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江张石铭家族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张南琛 宋路霞  页数:425  字数:459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张静江、张石铭家族》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诚挚之爱,忠实记录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江南上流社会中,一群至情至性之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图景……     本书由张氏家族后人张南琛和近代家族史专家宋路霞合作完成,大量珍贵的史料首次披露,相当一批照片和文字资料来自海外,使本书具备了特殊的研究和阅读价值。     南浔张氏家族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部传奇。这个家族摇着小船一路走来,从江南古镇南浔走进上海;又从上海走向法国、美国等西方世界,成为在上海滩呼风唤雨、对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一大名门望族。这个家族在近代工商、金融方面的所做的卓越开拓,几代人在中国文物收藏的巨大成就,以及对辛亥革命的卓越贡献,功业多方面而非凡,非其他家族可以比肩。

作者简介

张南琛,1923年生,张氏家族后人,古钱币收藏大王张叔驯之子,现居美国。
宋路霞,1952年生,山东济南人。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主任,现为自由作家。多年致力于上海地方史、近代家族史的调查、研究和创作,有《上海的豪门旧梦》、《上海滩豪门望族》、《百年家族》、《百年儒商》、《百年收藏》、《回梦上海大饭店》、《回梦上海老洋房》、《浮世万象》、《李鸿章家族》等多种著作在大陆和港台出版,并产生相当影响。

书籍目录

序言一序言二第一章 苏州河边神秘的百年老宅  红卫兵突然发现了一间密室  诞生了三代大收藏家的大宅院  中西合璧的海派生活  拿着大笔钱财走向革命的张家人第二章 从湖州南浔闯进上海滩的“大象”  上苍给南浔人的一份厚礼__辑里丝  喜怒无常的“白老虎”  半个江南都吃张家盐公堂的盐第三章 懿德堂的两位传奇女人  “江南第一宅”  懿德堂的两位女主人  历经沧桑依然挺立的适园金刚塔  大树底下挖出一个大铁箱第四章 尊德堂的海派风度  陈立夫题写“张静江故居”  又一处中西合璧的大宅院  数百只青鹭年年落脚的绿绕山庄  张宝善世界性的眼光和治家方略  “命”中不得安静的张静江第五章 张石铭适园藏书誉满天下  辛亥革命风暴中的南浔富商  十里洋场一群埋头诗书的老夫子  最好的朋友缪荃孙  现存台湾中央图书馆的适园三代藏书  轰动上海滩的葬礼第六章 孙中山先生的挚友张静江  中国人大赚法国钱的第一人  旅法华人中的“三剑客”  与孙中山先生邂逅于船上  “民国奇人”的大手笔  浙江省长上任后的第一件要事  孙中山先生的挚友第七章 张静江与蒋介石的恩恩怨怨  南下北上,数次助蒋脱危机  上海证券交易所“恒泰记”、“利源记”的哥儿们  张静江亲自为蒋介石说媒  五十万美金支票的轩然大波  要建设,不要打内战  “我不吃他的饭,他管不着!”第八章 张静江十万元大搞基本建设  穷衙门办大事,百代被其泽  西湖博览会——振兴民族实业的历史图卷  西子湖畔的美好回忆  一生不断奔波的父亲  大实业家一生奋斗,最后两袖清风第九章 战火中多灾多难的张家企业  令人扼腕的龙章 造纸厂  好梦难圆的静安别墅  大纶绸缎局——张家与丝绸的最后联系  曾经呼风唤雨的张家兄弟第十章 银行界和藏书界的双栖明星张芹伯  六年创办了三家银行  抗战胜利之后反而大权旁落  郑搌锋七十万元收购了张家藏书  曾是丁香花园的主人第十一章 中国古钱币大王张叔驯  高墙深院里的“小开”  古钱币收藏的冠军  神秘的“大齐通宝”  朗悟和尚的钱袋  第一个古泉学社的创办人  一块古玉换了一辆凯迪拉克第十二章 钱币大王的现代理念和海派生活  霞飞路上一座占地二十七亩的大花园  充满异国情趣的上流生活  房子、车子、花圃和国旗  在中国大陆的最后一次旅行  领先了三十年的经营思想  “齐斋”藏品的最后归宿第十三章 教育家、外交家、书画家张乃燕  祖孙三代都是校长  中央大学的首任校长张乃燕  从化学专家到历史学家  一张保存了八年的支票  张乃燕书画作品星散四方第十四章 张静江的十朵金花  “肥皂箱上的演说家”  大女儿张蕊英嫁得最风光  贤妻良母型的二小姐张芷英  三小姐张芸英把宋子文晾在一边  张荔英嫁给大她三十岁的陈友仁  五小姐张菁英是位服装设计师  后五朵金花的海外生涯  张乃理历尽艰辛才到家  平平淡淡中的真诚生活第十五章 百岁教授张乃凤  百岁老人比谁都精神  与众不同的读书生活  中国土肥料学的奠基人  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埋头工作第十六章 从公子哥儿到书画鉴定大师  张葱玉十七岁一夜身价二百万  迅速崛起的青年书画收藏家  一场豪赌输掉了大世界地皮  “命”中注定的好姻缘  郑振锋冒着政治风险保护张葱玉  南锣鼓巷北屋轶事  在文物鉴定的岗位上鞠躬尽瘁第十七章 千丝万缕的豪门联姻第十八章 张静江、张叔驯在海外的沧桑岁月  惊心动魄的“八一三”见闻  痛苦的选择:离开中国大陆  从日内瓦到纽约  中国古钱币大王的坎坷生涯  “民国奇人”张静江的最后传奇第十九章 大风大浪中的张家轶事  常熟路一○八弄五号的女人世界  张微在展览会上突然发现了母亲的遗物  “命”中要生十三个娃娃的张乃申  第二十章 大洋对岸“最后的贵族”  美国西海岸一个快乐、出色的人群  “成筐成篓”的各类专业人才  蒙蒙细雨中的寻根之旅附录一 南浔张氏家族世系表附录二 张氏家族主要姻亲关系表附录三 张氏家族主要社会关系表附录四 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上苍给南浔人的一份厚礼——辑里丝  张家人如此“牛气”,如此新潮,如此慷慨,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张家的祖先、张石铭和张静江的祖父张颂贤(1817~1892,字竹斋)一手创下的千万家业。  张家的祖先是安徽休宁人,休宁是个有经商传统的地方,历史上著名的徽商所在地。不少资料都记载说,张家的祖先在明末为避战乱,举家从安徽迁居到浙江,另有一支到了江西。到了清康熙年间,在浙江的这一支才落户南浔这块风水宝地。  但是,张家后人中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们的祖先原先在福建,具体地方大约在福州一带。不知是哪个年代,有个来自高加索的犹太女人嫁到了张家,所以张家的血统中就注入了犹太人的遗传基因,致使张家后代中有一部分人长得浓眉大眼,颇似外国人,如张石铭、张智哉(张石铭的女儿)、张叔驯都是这样。而且,历代张家人大都很有经济头脑,善于做生意,似乎也是继承了犹太人的秉性。据说原先在福州市内有个张家祠堂,里面供奉的列祖列宗中就有这位犹太老太太。直到现在,据说那支犹太人后裔仍在福州居住,当然是早已汉化了的犹太人了。  虽说张家有经商的传统,世代都在做生意,但是在张颂贤的曾祖父张振先、祖父张秀升时代,他们还只是以弹棉花为生的小手工业者。到了张颂贤的父亲张维岳时代,才开始做些小本经营,但也只是开个小糕团店、小酱盐店之类。或许在这期间,张颂贤凭他的聪明才智,已经在协助其父从事经营了,逐渐积累了经商的经验,这为他后来的崛起,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当一个时来运转的机会降临到南浔的时候,张颂贤及时地展现了他的才干,开始了大手笔的运作。他一生频繁地往返于南浔、上海、杭州之间,从事生丝和食盐的贸易。商海风波,瞬息万变,但靠他大智大勇,稳健地进退,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到他1892年辞世时,已经神话般地聚敛了一千多万两银子,成为南浔的一头“大象”。  南浔人有南浔人的幽默,把发了财的富户依家财多少,分别唤做“大象”、“牛”和“小黄狗”。依南浔之富,镇上竟有“四象八牛七十二条小黄狗”。家财一百万两银,在别处可以耀武扬威,称百万富翁,而在南浔,却只能屈居“小黄狗”。而要当“大象”,就得赚上一千万两银!  一千万两银,这在当时是个何其了得的数字!要知道1900年庚子事变后,八国联军退出北京时,大清帝国全年的税收也只有八千万两银。而区区一个南浔小镇,仅“四象”的家产,就能抵得上庚子年全国一半的税收,这是何等的富有!  张家的奇迹还在于,张颂贤的先辈,数代人都是土生土长、小本经营、默默无闻的小老百姓,而到了张颂贤手里,骤然“一个跟斗翻到青云里”,彻底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  这就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叫做“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主要是指上海开埠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给张颂贤等天才商人带来的机遇。  那是一个中国对外贸易空前大发展的时代,打破了过去只有广州的十三行(俗称牙行,是十三家官方特许的从事外贸的商行)才能做外贸生意的垄断,从上海可以直接进行出口贸易了,从而大大节约了从江南把货物运到广州的人力、物力,也就大大地节省了出口成本。这样一来,从南浔到上海,水路运输一下子繁忙起来,到了蚕丝交货的时候,远远望去,苏州河里全是装载着丝包的帆船。后来一位有影响的洋大人,大清帝国总税务司赫德(RobertHart)的秘书马士(HoseaBallouMorse)在他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上海立刻取得了作为中国丝市场的合适地位,并且不久便几乎供应了西方各国需要的全部”,这足以说明上海开埠对于生丝出口贸易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千载难逢的发财良机,谁抓住了谁就会赢得市场,赢得成功。  上海开埠那年张颂贤26岁,正是年富力强、血气方刚做大事的年龄,他及时地接住了时代抛给他的这个绣球,聘请了得力的“丝通事”(联络生意的掮客),在镇上丝行林立的丝行埭开设了恒和丝行,全力经营辑里丝。  当时的普通做法是,低价从乡下蚕农家里把蚕丝收购上来,加价后卖给前来南浔收丝的洋行买办,从中赚取差价。后来他自己打进上海滩,在上海洋泾浜桥一带附设了自家的丝行,直接把蚕丝运到上海自己组织销货,这样可以省去很多中间费用。于是张家就有了从南浔到上海的一条龙生意线。尤其是后来与洋行里的买办合作,上下联手做生意,就更加消息灵通、进退裕如了。由于经营得当,不出多少年,张家跃为镇上巨富。  所谓“地利”,则是上苍恩赐给南浔以及太湖周边地区的特殊恩惠——让这个地方气候温湿;让这个地方水域广阔,而且水质优良;让这个地方的桑叶长得特别茂盛,特别有利于蚕宝宝的生长;让这个地方劳动力充足,足以应付市场的需要。于是这块地方就神奇了,孕育出了只有在这块土壤上才能生成的一种优质蚕丝——辑里丝。  用辑里丝制成的衣服,柔软、亮泽、耐用,在历史上,当地除了要供应历代朝廷之需,它还是英国、法国贵族妇女的最爱,是她们日思夜想的上等奢侈品。因为这种丝织品不仅色泽鲜亮,而且拉力好,弹性足,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海外市场的抢手货。洋商是无孔不入的,开埠的政策,海外的需求,廉价的商品,丰厚的利润……令上海洋行里的大班、买办、跑街和掮客们空前地忙碌起来,纷纷把眼光瞄准了太湖南岸。他们平均每年要从这里买走六七万担生丝(一担100斤),这就更加助长了南浔的人气。  南浔历来是鱼米之乡,家家户户世代植桑养蚕,所产辑里丝在明朝初年就已“名甲天下”,到清代初期,已经出现了世代从事蚕丝贸易的丝业世家。后来南浔镇上的居民,大半都围着丝业转了。这种“地利”到了上海开埠以后,就必然吸引并诞生一批丝业巨商。  现在人们若来到南浔,仍然可以看到当年进行蚕丝贸易的集中地——丝行埭,丝行埭前面是一条小河,小河通向大运河、太湖、苏州河,苏州河又连着黄浦江,黄浦江通向太平洋。生意谈成后,重如大米包一样的生丝包就被一包包地扛上了船。那时停靠在黄浦江边的外国轮船,货舱里不是茶叶就是蚕丝。  至于“人和”,那是一门更大的综合性学问了,除了商场的种种技巧,还包括了传统的豪门联姻和借助官力,这是只有张颂贤个人才明白的超级智慧,是他对“天时”、“地利”的清醒把握和综合利用。关于这一点,后人在他经营盐业的过程中可以看得更明白些。  有了这三条,“小黄狗”就长成了“大象”。  现在从上海西区驱车向西,只要两个小时就可到达那个诱人的小镇——南浔。这个地方方圆不过百里,老城区依旧粉墙黛瓦,河道纵横。镇上现在也只不过四万人,解放初只有一万二千人,在一百年多前的张颂贤时代,恐怕固定人口不会超过五千人。但就是这个弹丸之地,因为有了小小的、白白的蚕宝宝而变得不同凡响,每年源源不断地向世界输出着中国最好的生丝。  这在南浔而言,使小镇成了中国最富的一个小镇;这对上海来说,使上海在当时通商的五口当中,成为其中最富活力的一个城市。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南浔,是中国近代水上丝绸之路的源头。P14-18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张静江张石铭家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资料详实,往往在文字间撇见另外的惊喜。
  •   瞻仰还没读完
  •   因南浔一游而对张静江张石铭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作进一步的了解才买了此书,此书作者之一为张石铭之孙,详细介绍了“南浔四象”之一的张氏家族鲜为人知的家族史,并向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非常推荐这本书!
  •   希望看到读者们更多的评论,因为此书将要修订再版。谢谢大家!
  •   同为南浔张家的后代,为能有静江这样优秀的历史人物而骄傲
  •   张静江这个人在涉及孙中山及蒋介石历史中经常被提及,此书对了解张静江是一很好的帮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