共十五章。上篇以艺术管理的宏观制度构架的研究为主,介绍了发达国家各具特点的艺术管理模式,我国文化体制的形成与演变历程,并对近些年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梳理,重点阐述了产权变革。下篇从第七章开始,以艺术管理的运行研究为主,有演艺团体的领导者、演艺团体和剧场产业化运作、舞台管理、旅游演出、音乐剧运营、观众拓展、演艺业投融资、艺术基金会、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活动产业化运作等,但这些内容也都置于宏观制度改革的框架内来进行。我们以为,中国演艺业的发展,宏观制度框架的改革是关键。这部教材的编排体例即体现了这样的意图。

作者简介

  谢大京,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常务理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艺术与艺术管理
现代艺术表演活动的两个基本属性
艺术的公民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关系
非营利艺术团体、营利性艺术团体和文化产业
政府的角色与责任
相关文献阅读
为什么我们的艺术缺乏思想性和原创性?
案例分析:北京国际音乐节创新运作模式
第二章 演艺业宏观管理的国际视野
英国:著名的“一臂之距”原则及其制度体现
法国:强有力的政府角色与艺术自由
德国:联邦体制下的艺术繁荣
美国:艺术生产的法制传统与产业化运作
巴西:民主政治框架内的文化多样性
案例分析: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案例展示:创造惊喜,超越期望——英国斯托克顿国际河畔艺术节
第三章 中国演艺业管理体制形成与演变的历史回顾
表演艺术团体的公有化及其制度蕴含
国家包办一切:市场活力的丧失
“文艺从属于政治”:艺术原创力的枯萎
改革开放:宏观艺术管理体制的变革提上日程(1979-1992)
艺术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进展(1992-2002)
艺术表演团体新一轮攻坚性改革(2002-至今)
中国宏观艺术管理体制改革仍待解决的问题
案例分析:立足当代,以战略眼光谋求未来发展
——体制改革中的上海芭蕾舞团生存现状调查
第四章 中国演艺业宏观管理改革的战略设计(1):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政府行政力的再规范
借鉴“一臂之距”原则,建立政府与艺术机构之间的双向保护层
尊重艺术创作自由原则
用立法规约政府的及其与艺术表演机构的关系
案例分析:以《新暗恋桃花源》项目为例
谈“跨界艺术资源整合”的创作与营销模式
第五章 中国演艺业宏观管理改革的战略设计(2):建构有利于艺术机构自主发展的制度环境
关于非营利性机构的进一步讨论
规范营利艺术机构的行为,形成演艺市场的有序竞争
建立完善的事业法人制度,鼓励非营利艺术机构的发展
推动演艺市场投融资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形成中国演艺市场的产业优势
案例展示:铸造国之戏端,传导民之心话
——浅谈中国国家话剧院运营管理
第六章 中国演艺业宏观管理改革的战略设计(3):关于国有艺术院团产权变革的理性思考
产权属性在文化产品中的演变逻辑
国有艺术院团产权改革的特殊性
国有艺术院团产权改革的基本思路
国企产权改革成果对院团改制的启示
国企改革给予艺术院团带来的理性思考
案例展示:江苏省演艺集团独具特色的运营模式
第七章 演艺团体的领导者
思想变革、体制变革对艺术团体领导者提出的要求
创新:领导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博学:领导者应具备的知识素质
谦和:领导者应具备的人格魅力
果敢:领导者应具备的行动能力
两种不同的领导角色:艺术总监和总经理
案例展示:演艺业的管理大师迈克尔?凯撒与肯尼迪中心
第八章 演艺团体和剧场的产业化运作
演艺团体和剧场的产业化运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演艺业的发展
按照产业化规模经营的要求,实现优势互补
明确定位,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在高起点上运作
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互动平台,做好演艺市场的营销
充分利用演艺资源,拓展演艺类的延伸产品
案例展示:运营模式创新的成功典范——————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第九章 演艺活动中的舞台管理
舞台管理的两种类型
舞台管理者——-舞台监督
舞台管理流程
舞台突发事件的处理
舞台监督与各部门的关系
舞台监督应具备的素质
案例展示:以“水立方”为例析剧场空间的职能管理
第十章 旅游演出——关乎山与水的盛宴
国内外旅游演出发展概况
旅游演出概念界定
旅游演出商业模式分析
四类典型的旅游演出商业模式
旅游演出商业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创新
案例分析:以《长恨歌》为例分析实景历史舞剧的竞争模式
第十一章 音乐剧的运营与管理
国外音乐剧产业的运营与管理
中国音乐剧的探寻之路
国外音乐剧产业运营与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中国发展音乐剧产业的构想
案例展示:电影收入的延伸——美国音乐剧《狮子王》
案例分析:涉外文化艺术表演项目报批程序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第十二章 观众拓展
观众与观众拓展
艺术参与动机与阻碍及相关研究方式
观众拓展的途经
案例分析:古琴艺术北京地区观众拓展方案
附件:表演艺术观众拓展调查问卷
第十三章 我国演艺业投融资
我国演艺业投融资概况
我国演艺业投融资机制的探索
演艺业投融资机制的启示
实践报告与启示:宋城集团
案例展示:非营利性演艺机构融资问题个案研究——之香港中乐团
第十四章 文化艺术类基金会
我国文化艺术基金会发展概况
上海、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运作模式
欧洲文化基金会与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从与社会各方互动关系模式
我国文化艺术基金会未来发展之路
案例展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与上海大剧院携手引进音乐剧《狮子王》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携手在京企业推出“欢乐社区行”系列演出活动
第十五章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资源为例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资源概述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
甘南藏族自治州实地调研情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趋势
甘南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的新视角——-文化产业集群模式
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产业集群基本体系构建中政府的角色
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产业集群体体系的重要环节——-产业链体系的构成
案例分析:民俗旅游演艺产品的异地化模式初探
——以“深圳民俗文化村”为例
……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跨界艺术资源整合的基本形式:跨地域整合指不同国家、地区、城市之间艺术资源的整合;跨门类整合指音乐、戏剧、戏曲、电影等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资源整合;跨机构整合指创作、流通、发行等不同功能的艺术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 2.跨界艺术资源整合的效益:创意制造悬念,不同范畴的艺术理念的碰撞,会产生一种强大而未知的创造力,从而转化为文艺创作新的动力;整合扬长避短,将不同的艺术资源扬长避短、融合重铸,有助于增强项目的综合实力,培育更大的消费人群;融会促进交流,文化交流从观演提前到策划和创作环节,有助于增进认同感,消解不同文化间的障碍。 (二)整合之前,做好艺术与市场可行性调研 在有了项目的创意之后,如果有“跨界整合资源”的想法,首先考虑为什么要整合,与谁整合。建议做一份关于针对市场的SWOT(优势、劣势、机遇、风险)报告。“资源整合”与“单体作战”、“与甲整合”以及“与乙整合”的成本和效益是什么?如果同时存在机遇和风险,项目会获得什么?失去什么?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就可以选择一个最可行的方案,选择整合对象,策划整合的具体步骤。 (三)整合之中,兼顾项目各方面的有效融合 “跨界艺术资源整合”的合作方之间往往存在隔阂,它可能是机制体制上的,也可能是艺术门类上的。作为合作方,首先,要求同存异,尽量遵循合作中的“木桶短板”理论,有意识地兼顾相对弱势方的利益,彼此关照、主动融合;其次,为保证项目的整体利益,建议在项目整合过程中,设立项目的艺术总监和日常运营主管,对各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及合理调配。

编辑推荐

《艺术管理》编辑推荐:每个章节都附有“案例展示”或“案例分析”,且全部是第一手的鲜活资料。《艺术管理》可供高等院校艺术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课堂使用,也可供文化部门的政府官员、艺术团体、剧场的管理者和所有关心这个话题的读者朋友们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艺术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大量的案例,学习艺术管理必读哦~~推荐·~
  •   不错,找的就是这本书,好评。
  •   发货能快点就相当满意了
  •   书不错,很适合我们现在用,里面的知识也很实用
  •   是一本值得好好读的好书。
  •   写得不错,观点清晰,思想明确,只是全部是在谈演艺产业,不适合学美术的同学看
  •   刚到手具体内容还没看
  •   这本书挺好的,通俗易懂没有太多概念性的东西,实例也比较多,值得一看。
  •   这本书逻辑混乱,东拼西凑,对于学习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来说,没有啥特别的参考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