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与批判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郑春生  页数:37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立足于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大背景,研究一个著名的思想冢——马尔库塞和一场伟大的运动——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之间、即社会理论与社会运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我将从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社会大背景,马尔库塞思想与学生运动宣言纲领之间的文本联系,马尔库塞与学生运动事件上的联系,媒体对马尔库塞“学生运动精神领袖”地位建构四个方面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具体的论述脉络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马尔库塞和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的概况,并从“学生权力”和“学生权利”角度分析学生参与运动的原因和诉求,从马尔库塞直接“参加”美国学生运动、参与西方其他国家的学生运动、课堂教学、发表著作等方式说明马尔库塞是如何从历史后台走到历史前台,成为六十年代西方学生运动的精神领袖。    第二章探讨美国媒体是如何一步步把马尔库塞塑造成六十年代新左派的英雄、学生运动的领袖,分析媒体为什么要塑造马尔库塞,并从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这个相对宏观的背景分析媒体对马尔库塞的塑造。    第三章主要以年鉴学派的时段理论为指导,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间来考察科学、社会、大众传媒、生活方式、政治思维、高等教育缓慢发生的变化及战后形成的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文化背景和精神氛围。这种变化是六十年代各种社会运动(包括学生运动)出现的宏观背景,或日是六十年代绚丽多彩的浪花下缓慢移动的洋流。在对发达资本主义的批判群体中,既有美国学者c.赖特•米尔斯、保罗•古德曼和垮掉派,也有来自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尔库塞、弗洛姆和诺曼O.布朗,还有来自第三世界的法农、卡斯特罗、格瓦拉和毛泽东;既有来自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家的理论批判,也有从垮掉派到荒诞派的离经叛道的文学批判,还有来自摇滚乐的大众文化批判。马尔库塞只是这个批判群体中最杰出的一员。他和学生运动都是时代的产儿。    第四章主要探讨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中的马尔库塞精神。对人存在的关怀是马尔库塞和左翼学生心灵的共鸣;对单向度社会、消费社会的批判和超越是马尔库塞和学生运动的共同目标;由于对工人阶级失望,马尔库塞把青年学生当作解放单向度社会的重要力量,这得到学生的强烈认同;而爱欲解放论、大拒绝的革命方式、制度内的长征充满乌托邦的色彩,这也是马尔库塞和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的共同特质。    第五章首先总括了马尔库塞对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终结的总结,阐述他遁向了指向精神和未来的革命:自然革命、艺术革命。其次从美国学生运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角度论述这场运动面临的困境,然后从这场运动缺乏明确的、统一的指导思想,“沉默的多数”态度的转变,学生思想的流变等方面进行论述。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虽然终结,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美国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霸权主义的对外政策及六十年代批判精神的延续,以妇女运动和生态运动为代表的各种批判运动在六十年代后却仍然在继续。这也体现了马尔库塞和六十年代学生等对发达资本主义批判的意义。

作者简介

郑春生,1969年生,安徽歙县人,历史学博士,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六十年代西方青年文化、法国史、美国史及西方思想史研究。在《世界历史》、《社会科学战线》、《浙江学刊》、《求索》、《历史教学问题》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合著著作1部,参编教材1本,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多项。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六十年代西方学生运动的“精神领袖”马尔库塞  第一节  失落家园的马尔库塞  第二节  为“权力”和“权利”呐喊的——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  第三节  “精神领袖”马尔库塞的“革命”艺术第二章  美国媒体与马尔库塞  第一节  马尔库塞:媒体塑造的精神领袖  第二节  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媒体镜像中的马尔库塞第三章  时势造运动、运动铸英雄  第一节  静悄悄的革命  第二节  轰轰烈烈的批判第四章  美国学生运动中的马尔库塞“精神”  第一节  对人存在的关怀:马尔库塞和左翼学生心灵的共鸣  第二节  批判与超越:马尔库塞和学生运动共同的目标  第三节  谁来解放单向度的社会:学生对马尔库塞解放力量的认同  第四节  乌托邦的大拒绝:马尔库塞和学生运动共同的特质第五章  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终结的历史思考  第一节  马尔库塞对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终结的反思  第二节  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终结的历史思考  第三节  运动终结、批判继续余论  社会批判理论与社会运动关系浅论附录  附录1:马尔库塞年谱  附录2: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大事年表  附录3:马尔库塞研究概况  附录4: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研究概况  附录5:本书主要译名对照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六十年代西方学生运动的“精神领袖”马尔库塞“如果你不知道马尔库塞是谁,你就是超过30岁的人,你应该去问问你的孩子。——《华盛顿邮报》20世纪60年代,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自由言论运动为开端,全球学生——从布拉格到巴黎,从伦敦到东京,从圣弗兰西斯科到北京——突然全都起来造反,要求改变现存社会秩序,实践新的价值观念。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这股学生运动大潮中,有一位老人却赢得了各国反叛青年学生的心历史场景一:1967年7月10-13日,联邦德国西柏林大学,几千名学生在闷热、非常拥挤的演讲厅里聚精会神地听一位与他们持同样口音的老人的演讲,并且认真地做着笔记历史场景二:1967年冬天,意大利罗马,在罗马大学学生的游行队伍里,有一幅写着“Marx,MarcElSe,MaO”的旗帜格外引人注目历史场景三:1968年秋天每个星期;和星期四早上,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人文大楼一个可容纳250人的扇形地下教室里人头攒动但鸦雀无声,大家都在等待一个人的出场,给他们讲授时事课。

后记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写书犹如分娩。对我来说,写这本书更是宛如难产。无数的字字句句在痛苦的挤压中慢慢地见光。经过四年的煎熬,我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也可以说是本书的初稿,但煎熬并没有结束。论文答辩时,曹卫东、王令愉、汪行福、孙向晨等老师高屋建瓴地进行了拨冗指正。他们推心置腹地批判和赐教让我一直充满了感激,也鞭策我再接再厉,坚持在煎熬中修改完善拙作。在终于完稿之际,我特别渴望掩卷一憩,任思绪自由地徜徉于情感世界。回眸这几年,压力是难免的,痛苦肯定是有的,快乐是长久的,感激是永久的,留下的回忆将是一生一世的,而且必将久而弥醇。但在这里,我最想表达的首先是我的感激之情。我最感激之人是我的博士生导师童世骏老师:是您不嫌我才疏学浅、资质愚钝,将我收入门下;是您深思熟虑,为我量体裁衣、确定选题;是您为我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我得以顺利完成本书的构思和写作;是您睿智的交谈、严谨的思维启迪我的心智,指点我的迷津,激发我思想的火花;是您教学、科研、行政诸事繁杂,但却不忘一个导师的职责,既引领我求知,也教我做人。可以说,我的学业、我的书稿都凝聚了您的心血。在铭记恩情之余,我惟希望自己以后在学海里勤勉不怠,不辱师门。

编辑推荐

《拯救与批判:马尔库塞与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拯救与批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快递很给力,只是书籍有些皮损,并不是十成新的,心里有点小不舒服,不过还是谢谢卖家和快递人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