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作者:蒋梦麟  页数:259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这里面所包涵晶莹的智慧,不只是从学问的研究得来,更是从生活的体验得来。  读这本书好像是泛舟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一重一重世间的层峦叠嶂激湍奇涛,都在我们民族和个人的生命中经过。而且这段时间乃是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时代的新序幕,举凡人类中各个集团的冲突,乃至东西文化中的磨合,都集中在这个风云际会。  时代的转变愈快,被人们忽略的史实愈多。若当时的人不予以记载,则后起的人更无从知道,无从了解。这种忽略和遗忘都是人类很大的损失,因为在不断的历史的过程中间,以往的经验正是后来的教训。  了解这种意义,才能认识蒋梦麟先生这本书所蕴藏的价值。他生长在这极不平凡时代已经过了七十年。他从中国学究的私塾到西洋自由学府,从古老的农村社会到近代的都市文明,从身经满清专制的皇朝到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他多年生活在广大的外国人群里面,更不断生活在中国人群尤其是和知识青年群众里面,他置身于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漩涡,同时也看遍了覆雨翻云沧海桑田的世局。经过了七十年华,正是他智慧结晶的时候,到此时而写出他富有哲学内涵和人生风趣的回忆,其所反映的绝不是他的一生,而是他一生所经验的时代。  《西潮》这本书里每一片段都含有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透视。古人所谓“小中见大”正可于此中求出。其将东西文化相提并论之处,尤其可以发人深省。著者好举平凡的故事,问杂以微妙而不伤人的讽刺,真使我们感觉到一股敦厚醇朴的风味。这种风味在当今是不容易尝到的。至于其中的妙语妙喻,不断的流露,正像珍珠泉中的泉水,有如粒粒的明珠,连串的喷了上来。  这本书最难达到的境界,就是著者讲这个极不平凡时代的事实,而以极平易近人的口吻写出来,这正像孟邻先生做人处世的态度。若不是具备高度文化的修养,真是望尘莫及的。我何敢序孟邻先生的大著,只能引王荆公两句诗以形容他的写作和生平。诗云:  “看似平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难。”  罗家伦  民国四十八年十二月六日

内容概要

  《西潮》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这里面所包涵晶莹的智慧,不只是从学问的研究得来,更是从生活的体验得来。读《西潮》好像是泛舟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一重一重世间的层峦叠嶂激湍奇涛,都在我们民族和个人的生命中经过。而且这段时间乃是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时代的新序幕,举凡人类中各个集团的冲突,乃至东西文化中的磨合,都集中在这个风云际会。我所写下的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它记录了我心目中不可磨灭的景象,这些景象历历如绘地浮现在我的脑际,一如隔昨才发生的经历。在急遽递嬗的历史中,我自觉只是时代巨轮上一颗小轮齿而已。

作者简介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又号孟邻。浙江余姚人。著名教育家。其人其事:平生做事,全凭“三子”,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办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育学博士。归国后,任孙中山先生秘书。1928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一任部长,后就职于北京大学,掌校长长达17年。1950年到台湾,后病逝于台湾。主要著作:《西潮》《新潮》《孟邻文存》等。

书籍目录

序言(罗家伦)前言:边城昆明第一部 满清末年第一章 西风东渐第二章 乡村生活第三章 童年教育第四章 家庭影响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六章 继续就学第七章 参加郡试第八章 西化运动第二部 留美时期第九章 负笈西行第十章 美国华埠第十一章 纽约生活第三部 民国初年第十二章 急剧变化第十三章 军阀割据第十四章 知识分子的觉醒第十五章 北京大学和学生运动第十六章 扰攘不安的岁月第四部 国家统一第十七章 宪政的试验第十八章 中山先生之逝世第十九章 反军阀运动第二十章 国民党之出掌政权第五部 中国生活面面观第二十一章 陋规制度第二十二章 社会组织和社会进步第二十三章 迷人的北京第二十四章 杭州、南京、上海、北京第六部 抗战时期第二十五章 东北与朝鲜第二十六章 战云密布第二十七章 抗战初期第二十八章 战时的长沙第二十九章 日军入侵前夕之越南与缅甸第三十章 大学逃难第三十一章 战时之昆明第七部 现代世界中的中国第三十二章 中国与日本——谈敌我之短长第三十三章 敌机轰炸中谈中国文化第三十四章 二次大战期间看现代文化

章节摘录

  第二章 乡村生活  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的小康之家。兄弟姊妹五人,我是最小的一个,三位哥哥,一位姊姊。我出生的前夕,我父亲梦到一只熊到家里来,据说那是生男孩的征兆。第二天,这个吉兆应验了,托庇祖先在天之灵,我们家又添了一个儿子。  我大哥出生时,父亲曾经梦到收到一束兰花,因此我大哥就取名梦兰。我二哥也以同样的原因取名为梦桃。不用说,我自然取名为梦熊了。姊姊和三哥诞生时,父亲却没有梦到什么。后来在我进浙江高等学堂时,为了先前的学校里闹了事,梦熊这个名字入了黑名单,于是就改为梦麟了。  我出生在战乱频仍的时代里。我出生的那一年,英国从中国拿走了对缅甸的宗主权;出生的前一年拾恰是中法战争结束的一年,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就在那一年让渡给法国。中国把宗主权一再割让,正是外国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本土的序幕,因为中国之保有属国,完全是拿它们当缓冲地带,而不是为了剥削他们。中国从来不干涉这些边缘国家的内政。  这情形很像一只桔子,桔皮被剥去以后,微生物就开始往桔子内部侵蚀了。但是中国百姓却懵然不觉,西南边疆的战争隔得太远了,它们不过是浩瀚的海洋上的一阵泡沫。乡村里的人更毫不关心,他们一向与外界隔绝,谈狐说鬼的故事比这些军国大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中国的国防军力的一部分却就是从这些对战争不感兴趣的乡村征募而来的。  我慢慢懂得一些人情事故之后:我注意到村里的人讲起太平天国革命的故事时,却比谈当前国家大事起劲多了。我们乡间呼太平军为长毛,因为他们蓄发不剃头。凡听到有变乱的事,一概称之为长毛造反。大约在我出生的三十年前,我们村庄的一角曾经被太平军破坏。一位木匠出身的蒋氏族长就参加过太平军。人们说他当过长毛的,他自己也直认不讳。他告诉我们许多太平军掳掠杀戮煮吃人肉的故事,许多还是他自己亲身参加的。我看他的双目发出一种怪光,我父亲说,这是因为吃了人肉的缘故。我听了这些恐怖的故事,常常为之毛骨悚然。这位族长说,太平军里每天要做祷告感谢天父天兄(上帝和耶稣)。有一天做祷告以后,想要讨好一位老长毛,就说了几句“天父夹天兄,长毛夺咸丰”一套吉利话。老长毛点头称许他。他抖了。就继续念道“天下打不通,仍旧还成丰。”“妈”的一声,刀光一闪,从他头上掠过。从此以后,他不敢再和老长毛开玩笑了。  这样关于长毛的故事,大家都欢喜讲,欢喜听。但是村里的人只有偶然才提到近年来的国际战争,而且漠不关心。其间还有些怪诞不经的胜利,后来想起来可怜亦复可笑。事实上,中国军队固然在某些战役上有过良好的表现,结果却总是一败涂地的。  现代发明的锋芒还没有到达乡村,因而这些乡村也就像五百年前一样地保守、原始、宁静。但是乡下人却并不闲,农人忙着耕耘、播种、收获;渔人得在运河里撒网捕鱼;女人得纺织缝补;商人忙着买卖;工匠忙着制作精巧的成品;读书人则高声朗诵,默记四书五经,然后参加科举。  中国有成千上万这样的村落,因为地形或气候的关系,村庄大小和生活习惯可能稍有不同,但是使他们聚居一起的传统、家族关系,和行业却大致相同。共同的文字、共同的生活理想、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科举制度则使整个国家结为一体而成为大家所知道的中华帝国。(我们现在称中华民国,在辛亥革命以前,欧美人称我们为中华帝国)。  以上所说的那些成千成万的村庄,加上大城市和商业中心,使全国所需要的粮食、货品、学人、士兵,以及政府的大小官吏供应无缺。只要这些村镇城市不接触现代文明,中国就可以一直原封不动,如果中国能在通商口岸四周筑起高墙,中国也可能再经几百年而一成不变。但是西洋潮流却不肯限于几个通商口岸里。这潮流先冲激着附近的地区,然后循着河道和公路向外伸展。五个商埠附近的,以及交通线附近的村镇首先被冲倒。现代文明像是移植过来的树木,很快地就在肥沃的中国土壤上发芽滋长,在短短五十年之内就深入中国内地了。  蒋村是散布在钱塘江沿岸冲积平原上的许多村庄之一,村与村之间常是绵延一两里的繁茂的稻田,钱塘江以风景优美闻名于世,上游有富春江的景色,江口有著名的钱塘江大潮。几百年来,江水沿岸积留下肥沃的泥土,使两岸逐步向杭州湾扩伸。居民就在江边新生地上筑起临时的围堤截留海水晒盐。每年的盐产量相当可观,足以供应几百万人的需要。  经过若干年代以后,江岸再度向前伸展,原来晒盐的地方盐份渐渐消失净尽,于是居民就在离江相当远的地方筑起堤防,保护渐趋干燥的土地,准备在上面蓄草放牧。再过一段长时期以后,这块土地上面就可以植棉或种桑了。要把这种土地改为稻田,也许要再过五十年。因为种稻需要大量的水,而挖池塘筑圳渠来灌溉稻田是需要相当时间的,同时土地本身也需要相当时间才能慢慢变为沃土。  我童年时代的蒋村,离杭州湾约有二十里之遥。围绕着它的还有无数的村庄。大大小小,四面八方都有,往南一直到山麓,往北到海边,往东往西则有较大的城镇和都市,中间有旱道或河汉相通。蒋氏族谱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是从徽州迁到奉化暂驻,又从奉化迁到余姚。徽州是钱塘江的发源地,我们的祖先到余姚来,可能就是为了开垦江边新生地。在我幼年时,我们蒋氏家庙的前面还有古堤岸的遗迹,那家庙叫做“四勿祠”,奉祠宋朝当过御史的一位祖先,他是奉化人,名叫蒋岘。然而一般人却惯叫“陟塘庙”,因为几百年前,庙前横着一条堤塘。  读者或许要问:什么叫“四勿”呢?那就是《论语》里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句话。我们玩具店里所看到的三只猴子分别蒙起眼睛、耳朵、嘴巴,就是指这回事。至于为什么没有第四只猴子,因为那三只猴子坐着不动,就可以代表了。但是我们那位御史公却把这四勿改为勿欺心,勿负主,勿求田,勿问合,人称之为四勿先生。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处世格言是很多的。我们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诸如寺庙、戏院、家庭、玩具、格言、学校、历史、故事等等,来灌输道德观念,使这些观念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以道德规范约束人民生活是中国社会得以稳定的理由之一。  几千年以来,中国的人口从北方渐渐扩展到南方,先到长江流域,继至珠江流域,最后到了西南山区。中华民族一再南迁的理由很多,南方土地肥沃、塞外好战部落入侵,以及人口的自然繁殖都有关系,且从宋朝以后,黄河一再泛滥,更使人们想念江南乐土。我的祖先在早期就由北而南,由南而东,最后终于在杭州湾沿岸定居下来。  蒋姓的始祖是三千多年前受封的一位公子王孙。他的名字叫做百龄,是代周成王摄政的周公的第三个儿子。他在纪元前十二世纪末期被封在黄河流域下游的一块小地方,他的封地叫做“蒋”,他的子孙也就以蒋为氏了。蒋是茭自古名。那块封地之所以定名为蒋,可能是那一带地方茭白生长得特别繁茂的缘故。  在三国时代,也就是公元第三世纪,我们的一位祖先曾在历史上露了脸。他的名字叫蒋琬,住在长江流域南部的湘乡,从蜀先主入蜀。诸葛亮称他是社稷之才。这证明住在长江以南的蒋姓子孙,在第三世纪以前就从黄河流域南迁了。从我们的始祖起到现在,所有嫡系子孙的名字,在我们的族谱上都有纪录可考。至于确实到什么程度,我却不敢说,因为他们的生平事迹很少有人知道,考证起来是很困难的。但相传江南无二蒋,所以我们至少可以说一句:住在长江以南所有姓蒋的都是同宗同支的。究竟可以正确地追溯到多远,我们可不知道了。不过我们确切知道:住在浙江省境的蒋姓子弟,都在徽州找到了共同的宗脉。  我在宗谱中从迁余姚的始祖传到我为第十七世。蒋姓首先定居在我们村里的是五百多年前来的,那是元朝末年的事。这五百多年之中,两个朝代是外来民族建立的,一个是汉族自己的王朝,蒋姓一族曾经看到元朝的没落,明朝和满清的兴衰,以及几乎推翻满清的太平天国。朝代更换了,蒋村却依然故我,人们还是照常地过活、做工,最后入土长眠。  太平军到了村子里,村中曾经有几所房子焚毁,留在村子里的老弱有被活活烧死的,有一处大门口残存的石阶上留有红斑,据传说是某位老太婆在此烧死时所流的血。大多数的老百姓都逃到山里躲起来,但是战事一平定,大家又像蜜蜂回巢一样回到村里。在我童年时代,村里还可以看到兵燹以后留下来的残垣断瓦。  村里的人告诉我,满洲人推翻明朝的消息,一直到新朝廷的圣旨到了村里时,大家才知道。清帝圣旨到达村里时,邻村还正在演社戏呢!改朝换代以后,族人生活上的唯一改变是强迫留辫子,同时圣旨严禁男人再穿明朝式样的衣服。大家敢怒不敢言,但是死后入殓时,男人还是穿明朝衣冠。因此我们族中流行着一句话“男投(降)女不投,活投死不投。”就是说男人投降,女人却不投降,活人投降,死人却不投降。一些人一直维持这个办法到一九一一年清室覆亡民国建立为止,中间经过两百五十年之久。  我们村上只有六十来户人家,人口约三百人,是个很小的村庄。它的三面环绕着河汊,南面是一条石板路,通往邻近的村庄和城镇。小河汊可以通到大河,再由大河可以到达杭州、苏州和上海等大城市。  蒋村虽然小,水陆交通却很便利。河汊上随处是石桥,河的两岸则满是绿柳垂杨。河中盛产鱼、虾、鳝、鳗、龟、鳖。柳荫之下,常有人悠闲地在垂钓。耕牛慢慢地踱着方步,绕着转动牛车,把河水汲到水槽再送到田里。冬天是连阡穿陌的麦穗,夏天是一片稻海,使人生四季长青之感,麦穗和稻穗随着微风的吹拂,漾起一片涟漪,燕子就在绿波之上的蓝空中穿梭翱翔。老鹰忽高忽低地绕村回旋着,乘老母鸡不备的时候就俯冲而下,攫走小鸡。  这就是我童年时代的背景,也是我家族的环境。他们安定地在那里生活了五百多年,他们很少碰到水灾或旱灾,在这漫长的几百年中也不过遇上一两次的变乱和战争。他们和平而满足地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贫富之问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富饶的稻谷、棉花、蚕丝、鱼虾、鸡鸭、蔬菜使人民丰衣足食。  几百年来,不论朝代如何更换,不论是太平盛世或战祸频仍,中国乡村里的道德、信仰,和风俗习惯却始终不变。乡下人觉得这个世界已经很不错,不必再求进步。生命本身也许很短暂,但是投胎转世时可能有更大的幸福。人死以后,据说灵魂就离开肉体,转投到初生的婴儿身上。我自己就亲眼看到过绑赴刑场处决的罪犯,对围观的群众高喊:“十八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这是何等的达观!  我们村子里的人说:一个坏人或作孽多端的人,死后要转世为穷人,或者变马变猪,甚至灵魂支离割裂,变为蚊蝇小虫。好人善士的灵魂转世时则可以享更高的福禄。这些都是随佛教而来的印度传说而被中国道教所采用的。佛教本身,倒不大理会这些事。

编辑推荐

  大自然是中国的国师。她的道德观念和她的一切文物都建筑于大自然之上。中国文化既不足以控制自然,她只好追随自然。中西之不同亦即在此。道德家和计价的责任是追随自然;科学家的责任则是控制自然。  一生做事,全凭“三子”:以也已 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办事。  我所写下的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它记录了我心目中不可磨灭的景象,这些景象历历如绘地浮现在我的脑际,一如隔昨才发生的经历。在急遽递嬗的历史中,我自觉只是时代巨轮上一颗小轮齿而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当年高中历史课上最漫无头绪的一段就是中国近现代史,如今印象里也只剩下纷繁芜杂的人物事件了,毫无脉络可言。如果当日能有蒋先生此书在手,高考定能多考几分了。
       蒋先生少时曾入家塾苦读经典,走的是旧时文人科考谋功名的路子,后转入西式学堂研习西学,直至考上政府公派留学的名额赴美留学,是少有的真正学贯东西的学者。历经扰攘动荡的年代,文人投身报国的方式始在教育,以自身所学开启民智,引领民众探索救亡图存之道。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执掌北大校印保护爱国师生,还是抗战期间奔赴后方筹组西南联大积蓄革命力量,他都在切切实实地履行着教化者的职责,一路护佑着民主科学的幼苗在枪林弹雨里顽强生长。
       其实不单是现实环境的恶劣,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并不具有绽开自由之花的土壤 。国人的思想观念历来是以仁恕之道传承,也就是奉行隐忍友善的观念,个体意识几乎难觅踪影,放眼历次的朝代更迭无不是天灾人祸造成民不聊生进而引发的暴动,绝少民众主动自发的觉醒行为要求。无论是统治阶层还是普通民众普遍缺乏主动变革的动力。这与日本的近代化进程就形成鲜明的对比。日本的明治维新始于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是统治阶层主动发起的,说起来这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日本缺乏自有文明,它有着对外学习的传统,作为立国之本的核心文化体系最早也是由汉唐文明演化而成的,所以它骨子里是不排外的。反观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发源地,固有的思想观念很难轻易动摇。较为典型的是虽历经元、清两代外族统治时期,华夏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却并未受到任何影响,实际上恰恰形成了国土上被占领的一方反过来在思想上征服另一方的局面,即所谓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反征服。中国能够最终争取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帝国主义思想已经全面落后于新兴的民主政治,其失败有着历史必然。
       战后的中国被动的登上了西方文明的列车,迎来了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大规模铁路交通的建设,财税制度的改革,都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当年第一批进步学者勾画的近代中国发展蓝图,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的预言已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     前书作者为交通大学学长、北大掌校历史最长的校长、西南联大常委、民国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后书作者为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中研院院士、民国行政院政务处长。《西潮》与《蒋廷黻回忆录》十分类似,二人的成长经历,背景,以及在学术、政治上到达的高度也类似,都可以读出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经历,如何先受圣贤教诲,之后再由中学转西学,因此既有新时代学者的新,又有旧时期传统中国士大夫的节操,并且秉承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我等新时代读书人的悲剧,不在于受西方教育不足,而在于缺乏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诲。乃至于可以为一合格的国民,却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蒋梦麟先生与蒋廷黻先生都可称得上中国最后一代士大夫。
      
  •      去台后,在某次的北京大学周年纪念时,傅斯年在演讲中称:“孟邻先生学问比不上孑民(蔡元培)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而他自己学问比不上胡适,办事却比胡适高明。蒋梦麟听后笑言:“这话对极了。所以他们两位是北大的功臣,我们两个人不过是北大的“功狗”。”
      
       细细比较这四个人,其实也可见得中国是怎样地以事断人。胡适、蒋梦麟和傅斯年都是"官僚资本主义的走狗",而蔡先生终于因为早早离开历史的大舞台而幸免。然而如果我们带着些“阶级斗争的意识”来读这本书,会发现在一些人一些事上,几乎是要发笑的。如:
      
       “当时蒋委员长出巡,先至洛阳,继飞西安。他召集了许多军政首长在西安会商国事并面授机宜。突然一件梦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了。夜深人静之时,他的行馆华清池附近枪声忽起,武装军队渐逼渐近,到处搜索他的踪迹。蒋委员长身经百战,行动非常机警,终于突围而出,不行最后被发现而送交张学良将军。蒋委员长曾经花了不少的心血培植张学良,这次事变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过在另一方面来说,西安事变却也反映了人民希望国家统一以抵抗日本侵略的心情。西安事变的消息广播全国之后,老百姓无不忧心如焚,妇女小孩甚至泣不成声。全国各方纷电西安,劝谏张学良三思而行。蒋夫人和宋子文先生不顾深入虎穴的危险,径行飞往西安。张学良在全国舆情压迫下,终于改变初衷,最后护送蒋委员长和蒋夫人安返洛阳。”
      
       此事在我们大陆的教科书里,完全是另一番描述,一番类似现在境外某新闻网DJY的描述,描述中充满了高层的斗争,在我们读起来简直就是高级八卦。正如多年之后另一件听起来很八卦的事情一样,当我们每天为爱国的张将军被幽禁台岛的时候,其实张将军表示这辈子都不会被CCP再骗一次。
      
       我们不能尽信新闻联播,也不能尽信小道八卦,所以教科书让我嗤笑,蒋先生的这本书里面关于孙中山、蒋介石和美国的许多描述和定性,也实在是来不得认真。
      
       《西潮》里面的孙中山:他的天庭饱满,眉毛浓黑,一望而知是位智慧极高,意念坚强的人物。他的澄澈而和善的眼睛显示了他的坦率和热情。他的紧闭的嘴唇和坚定的下巴,则显示出他是个勇敢果断的人。他的肌肉坚实,身体强壮,予人镇定沉着的印象。
      
       《西潮》里面的蒋中正:这时候(1936年),蒋委员长在人民间的声望隆极一时,因此许多军阀或为舆情所迫,或受其精神感召,不得不承认他的国家领袖地位。
      
       《西潮》里面的美利坚:美国取自中国的唯一东西是治外法权,但是美国所施于中国者实远较其所取者为多。这些人人所知的事实,用不到我浪费笔墨。
      
       所以这本书越往后读越让我失望,知识分子如蒋孟邻、傅斯年,就这样与大陆渐行渐远。这些知识分子虽然也会勇敢地抨击士绅官僚,然而却秉持了那忠君的精神,以至于颇有些愚忠的意味。
      
       当然,以今评古是有欠公道的,中立而不问世事如陈寅恪,即使躲到岭南,不也依旧躲不过政治的风波。但是这些知识分子的选择,还是会对其人格评价有影响,至少我会给这些人减一些印象的分数吧。
      
       这本书虽然是越往后读越往我失望,但是反过来说,这本书越前面便越让人惊喜。孟邻先生下笔深入浅出,描述童年和清末的情景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我起初读这本书的时候,便感到这本书似乎不是写给中国人的,因为里面对于许多很基础的东西亦有详细介绍说明,后来了解到是当时在昏暗的昆明的防空洞,为了减少书写的错误率,所以用英文写就,写得时候也没有仅仅写给国人,所以这本书读起来也不会有很大的困难。
      
       最让人感慨的,莫过于孟邻先生对于那个时代的憧憬和展望,希望中国能够博采东方西方的各种珍珠。然而谁能想到,大陆经过六十年的东潮和西潮的轮番涤荡,如今已然具备了东西双方的各种糟粕,东方的道德传统遗失,只留下了厚黑权谋;西方的公义理性没有学到,但那追逐金钱的狂热有过之而无不及。直至今天,书中所讲到的那些官场“陋规”依旧照例,然而孟邻先生期待的“当心我们对于将来公共行政各方面的经费处理,必将发生重大良好的影响”却迟迟没有到来。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现在看来,最可怕的是两股气流混乱地裹挟在了一起吧。
      
      
      
      
  •     读这本书是因为曾经听说过作者的大名,觉得个人挺敬仰他的。读了这本书,感觉好像是泛舟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一重一重世间的层峦叠嶂激湍奇涛,都在我们民族和个人的生命中经过。而且这段时间乃是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时代的新序幕,举凡人类中各个集团的冲突,乃至东西文化中的磨合,都集中在这个风云际会。我觉得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这里面所包涵晶莹的智慧,不只是从学问的研究得来,更是从生活的体验得来。总之感触很深。。
  •     大约是因为今年(注:1998年)是北大建校百年的缘故,许多回忆文字都提及北大前校长蒋梦麟的《西潮》,各类文章选本也屡屡选入此书章节,尤其第十五章《北京大学和学生运动》、第十六章《扰攘不安的岁月》更因其对北大学生运动的直接描述和明显的反对姿态而频频出现在“北大话题”的聚讼之中。以至于有人问:“蒋梦麟这本书是不是专门骂学生运动的?”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然而蒋梦麟这本自传性的小书引起大陆读书界迟到的关注,倒的确是一件幸事。前几年斯蒂芬•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曾在国内风行一时,不太恰当地比附一下,《西潮》正是中国的《昨日的世界》。
       这本小册子最早是用英文写成的。其原因不是像林语堂《吾土吾民》那样专意要向西方介绍中国,而据说是因为蒋梦麟是在抗战时西南联大防空洞的黑暗中摸索着写成这本书,用英文“摸黑写不容易出错”。好在这本书也不像《吾土吾民》或《京华烟云》那样,在作者身后才由别人翻译成中文。1959年蒋梦麟用中文重写的《西潮》在台湾出版,让我们有幸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作品。
       此书的体例颇怪,章节穿插,一半是讲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一半却力图描摹中国近代以来“急剧的变化”,这种“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的写法,其题旨聚焦在作者为本书的命名之中——蒋梦麟想说的是,他的半生和整个中国几十年来的动荡变化,都是由“西风东渐”引起的,席卷中国的“西潮”导致了今日的局面。因此文章一起手就讲的是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结尾又讲的是“现代世界中的中国”。这是一部不同于一般自传或回忆录的书。
       《西潮》之所以值得关注,倒不仅仅因为蒋梦麟任过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联大等名校校长,又当过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经历富赡,堪以寿世。蒋梦麟写这本书,是试图将自己的经历和中国历史的进程,还有自己对中国乃至世界大势的思考,熔于一炉,在叙述中提炼自己的见解,从侧面刻画历史的走向。这就是我将之与《昨日的世界》相提并论的原因:茨威格在二战正酣时回忆昨日美好的欧洲,正是要人们认识今日的丑恶,反思个中的原由。观点正确与否,描述有无偏颇,不妨商榷,但这种写作的姿态,却值得我们赞赏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二十世纪变动太快太频繁,即如二十余年前的“文革”,就已恍如隔世,对于生乎其后者,更类于天方夜谭。我希望经历过抗战、文革这些历史性巨变的人,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不要一味“向前看”;回忆的时候尽量不要渗入太多意气,多作理性的反思。历史是由无数人的微末经历汇成,每一个人的意见,无论正反,都将帮助后世了解这个时代。
       另外,我自己有个爱好,更愿意看蒋梦麟这种从未以文章名世,笔下却极为清丽圆熟的“文坛外高手”之作。以文为生的作者,下笔容易失之罗嗦,或偏于枯涩,往往属于“必读而不愿读”一类。这当然是一己之见,可是见到这样的段落,确实让人又吃惊又欢喜: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这些成语驱策着我向学问之途迈进,正如初春空气中的芳香吸引着一匹慵懒的马儿步向碧绿的草原。否则我恐怕早已丢下书本跑到上海做生意去了。”
       这些美丽而坦白的文字让人觉得多么亲切,多么可信。一个人坐在黑暗的防空洞里写作,耳边有隆隆的炸弹爆炸声,酷恶的环境冲淡了生死和名利的意义,他为什么还要为自己涂上一层矫饰的油彩呢?我为蒋先生的勇气和文笔喝采,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回忆文字。
  •     蒋梦麟先生以学者的眼光书写的民国初年至抗战间的思想史;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思考来自蒋先生亲身体验,而非泛泛而论的宏观叙述,让人对民国和抗战时政与变迁有了另外一层理解;对当时的“学生运动”“陋规制度”“军政训政”等不同见解也值得一读;
  •     
      
      《人與書的對話》 蔣夢麟˙西潮
      
       台灣【中華民國在台灣這記號被烙印在這西風的嘆息與忍辱的東方牌訪】的國立編譯館曾經收錄一篇蔣夢麟於西潮中的文章,也許現在的孩子已對這人的形象甚為模糊。對我來說又何嘗不是呢?直到來到這“西風東漸”的臥薪嚐膽的國度裡。誰的國度呢?這解釋就“柳”給“如是”來說了吧!這時候耳邊禿然傳來~辛棄疾悵道: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近來發現我的部落閣竟成了中國公安部門的拒絕往來戶,中國限制言論自由的防火牆裡,我竟成了一隻棠蟲。這時想到晚晴末期一個走在思想前頭的悲劇人物:郭嵩濤。直於他的人生並不是今天的重點,但卻讓我想到可能如是說的現代人~一個被免了的台灣外交官。但郭老,外面的評論不覺莞爾又聲震玉碎,但我卻想到他自己的心坎話:老夫與李中堂為同年進士,今雖具其幕下,看似鬱終與此,惟國仇家恨如漆似膠,對比西洋之繁華榮景,心戚體憐著國之畏難困境,故作此說。然翁老等愚昧守舊之士,總以國之大體綱之所常為藉,迂腐至極外,尚以清流之志打擊異己,上欲圖強自治惟慈顏難測,下希康樂大同但民心僭越,老夫雖死亦難回湘。如果我沒記錯,此人於九年後辛醜戰敗仍有人上書陳諫將之開棺曝屍以敬天下效尤。
      
       不過說到這又太過沉重。其實《西潮》一書,並無如我訴之言,他不過樣是一本日記一幅山水畫,記錄著那個年代蔣先生所看所見所思所想之事之感。也許他是唸理工的吧(其實他念哲學),少了那份憂愁傷感之情,然而這也是珍貴的情操,得以使之跟著向著時代的巨輪的方向前進下去。作者自己也說:我所寫下的有點像自傳,有點像回憶錄,有有點像近代史。他記錄了我心目中不可抹滅的景象,這景象歷歷如繪地浮現在我的腦際,一如隔昨才發生的經歷。在急遽遞嬗的歷史中,我自覺只是時代巨輪上一顆小輪齒而已。
      
       那我呢?我們又該如何在這另一個新的時代巨輪裡“西風東漸”呢?
      我想我用一首柳如是的文字當做結局~
        
       素瑟清樽迥不愁,柂樓雲霧似妝樓;
        夫君本志期安槳,賤妾寧辭學歸舟。
        燭下鳥籠看拂枕,鳳前鸚鵝喚梳頭;
        可憐明月三五夜,度曲吹蕭向碧流。
      
      
      
      【本書內容】
      《西潮》是蔣夢麟的自傳性作品,幾乎囊括了中國1842年至1941年間的
      所有重大歷史事件。半段是作者“親聞”的,後半段是作者“親歷”的。作
      者利用抗戰期間躲空襲的“閒暇”,在沒有燈光、沒有桌椅的空洞裡,用隨
      身攜帶的鉛筆和硬面筆記本,寫成這樣的一部“自傳”。這部書被作者視為
      “有點像自傳,有點像回憶錄,也有點像近代史”。其中既有作者對於社會
      和人生的透視,也反映了在中西文化碰撞下,整個社會的激烈動盪。
      英文版出版後,受到廣泛重視,被哈佛大學遠東研究所定為重要參考書
      。之後,蔣夢麟將此書譯成中文,在臺灣出版時,臺灣青年幾乎人手一冊,
      被奉為“人生教科書”。
      
      【本書目錄】
      序言(羅家倫)?1
      前言:邊城昆明?1
      第一部 滿清末年
      第一章 西風東漸?5
      第二章 鄉村生活?8
      第三章 童年教育?20
      第四章 家庭影響?28
      第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2
      第六章 繼續就學?42
      第七章 參加郡試?49
      第八章 西化運動?55
      第二部 留美時期
      第九章 負笈西行?63
      第十章 美國華埠?75
      第十一章 紐約生活?81
      第三部 民國初年
      第十二章 急劇變化?89
      第十三章 軍閥割據?101
      第十四章 知識份子的覺醒?105
      第十五章 北京大學和學生運動?110
      第十六章 擾攘不安的歲月?121
      第四部 國家統一
      第十七章 憲政的試驗-131
      第十八章 中山先生之逝世?135
      第十九章 反軍閥運動?138
      第二十章 國民黨之出掌政權?144
      第五部 中國生活面面觀
      第二十一章 陋規制度?153
      第二十二章 社會組織和社會進步?160
      第二十三章 迷人的北京?165
      第二十四章 杭州、南京、上海、北京?171
      第六部 抗戰時期
      第二十五章 東北與朝鮮?181
      第二十六章 戰雲密佈?189
      第二十七章 抗戰初期?197
      第二十八章 戰時的長沙?202
      第二十九章 日軍入侵前夕之越南與緬甸?206
      第三十章 大學逃難?209
      第三十一章 戰時之昆明?213
      第七部 現代世界中的中國
      第三十二章 中國與日本??談敵我之短長?221
      第三十三章 敵機轟炸中談中國文化?229
      第三十四章 二次大戰期間看現代文化?250
      
      【作者介紹】
      蔣夢麟(1886?1964),原名夢熊,字兆賢,又號孟鄰。浙江余姚人。著名教育家。其人其事:平生做事,全憑“三子”,以孔子做人、以老子處世、以鬼子辦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教育學博士。歸國後,任孫中山先生秘書。1928年,成為國民政府教育部第一任部長,後就職於北京大學,掌校長長達17年。1950年到臺灣,後病逝於臺灣。主要著作:《西潮》《新潮》《孟鄰文存》等。
      
  •      最近花了2个星期把蒋梦麟的《西潮》看完了,与大家交流一下心得感受。在说书之前要先交待这么一件事,这也是我一直想讲的。
       当今主流的书市,这个明星出书那个影星出书,鱼龙混杂,书本的可读性和其售价简直让人愤慨,我也买过类似的书,比如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真后悔该去书店翻翻的,这种书在书店花个1小时就可以解决,一面不超过100字加上些漫画和“留白”也能凑成一本书。说是留白是好听的,不知道是为了板式别致还是为了其他的目的故意而为之。这样的书往往封面较炫,加个书套上面一大堆“推荐广告”。真正的名家经典是不会讨读者便宜的,一本书读下去,觉得值,可以影响一阵子的心情和目标,改变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宽度,往矫情上说是陶冶情操,提炼品格。这才是真正的好书,才能称之为好书。
       什么是书,追本溯源来看,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说文》里说:“书,箸也。”箸是显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本义为:书写,记录,记载的意思。我还查了一下词典里书的解释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自从印刷术和出版行业席卷全球,书的意义就多了起来,衍生出各门各类,以次充好,以书牟利的人就出现了。好了讲到这里,大家看看现在的所谓的畅销书里有几本是符合这些特点的。大家之作和学术著作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研究著成,倾其所有,或是用其一生的阅历财富去换得为读者指路的明灯。与之相比这些“小儿书”就相形见绌了,不用说,那本《跟乐嘉学性格色彩》也是一丘之貉。我不是激进,我也并不反对青春文学,轻松读物,但是像这样的性价比实在是讨了读者的便宜,心里愤愤不平。
       说到书的可读性,我不由得想起一个趣闻,亚马逊上面的一位畅销作家写了一本书,名列亚马逊排行榜的第44名。这本畅销书的书名叫《What Every Man Thinks About Apart From Sex》,就是每一个男人除了性以外所想的事情。封面有模有样的,画了一颗手绘大脑的轮廓,让人想一瞥内页,看这位作者有啥见解?其实这是一本空白的书,空白的意思是,每一个男人除了性以外所想的事,是什么呢?全是空白。这是一个笑话,根本不应该摆在书架。你可以说,它应该放在文具堆里、和一堆“空白笔记簿”摆在一起还差不多,但书店终就还是将它当成了书,于是,这本书和其他书比起来,更有意思,它卖7美元左右,照样卖上排行榜。
       此为趣谈,我上述所说的这些其实都是出版行业不可避免的瑕疵,但是瑕不掩瑜,还是有很多很多的好书等着我们去看去发现,手捧好书秉烛夜读的话,含英咀华庶几近之。
       那么在浩瀚的名家经典和家喻户晓的名著里,让我从中拾起这本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好书与大家娓娓道来。
       在北大和蔡元培校长的光环下,我要介绍一下这个被遗忘的大家:蒋梦麟,原名梦熊,浙江省余姚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自1919年至1945年,蒋梦麟在北大工作了20余年。在蔡元培任校长期间,他长期担任总务长,三度代理校长,1930年冬正式担任北大校长。先后主持校政17年,是北大历届校长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任职最长姑且不论,但是看看任职的时间段就会使人肃然起敬了,在这最动荡,天翻地覆的时期,在北大,这个时代的浪头上的大船执掌17年的舵手,独执彩练当空舞,我想他的文字价值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西潮》是蒋梦麟在昆明躲防空洞时所写,原文用英文写作,名为Tides from the west。用西潮为题因为本书所写为中国受西方现代化的潮流的冲击而发生的变化。作者说本书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有点像近代史,《西潮》之所以会写成这样是因为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使他将家国融为一体。梦里笙歌花底去,欲说还休梦已阑,在急遽递嬗的历史中,蒋梦麟通过自已的回忆,来抒写民族的历史。看了《西潮》,捧上了就放不下,50年前的文字、不熟悉的经历,在今天的我读来,依旧是通达明白,流畅的叙事娓娓道来,带着我穿越50多年,回到乡间、回到学堂、回到那时的北平、南京、杭州、上海,回到袁世凯,张作霖,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的身边,大的历史事件揪心地疼痛,为了当时祖国的羸弱。哲学分析思想贯穿全书,讲道理、摆事实,世事练达、言之有理。 洋洋洒洒17万字,记录了从满清末年到抗日战争这么一段历史长河中作者的经历、感受、思想变化。他带领我亲身经历了这段时期内重大历史事件,从侧面剖析了许多历史人物,记录了中国被西化的历史进程,深入的挖掘出了中国的国性国格,这一点与林语堂的《吾国吾民》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峥嵘岁月里见真金啊。
       就像书序言开篇所写:“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这里面所包涵晶莹的智慧,不只是从学问的研究得来,更是从生活的体验得来。读这本书,好像是泛舟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一重一重世间的层峦叠嶂激湍奔涛,都在我们民族和个人的生命中经过。”
       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黑白文字把我卷入了这场峥嵘岁月,西潮漫漫,新旧世界大变革。最后还是需要借用毛泽东的一首词来作为结束最为恰当: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     曾经有位高人讲过:“归根结底,社会变革源自于人心的变革。”深以为然。
      
      有时候,我们叹息一代代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曾经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为己任,却怎么刚一进入这个官僚体系、世俗世界,就立刻顺应潮流地成为了既有规则的传承和捍卫者;怎么我们寄予厚望的种种思想或者精神,到头来好像什么也没能改变;为什么人人都看出是问题、提出要改变的,多年后却仍旧是问题;为什么全天下各个都在批评日风日下,世风却还是一日不如一日。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问,进步是不是真的会发生?
      
      我一直不是个爱好读史的人,也一直不太强调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严谨的思维逻辑。我以为这世界大抵由偶然主宰,发生了的、没发生的,十之八九不过是因缘巧合下的随机事件,犯不着太较真地理论出个子丑寅卯。这些事该不该发生,又为何如此发生,其实没什么道理好讲。刚好就这样发生了而已。
      
      不过最近想了很多关于社会变革和时间尺度的问题。倾向于认为,虽然偶然性往往左右着个别事件、乃至整个时代的模样,放大到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很难被改写的,而进步也是一种无法被长期逆转的力量。也许走在每一点上,我们都觉得走的是直线、还是直线,什么也没能改变。但其实,站得足够远就会看到那条线的弧度。只不过人生短暂,我们并不一定能够观察和体验到排除各种干扰音之后变革真正的路径。
      
      无论如何,我想我们应该相信,进步一定会发生且此刻就在发生,即使我们并不能时时处处感受到它的存在。而推动和滋养进步的,归根结底是人心的变革、思想的演进。所以,希望我们都少一点玩世不恭和虚无主义。即使你我不能吹时代号角、掌变革大旗、促历史进步,即使你我什么也不能创造,我们在自己的认知上多走一小步,却可能使社会向更好的方向靠近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很可能微不足道,但放弃这样的努力,你就连微不足道都没有。
      
      一边看《西潮》,一边在想这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而最让我感到欣慰的变化,仍在人心。作者文章写得极其浅白,很多地方像是在教小孩子一样。我想,这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著述的那个时代读者的普遍认知水平。他讲到的那些事实和想法,绝大部分现在看来不过是最基本的常识,他却要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生怕读者不能理解或无法相信。这几十年的时间,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的确有了飞越。
      
      作者做了很多中国和西方思想及文化的对比,讲到很多中国人的自然哲学和处世理念,讲到中国文化是如何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可以感觉到,虽然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屡遭外侮,走过了几千年来这片土地最窝囊的日子,作者对于中华文明却抱有极深重的崇尚和自豪感。
      
      我发现,过了这么几十年,中国文化变成了一个比过去模糊得多的概念。我们有时候甚至不再感觉得到当今的中国人承载着什么可以称之为文明的共有价值取向和精神成果,更感觉不到当今的中国人对于所谓中国文化还有多少敬意可言。实在令人唏嘘。
      
      仔细想来,或许因为作者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对思想文化有着天然的重视,所以行文始终围绕着这些话题,也不免以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代表了当时中国的普罗大众。其实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中国人之中能读书识字、能在性命温饱之外再偶尔关心一下所谓文明为何物的,也不过一个很小的精英群体而已吧。以作者的描述而论两个时代对于中国文化的意识,未免偏颇。
      
      但我仍然觉得现如今大家的确对传统的中国文化知之甚少且不以为然,传统的道德约束和自我修炼的意识更是几近绝迹。中国人民虽然站起来了,却好像并不如被动挨打的时候来得可敬。那时候,即便做不到“有为有不为”,至少大多数人还认为做人应当“有为有不为”。现在呢?总觉得这社会上少了点儿自尊自律和敬畏之心。
      
      还是那句话,变化终归要源于人心。与其嬉笑怒骂现实可悲,倒不如从自己做起,踏踏实实多了解一点中国文化,多为这世界带来一点点哪怕细枝末节的正面声音和积极变化。
  •     大概说一下印象,蒋梦麟先生,我粗略规划,属于孙文--中正政权谱系,外加亲美派。倾心文教救国,外加中等偏强的民族主义情节。
      
      早年,太平天国在民间的观感(perception)和破坏;中国农村普遍的民__主传统。这点,我一直所相信,一直被印证,一直不被承认的历史。在高压缺位的情况下,士绅德治与神秘主义并行维_稳。
      
      未完未完。。我欠了多少篇未完了。。
  •     "看似平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难".
      若要选一句话来评价读这本书的感受,十有八九,会选这句吧。
      
      “读这本书,好像是泛舟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一重一重世间的层峦叠嶂激湍奔涛,都在我们民族和个人的生命中经过。”
      
      “这本书最难达到的境界,就是著者讲这个极不平凡的事实,而以极平易近人的口吻写出来,这正像孟邻先生做人处世的态度。”
      
      朴实无华的文字,却处处闪烁着智慧和哲思的光辉。
      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字字珠玑。
      大有历经浮世铅华,坐看风起云涌,仍凭物是人非,我心如水之态。
      最爱这种这种境界,可望而不可及。
      
  •      蒋先生因为西南联大而留名青史,当为北大校史上最杰出的校长之一。也许因为蒋先生数次在国民政府任高职,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被大陆正面看待。大一上近代史时,老师说蒋梦麟先生其实也是交大校友。之后关注蒋先生时便更有意于了解其成长阶段的故事。
       此书便是蒋先生自传形式的著作,可以很好的真正了解那个时代作为民族先觉的那批知识分子们的想法,了解他们在文化转型期的思想,如何看待中国未来的命运,如何为中国寻找出路。这些一手的资料可以给我们展现一个真实的民国,远不同于教科书。
       蒋先生的学问也是相当杰出的,其十分难得之处仍在于先生所受的中学教育,而这点已不是当代中国年轻人所能理解的。国学教育的缺失使得我们在修养上学识上不免都留下了巨大的漏洞,尤其作为一个中国人竟对自身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并受自小的毒害教育影响认为这些都是封建糟粕,不禁令我等惭愧。当一个民族的精英要么被迫出走,要么被扫进牛棚,要么出卖灵魂放弃气节,剩下的是什么呢?所以我等如何无知,所以号称五千名文明的古国却是真没文化。
       蒋先生出走台湾时的想法则是大约代表了那个时期文化界领袖们的看法。如傅斯年先生等。
       总而言之,此书通俗易懂,聊有情趣,值得看看。
  •      读这本书完全也是一场误会,起初买书时看到作者的名字是蒋梦麟误以为是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原名就欣欣然的买了下来,因为曾记得蒋百里是何等的了不起,号称现代兵学之父,论持久战最早就是他提出的,是一个不能再奇的奇人。我满怀好奇心的回家翻开此书才发现他俩根本就不是一个人。骂了他一句骂了自己一句就敷衍的看了起来。
      
       很朴实的人生传记,从幼时开始讲述,梦麟的老爸比较迷信,大儿子出生时梦见兰花就叫梦兰,二儿子时梦见了桃子就叫梦桃,梦麟出生时梦见了大狗熊就叫了梦熊,后来觉得不好听就改了叫梦麟,他应该感到庆幸了,要是老爸梦见了遗精,哎,那叫什么,蒋梦遗也可以啊。
      
       这种下流的调侃完全是由于我为自己买错了书而找的不可笑的笑料,当我读到了这段话时:“我们给自己灌输道德观念,使这些观念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以道德规范来约束人民生活是中国社会得以稳定的理由之一。”时,我不得重新翻到前面看了蒋先生的简历,教育家,孙中山的秘书,国民政府的第一任教育部长。不由感叹拿错的一本书后面藏着的竟然是一个人的一生。
      
       认真读了一遍蒋老师的《西潮》,只有一个感觉:“大历史事件在大人物的一生中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篇章”。孙中山的仙逝,西安事变,抗战这些大事在他们的叙述下就好像我们家长里短的小事,我感觉大人物就是那种把天下大事为己任,把国家当做自己小家的那种拥有使命感的人。
      
       很喜欢蒋先生这种教育家对一些名词的透彻解读,例如在“道德原则”和“行为规律”区别时的分析,道德原则有根有据而行为规律只要求大家遵守,不必追究规律背后的原则问题,也不必追求这些规律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很清晰,就是在中国我们的生活是受行为规律所规范的,追究规律背后的道德原则时,脑子里马上起了汹涌的波澜。还有对“公务员”的解读:公务员的薪水只是点缀品,实际上全靠陋规来维持。陋规二字,真是深入人心,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还有就是在社会组织和社会进步的分析,也是点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骨子里面去了。
      
       细细的读完了一个大人物的平常话语,感慨许久历史长河流下的朵朵浪花,无意打落在你胸口的泛泛细珠,都是一位大人物非凡的沧海一生,何时才能读完历史,读完每一颗转瞬即逝的昔日星辰。
      
  •     大学时候读的就是这本。刚刚从书架上把这本跟岳麓书社的那本《西潮·新潮》大体做了一个比较。后者内容明显比前者丰富,但有朋友曾说岳麓出版的那本有不少删节,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是绝没有删节的。
      
  •      蒋梦麟先生的传记《西潮》在大学时就已经翻过一遍,这次旅途赶路时也把它带上,重温了烽火连天中“西潮”的波涛汹涌。这一次读时的背景似乎很应合这一本书,同样的纷扰局势,80多年前的观点此时看来也不枉一番借鉴与品味。全书记述了蒋先生出生、成长、求学中路,以及在担任民国第一任教育部长、北大校长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行,以一人视角,展现了20世纪初至抗战时期,中国在“西潮”下艰难前行之路。
       作为北京大学任时最长的校长,蒋先生却在北大的历史上几乎要没了踪迹。与蔡元培学者型的领导来说,蒋先生似乎更如行政上的管理者,实干的精神与其师承哥伦比亚大学杜威教授,深受实用主义精神影响不无关系。
       与蔡强调以美育代宗教的古希腊学园式的教育观念不同,蒋更多地将教育置于社会剧变的洪流之中,认为教育最重要是培养有理想之年轻一代,此为教育之根本,而培养兴趣则是教育之枝节。与当前的教育价值取向是否一致暂且不论,却足见时代变迁中一个教育者的忧国忧民之思。
       在松散的政府、激进的学生、瞬息变化的国际国内局势之间做平衡绝非易事,尤其身处北大校长这一绝非仅是学术意涵的位子之上。对学术负责,对政府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时代负责,在剧变的时代中如履薄冰。
       作为冷静思考、着力执行的学者,蒋先生以三子作为其人生哲学:以孔子待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做事。在中国传统思想之上,不忘西方思潮中的科学与民主之精神。对于时代的把握,每一个人自有每一个人的立场,在那个纷扰的背景下,蒋先生提供了一个从东方看西潮的视角,也提供了一个改良式知识分子看待中国变化发展的观点。
  •     那个时代的留学生都有一个通病,中国学问学得半吊子,留美的就说美国好,留英的就说英国好。蒋校长对美利坚的好话特别多。当时第一次大战结束,梁启超写下了《欧游心影录》,对西方社会的文明已经产生了疑问。而蒋校长等人还在鼓吹“西潮”,你说他算先知先觉,还是后知后觉呢?我觉得这个人可能算个行政人员,于学问上的事也就马马虎虎,不然怎么也没见有什么专著刊行于世哩。但好在蒋校长还是尊重中国传统的。但一味地强调要科学,其实科学这个概念很不全面,像艺术、宗教和哲学等等怎么能用科学两字来解释呢。还是中西方的毒太深。科学不过是观察这个世界的实验角度而已。不知在一种可知的学问之上,还有不可知的学问。虽说是北大校长,但论起文笔,我看还不如当时西南联大当学生的何兆武写的《上学记》,深度也不够。北大真是其实难付,现在就更别提了。也就会闹个学潮什么的。“社会纪纲之灭裂,少年心行之浮薄,谁生厉阶,……实尸其咎。”
      
      天津教育出版社最近可能赚了不少钱,像安意如、美丽英文什么的都是他们出的。书上标的“特约编辑”什么的得好好注意一下,那都是攒书的书商啊。不过这本书的用纸装帧都不怎么好,挺像充门面的胡弄事的东西,在手里攒巴攒巴就变形掉色了。还有,封面上那个“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事,以鬼子办事”的三句话也不知是谁给总结的,想当的恶俗哇,反正蒋校长在书里没这么总结过,看完了才明白,这个鬼子的鬼不是鬼谷子的鬼,是洋鬼子的鬼。即然是鼓吹西潮,还会叫人家洋鬼子吗?书商就是书商,总是迎合市场的低级趣味。
      
      
  •   慷慨义愤,只是一半的道理。本书除了有对现实的批判,更有理解的宽容。
    “最后的士大夫”。说的对。
  •   "所以这本书越往后读越让我失望,知识分子如蒋孟邻、傅斯年,就这样与大陆渐行渐远。这些知识分子虽然也会勇敢地抨击士绅官僚,然而却秉持了那忠君的精神,以至于颇有些愚忠的意味。 "
    在时代背景中,其成书于在抗战末期之国民政府,在那个民主未全开,君权仍未死的年代,其人又是曾间接参与革命及横跨北伐到中华民国黄金十年建设,怎会没有“忠君”精神?其文如此,无可厚非。本书的价值就在淡化了当时的政治色彩,贴近生活的镜头描写以离我们渐远的近代,我们的上一代父祖辈的历史,这一代的人们或我们曾在学校读不到的故事。
    个人虽无资格评议,但您的评论亦属中肯切实,只是自幼受红色思想教育的影响,对于孙蒋两位人物的描写仍过于敏感,其实并非本书重点。
  •   狼奶喝多了的,总是看东西带着眼镜。
  •   多寫點好不好…好精綵。
  •   到底是后者(“岳麓书社的那本《西潮·新潮》”)比前者(“辽宁教育出版社的”)丰富,还是怎样?删节本怎么会比全本丰富??
    你是不是把《新潮》的内容也算进去了?这是两本。你要比较该比较两个出版社的《西潮》部分才是。
  •   有时候,历史在选择!
  •   难道是大陆版有删节?书里面明明有这一段:
    “中国之学人,以儒立身,以道处世,今年以来加上了一项以科学处事。美国《幸福》杂志,曾以幽默的口气,谓有台湾人对美国人说,台湾的建设靠三子。一孔子,二老子,三鬼子。问什么叫鬼子,则笑谓洋鬼子。”
    蒋梦麟这个北大校长,在现在的北大其实没有什么地位,就算偶尔提到也算是半反面人物。他的学问没有那么大,其实管理上做得不错,为人处事也是立得住身的。书的宣传恐怕有些过,但是作为当时的回忆录,还是值得看的。
  •   “我觉得这个人可能算个行政人员,于学问上的事也就马马虎虎”,人家没说自己是学术大师,更何况,做学术也只是一种工作类型而已,难道作者认为大学的校长必须要是做学术?
  •   你的评论过于片面了。如lss的回复,书中的确有这一段关于三子的说法,我看的是台中晨星出版的竖排版本。我猜不是大陆版本有删节,可能楼主没有留意。蒋强调了科学精神,但是并没有看低中国自己的文化,从文中可以体会到,但是当时那个年代,中国落后的根源的确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落后,多谈一谈科学是必要的,这也是为什么书名叫做西潮的原因了。
  •   denovo "蒋梦麟这个北大校长,在现在的北大其实没有什么地位"。动脑筋想想,要是你受另一种意识形态影响更深,你还会说这话吗?建议你体会以下:
    "对北京大学校史素有研究的北大教授陈平原说:'在历史学家笔下,蔡元培的意义被无限夸大,以至于无意中压抑了其他同样功不可没的校长。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蔡元培早年的学生蒋梦麟。'” (http://baike.baidu.com/view/131087.htm)
  •   深度是有的,蕴涵救国之道,我是领导就查掉了
  •   书商就是书商,总是迎合市场的低级趣味。 ——哼,那可不一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