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追问

出版时间:2010年6月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德) 海德格尔  页数:216  字数:1264000  译者:赵卫国  
Tag标签:无  

前言

这些文稿形成了弗赖堡大学1935-1936年冬季学期讲座的文本,当时的标题是“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概要

《物的追问》的作者是德国当代知名哲学家、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现当代哲学史上,他以其对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和先验理论的推进著称,《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就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被哲学界称为“康德第二书”的《物的追问:康德先验原理的学说》是他的一部重要作品,虽篇幅不大,却集中体现了其后期的重要思想。比如其中的附录《恩斯特·卡西尔和马丁·海德格尔之间的达沃斯对话》一文,反映的就是当代西方哲学史上一场著名的思想之争,深刻影响着一批后世的知名哲学家。此书的出版为国内哲学界研究存在主义和海德格尔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马丁·海德格尔(Heidegger.M.) 译者:赵卫国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现象学的重要代表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除了《存在与时间》具有完整的统一结构外,其他著作大多都是以论文集或讲演集的形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是什么?》、《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真理的本质》、《形而上学导论》、《现象学的基本问题》等。

书籍目录

前言A 追问物的不同方式  1.哲学和科学的追问  2.物这个词的多义性  3.与科学和技术不同的追问物性的另一种方式  4.日常的或科学的物的经验;关于其真理的问题  5.个别性和每个性,作为物之规定的空间和时间  6.物作为每个这一个  7.主观的-客观的,关于真理的问题  8.物作为诸特性之载体  9.真理、物和话语的本质结构  10.规定物的历史性  11.真理-话语(陈述)-物  12.历史性的决断  13.总结B 康德追问物的方式  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历史根基    1.康德著作在其生前的反响;新康德主义    2.康德主要著作的标题    3.范畴作为被陈述的方式    4.γos-ratio-理性    5.近代数学的自然科学和一种纯粹理性批判的形成      a)近代自然科学与古代和中世纪自然科学不同的特征      b)数学的东西,μαυησιξ      c)近代自然科学的数学特征;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      d)与近代经验相比较凸显希腊人的自然经验        d1)亚里士多德和牛顿的自然经验        d2)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说        d3)牛顿的运动学说      e)数学筹划的本质(伽利略的落体实验)      f)数学之物的形而上学意义        f1)基本原理:新的自由、自我约束和自我论证        f2)笛卡尔:cogito sum;作为卓越主体的我        f3)作为最高根据的理性;自我律,矛盾律    6.追问物的历史;总结    7.理性形而上学(沃尔夫、鲍姆伽登)  Ⅱ.康德主要著作中的物的问题    1.康德的“批判”指的是什么?    2.纯粹理性的“批判”与“一切纯粹知性的基本原理体系”的关系    3.对先验分析论的第二个主要部分“一切纯粹知性的基本原理体系”的解释      a)康德的经验概念      b)作为自然物的物      c)关于原理体系主要部分的三步划分    4.一切分析判断的至上原理,知识和对象      a)作为人的知识的知识      b)作为知识的两个组成部分的直观和思维      c)康德双重规定的对象      d)感性和知性,接受性和自发性      e)思维表面上的优先地位;与纯粹直观相关的纯粹知性      f)在康德那里的逻辑和判断    5.康德对判断的本质规定      a)传统的判断学说      b)传统学说的不足之处;数理逻辑      c)在康德那里判断的对象相关性和直观相关性;统觉      d)康德对分析和综合判断的区分      e)a priori(先天的)-a posteriori(后天的)      f)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g)避免矛盾的原则作为判断之真理的消极条件      h)避免矛盾的原则作为同一性原理的消极表达      i)康德的先验考察;普通逻辑和先验逻辑      j)一切知识必然以先天综合判断为基础    6.一切综合判断的至上原理    7.纯粹知性的一切综合原理之系统展现      a)使对象之对象性得以可能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的可论证性      b)作为源泉和规范能力的纯粹知性;统一性,范畴      c)作为形而上学原理的数学的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d)直观之公理        d1)Quantum(量)和quantitas(定量)        d2)作为quanta,作为纯粹直观形式的空间和时间        d3)第一条基本原理的证明;所有基本原理都基于一切综合判断的至上原理      e)知觉之预期        e1)“经验”这个词的多义性;关于经验的学说和近代自然科学        e2)康德的实在性概念;强度的量        e3)康德先验理解的感觉;第二条基本原理的证明        e4)预期的奇怪之处;实在性和感觉        e5)数学的基本原理和至上的基本原理,证明的循环进程      f)经验之类比        f1)类比作为类推,作为诸关系的关系,作为存在情况的规定        f2)作为普遍时间规定之规则的类比        f3)第一类比及其证明;作为时间规定的实体      g)一般经验思维之公设        g1)范畴的客观实在性;作为主观综合原理的模态        g2)公设符合经验之本质;模态涉及经验,而不再涉及可设想的性质        g3)存在作为经验之对象的存在;与认识能力相关的模态        g4)证明和解释的循环进程      h)一切综合判断的至上原理;居问的东西结论

章节摘录

的知识,这种获取知识就是真正的学习。数字是某种真正意义上可学习的东西,一种(可学习的东西),即某种数学的东西。对于理解“三”本身,即“三性”(Dremeit)来说,诸物对我们毫无帮助。“三”究竟是什么呢?是一个数字,一个在数字行列中位居第三的数,排在“第三”位!它是第三个数字只是因为它是“三”。而“位置”——位置从何而来呢?“三”不是第三个数,而是第一位的数,但决不是“一”。比如,我们面前放着一只圆面包和一把刀,这是一个,这是另一个,当我们概括它们时,我们就说:这两者,这一个和另一个,而不说:这个“二”,不说1+1。只有当面包和刀子之外又出现了一只酒杯,而我们在总结所给予的东西时才会说:所有的;现在,我们将它们理解为总和,也就是说,理解为一种概括或一个如此这般的“多”。只有首先从“三”出发,原来的“一”才变成了第一,原来的另一个才变成了第二,变成了一和二,从“和”变成了“加”,才形成了位置和序列的可能性。我们现在所获取的知识,不是随便从哪个物中提取出来的,我们把握我们无论如何都已经拥有了的东西,它们与那种可学习的、必然被把握为数学的东西相关。所有这些被我们理解为知识的东西,都不是从诸物那里学习来的。之所以数字是我们最熟悉的数学的东西,是由于诸如数字之类的东西,在我们所熟悉的与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在对它们进行算计或计算的时候,与我们在诸物上所获取的知识最切近,无需出自它们而创造出来,所以,这种最熟悉的数学之物随后也就全然变成了数学的东西。但是,数学的东西之本质并不在于那些对纯粹多少进行纯粹限定的数字,而是相反,因为数字本身在本质上就属于(学习、教导)意义上的可学习的东西。

编辑推荐

《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物的追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最近正在看《物的追问》英文版,此书一出正可对照着读了。
  •   经典名著,老师推荐一定要好好看。
  •   静下来读读,属于娓娓道来的大师作派,写得还是不错的,翻译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至少我没出来。
  •   不是德国人写的不好。而是,中国人说不好中文。
  •     海德格尔不愧是大哲,平易而深刻,那么大的问题,就这么娓娓而谈。这也许就是那种伟大的平静吧。匆匆地读完了,只是觉得很过瘾,体验着思维上的清晰和深邃所带来的爽快,然而,在谈论完康德之后,却又戛然而止,总觉得意犹未尽。我自己揣测,海德格尔对物的追问,显然不止于对康德的评论,可是,最后为什么只有半页不到的结论呢?
      顺便说一句,此书的翻译还是不错的。之前在哪里看到说,不担心译者的德文水平,而担心译者的中文水平,未免有些妄断了。
  •     在这部讲座文本中,海德格尔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代的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博学之人,他到处游历和演讲,人们把这个人称为智者。有一次当这个著名的智者巡游演讲从小亚细亚返回雅典时,在街上遇到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习惯是在大街上到处游荡和别人讨论,比如与鞋匠讨论鞋是什么,苏格拉底的话题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诸物是什么。“你还是这个水平,”云游的智者高傲地对苏格拉底说,“总是对同一个东西说着相同的话?” “是的,”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就是在做这些事情,而你却显得很特别,你从未确切地对同一个东西说出过相同的话。”
      
      海德格尔借此谈论了学习。如果学生仅仅接受所呈现出来的东西,那他就什么也学不到,当他把所获取到的东西作为自己本来就已经拥有了的东西而经验的时候,他才算是在学习。因此,学习无非是让另一个人学习,即相互学习,学习比教导更难;真正的教师只是通过他能够更好地学习,并愿意真正地学习才与学生区别开来。教师大多是在一切教的过程中学习的。施特劳斯(Leo Strauss)也提到过这种从学生到教师,教师又成为学生,往返追朔的过程,他说这个过程止于最伟大的心灵,而那样的人如此之少,每个时代能有一位就是幸运。
      
      这种学习强调持久地停留在看似最切近的东西上,比如,停留在“物是什么”这个问题上,不停地追问这个从结果看来显然无用的问题。一切伟大的洞见和发现充其量不过就是被好多人同时思考,它们必然会被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思考,在那种惟一的努力中,对于同样的东西真正地说同样的话。
      
      在开始考察康德追问物的方式前,海德格尔考察了许多对物的追问。牛顿的惯性定律来自伽利略,伽利略又间接或直接受到了在同一方向上思考过惯性定律及其规定的古代先行者德谟克里特的影响。这种“对于同样的东西真正地说同样的话”正如同代人指出康德所说的东西同样已经由莱布尼茨说过了一样。
      
      然而情况又是不同的。当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完成他的著名实验后,不同重量的物体并没有完全同时落地,虽然时间差微乎其微。伽利略坚持他的原理,而实验的目击者越发怀疑伽利略的主张,更加顽固地坚持旧观点(亚里士多德的想法是,每个物体按其本性而运动,石头下落,火焰上升,重物比轻物落得快),反对伽利略的批评更加尖锐,他不得不放弃教授资格并离开了比萨。伽利略和他的反对者们看到了同样的“事实”;但双方的处理不同,解释不同。对同样的东西,说了不同的话。这说明了近代的科学与古代的科学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实验精神”或“实证精神”那么简单,亚里士多德恰恰最强调自然知识就是和感觉严格一致,真理要与存在者本身之显现相符合。而伽利略反而不是,他的心中有预设的假定,那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无限的光滑平面,任何阻力被排除。这种心灵假设正是他在学习之前“本来就已经拥有了”而再去经验的东西。海德格尔把这种近代科学的特征称为数学筹划,近代形而上学从数学之物中产生,近代哲学的开端笛卡尔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怀疑论者才怀疑,而是他必须变成一个怀疑者,因为他把数学的东西确立为绝对的根据,万物的尺度,为一切知识寻求与之相应的基础。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采取的是完全数学的基本立场。
      
      这样看来,纯粹理性批判伴随着康德对数学的东西和数学之本质的不懈思考,伴随着区分与狭义的数学理性不同的形而上学的理性,重新界定物之物性,就不是偶然的了。海德格尔在这里对康德的解释引起了很多争议(可参考 施泰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海德格尔章节),他说康德追问“物是什么?”的问题就是“人是谁?”的问题,这种解读姿态构成了这部讲座最后也是最主要一部分的内容,这里不详细复述了。
      
      以上的复述只是希望重提这样一种认识:哲学是一种追问,和科学不同,和宗教也不同。斯宾诺莎一个改信天主教的学生曾经写信给他:
      
      你以为你终于发现了真正的哲学。你怎么知道你的哲学是世界上迄今一直讲授、现在仍在讲授、今后也要讲授的那些哲学中最好的呢?姑且不说未来人们会想出什么来,就是古代和近代,在这里,在印度,在世界各地普遍讲授的所有那些哲学,你都研究过吗?即使认为你已经充分研究过了,你怎么知道你选择了最好的呢?
      
      对此斯宾诺莎回答道:
      
      你以为你终于发现了最好的宗教,或者不如说是最好的老师,而决心轻信于他们,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过去讲授宗教,现在仍在讲授,今后也将讲授宗教的那些人中是最好的呢?你研究了所有古代和近代、在这儿、在印度、在世界各地普遍讲授的那些宗教了吗?即使认为你已经充分研究过了,你怎么知道你选择了最好的呢?
      
      斯宾诺莎的回答让我们想起了苏格拉底对智者的那个回答,哲学家不需要云游四方,他需要的只是对最切近的事物持续的追问,是那种学习的好奇心和热情。
      
      在伏尔泰讲过的另一个感人故事中,一位善良的婆罗门长老为各种哲学问题所苦,而他的邻居,一位老太太,从不想这些。有人问他:“离你不到50码,有一位老年随自然而生活的女人,她什么也不想,活得挺自在,而你这样苦恼难道不羞愧吗?”
      
      “你问得好,”他回答说,“我对自己已说过一千遍,只要我像我那位年迈的邻居一样无知,我也该觉得幸福的;可是,那样一种幸福却不是我所向往的。”
      
  •   德文的翻译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在仓促下完成的,开头翻译的还好,但是后面的就惨不忍睹了,很是失望,连个序言都没有。
  •   一句不落地看完了。感谢推介,我去找来看看
  •   "正如同代人指出康德所说的东西同样已经由莱布尼茨说过了一样"。请问具体指什么内容,此句话有出处吗。谢谢。
  •   出处就是这本书中海德格尔所讲的了,不过他似乎没有给出更具体的证据。毕竟这是一部整理的讲稿,没有详细的注释。由于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在当时的影响,同代人这样看康德也是可以意料的吧。
    康德早期也确实是莱布尼茨—沃尔夫信徒,据说他后来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我个人冒昧的理解是,这种形而上学独断论是由沃尔夫发展出的极端唯理论(一切知识都可以演绎出来,撇开经验),就像休谟把经验论也推到极端一样危险。而在莱布尼兹那里,这种极端因素还没有被系统化,也许莱布尼兹的某种“安全”考虑看起来正如康德后来的调和一样。
  •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有几处提及莱布尼兹,但基本持批判态度。但其最关键的思路却又严重地依赖着莱布尼兹业已开辟的洞察。对此,由于时光浩漫,后人愈发难以看清二人思想的重叠与交响,而当时人的现场观看反倒可能更见真章。
    没有找到进一步出处,可惜。谢谢你的及时回复。
  •   写得很不错,很有意思。
  •   比较正统的书评,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是一个连贯的论证过程,平淡无奇。本身毫无追问的过程,好像是在给读者灌输一个道理,不,既然你看了【物的追问】,标题也写着【哲学是一种追问】,为什么不对追问本身再追问一次呢?
  •   我试着用“数是什么”,“网络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取代他关于“物是什么”,感觉他的回答更切近些。
  •   哎,真的有苏格拉底这个人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