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鲁迅  页数:114  
Tag标签:无  

前言

序鲁迅(1881—1936),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于一九一八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父亲的多病和家境的败落使童年时的鲁迅常往来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使他较早地体验了世态的炎凉。六岁读私塾,一八九八年入南京水师学堂学习,次年到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铁路矿务学堂学习。一九二年赴日本,鲁迅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在这期间创作了名诗《自题小像》。一九四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后来因痛感医治愚弱的国民的“第一要着,是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弃医从文,从事文艺活动。一九八年,鲁迅参加革命者组织的“光复会”。同年八月回国,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一九一二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后到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后又升为佥事。一九一七年因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愤而辞职。一九一八年一月参加改组后的《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发表《狂人日记》。一九二三年出版《呐喊》,其中收集了《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一九二年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并研究古典文学,编写了《中国小说史略》、《嵇康集》、《小说旧文钞》、《唐宋传奇》等。一九二五年支持、领导了《语丝》的出版,主编《莽原》。一九二六年,因受当局压迫赴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创作了《汉文学史纲要》,以及《朝花夕拾》散文集中的五篇。一九二七年一月,到广州的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同年辞职,抗议蒋介石叛变革命,这时创作了一些抨击性的杂文,后收在《而已集》中。一九二七年十月定居上海,从事文学写作,主编由北京迁来的《语丝》,与郁达夫合作创办《奔流》,编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丛》等书,翻译马列主义文艺理论著作。同柔石等组织朝花社,出版了《朝花周刊》和《朝花旬刊》,介绍东欧和北欧文学。鲁迅不仅是一位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革命家,他积极参与了反帝反封建运动。积极参与筹备和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一九三年在上海成立)。他的杂文集有《伪自由书》、《花边文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他的全部著作后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汇编为《鲁迅全集》、《鲁迅译文集》、《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鲁迅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从现代生物全息理论看,每一个人身上,都包含着全民族、全社会的一定的信息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既是社会作用于他,使他成为一个社会的人的过程,也是他作为一个主体,以自身的成长为动力,不断形成自我的力量,反作用于社会的过程。只是这种反作用力表现的形式不同,存在着刚与柔、直接与间接、显性与隐性等等的区分罢了。思想家、作家反映社会的作用,是直接的,显性的。他们对自身经历的叙述,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能够传播到大众的思想中,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反思。所以,思想家、作家,特别是每个民族杰出的思想家和作家的作品,就具有了更积极的社会的、民族的、人性的意义。鲁迅先生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家。他的许多作品,既是他独特的生活历程的写照,也是全民族所经历的心路历程的反射。读《朝花夕拾》,让我们走进了鲁迅自己的记忆的窗口,站在作者自己的思想高度上,观望作家的童年记忆和青年历程。童年当然是美好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从作者这一连串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中,我们似乎随着他,心情愉快地回到了那个充满童趣的、碧绿的、生机勃勃的园子里,体验一个孩子与自然相处的无忧无虑。即使去了学堂,有一位古板的老师,读一些难懂的语句,也压抑不了孩子们折梅、寻蝉蜕的浪漫、天真。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作者的童年乐趣中,还包括画画和看戏所带来的渴望和满足。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当长妈妈买回了作者朝思暮想的《山海经》时,“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并且对长妈妈“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盼望看戏,看迎神赛会是作者童年盼望的一个重要项目。“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即使看到的是“活无常”和“死有分”,“我至今还确凿记得,在故乡时候,和‘下等人’一同,常常这样高兴地正视过这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而且欣赏他脸上的哭或笑,口头的硬语与谐谈……。”因为作者常常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人情味,和童心更向往的活的气息、活的信念。作者在《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等多篇文章中写到童心的稚嫩、易受伤等或易受暗示。作者曾这样生动地描写道:“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一只小小的隐鼠,一个弱小的生命,也带给小小少年无穷的想象及与弱者和平相处的满足。作者想象他是传说中的黑猴,对隐鼠的照料是他的精神寄托;而“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作者在《五猖会》里写到了童年的一段小事,当“我”欢天喜地催工人快搬东西,快快去参加迎神赛会时,父亲却断喝一声,要“我”先背出一段书,背不出就不让去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一段把封建社会父子之间可恶的尊卑地位,写画得极为传神;也反映了父亲把生活压力随随便便转移到孩子身上的沉重现实。只有读书做官,才能免受更多的成人的烦恼,中国人一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要求孩子牺牲童年的乐趣,童年越清苦,将来才会更有出息,而所谓的出息,最好的就是做了官,加入到剥削者的行列中。人只是封建秩序中的一个环扣,所以从小就要心甘情愿地服从这一命运的安排。这一点大概就是鲁迅先生当年记下这一段儿时生活所期望给我们的启示吧!《朝花夕拾》是作者在受到政府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小引》中这样开头:“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对往事的回忆,只是对生活现实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本应是激发人们的爱心的《二十四孝图》的背后,却隐藏了谋人性命、教人自虐的丑恶祸心。有读书机会了,学校又是“乌烟瘴气”的,想看的书,长辈认为不对,学了一些知识,却什么也做不成:“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实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去留学,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医治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里“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在对这一连串苦乐参半的事件的记叙中,作者还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猫:小小的,带给作者遐想的隐鼠的失踪,只是个象征的意念:“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这才是作者仇猫的动机:它在夺人所爱。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疾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在这个细节下,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怨恨长妈妈了?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并不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上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我”。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忆起她,追念她。在这些回忆中,作者多次写到封建教育的失败和狭隘。小时候,长妈妈的故事里说:“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提防陌生人,并假想他就是坏人的逻辑就是这样灌输下来的。在那些几乎没有给儿童看的书的时代里,作者得到了一本《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但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我”只是对拥有了书而高兴,看了书的内容,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不但绝望,还常常害怕,担心自己也要被埋掉:“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因为我常听父母为穷而犯愁,我也有白发的祖母,我担心父亲学了孝子郭巨,把我牺牲掉。“郭巨埋儿”作为一个孝道经典,是怎样的黑暗和摧残儿童的幼小的心灵啊。读《朝花夕拾》,我们随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时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过留学日本的求索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老友,沿着这一线索,我们看到了二十世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人物心路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们的情感也随着作者一起起落: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他死后一无所有,遗下一个幼女和他的夫人。有几个人想集一点钱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的基金,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现在不知他惟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作者以炽烈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对已故亲友的真诚的怀念。丁毅清

内容概要

  读《世界文学文库:朝花夕拾(2011升级版)》,我们随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时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过留学的日本的求索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老友,沿着这一线索,我们看到了二十世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人物心路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们的情感也随着作者一起起落。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官宦之家。早年在南京新式学堂读书期间,接受进化论与科学救国的思想,后赴日本留学。先是学医,后弃医从文,立志用文艺进行思想启蒙改造国民性,与此同时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1909年归国后,在教育部任职。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之后,陆续出版小说集《呐喊》、《彷徨》以及《故事新编》。此外,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17本杂文集,并且出版了《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等多种学术著作。1931年,鲁迅参与创立并在一定程度上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6年10月19日病逝。

书籍目录


朝花夕拾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野草
 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我的失恋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雪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你知道么?猫是老虎的先生。”她说。“小孩子怎么会知道呢,猫是老虎的师父。老虎本来是什么也不会的,就投到猫的门下来。猫就教给它扑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像自己的捉老鼠一样。这些教完了;老虎想,本领都学到了,谁也比不过它了,只有老师的猫还比自己强,要是杀掉猫,自己便是最强的脚色了。它打定主意,就上前去扑猫。猫是早知道它的来意的,一跳,便上了树,老虎却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它还没有将一切本领传授完,还没有教给它上树。” 这是侥幸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否则从桂树上就会爬下一匹老虎来。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进屋子里睡觉去了。夜色更加黯然;桂叶瑟瑟地作响,微风也吹动了,想来草席定已微凉,躺着也不至于烦得翻来覆去了。 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那态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猫是饲养着的,然而吃饭不管事。祖母她们虽然常恨鼠子们啮破了箱柜,偷吃了东西,我却以为这也算不得什么大罪,也和我不相干,况且这类坏事大概是大个子的老鼠做的,决不能诬陷到我所爱的小鼠身上去。这类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惧人,我们那里叫它“隐鼠”,与专住在屋上的伟大者是两种。我的床前就贴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我想,能举办这样大仪式的,一定只有我所喜欢的那些隐鼠。现在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见人类的迎娶仪仗,也不过当作性交的广告看,不甚留心;但那时的想看“老鼠成亲”的仪式,却极其神往,即使像海昌蒋氏似的连拜三夜,怕也未必会看得心烦。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轻易便睡,等候它们的仪仗从床下出来的夜。然而仍然只看见几个光着身子的隐鼠在地面游行,不像正在办着喜事。直到我熬不住了,怏怏睡去,一睁眼却已经天明,到了灯节了。也许鼠族的婚仪,不但不分请帖,来收罗贺礼,虽是真的“观礼”,也绝对不欢迎的罢,我想,这是它们向来的习惯,无法抗议的。 老鼠的大敌其实并不是猫。春后,你听到它“咋!咋咋咋咋!”地叫着,大家称为“老鼠数铜钱”的,便知道它的可怕的屠伯已经光降了。这声音是表现绝望的惊恐的,虽然遇见猫,还不至于这样叫。猫自然也可怕,但老鼠只要窜进一个小洞去,它也就奈何不得,逃命的机会还很多。独有那可怕的屠伯——蛇,身体是细长的,圆径和鼠子差不多,凡鼠子能到的地方,它也能到,追逐的时间也格外长,而且万难幸免,当“数钱”的时候,大概是已经没有第二步办法的了。 有一回,我就听得一间空屋里有着这种“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是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竟醒过来了,渐渐地能够饮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复了原,但是不逃走。放在地上,也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捡吃些菜渣,舐舐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舐吃了研着的墨汁。这使我非常惊喜了。我听父亲说过的,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舐尽了砚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我就极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墨猴,可是得不到;问那里有,那里买的呢,谁也不知道。“慰情聊胜无”,这隐鼠总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罢,虽然它舐吃墨汁,并不一定肯等到我写完字。 现在已经记不分明,这样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

后记

我在第三篇讲《二十四孝》的开头,说北京恐吓小孩的“马虎子”应作 “麻胡子”,是指麻叔谋,而且以他为胡人。现在知道是错了,“胡”应作 “祜”,是叔谋之名,见唐人李济翁做的《资暇集》卷下,题云《非麻胡》。原文如次: “俗怖婴儿曰:麻胡来!不知其源者,以为多髯之神 而验刺者,非也。隋将军麻祜,性酷虐,炀帝令开汴河,威 棱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吓日:麻祜来!稚童语 不正,转祜为胡。只如宪宗朝泾将■,蕃中皆畏惮, 其国婴儿啼者,以■怖之则止。又,武宗朝,闾阎孩孺相 胁云:薛尹来!咸类此也。况《魏志》载张文远辽来 之明证乎?”(原注:麻祜庙在睢阳。■方节度李丕即其 后。丕为重建碑。) 原来我的识见,就正和唐朝的“不知其源者”相同,贻讥于千载之前,真是咎有应得,只好苦笑。但又不知麻祜庙碑或碑文,现今尚在睢阳或存于方志中否?倘在,我们当可以看见和小说《开河记》所载相反的他的功业。因为想寻几张插画,常维钧兄给我在北京搜集了许多材料,有几种是为我所未曾见过的。如光绪己卯(1879)肃州胡文炳作的《二百卅孝图》——原书有注云:“■读如习。”我真不解他何以不直称四十,而必须如此麻烦— —即其一。我所反对的“郭巨埋儿”,他于我还未出世的前几年,已经删去了。序有云: “……坊问所刻《二十四孝》,善矣。然其中郭巨埋儿 一事,揆之天理人情,殊不可以训。……炳窃不自量,妄 为编辑。凡矫枉过正而刻意求名者,概从割爱;惟择其事 之不诡于正,而人人可为者,类为六门。……” 这位肃州胡老先生的勇决,委实令我佩服了。但这种意见,恐怕是怀抱者不乏其人,而且由来已久的,不过大抵不敢毅然删改,笔之于书。如同治十一年(1872)刻的《百孝图》,前有纪常郑绩序,就说: “……况迩来世风日下,沿习浇漓,不知孝出天性自 然,反以孝作另成一事。且择古人投炉埋儿为忍心害 理,指割股抽肠为损亲遗体。殊未审孝只在乎心,不在乎 迹。尽孝无定形,行孝无定事。古之孝者非在今所宜,今 之孝者难泥古之事。因此时此地不同,而其人其事各异, 求其所以尽孝之心则一也。子夏日:事父母能竭其力。故孔门问孝,所答何尝有同然乎?……”则同治年间就有人以埋儿等事为“忍心害理”,灼然可知。至于这一位“纪常郑绩”先生的意思,我却还是不大懂,或者像是说:这些事现在可以不必学,但也不必说他错。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导读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在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痛感于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于医治肉体病痛,便改行提倡文艺运动。1909年回国,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o1912年到北京,在教育部任职,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o 1918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队《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们内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1926年8月起先后任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授。1927年10月定居上海,从事文学写作,参与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和旗帜,在与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中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生前出版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著作两种。鲁迅在翻译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籍方面也成绩卓著。其全部著译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汇编为《鲁迅全集》(十六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四卷)。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鲁迅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1925年他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这10篇作品,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虽然是回忆文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

编辑推荐

《世界文学文库:朝花夕拾(全本)(插图本)》的作者鲁迅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家。他的许多作品,既是他独特的生活历程的写照,也是全民族所经历的心路历程的反射。读《朝花夕拾》,让我们走进了鲁迅自己的记忆的窗口,站在作者自己的思想高度上,观望作家的童年记忆和青年历程。

名人推荐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院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新文化的方向。——毛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朝花夕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4条)

 
 

  •   除了朝花夕拾,还有野草集的内容,内容经典,印刷质量还算对得起它的价钱了。
  •   鲁迅的书最喜欢的就是朝花夕拾,简单的回顾,没有过多的愤慨,却让人记忆深刻
  •   朝花夕拾,鲁迅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大作家,他的作品每个都很经典,喜欢!
  •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
  •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亦舒也有同名小说《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同时也是一部港产电影的名称。
  •   有位叫陈明远的牛人,当年被关在牛棚里没事干,只能看鲁迅全集《鲁迅日记》消磨时间,鲁迅记日记,不外乎写的信札往来、银钱收付,他灵机一动,替老鲁算了笔帐,鲁迅这一生,一共赚了多少银子呢?
      
       1912年鲁迅从日本留学回来,应蔡元培之召,担任教育部公务员,自此到他去世,鲁迅共工作了24年。陈明远看了下,老鲁的收入来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当公务员收入,他当公务员共14年,比我们想象的都长,其间每年收入稍有不同,但大致相差不大;第二是教学收入,五四以后,鲁迅除当公务员外,还在北京八所学校兼课,时间长达6年;第三是大学院特约撰述员共四年;以后他就做了自由职业者,靠写作、翻译和编辑收入生活。
      
       陈明远统计如下:1912年春到1926年夏鲁迅在北京期间,共收入银洋四万一千零二十四元一角,月平均二百四十五元;1926年夏至1927年秋鲁迅厦门和广州期间,在中大和厦大任教,共收入教学费四币五千元,月平均四百一十七元;1927年秋至1936年在上海期间共收入四币(法币)七万零一百四十二元四角一分五分,月平均六百七十四元。
      
       那么,按照实际购买力计算,老鲁二十四年的收入相当于今天人民币多少钱呢?根据历史资料换算,1912年一块银洋约合今四十元,1927年一元国币约合今天三十五元,1936年一元法币约合今天三十元。
      
       也就是说,鲁迅前期(北京时期)是以公务员职业为主,十四年的收入相当于今天一百六十四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今天九千一百三十多元。中间(厦门广州)一年专任大学教授,年收入相当于今天十七万五千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今天一万四千多元。后期(上海)完全是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九年的收入相当于今天二百一十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今天两万元以上。从公务员到自由撰稿人,他完全依靠自己挣来的足够的钱,超越“官”的威势,摆脱“商”的羁绊。而他作为自由撰稿人的年收入,是他作为公务员年收入的两倍多。钱,是他坚持“韧性的战斗”的经济基础。
      
       鲁迅一生总收入相当于今天三百九十二万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即社会中坚,他当之无愧。这些钱充分保证了他在北京四合院和上海石库门楼房的写作环境。在残酷无情的法西斯文化围剿之中,鲁迅自食其力、自得其乐、自行其是,坚持了他的自由思考和独立人格。
      
       有意思的是,陈明远老兄还说:翻看鲁迅日记,首先注意到老鲁每年都买很多书,一看书名就像翻开菜谱一样:全是很好的书,很贵重的书。鲁迅爱逛琉璃厂,淘古董字画,爱吃馆子、摆酒席,孝敬老母,资助亲友,晚年经常带全家乘出租车看电影。这就活脱脱一个人的形象嘛。zz
      
  •   《朝花夕拾》这本书呢,比《呐喊》还深奥,所以建议高中生看,看了之后会很有感悟哦!!
  •   书的包装很好看,纸质也不错,除了《朝花夕拾》,还选了几篇《野草》的散文,不错的。。
  •   这不仅是中学生的课外读物 更是值得收藏的一本好书 一本好书会让我着迷 先生的书太犀利 《朝花夕拾》 都是先生的智慧
  •   也许这本《朝花夕拾》更适合孩子们阅读,可至少也让我找回了曾经的时光,孩子的世界永远是单纯快乐的。
  •   这本《朝花夕拾》装帧不错,而且挺薄挺小巧,内容很好看,很喜欢。
  •   鲁迅先生的文自然不用评价,这本朝花夕拾并不厚,但是封面给人感觉很清新,又不失优雅,赶上打折就买了,留着收藏,很不错,推荐!
  •   一部经典著作,一部文学典范,可是已经被遗忘了,在老师的要求下购买的,质量还可以,内容大家都知道。
  •   因为酷爱鲁迅,所以烦死能找到的文字,几乎都要到手,只是《朝花夕拾》暂时没有,虽然里面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参加了活动,8元,又打了折扣,又是买100减20,最后才2块来钱,简直觉得对不起鲁迅先生的心血!买回来更为吃惊的是里面不单是《朝花夕拾》,还有《野草》,几乎欢欣雀跃起来!太划算啦!一口气读完,感动到流泪。
  •   《朝花夕拾》和《野草》的合集,好。
  •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这样纷扰中寻出一点空闲来,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到了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   从小到大,也许九零后的孩子们都只是找到有个人叫鲁迅,他很厉害很厉害。
    这是青少年对鲁迅最初的印象。
    朝花夕拾让我更深一层的了解了鲁迅,感觉到了他的喜怒哀乐,受益匪浅。
  •   这个包括了朝花夕拾和野草,很不错
  •   纸张和印刷自是很好的,且不必多说。先生的朝花夕拾,净为小篇,然篇篇可爱,用词之清新,情感之真挚、温柔,亦或哀伤、无奈,却全是藏着一颗热烈无比的心,跃跃跳动。
  •   朝花夕拾在中学学过一章,没有看全,抽空看完。
  •   朝花夕拾 BU CUO
  •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写的很美,很好。
  •   经典,一个人的话,自有自己最清楚
  •   给女儿买的,多看看经典的文学有好处。
  •   非常喜欢这本书,这本书是老舍先生的经典著作,很好看的,推荐大家去看!
  •   鲁迅的经典美文,自己和孩子都可以看。。。
  •   鲁迅的作品不用说了,言辞构思发人深省,看似深沉却又波涛暗影,文学的巨人,非你莫属了。
    另外,这个书的封面很好看,拿到实体书后比网上看照片的还要舒服,淡紫色的花,点缀着水珠,让人内心特别安静。
  •   小时候,最喜欢的散文,现在的我再次细细品读,还会找回当年的童真吗!
  •   还是最喜欢和.
    印刷得一般,有些背面的字竟然都力透纸背了呀.
  •   中考必读,鲁迅的文很经典,很喜欢
  •   竟然买一送一,吓我一跳,这个年纪喜欢鲁迅的不多,经典就是经典,值得细品。
  •   11岁女儿喜欢,经典
  •   这本是买的3本书中最便宜的一本,但是奔着作者是鲁迅,还是值得一读的书籍。
  •   封皮特别漂亮
    这是经典
  •   鲁迅的文章经典,什么时候都适合阅读,多读。
  •   经典的,必须多读。
  •   经典再读,这次买给孩子
  •   鲁迅大师的作品,一个时代的经典,一段时期的感觉。不要做愤青,但不是没热血。走过了高中,发现这个社会比起民国那个吃人社会更可怕..................so读懂的越多,越不爱了
  •   这本书外观典雅,印刷也比较清楚。体积小,拿在手里很方便,里面的文章都是鲁迅的经典之作,值得一读!
  •   是鲁迅作品中的经典,封皮的浅色紫花很漂亮,内容也不错,值得一读
  •   众人推荐的陆逊回忆性散文集
  •   这本书很好看,记录了鲁迅在晚年回忆童年的趣事!很好看!
  •   鲁迅太冷了,在温故童年时也是如此,版本还行
  •   鲁迅的童年生活,很有趣,标题也很有诗意美。
  •   鲁迅童年的记忆。包装也挺好
  •   刚收到发现书不太好,立刻上网进行换货申请,第三天就把新书拿过来了,服务态度很好
  •   喜欢这本书在于儿时的回忆,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熟悉的感觉;还有就是读起来感觉现在的社会总是在他的笔下,也许伟大的作家就是这样,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中,几十年以后也是这样。只是小时候当做课文来读真是枉费了这么优秀的作品啊。细细品味。
  •   先生的书,何时看都能温故知新,而且还觉得温馨安心。这本书是简版,摘取了精华,短篇甚多,很适合下午茶时偶读。
  •   一本不错的经典小书,值得细细体味
  •   经典,书的价格也很优惠。
  •   从小时候开始就特别喜欢鲁迅的文字,觉得比较有力量,当然其他大家我也很喜欢,就买来充实一下自己,看完之后不能说受益匪浅,只能说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了。以后会多买一些这样的书来看,丰富自己。而且装订和纸质也挺好的,总之是很喜欢
  •   老师规定买的,不过故事也还不错啦,说的是鲁迅的回忆!!其实标题的意思就是:“早上的野花傍晚采”推荐!!
  •   以前总怕读鲁迅先生的书,总觉得自己阅历不够看的不够明白,现在在慢慢的尝试着去阅读,真的很不错,很喜欢。
  •   看看文学大师如何平垫回忆自己的儿时生活
  •   名家名著,孩子很喜欢。
  •   适合基本的读取用,没有赏析和文言俗用词的注解和背景介绍。若想精读不推荐此书。
  •   语文老师推荐此书,不错
  •   鲁迅的书,没得说,要是每个人都读过鲁迅,相信中国素质绝对有个提高
  •   很经典的数目,值得阅读和收藏!
  •   鲁迅经典,不必多说,给个赞。
  •   经典名著,值得阅读并且收藏。
  •   经典百读不厌。
  •   经典回顾 一如既往的好
  •   经典。回味无穷
  •   淡紫色的封面看起来很清新,重温经典是一件让人很高兴的事儿
  •   支持鲁迅先生,经典
  •   很好,经典之作,收藏必备!
  •   经典著作,单是书名就很有韵味。
  •   经典就是经典,国粹就是国粹。回味历史回味经典!
  •   鲁迅作品经典,装帧的很好,要是字大一点就好了。插图在多一些。
  •   给孩子买的 这本经典杂文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审美,家长都应该向我学习。
  •   孩子很喜欢!推荐
  •   很小很精炼的一本书,鲁迅先生的文章给人一种压迫感,看完真的很想“呐喊”,也许真的是那个时代禁锢人太多的情感和思想.
  •   不错哦 喜欢中国的文化
  •   是替小孩买的,她特别喜欢,还要帮同学也买.
  •   这些记录鲁迅小时候一些事的散文,现在读起来仍然很亲切。跟现在的孩子的生活距离很远了。希望孩子也喜欢。
  •   挺好,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也读了几篇简单的,太复杂他似乎还不懂,不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还挺喜欢。
  •   一直很喜欢的一本书,可以好好读了。
  •   给学生买的,课外名著导读里要求看的书目。不错,自己也很喜欢。
  •   多样化以及第几集弟弟今天多云见到太阳金店
  •   关于里面的文章,或多或少原来看过一些,但今天这本集却依然像一味清新的早晨茉莉花茶,依然那么动人。
  •   本来就是散文集 为啥要加这六个碍眼的字上去呢。。。。太郁闷吧。。。
  •   读懂鲁迅,看懂中国
  •   书的质量好,有不贵,我喜欢
  •   书很好,我很喜欢,纸质印刷很正规,是正版,还很便宜,给五星!
  •   鲁迅先生的书,非常好,很喜欢。
  •   鲁迅的散文,当然得有。不错的书,小孩喜欢,购书喜欢到当当网,因为确实能省钱
  •   当初看到书的封面立刻决定买下,因为太喜欢这个封面了,而且内容也不错
  •   封皮很有感觉。但可能是送货时不小心,封皮有点折痕,美中不足啊。很薄的书,但内容丰富。喜欢
  •   书很漂亮,孩子也很喜欢,叫她吃饭了,她也还在看。
  •   第一次在当当网站买东西,书很便宜。但质量很好 喜欢
  •   一直以来喜欢鲁迅的书,写的问都是纰漏当时的环境,但是现代 也是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   书质量不错,发货也快,喜欢
  •   看书的时候,会不时抬头,看看蓝天下变幻的白云,白云后依旧淡蓝的天空。今天有风,窗前两盆兰和椰子竹轻轻颤动。我常常沉醉于这样的场景,坐在门沿上,抬首看天,或云卷云舒,或星辰璀璨。 过几天就要离开了,又是一场需要全力以赴的仗。
  •   很好的书,鲁迅作品值得推荐
  •   老师推荐买的,很不错,多看鲁迅先生的书,还能陶冶自己的情操。
  •   刚拿到书,看起来还不错,只是有些薄,一厘米不到吧。但是内容很好,大力推荐!
  •   太便宜啦,书还不如一顿饭值钱,内容好,质量好,强烈推荐。
  •   没有必要的注释,只有文章,不是很好,学生用书不建议购买此版
  •   学校要求购买,给孩子买的,版本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