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研究与两型社会建设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崇富 编  页数:561  

内容概要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湖南正在开展的重要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湖南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和目标。2007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坚持先行先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拓创新,努力做到在全国率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机制,率先积累传统工业化成功转型的新经验,率先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力争把长株潭城市群打造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群。经过近3年的努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生态文明与“两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推进,城乡“两型”建设的力度和一体化的速度不断加大;核心增长极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2.6%,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以三市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里程为半径的“3+5”城市群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80%,有力地带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书籍目录

在全国当代生态文明研究与“两型社会”建设理论
讨会上的讲话(代序)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
以科学的思想方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在解决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症结点上下工夫
对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建立低碳
生活方式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
运用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指导
“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
马克思关于生态生产方式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生态
文明建设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及启示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新境界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观及其当代意义
用马克思生态观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两型社会”建设探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与“两型社会”建设
《资本论》中的物质变换思想解读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视阈的人与自然关系解读
人类解放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部分 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根基
对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举措的辩证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试论生态文明的制度抉择
环境友好型社会三重和谐论
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原因与对策
马克思主义建设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献——再读“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建设
生态文明的理论文本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科学化、
时代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两型社会”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把公仆意识融入“两型社会”建设之中
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阈下生态伦理实践
世界观、方法论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导引城镇化:基于建设“两型社会”的视角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转变发展方式及其路径选择的诠释
……
第三部分 科学发展观与“两型社会”建设
第四部分 唯物史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部当 当代国外生态环境理论研究

章节摘录

  三、全面实施抗震安居工程的几点建议  1.推广经验,果断决策。新疆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2009年GDP在31个省市中排第25位,人均GDP排第17位。新疆能做到的事,其他大多数地区应更具条件或能力。因此,能不能全面实施抗震安居工程,恐怕就是一个认识和诀心的问题了。推广新疆经验,笔者认为不单纯是借鉴他们的具体做法,更重要的是要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群众虽是主体,领导却是主导。抗震防灾需要群众的大笔投入,没有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自愿参与是不可能的。可是,由于不少群众或防震意识,或经济条件,或抗震技术,或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缺乏,又由于抗震防灾涉及土地、政策以及城乡规划等方方面面的政府行为,光靠群众自发进行是很难做到的。新疆的经验充分说明了必须依靠政府的大力宣传、精心组织和政策支持才能实现。因此,群众虽是主体,领导却是主导,尤其是“一把手”的决心。面对震灾频发期,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不能果断作为,发挥主导作用,就可能犯历史性的错误。  启示之二:转变思路,寄希望于“工程”。人在自然灾害的肆虐面前,往往显得那么渺小和脆弱,但人类又往往能够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战胜自然灾害。所谓“人定胜天”就是指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这种自信自强的立场、淡定从容的态度和主观能动的精神。今天我们面对地震灾害,预测又预测不出来,就必须转变思路,像新疆那样寄希望于“工程”。新西兰2010年7.1级地震,出现“零死亡”,被不少人称为“奇迹”。其实这样的“奇迹”在我国新疆和田2008年7.3级地震中已经出现过,而且是“零伤亡”,“其中抗震安居工程发挥明显的减灾作用”(中国新闻网)。所以,“预测”固然重要,但“工程”又比“预测”更具根本性,更能减少损失。我们的党和政府要践行“以人为本”,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做到“预防为先、大震不倒”。否则将难以面对江东父老。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态文明研究与两型社会建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