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作者:艾尔菲·科恩  页数:221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人性贵于世间任何规则。——让•皮亚杰道德成长的根基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埃尔菲•科恩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鲁道夫•史坦纳前 言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早在孩子出世以前,我就已经意识到为人父母是一个既甜蜜又充满挑战的工作。不过彼时的我还不曾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不知道它会令人如此筋疲力尽,如此茫然不知所措。要顾及的事太多了,每当我还在为某件事忙得焦头烂额,甚至濒临崩溃时,竟然发现后面还有更多的事在等着我。我不知道孩子的大声尖叫,会招惹邻居打电话给儿童保护服务局,而原因只是晚餐时的意粉形状不对。我更没有意识到,妻子在自然分娩培训课上接受的深呼吸训练,要等到孩子出生很久之后才发挥作用。我也没有预料到,当我听到其他家长抱怨同样的遭遇,或他们孩子的表现跟我的孩子一样时,我竟感到十分宽慰和轻松。(更令人欣慰的是,其他家长也有过这样不光彩的时刻:突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或者怀疑自己这样辛苦是否值得,甚至还会冒出更多稀奇古怪、不可名状的想法。)归根结底,养育孩子这项工程可不是懦夫能够胜任的。妻子曾说:这可以考验人应对未知和混乱局面的能力。面对这种考验,你无从准备,也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当我们形容某件事情没那么困难时,不必再用“太空科学”或“脑外科手术”这种陈词滥调了,干脆就说“反正又不是养孩子……”。这种养育的艰难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可能会竭尽全力压制孩子们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的反抗,叫他们听话。更糟的是,如不加以重视,这种压制和强迫听话的想法就会自然而然地变成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在加入周围人群的行列:对那些顺从、听话和暂时乖顺的孩子赞不绝口、褒奖有加。几年前,我曾应邀到外地演讲,飞机降落机场后缓慢滑行,“叮咚”提示音响过之后,座位上的乘客开始起身拿取自己的行李,这时与我随行的一位乘客俯身向前座的一对父母乘客大声夸赞他们的小儿子:“嗨!他在飞机上表现很好啊!”请注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很好”。这是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形容某人品行端正,符合道德规范,其同义词一般是“合乎道德的”、“正直的”或“有同情心的”。如果用在儿童身上,这个词的意义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或者说,他没有给我添乱。我在飞机上无意中听到的这个词,让我也经历了“叮咚”一声提示,我意识到这就是社会上很多人对孩子的最高要求:不必拥有爱心、创造力或好奇心,只需表现乖乖。对于家长来说,一个“很好”的孩子,就是从婴儿期到青春期从不给自己找麻烦的孩子。经过过去两代人的时代变迁,取得上述成效的手段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过去孩子们会常规性地经历严酷的体罚,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暂停”(time-out,或译“反思角”、“隔离”)或者听话就会得到奖励。但不要误以为新的方式就会产生新的结果,家长的养育目标依然是控制,即使披着现代教育手段的外衣。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关心孩子,更多的可能是被无休止且无聊乏味的家庭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我们需要催促孩子睡觉、起床、洗澡、坐车,导致我们很难回头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试图迫使孩子遵从我们,其所衍生的问题是,这样做会与家长其他更雄心勃勃的养育目标发生冲突。今天下午,你对儿子的首要期望是不许在超市里大声吵闹,并且接受不给他买一大瓶伪装成早餐麦片的花花绿绿糖果这一事实。但这还值得我们向更深层次挖掘。我在工作坊针对家长展开调查时,通常会首先提问:“你对孩子的长远期望是什么?你怎样描述孩子将来会变成怎样的人?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子?”现在花上一分钟考虑一下,你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当我邀请参加工作坊的家长想想其对孩子寄予了哪些最重要的长期目标时,听到的是全美国都如出一辙的答案,下列几条极具典型性:这些家长说他们希望孩子幸福、平衡、独立、得志、有贡献、自足、负责任、积极向上、善良、体贴、充满爱心、求知欲强、自信。这些形容词汇聚在一起很有趣,对家长反思自己的养育行为也很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们会挑战我们质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与自己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相符。我每天的行为真的就能让孩子变成我期望的样子吗?在超市里对孩子提出的那些要求就能让他在日后幸福、平衡、独立、得志……吗?或者说我对局面的掌控是不是已经背道而驰了?如果是,我又该怎么办?如果想象孩子若干年后的生活令人望而却步,那么就请各位家长思考今天对于你来说什么最重要。想象一下自己正参加孩子的生日聚会,或者正站在孩子的学校大厅,周围有两位其他孩子的家长,他们并不知道你的存在,你无意之中听到他们在窃窃私语——对,他们在谈论你的孩子!那么你希望从他们那里听到什么?请再花上一分钟想出一个最能令你满意的单词或句子。我猜测——当然也希望——不会是:“哇噻,那个孩子特听话,总是悄无声息。”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时的养育行为看上去似乎“听话”才是我们最关心的特质。约二十五年前,社会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卡根曾对大量同时代育儿书籍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这些作品主要反映了“全盘接受父母特权”,只“稍稍顾及儿童需要、感受或发展”。她补充道,当时的主导设想似乎是家长的愿望“想当然是合理的”,因而唯一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让孩子听话。可悲的是,时至今日这种理论依然横行。美国每年出版上百本育儿书籍,此外还有刊登在各种育儿杂志上不计其数的文章,其中大多数依然充斥着“如何让孩子对家长百依百顺、如何让他们乖乖表现、如何像训练宠物那样训练孩子”之类的养育建议。许多作品还为家长打气,声称家长需要与孩子“勇敢地对抗”、“巩固自己的权利”,有时还明目张胆地否认我们这样做可能会产生的担心和不安。这种“歪理邪说”最近还赫然成为某些书籍的标题:《铁打的纪律》、《父母握权》、《父母掌控》、《夺权》、《回归掌控》、《心安理得地训导学龄前儿童》、《没有理由!因为我是妈妈!》、《申斥之必要》、《无需负罪的养育模式》、《答案是“不”!》,等等。这些读物中有的坚决捍卫老式价值观和养育行为(“等你爸爸回来打你屁股!”),有的则强调了新式养育技巧的意义所在(“做得好!宝贝儿,你在便壶里尿尿了!你可以得一个小贴画了!”)。不过二者都没有令我们确信: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合情合理,或者最顾及孩子的利益。你或许已经注意到,这些读物所提供的许多养育建议根本没用,尽管其有时为证明自己有效而附带了许多滑稽可笑且不切实际的两代人对话。①不过虽然阅读这些毫无用处的养育技巧会令人感觉挫败,但更加危险的是这些书籍从来没有费心地质疑“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当我们无法检验养育目标时,就只有默认那些只图强迫孩子听话的养育行为。这意味着我们只是将焦点放在了图自己方便上,而非孩子的需要。此类育儿书籍还存在一个问题:其提供的大多数建议仅仅来源于作者头脑中的灵光一现,然后精挑细选一些奇闻逸事作为支持观点的依据,这些书很少提及对其理念的科学研究。的确,你在自家附近的书店里可以逐一阅览整整一书架育儿类书籍标题,却丝毫意识不到对于各类育儿手段已经有过大量的科学调查。我发现有些读者十分怀疑“研究显示……正确”这样的说法,对此我深表理解。首先,翻来覆去使用这句话的人通常不会告诉你他们所说的研究到底是什么,更别说他们是如何展开研究或发现其是如何产生意义的。于是那个不厌其烦的问题再次出现:如果一位研究人员声称“已证明X模式比Y模式更有效”,那么我们就会立即想问:“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你是说X模式会让孩子心理变得更好?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关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还是说X模式更能让孩子变得盲目顺从?”和某些家长一样,某些育儿专家似乎只对最后一个问题感兴趣。他们将成功的养育模式定义为使孩子听话的任何手段,也就是说,他们的焦点仅限于孩子如何表现,而无视孩子对服从某个特定要求的感受,或者就此而言,无视他们如何看待强迫自己听话的人,以此衡量家长干预行为的价值很不靠谱。有证据表明,如果用更有意义的标准去衡量,会发现那些看起来“有效”的养育技巧通常并不那么成功,孩子对某个特定行为的顺从往往是肤浅的,因而通常也只是暂时的。不过这还远远没有结束。问题并不在于我们使用“让孩子服从”来衡量养育策略时存在多少疏漏,而是“服从”本身就不可取。孩子表现过于良好并不是一件好事。例如,研究人员曾在华盛顿特区跟踪调查学步儿到5岁,发现“经常性的顺从往往导致适应困难症”。相反,“对家长专制表现出一定抵抗”却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好现象”。另两位心理学家曾在《儿童变态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一种被称为“强迫性顺从”的现象,其论述令人担忧:孩子对家长的畏惧会导致其立即且不假思索地听从家长的话。许多心理治疗专家也曾就此种“儿童过于需要取悦并服从成人而造成的情绪结果”发表评论,他们指出,行为上表现良好的孩子会按照家长要求的去做,会渐渐成为家长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但其代价通常是失去自我意识。①可以说“纪律不一定帮助孩子自律”,但即使达到所谓的自律目标也远非其吹嘘的那样美好。强迫孩子内化我们的意愿和价值观,他们因而会做到,甚至我们不在场时也能做到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这并不一定就更好。试图培养孩子的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就是说,接受外部思想来改造自我。——译者)或自律性,意味着试图遥控指挥孩子的行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更加严重的“顺从”。毕竟,孩子出于对自己判断力的信任而做出的行为,与出于被迫而做出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确保孩子内化我们的价值观不等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前者会直接阻碍我们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我确信大多数家长确实想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独立思考、刚毅自信、勇于坚守美德……我们希望他们不受同学的欺负,抵抗同伴压力,尤其是经受住“性和毒品”的诱惑。但既然家长意识到了孩子不能“受人摆布”,我们就必须教育他们“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的(包括成人的)想法所左右”。换句话说,如果家长在家里利用奖励刺激孩子服从,那么最终会把孩子培养成在外人面前唯命是从。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芭芭拉•克劳罗塞指出,她经常听到一些青少年家长抱怨:“他(孩子)以前多好啊!那么乖,彬彬有礼,穿衣服干净整洁。可你看他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就此,她这样解释道:孩子在很小时,父母就告诉他该怎样穿衣服、该怎样做、该怎样说话。他已经习惯听别人的话……他没有变,他仍然在按照别人的意愿去做事,问题是这个“别人”已经不再是你,而是他的同龄人。我们越执著于长远的养育目标,事情就会变得越复杂。如果只是孤立地看,任何目标都被证明是令人反感的:为达到目标不惜牺牲一切,即使家长愿意乐此不疲,结果却是弊大于利。或许更明智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在相反的品质上取得平衡,他们才会成长为既独立自主又关心他人、既充满自信又乐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有些家长还坚称,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确立并满足他们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认同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好准备,准备好应对孩子做出选择和确立不同于我们的价值观时所出现的可能性。对长远目标的考虑会引导我们走向任何方向。但我在这里强调的是:无论怎样思考这些养育目标,我们都应该三思而后行。它们应该是我们的“试金石”,只为能够让我们不落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陷阱,抵抗不断出现的“想方设法令孩子服从”的诱惑。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对这项任务中出现的挫败感和挑战感深有体会。有时我的如意算盘会落空,我的耐心会耗尽,我会只想让孩子乖乖听我的话。当孩子在餐厅里尖叫,我很难遵守心中的那个伟大蓝图。因此我有时很难在忙乱的一天里、或感到不那么体面的冲动时,还想得起来我自己要做怎样的人。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有些家长将那些更有意义的养育目标——例如,试图成为或试图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好人”——斥之为“理想主义”,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做辩护。但这恰恰意味着我们应该有理想,否则我们一文不值。理想不一定意味着“不切实际”。事实上,有足够的实际与道德方面的理由来说明,关注长远目标强于仅仅注重短暂顺从,关心孩子需要强于仅仅考虑我们的要求,关注孩子全面身心强于仅仅看重其行为。我将在本书中讨论:为何从习以为常的“实施手段”转向“并肩协作”会如此有意义?诚然,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许多人都受制于“实施”技巧,利用惩罚和奖励迫使人们乖乖就范。但当一个与之截然相反的养育理念出现时,我们的反应就不能只是说“哎!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听天由命的人,还是试图将事情做得更好的人?这的确是一个颠覆性的理论,它颠覆了我们所接收的传统养育建议,挑战了让孩子对我们言听计从的短视征服手段。我们当中有些人会开始思考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或许甚至还会对自己童年承受的养育行为产生疑问。本书的主题并非局限于管教,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讲,它告诉我们如何与孩子相处以及如何看待并感受他们。本书旨在帮助你与自己的最强直觉重新“通电”,重新确认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你穿上睡衣,做完所有家务,孩子们的拌嘴都安静下来以后,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你的亲子关系的基础设想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本书会提供一些实用性建议,以取代我们有时为规范孩子行为、逼迫他们成功而禁不住使用的传统养育技巧。我认为这些建议会为家长创造一个不错的机会,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很好的人——我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很好”。

内容概要

  《无条件养育》建议父母以正向均衡的方法取代赏罚教育,这样才能培育出自律、有同理心、身心健康的孩子。现在父母面对教养问题,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及口耳相传的一些“好办法”,但都仅仅是治标不治本,尖叫的继续尖叫,狂吼的依然狂吼。作者说这是因为我们太专注于表面的行为本身,我们只看到孩子是否符合我们的期待,符合就奖励,不符合就处罚修正,这都是有条件的爱。本书中作者提出我们必须要放弃这种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的情感勒索教养法。作者坚定地提出父母要无条件养育。

作者简介

  埃尔菲·科恩,美国知名育儿作家、教育学者,已出版9部深具影响力的育儿著作,包括《奖励的惩罚》(Punished by
Rewards)及《真正的学校》(The School Our Children
Deserve),其提出的某些育儿观念在国内外儿童教育界极富影响力。
  小巫,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美国父母效能训练课程(P.E.T.)英文讲师。著有《让孩子做主》、《给孩子自由》、《和孩子划清界限》、《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接纳孩子》、《成功渡过母爱第一关》及《小巫厨房蜜语》等畅销书籍。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的长期嘉宾专家、全国妇联心系新生命组委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特聘讲师、清华优佳教育家长研习顾问,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的斯波克博士”。

书籍目录

译者序 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前 言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章 有条件养育
两种养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有条件养育的后果
第二章 爱 给予和撤回
爱的暂停
撤回爱的后果
奖励的失败
并不那么正面的强化
有关“自我评价”的争议
第三章 过度管制
什么样的孩子最听话
两个对立的极端
过激反应、难以享受以及控制的其他代价
第四章 惩罚的伤害
为何惩罚不起作用
第五章 逼向成功
学习
运动
必须运转的小发动机
第六章 是什么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所见、所闻
所信奉
所感
所惧
第七章 无条件养育原则
第八章 无条件的爱
接近“无条件”
我们应该限制的
我们应该发挥的
远离威胁
远离贿赂
有关“成功”和“失败”
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
第九章 孩子的选择
选择的好处
最初发言权与最终发言权
一起做决定
伪抉择
限制的限度
不想做却不得不做
测验
第十章 孩子的视角
有道德的孩子
换位思考
透过孩子的眼睛
附 录 养育模式:涉及文化、阶级和种族的课题
后 记 需要感谢的人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章有条件养育我有时会沾沾自喜地想:身为家长,无论我曾经犯过多少错(而且将来还会继续犯),孩子们都会成长得很好,仅仅因为我真的很爱他们。毕竟,爱可以治愈所有伤口,有了爱就足够了,爱意味着无须道歉,即使你今天早晨曾在厨房对孩子发火。这种确定感基于认定世界上存在一种名为“父母爱”的麻醉品,你给予孩子的“父母爱”可多可少。(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这种假设实际上过于简单盲目呢?爱孩子的方式有千种万种,并不是所有方式都可取。精神分析学家爱丽丝•米勒通过观察发现:家长对孩子的爱可能会“热情似火,但并非孩子需要的那种爱”。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关键问题就不是我们是否、甚至有多爱我们的孩子,而在于我们该如何爱他们。一旦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很快罗列出一长串不同形式的父母爱,再附上哪种方式更好的提议。本书着眼于这样一个区别——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这里我想从价值取向和预测性两个基本点来进一步解释“无条件养育”。价值取向很简单,就是孩子不应该赢得我们的认可,我们本来就应该爱他们,就像朋友黛博拉所说,“没有什么理由”。此外,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认为在无条件地爱他们,而是他们感觉我们在无条件地爱他们。其次,预测性,即无条件地爱孩子将会产生积极结果。这种爱的方式不仅道德上正确,而且明智。孩子需要因为自己就是自己而被爱,他们会因而从根本上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即使有时会把事情搞糟或达不到目标。这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会让孩子更加自由地接受(和帮助)他人。总而言之,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更好成长的必需。不过家长经常会误入歧途,将自己的认可附带上条件。我们之所以会如此,不仅是因为深信这种养育理念,同时也是从小就深受这种养育行为的影响。你或许会说我们被训练得“有条件”,这种感情已深深扎根于美国人的意识。事实上,即使被看做是一种理想,“无条件认可”也并不多见,互联网上的搜索结果显示,其通常被用于宗教或宠物讨论,对于许多人来说,很难想象人类之间的爱怎么会不附带任何条件。对于孩子来说,被爱的条件要么是行为良好,要么是取得成就。本书前四章将着重探究儿童的行为表现,尤其是造成孩子产生“只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才能得到我们认可”这种感觉的诸多养育模式。第五章则探讨是什么导致有些孩子认定家长的爱取决于其成绩——例如在学校或运动中的表现。后五章将为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使我们可以远离传统的养育模式,如何达到一种更加接近孩子需要的境界。不过首先,我要从更广义的角度审视“有条件养育”:是什么构成了其理论基础(与“无条件养育”做区分)以及它到底能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我近期看过的家庭教育著作中,《无条件养育》是最具震撼力和挑战性的好作品。无条件养育之所以重要,因为父母永恒的爱是孩子成长的生命根基,如果以成绩是否优秀或表现是否乖巧作为爱的条件,等于在基因中诱发孩子的病态人格。通俗一些说,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而这就是最好的教畜。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孙云晓“无条件养育”是一种境界,不是一套方法。方法有限,境界无穷。家长们读一下这本书吧,它带给你的将是“无穷”的办法和力量。  ——教育专家、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尹建莉本书为众多孩子家长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育儿法则:正确的两代关系要比正确的养育技巧更加重要。  ——《西尔斯亲密育几百科》作者 西尔斯这是上天赐予所有父母的礼物!埃尔菲·科恩采用大量研究数据,力证某些植根于家长头脑中的固有养育模式其实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并同时为家长提供了多种养育选择,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善于思考、乐于助人并极富贵任心的好人。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幺听孩子才肯说》作者 阿黛尔·法伯

编辑推荐

《无条件养育》不容易看,看完后,其提出的理念也很不容易实施到位。创立P.E.T.的戈登博士指出,某个良好的交流方式,需要1500—5000次的练习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熟能生巧。所以,不要着急,给自己时间,一开始可能做不好,但只要坚持下去,就必定会有所改善。用科恩的话来与大家共勉——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名人推荐

在我近期看过的家庭教育著作中,《无条件养育》是最具震撼力和挑战性的好作品。无条件养育之所以重要,因为父母永恒的爱是孩子成长的生命根基,如果以成绩是否优秀或表现是否乖巧作为爱的条件,等于在基因中诱发孩子的病态人格。通俗一些说,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而这就是最好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孙云晓“无条件养育”是一种境界,不是一套方法。方法有限,境界无穷。家长们读一下这本书吧,它带给你的将是“无穷”的办法和力量。——教育专家、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尹建莉本书为众多孩子家长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育儿法则:正确的两代关系要比正确的养育技巧更加重要。——《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作者  西尔斯这是上天赐予所有父母的礼物!埃尔菲•科恩采用大量研究数据,力证某些植根于家长头脑中的固有养育模式其实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并同时为家长提供了多种养育选择,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善于思考、乐于助人并极富责任心的好人。——《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  阿黛尔•法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无条件养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5条)

 
 

  •   对养育孩子真是下了不少功夫,用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所以我是和孩子一起摸索一起成长的,孩子就像是个试验品,我不断的尝试用更好的方式来爱他,他也不断的回馈给我答案,让我反省自己对待他的方式恰不恰当,2岁之前我是援用父母对待我的旧式方法,对孩子的爱是从大人的角度出发的,孩子乖就爱,不乖就威胁,后来觉得这样不好,也尝试过用惩罚和奖励的方式,但是自己也很疑惑,孩子听大人的话就奖励,不听就惩罚,那谁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考虑过呢?这样的爱又与自己小时候有何区别呢?我很庆幸我抛弃了这些东西,开始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这本书到得很及时,让我更加坚定温和的爱孩子,妈妈给孩子的爱本来就该是无条件的,跟分数,跟行为,跟表现无关~~~~不管你是怎么样,妈妈永远爱你。
  •   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会说自己爱孩子,但是,至于怎么爱,却五花八门,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其实是自己的意愿,是我们希望他怎样做,而不是出于孩子的本来意愿,内心所需。读了这本书,让我想了很多,让我真正明白了无条件养育的内涵,非常好。
  •   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这本书侧重于心法,而非简单生硬的方法。按说育儿的书我们也看过很多本,方法我们也了解了很多,可是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原因是内心力量不够,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正能量不足,再简单地说就是对孩子的爱质量不高。方法有限,境界无穷。推荐家长都看看这些书,相信会少很多令人心碎的育儿场景。
  •   “被无条件爱的孩子,更容易无条件地接受他自己。”这事本书中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我家孩子现今存在的待解问题。从此书例举中,见到了我家的养育影子。负面的,不自知的,造成了孩子出现问题的影子。此时的一些观点也许存在争议!但细细体会,会发现,真相也许不那么令人愉悦,但无法掩盖。看了不少育儿书,也觉着有用,就好比孩子发烧了,流鼻血了,普通的育儿书起到的作业就是退烧,止血。但此书的妙处是,让你找到发烧流血根源,这样才能标本皆治!家长们,该书真的值得您花时间细细阅读。“也许很难,但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   这是一套非常真实,非常有指导性的书。我自己觉得,比小巫的书还要精彩。奖励和惩罚的危害,写的非常清楚。我自己在生活中也发现了奖励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详细的讲解。关于无条件,可能我们真的做不到完全,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接近,我们可能不能完全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把一些问题的危害性降到最小。即使我们一直对孩子耐心 ,孩子也可能还有让我们头疼无法解决的时候,这真的是一本非常非常贴近生活,非常真实的书,而不是像很多书一样,你这样做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已经看过一遍,非常受益!准备看第二遍,第三遍!极力推荐!
  •   自认为是一个有平等、尊重人权意识的家长,刚看了开头,就意识到自己有很多地方做错了,虽然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一直提倡尊重孩子,但不自觉地用有条件的方式在对待孩子,从自身的经验来看,无条件爱孩子营造出的亲子关系更加深入和让孩子信赖。不觉得此书有多偏激,而是非常人性,值得所有愿意做好父母的人学习。
  •   说相似并非是说它抄袭,而是说,它们都触及到了人性教育的底本,即爱的人性和人性的爱,换言之是抛弃一切功利目的的爱,只有这样的爱才能挽救人类!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感谢孩子到来的好意,他(她)们是天使,是为了拯救人类而不断投入到人类的怀抱,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无条件的爱孩子,那么,我们人类就有福了。
  •   曾经有过一个阶段,对孩子的教育很迷茫:自己的思路与社会上的似乎脱节了。有时会怀疑自己所坚持的,会不会是个错。都是一个孩子的时代,会焦虑自己的方式会不会误导了孩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读完这本书,心里很平静了,不要怀疑,不要焦虑,大人也是凡人,孩子会了解,会接受。前提是,大爱,无条件养育。
  •   这本书可能很多中国妈妈觉得不现实,不符合中国国情,可书中的理念是很不错的,值得我们年轻一代的妈妈们好好思考,不是一味照搬,而是借鉴并结合自家孩子的情况来实践。很多妈妈看到育儿方面的书,都希望书中说的自己照着做,没多久就可以看到效果,可我觉得那才是幻想,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父母一生最大的工程,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短期内也不一定看到效果,但正确的理念引导我们做的,最后必然会让孩子一生受益的
  •   很多家长觉得是父母,孩子就应该尊重自己、服从自己,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如此想法,认为应该从孩子身上得到回报。《无条件养育》让我重新思考
  •   书里介绍了,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正如书名,无条件养育,才是我们父母真正应该学习的,推荐大家思考作者的观点,善待我们的孩子
  •   书不错,对于父母来说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可是行为上却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才会爱他。推荐父母改变自己爱孩子的方式
  •   小巫推荐的,我们爱孩子应该是无条件的爱,但是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怎样去爱呢,通过这本书进行了学习。
  •   小巫的书看了很多啦,这本书也一直长草呢,看到很多妈妈推荐就买了,果然就像小巫序言里写的,这本书很有冲击力,让我们做父母的不得不审视自己平时的言行,怎样更好的无条件的爱宝宝,目前还在学习中,也需要不断地看不断地提醒自己。
  •   看了小巫的序,不禁会心一笑。初读小巫的书,事事都参照她的做法,后来孩子稍大些,有了选择性,开始觉得她的确如她自己所言“有些偏激”,但是观点独到而坚定的人往往有说服力,或者偏激。所以当她说这本作者更加偏激的时候,很想读一读。读了一点,认可他们的地方也是我自己一直信奉的:做父母不是去学习方法,而是建立在自己直觉的基础上寻找理论支持。非常喜欢这本书,希望小巫越来越多的把国外的教育专著引进进来。只不过这本书的装帧太过粉嫩和浮夸,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书原本的朴素样子。
  •   比较了多本,买了这本,看后感觉无条件养育,说难也不难!内容很丰富,写孩子各个阶段的问题很到位,家长应该掌握的方法也很详细,不错,值得一看的好书!
  •   一位妈妈推荐的,这几年一直在看小巫的书,她自己写的、翻译的、推荐的,养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家长们跟着孩子的脚步重新学习和成长。
    真正伟大的家长,愿意质疑自己
  •   非常好,见过很多家长,以培养孩子好习惯为理由,时不时在小事儿上跟孩子较劲,缺的就是无条件的爱和包容。
  •   原来以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科学的,可是看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是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当孩子用害怕的眼神看着我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错了,爱孩子就应该是无条件的,喜欢这本书,虽然其中理论知识很多,但是给了我一个新的教育理念
  •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希望我真正能做到无条件养育,希望能帮到我们!
  •   这是一本让人看了又想看的书。很多话都说道我心坎里去了,和孩子用心交流的方法也很好。感谢上帝赐予我这本书,让我慢慢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合适的方法向孩子表达无条件的爱。宝宝现在还小,相信她长大后,妈妈一定能更加成熟。
  •   我的理念正如书名——无条件养育,无条件的养育下一代,全身心的付出,只为了后代比我们生存的更好,这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最本质的东西。很反感“生养你多么不容易,你就这样回报我”,不仅害的自己不幸福,更是对孩子造成了无法形容的压力和心里创伤。
  •   帮父母确立养育孩子的初衷,一切都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
  •   无条件养育宝宝!要学的还有很多,争取做个会养孩子的好妈妈!
  •   小巫的书全部收入囊中,这本书打破了我们以往的教育习惯,包括一些看试习以为常的养育方式,必须孩子做的好的时候赞美,做的不好的时候冷处理,强烈推荐大家看,也许就是一本书能改变我们养育孩子的所有习惯,但必须用心去读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啊。
  •   当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时,孩子不听话弄得家长心力憔悴,相信很多人难免会对孩子心生嫌弃,且倍感无奈。心里很明白,首先父母要改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本书看了,让我内心不那么焦虑和烦躁,学会教育孩子的智慧。
  •   读过此书,对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真遗憾没有早点看此书,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身为父母一定要多看早看这类书籍,书中用大量调查研究资料和脑科学及心理学研究理论来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如果爱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早点读这本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否则就白看了。爱孩子还不够,要会爱孩子才行。特别提醒:初读此书较难进入,因其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故需坚持,看上几天就进入了,也不再觉得难读了。
  •   这本书看得我非常感动,因为这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前都没有过的,这种教育理念其实跟我的感觉不谋而合很有共鸣,只是之前看到很多书不是这样讲的,也没有人正确的诠释这种无条件养育的概念,所以,这本书坚定了我的教育理念,推荐!
  •   无条件养育已经看完了,儿童诗还没怎么开始看,感觉比较一般,可能是孩子小,还不太懂哈,不一样的儿歌还不错,宝宝喜欢
  •   因为是译本,所以要耐下性子仔细读,但是理论很扎实,对现实的亲子教育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来是喜欢小巫才买的,一直赞成她的教育理论和体系,这本书目前被我奉为教子圣经,里面的每章都值得一看再看,真正领会之后去做,是可以看到成果的。当个好家长,就要肯为了孩子花时间。
  •   很好的一本书,给人的启发良多,在中国绝大多是父母施行的都是有条件养育啊,想要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啊,很多做法和观念已经深入骨髓了,但是也要努力去纠正自己的不正确的做法,因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不容许我们出错
  •   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养育小孩,里面举的例子多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和发生的。看了真的很有感触,不少观点都很容易让人接受并产生共鸣。印象最深的其中一段提到:既然我们都不认可打骂女朋友、妻子等的行为,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随便动手打小孩?其实家长们怎么会做出这种背离常规道德伦理底线的事情呢?……真的值得一看,无论是否完全赞同书里边的观点,但起码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对现时普遍施行的行为主义的养育方式重新审视和衡量,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   不了解的人认为无条件养育就是惯着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了解无条件养育的人,就知道能做到无条件养育,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很值得。
  •   虽然没看几页,但已被深深吸引,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
  •   无条件养育的观点和传统养育观念有很大差别,改变和实施起来难度,但是为了孩子,愿意一试~
  •   这本书,理念很好,不是因为爱孩子就可以成为一切行为的理由,关键是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读完书后,发现要做到真的很难,所以还需好好修炼——坚持住原则,控制住情绪。
  •   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愉快,但真正达到书中的要求却并不容易。不过,要养育好唯一的孩子,父母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并付诸实践……
  •   有时候觉得这本书过于激进,感觉父母得达到那种无为而治的境界,实际上看完这本书感觉就变了,觉得做到无条件养育很重要也很难,不过再难也要做个好父母
  •   无条件养育,很喜欢这个书名,养育孩子就应该是无条件的
  •   有些国外的书注重启示,提出疑问,让读者自己判断。这本书不象国内的育儿书,教你具体的方法,不说教,我觉得很好。大部分中国人有一个通病,别人怎么带孩子他懂不懂的都要说几句,使得错误的观念延续一代又一代。
  •   看完书才觉得这是一次爱的教育,教会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如何做是真正的宽容,对待孩子是这样,其实对待家人,朋友,恋人也很有启发。
  •   看后很是喜欢,买了好些送朋友们。原来我们是有条件养育孩子,却一直不觉得。非常适合家长们阅读。五颗星都闲给少了。
  •   收到急切的看了一些,很受启发,也反省自己以前的教育方法理念,深知要做到这样无条件养育非常难,但我还是朝着这个理念去和儿子相处
  •   作者是在传授教养孩子的一种“道”,区别于目前市面上流行度很高的一些“术”类的书;作者不是在教授爸爸妈妈们应该怎样怎样做,而是讲授一种理念,让爸爸妈妈自己悟,毕竟每个家庭不同,每个孩子不同,每个孩子的不同时刻不同;是一本真正用心写的有用的书。
  •   大名鼎鼎的小巫,颠覆传统的养育观,以前其实不怎么喜欢她的书,觉得似乎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呵呵。但随着孩子的长大,对她的理念也有了不同的理解。值得一读。
  •   这本书很不错,值得拥有。它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应该怎样去爱孩子,父母的爱没有杂念,没有功利色彩,才是真正的爱。
  •   无条件养育,虽然很难,但值得我们为之不断努力。书中用一半的篇幅介绍了有条件养育和各种错误的养育方式,然后用另一半介绍了什么是无条件养育,无条件养育应该怎么做。看了感觉有收获,特别是前半段的错误养育方式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后悔没早些看到这么棒的书。
  •   读了这本书不但知道日常细节中我们的教子误区对孩子未来有多严重影响,还能体会到我们自身性格上的缺陷是多么受父母养育的影响,也能帮助自己完善自我。
  •   实施无条件养育,对父母是一个挑战。
  •   每个家长和爱孩子的人都值得一读!
  •   无条件接纳的爱,是最珍贵的
  •   我觉得有孩子的父母都需要阅读,并且一次不够.很多育儿理念都需要学习和思索.
  •   不错的书,孩子应该这么养育,家长应该多付出。
  •   小巫的书一直很不喜欢,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经常会考验我的底线,发火的事常有,但愿看了这个书后能变得有耐心
  •   推荐每个家长都看一下这本书,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   观念很重要,家长的教育观念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   传统的育儿观念认为养儿防老,这本书让你认识到养孩子不是为了自己,是纯粹得为了孩子
  •   是一本挺好的育儿书,对教育孩子理念有很大帮助
  •   以爱和自由为教育理念的父母 强烈推荐必看
  •   从小被有条件养育养大的中国父母们,实在应该看一看这本书。人类生活会更美好,明天更美好,哈哈。
  •   这本书真的不太好说是什么感觉,但是看完了绝对是有好处的,因为有很多原来我觉得是“好的”方面,但却有很多的隐患,很有道理。但是看完了我同时又觉得很迷茫,什么样的养育方式才是好的呢?什么才叫做“无条件养育”呢??看看吧,能稍微全面的认识养育的问题……
  •   要做到无条件养育是最高境界,我们虽然不能达到,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向这个境界努力
  •   父母总是用命令的口气来与孩子对话,其实非常的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该是颠覆传统教育的时候了,请先阅读此书。
  •   朋友推荐买的。很不错。无条件养育确实很难。
  •   书很好,给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了新思路。
  •   刚有孩子的妈妈就可以开始阅读一些有关育儿方面的书了,强烈推荐
  •   还没看完,不过是我需要的好书。无条件养育——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   小巫翻译,感觉跟她自己的那本《接纳孩子》有雷同~
  •   真心爱你的孩子,愿意为他努力,跟他一起成长,就一定要看这本书
  •   无条件的爱,这很难,不过仍需我们全力以赴。
  •   做了父母才知道什么是无条件的付出
  •   书中对我触动的是,我爱我儿子就因为他是我儿子,而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推荐每个做父母的人都看看这本书哦,
  •   有幸听了小巫的讲座,接受到了全新的育儿观念,有必要认真读下这本书。难得的是,老公都积极地参与到对女儿的教育中来了。
  •   书还没有去读,凭直觉买的,我喜欢看这一类的书,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也可以改变家长的观念
  •   无条件养育 要放在一定的环境里,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环境吧
  •   孩子6岁多了,很多要求就高了,难免达不到的,家长就会着急,心肠也慢慢“硬”了起来,读了这本书,会让你的心重新柔软,享受美妙的亲子时光
  •   非常好的一本书,有孩子的家长推荐看看
  •   还在读,精读。一边读,一边反思自己。非常好的书,为了孩子的幸福,每个做父母的都应该看。
  •   父母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坚强的秉性。正确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才不会重复一些不合宜的东西在孩子的身上。
  •   很多我们自以为的爱 对孩子来说是种限制 哎 爱无止尽 学无止尽
  •   正在学习,,如何真的爱孩子,爱是需要技巧
  •   在养育孩子中学习,进步
  •   对于没经验的妈妈来说选择一本好书,教育孩子会轻松一些,当面对问题的时候不会不知所措
  •   重新思考养育孩子的过程
  •   假期中买了很多的育儿书籍,大多是国外的,书中的理念很先进,值得我们做家长的读一读。
  •   这本书真的对教育孩子很有帮助,好书
  •   书写的很好,朋友推荐的,看了也觉得很满意,多看些家教的书,很是培养自己对孩子的耐心。
  •   喜欢小巫,冲着小巫说这是她的育儿宝典,从当当缺货没有图标任何介绍就开始等待了。非常期待
  •   看了小巫的博客后,开始关注这本书,看了以后受益良多。作者提出自己的理论,并以临床心理学实验得出的结果进行询证,这让我对这个书里面的结论非常愿意相信。看了以后自己的心态也好多了,所以我隆重地推荐这本书
  •   本书可读性高,理论基础深刻,是本育儿的好书。能看到这样的书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很多观念冲击感很强,让我深思自己,并看清不少育儿方法的表面现象。
  •   看完了,然后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对照和反思,这本书感觉就是说这不对那不对,但是对怎么做才对没有说明,所以《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是对这本书很好的补充
  •   这是小巫翻译的书,肯定很值得家长看,事实也是如此的,很多妈妈都推荐
  •   刚拿到手,还没来得及看,封面非常非常喜欢,里面的印刷也非常喜欢。
    超级无敌爱这本书。
    谢谢小巫!
  •   老婆看了很喜欢,觉得当当买书很实惠,对孩子的教育很有帮助
  •   至有了宝宝后看育儿书已成为习惯。
    这本书的里的许多观念更人性化,阅读过程中,时常比较生活中的细节,更深地去理解宝贝行为的根源,反醒自已在育儿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是一本很有帮助的一本书籍。
  •   孩子已经八岁了,朋友推荐我看这本书,一定好好学习.现在学习应该还不算晚吧.
  •   带着孩子看这书,真是不能专心看,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看的书。希望有空静下心来看,能让我感受到一些新鲜事物。
  •   还没有看完,不过对自己都反思,教育孩子真是一项大工程
  •   很期待的这本书到了,小巫的书值得推荐,不过从7~38页是倒着的,还好啦,看的时候把书倒过来就行了
  •   孩子自己养!更有意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