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骑士

出版时间:2003-9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波兰] 亨·显克微支  页数:713  字数:650000  译者:陈冠商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波兰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显克微支的一部优秀历史长篇小说。作品以14世纪末、15世纪初波兰王后雅德维迦去世至格隆瓦尔德战争结束这段时期为历史背景,主要叙述年轻的主人公兹皮希科为维护民族尊严,发誓要拔下十字军骑士的头目、骄模不可一世的里赫顿斯坦头上的孔雀毛冠饰,后遭到十字军种种迫害,幸亏心地善良的达奴莎姑娘及时挽救,他才得以摆脱厄运。故事述说十字军骑士团的侵略罪行导致1410年的格隆瓦尔德大战,描绘了波兰人民和立陶宛人民在这场大战中取得的历史性辉煌胜利。

作者简介

译者:陈冠商,本名陈兆卿,笔名陈梓江,1919年4月生于浙江鄞县(今宁波市)。小学和中学在上海求学,1935年底投身一二. 九运动,后去浙江嘉兴做造纸工人,1937年7月抗战爆发,回到宁波,同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奉化县政工队队长、中共鄞县南乡区委书记、中共鄞县县委委员等职。1939年去昆明,在中苏文化协会、滇缅公路局、云丰造纸厂等单位工作。1942年进西南联合大学先修班,后进西方语言文学系1946 年西南联大迁返平津,就读于北京大学。在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参加抗日、反蒋活动,曾任北大系、科、级学生代表大会主席。1947年7月北大毕业后回沪,在民丰造纸公司和杭州华丰造纸厂工作。全国解放后先后调军委上海联络局、上海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任职。1957年9月进上海师范学院任外语系主任,1981 年去丹麦洛斯基勒大学讲学;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宁波大学顾问,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全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译林》杂志编委。编有英语教材两套,出版译作十数本,其中《十字军骑士》的译本于1983年荣获波兰文化荣誉奖。

书籍目录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十字军骑士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8条)

 
 

  •     男主角简直开挂,还用上了危急关头想起国仇家恨于是爆发出小宇宙的梗【。】女一号虽然美若天仙但依然是个12、3岁的小女孩,男主你真的不是萝莉控吗?
      书中描写的骑士风俗总让我想起堂吉诃德,尤其是男主角拿着一块写了女一名字的小木牌到处钉的那段,我简直怀疑这姑娘是不是还有个别名叫杜尔西内娅【
      虽然十字军骑士团确实没干过什么好事,但波兰人也不是吃素的。一方骄奢淫逸卑鄙狡诈,另一方勤劳勇敢诚实正直,虽然这个诚实正直勤劳勇敢的民族还侵略过俄罗斯和立陶宛【
      还有各种逻辑bug,比如达奴霞之被拐,就算尤兰德被迫写信表示劫匪不是十字军骑士,明眼人也能看出事有蹊跷,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之前那封告知斯佩霍夫大火的信,假印鉴假笔迹,明显不是山林盗匪掌握得了的技能,居然用一句“魔鬼”就解决了问题,真是奇哉怪也。
      另外个人认为碰到这种事,作为父亲的尤兰德首先应该通知骑士团大团长,诉诸外交手段,而不是孤身闯虎穴。因为劫匪并不是普通的亡命徒,而是骑士团辖下的成员,他们并非无所顾忌。虽然这样做违反了绑匪保密的要求,会冒一定风险,但也比他直接闯过去要好,因为人家的最终目的是要除掉他本人,而不是他女儿,他都落网了他女儿还有什么用处,不撕票还等什么……
      总之感觉这是一部为了凸显人物的英勇神武而牺牲了剧情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      不管是不是诺贝尔级别的文学著作,只要是翻译过来的,译者水平又恰巧有限,读起来都像是在嚼蜡。况且再加上又是听机器人读书,而且语速又调的那么快,基本上看下来也就是看个热闹,没太往心里去。
       要说十字军,那是相当的有名头。印象中是正义的象征威武凶猛正义凛然的样子要多拽就有多拽。但,也得看是谁来写。显克维奇是被称为波兰语言大师,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是不会瞎耽误时间描绘风华雪月的尽管,也是以爱情为主旋律,但爱情充其量也就是一把鸡精的作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战争。所以战争就像吃喝拉撒睡一样也是当时人生活的一部分内容。尤兰德成了杨白劳。十字军成了黄世仁。尤兰德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枚。十字军作为侵略者得了好还欺负人最终得到了灭亡的报应。归咎灭亡原因一定不是因为欺负了老实人,多杀了几个乞丐或者抢了几个黄花大姑娘。看了背景资料后得出结论。是因为时代在发展,侵略区经济在蓬勃的发展,而十字军就是巧取豪夺和生意人、太子党过不去的愣头青。强龙不压地头蛇。不知道这样理解长达200年的复仇史是否合适。总之读之前如果知道是鲁迅老人家主推的我就能猜出个大概了。
  •     很小的时候看过,最近又读了一遍。
      
      一个天使一样无辜和美丽的女孩达奴莎,当她被十字军骑士害死的时候,在读者的心中激起的愤怒的狂潮是难以想象的。
      
      小说的主要线索就是这个,那就是仇恨,这种仇恨被作者在读者的心中点燃,慢慢的从一个小小的火种发展到冲天烈焰,然后以一场史诗般的战争结束仇恨。就算是爱,也是为这种仇恨做注脚,就像是尤伦德对妻子和女儿的爱,就像是兹皮希克对达奴莎的爱,就像是叔侄之间的爱。
      
      西方式的叙事结构和西方式的交响乐一般的宏伟气势。
      
      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中世纪的历史小说就像是另外一个奇异的世界发生的事情,像是玄幻小说。里面的风俗习惯和观念都让人称奇。
      
      小说语言非常的生动,可以感觉到就像是作者坐在我们目前“侃大山”,滔滔不绝的叙述那个时代的逸闻趣事,我们都坐在酒吧里听他的故事,在小说开头的时候那样。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89bff20106adis.html
      
      阅读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作品《十字军骑士》,同时,正好去了一趟书中的中世纪十字军团城堡“马尔堡”,读书和行路相结合,使得阅读体验更加立体一点。
      
      古典作家的作品,外国外族的小说,总是给人一种传奇的神秘感,给人一种透过迷雾欣赏壮美之感。这一点,在看《悲惨世界》的时候有这种感觉,在看《穆斯林的葬礼》时也有,还有小时候读过的《一千零一夜》。《十字军骑士》更是如此,我想是因为,在后工业化的现代社会里,基督教的骑士们的生活准则对于我们不啻神话:
      
      他们敬畏上帝,遇到有人说“感谢天主”,必须要接下去说“永生永世”;他们警惕异教徒和异教的神明,那些神明就生活在沼泽和荒野里,当你跨上骏马,飞驰在马佐夫舍省的丛林中,魔鬼常常拽住你索要食物;他们捍卫荣誉,骑士的尊严和荣誉必须通过决斗来证明,骑士们一旦决定决斗,就必须说“不论徒步还是骑马,不论使茅还是用剑,我都要和你决斗”;他们追求爱情,寻找一个情人,许下千难万险才可以实现的诺言,如果她同意,就勇敢的去实现诺言,之后就可以娶她为妻,并得到天主的祝福;然后,在这一切的背后,骑士们也通过征伐经营着自己的财富,决斗之后,战败者若没有死,则必须提出自己的赎金,若死了,则他的铠甲、战马、财产、封地和奴仆全归了获胜的骑士。
      
      《十字军骑士》故事发生的背景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那个时候,十字军几次东征结束,但是一部分十字军骑士转移到波罗的海边。波兰马佐夫舍省大公将十字军招来,最初是借助他们的力量,打败了入侵的普鲁士人。但是,十字军却赖在波兰不走,并且以原来的小封地为中心,不断侵占和蚕食周边的波兰、立陶宛领土,掠夺和奴役当地的波兰人、立陶宛人。他们迁来大量日耳曼人,形成了得到教皇认可的国家,这个国家的首都就是马尔堡。14世纪末,波兰的女王和立陶宛大公结婚,两个国家因为联姻而合并,立陶宛大功皈依了基督教。从宗教上看,十字军的对象是异教徒,当立陶宛举国皈依基督教之后,他们存在的基础便消失了,十字军国家的军队和骑士们继续盘剥和奴役当地的人们,激起了波兰人们的反抗,爆发了欧洲历史上一场反抗十字军侵略的1410年格隆瓦尔德战役,十字军骑士打败,包括主要统帅等大批骑士阵亡,这是波兰最强盛时期的一场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显克微支的如椽巨笔将这段历史写得如同一首宏伟的交响乐,有如同一首浑厚秀丽的史诗。
      
      震撼人心的力量往往不是来自宏大的历史教科书里的大事件,而是来自每个普通人都可能萌生的日常的感情起伏,小说只不过是传奇的方式放大了这种感情。就像《悲惨世界》里芳汀被一家虚情假意的恶毒亲戚欺骗,被贫困的生活所压迫,一步步由阳光般的少女,卖掉所有财产,卖掉秀美的长发,沦为妓女,仍然不能改变女儿珂赛特悲惨的生活;就像《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青涩的、朦胧的、充满才情的爱情,笑称早见过,莫若“颦颦”,落花烂漫读西厢,同悲葬花吟,“你的话我都知道了”等;就像《基督山伯爵》,订婚之夜被抓走,被诬陷得在地狱般的地牢中度过了14年,绝望中遇到神甫,神甫死时利用裹尸袋逃出生天,获得财富,快意恩仇。…… 在《十字军骑士》这里,尤仑德父女的遭遇成为传奇,女儿被掳走,在惊恐和各种摧残下,神智不清,被她的骑士兹比什科救下仍无奈地死在情人怀里,尤兰德为救女儿,只身闯虎穴,被十字军灼眼、割舌、剁臂,英雄沦为乞丐。终于,天主的意志在最后的大战中得到实现,十字军一败涂地,就像那个预言——“总有一天,他们的牙齿将被打落,他们的右手将被砍去,他们的右腿也会被砍断,他们才会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
      
      小说的最后一段,是故事的高潮部分,即格隆瓦尔德大战。显克微支写的循序渐进,山雨欲来风满楼。十字军虽然强大,但是由于假借天主的名义欺压其他人,立陶宛人、波兰人、普鲁士人甚至那些有气节有操守的基督骑士们都已经椎心泣血、忍无可忍。山野间的异教徒等待十字架的拯救,但是洗礼要用水,而不是血。对于这些喝血的十字军,只有以血还血。最后的大战,当然难逃血流成河,作家用激动人心的笔调描绘战争的宏大场面,左翼、右翼,知己知彼,刺探进攻,预备队,拼杀,各种骑士,形形色色的兵种,英格兰的弓箭手,捷克的斧头兵,立陶宛人则如同山野怪兽,更有膂力超群,德行高尚的波兰骑士,大战后白袍黑十字山一样的尸体……。
      
      阅读最后一段的时候,我正在克拉辛斯基公园的长椅上,阳光透过高大的树影斑斑点点的洒下来,我抬起头,迎面拂过一阵清风,不远处的小路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一对小儿女,正在遛一只撒欢的狗狗。
      我想,1410年的大战,1900年的笔,2012年的读者,相逢于同一片土地上。——这是一种幸运吧。
      
  •      在阅读《十字军骑士》时,应该考虑亨利克·显克微支说写的这本小说时,波兰整个民族所面临的境况,波兰虽然自一七九五年被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第三次瓜分后就不再作为一个统一、独立的国家而存在,但是波兰人的心中仍然屹立着一个共同的祖国,正如他们的一首名曲中所唱的“只要我们活着,波兰就没有沦亡”。
       但是,此时的波兰早已不再在欧洲的强国之列了,作为一个爱国作家,作者非常希望可以用这样的一部作品,来振奋民族的自信心,鼓舞斗志。借古喻今的手法,许多作家也用。但是,能够用的特别好的,其实不多。以前的事情,谁又真正说的清呢?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作者用一个没落的小领主故事,来展示了当时波兰人积极向上的心态。由小见大,展示了波兰民族在生死存亡时,民族惊人的凝聚力。
       就在波兰整个国家面临生死存亡时,当时的中国却是明成祖朱棣刚刚夺位成功的时期,明朝开始走向强大,可是当时的中国与波兰并没有发什么实质性的联系。
       每个国家在生死存亡的时期都会翻旧账,说自己这个民族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是如何的强大,远的不谈。就看今天的俄罗斯,时不时就会说想当年前苏联是如何的强大,似乎这个时候,民族的自信心又一次的集中爆发了。可是大家都知道,过气的国家,就只剩下当年大国的脾气,是得不到尊重的。在清末民初时期,也曾经有许多的著作诉说着,中国曾经万国来朝的辉煌。结果,这些文章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没有在中国的近代史留下什么影响,这里可以看出亚洲民族和欧洲民族的不同点。例如:鲁迅等作家,就直击当时中国的弊病,也正是有这样的人,中国才不至于沦为想波兰一样的国家。
       无论亨利克·显克微支如何张扬民族的自信心,波兰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击溃十字军骑士团的波兰,不再是那个国土面积直达湛蓝的波罗的海的波兰了。一个只知道去历史的故纸堆找安慰的民族没有希望,只有直面困境的,敢于在恶劣的环境中挣扎的民族,才会最终崛起。
      
      
  •     亨利克·显克维奇的书,我看过两部,一部是《你往何处去》,另一部便是这本了。当时看到这书时,出版商的广告是诺奖得主的代表作,想来应该还是不错的吧,于是就网购了上述两部。拿回来一看,坑爹哪这是,1905的诺奖得主,好吧,我得承认自己有些功利了,对于这个波兰文学大师充满了不信任感。100多年前的诺奖代表作,能否成功穿越到21世纪来震撼,至少是触动我的内心呢?
      此时读完整部书,第一感觉是佩服!自从我读书至今,印象中很少有一位大师能把普通的爱情至于整个时代浪潮之中而不被其淹没,反而愈加焕发出爱情的可贵(当然,因为本人读书读得少,可能有类似的作品没读到也未可知)。年轻男女之间的爱情,在动荡的社会变革时代,就仿佛飘摇在狂风暴雨之中的落叶,充满了变数,也牵动着读者的心。在这一点上,显克维奇做的很成功。爱情这种超乎国界和时空的魔力,正是此书的精华所在。
      一个年轻的骑士,与两位漂亮贤惠淑女,放在了条顿十字军骑士团覆灭的时期。从题目来看,我原本以为《十字军骑士》至少是一本很酷的骑士小说,待到读完,我确实了解了很多西方骑士的游戏规则,并且也能与《堂吉诃德》相互印证,但是那不是重点。而且,重点也不是那些气势恢宏英勇壮烈的战争场面,实际上波兰大师描述战争的篇幅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虽然战争涉及了无数的家庭,领土,国家和政权的纠纷,看似很大的一个命题,但在这部小说中,都被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给掩盖了。何为爱恨情仇,这是本书给人的第二点思考和启发。这里的爱恨情仇,却丝毫不像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那般快意恩仇,逍遥江湖,而是被时代赋予了民族大义。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就好像你的情敌和你的国家敌人正好是一个人一样。
      西方文化中没有“侠”的概念,但却有“骑士”。骑士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一样,也有自己的信条和荣誉。只是不同于“士”,骑士们把这种荣誉与自己心上人联系在一起,这不能不说也是爱情的魔力之一。每一个骑士都有自己需要守护的美好,即使力量不够,也会为此而付出一切。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对于美好的事物的向往,才激起人民反抗暴政。
      历史就是面镜子。试着想想,当你拥有美好爱情,却不得不受到时代变革带来的压力而理想破灭时,该是有何等的痛苦。只是那时候还有骑士,可是如今还有什么?
      所以,让爱情来得再伟大一下吧!让我们藉此获得前行的力量!
  •     买到这本书得时候是在一个什么什么的书店,
      当然,书店的名字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本书。
      我只能说它是一本很厚的书,而我那时候又值高三复读阶段,
      时间上的紧张是可以想象了,
      不过就是靠着上课和晚自习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怎么说呢?我觉得魔兽世界上有一个物品的名称可以很好的描述这本书之于我的感觉,暗月卡片:伟大。
      对,就是伟大。
      
      我这人文化程度不高,看得书倒是不少,
      有不少极具煽情的书,但这本书真正让我流泪了,
      这听起来有点那啥,不过没关系,原因我当时确实是情感流露了,
      尤其是看到达努霞和兹比什科那种让人断肠的遭遇,
      我心里就有点不舒服。
      有句话我至今都记得,语出兹比什科后来的恋人,
      很简单的话,但其中蕴含了些许感悟的哲理:
      我的幸福已经过去了,它不在我的前面。
      
      标题我写了“草莓秋千”。
      这是Coldplay的一首歌:Strawberry Swing,
      看这本书的那段时间我很迷恋这首歌,
      能为书本中的描述找到一首自己主观意识上的主题曲不也是一种享受嘛。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同学们有兴趣看看,当然,也可以听听。
  •     原来是对十字军远征有了兴趣 又听到近代史老师推荐 才看了这本书 图书馆借来的。。怎么那么厚啊。放了两个星期才开始看上 回来发现中心也有这本书 这书呈现了欧洲中世纪的文明 贵族骑士精神在我看来有些不可理喻。。。不过这些都是源于他们对上帝的信仰。在那时 欺骗 偷袭 不遵守诺言都被是不会发生的 哦 不 骑士团那些讲灵魂出卖给魔鬼的人才会这样做。。故事结局完满 表现了一段历史 还不错吧 我觉得这书废话比较少 也说明了剧情还是挺丰富的。。
  •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上高中时,那时学校图书馆刚建好,班上的同学都去借了书,我同桌借的就是这本书。我把自己借那本看完了(居然忘记借的哪本了),就顺便翻了翻同桌的书。发现还挺好看的,后来,我就把书带回家看……再后来,我就忘记还了……前段时间翻书架看到了这本书,一翻开赫然盖着学校图书馆的红章,囧……这么多年了,就当作纪念好了。   这本书内容很是精彩,爱恨情仇,民族大义。不要以为书名是《十字军骑士》,十字军骑士就是正面角色。故事讲的是波兰,立陶宛人民反抗十字军骑士残暴统治,最终获得胜利,取得民族解放的历史。十字军骑士在书中可是真真正正的反派角色,奸诈无耻,诡计多端。除开战争,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也可谓是千回百转,纠结异常。我感觉女主角很像《书剑恩仇录》里的香香公主,天真美丽,不谙世事。不过我对这一类型的女主角不是很感冒,所以也不是很喜欢女主人公。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书中另一个女主角雅金卡,勇敢坚强,善良美丽。默默的爱着男主人公,知道他心中的人不是自己,却依然选择默默守护,最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得到了自己幸福。   我也是看了这本书后对骑士产生了兴趣,以至于毕业论文都写的是与骑士精神相关的东西。   这本书我给了5颗星呢,除了《牛虻》,这本书是我看过的最引人入胜的书了。不是说其他书不好,大概是太晦涩,我理解力有限。另外,推荐《牛虻》~~~很好看滴说
  •     1.没觉得有特别好看,主要是觉得情节有点小白,但是也看下来了。可能激动不起来的原因之一是对那段历史和人物不熟悉吧。所以作者牛逼哄哄的写着哪哪哪的谁谁谁的时候,我看的跟读绕口令似的,后来就直接跳过了。下一步百度百科之,了解一下历史也许会有更多感受。
      2.男主角简直就是一神人,又高又帅,还天生神力,还运气巨好,书里边是个妞就喜欢他,是个老爷就器重他。可惜这人自己有点缺心眼,基本就是一个愣头青。但是作者偏偏总是让着愣头青因祸得福。人评价说男主1太完美,我倒是觉得这个人的境遇太好,是一个赶上了天时地利二百五。
      3.关于感情,人说每个男人都会有一个爱人还有一个老婆。这小子就是一个爱人完美得像个仙女,老婆能干的像个CEO。时间是洗刷旧情的良药,也是男主1变心的好条件,虽然看书的时候我也希望男主1和女主2在一起,但那是完全是出于对女主2的同情。男主1在丧妻一年多以后就另娶了,这跟他之前的誓言和良好形象有点不符啊。也许是人家那边不流行装B,死了就是死了,然后爹死娘嫁人,各自追求幸福去~
      4.这书里边不爽的就是多少充斥着一些民族主义。把日耳曼人好好的埋汰了一回。写民族战争的小说难免都会有点民族情结,对于想了解实事的读者来说,多少有点误导。尤其是从很多客观数据看来,日耳曼民族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尊敬的,而波兰的牛逼故事我知道又是很有限。至于那个时候到底为啥打仗,谁对谁错,还是要看过史实之后才好做评价。
      5.关于天主教。作为一个中国人,那真是一个不太好理解情景。见面打招呼都是喊“赞美基督”的,这总让我不自觉的想起“嗨希特勒”。书里面各种魔鬼、圣物、巫术等等都是实实在在影响着但是人们生活的。作为一现代人,很难理解为何那些是魔鬼杀了他,魔鬼俯身之类的谎言为什么那么难揭穿
      6.骑士习俗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他可以随便去抱女人的大腿,女人还会很高兴。看见自己不爽的人,只要拿手套砸他就能跟这人死磕,这人还不好意思已接受。无论啥事只要是以骑士的名誉起誓的,就一定会遵守。守诺言这个习俗要是能够延续到现在就好了。下次看见不爽的人,我就把手套扔他眼皮底下,跟他单挑。
      7.但很多时候,贵族的习俗总是装B,誓言是可以解除的,想避免的决斗时可以找借口躲掉的,救人祷告是因为信上帝上帝,杀人抢劫也说是为了信上帝,于是靠谱的上帝就被这么一帮不靠谱的人给绑架了嘴巴。
      8.宗教是劝人向善的,但是在欧洲这篇文明的大路上,最野蛮和残忍的战争杀戮和对人民的迫害和剥削却都是因宗教而起。时而是天使时而是恶魔的圣主,怎么干你都有理啊。
      9.此书大大的赞扬了波兰人的吃苦耐劳正直勇敢爱好和平,相对的是德国人的骄奢淫逸阴险狡诈嗜血成性。讽刺的是,本书写成于1900年,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这个国家被反复奸淫了数次,其中一个罪魁祸首就是日耳曼。恩,优秀的品质带来的是骑兵冲锋来砍坦克,劣质的特征结果半个月就把人给灭了。看来是人还是不能太好。
  •     这书看着太过瘾了,骑士精神太让人崇拜了,我才知道一个有夫之妇还可以接受其他人的邀请,成为其心中的情人。。。那个时代都是那样地敬畏着上帝,就算是野蛮的十字军,也是心存着对上帝的敬畏。尤兰德和她女儿真的是很悲惨,雅金卡和马奇科真的是很幸运,山德鲁斯是来搞笑的,赫拉瓦绝对是骑士的料。兹比时科参加国王骑士队的时候我都莫名的兴奋了一下,更别提最后的决战了,真是看得热血沸腾。。。无敌的波瓦瓦,无敌的查维夏。。。显克维奇总喜欢用动物来比喻人的动作和表情,那么的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乃佳作,不得不读!!
  •     记性越来越不好,以前相处得甚是融洽的人,再次见面的时候竟半天叫不上名字来,明明已经锁好了了门,下了楼后却总是疑心并没有锁,或者是把钥匙忘在房里了……这也就无怪乎近来想起一本书,单记得书名,对书中内容却几无印象,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看过没有。
      翻开大学留下的笔记本,却看到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许多读后感言,短则几十字,长则数千字,在文章的末尾,清晰地标注着写作时间、地点、所读书目(包括作品、作者译者、出版社、版序),这让我甚为欣喜,遂逐行地读起那些看上去颇为生涩文字来。
      第一篇所写的就是《十字军骑士》,时间大二,凌晨一点半,宿舍床上。
      当那些生涩的文字有如排着一串长长的队伍,慢慢地钻进我的眼球、钻进我脑际的时候,我那些业已沉睡的记忆渐渐开始苏醒起来,我仿佛看到了在大二那年,在模拟电子线路课堂上,我伏案阅读的场景。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达奴莎,看到了同样美丽的雅金卡,我仿佛看到了壮实矮小但一出场我就格外喜欢的捷克人哈划拉,看到在那个“诡异”的坡道前,兹皮希科怎样地把自己置入死地,以及在最后那洪流般的战场中他怎样在策马杀敌……我甚至仿佛看到了我当时在为一个疑团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个本来罪该致死的人,只要有一个女人愿意做他的女人,他就可以得到解救呢?
      在模拟电子线路的课堂上,我最后得出了一个解释只能是:这就是骑士!
      骑士、武士、侠,此刻,我自然而然地把这三者联系在一起。这三种人现在大抵都已经绝迹了吧。古老的习俗,古朴的信仰,如今谁还会珍视。就像此刻的我,除了对自己记性越来越差这件事确信无疑之外,大抵也没什么东西可相信了吧。
      对了,还想起来,雅金卡出现之间我一直期待着兹皮西科和达奴莎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可是雅金卡一出场,我就在心理默默期望着:达奴莎一定会死去了。也许我心理真是阴暗得可以。
        
      2010-10-1
  •     看的就是译林出版社的这个精装版 洋洋洒洒 很厚的一本
      在书店看见时 就觉得有点压力 因为本身就很少看文学名著 干脆狠下心来买一本读读 填补一下空白
      刚开始读时 被繁琐的人物名字搞得要点不耐烦 但是还是静下心来坚持下去 直到后来习惯了这种表述名字的方法
      渐渐地被吸引了 这部巨著中呈现的磅礴气息 风土人情 宗教文化 还有浪漫的爱情 把我带进了故事中 我能形象的感受到书中表现的疗伤 围猎 争斗的场面 甚至能够隐约看到雅金卡美丽典雅 却又活力十足的面庞
      故事的后段 开始出现宏大的战争场面 也把故事推向更高的高度
      最后是一个完美结局 以一个浪漫的结尾给故事拉上了幕布
      本以为看名著是很枯燥的 但是看过这一本 我见识到 什么叫做名著
  •      在描写中世纪战争的书中我最喜欢两本:一是显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二是司各特的《艾凡赫》。尤其是《十字军骑士》它即如武侠小说一般快意恩仇、英雄侠义、儿女情长,又经显克微支高超的艺术手腕将人物完美的融入波兰历史的大事件中,使《十字军骑士》成为一部真正的民族史诗。
      
       作品描述了皇家、小贵族、老百姓的生活,皇家的宴席和狩猎,贵族的城堡和庄园,老百姓的信仰和风俗,骑士团幕后的罪恶,骑士们的比武决斗,波澜壮阔的战争,再现了中世纪的风情。“显克微支以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和浪漫主义的理想化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了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
      
       我最早看的是陈冠商译的网格本,后来又慕名看了梅汝恺的译本。梅先生无疑拥有很深的语言功底,译文古意盎然,优美圆润,但因其太“雅”反而削弱了原著杀伐决断之气。
  •     初识此书是在大学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本着堂吉诃德里的对骑士小说的描写,以为这不过是一本三流的狗血骑士小说(大概类似于三流武侠)。但是坐下来仔细看却发现这本书真是太好看了,连着泡了3天图书馆(只有晚上有空,图书馆八点关门)才把这本书看完,当自己的爱人遭遇伤害,当自己的国家遭遇伤害,主角一步一步的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骑士。满足了我对骑士的全部幻想,哈哈,绝对是本好书!
  •      啊,在俺们东北那噶,要是一个男人堂堂正正的,不占小便宜还乐于助人,慷慨而豁达,豪爽而乐观,对讲义气,够朋友,那么大家就会点点头说:恩,这小子挺讲究!
      
       “讲究”在东北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做人标准,如果一个男人被大家公认为“不讲究”,那他就等于是混不下去了,因为没有人会愿意与“不讲究”的人在一起共事。
       比如我们高中时候,对面寝室的J君,经常偷着用人家洗发香波,从来不打扫公共卫生,管别人借手纸拉屎的时候一拽就是一大把,被人怀疑“屁/眼/子”比脸盆都大,经常蹭饭,或者班级聚餐中途逃跑……这种人就被称作非常非常不讲究。
       “不讲究”到了极致,就被称作“狗”,“狗”是描述人人品的一个形容词,是“讲究”的反面,主要说这个人道德品质败坏,不守信用,不够哥们意思,不讲义气,等等。
       这里有一个情景可以作为例子,高中毕业后,我们男生一起去狂欢(具体就是先去网吧联网干一下午游戏,然后吃饭喝酒,整到半夜再去大排档吃夜宵吃完夜宵再去洗澡堂子洗澡,洗完澡通宵打个麻将)的时候,C某问L某:叫不叫J君? L某立刻回答:J君那么狗,叫他干鸡巴毛?
       当然“狗”还可以搭配一些其他字,组成一些生动的词组,比如:狗逼,狗篮子。
      
       有幸在网上下了一部错字连篇但是不收费的《十字军骑士》,看完后感觉波兰骑士是真讲究,做人都是咣咣地!做了俘虏被放了,还跑回去交赎金,太有冈了,这让我想起了《卡廷森林》里,中尉他老婆去战俘营找他,完后跟他说:MLGB的,别在那儿装逼了行不?现在看守都不严,没人吊你,赶紧跟俺娘俩跑了吧!中尉小酸性脾气上来了,义正言辞的说:俺是军人……
       假如上面一幕是发生在中世纪,一位被俘的波兰骑士肯定会说:俺是个骑士……
      
       囧,可能波兰人民从古到今都是非常有缸的,所以为了证明他们是一个高尚的,非常讲究的民族,就有一个人写了这本书,用正常人大母脚趾头都能猜到的情节发展穿起了一堆老套的掉牙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看的版本翻译比较不好吧?
       但我觉得吧,书中的很多情节都只是为了凸显波兰骑士非常非常的“讲究”,十字军骑士非常非常的“狗逼”而存在的。
       所以吧,这本书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其实概括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从前,十字军非常的狗逼,今天占点小便宜,明天偷点东西,总是算计那些老实本分的波兰人,还总以为波兰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把人家当猴耍。但波兰人民做事非常的讲究,宽宏大量,一忍再忍,终于有一天忍不住爆发了:去你妈的十字军你以为俺是傻逼呢?都欺负到俺头上来了?于是波兰人联合他们的表弟立陶宛人冲上去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狗逼的十字军,并且把十字军打得满地找牙,口吐鲜血,最后十字军再也不敢再波兰人面前装逼了。
      
      
  •     2009年11月27日 我在读书笔记中写道:   年轻俊俏的骑士,嫁妆丰厚的仕女,一见钟情的俗套,功成名就的结局,曹雪芹若读了此书,想来心中亦有所安慰,原来不仅中国的爱情小说千套共一套,不过是香侬艳事的传诵,才子佳人之幽会,国外竟也未能免俗!   编辑 ┊ 删除
  •     骑士的荣誉,武士的武道,君子的德行。它们是那么的一致,是那么的原始,那么的朴素,但又是那么的令人钦佩,催人奋进。男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为了荣耀,为了爱情,更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正义去拼搏奋斗,言必信,行必果!
  •      看到不少豆友批评本作中的男主太过完美,我不得不站出来替他辩解一下。
      
       我不否认作者在遣词造句中,甚至于在本作的构思中,有意将男主完美化。但是如果我们绕开语言的陷阱,认真审视男主的每一个具体行为。他非但不完美。反倒拥有一种因不完美而产生的魅力。
      
       男主和他那个时代某些呆头呆脑自视正直的封建骑士一样,以为只要具备勇敢与武艺,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其它的一切大可交给上帝去看顾。因此男主的意气冲动,几乎贯彻本作的始终。
      
       他听闻美女的不平之事就气愤填膺,胡乱攻击骑士团使者,以至几乎断送自己的卿卿性命,却依旧不悟,害得周围的人为了营救他费尽周折,而他却丝毫不以为意。
      
       尤德伦被虐后,反角派人去宫廷混淆事实,其无理取闹并不能真正颠倒黑白,可是男主却莽撞地与对方决斗,正中对方下怀。他可是追凶最关键的动力源,最后若不是男主,女一也不可能被追回。可是他却与一个经验与技巧都胜过自己的对手决斗,而他自己对胜利的把握,如果不是寄予上帝,就是出于某种感性。他却不想,要是自己在决斗中身亡,那追凶追女的事业就会付之东流。而他对此竟还是不悟。
      
       在女一被劫后,男主千里追凶,却又数次意气式地以身犯险,甚至几乎与后来的骑士团大团长决斗(奇迹般没有发生,还赢得了对方的尊重)。
      
       他在立陶宛森林里打仗的时候,却把他的私人事务参杂在作战行动中。有这样的手下,其出谋划策时,真实的考虑全是基于自己的私情,也难怪主帅需要谨慎考虑。
      
       总之,男主的固执、意气,即使不构成项羽似的悲剧英雄,至少也可以使之变得更加的人性。只是作者有意将其完美化,并将其与波兰的民族精神融为一体。事实上波兰民族之精神,也与男主一样,并不完美。只是那个时代,作者需要赞美他们,而现在我们在回顾时,更应该看清这些。
      
      
      
      
  •     本来很想收藏这一版,但是由于封面的谬误,还是算了。
      
      用波兰人或者条顿人的头盔都行嘛,干吗把斯巴达头盔搬出来了?
  •     这个版本。。。是我初中时看的,好怀念,后来买的翻译略有不同,不过无论如何都是好书。
      就像身临朴拙的中世纪一般,说到这书,马上想到兹皮什科一甩头发,仰着脖子为达奴莎唱歌的场景,好像连光线中的灰尘缓缓飘舞都清晰可见。
  •      高考前看完的,不是很喜欢,感觉人物刻画得过于简单直接,好的就好得如圣人,坏的就坏到底,过于纯粹反而显得没人性。
       故事不错,最后一战的确令人热血沸腾,我仅仅是不喜欢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
  •     
        
        其实自己本身对当初欧洲国家的宗教情结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也少许惊叹其中描述的骑士荣誉
        大概
        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
        全社会的诚信
        就是那样吧!
        
        剥离了宗教
        剥离了民族
        剥离了家族荣誉
        剩下的竟是一些
        让我稀里哗啦的爱情
        
        
        神圣的爱情
        结局是凄美
        丹露霞是天使
        是教堂玫瑰玻璃上的天使
        可是,人间不会有天使
        跟神的媾和是不允许的
        
        
        世俗的爱情
        掌心里甜蜜
        欲望,忠诚,聪明,勇敢
        雅金卡---才是真正能把握住的人
        
        完美的情节
        像青春小说一样色彩斑斓
        害我情不自禁的想到了《泡沫之夏》
        可是历史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
        
        所以捧回了诺贝尔奖
        
      
  •     不久前买了这个版本的小说,个人觉得,属于只能看一遍的小说(没有砖头飞来吧)。
      也许已经过了能被这种高尚纯洁的故事感动到血热的阶段。不过女主角还是比较深入人心的。特别雅金卡简直是被神(作者)所钟爱,出场的第一幕相信看过的同学们都有印象的吧,其性格的丰富使得丹露霞的纯洁光辉都黯淡了下来。难怪看到网友评论说作者太偏心。
      写作手法也是有特色的。全文一直在铺垫,各种矛盾的郁积,终于在结尾爆发。小人物的情节穿插于历史的事件(有点像金庸老先生的手段?)。第一遍看还是很吸引人的,虽然剧情方面个人觉得有些地方有繁冗的嫌疑。
      虽有盛名,低于原本的期待。
      
  •      欧洲的骑士小说和咱中华的武侠小说其实不谋而合,侠客、美女、奸雄、阴谋、兄弟等等一通乱战,煞是精彩啊!要是追求“人文关怀”、“厚重底蕴”的,就再加上异族、乱世、天下、仁义之类的。
       显克维奇的这本书没的说,经典!非常适合年轻的文学青年、文学少女阅读——我读中学时怎么就没看到哩?没天理。上中学时只顾着伤春悲秋和高考,上大学总想着给自己找补点乐趣,却又一头栽进电脑游戏的泥沼。总算明白过来,这补偿永远都是徒劳的,过去了的岁月再难寻回,再想补偿只能是双重的虚掷。于是才发现,竟在正确的时候错过了那么多牛叉闪闪的书,比如《小王子》、《炼金术士》、《一九八四》、《黄金时代》、《蒂凡尼早餐》《挪威的森林》,还有,这本《十字军骑士》。
       里面的主角都是理想中的人物,完美。男人帅得一塌糊涂,女人美得乱七八糟。忠诚勇敢、花容月貌、善良纯洁、嫉恶如仇,天生就是当主角的命。反面人物也配合的极好,该狠的时候狠,该害人时害人,该倒下挺尸就倒下挺尸,毫不含糊,水平那是相当专业,把气氛烘托得水到渠成。格老子的,硬是要得。
       如兹比什科、达奴霞、雅金卡那么率直、纯粹、真诚的人,想来早已湮灭不见了。在惊艳中仰慕并且些许自省,便是读完此书的感受。
  •   看了开头的几十页,虽是看出了故事线索,但已读不下去,文字晦涩。
  •   说的很好,可是我觉得骑士们好像很较真似的,动不动就为女人而战神墓的。放在今天,对于女性的地位就好像怪怪的,好像女性神墓都不干活似的。
  •   关于是否为女人而战,可能的缘由还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当时欧洲骑士们会遵循的,每一个骑士都会有一个为之效忠的情人,而当他打败了另一个骑士,这个失败者便要去胜利者的情人那里,承认自己的失败,歌颂胜利者以及赞美胜利者的情人。这是一种荣耀。
    你的后半句,我不是很了解,女性地位的问题,一言两语还真是讲不清啊
  •   我就是说,现在读这本书,其中关于女性的看法,没有实际价值,只做是史料。不过据我了解欧洲贵族的女人确实什么都不干。
  •   欧洲也分地方区域的,不能一言以蔽之吧
  •   说的很棒!
  •   我看了梅汝恺的译本,感觉这个译本是最好的,其他的译本的译者在翻译时没有梅汝恺的文字驾驭能力,水平差的很多!
  •   我唯一有疑问的是兹贝什科40就告老回乡了,然后过着幸福的生活。作者安排的结局,男主的最爱死后,他就顺利娶了青梅竹马,我站在现在的时代感觉怪怪的。
  •   看这书看得我泪流满面的……
  •   还没看到一半,其实不太喜欢男主,太楞
    不知道看完后有什么感觉
  •   波兰的民族精神,骑士精神。男主的血液说是高尚的不如说是纯粹的。但是,那种血液和精神,必定会震撼到我们。
  •   男主根本就是一二货 囧
  •   不知与宗教信仰是否有关系,毕竟书中多次提到遵循天主的意愿。男主固然莽撞但似乎常有庇护。
    >>不过本人对历史不甚了解,仅为自己的理解。
  •   男主不识字
  •   男主二愣子,作者还特意安排几个场合让他显神威,所以傻人有傻福【
  •   细心~
    欧洲骑士的头盔是圆球可以包裹住脖子的
  •   这个是铜质的斯巴达头盔啊,没看过斯巴达三百勇士么,十字军骑士讲的时候的头盔一种是条顿也就是德国骑士的那种有点像星战上的头盔。另一方波兰人是像小鸡那样的头盔。哥萨克人好像不带头盔
  •   这版从翻译上来讲也不值得收藏啊
    相比之下我喜欢从学校图书馆借到的2001年的版本 比这个版本更好读 翻译也更细心
    封面倒是半斤八两了
  •   对对,你说的那个版本好像语文课本有引用过。总之很早了。
  •   南海的这个版本个人觉得很不好~~当时一时冲动买下~现在还觉得有点后悔
  •   喜欢这书的话,一定要看梅汝恺的译本。其他译本比诸梅译本,是泥云之别。
  •   完全同意楼主!!!!!
  •   喜欢这书的话,一定要看梅汝恺的译本,这是哪个出版社的哪个版本呢???
    我深知翻译版本的泥云之别啊。
  •   湖南出版社,80年代版本,知道了。
  •   您知道文学上有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之说么?????
    您快点提高鉴赏水平吧~ 少说话 多看书~
  •   就算像也是金老像他吧呵呵
    喜欢那个仆人和雅金卡胜过男女主角 因为主角的完美让人无法忍受。。
  •   这不是骑士小说~
    明显没看懂~
  •   呵呵 楼上的批评完就闪 怎么个没看懂 好歹说个明白 也让俺们好变的稍少懂一点啊
  •   我怎么感觉兹比什科的冲动意气犹如项羽,达奴霞单纯得傻气腾腾,雅金卡心酸小三
    其实人物并不完美,就是作者硬靠文字让他们完美了而已
  •   达奴霞一出场就注定是红颜薄命,
    兹比什科英雄了得,要命的是还青春年少唇红齿白,像罗成,没有女人会不喜欢他,
    雅金卡无可挑剔,从野性精灵出落成高贵闺秀,那么美,那么健康,啧啧,老天爷偏爱,没话说。
  •   波兰,不死的欧洲战士,远比一般中国人知道的更可敬!
  •   只怕此种完美之人不是早已堙没不见,而是从未有过。
  •   有的书确实是分年龄段读的,有时候过了那个年龄再去读,就没什么意思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