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长江文艺  作者:马克西姆·高尔基  页数:350  字数:212000  译者:邢兆良  
Tag标签:无  

前言

名家导读高尔基(1868一1936)是伟大的俄国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由于前苏联社会时代风云的变幻,再加上作家思想观念的矛盾,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重新认识高尔基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他的研究和评价也大相径庭。苏联时代的70余年间,高尔基为全民族所敬仰和崇拜,不仅在俄国,而且几乎在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一致把高尔基奉为“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革命的海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人”。而在苏联解体后一段时间里,由于对斯大林的重新认识和评价,高尔基也被连带拉下“圣坛”,有人骂高尔基是“帮凶”,是“坚定不移的斯大林分子”“劳改队、集中营的歌手”……20世纪80年代中期,俄罗斯甚至撤销了用“高尔基”命名的城市和大街名称(他的故乡高尔基市和莫斯科著名的高尔基大街都恢复了原来的旧名),《文学报》取消了刊头上他的侧面像,他的作品也被人从中学课本的大纲中删除。也有人称高尔基是被斯大林利用的牺牲品,最后被斯大林害死。今天看来,无论对高尔基的人为理想化,还是对高尔基的否定,都遮蔽了高尔基个性思想的复杂性,影响了对高尔基真实思想的了解。随着苏联国内对斯大林时期国家档案的解密,最近几年学界的研究开始纠偏对高尔基神化或贬低的政治化倾向,注重更公允地研究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思想特征。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可夫,马克西姆·高尔基是他的笔名,俄语含义是“最大限度的痛苦”。高尔基童年是不幸的。4岁丧父后,母亲改嫁,高尔基便住在外祖父家。11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所开的染坊破产,家境逐渐窘困,自私、势利的外祖父很不满外孙给自己增加的生活重担,于是高尔基便走向了“人间”。他当过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还当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脚夫、锯木工、园丁……16岁之前,高尔基先后从事过7种职业,幼小的他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受尽有产阶级的虐待和压迫,同时他也看到了与自己地位相同的人蒙受的凌辱与歧视。这些经历是作家日后朴素的平民意识和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基础。1884年,高尔基怀着上大学的渴望到了喀山,来到喀山才知道上大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梦想。他很快成了流浪大军中的一员。通过好友杰林科夫,高尔基接触了民粹派的大学生们,在朝不保夕的困苦日子里,高尔基刻苦自学,从18世纪的作品到当代杂志,从法国启蒙思想到现实主义小说再到俄国古典文学,从民粹派的小册子到《资本论》,高尔基如饥似渴地汲取一切知识养分,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尔基的创作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长达40余年,经历了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重大历史变革。高尔基的大部分创作素材都来源于自己对生活,尤其是底层生活的经验。他的早期创作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与童年时代受外祖母的影响有关,外祖母曾经给儿时的高尔基讲过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1892)以及童话诗《少女与死神》(1892)、散文诗《海燕之歌》(1901)、《鹰之歌》(1895)等都具有感情充沛、想象丰富的特点。19世纪90年代以后,其创作臻于成熟,著有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剧本《小市民》(1901)等,揭示了资产阶级内部分化瓦解、必然走向灭亡的趋势。十月革命前夕(1907-1917),高尔基出版了揭示俄国小市民气息的中篇小说《奥古洛夫镇》(1910)和长篇小说(《马特维·科热米亚金的一生》(1911),以及自传体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1914)和《在人间》(1916)。十月革命后(1918一1936),高尔基有大半时间(192l一1928)是在国外度过的,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创作。这一时期他的主要创作有:《我的大学》(1923)、回忆录《列宁》(1924-1930)、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此外还有大量的特写和政论集。对高尔基的再评价主要涉及到高尔基十月革命后的思想状况:高尔基与十月革命、高尔基与拉普、高尔基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高尔基与俄国知识分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及他与列宁、斯大林这两位政治领导入的关系。高尔基和列宁因为都有一颗为民众利益而奋斗的心走到一起,他们相互敬重,坦诚交往。当高尔基患肺病在国内久治不愈时,列宁力劝高尔基去国外疗养;高尔基在国外听到列宁去世的消息时痛哭流涕。但是在他们的交往过程中也常常因为双方政见不同而产生争执。高尔基和列宁的第一次公开冲突发生在1908到1913年间。面对列宁和前进派领导人波格丹诺夫的斗争,高尔基从谋求革命内部团结的善良愿望出发,站在波格丹诺夫一边劝说列宁放弃派别之争,被列宁批评为“前进派的中间分子”。高尔基和列宁的第二次冲突发生在1917到1919年间。主要分歧表现在对知识分子和农民的认识方面,表现在对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以及采用何种手段夺取政权等问题上。高尔基认为无产阶级的武装暴动只能导致新的国内战争,而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还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人数很少,尚不能治理国家,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培养劳动人民的理性和素养。他以“不合时宜的思想——革命与文化札记”为标题,写了一系列文章,宣扬自己的观点。官方主流观点一直认为,这本书是高尔基错误思想的产物,是作家错误观点的集中表现。而实际上,《不合时宜的思想》中的立足点是积极的,高尔基怀着坦诚、热情和强烈的向善情怀,表现了对农民、士兵、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看法,以及他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文化建设的思考,虽然高尔基提出的观点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相左,但是他的观点是出于对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人民的热爱,出于他对革命前途的担心和焦虑。他反对政府的红色恐怖政策,竭力为被捕的科学家、知识分子、学者说情,列宁此时力劝高尔基离开俄国的一个隐秘原因即是对高尔基的保护,体现了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对高尔基的宽容态度。高尔基与斯大林的关系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当时斯大林提出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计划,但是遭到了党内反对派的抵制。考虑到高尔基在国际文坛的威望,斯大林出于个人的政治需要,精心策划并诱导高尔基回国。1928年,侨居国外6年多的高尔基回国,苏联政府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活动。从表面看来,斯大林非常器重高尔基,给了高尔基很高的荣誉,亲自把高尔基的故乡改名为高尔基市,另一方面,斯大林又认为,高尔基是一个容易受情绪支配的人,所以只委任他为作协筹备会的名誉主席。高尔基一开始对斯大林实行的路线和政策是支持的。与前期反对暴力倾向的观点不同,高尔基后期不仅肯定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中使用暴力的必要性,而且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实行专政也是必要的,他认为这样做的目的除了镇压敌人的反抗和破坏外,还可以改造社会和改造人。在1934年和1935年发表的《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论文化》等文章中,高尔基阐述了他的无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这些观点非常接近斯大林的政治学说,因而受到斯大林的赞赏。同时高尔基也意识到斯大林出于政治目的对自己的利用,所以他拒绝为斯大林写传记,但最后高尔基被斯大林毒死一说还没有资料证实。在19世纪的俄国作家中,高尔基是一位真正来自于社会底层的作家,他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就是对自己最苦难的下层生活的艺术纪录。然而他的三部曲又不是一般的生平传记。在三部曲中,作家既写出了个体的命运与生活,又表现了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主人公阿辽沙·彼什可夫的形象,既是作家本人的真实写照,又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典型。阿辽沙生活在19世纪70、80年代。这是俄国社会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1906年问世的长篇小说《母亲》,被认为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20世纪初,俄国的革命斗争异常活跃,在作家故乡附近的工业区,不断有工人们的游行示威,不断涌现出工人们感人的英勇事迹。《母亲》即取材于1902年索尔莫沃工业区工人五一游行事件,以当时一对母子的真实事件为蓝本,集中叙述了“沼泽地戈比”事件、五一游行、车站散发传单等典型事件,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巴威尔及其在现实的教育下由逆来顺受转变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巴威尔·弗拉索夫在革命理论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的过程。巴威尔的父亲是工厂里熟练的钳工,每天辛苦劳作,所得工钱并不多。他经常喝闷酒、打老婆,后来患疝气病死去。巴威尔像父亲一样,也当了厂里的钳工。开始,他走着父亲的老路,喝酒、跳舞、玩乐,回到家像父亲那样捏着拳头在桌子上敲着,向母亲呵斥:“快拿饭来!”对母亲的焦虑和责备都置若罔闻。不久,母亲发觉儿子变了,巴威尔开始拿书籍回家,暗暗用功。当母亲问他在看什么书时,他回答说:“我读的是禁书。它们被禁是因为它们说出了我们工人生活的真相……”而且,他试图把书本上学来的道理说给母亲听。工厂经理要扣工人一戈比去填平沼泽地,引起工人不满。老工人希祖夫和巴威尔商量,准备发动一次罢工斗争。巴威尔向工人进行鼓动、宣传、号召。然后,他又被工人推举为与厂方交涉的代表。五一节到了,工人们要举行一次示威游行。巴威尔决定游行时由他扛旗,走在队伍前面。游行队伍与军警发生了冲突,巴威尔高举红旗在前面开道,他以坚定的声音,号召人们“永远向前”!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方面,高尔基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注重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塑造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及时捕捉到了新时代的先声,并且用文学表达了出来。无产阶级革命不是一句空口号,无产阶级革命的潮流不是少数人参与的秘密事业;革命思想已经深入人心,革命真理对年轻人的影响、革命斗争对年轻人的成长在高尔基笔下显得非常自然和真实,丝毫没有说教的意味。第二部分写在儿子巴威尔及进步青年的影响下,母亲彼拉盖雅·尼洛夫娜精神觉醒的过程。母亲尼洛夫娜长得很高,稍稍有点驼背,她那被长时期劳动和丈夫殴打损坏了的身体,行动起来一点声响也没有,而且老是侧着身子走路。她是一个胆怯的、提心吊胆的妇女。她默默忍受着丈夫的打骂、迁就着儿子的呵斥,深受夫权压迫的尼洛夫娜认为,女人的日子就是这样过下去的。她靠祈祷上帝来缓解心中的痛苦。后来,儿子常常带些年轻人来家里聚会,母亲因爱儿子,也爱和儿子在一起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为人热诚,谈吐直率,他们常常在一起阅读、争论。母亲倾听他们的谈话,感到很有道理,渐渐地,母亲也参与到年轻人的行动中来了。母亲自愿到工厂散发传单,为越狱的青年作掩护,面对宪兵的搜查不惊奇、不惧怕,镇定自若。甚至在敌人刺刀下向群众演讲:“昨天审判了一批政治犯,其中有我的儿子弗拉索夫,他在法庭上讲了话,这就是他演说的稿子!……请你们相信一个母亲的心和她的自发,他们被审判,是因为他们给你们大家带来了真理!……这个真理……没人能够抗拒!……我们的一生就是日复一日在辛劳中,在污秽中,在欺骗中苟延残喘。而我们的劳动血汗养活了别人,让他们花天酒地,享福作乐!”“复苏的心灵是不会泯灭的!”世界文学中有众多的母亲形象,讴歌母亲伟大的主题不计其数,但像尼洛夫娜这样的还不多见。尼洛夫娜不仅是传统的贤妻良母,而且是革命时代的英雄。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刻画了年轻人的革命激情和斗争精神,而且记录了母亲从目光短浅的家庭主妇慢慢觉醒和发展成革命者的过程,母亲性格的变化发展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传播之广、革命真理的影响之深。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褚茬娟2008年10月

内容概要

  出身贫苦的母亲曾经饱受丈夫的欺凌,过着屈辱的生活。在儿子巴威尔和其他革命者的影响下,母亲逐渐认识了真理,走上了革命道路。她冒着生命危险,走进工厂,走进农村,散发传单,播撒革命的种子。在火车站上,尽管被暗探告发,被警察殴打,她仍然坚持散发象征着真理的传单……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前苏联文学的创始人。马克西姆·高尔基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有:《海燕之歌》《母亲》《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

章节摘录

母子俩很少交谈,见面的机会也很少。早晨,儿子默默吃完早餐就上班去了,中午回家吃饭,吃饭时聊些闲话,吃完午饭,又去上班,直到傍晚下班回家。晚上,巴威尔仔细洗过手,吃完饭,就埋头看自己的书,看到很晚。在节假日,巴威尔一早出门,深夜才回家。母亲知道,儿子常到城里去看戏,可城里却没有人来看望他。母亲觉得儿子的话越来越少。同时,她也发现,儿子的话里常有一些她不懂的新词语,而过去她已习惯的那些粗鲁凶狠的话语,儿子已不再说了。在行为举止的细节方面,她也注意到儿子有了不少变化:他更注重身体和衣物的整洁,代替了过去对漂亮外表的追求,一举一动也更自然潇洒,外表看起来也显得朴实、温和,这一切都让母亲担忧与焦虑。巴威尔对母亲的态度也有了新变化:他有时会打扫房间,节假日自己收拾床铺,他在尽力减轻母亲的劳累,在工人小区里没有一个男人会这样做……有一天,巴威尔带回一张画,挂在墙上。画上有三个人,他们一边交谈,一边向前走。“这是复活的耶稣走向爱玛屋世!”巴威尔解释说。母亲很喜欢这张画,心里却在想:“儿子崇拜耶稣,可又不上教堂……”巴威尔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这个书架是巴威尔的木匠朋友精心为他做的。房间也收拾得整洁,让人愉快。巴威尔称呼母亲为“您”或是“亲爱的妈妈”,有时还会很突然地对母亲温柔地说:“哦,妈妈,今晚我回来较晚,请您不要担心……”这些都让母亲很高兴,在儿子的话语里,她感到踏实和稳妥。但是,母亲的不安也随之与日俱增。母亲的不安不仅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相反愈加刺激着她的心,使她有种不祥的预感。这时母亲会对儿子有不满的情绪,心想:“大伙都谈情说爱,而他却像个和尚。儿子太老气了,这和他的年纪不相称。”

编辑推荐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母亲》是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最著名的作品,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该书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母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1条)

 
 

  •   出身贫苦的母亲曾经饱受丈夫的欺凌,过着屈辱的生活。在儿子巴威尔和其他革命者的影响下,母亲逐渐认识了真理,走上了革命道路。她冒着生命危险,走进工厂,走进农村,散发传单,播撒革命的种子。在火车站上,尽管被暗探告发,被警察殴打,她仍然坚持散发象征着真理的传单……
  •   母亲(对抗资本的剥削、掌握斗争的艺术,百年之前的高尔基领你走上觉醒之路 一本影响了中国整整三代人的小说 名家全译本 )
  •   高尔基先生的这部小说,再现了当时社会工人生活的现象,和自甘堕落者与寻求真理者的不同。在亡夫前的符拉索娃身上体现的是一种旧社会对妇女的歧视与不公,在亡夫后的她身上体现出的则变为一位仁慈的母亲,更是一个敢与面对真理的人。
    看完这本小说后,我心中都无法平静下来,每个人心中都需要这种不平静,让想要利用民众的居心叵测之人无法得逞。让所有逼迫人们无法平静生活的人们知道,没有谁可以被奴役。
  •   母亲名家译本,经典,收藏 阅读。
  •   名家全译本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值得收藏!
  •   母亲是高尔基的名著,值得回味
  •   母亲(对抗资本的剥削、掌握斗争的艺术
  •   高尔基不愧是值得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敬仰的文学大师,个人觉得写的超级赞
  •   高尔基,苏联的大文豪,的确写的好。
  •   还没看,不过名家全译本的名著都是很不错的,这是在看了其他作品得出的结论,呵呵呵
  •   革命之所以成功。离不开这些这样伟大的母亲
  •   这有什么可犹豫的,跟着高尔基做那个激烈的暴风雨中飞翔的海燕吧!
  •   很好,高尔基的文字似乎比同时代的西方作家显得更为平实,叙述也很流畅,读起来毫无晦涩之感。这本书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读起来还是很有感觉的
  •   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母亲。
  •   给孩子买的,初一必读书目,孩子看原著能更理解作品,高尔基的作品我们还会继续买。
  •   性价比很高,个人不是特别喜欢苏联的作家,但多少了解一下吧!
  •   我很喜欢高尔基的风格,这次价格给力,买来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不错的哈。
  •   高尔基的一本埋没的好书。唉
  •   这本书不错,喜欢高尔基的书
  •   母亲是一种象征,象征精神和不死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传承。
  •   母亲总是最无私的!
  •   勇敢的母亲,为了支持儿子,而了解儿子的事业,参与儿子的事业。
  •   母亲,一个伟大的称呼,从中我们能看到一个勇敢、坚强的母亲,母亲其实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   母亲,一个伟大的称呼,从中我们能看到一个勇敢、坚强的母亲,母亲其实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   本来就是好书,这本性价比最高。
  •   对抗阶级,学生时代读的。今天再回头阅读这本书,感触较深。很好的一个作品
  •   俄国作家的书,非心静不能读。如果仅仅追求名著而读书,那么看看介绍也就罢了,为了读书而读书,也大可不必看。这是一本历经生活百态、人事浮沉后,在一种特别的心境下读起来更有味道的书。
  •   母亲其实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   《母亲》质量还不错,价钱也划算,帮朋友买的,朋友很满意
  •   替同事买的,给他上小学的女儿看的,希望她能从中体会到母亲的苦心
  •   母亲,看完了 谢谢感动
  •   世界文学名著,值得所有人阅读
  •   好书,推荐,性价比很高。赞。
  •   小时候对苏联作品看不下去 经典还是要读的
  •   名著 是任何时代都值得细细品味 的好书
  •   灰常不错的书,值得购买,性价比非常高
  •   值得一读的世界名著 印刷还行 有一些毛边
  •   我对于书的版本要求不高,只要求字迹清晰,没有脱线即可。什么时候出版的,什么出版社,我不懂,但是这本书还是不错的,没有错别字,字迹很清晰,没有重影,只是字若是再大一点,可能会更好,不过那样子书可能会更厚
  •   如题,这个版本还行,学校要求读的,孩子不大喜欢
  •   书的纸张内容很好,很久就想读的书籍了,终于读完了,很不错!
  •   不错!经典名著…
  •   不太怎么读俄国的书 尝试着读过几本 但看不大懂
  •   中学时候想多读好书,苦于家庭条件所限,所以现在想补补,另外就是想以后女儿也有机会读到经典的书。
  •   很好的一本书,封面很好看呢!纸质很不错,里面的插图不错,总的来说都很好,在当当买了几本书,物流太慢了!
  •   真的很不错!儿子超喜欢!值!!!!!!!!!!!!
  •   从小就看到姥姥姥爷的书柜上有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想起姥姥,姥姥家永远都阳光充沛,漂亮的木书架在阳台门口,阳台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书架上,离开家人来到外地我买了这本书,阅读这本书就像回到姥姥家第一次读这本书,充满了宁静安详的中午。
  •   很早就听过这本书,之前买了我的大学,在人间。且这次刚好特价就买来看看。包装很好,内容未看,看后再做评论。
  •   是必读书目,看了之后很有感触,当年的社会真的祸害了许多的好心人啊.
  •   物美价廉,是名著,买来看看
  •   自己先读了,不亏是名著,非常感动
  •   不愧是名著,值得珍藏。
  •   买给孩子看的名著
  •   书已经看了一部分,印刷质量不错,找回小时候看书的那感觉了
  •   书很厚,纸质不错,字不是很大,翻译的不错,推荐
  •   这是孩子老师推荐的书,很适合孩子看。
  •   内容很好,看后感触很深,极力推荐
  •   向经典致敬向经典致敬向经典致敬向经典致敬
  •   经典,多读,多反思
  •   多读经典书目有益身心,值得购买
  •   还没有看 就送人了 朋友说很不错
  •   好书,只是送到时书角翘起,已不平展,对于爱书之人实在是件不快的事情。
  •   这个商品不错,值得拥有的了
  •   阅读后再评。尽心挑选
  •   孩子很喜欢,拿到手就爱不释手!
  •   给同学买的,他认为很好。
  •   不错,这次买的这几本都超实惠!感觉上初中读比较好,我家三年级不太爱看!
  •   内容还不错,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这个系列的买了不少。
  •   不错,很划算,就是字有些小
  •   课本要求必看的,先买回来备着。
  •   很不错,对孩子有深深的教育意义。喜欢
  •   特价买的,非常不错。纸质也好
  •   装帧不错,正好赶**当优惠,赞一个
  •   老师要求的书目中的书,很值得孩子一看
  •   买时觉得价钱挺便宜,收到书没几天抢购时价钱更低。还没看,外表看起来不错,对得起那个价钱
  •   中间有成人看的内容 不太适合孩子看 希望商品详情中注一下适合什么样的人群看 质量不错
  •   不错,下次还来买,这些是买来捐给图书馆的。下次买几本自己看
  •   印刷很到位,没有出现漏页,是米黄色书页,不伤眼。快递速度很快。
  •   珍藏版的那种,弟弟说还不错
  •   买的很划算,纸质非常好,是精装书籍...内容嘛,是名著,固然不错到
  •   书的质量有问题,书皮是烂的。
  •   帮孩子的同学购买的,包装很精致,希望内容同样精彩
  •   喜欢这种硬皮书,看着上档次,书比想象的还厚,很划算。
  •   一直很想买的书,内容很好!
  •   下个月做礼物送给朋友女儿的。
  •   质量非常好,字体也不小,值得购买,帮同事又买了2套!
  •   值得珍藏的一本好书,喜欢高尔基的文字,它是那样的激情
  •   很信赖长江文艺出版社,而他也没有让我失望。书的装订很好,印刷清晰,就是没有翻开有些味道,不过没关系。
  •   母爱如水,关爱母亲。送货时间有点长。
  •   书非常精美,刚到的时候就迫不及待拆了看.非常棒!
  •   没有看到货,听说还不错,精装版的
  •   书收到了不错哈!字体大小合适,纸张也还行,和文轩书店一样的,值得收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