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及其构建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作者:蒋笃运  页数:335  

前言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也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和谐之人、和谐之心、和谐之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而和谐之人的培养,离不开和谐教育的塑造。和谐教育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引导中国教育科学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人才、知识和智力基础,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沿革  (一)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传承。  自从人类有教育活动以来,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育应该是和谐的。  我国和谐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他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教育主张.集中体现在“六艺”教育实践中,通过礼、乐、射、御、书、数的教学来完成和谐人格的培养。荀子主张用知识、才智、品质来全面、完美地培养“成人”。明代王守仁认为和谐教育思想乃是“先王立教之微意”,是我国自古以来兴教育之根本目的。康有为提出了学生要在德智体几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思想。教育家蔡元培明确提出教育要“以世界观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要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陶行知主张手脑结合,知行统一。这些都是寓有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和谐教育思想在国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雅典,最早阐述和谐教育的著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认为应通过德、智、体、美诸因素使受教育者养成“身心既美且善”的人。亚里士多德强调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与人的心理发展相适应。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思想家洛克、卢梭均力倡和谐教育,希望培养多方面和谐发展、人格完美的人。傅立叶则主张建立“和谐制”下的“协作教育”,使人的各种天赋和美德得到和谐发展。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关于研究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教育的生态策略》、《教育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与和谐教育》、《社会主义和谐教育价值观的哲学定位与构建途径》、《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指针》等文章。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蒋笃运,男,1954年生,河南永城市人。现任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河南省教育厅厅长、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教育学会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科技哲学、教育学。承担完成国家和省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

书籍目录

社会主义和谐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意义与建构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教育的生态策略教育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与和谐教育社会主义和谐教育价值观的哲学定位与构建途径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指针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战略思考试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加快高等教育发展  为构建和谐中原提供重要支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河南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强省步伐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而奋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高等教育——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河南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及其实现途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  全面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唱响发展主旋律开创教育新局面校长要对大学生全面发展负责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在“河南省首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产业结构、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关爱一切学生  实现教育公平深入贯彻新义务教育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推进河南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历史的跨越——河南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五年回顾河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构筑人才高地建设一流大学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加入WTO的挑战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四有”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石——河南省农村教育的思考以人为本  多措并举促就业——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性思考关于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几点思考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让农村教育切实为新农村建设奠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奋力打好职教攻坚战  推动中原崛起——专访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保障农村孩子“上好学”的着力点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目标要求及保障机制创新思维的方法论视角人兽混合胚胎实验之伦理思考教育信息化——河南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选择对构建河南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研究信息技术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河南高等教育信息化问题及保障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信息化:河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信息化中的文化问题及对策

章节摘录

  3.“教化”是教育最基本的职能。  和谐从本质上说是事物在多样性的变化中呈现出的统一性,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化解融和发展的理想动态。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理想追求,是共产党人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教育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记》里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汉儒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详尽地论述了教育对社会和谐的作用。他说:“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古之王者明于此,“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两千多年过去了,许多社会命题消解于历史的长河。而教育的“教化”之功用却得以永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不断地复归升华,并被有识之士重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养成共和国健全人格”为根本目标,“五育并举.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的教育方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将教育的职能概括为三,其中第一项就是将青年人“整合”到社会及各种成人角色中去的“社会化”职能。  教育在促进人的思想解放、观念转变、信仰维护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劝人向善、催人奋进的“教化”不仅表现为对个体的影响,更可以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当代教育,人才、知识、技术、信息密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教化”和辐射带动作用,就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就必须充分利用教育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教育,打牢全民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和谐教育及其构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学习和谐教育理论的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