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审关系研究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门金玲  页数:230  

内容概要

  《中青文库:侦审关系研究》以中国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透视决定诉讼构造的权力因素,解析中国问题的核心,指出侦审关系在刑事诉讼运行中的中轴地位,解读审判中心主义模式下侦审关系建构的决定性因素,发现侦审关系运行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和运行机理。本文提出的侦审关系理论对现有的刑事诉讼构造论进行了全新的诠释,用动态立体的视角检视了刑事诉讼构造以及刑事诉讼的运行。

作者简介

  门金玲,女,1969年出生,河北邯郸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曾主编《刑事辩护实务操作指南》,在《政法论坛》、《中国刑事法杂志》、《河北法学》等核心期刊上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加撰写论著数部,参与过国家社科基金、公安部、司法部、北京市、全国律协刑辩委员会以及国外民间基金会赞助的课题十余项。

书籍目录

导论一 命题诠释二 研究范围的界定三 选题意义四 研究现状综述五 研究方法六 本书的创新之处、理论框架及主要思想七 本书的逻辑结构和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一章 侦审关系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侦查权力结构分析一 基本概念的界分二 侦查权的扩张本性三 侦查权的结构层次特性四 公诉权表达侦查权的难题五 刑事诉讼三方四极构造--侦审关系的立体维度第二节 司法权力结构分析一基本概念的使用说明二 司法权之核心属性三 司法权概念的嬗变四 关于谁来监督司法权第三节 司法权制约侦查权的必然性分析一 检察权制约侦查权的局限性二 行政控制的有限性和法律实体处罚的滞后性三 司法权制约侦查权的法理依据四 司法权制约侦查权的基础第四节 侦审关系运行之应然样态一 侦审关系的三个应然样态二 侦审关系的两个基本内容三 侦审关系运行的制度逻辑本章小结第二章 侦审关系的西方模式--审判中心主义第一节 强制性侦查行为的司法授权一 英美法系的令状制度与宪法保障二 大陆法系的侦查行为法定化加令状主义三 日本和意大利的改革第二节 侦查过程的司法规制一 迥异的启动形式与相同的审查理念二 对逮捕行为合法性审查--毫不迟延地向法官解交三 对羁押行为合法性审查--司法官负责定期复查四 对其他侦查行为合法性的审查第三节 主审法官案卷接触限制一 英美法系之起诉书一本主义--侦审阻断二 大陆法系之卷宗移送制度--侦审连锁三 日本之起诉制度改革--侦审连锁抑或阻断第四节 侦查笔录之证据能力裁判一 法律文本的考察二 程序性裁判机制的确立三 实践效果的考量第五节 侦查证据之证明力裁判……第三章 侦审关系的中国模式第四章 独立而不失控第五章 阻隔而不阻断第六章 受控而不依附第七章 侦审关系之隐形纽带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网络媒体的发展正在日益解构着我们传统社会格局,对于政府治理观念也提出了不容回避的挑战。在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生活中,侦查机关享有极高的权威,但这一权威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命令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说服的基础之上的。这虽然能够充分保障执法活动、侦查活动的需要,有利于犯罪控制目的的实现,但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侦查机关的执法权威也逐步受到了挑战。网络媒体将所有以往社会生活中可以暗箱经营的活动公开化了,将人们专注于结果的思维方式引向对过程的关注。侦查程序中侦查机关与公民个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依靠简单粗暴的执法方式只能进一步恶化官民之间的关系,因违法侦查或者因执法活动的偏差而引发的民怨、民愤正日益积累。这一倾向在刚刚尘埃落定的杨佳案中较为充分地显现,当公众忽视自己热衷的实体正义,而去关注审判杨佳案件的程序正义时,这种反常发生在中国公众身上充分说明公众对杨佳行为的不当暖昧。如果继续依靠突出警察的职权地位来维护执法权威势必引发人权问题,甚至引发深层次的政治危机。而司法审查在制约行政权的同时又为行政权的行使提供着合法性支持。令状是侦查人员的护身符,在已获取令状授权的情形下,侦查人员在举证责任上和民事赔偿责任上受到了令状制度的保护。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刑事侦查中,警察虽然享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但是一旦产生警察侵权事件,法律对于如何确定警察责任问题并不明确,一般的法律责任的缺失可能由具有更广义上的政治责任来弥补,这事实上加大了警察的责任。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侦审关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